中美旅游业发展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黄爱青(1980---),女,汉族,广东省河源市人,硕士,研究方向为经济学 王海滨(1980---),男,汉族,广东省普宁市人,广外MBA ,研究方向为企业信息化战略管理

浅谈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王海滨 黄爱青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广州市中航服商务管理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510540) 【摘要】: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分析旅游行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从影响旅游业发展的5个核心因素对中国旅游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为中国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可行性的对策,同时为继续的研究建立了框架。 【关键词】:旅游业、经济状况、政府旅游政策、旅游资源、旅游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 一、引言

旅游业对于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社会就业、扩大市场需求、改善投资环境、丰富文化生活、推动社会事业进步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作用,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中国有4/5以上的省级行政区把旅游业确定为“支柱产业”,但从世界经济论坛2008年对世界各国的旅游竞争力排序来看,在全世界130个国家中,中国旅游综合竞争力仅排在第62位,一些关键性的因素排位均偏低,中国旅游业并未成为支柱产业。那么要想成为真正的支柱产业,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差距在哪里?中国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可行性对策又有哪些? 二、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经济状况与旅游业的发展

1.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人均收入稳步增加,推动着旅游业快速发展。自21世纪以来,中国连续七年GDP 增长率维持在10%以上,即使在2009年遭遇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GDP 增长率预测也将维持在8%-9%;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率也在10%左右,2008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的旅游行业迅猛发展,旅游行业的 3 个主要领域——入境游、国内游和出境游近年来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旅游业规模无论从人数上还是收入上都不断扩大。数据显示: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总收入平均比GDP 增长率高2-5个百分点的速度向前发展。

图1 旅游服务业增长趋势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2.反映旅游业发达程度的各项指标与美国及其他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从旅游收入占GDP 比重看,我国旅游收入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在2002年历史最高水平也仅为5.44%,水平仍然较低,旅游行业成长的空间巨大;从旅游人均花费看,2005年我国国内旅游人均花费仅为54.5美元,

仅为人均GDP的3.21%;从出行率指标看,2005年中国居民国内旅游出行率仅92.7%,只为美国的1/4,表明旅游普及率还非常低;从旅游停留过夜率看,在我国所有的国内游客中,过夜游客所占比重约为40%,人均过夜旅游次数每年只有 0.27 次,只相当于美国的 9%。

3.中国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制约着我国旅游消费需求。在传统的福利体制被打破,新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待完善的同时,个人支出不断增加,对居民消费预期产生了较大影响,限制了边际消费倾向的提高,多年来储蓄率居高不下。例如,中国目前有很多80后的年轻夫妇尽管收入颇丰,但是因承担着赡养父母、养育子女、自身养老等重担,在这点上远没有美国人的“潇洒”。另外近年来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从而使得可自由支配的收入变得“不自由”了,因而旅游消费的增长空间依然有限。(二)政府旅游政策与旅游业的发展

1.依靠政府主导出台扶持旅游经济政策。我国旅游业发展初期,采取了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例如,各级政府普遍从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修路建桥、景区升级改造、举办各类旅游推介活动、发放消费券等方式对旅游行业进行有效支持。近年来,中国休假制度多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居民休闲时间,促进了旅游业长远发展,但也有很多地方或企业并没有或无法按制度执行,例如法定假期不“休假”,而是采取给予“三倍工资”的制度,导致很多有旅游消费意愿的职工无法出行,根本上制约了居民的旅游消费。

2.政府主导力度仍然较弱。尽管出台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意见,但由于各地方政府财政紧张,道路、环境等公共领域投入不足的问题依然严重,优惠政策也无法落到实处;许多市县尚未建立高规格、高级别的旅游管理协调机构,因此旅游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权限不明确、管理部门多头等问题比较突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三)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发展

1.中国国土广袤、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民族众多,漫长的历史和辽阔的国土形成了无比丰厚的旅游资源。据研究表明,我国自然类和人文类的旅游资源类型居世界第一位的数目超过美国、西班牙、法国等旅游强国。目前,全国已拥有15000多处旅游景区(点),涵盖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改革成就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其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28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1处,国家地质公园44处,国家自然保护区197个,国家森林公园43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99个,国家4A级旅游区(点)360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37个,还有1269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各类博物馆2000余座。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多姿多彩的城市风光,雄伟壮观的建设工程等等,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基础。

2.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总体水平较低,区域发展极不平衡。西部作为中国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却缺乏旅游精品,而资源相对缺乏的东部旅游市场却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西部的大漠风情、熔岩峡谷高山流水和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以及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对中外旅游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但由于开发力度不够,旅游资源没有转化为旅游产品。另外,我国旅游资源的加工水平不高,旅游产品以自然风光开发为主,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力度还远远不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科学内涵不够,特别是在一些地貌景观区。

3.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盲目开发旅游资源的问题。不少地区不顾本地实际情况,不考虑本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势,不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就将本地区的一座山、一片水、一条沟作为重大旅游资源,采取大力招商引资的办法予以开发,结果精力没少费,收效却甚微。另外,有些地方政府还存在着短视行为,在不考虑市场容量、发展潜力的情况下,过于乐观估计旅游形势,兴办宾馆、饭店等高消费场所,盲目开发旅游资源,存在“面子工程”的嫌疑,造成短期旅游市场火爆却难以为继的局面。(四)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业的发展

1.中国的民航、铁路、内河及海洋客运、公路交通事业发展迅速,为海内外旅游者提供了交通保证与方便。到2008年底,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5.5万公里,河航道通航里程12.33万公里,铁路运营里程7.9万公里,国内民航机场达到160个,整个交通运输通行里程已达到世界第二位。但是中国油价高企、高速公路收费高昂、城市交通拥堵等现象仍然严重地制约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