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颜曾四大家族

孔孟颜曾四大家族
孔孟颜曾四大家族

孔孟后人现在取名,正式订出行辈是在明朝:明初朱元璋赐孔氏八个辈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供起名用。后因洪武元年五十六代孔希学及洪武十七年五十七代孔讷先后袭封衍圣公。这样就把“希”和“言”旁加上去为十个字,即: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后清代为避帝讳,将弘改为宏,胤改为衍)。:明天启年间,这十个字已不够用,由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孔荫植)奏准。后续二十个字即:“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民国八年由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又立二十个字咨请当时的北洋政府核准公布。亦即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到现在为止已知最小辈是“钦”字辈。因此,不少孔孟后人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辈分大小。这并非是孔孟传人一直使用的,而是在清乾隆九年(1744年),由礼部调查整理,报皇帝钦定作为孔孟后裔行辈的顺序的。在此之前,孔子家谱非常繁芜[3],这个取字方法比先前大大简化,又经皇帝提倡,使得中国其他大家族谱系的也开始效仿这种方法。

世系

卌七世祖黄帝轩辕氏

卌六世祖少昊金天氏(玄嚣)

卌五世祖蟜极

卌四世祖帝喾高辛氏

卌三世祖契

卌二世祖昭明

卌一世祖相土

四十世祖昌若

卅九世祖曹圉

卅八世祖冥

卅七世祖振(王亥) 王恒

卅六世祖上甲微

卅五世祖报乙

卅四世祖报丙

卅三世祖报丁

卅二世祖主壬

卅一世祖主癸

三十世祖商王成汤(太乙)

廿九世祖太丁商王外丙商王仲壬

廿八世祖商王太甲(太宗)

廿七世祖商王沃丁商王太庚

廿六世祖商王小甲商王雍己商王太戊(中宗)

廿五世祖商王仲丁商王外壬商王河亶甲

廿四世祖商王祖乙

廿三世祖商王祖辛商王沃甲

廿二世祖商王祖丁商王南庚

廿一世祖商王阳甲商王盘庚商王小辛商王小乙

廿一世祖商王武丁(高宗)

二十世祖商王祖庚商王祖甲

十九世祖商王廪辛

十八世祖商王康丁

十七世祖商王武乙

十六世祖商王文丁

十五世祖商王帝乙

十四世祖商王帝辛(纣) 微子微仲衍

十三世祖宋公稽

十二世祖宋丁公申

十一世祖宋闵公共

十世祖弗父何

九世祖宋父周

八世祖世子胜

七世祖正考父

六世祖孔父嘉

五世祖木金父

高祖祁父

曾祖防叔

祖父伯夏

父叔梁纥

孔子

子孔鲤

孙孔伋

曾孙孔白

玄孙孔求

六代孙孔箕

七代孙孔穿

八代孙孔谦

九代孙孔鲋、孔树、孔腾,汉高祖刘邦封孔腾为“奉祀君”十代孙孔忠

十一代孙孔武

十二代孙孔延年

十三代孙孔霸,汉元帝封为“褒成侯”,赐食邑八百户。

十四代孙孔福,汉成帝绥和元年封为“殷绍嘉侯”

十五代孙孔房,褒成侯

十六代孙孔均,褒成侯

十七代孙孔志,褒成侯

十八代孙孔损,褒亭侯

十九代孙孔曜,奉圣亭侯

二十代孙孔完、孔赞,褒成侯

二十一代孙孔羡,宗圣侯

二十二代孙孔震,奉圣亭侯

二十三代孙孔嶷,奉圣亭侯

二十四代孙孔抚,奉圣亭侯

二十五代孙孔懿,奉圣亭侯

二十六代孙孔鲜,奉圣亭侯

二十七代孙孔乘,崇圣大夫

孔孟颜曾四大家族

孔孟后人现在取名,正式订出行辈是在明朝:明初朱元璋赐孔氏八个辈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供起名用。后因洪武元年五十六代孔希学及洪武十七年五十七代孔讷先后袭封衍圣公。这样就把“希”和“言”旁加上去为十个字,即: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后清代为避帝讳,将弘改为宏,胤改为衍)。:明天启年间,这十个字已不够用,由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孔荫植)奏准。后续二十个字即:“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民国八年由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又立二十个字咨请当时的北洋政府核准公布。亦即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到现在为止已知最小辈是“钦”字辈。因此,不少孔孟后人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辈分大小。这并非是孔孟传人一直使用的,而是在清乾隆九年(1744年),由礼部调查整理,报皇帝钦定作为孔孟后裔行辈的顺序的。在此之前,孔子家谱非常繁芜[3],这个取字方法比先前大大简化,又经皇帝提倡,使得中国其他大家族谱系的也开始效仿这种方法。 世系 卌七世祖黄帝轩辕氏 卌六世祖少昊金天氏(玄嚣) 卌五世祖蟜极 卌四世祖帝喾高辛氏 卌三世祖契 卌二世祖昭明 卌一世祖相土 四十世祖昌若 卅九世祖曹圉 卅八世祖冥 卅七世祖振(王亥) 王恒 卅六世祖上甲微 卅五世祖报乙 卅四世祖报丙 卅三世祖报丁 卅二世祖主壬 卅一世祖主癸 三十世祖商王成汤(太乙) 廿九世祖太丁商王外丙商王仲壬 廿八世祖商王太甲(太宗) 廿七世祖商王沃丁商王太庚 廿六世祖商王小甲商王雍己商王太戊(中宗) 廿五世祖商王仲丁商王外壬商王河亶甲 廿四世祖商王祖乙 廿三世祖商王祖辛商王沃甲 廿二世祖商王祖丁商王南庚 廿一世祖商王阳甲商王盘庚商王小辛商王小乙 廿一世祖商王武丁(高宗) 二十世祖商王祖庚商王祖甲 十九世祖商王廪辛

从_哲学在中国_到_中国的哲学_中国哲学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2007年4月 第39卷 4月号学术月刊 Academic Mo nthly A pr.,2007Vol.39 No.4 哲学关注 从 哲学在中国 到 中国的哲学 中国哲学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李翔海 (南开大学哲学系,天津300071) [摘 要]概括而言,作为现代学科的中国哲学,走过了一条以 哲学在中国 为逻辑起点并不断向 中国的哲学 生成的道路。百年来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成就,就是展示了一种不尽同于西方哲学主流传统的哲学形态。面向未来的中国哲学,应当根本改变迄今为止在相当程度上依然将西方哲学等同于人类哲学之共相的状况:一方面,还西方哲学作为人类哲学殊相之一的本来面目;另一方面,通过深入、系统地开掘出中国哲学不尽同于西方哲学的智慧精神以进一步丰富哲学的内涵,不仅凸显并同时涵容中西哲学之基本精神以及作为人类哲学之共相的哲学特质,而且在人类哲学之一般的高度上,确立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平等齐一的人类哲学殊相之一的地位。为达此目标,中西哲学之间应 当达成双向互动的 诠释圆环 。 [关键词]中国哲学 哲学在中国 中国的哲学 诠释圆环 [作者简介]李翔海(1962 ),男,湖北省荆门市人,哲学博士,南开大学哲学系系主任、教授、博士 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哲学与儒家哲学研究。[中图分类号]B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 8041(2007)04 0055 07 从20世纪初以迄于今,作为现代学科的中国哲学已经历了百年的风风雨雨。在世纪之初的今天,重新反省中国哲学作为一个现代学科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并对其未来的走势作出展望,对于面向21世纪更好地加 强中国哲学的学科建设,更为充分地体现中国哲学自身的精神特质,无疑是有益的。本文拟就此问题略陈管见,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学界出现了关于 中国哲学合法性 问题的讨论。在讨论中,不仅有论者提出了 中国哲学的合法性 问题,而且有论者进而认为中国哲学存在着 合法性危机 。而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中国哲学作为一个现代学科,其产生和发展从始至终 为西方哲学所笼罩,因此它只能被看作是 哲学在中国 ,而不能成为 中国的哲学 。这场讨论关涉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对面向21世纪重新反省作为现代学科的中国哲学,如何在挺立民族文化精神主体性的基础上,建构更能充分体现中国文化之精神特质的中国哲学,确乎具有积极意义。但是,讨论中出现了过分渲染所谓的 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危机 、对在20世纪中国哲学发展演进的历史进程中已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注重不够的偏向,则是我不能同意的。本文将以胡适、冯友兰、牟宗三、成中英为代表,对不同时代中国哲学家的相关理论努力作进一步的梳理,以求对中国哲学在20世纪的整体理论进路予以更完整的把握。在我看来,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中国哲学作为现代学科产生、发展的历程,那就是:从 哲学在中国 到 中国的哲学 。 55

孔孟语录翻译

孔孟语录翻译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孟子曰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尽心下》) 编辑本段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做学问,三十岁做事合于礼,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对事理都能明白),不至迷惑,五

十岁懂得自然的规律,六十岁能听到别人说的话,用不着怎么想就能领会,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任何念头)又不越过规矩。” 孔子说:“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思考却不学习就会危险。” 子贡问孔子:“问什么称孔文子为文?”孔子说:“聪明好学,不以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称孔文字为文。” 孔子说:“比如堆积土山,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堆成,停止了,就停止了;比如填平洼地,即使只倾倒了一筐土,前进了,我就前进了。” 孟子说:“对大王的不明智不要感到奇怪。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也)没有能够生长的了。我和大王相见的次数太少了,我退居在家而那些谄谀小人就乘机来到(王的身边),我怎么能使王的善良之心萌发呢?(譬如)现在下棋作为一种技术,是小技术;但(如果)不把心思全放在上面,也就不能学到(这门小技术)。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假如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话,却一心觉得有天鹅将要飞来,想着拿弓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是与另一人一起学习,(成绩肯定)不如那个人了。这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比不上把心思全放在学习上面的人吗?回答是:不是这样的。” 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的内容,就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其中的)《武成》篇,不过取信它两三片罢了。仁道的人在天下没有

文史资料

一、必答题(25) 2.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主要是什么?(《盘古开辟天地》) 16.《左传》又叫什么名称?(《春秋左氏传》) 35.贾谊散文的代表作是什么?(《过秦论》) 74.“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是哪两人?(阮籍、嵇康) 106.被称为“七绝圣手”的诗人是谁?(王昌龄) 153.唐代传奇《霍小玉传》的作者是谁?(蒋防) 243.《金瓶梅》最著名的评点者是谁?(张竹坡) 282.《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是哪四家?(贾、王、史、薛) 28.胡适的《》是新文学运动中的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96.曹七巧是的小说《金锁记》中的人物。张爱玲 9. 周作人发表的《》和《平民文学》推动了新文学理论的发展。《人的文学》1.中国当代文学一般可划分为哪四个时期?(建国十七年、“文革”十年、新时期、九十年代)16.“马铁丁”是哪三个人杂文的笔名?(郭小川、陈笑雨、张铁夫) 32.“寻根文学”的首倡者是谁?(韩少功) 47.第一次在当代严肃文学中正面描写性的作品是什么?(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52.谁的小说引发了80年代中后期中国小说的叙事革命?(马原) 9、《俄狄浦斯王》的三部分别是:《地狱篇》、《炼狱篇》、《天堂篇》 55、莫泊桑的称号是:“短篇小说巨匠”。 78、(英国)艾略特的代表作:《荒原》 81、(美国)海明威简约、储蓄、凝练的文体风格被称为:“冰山原则”。 11.写出下列对联的下联: 写人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为蒲松龄题) 12.古代诗歌中,有叙事诗“双璧”之说,“双璧”指的是《》和《》《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20.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了《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B)1. 《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A、甘肃B、新疆C、青海 (A)4. 杜甫诗云,“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李白诗云,“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请问,成都为什么又叫做“锦城”或“锦官城”? A、因蜀锦而得名 B、因锦江而得名 C、因成都花团锦簇,铺满官道而得名 (B )2. 维纳斯是希腊神话中的A、智慧女神B、爱神和美神C、自由女神

起名的学问

起名的学问 名字,不管是人名商品名还是门店的招牌名,都希望既有美好的寓意,又能方便传播。笼统地说,就是念出来要好听,听起来要好记,写出来要好认。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不得不对起名字的门道加以关注。 首先,起名用字要有选择。除了共性的取用寓意美好、漂亮、吉利、阳光的字眼之外,还要从字形和读音两个方面予以注意,也就是选用字的形音义都要注意。 首先从字音上要规避两个问题。一是多音字。比如长、朝、朴、好等。一字多音会让别人不知道读哪个音才是正确的,造成称呼困难。二是冷僻字。比如,偣、忞。虽说笔画不多,但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读。其次,从字形上也要规避两个问题。一是笔画繁多的冷僻字。比如劙、瀷。这些字不但笔画多,而且不常用。二是区别度小,容易引起误读的字。比如戈与弋、义与乂、曵与曳、赢与嬴。 其次,整个名字无论几个字连在一起的时候读音上不能有歧义,更不能让听者因为读音相近产生不好的、负面的联想。这个问题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按照地方方言发音中不能出现这类问题,二是按照普通话发音也不能产生类似问题。比如,斯廖(死了)、穆欣(没心)、问释祥(闻屎香)、解雨(绝育,将第一个字故意读做接,而接又与绝读音相近)、解督(泻肚,解做姓氏读作谢)。 其三,要照顾到性别。有的字对于性别比较敏感,作为姓名用字有的可以用于男性,但不能用于女性,反之亦然。比如女性的萧山(小三)、贾文静(假文静)、劳楚(老处),男性的卜建(不坚)、刘一杰(留一截)、刘敏昂(合音快读近似于流氓)、钱乐鲜(前列腺)。 其四,要照顾风俗习惯。通行的风俗习惯是不同的辈分之间起名不用相同的字,甚至音同字不同也不允许(艺名除外),否则就有乱辈分之嫌。如果已经出了五服则不在其列。这和孔孟颜曾四大家族辈分用字(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不同的道理一样。 其五,照顾属相、生辰八字中的相生相克理论。这个与周易八卦理论和地方禁忌相关。比如,属相是兔的名字中不能有和狗读音相同的字,否则就是狗咬兔子。属相是蛇的名字中不能带鹰字,否则就有老鹰捕蛇的嫌疑。

大学语文文学史复习材料1

勾践雪耻《国语》 《国语》,相传为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它分国记事,但以记言为主,因称《国语》。全书21卷,上起公元前967年,下至公元前453年,分别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8国的片断史。《国语》在一定程度上较为真实地反映了春秋时期激烈的阶级矛盾和复杂的政治斗争,描绘了形形色色的政治人物的精神面貌。其中有不少篇章,揭露批判了统治者的荒淫残暴,反映了下层民众的悲惨生活。艺术上长于记言,语言大多朴质而简括,并善于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 燕昭王求士《战国策》 《战国策》约成书于秦汉间,文章出于各国史官或战国后期纵横家之手,有《国事》《修书》《长书》等名,后经西汉著名学者刘向整理编订,按国分为12策,共33篇,并正式定名为《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的杂史著作,时代上接春秋,下迄秦并六国。主要记载了谋臣策士的言行,表现他们的“奇策异智”。它又是一部具有重要文学价值的历史散文汇编。具有辩丽横肆,铺张扬厉的文风;辞采富丽,论事透辟,写人传神,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和隽永的文学趣味。 齐桓晋文之事章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人。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学说,成为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孟子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反对战争,斤责暴虐;宣扬性善论,重视后天教育。提出了“民贵君轻”的重要思想,并设想了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具体措施。 《孟子》主要记载孟子的言行,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编撰。《孟子》散文巧妙灵活地运用逻辑推理方法,表现出缜密纯熟的论辩技巧,尤其善于举例取譬,形象生动地说明抽象事理。文章气势充沛,感情强烈,辞锋犀利,精练简约,具有强烈的论辩色彩。 逍遥游(节选)庄子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蒙(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人,曾为漆园吏。他不满现实,蔑视礼法,言辞尖锐激烈,行为乖张怪诞。他是继老子以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提出无是非、齐生死、等物我、任其性等观点,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 《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52篇,今存33篇。一般认为《内篇》7篇是庄子自著,《外篇》、《杂篇》是其弟子和后人所作。庄子散文多为寓言故事,构思巧妙,想象丰富,幽默深刻。其语言风格汪洋恣肆,变化多端,极富浪漫主义特色。 离骚(节选)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楚人。出身贵族,学识渊博,善于辞令,楚怀王时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他主张对外联齐抗秦,对内举贤授能,改革政治,变法图强。因遭保守势力排挤,被疏远流放江南。他痛感国势危迫,理想又无法实现,最后自

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谈谈我的中国梦

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谈谈我的中国梦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广大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这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传达给我们每个青年大学生最强烈的信号,是党和国家宏伟大业向我们发出的深情召唤。 俗话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立则国立。党中央对广大青年大学生的高度倚重,对青年学生工作的高度重视,是推动祖国未来事业、激励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大学生接续奋斗的源动力。作为高校的青年大学生来说,我们只有把自己的热情、激情、活力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才能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唯有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才能让自己的青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焕发出耀眼的光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追求。但是,何为我的梦想?何为中国梦?我们又该怎样实现我们的梦? 一、中国梦 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这样一种宿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的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的个人前途命运,都是和这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和这个民族的前途命运密切相关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我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会实现。我更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二、我的梦 首先,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生活时代不同,其历史责任与使命也相应地有所不同。当代青年大学生,很少像过去那样,在战场或艰苦环境当中经受刻苦的锻炼,拥有壮怀激烈、报效国家的机会与责任。我们青年大学生要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对民族负责,我们要扛起自己肩上的责任,这是我们作为现代大学色所追求目标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成长、成才的基础。 其次,我们作为青年大学生,在学校要珍惜所有能珍惜的机会,一方面要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为自己的未来国家的未来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在锻炼自己能力的同时为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同时我们要紧跟党走,认真学习党的政策方针,紧跟党的步伐。实现“中国梦”的路并不是依靠青年学生一腔热血就可以实现的。青年学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才能寻求到努力的方向,才能寻求到实现“中国梦”持续奋斗的精神动力。中国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便是高校青年学生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精神动力,我们要学习并弘扬这些精神,让自己更加满怀信心的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三、我们该怎么做? 作为国家培养出的当代青年大学生,应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当代中国的中国哲学研究1949-1999

当代中国的中国哲学研究(1949以来) 序语 关于1949年以来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可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中国学术界目前使用的“中国哲学”概念做一个说明;第二部分着重说1949年至1999年之间的中国古代哲学研究。关于这个题目,我撰写了一部《理性的反思与超越——当代中国哲学史学史》,这部书分为上下卷,70万字,已经交给南开大学出版社,估计今年上半年内会出版。第三部分讲一讲1980年以来的现代新儒学研究的意义,不具体综述研究个人的观点。第四部分就整个中国哲学史研究这个学科的存在和发展提出点自己的感想。 我使用的“当代中国”的“当代”,指1949年以来,“中国”仅限于中国大陆学术界,不包括中国港台地区学术界。因为在1949年以后的很长时间内,中国大陆学术界与台港地区、国外几乎没有开展任何联系,形成了相对独立学术研究方式。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大陆学术界与港台学术界、美国、日本学术界的联系逐渐增多,形成了相互影响的互动态势。中国哲学与韩国学术界的联系是在中韩建交的1992年以后大规模开展的。 第一部分从“在中国的哲学”到“中国的哲学”:“中国哲学”概念的说明 “中国”和“哲学”可以是形容关系,即“中国的哲学”,指在中国形成并得到发展的哲学,这就是中国传统哲学。但是,“中国哲学”还可以指“在中国的哲学”,这又包括西方哲学、印度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这是一个集合概念。在这种意义下,中国是个地域,在中国的哲学和“中国”之间没有内在联系。“中国哲学”还有一个意义,专指“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史”的使用也有一些区别。中国一般把对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称为“中国哲学史”,大学哲学系的建制一般是把“中国现代哲学(包括现代新儒学)”单独作为一个教研室。不过,近年来由于各大学人员的减少,建制上两个教研室合二为一的情况非常多。但尽管如此,二者在使用上还是有微妙区别的。“中国哲学史”更偏重于把历史上的中国哲学作为客观研究的对象,而“中国哲学”则往往有发展中国哲学的意思。“史”似乎意味着旧的态度和方法,没有“史”的“中国哲学”意味着新的态度和方法。这不是以是否对中国哲学采取批判的态度而言的。此外,在与“西方哲学”对称的意义上,一般也使用“中国哲学”这个概念。在中国,西方哲学史学科一般是把时间截止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为止,此后叫做现代西方哲学。 在目前,中国的哲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是“在中国的哲学”逐渐成为“中国的哲学”。 进入现代(1919年)以后,中国哲学主要受欧洲大陆哲学、尤其是德国哲学和英美分

四书指什么

四书指什么 篇一: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和;而五经指的是和,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后来亡佚了,就只剩下了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四书:曾子的、子思的、孔子及其弟子的、孟子及其弟子的; 五经:()、(,即)、(和)、(,包含)、(发挥阐述的史书有三部,称为“春秋三传”,即简称或、简称或、简称或)。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篇二:四书指四部儒家经典著作

四书指四部儒家经典著作:。 五经五部儒家经典著作:。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编成于春秋时代,分风、雅、颂三部分。有15国风:,共160篇;有,共105篇;有,共40篇。共收诗305首。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以诗歌的形式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习俗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儒家经典之一。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言行(主要言论)的著作,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又称,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多年的史事。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与合称“春秋三传”。 记载孟子的政治、伦理和教育方面的主张以及他的政事活动、个人修养,是研究孟子思想的重要资料。中的文章富于论辩性。 道家经典著作之一,是优秀的先秦散文集。内篇为庄周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其文往往用寓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著作,是先秦散文的代表作。汉刘向编定。书中贯穿了荀子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表述了荀子在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伦理、文艺等方面的主张。 又称,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的著作。书中阐述了韩非以法治国的

儒家四大家族

儒家四大家族 儒家学派一直有“颜、曾、孔、孟”四大家族之说,指的是孔子、曾子、孟子、颜回这四位对儒家学说做出特殊贡献的先哲,历代帝王均对这四位进行分封,并由其后人世袭领爵。其中孔子的孙子子思,与颜回、曾子、孟子并称“四配”,同时被封为述圣,但孔氏后人以衍圣公世袭,因此不计在内。生平 儒家“四大圣人”指的是衍圣公孔子、复圣颜回、宗圣曾参、亚圣孟轲。 孔丘 (前551~前479),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曲阜孔氏家族在尊儒的封建王朝,受到历代帝王的追封和赐礼。唐代追谥孔子为文宣王而尊以王爵,封其嗣褒圣侯为文宣公,宋仁宗至和二年,因不可以祖谥而加后嗣,改孔子四十六世孙孔宗愿文宣公为衍圣公,后一度改为奉圣公,但最终改回衍圣公,之后历代相沿不改。 颜回 (前521 ~前481),字子渊,亦称颜渊。春秋末年鲁国(今山东曲阜)人。生于鲁昭公二十一年,卒于鲁哀公十四年,少孔子三十岁。家境清寒,处于“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论语·雍也第六》)的境地。然就其能有暇与父亲颜路“各异时事孔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的情况看,亦当有一定家产。颜回当于十六七岁时,在孔子“退而修《诗》、《书》、《礼》、《乐》”、集中授徒前后拜师,从此以后跟随孔子学习生活,终身未仕,直至四十一岁死去。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尊为「复圣」。至今,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

曾参 (前505 ~前432),字子舆。尊称为曾子。南宋时,颜回、曾参、子思、孟子(名轲,受学于子思之弟子),被尊为“四配”;自东汉明帝十五年起配祭孔子,唐高宗总章元年封为“太子少保”,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封为“郕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封为“郕侯”,政和二年改为“武城侯”,宋度宗咸淳三年封为“郕国公”,元至顺元年封为“郕国宗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宗圣”。在山东嘉祥县南建有曾子庙。 孟柯 (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将孔子“仁”的观念发展成“仁政”学说,著有《孟子》一书。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元文宗时,封孟轲为邹国亚圣公;明世宗时,去其封号,只称亚圣。 家族宗谱 孔氏被封为世袭衍圣公后,明王朝钦赐八个排行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行辈从五十八代排到六十五代。明末,第六十五代孙孔胤植再次编定十个字,并上奏崇祯帝,获准启用。这十个字辈是:“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可从六十六代排至七十五代。 清代同治年间,第七十五代孙衍圣公孔祥珂又奏请同治帝恩准另外十字,可以从七十六代排到八十五代。同治恩准的行辈十字为: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民国年间,孔氏自拟二十行辈字,咨请北洋政(蟹)府内务部备案。这二十字自八十六代起,可以排至第一百零五代。二十字为:建、道、敦、安、定,懋、修、肇、懿、长,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有记载的孔氏行辈字总共60个,成为孔氏家族族谱排行,这60辈排列为:宗若端玉手,元之水思克。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懿长。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当代中国的哲学历程

内容摘要:【内容提要】各个国家在各个时代的哲学历程,既是对这个国家在该时代的历史进程的理论表征,又是对这个国家的人民在该时代的心灵历程的理论表征。因此,在世纪之交反思当代中国的哲学历程及其所蕴含的哲学逻辑和它所预示的哲学未来,应当是中国哲学界的一项历史使命。从总体上看,当代中国的哲学历程可以概括为从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到开放性地理解哲学再到创造性地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哲学历程正是以理论形态表征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和当代中国人的心灵历程。 【关键词】哲学历程/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 【正文】 世纪之交,在对当代中国哲学的回顾与展望中,我们需要追问:当代中国究竟走过了怎样的哲学历程?这个哲学历程究竟蕴含了怎样的哲学逻辑?这个哲学历程及其所蕴含的哲学逻辑究竟孕育了怎样的哲学未来?这个哲学历程及其所蕴含的哲学逻辑和它所预示的哲学未来,怎样理论地表征了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和当代中国人的心灵历程?这应当是在搜集、整理和概括当代中国哲学史料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 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当代中国的哲学历程 近年来出版的有关当代中国哲学的著作,均以建国50年来的哲学为研究对象。本文则把改革开放前30年的哲学作为理论背景,集中地探索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代中国的哲学历程。本文关于研究对象的确认,主要是基于两点理由。 首先,这个研究对象的确认是基于我对“哲学历程”与“哲学事件”的区分。建国后的前30年,特别是“文革”十年,由于“哲学”在我国全部社会生活、特别是政治生活中的特殊作用,每个时期的哲学、每个时期提出的哲学问题、每个时期所出现的哲学论争,总是直接地与该时期特定的“历史事件”、特别是该时期特定的“政治事件”密切相关,以至人们只能是把前30年的哲学史当作一个个的“哲学事件”来研究。具体地说,这种对“哲学事件”的研究主要是诉诸于三个方面:一是从形成每个“哲学事件”的现实基础——“历史事件”(特别是“政治事件”)——出发,以“历史事件”为根据去诠释和评论“哲学事件”;二是直接地以研究“历史事件”的方式去考察“哲学事件”,提供一个个“哲学事件”的基本资料、描述一个个“哲学事件”的基本过程以及梳理与评论一个个“哲学事件”中的理论观点;三是把某个时期的哲学当作“哲学事件”的集合,对这些集合起来的“哲学事件”进行某种总结性的概括与评论。 与“哲学事件”不同,所谓的“哲学历程”主要包括两层含义:其一,它是一个以“历史”为基础的“逻辑”展开过程,而不是与一个个“历史事件”相对应的一个个“哲学事件”的集合。哲学的“逻辑”展开,蕴含着“历史”的要求,但它以哲学的方式表现为传统问题的深化、反思层次的跃迁和思维方式的更新。其二,它是一个以理论“表征”历史的展开过程,而不是一个个可以被“历史事件”简单诠释的“哲学事件”。哲学作为“思想中所把握到的时代”、“时代精神的精华”,它并不仅仅是“反映”和“表达”时代精神,而且要“塑造”和“引导”时代精神。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哲学,在推进社会解放思想的过程中,不断地实现了自身的思想解放,不仅显示出哲学自身发展的逻辑,而且理论地表征了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和当代中国人的“心灵历程”,因而构成了当代中国的“哲学历程”。 其次,确认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代中国哲学为研究对象,是为了把前30年的“哲学事件”作为

宋庆龄的家族

宋庆龄的家族

宋庆龄的家族 推荐答案 在现代中国,有哪一个家族地位比宋氏家族更显赫呢?这个家族的几个成员,都攀上了中国政治权力的最高峰。大姐宋霭龄嫁给了孔子的第七十五代孙裔孔祥熙,这个孔圣人的后代曾任财政部长、行政院长。二姐宋庆龄是孙中山夫人,后来又当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排行第三的宋子文亦当过财政部长与行政院长。排行第四的宋美龄是蒋介石夫人。 这样一个地位显赫的家族,原籍不是在豪门众多的江苏与浙江地区,而是在海南岛一个荒辟的乡村。而且,他们本来也不是姓宋,而是姓韩。为什么本姓韩的宋氏家族会改姓呢?这个家族现在还有什么成员在海南岛及世界各地(包括马来西亚)呢?联合晚报记者1987年12月趁赴海南岛文昌县探亲之便,到昌洒区庆龄乡宋氏祖居去参观,并且和宋庆龄的一位堂弟做了一段访谈,终于了解到这个家族崛起与变迁的一些内情。 关于宋庆龄、宋美龄、宋子文这几位中国现代名人的原籍,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文昌县委员会文史组的考证,证实他们本是韩家的子女。现根据该组的考证,把宋氏家族的历史简介如下∶ 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也称宋嘉树),本名韩教准,少年时过继给姓宋的婶母的弟弟,便改姓为宋。很多中文书刊根据英文著作,把Uncle译为叔叔,于是说宋耀如本姓韩(Han),随叔叔而改姓宋,自己的叔叔怎么会跟自己的父亲不同姓呢?真是越说越糊涂。英文的Uncle,既可当叔叔、伯伯,也可以当舅舅、姑丈、姨丈,洋人对于这种亲属关系是分不清楚的。 宋耀如(即韩教准)的先辈是客家人,北宋时住在河南相州之安阳。在南宋(公元1126——1279年)时期,由于受中亚部族侵入,为避战乱而南迁。族人有一位叫韩显卿,到淅江会稽(今绍兴)县任县尉,后又迁粤(广东)任廉州太守。公元1197年,韩显卿的后人渡海来琼(海南岛),定居于锦山,到清代这一系韩氏后裔居住在罗豆市圮乌坡村,后又迁到昌洒区古路园村。宋庆龄远祖的神主牌一直安放在罗豆市圮乌坡村,1950年,回国不久的韩裕丰还到那里去祭扫。这些神主牌在1953年被毁坏了,但宋庆龄近代的祖公牌还放在昌洒祖居内。 宋氏祖居所在的古路园村是个很小的村落,1917年韩裕丰离乡时,村里只有九户人家,四家姓符,五家姓韩。宋庆龄的父亲曾经在本世纪初回乡探亲。 宋庆龄的父亲本姓韩的另一个有力证据是宋耀如本人在离开海南家乡六年后,用英文写了几封信,都有提到自己父亲的名字是韩鸿翼(他在信中写自己父亲的名字是Han Huag-i)。美国人斯特林·西格雷夫(Sterling·Seagave)所著《宋家王朝》一书,收录了宋耀如1881年6月25日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写给上海的传教士扬·艾伦(中文名字林乐知)博士的信,宋耀如在信中请求林乐

从孟庆棠与日本人士来往看他的民族主义立场

从孟庆棠与日本人士来往看他的民族主义立场 孟庆棠公在抗战之前及抗战期间与日军及日本人士有一些来往,本文意图澄清相关事实并说明其民族主义立场。 孟庆棠,1877~1944年,字泽南,号稚孙。翰林院五经博士,亚圣奉祀官。孟子世家大宗子,孟子第七十三代嫡系后裔。 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代理“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光绪三十一年正式承袭。民国三年(1914年),依《崇圣典例》,改封为奉祀官,继续管理孟庙、孟府、孟林、孟子故宅等圣迹,并主持祭祀活动。至1935年1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议决:改衍圣公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以特任官待遇;孟子、颜子、曾子嫡裔原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均改为奉祀官,享简任官待遇。庆棠公即为“亚圣奉祀官”,于7月6日,随同“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德成,并“复圣奉祀官”颜世镛、“宗圣奉祀官”曾繁山一起赴南京就职,8日在国府礼堂举行就职典礼,10日在贡院街圣庙举行告庙典礼。 日本于二战前期相继发动了东北“九一八”事变(1931年)、拥立溥仪建伪满洲国、上海“一二八”战役(1932年),至1935年时日军已占领山海关,1937年又发动“七七事变”。国人对日仇恨加剧,抗日情绪高涨,举国上下同仇敌忾。此时舆论界爆出庆棠公与日本有关人士交往的消息,顿时举国哗然,报界恶语相加,坊间也多有微词。到1939年时庆棠公已达65岁高龄,自1894年代理“翰博”,掌管孟府家务政务已达45年,身心交瘁,健康每况愈下。于1939年向民国政府提出辞职,由儿子孟繁骥公接任“亚圣奉祀官”。 庆棠公是一位学者,也可以称为老师,他的武器是儒家思想,他的战场是教化人心。从中华民族的立场出发,他虽然没有慷慨激昂地挺枪与日军直面对抗,但他以儒家思想影响日人,教化人心,树立中华思想主导地位,维护民族利益,符合“建立广泛统一战线”的原则。仍不失为一名战士,文化统战也是一条战线。从遗留的他赠予日人的书作看,毫无掩饰地阐明了自己的民族主义立场,表现出了孟子所倡导的“舍生取义”精神,践行了先祖“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训言;同时也表明他试图用正统儒家思想影响日人,期望达到教化人心的目的。其掷地有声的壮举颇有我祖孟子的风范。 1935年,日本东京汤岛圣堂孔庙复建成功。汤岛圣堂(今东京都文京区汤岛一丁目)是1690年由江户幕府第5代将军德川纲吉建立的孔子庙,后来作为幕府的学问所,被称为“日本学校教育发祥地”,也算是日本东京大学的前身。1922年汤岛圣堂被指定为国家级历史遗迹。1923年(大正12年)关东大地震时除入德门和水屋以外,圣堂的其它建筑全部损毁。1935年(昭和10年)由著名工学博士东京帝国大学教授伊东忠太设计,大林组施工,仿照宽政年代的原孔庙建筑式样,使用钢筋水泥重建了圣堂孔庙,在大成殿里供奉了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和儒家四圣(颜子、曾子、子思子、孟子)。 日本汤岛圣堂大成殿

哲学中国哲学的当代中国社会哲学研究的三个阶段及其主题嬗变

当代中国社会哲学研究的三个阶段及其主题嬗变 【作者简介】南开大学哲学系,天津300071 孙显蔚(1975—),女,辽宁朝阳人,南开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哲学研究。 【内容提要】当代中国社会哲学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为初创阶段,主要是厘定学科内容及研究方法;90年代初期至中期为起步阶段,着重于发展哲学的研究;90年代中期以后可谓纵深阶段,对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研讨,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学科观念,诸如社会哲学的学科性质、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确立了社会哲学研究的大方向。 【英文摘要】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social philosophy can be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From mid-80s to 90s is theinitiative stage. At this stage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research methods of this discipline are established. Theperiod between early to mid -90s is the starting stage.During this period of time studies of this philosophicaldiscipline are developed. The 3rd stage is the latter part of90s when a series of important issues in social life aredealt with and a system of academic concepts begins to takeshape.

孔孟语录十则的翻译

孔孟语录十则的翻译 孔子曰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子罕》) 孟子曰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尽心下》) 安徽人事资料网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做学问,三十岁做事合于礼,

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对事理都能明白),不至迷惑,五十岁懂得自然的规律,六十岁能听到别人说的话,用不着怎么想就能领会,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任何念头)又不越过规矩。” 孔子说:“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思考却不学习就会危险。” 子贡问孔子:“问什么称孔文子为文?”孔子说:“聪明好学,不以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称孔文字为文。” 孔子说:“比如堆积土山,只差一筐土而没有堆成,停止了,就停止了;比如填平洼地,即使只倾倒了一筐土,前进了,我就前进了。” 孟子说:“对大王的不明智不要感到奇怪。即使有(一种)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也)没有能够生长的了。我和大王相见的次数太少了,我退居在家而那些谄谀小人就乘机来到(王的身边),我怎么能使王的善良之心萌发呢?(譬如)现在下棋作为一种技术,是小技术;但(如果)不把心思全放在上面,也就不能学到(这门小技术)。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假如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只听弈秋的话;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话,却一心觉得有天鹅将要飞来,想着拿弓箭把它射下来,虽然他是与另一人一起学习,(成绩肯定)不如那个人了。这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比不上把心思全放在学习上面的人吗?回答是:不是这样的。” 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的内容,就还不如没有《尚书》。

四大家族之孔氏家族

四大家族之孔氏家族 民国四大家族,曾经对我们国家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小组对民国四大家族作了一个深刻的剖析,不扬善,不隐恶。 抗战开始以后,四大家族利用战争时期的新情况,极力加强官僚资本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垄断地位,大发国难财,使官僚资本迅速膨胀。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和垄断地位的加强。是依靠政治特权和经济掠夺来实现的。它掠夺的对象不只有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而且有民族资产阶级和中小地主。 有道是:蒋家的天下陈家的党,宋家的姐妹孔家的财。孔家,自然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大权。孔氏财,也是名不虚传。宋霭龄看中的,可能也是孔家的财力并由此在手的权力。 孔祥熙,1880年(清光绪六年)9月11日出生于山西省太谷县程家庄。字庸之,号之渊。孔祥熙是孔子的第七十五代裔孙。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6月义和团运动波及北京后,潞河书院停课。孔祥熙赶回太谷老家后不久,便和当地洋教士一起被困在福音院内;被救出后一直藏匿至形势稍有缓和,方才赶去北京向教会文面汇报山西局势。旋即陪同文阿德返回山西处理当地“教案”。1901年留学美国,毕业于耶鲁大学研究生院。 孔祥熙的人生很有传奇色彩,他曾经销煤油和服务桑梓。在1925年孙中山病重时,他“左右护持、无间晨夕”,是《总理遗嘱》的签字人之一。 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孔担任孙中山治丧处事务股长,尽心尽力料理丧事。此为待机而出,由商为官。为了便于留京负责护灵事宜,孔应邀担任中俄会议督办公署坐办。其后,北方政局更趋混乱,中俄会议时开时停,孔于1926年春去美国,接受欧伯林大学颁赠的法学博士名誉学位,并为铭贤学校募集开办大学部的基金。他很快就募得基金100余万元,解决了“铭贤”的发展和常年经费的来源。由此可见他在财政管理上的能力非凡。 由于他和蒋介石是连襟的关系,蒋介石任命孔祥熙主管财政。孔祥熙主管财政后,除继续采用宋子文在任时所使用的增税、借债等办法为蒋筹措军政费用外,和宋子文不同的是“唯蒋命是从”。而蒋对孔则宠信有加,历久不衰。孔在抗战前采取的主要财政措施有:减轻田赋附加,废除苛捐杂税,创办直接税,从财政上增加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对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进行增资改组,以财政控制金融;实行法币政策,垄断金融,操纵国计民生;整理旧债,恢复“债信”,为举借新债作准备等。 当然,孔祥熙除了在财政上的成就外,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1939年孔祥熙

中国梦与当代青年的使命

中国梦与当代青年的使命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青年大学生是一支强有力的队伍。不可否认的是,青年大学生确实有其消极的一面,但是我们要相信青年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实现中国梦的不可缺少的一份子。中国梦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梦,是人民的梦,是国家的梦。作为中国人民的一份子,一名有志青年,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在北大的讲话:五四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求的先进的价值观,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都是我们今天仍旧要坚守和践行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德,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归一,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经过反复征求意见,综合各种因素,我们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作为青年大学生的我们,

首要的使命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好文化知识,充实自身的实力,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自己的一份力气。而那也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所在。今天,我们13多亿人的一切奋斗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的目标。 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要坚持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古话有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言必行,行必果”、“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中国人独有的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我们青年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这就像是穿衣服系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那么剩余的扣子都会错。所以我们青年的重要使命就是要建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要领会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青年们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社会中去。在学校中,我们要勤学苦练,下得苦功夫,才能求得真学问。有了知识,才能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添砖加瓦。人生只有一次,应该好好珍惜学习的机会。带着自己的信仰一起学习,虚度光阴是可耻的行为。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应该有一把量尺,应该要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在大学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充实自己的知识,还要学习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同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