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的家族

合集下载

历史上的宋氏家族

历史上的宋氏家族

历史上的宋氏家族宋氏家族是指宋庆龄、宋美龄、宋子文等人的家族。

父:宋耀如,1863年2月—1918年5月3日,广东文昌人。

原名韩教准,字耀如。

母:倪桂珍,1869年—1931年7月23日,浙江余姚人,倪蕴山之女。

母亲姓徐,是徐光启的后裔。

他们有三子三女,分别是宋霭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宋子良和宋子安。

宋耀如和倪桂珍现藏于上海市宋园路21号宋庆龄陵园内。

宋霭龄,女,1889年—1973年10月20日,生于上海,去世于美国纽约。

丈夫:孔祥熙。

宋庆龄,女,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生于上海,1981年5月29日20时18分病逝于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

现葬于上海市宋庆龄陵园。

丈夫:孙中山。

宋子文,男,1894年—1971年4月,生于上海,去世于旧金山。

宋美龄,女,1897年3月5日-2003年10月23日,生于上海,去世于纽约。

丈夫:蒋介石。

宋子良,男,1899年—1987年,生于上海。

宋子安,男,1906年—1969年2月25日,生于上海。

[返回论坛首页]今日关注发帖说说您的育儿心得丰富好礼带回家支招|上周6盘入市燕郊一盘半小时售罄学区|第一学期结束谈谈海淀一年级教学报名|西六环精装挑高小户型总价135万现房|昌平地铁南邵站旁名企小户型110万【树熊看房】小编实探南邵名企邻铁不限购盘[京城新房学区房大全(2016最新版)][花香四季业施工进度]今年西城小升初对口直升最新名单和比例[盘点2015年自住房七宗最][新一轮燕郊户口可以办理了!]新年焦点红包盘盘有2016回家置业好买房[楼市奥斯卡评选进行时][解读回龙观两年涨幅超75%的真相]野狗咬坏神车兄弟这是在练车?爽购新年看房季自住商品房频道私人定制免费看房每周开盘精彩活动。

宋庆龄的家族

宋庆龄的家族

推荐答案在现代中国,有哪一个家族地位比宋氏家族更显赫呢?这个家族的几个成员,都攀上了中国政治权力的最高峰。

大姐宋霭龄嫁给了孔子的第七十五代孙裔孔祥熙,这个孔圣人的后代曾任财政部长、行政院长。

二姐宋庆龄是孙中山夫人,后来又当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排行第三的宋子文亦当过财政部长与行政院长。

排行第四的宋美龄是蒋介石夫人。

这样一个地位显赫的家族,原籍不是在豪门众多的江苏与浙江地区,而是在海南岛一个荒辟的乡村。

而且,他们本来也不是姓宋,而是姓韩。

为什么本姓韩的宋氏家族会改姓呢?这个家族现在还有什么成员在海南岛及世界各地(包括马来西亚)呢?联合晚报记者1987年12月趁赴海南岛文昌县探亲之便,到昌洒区庆龄乡宋氏祖居去参观,并且和宋庆龄的一位堂弟做了一段访谈,终于了解到这个家族崛起与变迁的一些内情。

关于宋庆龄、宋美龄、宋子文这几位中国现代名人的原籍,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文昌县委员会文史组的考证,证实他们本是韩家的子女。

现根据该组的考证,把宋氏家族的历史简介如下: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也称宋嘉树),本名韩教准,少年时过继给姓宋的婶母的弟弟,便改姓为宋。

很多中文书刊根据英文著作,把Uncle 译为叔叔,于是说宋耀如本姓韩(Han),随叔叔而改姓宋,自己的叔叔怎么会跟自己的父亲不同姓呢?真是越说越糊涂。

英文的Uncle,既可当叔叔、伯伯,也可以当舅舅、姑丈、姨丈,洋人对于这种亲属关系是分不清楚的。

宋耀如(即韩教准)的先辈是客家人,北宋时住在河南相州之安阳。

在南宋(公元1126——1279 年)时期,由于受中亚部族侵入,为避战乱而南迁。

族人有一位叫韩显卿,到淅江会稽(今绍兴)县任县尉,后又迁粤(广东)任廉州太守。

公元1197 年,韩显卿的后人渡海来琼(海南岛),定居于锦山,到清代这一系韩氏后裔居住在罗豆市圮乌坡村,后又迁到昌洒区古路园村。

宋庆龄远祖的神主牌一直安放在罗豆市圮乌坡村,1950年,回国不久的韩裕丰还到那里去祭扫。

关于宋庆龄晚年的生活是怎样的

关于宋庆龄晚年的生活是怎样的

[键入文字]关于宋庆龄晚年的生活是怎样的我们所熟知的宋庆龄一生都披拂着传奇色彩,他和孙中山的一段婚姻也是非常被人们所看好的。

在孙中山去世之后她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单调,因为他一辈子都没有儿女所以在晚年的时候家里难免显得太落寞,她一个人在家中也非常的孤单宋庆龄晚年晚年生活可以说是非常单调的,一个人在一个大房子里,没有孩子没有伴侣,在给好朋友的信中她曾经说过她很享受这种皇家一样的待遇,但是就是太孤单了,午夜时分一个人躺在大床上,想起以前的种种,心里难免升起一种悲凉的心境,那时候她居住的房子非常大,差不多有三四百平方米的院子只有他一个人,还有传言说在她的丈夫去世之后,她就已经不习惯看见阳光了,在家里的时候一般都是把窗帘拉上的,一栋房子,一个人,看不见阳光,永远拉上的窗帘,由此可见她的晚年生活其实并不如意,但是她稳重的性格并没有随着丈夫一起死去,她经常会去小池塘边钓鱼,在湖边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由此可见她的性格毕竟没有改变,她还是和以前一样,晚年时期只是让她更加沉稳而已,在宋庆龄晚年晚年时期虽然自己也是一身的疾病但是还是在为患有眼部疾病的亲人而担心,而且那段时期的她还对就是的物品十分珍惜,是不是就把它们拿出来看看。

希望想起更多先前的故事不至于遗忘。

晚年的她生活的并不好。

探析宋庆龄怎么死的宋庆龄曾经为新中国成立做出了出色的贡献,是一位伟大的女性。

她的事迹有很多,她的成就不亚于她的丈夫,那么宋庆龄怎么死的呢?宋庆龄的一生都在为新中国的成立做贡献,追随着自己的丈夫孙中山先生进行着革命。

然而即便是如此伟大的女性,却也逃不过病痛的折磨与死亡的召唤。

在1981年三月的一天,起床的宋庆龄据说是前去拿东西;然而却一时没有站稳跌倒了。

此时的宋庆龄已经有88岁了,大家都知道,老人是禁不起摔的,因为这时候人身体的1。

宋庆龄祖居

宋庆龄祖居

宋庆龄祖居作者:罗杰来源:《现代青年·精英版》2018年第01期如果说文昌有什么特别值得骄傲的事,我想那一定是宋氏祖居。

宋庆龄是文昌人,这个和中国近代历史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宋氏家族,源自海南文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点充分说明文昌是个好地方。

宋氏祖居坐落于海南省文昌市昌洒镇古路园村。

在售票厅的左前侧最先看到的是宋庆龄父亲的雕像,宋庆龄的父亲原姓韩,名教准,其先祖韩显卿原住河南相州南阳,宋代,官任浙江会稽县尉,后升广东廉州太守,公元1197年南迁,先后在文昌锦山、铺前定居,后来,其第十八世孙宗腾移居昌洒古路园村,宋庆龄父亲就是在古路园村出生。

宋庆龄父亲幼年过继婶婶宋氏之弟为养子,改姓宋,名耀如。

同盟会成立后,宋耀如赴美筹措活动经费,回国后建立了同盟会秘密总联络部,受孙中山委托担任了同盟会的总司库。

此后,宋耀如没有停止过对革命捐资的支持,被誉为:“披肝沥胆为民主,瘁力殚心辅逸仙”。

宋氏祖居为传统的海南民宅建筑,砖瓦土木结构,正屋凹廊布局,设有正屋两间,厨房一间,横屋三间,围墙门两个,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围墙正门横楣上方挂邓小平题写“宋氏祖居”四个金色大字。

宋庆龄陈列馆建于1987年,1988年4月正式开馆,“宋庆龄陈列馆”六个大字由开国元勋朱德元帅的夫人,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康克清题写。

陈列馆位于宋氏祖居的西北侧,是一座庭院式建筑,屋顶饰有金黄色琉璃,建筑面积420平方米,馆内用图片文字、实物、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了宋氏家族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变革、宋庆龄和孙中山相识相恋的过程和宋庆龄一生为中国妇女儿童事业所做的贡献等等。

馆前,前庭正中竖立宋庆龄半身汉白玉石雕像,雕像高1.2米,基座高1.7米,宽1.5米,陈列馆院正中庭院竖立孙中山半身花岗岩石雕像,孙、宋两座雕像在同一中轴线上,两个雕像距离40余米。

宋庆龄是怎么被“富养”起来的

宋庆龄是怎么被“富养”起来的

宋庆龄是怎么被“富养”起来的作者:赵忠心来源:《祝你幸福·最家长》2017年第07期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宋庆龄这个名字。

她是中华民国创始人孙中山先生的夫人,被尊为“国母”;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副主席和名誉主席,深受人民的爱戴。

良好的家庭环境宋庆龄出身于一个富足的知识分子家庭。

母亲倪桂珍受家庭和学校的影响,接受了许多开明进步的西方思想,擅长数学和钢琴弹奏。

同时,她又具有中国传统女性思想,留着刘海儿,盘发髻,一副传统女性的装束。

她温和贤淑、端庄优雅,颇有大家风范。

父亲宋耀如是上海第一个代办外国机器的商人,拥有自己现代化的工厂,是个有成就的实业家,宋家在物质上是富足的。

倪桂珍结婚后,就辞去工作,致力于相夫教子。

她对孩子非常慈爱,在生活上照顾得无微不至,正如宋庆龄姐弟所言:“母亲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仍给我们快乐舒适的生活。

”宋耀如在空余时间,喜欢跟孩子们做游戏。

他喜欢音乐,常在夜晚一面弹着钢琴,一面为孩子们演唱美国南方情调的民歌,给家人带来许多欢乐。

宋氏夫妇尊重孩子,从不在精神上束缚自己的子女。

母亲总是鼓励孩子们要有自我独立的精神,告诉他们遇事要自己做出决定。

受母亲的影响,宋庆龄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与孙中山的结合,对亲情与民族利益二者的权衡与抉择,无不显示了她的独立精神。

宋氏夫妇尊重和发展孩子们的个性,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个性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大姐宋霭龄和小妹宋美龄天资聪明、大胆泼辣,父母就早早地送她们上学读书;而宋庆龄不像姐姐和妹妹那样锋芒毕露,因此,直到她七岁时才送她到中西女塾读书。

宋庆龄生性稳重、腼腆,和兄弟姐妹在一起时,她总是最文静的一个。

比如,假期里姐妹们在院子里玩耍,宋霭龄和宋美龄趁大人不注意,就爬过院墙到外边的田地里嬉戏;而宋庆龄却不敢爬院墙,只能看着她们俩在田野里奔跑,采摘花草,捕捉虫鸟。

姐妹们玩“拉黄包车”的游戏,宋霭龄和宋美龄常常扮演车夫,宋庆龄则总是扮演乘客。

宋庆龄

宋庆龄

宋家飞出的金凤凰 ——毛泽东 唯菊与石,品质高洁;唯菊与 石,天生硬骨。 ——何香凝 外表是一朵柔美的花,内心却 是一头力图冲破落网的雄狮。 ——罗曼罗兰 多亏我结识了宋庆龄,她的坚 贞不屈,勇敢忠诚和她的精神美, 是活的中国最卓越的象征。 ——斯诺
宋庆龄毕生致力于少年儿童的文 化教育福利事业。她曾说:“有些事 是可以等待的,但少年儿童的培养是 不可以等待的。”她是全国少年儿童 慈爱的祖母。她1951年被选为中国 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直到 逝世。她创办的《 儿童时代》杂志 是新中国最早的儿童读物之一,一直 为少年儿童所喜爱,是他们的良师益 友。宋庆龄经常为少年儿童题词和撰 写文章,鼓励孩子们健康成长。她经 常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儿 童是我们的未来,因为未来的世界是 属于儿童的。”她一生虽然没有亲生 的儿女,却把慈母的爱全部倾注给了 全国的少年儿童
1922年6月16日凌晨两点,此 时已嫁予孙中山的宋庆龄被激 烈的枪炮声所吵醒,原来是广 东新军阀陈炯明因反对孙中山 北伐而发动了叛乱。在危急关 头,宋庆龄一再坚持先让孙中 山撤走,因为这样可以使行动 更为快速。孙中山不忍抛下身 怀六甲的宋庆龄,要求她一起 走。宋庆龄却催促孙中山说: “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 有你。” 孙中山不得已撤出 了总统府。而宋庆龄因为劳累 过度,最终流产并导致终身不 育。

By 13级国贸系16班 华蓉
目录
简介及背景 生平经历 爱好及名言 他人评价
宋庆龄(1893~1981),出生 于上海一个牧师兼实业家的家 庭。少年时代,她即负笈异域, 在美国接受了“欧洲式的教 育”,受到民主主义的洗礼。 回国后追随丈夫孙中山一同献 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 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 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海 内外享有崇高的威望。被誉为 “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 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

宋氏家族

宋氏家族
该书又说宋耀如随其叔叔被送往本家族在波士顿的远方小店里,还说这位叔叔他母亲家族里的人,这就越说越糊涂了。叔叔是自己父亲的弟弟,怎么会变成“母亲家族里的人”呢?母亲那边的兄弟,是舅舅而不是叔叔。洋人不晓得分别,一律称“安哥”(Uncle),中国人翻译Uncle时,凭常识就可以知道母亲那边的人不会是叔叔,而只可能是舅舅。
二、祖坟∶在宋氏祖居西北约四百公尺的牛酸树林中,有宋庆龄祖母的坟,墓前有一小块花岗石的墓碑,正中刻“清韩妣王氏之墓”七个大字。左下方刻“男政准教准致准孙乾丰裕丰立”字样。碑上的“教准”,就是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宋耀如的父亲韩鸿翼的墓在文昌县宝芳区(在昌洒西南方)大品坡上。墓地还相当完整,墓碑正中刻有“韩考讳鸿翼公之坟”八个大字。左边刻着“住古路园村男政准教准致准孙乾丰德丰裕丰立”字样。
他们有三子三女,分别是宋霭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宋子良和宋子安。
宋耀如和倪桂珍现葬于上海市宋园路21号宋庆龄陵园内。
宋霭龄,女,1889年—1973年10月20日,生于上海,去世于美国纽约。丈夫:孔祥熙。
宋庆龄,女,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生于上海,1981年5月29日20时18分病逝于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现葬于上海市宋庆龄陵园。丈夫:孙中山。
三、本家祖公牌∶此牌现保存在宋氏祖居,祖公牌上的二十世祖韩儒循及二十一世祖韩锦彝是宋庆龄的高祖及曾祖。四、现居住在宋氏祖居的亲属,现年88岁的韩裕丰是宋庆龄同辈的亲属,他称宋庆龄为堂姐,用海南话说,他们是“同公隔父”。
宋氏祖居所在的古路园村是个很小的村落,1917年韩裕丰离乡时,村里只有九户人家,四家姓符,五家姓韩。宋庆龄的父亲曾经在本世纪初回乡探亲。
宋庆龄的父亲本姓韩的另一个有力证据是宋耀如本人在离开海南家乡六年后,用英文写了几封信,都有提到自己父亲的名字是韩鸿翼(他在信中写自己父亲的名字是Han Huag-i)。美国人斯特林·西格雷夫(Sterling·Seagave)所著《宋家王朝》一书,收录了宋耀如1881年6月25日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写给上海的传教士扬·艾伦(中文名字林乐知)博士的信,宋耀如在信中请求林乐知博士帮助他把一封信转寄给在海南岛家乡的父亲,那封致给父亲的信也是用英文写的。

宋庆龄

宋庆龄

这样看,真正要做 到“无过矣”,又 能有多少人呢?
• 1959年4月7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 议召开,宋庆龄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 1965年1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她再 次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 1975年1月,第四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她再次当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 78年2月第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任常务委员会 副委员长。
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
• 1927年8月,出访苏联,以后旅居欧洲4年,考察了第一 个社会主义国家和几个重要的资本主义大国,研读了马克 思的著作,与流亡欧洲的许多中国革命者一起研究中国革 命的核心问题——土地和农民问题,思想上有了质的飞跃 。 •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 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宋庆龄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 民政府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 常务委员。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长期担任大量国务活动 。与此同时,她还把许多精力投入妇女儿童的文化、教育 、卫生与福利事业中。之后她一直担任全国妇女联合会名 誉主席和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
20 世 纪 最 伟 大 的 女 性
• 这是宋家唯一的全家福。 前排三子宋子安;二排左 起宋霭龄、长子宋子文、 次女宋庆龄;后排左起次 子宋子良、父亲宋嘉树, 母亲倪桂珍、三女宋美龄
• 宋庆龄(1893~1981)宋 庆龄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 兼实业家的家庭。她的父 亲作为孙中山的朋友和同 志,是她的第一个启蒙老 师。 • 父亲—宋嘉树对子女要求 严格不失爱护,开明而不 放纵,为实现他对子女“ 不计毁誉,务必占先”的 愿望,将6个孩子全部送到 美国,接受良好的文化教 育和西方民主思想的熏陶 。 • 母亲—倪桂珍受过西式教 育,能在钢琴上弹奏出美 妙的乐曲,这样的女子在 一百多年前简直凤毛麟角 。

近代历史人物赏析——宋庆龄

近代历史人物赏析——宋庆龄

4.和朋友
和鲁迅。胡愈之合影
宋庆龄与蔡元培,胡适,杨杏佛等人在上海组织了“中国民
权保障同盟”。以自己的崇高威望,通过广泛的社会活动和各种形式的 斗争,营救了许德珩、罗登贤、邓中夏、邹韬奋、陈赓、廖承志、丁玲
和救国会的“七君子”等一大批革命者和爱国进步人士。在鲁迅先生病
重时,宋庆龄给他写信说:“你的生命并不只是你个人的,而是属于中 国和中国革命的!!为了中国和中国革命的前途,你有保存、珍重你身 体的必要,因为中国需要你,革命需要你!”
学士学位。她怀着满腔爱国热情和振 兴中华的理想毅然回国,投身于“求 中国之自由平等”的民主革命斗争。
母亲倪桂珍是中国较早接受文明,反
对封建的进步妇女之一。
3.关于爱情:
宋庆龄归国途中经过日本,拜 会了她早已崇敬的孙中山先生。随 后担任了孙中山的秘书,在共同的 革命斗争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感 情,她不顾家人的反对,设法从上 海重返日本,于1915年10月25日与 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结婚。 她淡漠名利、权势和阔绰优裕 的家庭生活,心甘情愿地为孙中山 一起分担流亡之苦。她积极参加和 支持孙中山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
宋家唯一的全家福。1917年夏,宋美龄自美 国返国后摄于上海宋寓。前排:三子宋子安 (1906年生);二排左起:长女宋霭龄 (1889年生)、长子宋子文(1894年生)、 次女宋庆龄(1893年生);后排左起:次子 宋子良(1899年生)、父亲宋嘉树、母亲倪 桂珍、三女宋美龄(1897年生)。
宋家三姐妹: 大姐宋霭龄:她的敛财手段之狡诈在 当时可是闻名中外, 同时也是家族命运 的主要操纵者. 二姐宋庆龄:独立、刚毅却温柔娴静, 勇於追求自己所要的人生。毫无逊色於 男人的政
b.孙中山、宋庆龄在上海与共产

宋庆玲和宋美玲之间的故事

宋庆玲和宋美玲之间的故事

宋庆玲和宋美玲之间的故事宋氏三姐妹,即宋霭(ǎi)龄、宋庆龄、宋美龄,是20世纪中国最显耀的姐妹组合。

大姐宋蔼龄联姻孔祥熙,善于积财,富甲天下。

二姐宋庆龄成为国母,献身革命,万民敬仰;三妹宋美龄,“民国第一夫人”,权势显赫,八面玲珑。

她们对20世纪的中国拥有不可思议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因而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据《宋庆龄年谱》记载:“父亲宋嘉树(1866-1918年),原名乔荪,字耀如,西名查理琼斯宋。

原姓韩,是客家人韩宏义之子,由于12岁时过继给宋姓舅父,遂改姓宋。

”《宋庆龄的故乡———文昌县》则写到:“宋庆龄的祖父韩宏义是海南客家人,远祖则是中原汉人,原住河南相州安阳……在南宋时期,由于中亚部族侵入时中原人相继南迁,其中有个叫韩显卿的人,先到浙江会稽县任县尉,后又入粤任廉州太守。

公元1197年渡琼州海峡,定居文昌锦山。

”中原汉民南迁形成了南方汉族客家民系,宋庆龄祖父韩宏义是海南客家人,仍说客家话,保持客家风俗。

如今海南已有数十万客家人,他们仍保持客家风俗,并说着有古汉语特色的客家话,传统风俗中透露着古中原文明的印记。

到清代这一系韩氏后裔居住在罗豆市圮乌坡村,后又迁到昌洒区古路园村。

宋庆龄远祖的神主牌一直安放在罗豆市圮乌坡村,1950年,回国不久的韩裕丰还到那里去祭扫。

这些神主牌在1953年被毁坏了,但宋庆龄近代的祖公牌还放在昌洒祖居内。

台湾学者陈运通主编的《客家菁英》一书中,以《客家女儿永远的第一夫人宋美龄》介绍道:“活了106岁,跨越三个世纪的蒋夫人宋美龄女士是客家人。

”“现任台北市北区客家会会长刘兴明证实:当年刘兴明会长考上圆山饭店电工,慢慢培养成为高级主管,都是由于蒋夫人的提拔,蒋夫人叫他小刘,有空会找他用客家话聊天……”宋氏家族本是客家人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宋庆龄为什么没有孩子

宋庆龄为什么没有孩子

宋庆龄为什么没有孩子宋庆龄没有孩子,这是怎么回事呢?宋庆龄为什么没有孩子?那么,下面就由店铺告诉大家宋庆龄为什么没有孩子吧!宋庆龄为什么没有孩子宋庆龄女士被誉为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伟大女性。

1893年1月27日,宋庆龄出生在上海一个牧师的家庭。

其父宋嘉树,字耀如,年少时家境贫寒,九岁便被父母送到美国波士顿当学徒,后来逃到一艘货船上,船长查理·琼斯收养了他。

宋嘉树十四岁那年,船长将他送给一个牧师家庭抚养。

当时美国____正在物色培养中国传教士,于是就让这个中国男孩查理·宋接受洗礼,之后又把他送到大学读神学。

1886年1月,查理·宋被送回中国,在上海的一家教会里当牧师,后来靠为教会印《圣经》发家致富,同时兼做进口机械的代理商,成为中国第一代买办。

二十多年的日积月累,使得查理·宋,也就是宋庆龄的父亲宋嘉树坐拥六十多万两的白银。

坐拥万贯家财的宋嘉树也是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初期的经济资助者,更是孙中山的朋友兼同志。

少年的宋庆龄漂洋过海到美国接受西方教育的时候,父亲也经常给她寄一些关于国内革命方面的资料。

学成归来的宋庆龄便跑到了当时革命流亡者的聚居地——东京,看望在那里的父母,并且见到了孙中山。

其实宋庆龄早在孩提时代就听说过孙中山,因为其父宋耀如是孙中山最早的支持者之一。

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宋庆龄也经常考虑父亲和孙中山所做事业的意义。

到达东京后,宋庆龄便担任了孙中山的助手,而且两人经常有书信往来。

1915年10月25日这一天,宋庆龄不顾家人反对,力排众议,毅然决然地嫁给了比她大二十七岁的孙中山。

当时的婚姻对于宋庆龄来说,与其说是嫁给了孙中山,不如说是嫁给了革命。

多年以后,宋庆龄在向多次采访过毛泽东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谈及此事时,以风趣幽默的口吻表达了当时的感情:“我当时并不是爱上他,是出于少女罗曼蒂克的念头,但这是一个好念头,我想为拯救中国出力,而孙博士是一位能够拯救中国的人,所以我想帮他。

宋庆龄与孙中山

宋庆龄与孙中山

宋庆龄与孙中山
孙中山(1866~1925)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广东香山(中山)人。

1892年孙中山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赴檀香山成立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政府。

1905年在日本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十七省代表推举为中国民国临时大总统。

宋庆龄,出生于上海市。

自幼生长在一个双亲既是教师又是基督教徒的西式家庭中。

宋氏家族有父亲宋嘉树,母亲倪桂珍,姐姐宋蔼龄(孔祥熙妻子),弟弟宋子文,妹妹宋美龄(蒋介石妻子)以及弟弟子安和子良。

1908年宋庆龄与妹妹美龄乘船到美国求学,1913年毕业于美国乔治亚州梅肯的魏斯瑞安女子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即回国,担任孙中山先生的英文秘书。

1915年10月26日,孙中山与卢慕贞离婚后,便与宋庆龄在日本东京结婚。

两个人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虽然彼此年龄相差悬殊,然而心灵契合,相濡以沫,成就一段美满的婚姻。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死于肝癌,终年59岁。

宋庆龄则继续夫业,并被肯定为“国母”。

宋庆龄和宋美龄之间的故事

宋庆龄和宋美龄之间的故事

宋庆龄和宋美龄之间的故事
宋庆龄和宋美龄是亲姐妹,她们两姐妹的父亲是宋嘉树,海南文昌人,母亲是倪桂珍。

母亲倪桂珍出身上海,她这一支母系祖先可以追溯到明末大学士徐光启。

宋美龄父亲宋嘉树,又名宋耀如,宋耀如最初并不姓宋,而是姓韩,名教准。

宋庆龄祖父韩宏义是个农民,韩教准(宋嘉树)是其次子。

韩宏义夫人为王氏。

由于家境贫寒,韩教准12 岁时就飘洋过海,到美国找堂舅父谋生,韩教准舅父姓宋,是旅居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经营丝茶生意的侨商,他没有儿子。

韩教准就被舅父收为养子。

二姐宋庆龄,1893 年1 月27 日生于上海;宋庆龄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定与流亡中的孙中山结婚,以坚定的步伐毫不犹豫地跟随孙中山踏上捍卫共和制度的艰苦斗争历程。

1981 年5 月15 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 年5 月29 日在北京逝世。

三妹宋美龄,1897 年3 月5 日生于上海;1927 年与蒋介石结婚;1917 年夏,宋美龄结束在美国的10 年生活返回上海。

由于宋美龄自幼旅居美国,回国时对汉语相当生疏。

于是,她苦学汉语。

很快她就能以一口流利的汉语公开发表演讲。

宋美龄还加入了基督教女青年会,协助该会从事社会工作,同时
她还是全国电影审查委员会的一名成员。

上海市参议会也破了先例,
聘请她参加童工委员会。

在此之前还未有一个中国人得到过这样的职位。

青年时代的宋美龄曾去上海的一些学校任教。

2003 年10 月24日,在美国纽约逝世。

宋庆龄2

宋庆龄2
1913年,宋庆龄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她怀着满腔爱国热情和 振兴中华的理想毅然回国,投身于“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的民主革命 斗争。 1924年年底,宋庆龄随孙中山应冯玉祥之邀,为和平统一全国犯难北, 直到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孙中山病重期间,宋庆龄日 夜守候在病榻旁。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宋庆龄坚决维护、忠实执行“联俄、联共、扶助 农工”的三大政策,同违反孙中山革命原则的势力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五卅”惨案发生后,她极为愤慨,呼吁“凡中国国民皆当负此救国 重任”。继续同共产党紧密合作支持北伐。 1926年1月,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 委员会委员。 北伐军攻克武汉,国民政府准备迁都,宋庆龄与先遣人员一同抵达武 汉
真正的人民公仆
宋庆龄

个人简介
家庭背景 婚姻生活 生平经历



1893年1月27日,诞生在上海一个牧师兼 实业家的家。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 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 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 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 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 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 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 的进步事业而殚精竭力,鞠躬尽瘁,做 出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 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 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
组员:梁培琼、何敏红、吕慧妍、池芷彤
宋庆龄(1893~1981)
宋氏家族除宋氏三姐 妹为世人所熟知外, 还有宋氏三兄弟。兄 弟姐妹6人中,宋庆 龄排行第二。大姐宋 蔼龄, 妹妹宋美龄 小宋庆龄4岁,大哥宋 子文,二弟宋子良与 小弟宋子安 。
宋氏姐妹同出一宗, 情同手足,但信仰、 志向、情趣各不相同, 公众舆论对此曾有精 辟评论:蔼龄爱钱, 庆龄爱国,美龄爱权。 1927年掀起的狂澜巨 涛使宋庆龄和她的姐 妹兄弟们分道扬镳。

【doc】宋庆龄的父亲是谁

【doc】宋庆龄的父亲是谁

宋庆龄的父亲是谁j.宋庆龄的父亲是谁一¨l.◆盎友2006年2月26日《今晚报》"副刊"刊有《讲给你一个真实的霍元甲》一文,其中第2段说:"宋庆龄之父"即"被北洋军阀暗杀"的"文治派领袖宋教仁".大谬矣!众所周知,宋庆龄之父叫宋耀如.广东文昌(今属海南)人,早年赴美,为监理会牧师,有女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三姐妹.被北洋军阀杀害的宋教仁是湖南桃源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文章显然把两人混淆了.表妹是表哥的直系亲属吗_-j≮≯,j_|墨2005年5月5日《新民晚报》A12版中《送份湘潭地图为表哥解乡愁》中说:"宋楚瑜现在在大陆的直系亲属就只有你这个表妹了."亲属分直系亲属,旁系亲属两类.直系亲属指和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往上数如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往下数如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旁系亲属指直系亲属以外在血统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人及其配偶,如兄, 弟,姐,妹,伯父,叔父,伯母,婶母等.宋楚瑜与表妹的亲属关系是旁系,而不是直系.如果上引句中把"直系亲属"改成"近亲",就没有问题了.少年十五未"弱冠"--.1l≯豢2006年3月3日中央电视台"足球之夜",主持人点评亚洲杯足球赛中国队对伊拉克队比赛时说: 当年,健力宝足球队留学巴西,李铁还是"15岁的弱冠少年"."15岁的弱冠少年"差矣.《礼记?曲礼上》:"二十日弱,冠."古代男子2O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 8—19。

宋庆龄两名弟弟,一个晚年生活靠接济,另一个妻子改嫁埃及人

宋庆龄两名弟弟,一个晚年生活靠接济,另一个妻子改嫁埃及人

宋庆龄两名弟弟,一个晚年生活靠接济,另一个妻子改嫁埃及人文/古今议史民国时期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历史中最为“混乱”的一个时代了,那个时候中西方文化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交流和融合,各方势力相互争权夺利,让人眼花缭乱。

不过在各种混乱的时期,更容易杰出人才的诞生,就比如说我们今天要提到的这三个人。

“宋氏三姐妹”大家肯定都听说过,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则是“宋氏三兄弟”,他们的生活有都是什么样子的呢?民国时期,宋家的三个女儿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们三人除了拥有着极为出色的外貌和才学,也都拥有着让别人极为羡慕的婚姻生活,说她们是最大的人生赢家也不夸张。

大概是因为这三姐妹的名气太大了,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她们还有着三个兄弟。

其实,这三兄弟也都是很出色的人物,都在自己的领域做出了一定的成就。

但是他们晚年的生活,却都不是多么美好。

首先,让我们来说一下这三兄弟之中的大哥宋子文。

宋子文是一个拥有着极高学历的知识分子,在当时的政府之中负责财政工作,同时也在外交工作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是他也拥有着很多的负面评价,比如说发“战争财”。

排行老二的宋子良也进入了政坛,并且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以及兄长姐姐的关系成为了广东财政厅的厅长,可以说是很大的成就了。

不过三人之中最小的弟弟宋子安却和两个哥哥不一样,他对于进入仕途从政没有什么兴趣,但是对于金融方面的知识很敏感。

于是他选择从事经济方面的事业,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与此同时,宋子安在金融方面的成就对于大哥宋子文的工作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虽然这兄弟三人都在自己的领域做出了非常不错的成就,但是他们晚年的生活却不是很美好。

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期,他们三人和大姐宋霭龄都离开了中国,前往美国定居。

这本来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结局。

但是其乐融融的生活还没有过多久,先是最小的宋子安突然因为血管爆裂而去世,他的妻子再后来还改嫁到了一个埃及人身边。

两年后,大哥宋子文也因为意外而突然离世。

又过了两年,大姐宋霭龄也离开了人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庆龄的家族宋庆龄的家族推荐答案在现代中国,有哪一个家族地位比宋氏家族更显赫呢?这个家族的几个成员,都攀上了中国政治权力的最高峰。

大姐宋霭龄嫁给了孔子的第七十五代孙裔孔祥熙,这个孔圣人的后代曾任财政部长、行政院长。

二姐宋庆龄是孙中山夫人,后来又当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排行第三的宋子文亦当过财政部长与行政院长。

排行第四的宋美龄是蒋介石夫人。

这样一个地位显赫的家族,原籍不是在豪门众多的江苏与浙江地区,而是在海南岛一个荒辟的乡村。

而且,他们本来也不是姓宋,而是姓韩。

为什么本姓韩的宋氏家族会改姓呢?这个家族现在还有什么成员在海南岛及世界各地(包括马来西亚)呢?联合晚报记者1987年12月趁赴海南岛文昌县探亲之便,到昌洒区庆龄乡宋氏祖居去参观,并且和宋庆龄的一位堂弟做了一段访谈,终于了解到这个家族崛起与变迁的一些内情。

关于宋庆龄、宋美龄、宋子文这几位中国现代名人的原籍,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文昌县委员会文史组的考证,证实他们本是韩家的子女。

现根据该组的考证,把宋氏家族的历史简介如下∶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也称宋嘉树),本名韩教准,少年时过继给姓宋的婶母的弟弟,便改姓为宋。

很多中文书刊根据英文著作,把Uncle译为叔叔,于是说宋耀如本姓韩(Han),随叔叔而改姓宋,自己的叔叔怎么会跟自己的父亲不同姓呢?真是越说越糊涂。

英文的Uncle,既可当叔叔、伯伯,也可以当舅舅、姑丈、姨丈,洋人对于这种亲属关系是分不清楚的。

宋耀如(即韩教准)的先辈是客家人,北宋时住在河南相州之安阳。

在南宋(公元1126——1279年)时期,由于受中亚部族侵入,为避战乱而南迁。

族人有一位叫韩显卿,到淅江会稽(今绍兴)县任县尉,后又迁粤(广东)任廉州太守。

公元1197年,韩显卿的后人渡海来琼(海南岛),定居于锦山,到清代这一系韩氏后裔居住在罗豆市圮乌坡村,后又迁到昌洒区古路园村。

宋庆龄远祖的神主牌一直安放在罗豆市圮乌坡村,1950年,回国不久的韩裕丰还到那里去祭扫。

这些神主牌在1953年被毁坏了,但宋庆龄近代的祖公牌还放在昌洒祖居内。

宋氏祖居所在的古路园村是个很小的村落,1917年韩裕丰离乡时,村里只有九户人家,四家姓符,五家姓韩。

宋庆龄的父亲曾经在本世纪初回乡探亲。

宋庆龄的父亲本姓韩的另一个有力证据是宋耀如本人在离开海南家乡六年后,用英文写了几封信,都有提到自己父亲的名字是韩鸿翼(他在信中写自己父亲的名字是Han Huag-i)。

美国人斯特林·西格雷夫(Sterling·Seagave)所著《宋家王朝》一书,收录了宋耀如1881年6月25日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写给上海的传教士扬·艾伦(中文名字林乐知)博士的信,宋耀如在信中请求林乐知博士帮助他把一封信转寄给在海南岛家乡的父亲,那封致给父亲的信也是用英文写的。

为什么给自己父亲写家书用英文呢?因为宋耀如童年只读过一点中文书,到美国后专用英文,当时他的中文程度还不足以写信。

在这封信中,宋耀如告诉自己的父亲,他已经成为基督教徒,他地址是北卡罗来纳州圣三一学院。

信末署的是“你的儿子韩嘉树”,还附上“查理·琼斯·宋”这个教名及随舅父的姓。

如果说洋人写宋氏家族的历史,可能因不了解中国人的习俗而搞错了宋耀如的名字,那么,中国人自己写的书,或翻译洋人的有关著作,这样的失误是应当避免的。

但我们查阅了几本书,就发现了不少这方面的失误。

蒋洪斌著的《宋庆龄》一书(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2月出版),介绍宋庆龄的父亲时,说他本姓韩,生于海南岛文昌县。

还说他的祖父是韩锦彝,父亲名叫韩鸿翼,叔父名叫韩鹏翼,这都没有错,但说宋耀如本名韩致准,弟弟叫韩教准,那就把哥哥与弟弟的名字弄颠倒了∶宋耀如本人是韩教准,致准是他的弟弟。

李豫生等人译的《宋氏家族》(美国人埃米莉·哈恩著,中译本由新华出版社出版)说,宋氏家族祖籍在山西,在宋耀如诞生的前几年,由于内战而逃往海南岛,看来是搞错了。

根据宋氏祖居及韩裕丰本人所收存的史料,宋耀如祖籍是河南,而且早在宋耀如的前几代已经定居在海南岛。

该书又说宋耀如随其叔叔被送往本家族在波士顿的远方小店里,还说这位叔叔他母亲家族里的人,这就越说越糊涂了。

叔叔是自己父亲的弟弟,怎么会变成“母亲家族里的人”呢?母亲那边的兄弟,是舅舅而不是叔叔。

洋人不晓得分别,一律称“安哥”(Uncle),中国人翻译Uncle时,凭常识就可以知道母亲那边的人不会是叔叔,而只可能是舅舅。

接下来,让我们介绍这个曾经对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显赫家族的成员∶宋氏家族的“根”是在落后、闭塞的海南岛穷乡僻壤,把这个家族带入上流社会,带入中国政治的权力核心的是原名韩教准的宋耀如。

宋耀如生于1860年(一说1861年,另一说1866年),少年时到了美国,就读于威明顿的杜克大学三一学院。

一年后,转入田纳西州维尔市的万德华尔特神学院,毕业后取得牧师资格。

1886年回国。

在上海当传教士,协助组织中国第一所基督教青年会。

当时华人当传教士的薪金不高,还受到歧视,他觉得长此下去没有什么出路,便辞去布道工作,转而经营工商业。

尽管这样,他对教会事务还是很热心的。

他曾与美国圣经协会订立合同,在上海出版《圣经》的中文本。

宋耀如在十九世纪快要结束的时候开始了他与中国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交谊,这可说是宋氏家族向中国政治权力中心迈开的第一步。

孙中山在二十世纪初继续开展其革命活动,每到上海,总是在宋耀如的家畅述革命形势,并且利用宋家开秘密会议。

后来,宋耀如不仅给予孙中山金钱上的资助,还担任了孙中山一部份秘书工作,为革命事业奔波。

宋耀如还在上海的法国租界开设华美图书馆,以印刷《圣经》为掩护,秘密印刷革命书刊和宣传资料。

就这样,宋耀如深深地介入了革命活动,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认识了当时还是小姑娘的宋庆龄,由于受父亲的影响,宋庆龄在童年时已十分仰慕孙中山。

宋氏全家都把孙中山当作英雄,但宋耀如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后来竟成了好友孙中山的岳父。

宋耀如一生没有正式当过官,即使在辛亥革命胜利后,在自己的女婿当了临时大总统之后,他也没有当过一官半职。

他是在1919年逝世的,终年59岁。

(如果他出生的年份是1866年,那么,他逝世时是53岁。

关于他逝世的年份,有的书是记载1918年。

)现在该来讲讲宋耀如的夫人与子女了∶宋耀如的夫人倪桂珍(亦有的书写桂芝)也是基督教徒,浙江余姚县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在上海培文女子高等学堂毕业,是当时少数受正规新式教育的中国妇女。

宋耀如夫妇于1888年生下第一个女儿,取名霭龄,1893年第二个女儿出世了,这就是中国当代伟大的女性宋庆龄,1894年,宋家的第一个男孩诞生,这就是宋子文。

1897年又生了一个女儿,这就是后来成了蒋介石夫人的宋美龄。

在宋美龄之后,还有两个弟弟子良与子安。

宋家这六个子女全都在美国留过学。

大姐嫁给孔子的后裔宋家的两个大女儿霭龄与庆龄,先后担任过孙中山的英文秘书。

霭龄于1913年与孔祥熙在日本结婚,孔祥熙是孔子的第75代孙裔,曾在美国耶鲁大学取得经济学士学位。

孔祥熙一生没干过多少好事,坏事倒是干了不少。

1923年初,孙中山在广州重建陆海军大元帅府时,他受邀到广州出任财政厅长。

孙中山逝世时,他也是立遗嘱的见证人之一。

1927年1月,他曾任武汉政府的实业部长,后来“宁汉合流”(武汉政府与南京的蒋介石政府合作),他被蒋介石任命为工商部长,后改任实业部长。

从这时起,孔祥熙和他的妻子宋霭龄成为统治中国的最有权势人物。

孔祥熙先后担任过财政部长、中央银行总裁、行政院院长,还牢牢控制了中国的两家最大银行━━中国银行与交通银行,另外还有中国农民银行、中央信托局及邮政储金汇业局也被他操纵。

此人治国无方,敛财有道,在抗战期间,他利用行政院院长的权势与地位,大发国难财,成为四大家族中的首富(实际也是中国的首富)。

在南京政府垮台前夕,他把大量财产转移到美国。

1948年孔祥熙全家跑到美国去定居,孔本人在1967年8月在纽约病死,宋霭龄于1973年死于美国,终年85岁。

宋庆龄走自己选择的道路宋氏家族中最杰出的女性宋庆龄于1915年时与孙中山先生结婚,那年孙先生已经是49岁,而宋庆龄只有22岁。

众所周知,宋耀如夫妇当初是反对这庄婚事的,主要理由是两人年龄悬殊。

但后来知道女儿决心很大,无可改变,在结婚时,宋耀如夫妇还是送了很多礼物给自己的女儿,包括双人床、五斗橱、大衣橱、金丝绣花被、百子图的缎绣被面及刺绣礼服等。

宋庆龄在孙中山逝世后,十分坚定地继承孙中山的遗志。

她虽然担任国民党的中央委员,也当过国民政府委员,但是一直与蒋介石及孔祥熙等当权派对立,虽然这两人一个是自己的妹夫,另一个是自己的姐夫。

她所走的是自己所选择的道路,而她的姐姐、妹妹和三个弟弟走的却是一条与她完全对立的道路。

1949年中共在北京建立政权,宋庆龄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1954年又当选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59年1965年当选政府副主席。

1981年5月16日,88岁高龄的宋庆龄病重,中国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决定授予她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的称号,她是第一位获得这荣誉的人。

这年5月29日,宋庆龄于北京逝世。

宋子文曾在新加坡置产宋子文这个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深造的中国现代豪门主要人物,在1917年回国时,只是在汉冶萍公司当英文秘书,后来在北京开过小五金店。

1923年任上海信托公司的副经理,不到一年公司却倒闭了。

只有到了在广州投奔自己的姐夫孙中山时,他的日子才开始好起来。

先是任国民政府秘书、两广盐务稽核所长。

1924年8月,孙中山创办中央银行时,他以自己曾在美国学过经济学与财务管理的背景,出任董事、行长。

孙中山逝世前,他以亲属的身份赴京,作为孙中山立遗嘱时的见证人之一。

1925年任财政部长。

以后又担任过南京政府的财长及中央银行总裁。

1927年内战爆发,宋子文在财政上给予蒋介石大力支持。

从那时起到1949年他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及蒋介石的妻舅的关系,把手伸得很长,大量聚敛个人的财富,成为中国巨富之一。

他亦官亦商,官商不分,在担任财长及行政院院长期间,先后建立了许多私人企业,如中国棉业公司、华南大米出口公司、扬子江电力公司等。

在国民党统治中国大陆期间,宋子文和他的姐夫孔祥熙联手控制全国金融业,宋子文从1935年开始控制了中国银行,第二年又收购了私营的广东银行(另一家叫广东省银行的与此行无关)及新华银行。

第三年(即1937年),宋子文向广东银行支了百万元现金,以每股5元的低价,购入了由简氏家族经营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20万股,这等于简氏家族所拥有的股份的半数,就这样,全国最大的烟草公司落入了宋氏家族的手中。

宋系的广东银行战前不仅在全国各大城市设立分行,在香港、旧金山及新加坡亦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