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现状本科毕业论文

抗生素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现状本科毕业论文
抗生素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现状本科毕业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中文题目抗生素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现状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注意事项

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

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

2)原创性声明

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

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

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

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

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

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

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

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

5.装订顺序

1)设计(论文)

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

摘要

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某些微生物对另外一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抑制作用,把这种现象称为抗生。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终于揭示出抗生现象的本质,从某些微生物体内找到了具有抗生作用的物质,并把这种物质称为抗生素,如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灰色链丝菌产生的链霉素都有明显的抗菌作用。所以人们把由某些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对某些其他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称为抗生素。由于最初发现的一些抗生素主要对细菌有杀灭作用,所以一度将抗生素称为抗菌素。但是随着抗生素的不断发展,陆续出现了抗病毒、抗衣原体、抗支原体,甚至抗肿瘤的抗生素也纷纷发现并用于临床,显然称为抗菌素就不妥,还是称为抗生素更符合实际了。抗肿瘤抗生素的出现,说明微生物产生的化学物质除了原先所说的抑制或杀灭某些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之外,还具有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或代谢的作用,因此现代抗生素的定义应当为:由某些微生物产生的化学物质,能抑制微生物和其他细胞增殖的物质叫做抗生素。本文结合抗生素药物在临床实践应用中的反应,对抗生素药物在临床应用上的使用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关键词青霉素西环素及其它抗肿瘤抗生素等

第1页共页

目录

一、前言 (1)

1.1 青霉素的研究概况 (2)

1.2抗生素的研究进展…………………………………………………3-4

二、抗生素的分类、耐药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4)

分类.................................................................................4-5 抗生素耐药性 (5)

作用机制研究……………………………………………………………5-10

三、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应用、滥用情况 (10)

1.抗生素的应用………………………………………………………10-11

2.抗生素的滥用 (11)

四、结果与讨论.....................................................................12-13 参考文献.................................................................................13-14 致谢 (14)

一、前言

1929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培养皿中培养细菌时,发现从空气

中偶然落在培养基上的青霉菌长出的菌落周围没有细菌生长,他认

为是青霉菌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分泌到培养基里抑制了细菌的生

长。这种化学物质便是最先发现的抗生素--青霉素。

1.1 青霉素的研究概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弗莱明和另外两位科学家经过艰苦的

努力,终于把青霉素提取出来制成了制服细菌感染的物资药品。1943年,这个消息传到中国,当时还在抗日后方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微生物学家朱既明,也从长霉的皮革上分离到了青霉菌,并且用这种青霉菌制造出了青霉素。

1.2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过去了半个多世纪,科学家已经发现了近万种抗生素。不过它们之中的绝大多数毒性太大,适合作为治疗人类或牲畜传染病的药品还不到百种。后来人们发现,抗生素并不是都能抑制微生物生长,有些是能够抑制寄生虫的,有的能够除草,有的可以用来治疗心血管病,还有的可以抑制人体的免疫反应,可以用在器官移植手术中。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科学家们把抗生素的范围扩大了,给了一个机关报的名称,叫做生物药物素。

1948年四环素出现,这是最早的广谱抗生素。在当时看来,它能够在还未确诊的情况下有效地使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地用药已成为社会关

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和讨论越来越多,已引

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抗生素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上非常普遍,如

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大量应用,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成为院内感染急剧上升的主要诱因。正确、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

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降低医药费用的关键。

重复使用一种抗生素可能会使致病菌产生抗药性。之所以提出杜绝滥用抗生素是其原因之一。科学地使用抗生素是有的放矢,通常建议做细菌培养并作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用极度敏感药物,这样就避免了盲目性,而且也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1.2.1抗生素的分类、耐药性及作用机制

1.2.1.1抗生素的分类:

经过科学家不断的试验和临床实践,给抗生素药物分了十二大类,以便更好地为广大病友们服务。

(一)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分子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又有较大发展,如硫酶素类、单内酰环类,β-内酰酶抑制剂、甲氧青霉素类等。

(二)氨基糖苷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斯霉素等。

(三)酰胺醇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四)大环内酯类:临床常用的有红霉素、白霉素、无味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阿奇霉素。

(五)多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后者在抗菌活性、药代特性及安全性方面均优于前两者。

(六)作用于G-菌的其他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磷霉素、卷霉素、环丝氨酸、利福平等。

(七)作用于G+细菌的其他抗生素,如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杆菌肽等.

(八)抗真菌抗生素:分为棘白菌素类、多烯类、嘧啶类、作用于真菌细胞膜上麦角甾醇的抗真菌药物、烯丙胺类、氮唑类。

(九)抗肿瘤抗生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阿霉素等。

(十)抗结核菌类: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等。

(十一)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霉素。

(十二)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等。

1.2.1.2

抗生素耐药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地用药已成为社会关

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和讨论越来越多,已引

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抗生素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上非常普遍,如

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大量应用,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成为院内感染急剧上升的主要诱因。正确、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降低医药费用的关键。

重复使用一种抗生素可能会使致病菌产生抗药性。之所以提出杜绝滥用抗生素是其原因之一。科学地使用抗生素是有的放矢,通常建议做细菌培养并作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用极度敏感药物,这样就避免了盲目性,而且也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1.2.1.3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一)β-内酰胺类是临床应用广泛、抗感染效果强大的一类抗生素,但细菌的耐药性目前已成为此类药物的严重问题。细菌耐药最主要机制是细菌通过产生β-内酰胺酶破坏β-内酰胺类抗生素,因而解决细菌产生耐药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开发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应用,使不耐酶的抗生素发挥它原有的抗菌作用。

(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于细菌的作用主要是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作用点在细胞30S核糖体亚单位的16SrRNA解码区的A部位。研究表明:此类药物可影响细菌蛋白质合成的全过程,妨碍初始复合物的合成,诱导细菌合成错误蛋白以及阻抑已合成蛋白的释放,从而导致细菌死亡。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敏感菌体内的积蓄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步骤来完成的,包括需氧条件下的主动转动系统,故此类药物对厌氧菌无作用。本类药物的杀菌特点为:1、杀菌速度和杀菌持续时间与浓度呈正相关;2、仅对需氧菌有效,且抗菌活性显著强于其他类药物,对厌氧菌无效;3、PAE长,且持续时间与浓度呈正相关,该特性或许可以说明氨基糖苷类一天给药一次的疗法与每天分次给药同样有效。4、具有初次接触效应;5、在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增强。

(三)酰胺醇类抗生素可作用于细菌核糖核蛋白体的50S亚基,而阻挠蛋白质的合成,属抑菌性广谱抗生素。

细菌细胞的70S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细胞成分,它包括50S 和30S两个亚基。氯霉素通过可逆地与50S亚基结合,阻断转肽酰酶的作用,干扰带有氨基酸的胺基酰-tRNA终端与50S亚基结合,从而使新肽链的形成受阻,抑制蛋白质合成。由于氯霉素还可与人体线粒体的70S结合,因而也可抑制人体线粒体的蛋白合成,对人体产生毒性。因为氯霉素对 70S核糖体的结合是可逆的,故被认为是抑菌性抗生素,但在高药物浓度时对某些细菌亦可产生杀菌作用,对流感杆菌甚至在较低浓度时即可产生杀菌作用。

(四)大环内酯类能不可逆的结合到细菌核糖体50S亚基上,通过阻断转肽作用及mRNA位移,选择性抑制蛋白质合成。现认为大环内酯类可结合到50S亚基23SrRNA的特殊靶位,阻止肽酰基tRNA从mRNA的“A"位移向”P“位,使氨酰基tRNA不能结合到”A“位,选择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或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的L22蛋白质结合,导致核糖体结构破坏,使肽酰tRNA在肽键延长阶段较早地从核糖体上解离。由于大环内酯类在细菌核糖体50S亚基上的结合点与克林霉素和氯霉素相同,当与这些药物合用时,可发生相互拮抗作用。

细菌对大环内酯类会产生耐药性,本类各药之间亦有不完全的交叉耐药。耐药通常由质粒编码,机制可能是:

①抗生素进入菌体量减少和外排增加,如革兰阴性菌可增强脂多糖外膜屏障作用,药物难以进入菌体;

②金黄色葡萄球菌外排泵作用增强,药物排出增加,或细菌产生了灭活大环内酯类的酶,如酯酶﹑磷酸化酶及葡萄糖酶;细菌改变了与抗生素结合的核蛋白体结合部位,使其结合能力下降。

(五)多肽类抗生素polypeptide antibiotic 具有多肽结构特征的一类抗生素。包括多粘菌素类(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杆菌肽类(杆菌肽、短杆菌肽)和万古霉素。

多粘菌素和杆菌肽类抗生素首先影响敏感细菌的外膜。药物的环形多肽部分的氨基与细菌外膜脂多糖的 2价阳离子结合点产生静电相互作用,使外膜的完整性破坏,药物的脂肪酸部分得以穿透外膜,进而使胞浆膜的渗透性增加,导致胞浆内的磷酸、核苷等小分子外逸,引起细胞功能障碍直致死亡。由于革兰氏阳性菌外面有一层厚的细胞壁,阻止药物进入细菌体内,故此类抗生素对其无作用。

万古霉素不可逆地与细菌细胞壁粘肽的侧链终端形成复合物,阻断细胞壁蛋白质的合成,进而使细菌死亡。此种机制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有所不同,故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耐药的菌株对万古霉素仍敏感。

(六)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由肽聚糖和外膜两部分组成,外膜又由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三部分组成。所以您说的外膜蛋白确切地说是脂蛋白。脂蛋白位于肽聚糖和脂多糖之间,是革兰阴性菌含量最高的蛋白质,功能:稳定外膜并将其固定于肽聚糖层。

(七)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主要是由胞壁质和磷酸质组成,其中胞壁质是由杂多糖和多肽组成的糖蛋白,这种多糖正是由N-乙酰胞壁酸与N-乙酰氨基葡萄糖之间的β-1,4键联结的。

(八)能抑制或杀灭真菌的药物。除一些古老的抗真菌外用药如水杨酸、雷琐辛、碘剂、硫黄等外,抗真菌作用显著的新药有抗生素和合成药两大类。①抗生素。主要有灰黄霉素、制霉菌素和两

性霉素B等。灰黄霉素只对皮肤癣菌病有效,主要是头癣、体癣、股癣、手足甲癣等,口服时,20~30天为一个疗程,需合并外用治癣药物。长期使用有少数浅部真菌产生耐药菌株,可换用酮康唑。制霉菌素治疗胃肠道念珠菌病,外用治疗皮肤粘膜念珠菌感染,也可制成坐药。两性霉素B主要治疗深部真菌病,如系统性念珠菌病、隐球菌病、曲霉病、结合菌病、芽生菌病、巴西副球孢子菌病、球孢子菌病和组织胞浆菌病等。将此药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缓慢静脉滴注。②合成药。包括:咪唑类药物(如克霉唑、益康唑、咪康唑和酮康唑等)、氟胞嘧啶、丙烯胺衍生物。5-氟胞嘧啶治疗念珠菌病、隐球菌病和着色芽生菌病。克霉唑、益康唑和咪康唑基本供外用。咪康唑也可静脉滴注。酮康唑也可口服。外用时主要治疗皮肤真菌病和皮肤念珠菌病。口服和静脉滴注主要治疗深部和浅部的真菌病。

抗真菌药容易影响白细胞及肝功能,长期使用造成一过性GPT 上升或白细胞下降,停药可愈。5-氟胞嘧啶从尿中排泄,肾功能不良者可在血中聚集,引起中毒,故肾功能差者应禁用或慎用。两性霉素B可损伤肾脏,并引起血钾降低,有人有发冷、发热反应,少数人可引起血栓性静脉炎。酮康唑应特别注意肝脏受损问题。长期使用可引起血中雄激素水平降低和肾上腺皮脂功能受到抑制。

(九)抗肿瘤抗生素,这是一类微生物培养液中提取的,通过直接破坏DNA或嵌入DNA而干扰转录的抗肿瘤抗生素。

药理作用是;直接嵌入DNA分子,改变DNA模板性质,阻止转录过程,抑制DNA及RNA合成。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但对S期细胞有更强的杀灭作用。

(十)抗结核药物的治疗目的是快速彻底杀灭病灶内大量活跃繁殖的结核菌群(A菌群),以及消灭缓慢和间歇繁殖的B、C结核菌群,以减少复发。目前最常用的抗结核药物有5种。

1.异烟肼(I,isoniazid):

对结核杆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是多种治疗方案中最常用的

药物。其特点是疗效较好,用量较小,易于口服。每日300mg口服或肌注;如1周给药2次,每日剂量为15mg/kg体重。缺点是可并

发周围神经炎,其前驱症状为蚁走感及脚灼热感,发病与维生素B6缺乏(由于服用I,导致维生素B6排出量增加)有关,故在治疗过程中宜加服维生素B630mg/d.此外I有损害肝脏作用。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轻度肝功能异常(血清转氨酶升高)者可占10~20%,但即使继续治疗血清SGOT水平仍可恢复正常。偶有进行性肝损害发生,>50岁者可达2~3%,饮酒增加其危害性,但<20岁病人则很少发生。因此对服用常规剂量I的病人,须交待肝炎有关症状,嘱其发现立即报告医生。每月就诊时应注意查询,作肝功能生化检测。如SGOT活性升高超过正常值5倍则须立即停药,换其他抗结核药物替代。这样就可大大降低严重肝脏损害的发生率。发生药物过敏反应,如狼疮样综合征(抗核抗体常阳性),风湿症候群,粒细胞减少等少见,一旦发现,立即停药,代之以其他药物。

2.利福平(R.rifampicin):

是利福霉素的半合成衍生物,结核杆菌对之高度敏感,是对A、B、C,3种菌群均有杀菌作用的唯一药物。口服剂量:10mg/(kg?d)直至600mg/d或1周2次。一般毒性较低,最常见为胃肠道反应及一般过敏反应,如发热、头痛、筋骨痛(总称流感综合征)、皮疹等,偶可发生血小板减少,因此,应嘱付病人注意有无皮肤瘀斑、紫癜或血尿出现。

3.链霉素(S):对细胞外结核菌(A菌群)的杀菌作用大于对细胞内(B、C菌群)菌群的作用。剂量1g/d,如每周2次,则日剂量为20~30mg/kg体重,需要肌注对临床应用带来不便。主要副反应是听觉器官及前庭平衡器官的慢性损害,引起耳聋、耳鸣、眩晕及平衡障碍。为此约有10%用药病人需停药。在治疗过程中,病人就诊时,应注意询问有关听力及前庭功能情况,年龄>50岁的用药者须定期检查高频听觉。此外,还偶可发生肾毒性并发症。

4.吡嗪酰胺(pyrazinamid,Z):

为高效结核杆菌杀菌剂,但仅对细胞内菌群有杀灭作用。口服剂量20~40mg/kg,直至日剂量2g;每周两次治疗的日剂量为50~70mg/kg,副反应很少发生,以高尿酸血症及肝毒性多见。

5.乙胺丁醇(ethambutol:E):

对细胞内外的结核杆菌有相仿的较强抑制作用,亦是目前临床

常用的抗结核药,常用剂量15~25mg/(kg?d),或50mg/kg,1

周2次。偶可发生视神经炎,但剂量<25mg/kg,极少发生,停药

后可恢复。因此用药期间应注意询问病人的视觉情况,对大剂量用药者,须定期检查视力和绿色视觉。

(十一)免疫抑制剂是对机体的免疫反应具有抑制作用的药物,能抑制与免疫反应有关细胞(T细胞和B细胞等巨噬细胞)的增殖和功能,能降低抗体免疫反应。免疫抑制剂主要用于器官移植抗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皮肤真菌病、膜肾球肾炎、炎性肠病和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等。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主要有五类:(1)糖皮质激素类,如可的松和强的松;(2)微生物代谢产物,如环孢菌素和藤霉素等;(3)抗代谢物,如硫唑嘌呤和6-巯基嘌呤等;(4)多克隆和单克隆抗淋巴细胞抗体,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和OKT3等;(5)烷化剂类,如环磷酰胺等。

(十二)西环素类抗生素为广谱抑菌剂,高浓度时具杀菌作用。除了常见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以及厌氧菌外,多数立克次体属、支原体属、衣原体属、非典型分枝杆菌属、螺旋体也对本品敏感。本品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优于革兰阴性菌,但肠球菌属对其耐药。其他如放线菌属、炭疽杆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梭状芽孢杆菌、奴卡菌属等对本品敏感。本品对淋病奈瑟菌具一定抗菌活性,但耐青霉素的淋球菌对四环素也耐药。本品对弧菌、鼠疫杆菌、布鲁菌属、弯曲杆菌、耶尔森菌等革兰阴性菌抗菌作用良好,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抗菌活性,对部分厌氧菌属细菌具一定抗菌作用,但远不如甲硝唑、克林霉素和氯霉素,因此临床上并不选用。多年来由于四环素类的广泛应用,临床常见病原菌包括葡萄球菌等革兰

阳性菌及肠杆菌属等革兰阴性杆菌对四环素多数耐药,并且,同类品种之间存在交叉耐药。本品作用机制在于药物能特异性地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的A位置结合,阻止氨基酰-tRNA在该位上的联结,从而抑制肽连的增长和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三、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应用、滥用情况及结果与讨论:

1.3.1.1抗生素在临床应用情况:

我在基层卫生院工作多年,对临床滥用抗生素的情况比较了解,现在不少人凡是感冒都要用抗生素,虽然抗生素能抗细菌和某些微

生物,但却不抗病毒。而感冒大多属病毒感染,随意乱用,只会增

加其副作用,并使机体产生耐药性。

但是,如果经过血常规等检查,发现是细菌合并性感染,那么,在使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的同时,就有必要使用抗生素。

1.3.1.2抗生素在临床滥用情况:

凡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都属于

抗生素滥用。

人们治疗疾病时候,应用的抗生素,同时也锻炼了细菌的耐药能力.这些细菌及微生物再次传染给其他病人的时候,就对原来应用的

抗生素产生了一定的耐药性,如此反复传播,最终的某个时候,他最

终对这种抗生素不再敏感. 也就是说,人们无度的滥用抗生素,最终

将导致人们对于那些耐药的细菌及微生物会有束手无策的时候. 那

时将是人类的悲哀. 虽然人们新发现的抗生素种类也是逐渐增加的, 但是总有发现赶不上滥用的步伐的时候---当细菌和微生物被人类

的抗生素锻炼的金刚不坏身的时候,人们还用什么呢?

滥用抗生素,可以导致菌群失调.正常人类的肌体中,往往都含

有一定量的正常菌群,他们是人们正常生命活动的有益菌,比如:在

人们的口腔内,肠道内,皮肤....,都含有一定数量的人体正常生命

活动的有益菌群,他们参与人身体的正常代谢.同时,在人体的躯体中,只要这些有益菌群的存在,其他对人体有害的菌群是不容易在这些地方生存的。而人们在滥用抗生素的同时,抗生素是不能识别对

人类有益还是有害菌群的,他们如同在铲除坏人的同时,连同好人也

一起杀掉的情况,结果是人身体正常的菌群也被杀死了. 这样,其他

的有害菌就会在此繁殖,从而形成了"二次感染",这往往会要导致应

用其他抗生素无效,死亡率很高。

难以容忍的是,目前的一些药品广告,往往误导不大懂得医疗的

人们去滥用抗生素.比如:我们经常看到的广告--治疗感冒就用****,

这就是一个误导人们的广告,它根本就不治疗感冒所引起的早期症状. 感冒的病因主要是病毒。由细菌引起的只是极少数。而针对病毒,人类尚无任何药品敢说能够准确有效地杀死人体内的病毒,感冒最终要靠人体的自身免疫力,只有感冒合并有细菌感染了,才可以应用抗生素.这个例子反映了抗生素滥用的现象很普遍。

四、结果与讨论

青霉素问世后抗生素成了人类战胜病菌的神奇武器。然而,人们很快发现虽然新的抗生素层出不穷,但是,抗生素奈何不了的耐药菌也越来越多,耐药菌的传播令人担忧。一项关于幼儿园儿童口腔卫生情况的研究发现,儿童口腔细菌中约有10%是耐药菌,80%的儿童口腔中藏有耐4—6种抗生素的细菌,虽然这些儿童在此前3个月中都没有使用过抗生素。

抗生素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医学正在为它的成功付出代价。抗生素的普遍使用有力的抑制了普通细菌,客观上减少了微生物世界的竞争,因而促进了耐药性细菌的增长。

细菌耐药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增长速度之快,是无法用生物的随机突变来解释的。细菌不仅在同种内,而且在不同的物种之间交换基因,甚至能够从已经死亡的同类散落的DNA中获得基因。事实上,这些年来,每一种已知的致病菌都已或多或少的获得了耐药基因。耐多种抗生素的鲍氏不动杆菌也是在与其他菌种交换基因中获得了大部分耐药基因。

人们致力寻求一种战胜超级病菌的新药物,但一直没有奏效。不仅如此,随着全世界对抗生素滥用逐渐达成共识,抗生素的地位和作用受到怀疑的同时,也遭到了严格的管理。在病菌蔓延的同时,抗生素的研究和发展却渐渐停滞下来。失去抗生素这个曾经有力的武器,人们开始从过去简陋的治病方式重新寻找对抗疾病灵感。找到一种健康和自然的疗法,用人类自身免疫来抵御超级病菌的进攻,成为许多人对疾病的新共识。

抗菌素滥用不是一个新问题,但正变得越来越危险。

据悉,对抗菌药物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已经是世界通行做法,世界卫生组织也有相似分类表,对社区,世界卫生组织原则上推荐的种类是150种左右,对区域性医院则是400~500种。

进一步明确医疗机构负责人是本机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

的第一责任人,明确对抗菌药物实施分级管理,强化处方点评制度,对医务人员抗菌药物处方资格进行限定,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抗菌素将被分成限制类、非限制类和特殊管理类三大类,同时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所能够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并进一步规范。

此外,对于门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和重要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率,三级医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将被要求控制在20%以内,这一数据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的标准。同时,加强合理用药监测系统、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耐药监测网的建设和监测力度,进一步完善监测技术方案,扩大监测范围,细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数据的统计分析,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参考文献

1 戴自英主编.实用抗菌药物学.第一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 陈新谦,金有豫主编.新编药物学.第十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 张致平.中国抗生素杂志

4 陈华庭,张玉,陈伟等.武汉地区1995年度喹诺酮类药物评估.中国药房

5 范勇,杨国勤.南京地区1996年度喹诺酮类药物用药分析.中国药房

6 李家泰主编.临床药理学.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7 孙曼琴.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安全性评价.全国抗感染药物临床评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华医学会临床药物评价专家委员会.北京

药学毕业论文 药厂实习总结与心得

题目:药厂实习总结与心得学院:药学系 专业:药物制剂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实习环节是高职高专院校实践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基础理论课学习完成后,专业课学习期间进行的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掌握实验基本技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实习,使学生能够掌握 G M P的有关规定及S O P 的有关事项,明确全面控制药品质量的概念,能够按照药品质量标准独立完成药物的压制、包衣、检测和包装等工作,并根据工作中的实际需求,生产不同的药物规格,再进行封缄、裹包等工作。 通过在泰康制药厂的实习,培养了学生药物制剂方面的操作能力,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并得到了检验,提高工作能力,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点和良好的职业道得,为今后从事本行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一、实习目的 (3) 1.1实习单位简介 (3) 1.2实习岗位简介 (6) 1.3实习目的及意义 (6) 二、岗前培训知识 (7) 三、实习内容 (9) 四、实习结果 (10) 五、实习心得 (10) 实习汇报 2011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在学校的组织下进行了为期六个月的实习,实习对我们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经历,实习机会来之不易,我们对实习的态度非常积极,工作热情都非常高,也非常重视这次的实习。 一、实习目的 1.1实习单位简介 浙江泰康药业集团是集药品研发、生产、营销、服务为一体的现代股份制企业,旗下有浙江泰康药业集团技术中心、浙江泰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泰康药业集团新余制药有限公司、杭州利百乐医药有限公司,拥有固定资产6000万元,厂房占地面积共计6.3万平方米,员工总数500余名,其中

药物制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药物制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00702) 一、专业介绍 药物制剂专业始建于2013年,2014年秋学期开始招生。2004年1月药学专业从我校化学学院脱离出来成立了河北大学药学院,学院最初只有一个药学专业,迄今已为社会输送了1000余名药学专业人才,有力促进了区域医药经济的发展。本学科拥有“河北省药物质量分析控制重点实验室”、“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以及多个实习实践教育基地,专职教师近40人,其中95%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历年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中,有30-50%被国内外著名高校录取为药学及相关专业硕士和直博研究生,其余毕业生大多在医院、药厂、药监部门和新药开发公司等单位从事与药学相关的管理、质控、生产、营销和研发等工作,就业率连年百分之百。建院以来,学院承担了50余项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于国内外发表论文数百篇,主编和参编药学专业教材和专著多部,科研及教学成果丰厚。学院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培养,积极开展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互动,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多次在各级“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创新创业大赛”和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奖。 二、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药学、药剂学和药物制剂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各类药物研究院所、医药院校、医药生产和流通企业、医院、药事管理和药检所等单位从事药物制剂的设计、研究、制备、生产、质量控制等工作的高级药学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 通过课堂教学、实验训练和实习等环节,使学生掌握药学、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药物剂型的设计原理、制备方法和生产工艺,具备剂型及制剂设计、工艺技术设计、质量控制及药物分析等基本能力。能够从事药物剂型与制剂的研究开发,药物制剂的生产、制备和质量控制。 四、核心课程 药剂学、药剂学专业外语、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化工原理、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 五、标准学制:四年。学生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缩短或延长修业年限,修业年限为三至六年。 六、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浅谈对药物制剂的认识

浅谈对药物制剂的认识 姓名:魏艾学号:1124310027 所谓药物制剂,从狭义上来讲,选择某种剂型制成的具体药品成为药物制剂,简称制剂,如阿托品散、板蓝根颗粒、硝苯地平片、胰岛素注射液、去甲肾上腺素气雾剂等,药物制剂解决了药品的用法和用量的问题;从广义上来讲,是药物制剂学,是一门学科,现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药最先是从人类社会初期开始的。人类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创造了原始的医药,医药学同其它科学一样,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的需要。药学是历代人民大众智慧的结晶,它对全人类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贡献。 药物是指具有生物活性、有可能制备成医药品的物质,但不能直接用于患者,必须要制成适当剂型才能应用于临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一百零二条关于药品的定义: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论断药品等。药物剂型(dosage form)是把药品以不同给药方式和不同给药部位等目的制成的不同“形态”,简称剂型,如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气雾剂、栓剂等。 一、培养目标 培养符合经济社会需要,具备药学、药剂学和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能从事药品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进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 (一)思想道德与修养 1、热爱祖国和人民,热爱医药卫生事业。 2、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正确的价值观。伦理观、较强的法律意识。 3、具有积极创新、用于批判的科学精神。 4、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勤奋工作的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5、坚决抵制行业不正之风,廉洁执业。 (二)专业知识与技能 1、掌握药物制剂相关的数学、医用物理学、电工学、化工原理、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药政管理和药事法规等学科的基础知 识。 2、掌握制剂工程、药学辅料、工业制剂、生物制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等学科 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操作技能;具有药物制剂设备、车间工艺设计、生产 管理和质量监测的基本知识;药物制剂分析,体内药物分析和药物评价的 基本能力。 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 能力。 4、了解现代药物制剂的发展动态 (三)职业素养与能力

市场营销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市场营销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专业是集应用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专业,为了培养符合市场需求且具有较强专业核心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教师应在教学中创新和改革。下面是 ___为大家推荐的市场营销专科,供大家参考。 一、当前市场营销案例教学主要存在问题 (一)案例比较缺乏 今天,通过互连网可以搜索到大量的市场营销案例,但是合适于本科教学的案例依然比较缺乏。主要表现在:一是“进口”案例多,而缺乏本土原创案例。国外的案例虽然很精致,但往往水土不符合。二是市场营销案例面对对专科、本科、研究生教没有很大的差异性。 (二)教学设施不能适宜案例教学的需要 显然,进行营销案例教学是需要特定教学设备,但是在我国的一些高校,连和多媒体教室都比较缺乏,更不要说建立市场营销案例模拟实验室和校外基地了。教学设施方面的短板严重影响了案例教

学的实际效果,因此学生从课堂里学到的知识和受到的锻炼是很有限的。 (三)教学方法陈旧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先进的、为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我们教师终生追求的目标。案例教学也要讲究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启迪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前,一些学校的案例教学的效果不很理想,主要是存在以下问题:案例教学的针对性不够;没有广泛地调动学生的热情;第三,课堂灌输多,而实景教学比较少。 二、对策探讨 (一)加大教学投入 在软件方面,高校要主要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是关键,如教师对该门课程教学的专业素养,包括营销理论与实践的有机掌握,对课程教学的组织管理和实际营销的操作能力。在提升教师水平上,在重视培养或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教师同时,为教师创造进入企业兼职机会和鼓励教师开展横向科研课题的,以提高其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营销实战的能力。在制度方面,要确保充足的教

毕业论文设计(药剂)

药科大学高职学院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毕业生:(玉宣)

学号:(11601217)所学专业:(药物制剂)指导教师:(萌) 2014 年05月 毕业论文任务书

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工艺研究 摘要: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工艺根据处方要求,经过洗瓶、胶塞、配

方、灌装、冷冻干燥、轧盖共6步工序制备得到,其工艺研究重点所在就是控制韦迪配制液、灌装半成品、冻干半成品等中间体质量,严格要求,把握设备操作方法,提高收率。我认为根据冻干粉针剂的特点再结合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对本产品进行工艺研究,能更好的保证产品的质量。 关键词: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冻干粉针剂工艺研究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概述 (3) 1.1品名 (3) 1.2结构式 (3) 1.3理化性质··································································``3 1.4药理毒理 (3) 1.5药代动力学 (4) 1.6临床应用 (4) 2.处方依据 (4)

2.1依据 (4) 2.2主药和辅料的作用 (4) 3.生产工艺 (5) 3.1工艺流程图 (5) 3.2主要生产操作 (6) 3.3中间体过程质量控制 (7) 3.4岗位质量监控要点 (8) 4.原料及成品质量标准 (9) 4.1原料质量标准 (9) 4.2成品质量标准 (10) 5.主要生产设备 (10) 6.安全和劳动保护 (11) 6.1安全 (11) 6.2劳动保护 (11) 7.原辅料、包装材料消耗定额 (11) 8.物料平衡计算公式 (12) 8.1理论收量的计算 (12) 8.2灌装岗位物料平衡 (12) 8.3 冻干产品物料平衡 (13) 8.4 轧盖岗位物料平衡 (13)

药剂大专毕业论文范文2篇

药剂大专毕业论文范文2篇 药剂大专毕业论文范文一:慢性盆腔炎中西医药剂治疗效果对比 龄女性,西药治疗是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主要方法。近几年,随着中医临床研究的不断发展,采用中医药剂治疗慢性盆腔炎受到临床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本组研究中,通过对比观察中医药剂与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妇科临床收治的11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年龄25岁~45岁,平均年龄(35.4±5.7)岁;病程2个月~8年,平均(4.5±1.4)年。采用数字随机抽取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5)与观察组(n=55),2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纳入标准 中医诊断参考《中医新药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慢性盆腔炎的内容,并给予中医辨证分型。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0.5g阿莫西林胶囊,3次/d,0.2g甲硝唑,3次/d,7d为1个疗程。观察组患者根据的中医辨证分型,

给予中医药剂综合治疗方法。方剂选择:气滞血瘀型,丹参20g,赤芍、白芍各15g,制香附、延胡索、红藤、乌药各12g,柴胡、夏枯草、当归各10g,炙甘草8g;湿热瘀结型,炒白术、云苓各16g,丹参、赤芍各15g,红藤、皂角刺各12g,苍术、延胡索各10g。上述方剂全部水煎200ml,口服100ml,另100ml保留灌肠,在方剂温度在40℃时,给予导尿管插入肛门,缓慢灌入,患者臀部垫高,保留至少2h,1次/d,14d为1个疗程。其余药渣放入适量黄酒搅匀,用纱布包裹,热敷下腹部,保留约30min,经期停止使用。 1.4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诊断标准,痊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妇科检查、理化检查等相关检查均提示恢复正常,患者体征积分减少在95%以上,停药1个月,未见病情复发。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消失,妇科检查、理化检查等相关检查均提示恢复正常,患者体征积分减少在70%~95%。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好转,妇科检查、理化检查等相关检查提示病情改善,体征积分减少30%~70%。无效:以上改善皆无。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药剂大专毕业论文范文二:pbl教学法药剂学毕业生实习探讨 摘要:本科毕业生带教实习时,运用pbl教学法结合立题、论文查询、实验方案制定及结果处理分析等方面,探讨本科毕业带教实习注意事项,总结带教经验,为其他学科本科生毕业实习带教提

药剂专业医院实习个人总结3篇

药剂专业医院实习个人总结3篇 实践操作是理论知识的转化或迁移,是专业技术人员必备的能力。药剂专业是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专业,药剂专业毕业生除应掌握必要的药学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才能适应临床药学岗位工作的需要。本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药剂专业的医院实习个人总结,仅供参考。 药剂专业医院实习个人总结篇一: 一、实习目的与任务 实习是学校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们在全面系统地学习本专业理论知识后,进入工作岗位的一个重要阶段。通过实习,使我们能较系统地将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立并对今后实际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把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具体地运用到实践中,更能学到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也可以培养我们的独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增强社会适应和竞争能力。 二、时间和实习安排 共实习八个月,西药房、中药房、中心药房和药库每个药房实习均为两个月。其中有十位同学被安排在xxx市中医院实习。 三、实习期工作总结和收获 在实习期间,所有的同学都能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和各药房的工作纪律,积极主动,服从安排,按照实习轮转表的安排

到各个科室去实习,以更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新一轮的工作,待人亲善,努力学习,吃苦耐劳,能按照医院标语“以微笑换服务, 以诚心换放心”来要求自己,积极维护医院美好形象,并且理论联系实际,不怕出错,虚心请教,遇事与带教老师共同商量,进行分析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大大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丰富了思维,切实体会了实习的真正意义! 1、西药房的实习 每个同学到西药房实习的第一时间都是看几天处方,掌握处方的正确书写方法及每位医生的书写风格;刚开始的一天两天个个同学都喊头痛,看不懂医生的字,在各位老师的指导下再经过两天的努力,大家都熟悉了医生的书写,掌握了处方的正确书写和审方;接着带教老师为我们讲解药物的大致分类和位置,我们花了两天时间去熟悉药物的位置,最后带教老师教我们如何调配处方,直到我们掌握了,就进行单独调配处方等等 经过不懈努力和各位老师的教导和帮助,我们掌握了大部分药物的别名,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熟悉了特殊药品的管理,如贵重药品专人专柜和毒麻药品,精神药品的双人双锁,每日一小点,每周一大点,次次登记入表的管理。 2、中药房的实习 在我们的刻苦学习,吃苦耐劳的精神下,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我们学到了中药处方的识别,审查和按方发药,常见中药饮片的鉴定,

药物制剂专业实验论文

药剂学专业实验论文 学院: 年级: 学号: 姓名: 二零一三年九月

复方双黄连胶囊的研制 【摘要】:目的:掌握常用的中药提取的方法和原理、掌握旋转蒸发仪、真空干燥器的使用,掌握湿法制粒和胶囊剂制备的过程和技术,分析处方的组成和各种辅料的作用;掌握胶囊剂项下的质量检查项目和检查方法;掌握薄层色谱的操作技术,崩解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掌握双黄连胶囊的药效学研究,学习抗炎药物的筛选方法。方法:溶剂提取法提取黄芩、连翘和金银花,湿法制粒法制备胶囊,薄层色谱法进行胶囊剂鉴别,使用崩解仪测定胶囊的崩解时限,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双黄连胶囊中黄芩苷含量,用小鼠耳肿胀模型进行双黄连胶囊的药效学研究。结果:制备得到了复方双黄连胶囊30粒,胶囊质量符合要求,制备的胶囊具有抗炎作用。结论:通过以上制备方法完全可以制备出合格的复方双黄连胶囊,该胶囊具抗炎作用,且药量越大,抗炎效果越好。 【关键词】:复方双黄连,溶剂提取法,湿法制粒,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药效学Preparation of compound Shuanghuanglian capsules Abstract:Objective To master the commonly used extraction methods and principl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o master the methods and principles of wet granulation; to master the methods for the examination of the quality of the capsules and pharmacodynamic research methods; to master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echnique and the use of Disintegration apparatus and Uv spect rophotometry..Methods Chinese medicine –Jinyinhua、Lianqiao and Huangqing were extracted using the method of decocting.The capsules were prepared by wet granulating.and identified using the method of TLC identification.The disintegration time of the capsules was examed using Disintegration apparatus. The content of Huangqingan in compound Shuanghuanglian capsules was determined using the method of dual wavelength spectrophotometry. The research of pharmacodynamics of compound Shuanghuanglian capsules was conducted using the model of mouse ear inflammation. Results We got forty compound Shuanghuanglian capsules that conform to the quality criterion and hav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Conclusion We can prepare compound Shuanghuanglian capsules that conform to the quality criterion with the methods above.These capsules hav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besides,the greater dose ,the better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it has. Keywords:compound Shuanghuanglian capsules,the method of decocting , wet granulation , identification, examination , content determination , pharmacodynamics 引言 双黄连胶囊是日常感冒的常备药,它的主要成分是黄芩、连翘、金银花,它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功效,常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本次试验选用溶剂提取法(水煎法等)提取金银花、连翘和黄芩,采用湿法制粒的工艺制备胶囊,采用薄层鉴别法进行胶

药物制剂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推荐下载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五年 十二月一 日 线不过程防腐跨文电压回路,线生产工在正常备与程中高料试卷试卷试高中高中资自动处机。中资料试卷

药物制剂毕业论文选题(1366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起,具体可以联系 二、论文参考题目 药物制剂实训仿真系统在药学专业药物制剂方向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 浅论壳聚糖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药物制剂一体化课程行动导向教学组织与实施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因素及提高方法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在我校的发展研究 浅析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校内药物制剂实训车间建设的必要性浅析 校内药物制剂实训车间建设的可行性初探 天然药物制剂对脑血液循环的改善作用 浅谈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及优化技术 药物制剂新技术概述 基于GMP指导下药物制剂工厂实训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药用辅料在《药物制剂》课程中的作用 基于药物制剂快乐学习的探索 浅谈药物多晶型对药物制剂的影响 兽用中药、天然药物制剂处方与成型工艺研究 药物制剂检查一体化教学初探 浅谈技能大赛对我院药物制剂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药物制剂中溶出速率的研究 外用药物制剂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现状分析与研究 基于药物制剂专业的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高职《药物制剂技术》网络课程建设探析 药物制剂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高职药物制剂综合实训改革探索 多肽及蛋白类药物制剂的给药途径探析 药物制剂实训改革—实训室建设改革探索 “药物制剂综合实训微格化探索”教学内容的改革 高职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体系改革 药物制剂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 控释及缓释药物制剂的临床应用及研究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实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的教学探讨 药物制剂专业见习的实践与探索 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研究中的应用分析 GMP仿真教学在药物制剂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药物制剂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构建初探 用于药物制剂的冷冻干燥技术及相关影响因素 浅谈药物制剂在现代的应用 试论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因素及提高方法 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高职药物制剂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中职药物制剂专业立体化教材建设思考 高职院校药物制剂技术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高职“药物制剂技术”实验教学创新与实践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因素及提高方法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使用现状分析及应用 药物制剂实训工厂实施“企业化”管理模式探讨

药学类开题报告的范文

药学类开题报告的范文 药学类的开题报告该怎样写才显得专业性强一点呢?这里专业模板可以帮到各位同学。 药学类开题报告范文篇一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加味芍甘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专业名称:药物制剂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2017年3 月 15 日 1 说明 1.根据教育部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估标准,学生必须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教研室或实习单位审查,学院教学院长批准后实施。

2.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学生应当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开题报告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答辩。 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其中的文字表达要明确、严谨,语言通顺,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4.本报告中,由学生本人撰写的对课题和研究工作的分析及描述,应不少于2000字,没有经过整理归纳,缺乏个人见解仅仅从网上下载材料拼凑而成的开题报告按不合格论。 5.开题报告检查原则上在毕业实习开始后8周内完成,各教研室或实习单位完成毕业设计开题检查后,应写一份开题情况总结报告报药学院。 2 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3 4 5 参考文献: 假野隆司.高催乳素血症的汉方疗法.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5,11:31

板本贤二.芍药甘草汤及甘草酸对高睾酮血症的影响.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8,10:45 袁海宁,王传跃,冯秀杰,等.芍药甘草汤治疗高催乳素血症对照研究.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7,15(6):337-338 周威,张恩景,高铁祥.大麦芽提取物治疗实验性高泌乳素血症的研究.湖北中医杂志,2017,30(10): 10-11 徐勇,戢翰升.炒麦芽含药血清对MMQ大鼠垂体刘细胞NGF、PRL分泌的影响.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7,12(12):736-738 郭晓东,郭丙章.不同炮制规格的麦芽对回乳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7,8(5):658-659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附录6,96 尹秀莲,游庆-红.野马追颗粒成型工艺考察及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中国药房,2017,22(3):236-237 李雪玲,黄德浩,刘莉,等.正交设计优选炎宁无糖颗粒成型工艺.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5(1):58-60 附:

药物制剂专业毕业论文过程人本管理策略论文

药物制剂专业毕业论文过程人本管理策略论文药物制剂专业毕业论文过程人本管理策略论文 1选题指导。 选题是做好毕业论文的首要环节,它直接影响毕业论文质量。毕业论文选题应该既要面向科研训练,又要突出实用性;要能激发学 生的创造性,又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课题选定一方面要以学生 自身为主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其潜能和自我实现理念;更重要的是指导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的价值 取向和就业、深造需求,帮助他们“量身定做”毕业论文课题。而 实现后一点,一是要在选题前要指导学生充分阅读有关科研论文, 以增加选题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二是要尽可能使课题方向多样化, 适应学生的个体化需求。 1.1指导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前阅读科研论文。 众所周知,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广泛、大量的阅读是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发现研究方向的第一步。只有了解所要研究项目的整体进 展情况和主要研究方法,才能在准备进行研究时不至于茫然不知所措。有相当多的学生在入学后一直到毕业论文写作之前都不曾看过 科研论文,而不曾看过已发表的科研论文就开始研究毕业论文写作,这无疑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开始选题的第一步应是教师安排和 指导学生强迫性、广泛性、粗略性阅读;其后的第二步则围绕所要 研究项目领域或方向进行自觉的、有选择的精读。 1.2不断拓宽毕业论文课题方向,满足多样性选题需求。 2开题管理。 严谨开题是做好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基础。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写出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及初步的课题设计,指导教师会同有关部门对 课题设计进行审核。课题设计应包括项目研究的意义、目前的研究

动态和研究成果、主要的研究方法和流程、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观察的主要技术指标、关键的技术环节、完成项目研究已经具备的主要条件和时间安排。毕业论文工作委员会对上报的课题设计进行审核,应本着为学生充分负责的精神仔细考查项目研究的科学价值及可行性。一方面对学生的课题设计不应过分求全责备,要结合论文完成单位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以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完善和改进学生的课题设计;另一方面也要严格把关,防止开题报告流于形式,对不符合技术要求、不能体现基本的科学价值、缺乏对学生科学观念的培养或可行性存疑的课题设计要提出明确的修改意见。 3项目研究和中期检查。 过程督导是做好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关键。就文献综述、论文工作进展、指导教师到位、学生实习态度等方面,组织开展本科毕业论文项目研究情况检查,以全方位落实“提高药物制剂专业毕业生科研训练水平”的宗旨。 3.1理论知识的更新与拓展。 3.2动手能力的训练。 本着加强实训的目的,可以让学生从一些基本的实验做起,循序渐进,逐渐让他们接触一些高、精、尖的仪器设备,比如质谱仪、高效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紫外扫描仪、红外光谱仪等,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让学生对当今学科领域的发展水平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能通过对这些仪器的学习,掌握现代药分、药检手段。 3.3实验技能的提升。 药物制剂专业大多数学科是实践性应用技术学科,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基本实验技能基础。但这部分内容大多是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相对较少,其能力的培养还满足不了实习过程中大多数科研工作的要求。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学生需要有较高的耐心和恒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厌其烦地一次次摸索和重复,不能轻言放弃。教师也要多加鼓励,最好在关键时候亲自实验带教指导,说明其要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建立信心,调动其积极性、激发其兴趣。

药剂学药物制剂的设计原则

药剂学-药物制剂的设计原则 药物制剂的设计原则 一、制剂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给药途径及剂型确定后,针对药物的基本性质及制剂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重要的工作就是选择适宜辅料和工艺将其制备成质量可靠和病人应用方便的药物制剂。药物制剂直接用于病人,无论经哪个途径用药,都应把质量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稍有不慎,轻则迨误疾病治疗,重则给病人将带来生命危害,同时也将给生产厂家带来不可估量的信誉损失和经济损失。药品的质量构成包括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和顺应性。此外,对于制剂的设计者和生产者,制剂的生产成本和药品的价格也应是考虑的因素之一。 1、安全性 药物制剂的安全性问题来源于药物本身,也与药物剂型与制剂的设计有关。任何药物在对疾病进行有效治疗的同时,也可能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有些药物在口服给药时毒副作用不明显,但在注射给药时可能产生剌激性或毒副作用。例如布洛芬、诺氟沙星的口服制剂安全有效,但在设计成肌肉注射液时却出现了严重剌激性。一些药物在规定的剂量范围内的毒副作用不明显,但在超剂量用药或制剂设计不合理使药物吸收过快时产生严重后果,这类情况对于象茶碱、洋地黄、地高辛、苯妥英钠等治疗指数较小、药理作用及毒副作用都很强的药物更需要引起注意,临床上要求对这类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就是为了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 对于药物制剂的设计者来说,必须充分了解用药目的、药物的药理、药效、毒理和药动学性质以确定给药途径、剂型及剂量。应该注意,在某些药物的新剂型及新制剂设计过程中,由于改变了剂型、采用新辅料或新工艺而提高了药物的吸收及生

物利用度时,需要对制剂的剂量以及适应症予以重新审查或修正,对于毒性很大的药物或治疗指数小的药物一般不制备成缓释制剂、也不采用微粉化工艺加速其溶解。 2、有效性 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药物制剂的有效性是设计的重要考虑。药品的有效性与给药途径有关,也与剂型及剂量有关。第一节已经强调了给药途径对药效的影响,如硝酸甘油通过透皮、舌下粘膜吸收以及颊粘贴等取得不同的治疗或预防效果。又如硫酸镁在口服时是有效的泻药,而在制备成静脉注射液时则起到了解痉镇静的作用。即使在同一给药途径,不同的剂型也可能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溶液剂、分散片、口溶片等制剂能够较快地起效,迅速地起到抗菌、镇痛、退热、止咳等作用,但往往维持时间较短,需要频繁用药,如布洛芬分散片、布洛芬颗粒剂等。将其设计成缓释制剂时则能够维持更长的作用时间,每天1-2次即可维持全天的镇痛作用。象高血压、精神焦虑等慢性、长期性疾病的治疗以及预防性治疗等选择缓释剂型具有优越性。 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制剂处方及工艺设计可以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对于某些口服难溶性药物、胃肠道吸收差的药物,使用高效崩解剂、增溶剂、固体分散技术或微粉化技术等可以提高药物的溶解速度及吸收,提高其治疗有效性。将一些药物制备成脂质体、微球、乳剂等剂型,不仅提高了药物的有效性,还能减少毒副作用。前列腺素E1具有强烈血管扩张作用,在制备成乳状型注射液后,其有效性比溶液型注射液有数倍的提高,剂量降低至原来的1/10~1/5,同时还减小了药物对血管的剌激性。 3、稳定性 稳定性是保证药物制剂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不仅要考虑在处方配伍及工艺过程中的药物稳定性,而且还要考虑在贮存期以及使用期间的稳定性。药物的化学不

药物制剂毕业论文题目(708个)之令狐文艳创作

毕业论文(设计) 令狐文艳 题目 学院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毕业 二〇一五毕业年三月毕业二十日 药物制剂毕业论文题目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专科本科论文300起,具体信息联系 二、论文参考题目 药物制剂生产中的物料管理探析 药物制剂稳定性因素研究

分析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研究中的应用 浅谈高职院校药物制剂实训基地的管理 离子交换树脂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药物制剂实训改革-实训室建设改革探索 浅论β-环糊精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解决办法 虚拟实验教学在药物制剂工程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粉末包衣技术在药物制剂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创新药物制剂药学研究的规范化设计 壳聚糖及衍生物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和天然药物制剂的分类及其临床应用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研究分析 抗家畜寄生虫药物制剂研究进展与展望 蒙药(药物制剂)专业方剂学的教学体会 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因素及提高方法 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 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测定药物制剂中的培氟沙星 溶出度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刍议如何改善溶出度评价方法及提高固体药物制剂水平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因素及提高方法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因素及提高方法 以就业为导向的药物制剂综合技能大赛的探索与实践

药物制剂的合理性评价 羟丙甲纤维素在药物制剂研制方面的应用与研究 酰基硫脲衍生物的合成工艺优化和药物制剂研究 “药物制剂综合实训微格化探索”教学内容的改革 药物制剂实训仿真系统在药学专业药物制剂方向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研究中的应用 超临界流体技术及其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解决策略 儿科药物制剂设计及新剂型开发 药物制剂专业由工科向理科转型的探索 高职院校药物制剂实训车间管理的探讨 浅谈《高分子材料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的课程教学 纳米技术与药物制剂 兽医寄生虫药物制剂研究进展 羟丙甲纤维素在药物制剂中的研究进展 浅析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药物制剂新技术概述及其药剂制作中的实例研究 基于Flash技术的药物制剂工艺手机微课程开发探究 药物制剂新技术在现代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稳定型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浅谈高职药物制剂综合实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药物制剂新技术在中药制剂现代化中的应用

药物制剂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药物制剂专业 毕 业 实 习 报 姓名:杜宗飞 学号:2011090118 专业:药物制剂 班级:药物制剂01班 指导教师:赵建明 实习时间:XXXX-X-X—XXXX-X-X 20XX年1月9日

目录 目录 (2) 前言 (3)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3) 1.1实习目的 (3) 1.2实习任务要求 (4)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 (4) 2.1实习单位简介 (4) 2.2实习岗位简介(概况) (5) 三、实习内容(过程) (5) 3.1举行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岗位上岗培训。 (5) 3.2适应药物制剂专业岗位工作。 (5) 3.3学习岗位所需的知识。 (6) 四、实习心得体会 (6) 4.1人生角色的转变 (6) 4.2虚心请教,不断学习。 (7) 4.3摆着心态,快乐工作 (7) 五、实习总结 (8) 5.1打好基础是关键 (8) 5.2实习中积累经验 (8) 5.3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 (8) 5.4专业实践阅历远不够丰富。 (8) 本文共计5000字,是一篇各专业通用的毕业实习报告范文,属于作者原创,绝非简单复制粘贴。欢迎同学们下载,助你毕业一臂之力。

前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药物制剂专业在校生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到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毕业实习能够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药物制剂专业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认识到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工作中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在实习期间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进而生存发展。 刚进入实习单位的时候我有些担心,在大学学习药物制剂专业知识与实习岗位所需的知识有些脱节,但在经历了几天的适应过程之后,我慢慢调整观念,正确认识了实习单位和个人的岗位以及发展方向。我相信只要我们立足于现实,改变和调整看问题的角度,锐意进取,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有朝一日,那些成才的机遇就会纷至沓来,促使我们成为药物制剂专业公认的人才。我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药物制剂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因此,我作为一名药物制剂专业的学生,有幸参加了为期近三个月的毕业实习。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经过了大学四年药物制剂专业的理论进修,使我们药物制剂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了根本掌握。我们即将离开大学校园,作为大学毕业生,心中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去做好自己专业发展、如何更好的去完成以后工作中每一个任务。本次实习的目的及任务要求: 1.1实习目的 ①为了将自己所学药物制剂专业知识运用在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反过来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药物制剂的专业实习,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并且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药物制剂专业岗位实习,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对社会的

药物制剂专业就业形势分析

药物制剂专业就业形势分析 分享到:13 就业形势最新招聘就业方向专业介绍就业排名就业趋势图 就业前景分析(按药物制剂专业相关职位统计) 据统计,药物制剂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是:北京。薪酬最高的地区是:北京该专业需求地区排行Top 10 1.1北京214个职位需求量是: 2.2上海176个职位需求量是: 3.3南京83个职位需求量是: 4.4苏州46个职位需求量是: 5.5广州45个职位需求量是: 6.6武汉38个职位需求量是: 7.7杭州37个职位需求量是: 8.8重庆30个职位需求量是: 9.9成都29个职位需求量是: 10.10天津28个职位需求量是: 该专业相关职位薪酬地区排行Top 10 1.1北京¥6026需求量是: 薪酬概况 (按药物制剂相关的职位薪酬进行统计) ¥11657该数据为平均值,取自44311份样本 截至 2013-06-29 查看分析报告? 工作经验 0-2年 2,4992,4992,499 数据来源 说明:药物制剂专业工资按工作经验统计,其中0-2年工资¥2499,该数据仅供参考。

分享给朋友:更多13 药物制剂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药物制剂和与制剂技术相关联的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进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工作 以下是相关招聘职位 ?药物制剂研究员 ?制剂研究员 ?药物制剂 ?药物制剂研发人员 ?药品研发销售人员 ?制剂实验员 ?药物制剂项目经理 ?制剂主管 ?药品研发生产技术员 ?药物制剂研究人员 ?制剂工程师 ?研发人员 你是应届毕业生吗?请看药物制剂应届生招聘 药物制剂专业介绍 查看更多? 主要课程 物理化学、化工原理、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物理药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生物药剂学、工业药剂学、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 主干学科 药学、化学工程学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药学、药剂学和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能在药物制剂和与制剂技术相关联的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进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药学毕业论文药物制剂稳定性影响因素与提升措施

药物制剂稳定性影响因素与提升措施 环境因素是药物生产、存储、使用过程中的硬性因素,是药 物必须存储的空间形式,以下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影响药物制 剂稳定性因素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查看。 引言 药物制剂性能是否稳定,与其临床效果密切相关,是患者治 疗成效的保障基础,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关系到生产和临床应用两 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药物的使用效果都会受到影响,甚至产生药物中毒酿成医疗事故。由此看见,医药工作者应当对 药物及其制剂的稳定性提起高度重视,保障用药质量和用药安全。 一、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相关因素 决定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涵盖物理性质、生物学性质以及 化学性质三方面。物理稳定性是指药物在生产、存储过程中是否 发生外形改变、气味改变而导致质量变异。生物学稳定性是指微 生物环境对药物制剂的影响,是否被微生物感染而发生质量改变。化学稳定性则是指药剂是否与空气、水等物质产生化学反应而产 生质变。对药物制剂稳定性造成影响的因素很多,以下将重点对 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环境因素是药物生产、存储、使用过程中的硬性因素,是药 物必须存储的空间形式。药物制剂的环境反应灵敏度直接导致其 质变因素的产生。环境因素的构成被划分为两个范畴,一个是客 观的外界环境因素,一个是药物制剂本身的内在环境。环境因素 涵盖范围较广,主要有外界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流通度、光照 程度、溶液离子活性、密度等,这些因素都能够对药物制剂的稳 定性形成影响。 1.温度因素。时间数据证明,在物质的化学反应过程中,其 反应速率与温度之间有着密切关系,药物制剂也具有这一化学性质,但若干中药物制剂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程度与速度与温度 的增加成正比例,在一般情况下,温度每提高10℃,物质的化学 反应速度就会增加3倍。而且伴随温度递增,药物制剂会产生会 发以及分解等物理变化,从而影响其稳定性呈现下降趋势。 2.光照因素。由于药物制剂大多含有化学成分,有些化学成 分对于光照及其敏感,某些化学成分在光照作用下会与水、空气 等产生化学反应。如果药物制剂中含有这些对光照敏感的成分, 一旦条件适宜就会产生化学反应。这类药物制剂中又以维生素A、碘类制剂为代表,在光照作用下质量会发生变异,其稳定性也会 明显下降。 3.空气因素。空气具有复杂的化学物质结构,虽然O2、N2、 H2等气体化学性质相对稳定,但是这些气体与药物制剂接触都会 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有些制剂化学性质较为活泼,与空气中的 氧气接触会产生化合反应。实践证明,如果药物与氧发生反应后,

药物制剂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药物制剂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00803 专业名称:药物制剂 Pharmaceutical Dissertation ????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医药卫生系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药物制剂专门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初步达到药师的基本要求,为进入毕业后实践和专科教育与实践奠定基础。 二、业务培养要求 (一)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素质 ﹙二﹚具有一定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 ﹙三﹚掌握药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1、应掌握药物化学和生药学的基本知识,药物的结构和性质与生物活性的关系,临床用药的基本知识; 2、熟悉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术;药物及其制剂的药理筛选方法; 3、掌握药物的鉴定、检查及其含量测定的原理、方法和技能; 4、掌握药物剂型与制剂的设计、制备原理及制备技能; 5、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 6、了解现代药学的发展动态;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8、具有初步科学研究的能力; 9、熟练应用一门外语和计算机。 三、主干学科、专业特色 主干学科:化学、药学

专业特色:本专业强化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树立教育

学生树立现代药学观念及理念,重点培养具备药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药物制剂和制剂技术相关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进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及从事药学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宽口径药学专门人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执业药师考试科目: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剂学、药理学、天然药物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 四、修业年限:四年五、 授予学位:理学士六、 毕业条件 1、具备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 2、通过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总学分达到 170 学分。其中普通教育课程 44 学分(含公共选修课 8 学分);学科基础课程 52 学分;专业课程74 学分(含选修课 10 学分);课外培养计划完成 6 学分。 3、通过国家四级水平测试,计算机通过国家二级或省二级水平测试。 4、毕业论文成绩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