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生态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无公害生态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无公害生态水稻栽培是一项以优质、安全为目标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在以旱育稀植为主体的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引进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有害生物综合防治(ipm)等方面的配套技术,形成了一套优质无公害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无公害生态水稻米优质、营养丰富、经济效益显著,深受消费者青睐。

该项技术符合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具有广泛的推广前景。

一、技术原理
选用适宜本地气候条件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稀播旱育壮秧,根据品种特性、土壤条件、栽培目标、秧苗素质等情况确定栽培方案。

本田管理通过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等措施,控制群体规模,培育健壮个体和建立适宜的田间群体结构,提高整体抗病虫能力。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物理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以获取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二、技术措施
1.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新品种
根据所在稻区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在反复试验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高产优质品种,并按品种特性、土壤条件等方面因素配套栽培方案,选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

2.肥床旱育壮秧
(1)秧床地选择与培肥:选择背风向阳,有水源条件,运输与
管理比较方便的园田地,作为固定秧床地,连年进行有机培肥,培肥方法,每年起苗后每平方米秧床地施入有机肥20kg,施肥后可栽培蔬菜等园田作物。

(2)整床:秋后冻前整床,每平方米施入0.1kg磷酸二铵。

春季按旱育秧要求,细整床地,秧床使用生态稻许可使用的无公害壮秧剂或移栽灵。

(3)种子处理及播种:种子处理使用生态稻许可使用的农药浸种灵进行浸种。

稀播,每平方米下籽200~250g,按普通旱育秧方法播种。

(4)秧田管理
①水份控制:按生育进程控制秧床湿度,按旱育秧要求,在规定时间和湿度条件下,采取喷灌引水,其余时间实行旱育旱管。

②温度控制:采用控制通风量的办法控制膜内温度并锻炼秧苗,培育壮秧。

温度控制指标为:播种至出苗28~32℃,出苗至一叶一心期控制在25℃左右;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期控制在20℃左右;二叶一心以后除遇寒流外秧苗接受自然温度锻炼,当温度超过控制温度时通风降温,低于控制温度时,缩短通风时间,缩小通风量,遇寒流注意保温。

③壮秧标准:适龄壮秧,秧龄35~40d左右,叶片4.5~5叶,株高12~14cm。

茎扁平,带1~1.5个分蘖,百株干重4g以上。

3.因地制宜,合理稀植
铲秧带土移栽。

标准行距一般为30~33cm,穴距一般为10~
13cm,亩穴数一般在15000~22000穴为宜,每穴基本苗3~4株。

原则高秆大穗品种宜稀,矮秆小穗品种宜密,肥田壮秧宜稀,薄田弱秧宜密。

a级生态稻宜稀,aa级生态稻宜密。

具体栽培中,根据品种特性,秧苗素质,土壤状况,栽培目标灵活掌握。

4.安全施肥
田间整地时要求深耕增施农家肥(要求腐熟)3000kg/亩,再取土化验测试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合理适量施用有机复合肥、生物菌肥、水稻专用配方肥以及氮、磷、钾等单质肥料。

根据隆化县地力条件水平,一般a级生态稻氮肥总量控制在9kg/亩(折纯),磷肥用量控制在4.5kg/亩(折纯),钾肥控制在5.5kg/亩(折纯),所有的磷肥、钾肥和30%的氮肥作底肥,其余的70%氮肥作追肥。

aa 级生态稻要求不施用化肥。

底肥施用腐熟的农家肥5000kg/亩,追肥时施用水稻专用微生物菌肥或沼液。

5.节水灌溉
推行“前期浅湿交替,后期浅湿干交替”节水灌溉技术,缺水年份根据山区特点推行“分片轮番浅湿干交替”灌溉技术。

分蘖达到计划目标时,撤水烤田,控制无效分蘖,最高分蘖数控制在每亩40万穗以内,有效分蘖数每亩达到30~33万穗,培育健壮个体和合理的田间群体结构,提高整体抗逆性。

除移栽泡田和需水临界期保持3cm左右水层外,其他时期均采用浅湿交替或浅湿干交替灌溉,全生育期内不灌5cm 以上大水,收获前7~10d撤水,总用水量控制在800mm以内。

6.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以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防治等措施为主控制病虫害。

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以内,允许病虫存在,当病虫害超过经济阀值时,在测报的基础上,定时限量选用相应级别产品所允许的生物农药或化学制剂进行防治。

草害以人工拔除为主,a级生态稻可以限量使用低残留的除草剂,aa级生态稻不使用任何除草剂。

7.适时收获
在稻穗70%谷粒变黄时开始收获,割倒后在田间晒7~10d,促进后熟。

全生产过程中,按照品种采取“单育、单栽、单管、单收、单贮、单加工、单包装”七单保纯措施,确保大米外观品质整齐划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