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港口物流为中枢打造现代物流体系_关于大丰市物流业发展的调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港口物流为中枢、推进区域现代物流业迅速发展,为区域经济快速增长搭建服务平台,已成为临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大丰市地处江苏沿海中部,如何抢抓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机遇,充分发挥国家一类口岸大丰港的优势,以港口物流引领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进而为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创建服务平台,这是大丰市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而紧迫的课题。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在新一轮沿海开发进程中,大丰市应将现代物流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一枢两辅三阶”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打造江苏沿海中部现代物流高地,以现代物流的高速发展推动经济的跨越发展,为全面优化产业结构、创造大丰新辉煌提供“绿色通道”。
一、大丰市物流业发展的现状
在大丰市经济发展进程中,大丰港经济区、经济开发区和城区专业市场等三大产业集聚区迅速发展,相应地,一个以港口物流为中枢,集仓储、包装、加工、运输、配载、分拨、销售、展销、通关、集装箱中转、信息服务及处理为一体的“一枢两辅三阶”现代物流体系正在逐渐形成。
其一,处于物流“中枢”的大丰港区物流信息港及电子数据交换(EDI 中心,已列为第三批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按照“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运作高效、内外并举、竞争力强”的总体定位,基础设施工程启动。
这是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大丰港现代物流中心
的公共信息平台项目,其功能将辐射全市、苏中及周边皖、豫等省,将为大丰港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其二,作为“两辅”的大丰经济开发区的现代综合商贸区、城区的专业市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将是全市仅次于港口经济区的重要产业物资集散地,其建设规划基本完成,相应建设两个次级物流信息电子数据交换中心已显得十分必要。
其三,作为第三阶的各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发展迅速。
港区26平方公里的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10平方公里的保税物流园区规划定型,吸引的物流企业超过四
十家。
大丰经济开发区现代综合商贸区2009年已完成投资2.3亿元,是年度计划105%,新进四个物流企业部分竣工,开始营业;两个担保公司及一个贸易公司已开始开展业务;呼叫中心项目即将启动,相应的依托高速公路出口并为开发区产业配套的现代综合商贸区物流园正在建设之中。
城区专业市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加快推进,明星国际(大丰家居广场开张营业,上川钢材市场、海聚汽配城开工建设,今年将投入运营,相应的依托疏港运河内河港池,与专业市场集聚区配套的现代物流园也已启动建设。
二、以港口物流为中枢打造现代物流体系的基本优势
第一,以港区经济正在迅速崛起为标志的全市经济总量激增,物流需求规模日趋扩大。
以港口物流为中枢打造现代物流体系
□
康东升皋炳华
———关于大丰市物流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1地区经济总量增长迅速,港区经济所占比重日益提高。
作为临港新兴工业城市,2009年,大丰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2亿元,连续五年平均增速在15%以上;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8亿元,增长20%。
货物运输量约860万吨;货运周转量约为20亿吨公里,比上年翻一番;大丰港完成散货吞吐量达202万吨,同比增长96.1%,集装箱吞吐量2万余标箱,同比增长35%,在全市货物运输总量所占份额由上年12%迅速上升到18%。
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现代物流需求剧增,市场潜力巨大。
(2码头建设大规模快速推进,货物吞吐能力扩张迅速。
投资3.5亿元的大丰港一期码头两个1万吨级泊位已运营近四年时间;投资近8.5亿元的大丰港二期码头一个5万吨兼靠7万吨级散货泊位、一个2万吨兼靠4万吨级件杂货泊位已于2009年
11月建成,投入使用;投资7.5亿元的石化码头两个5万吨兼靠8万吨级、一个5000吨级泊位已全面开工建设,将于2010年建成投入使用,年吞吐量将达到1500万吨。
到2012年,将建成5000吨至10万吨级各类型码头16个,年货物吞吐量为5000万吨。
到2020年将建成深水泊位30~50个,成为江苏沿海功能齐全、具备强大特色产业支撑的亿吨大港。
(3特色产业园区初具规模,物流需求裂变性增长。
新能源、石化与新材料、木业为龙头的农产品加工、新型医药、金属加工和制造等五大特色产业园区在港区落户。
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五大特色产业园区年GDP将达到200亿元,年财政总收入达50亿元,成为大丰特色产业港的重要基地。
分布在其他区域的光明食品、高新技术、专业市场、丰收大地现代农业示范、麋鹿生态旅游等五大特色产业区均初具规模,物流需求日益攀升。
第二,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和以港口为中枢的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对外辐射半径日益延伸,中转性物流需求市场潜力巨大。
(1地理区位优势突出。
大丰港位于江苏省1040公里海岸线港口空白带的中心位置,距上海港250海里,连云港120海里,秦皇岛港490海里;距日本长崎港430海里,韩国釜山港420海里;可经上海港、釜山港直达东亚、东南亚和欧美各大港口,是江苏沿海三大深水海港之一,现已成为江苏沿海中部及其辐射地区安徽、河南等省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最佳大跳板。
大丰到上海全程高速217公里,已成为上海2.5小时大都市圈经济体成员。
(2国内外航线日益密集。
2007年9月20日,在大丰港正式对外开放的同时,大
丰港就引进国内最大海运企业——
—中海集团上海仁川国际渡轮有限公司,开辟了第一条至韩国仁川港的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 2008年4月18日引进中通国际海运有限公司,开辟了至日本门司、博多港、韩国釜山港、光阳港的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2009年5月18日,通过大丰
港至仁川航线在上海港实现中转,从而为大丰港及其腹地集装箱货物开辟了通往世界各地的通道,大丰港由此融入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成为上海港支线港口的重要标
志。
今年大丰港还将实现对台直航和开辟至中国主要沿海港口的内贸集装箱班轮航线。
(3地空立体交通迅速便捷。
全境水陆七纵六横,临近航空四港,客货运输通达国内外。
水陆交通成网,纵向的有204国道、陈李线省道、沿海高速、新长铁路、三级通榆河航道、四级串场河航道穿境而过,沿海高等级公路即将施工建设。
横向的徐州至大丰港(大丰港段的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332省道公路大丰境内正在改建八车道,港口铁路专用支线已完成前期准备即将开工建设,二卯酉河、斗龙港河省级航道历史悠久,四级疏港航道即将开工建设。
公路铁路与周边主干道京沪高速、宁靖盐高速和京沪线相连,水路通过通榆河、串场河与长江、淮河水系相接。
空港便捷:北距盐城机场30分钟车程,南距南通机场1小时、上海虹口机场2小时、南京禄口机场3小时车程,航线覆盖全球。
三、制约大丰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1.管理体制体系不完善,政策环境有待改善
目前,大丰市物流业尚未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物流发展尚未形成统一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机构,管理职能多部门交叉,引导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集中统一管理尚有“体制瓶颈”。
市政府已经设立市级现代物流业专
项扶持引导资金,支持物流业发展的土地、财税、金融服务、招商引资等一系列政策已经明确,但资金和政策到位情况尚有“政策执行瓶颈”。
2.现代物流业刚刚起步,建立现代物流体系任重道远
目前,大丰市物流业尚处于低层次、多元化物流经营主体并存格局,规模小,效益低,企业物流与第三方物流不能有效融合,大都处于业务低端,服务内容基本停留在运输、搬运、货物代理等传统业务上,而增值空间较大的仓储、包装、加工等供应链服务业务则很少,导致社会物流供求不足。
货运物流企业亟待规划整合提升。
为数不多的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还不规范,成本高效率低。
一些物流企业开始采用信息手段,但是缺乏能够共享的以EDI为支撑的公共物流信息交换平台。
3.企业缺乏现代物流经营理念,物流供求社会化程度低
企业对现代化物流缺乏认识,受传统的“自营自销”观念束缚,致使物流的社会化需求程度低。
一方面,企业既要管生产,又要忙运输,物流资源闲置率高,造成巨大的财力人力浪费;另一方面,不论是传统的国有运输、仓储企业转型而来的物流企业或是新建的民营物流企业,对第三方物流认识不足,基于原来行业业务、区域范围,难以形成大规模大地域的现代物流业。
低端的物流供给水平与能力,对工商企业物流需求吸引力不高。
4.物流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专业人才普遍缺乏
现有的物流从业人员,基本上是从一些运输企业转化而来,总体上仍以传统的运输理念管理物流企业,缺乏先进的物流理念。
能够从事专业物流设计、规划、运用信息技术、提升物流服务功能的人才少之又少,而懂技术、会管理、市场开发能力强的专业性物流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物流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专业人才缺乏已经成为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软肋”。
四、顺势而为,积极打造以港口物流为中枢的现代物流高地
1.确认以港口物流为中枢的“一枢两辅三阶”物流既成格局
“一枢两辅三阶”物流格局是适应全市经济发展自发形成的,尚未上升到政府宏观层面加以确认。
而这一格局与大丰市委、市政府正在谋划的全市重点发展规划——
—“双核一带”发展规划——
—在区域上高度一致,在功能上与之配套。
这将是实施“双核一带”战略规划极为重要的服务支撑。
建议政府尽快从布局上作出决定,以利于为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作出全面的谋划,更好地服务于“双核一带”发展规划的实施。
2.建立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管理体制机制
要强化对以港口物流为主导的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组织、引导、管理和协调,明确归口一个主管部门实施管理,相关部门协同。
坚持“规划引领、优化环境、服务发展”的理念,从资源整合、节约集约着眼,高质量编制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优化空间布局,明确发展目标;明确涉及物流业建设、运营的各管理部门职责,引导、协调物流项目建设与现代物流需求相对接,帮助物流企业提升内在素质与品质,促进现代物流业形成高水准的服务体系;完善低成本的土地、金融、工商、税务、法律、信息、外贸等配套政策服务体系,建立公平、开放、规范、有序的物流市场秩序。
3.科学定位“一枢两辅”服务功能
按专业化和集约化要求搞好物流园区的服务功能定位。
大丰港区经营方向以国际物流、区域性物流为主,兼顾城市物流配送,发展矿石、煤炭、木材、粮食、化工、集装箱、油脂原料和产品等大宗散货和港口机械设备的中转配送、国际集装箱中转型多式联运以及为企业提供或者代理运输、仓储、包装、信息、通关等全过程服务,积极创造条件把现有的物流园区上升为保税综合物流园区。
开发区现代综合商贸区、城区专业市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区域运送物流为主,兼顾市域配送物流,开展以各批发市场货运、存储、配载、铁水联运为主要方式的物流服务,实现次中心集仓储、物流信息服务、分拣包装、配送等功能于一体,发展大宗散货的中转、农副产品加工、配送,建成为企业提供或代理运输、仓储、配送、拆箱、拼箱、包装、定船、定仓、增值、信息和通关等全程服务的综合型物流基地。
4.高标准打造“一枢两辅”现代物流服务高地
按照“政府主导、基础设施先行”原则,统筹规划,区分轻重缓急,有重点、分步骤地先行打造“一枢两辅”
现代物流业体系高端平台。
在大丰港现代物流中心筹建的大丰港物流中心EDI 项目作为第三批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要积极理顺关系,争取更多的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建设,使物流业的主导平台早日建成发挥效用。
开发区现代综合商贸区、城区专业市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政府要着手分别建立物流信息EDI次级中心,开通中心和次级中心与各物流园区、各个物流会员企业输入输出终端相联通的信息资源共享网络,早日实现地区物流信息数据化、实时化、一体化。
渐次构建与长江三角洲、上海、苏南物流信息EDI中心联网,涵盖全国、全球范围的水、陆、空大型骨干工商企业的物流信息交换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互享,使之成为提供价值链增值服务的沿海中部高端、权威EDI信息中心。
5.抓好现代物流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创新融资思路,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争取政策资金;另一方面,要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特别是大航运商、大码头运营商、社会财团,通过与境外金融机构、企业合作,或者通过BOT等项目融资的方式,推进物流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列入盐城市“八大类”重点工程的大丰港现代物流中心、木材物流中心、上川钢材市场、欧蓓莎购物中心等四个项目,要加快建设速度,早日投入运营。
6.推进物流的供给能力建设
坚持“政府扶持、产业招商,重大项目和规模企业支撑”的原则,积极培育物流市场良好的竞争环境,提升物流业经营素质,切实增加物流的有效社会供给。
一是重点创建第三方物流公司,这是建成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载体。
要结合现代物流业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项目招商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第三方物流(TPL公司,与码头、园区、服务区、连锁场站开展合作经营,形成长期稳定的物流供求关系。
二是
政策引导存量物流资源的整合。
制定相应政策,鼓励企业主动整合物流资源,减少重复配置。
对独立出来的物流资源,要注意加强引导,帮助其实现自主运营或转让重组,积极寻找有利于发展的出路。
三是实施税收优惠。
对符合规划的物流园区建设项目,在用地、用电、税收上给予政策优惠。
四是强化对传统物流业的改造。
注重用现代物流理念塑造物流企业,提升现代物流经营素质和实际业务能力,让物流需求单位从物流供给的价值链中分享价值增值的红利。
7.建设宽领域多源头的物流基地
宽广的物流空间、充沛的物流源头,是物流业发展的坚实物质基础。
一要全力推介大丰港,加强专业招商,着力培植全市十大特色产业,把产业链持续做长。
二要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集团,重点突破新能源、重石化、生物医药、火电、冶金、仓储物流、农副产品和海产品加工等主产业及上下游联动配套产业的招商引资工作。
三要通过政策引导、舆论宣传、利益诱导和服务体验,改变制造业大而全、小而全的落后观念,把自营自销中的物流资源剥离出来,把新创企业的物流业务外包出来。
四要注重货源基地的拓展,深入皖北、豫东、苏中、苏北等地开展货运推介招商活动,大力开辟货源市场,构建更宽广范围的稳定的物流基地。
8.加强现代物流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现代物流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增殖服务体系。
人才是发展现代物流的核心和关键,要多层次、全方位地加快物流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抓引进。
花大代价引进高素质人才,要创造条件使人才引得进,用得上,留得住。
二是抓培养。
要舍得花大代价把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送出去学习、培训,从而建立自己的人才队伍。
三是抓交流协作。
加强与大港口的协作交流,挂靠大港口,进行人员、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对口交流锻炼,从而提升人才队伍素质,提高物流业管理水平与能力。
(作者单位:中共大丰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