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的初步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的初步思考
常工
目录
1.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争论的粗略考察
二,数据--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定量分析基础(横向:54国数据;纵向:美国1820-2003年数据)
三,再认识无产阶级贫困化
1,马克思主义与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
2,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贫困
1),贫困的定义
2),贫困的本质与根源
3),贫困的积累
4),影响产生贫困的因素
3,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贫困化
1),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2),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与相对贫困化的主要指标
3),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与相对贫困化
4,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
四,关于美国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贫困化的粗略考察
1,1820-1880年阶段的美国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贫困化状况(早期资本主义出现的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与相对贫困化)
2,1880-1973年阶段的美国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贫困化状况(凯恩斯主义与无产阶级贫困化)
3,1973-2003年阶段的美国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贫困化状况(新自由主义与再次出现的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和相对贫困化,全球化与无产阶级贫困化)
五,几点初步启示(从无产阶级贫困化看我国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1.揭示矛盾,从方向上明确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2.不断探索,从实践中开辟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3.借鉴历史,勾画未来,既长期艰巨更无限美好!
关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贫困化问题的初步思考1(第四稿4.2稿)
2010 4 9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本附件的的任务:不是深入地全面地论证无产阶级的贫困化问题;本附件只是将正文(《关于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的初步观察与思考》)中提及的有关贫困化问题的说明转入本附件,以简化正文,也便于在附件中能对该问题作较多的探讨。
1.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争论的粗略考察
1,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的政治经济学界关于贫困化理论的观点同当时原苏联理论界的观点是一致的。当时,原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程》1关于绝对贫困化的定义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工人阶级的状况不可避免地要恶化下去。虽然社会财富是绝对地增长着的,然而工人阶级底收入却一年比一年地减少”(见马罗佐夫著的《政治经济学教程》第七分册的第五节《资本积累与无产阶级贫困化》,74页,以下简称“原苏联51年教程”)。书中还引用列宁的话:“工人们底贫穷化是绝对的,就是说,他们变得简直比以前更穷,他们不得不过更恶劣的生活,…”。原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程》提出的关于相对贫困化定义是,“工人阶级以自己底劳动从资本家那里得来的份额,与整个社会中工人阶级创造着的收入比较起来,是不断减少的”。“英国工人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1843年45.6%,1884年41.4%,1903年38.3%”。“工人阶级在全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与资本家底增长着的比重比较起来,是相对地下降着的,这种相对地下降就叫做工人阶级底相对贫困化”(见马罗佐夫著的第七分册的第五节《资本积累与无产阶级贫困化》,68页、69页和72页)。
2,西方经济学家也十分看重贫困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地位,并着力对它进行了批判。剑桥学派的J.罗宾逊说:“象耶酥相信世界很快就要达到末日一样,这一错误(指关于劳动者绝对贫困化的预测)对整个理论(指马克思主义理论)而言具有如此核心的地位,以致我们很难相信,没有这一预测,整个理论怎么能站住脚…”2;萨缪尔森在他的第10版《经济学》的《马克思主义的危机》一节,提出的唯一论据就是“实际工资在西方世界正在绝对地上升而不是下降”(来源同上)。萨缪尔森又说:“如果马克思的思想的进步只停留在他的劳动价值论和剥削概念上的话,那么他只能是一位不重要的人物。但是,他继续进行下去,…他预言:..随着资本的积累,利润率下降了,工人阶级日趋贫困化,..一个增长着的“失业后备军”会使工资不能超过维持最低限度生活的水平。..最终,..将敲响资本主义的丧钟”。他又说:“在几十年过去之后,马克思的戏剧并没有按照他的剧本演出已成为明显的事情。劳动者在享受着日益增长的实际工资,并且国民收入中劳动的份额正在缓慢增长”23。萨缪尔森甚至用马克思的话“所有这一切都将成为过去”,断言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
3,对此我国政治经济学家为捍卫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贫困化理论曾进行了不懈努力。
1),1982年,宋涛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程》4(以下简称“82教材”),作为高等院校文科的教材问世。
①,该书依旧较全面的介绍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无产阶级贫困化和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②,该书引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707 页):无产阶级贫困化“象其他一切规律一样,这个规律在实现中也会由于各种各样的情况而有所变化”(“82教材”120,121页);进而明确提出:“不能把绝对贫困化理解为无产阶级生活状况一直继续不断地恶化”。该书在当时条件下,敢于冲破教条主义的严重束缚,勇于理论创新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③,该书的最大软肋是缺乏对资本主义社会有关经济数据的全面考察3。譬如,它介绍了在1948-1973年间美国发生的几次经济危机,在危机中实际工资下降,失业人数增多等等;进而以此为据,提出“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不是经常发生的,而是有时存在的现象”。该书作者将两次衰退间距都在24-106个月之间、长度又都小于12个月的衰退也称为绝对贫困化,显然值得商榷。该书还没有注意到这个时期恰恰是美国经济的“黄金时期”, 1973年的人均劳动收入也确实高于1950年.. 所以该书提出的“新论点”更难于立足。
2),1993年, 吴树青等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5(以下简称“93教材”),被推荐为高校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材出版。
①,该书同“82教材”一样,也是明确指出:“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包括资本积累规律,相对人口过剩规律和无产阶级贫困规律”。“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无产阶级贫困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无产阶级一定要受资本家的剥削和奴役”。还提出:“考察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的贫困,不能只着眼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必须同时把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群众的贫困状况包括在内”等等。该书还指出:“资本积累过程,不仅为资本主义的灭亡准备了客观的物质条件,而且也为资本主义的灭亡准备了掘墓人,..”。该书也同“82教材”一样,强调指出:在现实中的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其表现形式由于各种各样的情况而会有所变化”。但该书删去了绝对贫困化和相对贫困化两个概念。
②,该书的最大软肋,同“82教材”一样也是缺乏对资本主义社会有关经济数据的全面考察。该书专立一节“无产阶级贫困在当代的表现”,用了不少数据来论证资本主义贫困的特征。但是,也恰恰是由于受到“当代”的限制,使它不能清楚地揭示资本主义贫困的本质表现4。有的数据由于数据加工中存在着缺欠5,由它们引出的论点也值得商榷。
3),2007年, 逢锦聚等主编的《政治经济学》(第三版)6(以下简称“07教材”),作为高校经济学类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和和面向21世纪的课程教材出版。
①,该书的特点之一,是在有关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内容构成方面作了很大改动。在“82教材”中,仍大体延续“原苏联51教程”的构成,将“资本积累与无产阶级贫困化”单立一章。“93教材”将该章题目改为“资本的积累过程”,但在该章中仍将“资本积累与无产阶级贫困化”和“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各单立一节。而“07教材”不仅将该章题目改为“资本主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