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默观照的默照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守默观照的默照禅
曹洞宗人宏智正觉(1091~1157)认为临济宗宗杲的看话禅,滞于公案功夫,不利解脱。

与看话禅相对立,他提倡默照禅的观行方法。

“默”指沉默专心坐禅;“照”是以智慧观照原本清净的灵知心性。

默照禅就是守默与般若观照相结合的禅法,是基本上以打坐为主的修习方式。

宏智正觉本人就“昼夜不眠,与众危坐”【《正觉宏智禅师塔铭》,《续藏经》第1辑第2编第29套第5册,455页。

】,坚持宴坐入道的修持方式。

宏智正觉强调,默与照是禅修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两者应当结合,统一起来。

他说:“缄默之妙,本光自照。

”【《宏智禅师广录》卷九,《大正藏》卷四八,109b。

】默是照的体(本),照是默的用,体用融合为一。

他在《默照铭》中也说:“默默忘言,昭昭现前。

……妙存默处,功忘照中。

……默唯至言,照为普应。

”【《宏智禅师广录》卷八,《大正藏》卷四八,100a~b。

】他还说:“照中失默,便见侵凌。

……默中失照,浑成剩法。

默照理圆,莲开梦觉。

百川赴海,千峰向岳。

如鹅择乳,如蜂采花,默照至得,输我宗家。

宗家默照,透顶透底。

”【《宏智禅师广录》卷八,100b。

】这是说,默即有照,照体现默,默照相即;照中不能失默,默中不能失照,只有默照宛转回互,相辅相成,才是理圆无碍。

只有默照理圆,才能透顶透底,完全觉悟,终至解脱。

宏智正觉还把默照修持与体用学说结合起来,提出了以“四借”【《宏智禅师广录》卷八,《大正藏》卷四八,99b~c。

】法来启导学人的禅修要路。

“四借”法是:(一)“借功明位”,“功”指用,“位”指体,这是透过现象界万物的作用以明确其本体。

(二)“借位明功”,以万物的本体明确其作用。

(三)“借借不借借”,万物的本体与作用共忘,空寂无物。

(四)“全超不借借”,超越第三的空位,进入一念不存的自由境界。

这也是默照禅修持的过程。

在唯心论和般若学的思想基础上,宏智正觉以“心空”为默照禅追求的目标。

他说:“一切诸法,皆是心地上妄想缘影。

”【《宏智禅师广录》卷五,《大正藏》卷四八,60c。

】认为一切现象、形相,都是心的产物。

心是万法的本体,也是解脱的枢纽。

他说:“你但只管放,教心地下一切皆空,一切皆尽,个是本来时节。

”【《宏智禅师广录》卷五,60b。

】“心空”就是“心地下一切皆空,一切皆尽”,就是“本来时节”,就是众生和宇宙的本来面目。

为了达到“心空”境界,宏智正觉特别注重这样几点:(一)参究“空劫前事”。

《正觉宏智禅师塔铭》云:“盖师初以宴坐入道,淳以空劫自己示之,廓然大悟。

其后诲人,专明空劫前事。

”【《续藏经》第1辑第2编第29套第5册,455页。

】“淳”,子淳,宏智正觉禅师的师父。

所谓“空劫前事”也就是静坐观照“如何是空劫以前自己”【《大明高僧传》卷五《释正觉传》,《大正藏》卷五十,915a。

又,《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一《示吕机宜(舜元)》中评默照禅:“一味以空寂顽然无知唤作威音那畔空劫以前事。

”见《大
正藏》卷四七,901c。

】。

佛教认为,世界经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不断循环的过程,每循环一次,称为一“大劫”。

“空劫”是“唯有虚空”的阶段,也就是世界出现前的空寂时代,此时天地未开,浑沌一片,无一切对待差别,是为本来面目。

宏智正觉提倡观照空劫前的状况,以使“心空”冥合空劫前的本来面目。

(二)“彻见离微”。

宏智正觉说:“默照之道,离微之根;彻见离微,金梭玉机。

”【《宏智禅师广录》卷八,《大正藏》卷四八,100b。

】“离微”【参见《宝藏论·离微体净品》:“无眼无耳谓之离,有见有闻谓之微;无我无造谓之离,有智有用谓之微;无心无意谓之离,有通有达谓之微。

又离者涅槃,微者般若。

般若故繁兴大用,涅槃故寂灭无余;无余故烦恼永尽,大用故圣化无穷。

”见《大正藏》卷四五,147a。

】,指法性的体用。

“离”是离开诸相而寂灭无余,是法性的体,“微”是微妙不可思议,是法性现象存在的用。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默照是彻见法性体用的根本途径,能彻见法性体用,也就机用自在。

宏智正觉认为,遵循默照之道,就能彻见人生宇宙一切现象存在的本源,也就能显示般若智慧的微妙作用,灭除烦恼,获得解脱。

(三)“不对缘而照”。

宏智正觉在《坐禅箴》中说:“佛佛要机,祖祖要机,不触事而知,不对缘而照。

不触事而知,其知自微;不对缘而照,其照自妙。

”【《宏智禅师广录》卷八,《大正藏》卷四八,98a~b。

】认为诸佛和祖师的禅修秘要是“不触事而知”和“不对缘而照”,如此必知微照妙。

对于“不对缘而照”,宏智正觉还展开说:“真实做处,唯静坐默究,深有所诣。

外不被因缘流转,其心虚则容,其照妙则准;内无攀缘之思,廓然独存而不昏,灵然绝待而自得。

”【《宏智禅师广录》卷六,《大正藏》卷四八,73c。

】“不对缘”是既不为外缘所流转,也不为内缘所左右;既不受外界事物所影响,也没有内在感觉思维活动,如此就能心虚照妙,不昏自得,廓然忘像,皎然莹明,进而面对一切事物,也就无纤毫芥蒂的障碍,获得圆通自在。

以上三点也可说是默照禅的特征。

十分明显,宏智正觉的默照禅是渊源于菩提达摩的壁观安心法门,以及神秀的长坐不卧禅法,是对菩提达摩和神秀坐禅法门的回归。

但是在观照的对象与内容方面,默照禅与神秀的禅法又有很大的差别。

宏智正觉批评神秀禅法说:“菩提无树镜非台,虚净光明不受埃。

照处易分雪里粉,转时难辨墨中煤。

”【《宏智禅师广录》卷四,《大正藏》卷四八,37b。

】这是说,神秀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的说法,犹如区分“墨中煤”一样的荒谬。

宏智正觉认为,本心虚净光明,不受尘埃污染,而神秀主张观心看净,拂拭尘埃,是自寻烦恼。

在宏智正觉看来,并没有身、心一类的特定照观对象,观照时应当“照与照者,二俱寂灭,于寂灭中能证寂灭者是尔自己。

若恁么,桶底子脱去,地水火风,五蕴十八界,扫尽无余。

”【《宏智禅师广录》卷五,《大正藏》卷四八,70c。

】不仅要扫除一切的观照对象,而且观照者自身也要寂灭。

不是基于原罪意识的宗教救赎,而是基于本心虚净的心灵超越。

从这方面看,默照禅又是继承石头希迁以来的禅法宗旨,并将其推向身心彻底空寂的极致。

看话禅的倡导者宗杲激烈地批评了默照禅,他说:“近年以来,有一种邪师说默照禅,教人十二时中是事莫管,休去歇去,不得做声,恐落今时,往往士大夫为聪明利根所使者,多是厌恶闹处,乍被邪师辈指令静坐,却见省力,便以为是,更不求妙悟,只以默然为极则。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六,《大正藏》卷四七,923a。

】又说:“有般杜撰长老,……教一切人如渠相似,黑漆漆地紧闭却双眼,唤作默而常照。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七,《大正藏》卷四七,925a。

】宗杲认为,默照禅只会使人增加心头的迷雾,虚生浪死,无有了期,永远不能觉悟,不得解脱。

宗杲还认为,默照禅源自菩提达摩的“外息诸缘”、“内心无喘”的禅法,但“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可以入道,是方便门;借方便门以入道则可,守方便而不舍则为病。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五,《大正藏》卷四七,919a。

】说达摩禅只是入道的方便手段,把方便手段视为究竟方法是不对的。

宗杲不是笼统地反对坐禅,他认为坐禅是入道的手段,不能作为究竟的方法,更不能视为唯一的目的。

宗杲对默照禅的批判,表现了看话禅与默照禅的差别与对立。

默照禅虽受到宗杲的批判,在流传上也没有看话禅那样广泛久远,但也非常盛行。

宏智正觉住浙江天童寺垂三十年,四方学者闻风而至,多逾千二百人,该寺遂为一代习禅中心,一时影响至为巨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