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理论教学大纲(护理学)

《人体寄生虫学》理论教学大纲(护理学)
《人体寄生虫学》理论教学大纲(护理学)

《人体寄生虫学》理论教学大纲

(供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使用)

Ⅰ前言

《人体寄生虫学》是衔接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三部分。以我国重要的人体寄生虫为主要内容,通过理论讲授、实验操作、演示、幻灯、录像、投影等多元化教学手段,全力实现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为适应我国护理专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本课程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人体寄生虫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简单技术操作,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打下基础。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相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有的内容可留给学生自学。

三总教学参考时数:24学时,其中理论16学时,实验8学时,理论/实验为2:1。

四教材:《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刘晶星,1版,2005年。

Ⅱ正文

第一篇总论

一教学目的

学习寄生虫学基本概念、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寄生虫病流行的环节及防治。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寄生虫和宿主的概念及宿主的类别。

(二)掌握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作用。

(三)了解寄生虫的类别、了解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及寄生虫病的特点。

(四)掌握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熟悉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三教学内容

(一)寄生现象,寄生虫与宿主

共生、共栖和寄生关系的概念;寄生虫和宿主的概念;寄生虫的生活史概念;寄生虫的类别(体内、体外、专性、兼性、偶然性、机会致病性寄生虫);宿主的类别(终宿主、中间宿主、保虫宿主和转续宿主);感染阶段的概念。

(二)寄生生活对寄生虫形态和生理的影响

(三)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作用: 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毒性和抗原物质的作用。宿主对寄生虫的作用:先天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四)寄生虫感染的免疫

先天性免疫;获得性免疫:寄生虫的抗原,免疫效应,获得性免疫的类型(消除性免疫,非消除性免疫—带虫免疫、伴随免疫的概念);免疫逃避;寄生虫感染的变态反应。

(五)寄生虫病特点

寄生虫感染与带虫者;慢性感染与隐性感染;多寄生现象;幼虫移行症与异位寄生的概念。(六)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寄生虫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七)寄生虫病的危害和防治成就

第二篇医学蠕虫学

吸虫

一教学目的

在认识吸虫形态、生活史共同特征的基础上,学习肝吸虫、肺吸虫、血吸虫以及姜片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流行及防治。

二教学要求

(一)了解吸虫的虫卵及成虫基本形态,了解吸虫生活史的一般规律。

(二)了解肝吸虫、肺吸虫、血吸虫、姜片虫成虫及虫卵的形态特征。

(三)掌握肝吸虫、肺吸虫、血吸虫、姜片虫生活史特点。

(四)熟悉肝吸虫、肺吸虫、血吸虫、姜片虫致病。

(五)掌握肝吸虫、肺吸虫、血吸虫、姜片虫的病原学诊断,了解吸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三教学内容

(一)蠕虫

1 医学蠕虫及蠕虫病的概念。

2 吸虫概论

形态:成虫外观;消化道特点;生殖系统特点;虫卵特点。生活史的一般规律:基本发育过程;虫卵发育;感染期及感染途径;宿主关系。

(二)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形态(成虫、虫卵);生活史(发育过程、感染期与感染途径、寄生部位、宿主关系);致病(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诊断(病原学诊断、免疫学诊断、影像学检查);流行(分布、流行因素);防治原则。

(三)并殖吸虫(肺吸虫)

1 并殖吸虫的共同特征。

2 卫氏并殖吸虫

形态(成虫、虫卵);生活史(基本发育过程、感染期及感染途径、寄生部位、宿主关系);致病(病因、病理过程、临床表现);实验诊断(病原学诊断、免疫学诊断、综合诊断);流行(分布、流行因素);防治。

3 斯氏狸殖吸虫

卫氏并殖吸虫与斯氏狸殖吸虫的比较(形态、宿主关系、致病、诊断);致病特点(皮肤幼虫移行症、内脏幼虫移行症)。

(四)日本裂体吸虫(日本血吸虫)

日本血吸虫形态(成虫、虫卵、毛蚴、尾蚴);生活史(成虫寄生及产卵、虫卵的排出、基本发育过程、感染期及感染途径、宿主关系);致病(基本病变:尾蚴致病、童虫致病、成虫致病、虫卵致病:虫卵肉芽肿形成的机理;临床表现:急性血吸虫病、慢性血吸虫病、晚期血吸虫病、异位寄生与异位损害);免疫(先天免疫、伴随免疫);实验诊断(病原学诊断、免疫学诊断);流行(分布,流行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流行区类型);防治。

(五)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

简介特点:成虫;虫卵;发育阶段;感染期及感染途径;寄生部位;宿主关系;致病;病原学诊断;防治原则。

绦虫

一教学目的

在认识绦虫形态、生活史共同特征的基础上,学习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流行及防治。

二教学要求

(一)了解绦虫的外部形态及其生长发育的规律。

(二)掌握两种带绦虫成虫形态、生活史及致病的不同点。

(三)熟悉两种带绦虫的病原学诊断。

(四)了解带绦虫病流行传播因素。

(五)掌握带绦虫病的防治原则。

三教学内容

(一)绦虫概论

形态特征(成虫、体分节、微毛、消化道特点);生活史特点(宿主、寄生部位、中绦期概念);圆叶目和假叶目绦虫的主要区别(头节、节片、生活史)。

(二)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

形态(成虫、虫卵、囊尾蚴);生活史(基本发育过程、感染期、感染途径和方式、宿主关系、寄生部位);致病(成虫致病、囊尾蚴致病);实验诊断(猪带绦虫病的诊断、囊尾蚴病的诊断、免疫学诊断);流行(分布、流行因素);防治原则(驱、管、检、改)

(三)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

两种带绦虫的区别(体长、节片、头节、成节、孕节、囊尾蚴、感染期、中间宿主、致病、诊断)。

线虫

一教学目的

在认识线虫形态、生活史共同特征的基础上,学习蛔虫、鞭虫、钩虫、蛲虫、丝虫生活史、

致病、流行及防治。

二教学要求

(一)了解线虫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熟悉线虫的基本发育过程。

(二)了解蛔虫、鞭虫、蛲虫形态特征,掌握两种钩虫和两种微丝蚴的形态鉴别。

(三)掌握蛔虫、鞭虫、蛲虫、钩虫、丝虫的生活史及其致病情况。

(四)熟悉蛔虫、鞭虫、蛲虫、钩虫、丝虫的病原学诊断。

(五)了解蛔虫、鞭虫、蛲虫、钩虫、丝虫的流行及防治原则。

三教学内容

(一)线虫概论

分类;共同特征(外形、原体腔、消化道特点、体壁、生殖系统、虫卵、基本发育过程)。(二)似蚓蛔线虫(蛔虫)

形态(成虫、虫卵:受精蛔虫卵、未受精蛔虫卵);生活史(基本发育过程、感染期及感染途径、肝、肺移行、产卵量、钻孔习性);致病(幼虫致病、成虫致病:营养不良、变态反应、并发症);实验诊断;流行(蛔虫感染非常广泛的原因);防治。

(三)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

形态(成虫基本形态、两种钩虫的鉴别要点、虫卵、钩蚴);生活史(基本发育过程、特点:感染期、感染途径、肺移行、迁延移行、转续宿主);致病(幼虫致病:钩蚴性皮炎、钩蚴性肺炎;成虫致病:贫血机理及临床表现、消化道症状、大出血、异嗜症,婴幼儿钩虫病);实验诊断;流行(特点);防治。

(四)蠕形住肠线虫(蛲虫)

形态(成虫、虫卵);生活史特点(感染期、感染途径、雌虫产卵习性、异位寄生);致病(蛲虫病、异位损伤);实验诊断(肛门拭子法);流行特点(感染率、反复感染、聚集性);防治。

(五)毛首鞭形线虫(鞭虫)

形态(成虫、虫卵);生活史特点(感染期、感染途径、寄生部位、发育过程);致病;诊断与防治。

(六)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

形态(成虫、微丝蚴:一般形态、班氏微丝蚴和马来微丝蚴的鉴别要点、感染期幼虫);生活史(基本发育过程、特点:感染期及感染途径、寄生部位、宿主关系、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致病(急性期过敏性炎症反应、慢性期阻塞性病变、隐性丝虫病);实验诊断(病原学诊断:血检微丝蚴、免疫学诊断);流行(分布、流行因素);防治。

第三篇医学原虫学

一教学目的

在认识原虫形态、生活史、致病共同特征的基础上,学习溶组织内阿米巴、杜氏利什曼原虫、贾第虫、阴道毛滴虫、疟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流行及防治。

二教学要求

(一)了解原虫的形态结构特点、生活史类型及重要虫种。

(二)了解溶组织内阿米巴、结肠内阿米巴、杜氏利什曼原虫、贾第虫、阴道毛滴虫的形态特征,

熟悉薄血膜上疟原虫的形态特征。

(三)掌握溶组织内阿米巴、结肠内阿米巴、杜氏利什曼原虫、贾第虫、阴道毛滴虫、疟原虫的生活史特点及致病作用。

(四)掌握溶组织内阿米巴、结肠内阿米巴、杜氏利什曼原虫、贾第虫、阴道毛滴虫、疟原虫的病原学诊断方法。

(五)了解溶组织内阿米巴、结肠内阿米巴、杜氏利什曼原虫、贾第虫、阴道毛滴虫、疟原虫的流行特点和防治原则。

三教学内容

(一)原虫概论

概念(原虫、医学原虫、原虫病);形态(胞膜、胞质、胞核);生活史类型(人际传播型、循环传播型、虫媒传播型);生理;分类;致病特点。

(二)溶组织内阿米巴

形态(滋养体、包囊);生活史(基本发育过程、特点);致病(致病机理、临床表现:肠阿米巴病、肠外阿米巴病);实验诊断;流行(分布、流行因素);防治。

(三)结肠内阿米巴

特点(滋养体、包囊、共栖)。

(四)杜氏利什曼原虫

形态(无鞭毛体、前鞭毛体);生活史特点(感染期、感染途径、寄生部位、宿主关系);致病(机理、临床表现:内脏型黑热病);实验诊断;流行(分布、流行病学类型);防治。(五)蓝氏贾第鞭毛虫(贾第虫)

形态(滋养体、包囊);生活史特点(感染期、感染途径、寄生部位、间歇排囊);致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六)阴道毛滴虫

形态(滋养体);生活史特点(感染期、感染途径、寄生部位);致病(滴虫性阴道炎、尿道炎、前列腺炎、其他);实验诊断;流行与防治。

(七)疟原虫

形态(薄血膜上p.v的形态、薄血膜上p.f的形态、厚血膜上四种疟原虫的形态);生活史(基本发育过程,特点:感染期、感染途径和方式、两个宿主、两种细胞、两种生殖方式,四种疟原虫生活史的比较);生理(对红细胞的选择性、营养代谢);致病(潜伏期、疟疾发作、疟疾再燃与复发、贫血、脾肿大、凶险型疟疾、疟性肾病、其他类型疟疾);免疫(先天性免疫、获得性免疫);诊断(病原学检查:采血时间、其他);流行(分布、流行的三个环节、影响因素);防治(预防、治疗、加强流动人口的疟疾管理、监测)。

第四篇医学节肢动物

一教学目的

学习医学节肢动物形态特征、生态发育、对人的危害、防治原则。

二教学要求

(一)熟悉医学节肢动物形态特征,掌握虫媒病的概念。

(二)掌握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及防制原则。

(三)熟悉昆虫纲的主要形态特征,掌握医学昆虫的变态。

(四)了解各种医学节肢动物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掌握蚊、蝇与疾病的关系,熟悉其他医学节肢动物与疾病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

(一)概论

概念(医学节肢动物、虫媒病);形态特征;分类;医学节肢动物的危害(直接危害、间接危害);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防制原则、综合性防制措施)。

(二)昆虫纲

1 概论

主要形态特征(昆虫纲口器分类);昆虫变态(变态、半变态与全变态概念)。

2 蚊

主要特征;形态(头部:口器、胸部、腹部);全变态;生态(孳生地、吸血习性;栖息习性;交配与活动时间;生殖营养周期与生理龄期;季节消长与越冬);我国主要蚊种与疾病的关系(传播疟疾、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

3 蝇

特点(眼、口器、毛、生活史、食性);与疾病的关系(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与其机械性传播疾病的关系,生物性传病,蝇蛆病)。

4 蚤

形态特点;生活习性;与疾病的关系(传播鼠疫、鼠型斑疹伤寒、绦虫病)。

5虱

形态特点;生活习性;传播途径;与疾病关系(直接危害、间接危害)。

6 蜚蠊

形态特点;生活习性;与疾病关系(机械性传播、生物性传播)。

(三)蛛形纲

1 概论

主要特征。

2 蠕形螨

分类及形态(毛囊蠕形螨、皮脂蠕形螨);致病;感染途径;诊断;治疗。

3 疥螨

形态;寄生部位;感染途径;致病(疥疮);诊断;治疗。

Ⅲ教学组织与方法

一实施机构:基础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执行。

二组织内容:教案讲义审核、集体教学备课、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手段应用。

三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课堂教学方式,辅助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以讲授为主,重点内容以介绍为主,一般内容以自学为主。

2.辅导形式:辅导讲义,课堂答疑等。

四考核方法:采用闭卷笔试,教学测量:理论考试占90%,实验成绩占10%。

Ⅳ教学时数分配表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一、课程简介 护理学是一门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研究有关预防保健与疾病防治康复过程中护理理论与技术的科学。《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入门课程;是学习护理专业的基础教材,它包括了护理学发展史、护理学基本概念、护理学理论及相关理论、卫生服务体系、护理专业与法律、护理程序、以及基础护理理论基础和操作技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最带有普遍性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操作,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二、总体要求 通过护理学基础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护理工作的基本理论和各项基本技能,掌握病人的生理需求及心理社会需求,用护理理论知识和娴熟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满足病人的生理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护理学基础》主要教授内容包括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时数分配 总学时:81 (理论:60 操作:21)

第一章绪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护理学基础的教学目的及护理学的任务和范畴。 熟悉护理工作方式及护士素质的基本内容。 了解现代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课程内容 一、护理学的形成,现代护理学和中国护理学的发展。 二、护理学的任务、范畴与工作方式,护士素质的含义及基本内容。 三、学习护理学基础的意义。 考核知识点 一、护理学的发展过程。 二、现代护理的任务和范畴、发展方向 考核要求 一、掌握现代护理学发展的特点,护理学的主要任务 二、熟悉护理学实践的范畴 三、了解我国卫生保健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今后方向 第二章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人的基本需要的特性及意义,健康的定义及影响因素熟悉护理的发展历程,成长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 了解护理的特征,整体护理为护理领域带来的变革 课程内容 一、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人的基本需要 三、人的成长与发展 四、人的自我发展 五、健康和疾病的概念及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六、人的内外环境、人类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七、护理的概念及演变进程 八、护士在维持和促进健康中的角色 九、专业与护理专业 十、学习护理学基本概念的重要意义 考核知识点 一、健康的定义、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健康与环境的关系

人体寄生虫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人体寄生虫学模拟试卷 I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A1、A2型题 1、保虫宿主是指 A、寄生有人体寄生虫的脊椎动物 B、寄生有人体寄生虫的原生动物 C、寄生有寄生虫的脊椎动物 D、寄生有人体寄生虫的节肢动物 E、以上都是 2、寄生虫的世代交替指的是 A、父代与子代交替 B、母代与子代交替 C、不同宿主 D、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交替 E、寄生虫一代与另一代的交替 3、有些人畜共患寄生虫的脊椎动物宿主,在流行病学上称这些动物是寄生虫的 A、中间宿主 B、终末宿主 C、转续宿主 D、保虫宿主 E、媒介宿主. 4、为我国5大寄生虫病之一的原虫是 A、丝虫 B、蛲虫 C、蓝氏贾第虫 D、疟原虫 E、包虫 5、人体寄生虫包括三大类: A、吸虫绦虫线虫 B、绦虫节肢动物原虫 C、蠕虫原虫节肢动物 D、吸虫原虫节肢动物 E、线虫节肢动物原虫 6、寄生关系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 A、一方受害,另一方收益 B、一方收益,另一方无害 C、双方都收益 D、双方都受害 E、双方既无害也无利 7、人体感染寄生虫后产生的免疫应答类型最常见的是 A、细胞免疫 B、体液免疫 C、消除性免疫 D、非消除性免疫 E、缺少有效的获得性免疫 8、土源性蠕虫与生物源性蠕虫的区分主要看 A、寄生虫的感染阶段是虫卵还是幼虫 B、寄生虫的的生活史是否需要中间宿主 C、寄生虫的是否需在土壤中生活一段时间 D、寄生虫的感染阶段是成虫还是幼虫 E、寄生虫的感染是经口还是经皮肤

9、下列哪个寄生虫可引起乳糜尿 A、血吸虫 B、疟原虫 C、马来丝虫 D、班氏丝虫 E、钩虫. 10、蛔虫对人体的致病阶段是 A、虫卵 B、幼虫 C、成虫 D、囊蚴 E、尾蚴 11、蛔虫的寿命 A、约1年 B、约3年 C、约5年 D、约10年 E、约10年以上 12、经皮感染且幼虫在体内移行可引起肺部炎症的土源性蠕虫有: A、蛲虫 B、钩虫 C、蛔虫 D、牛带绦虫 E、丝虫 13、蛲虫的致病机制主要在于 A、掠夺营养 B、钻孔习性 C、雌虫在肛周产卵量 D、吸血 E、引起变态反应 14、治疗丝虫病的特效药是 A、灭滴灵 B、甲硝咪唑 C、海群生 D、葡萄糖锑纳 E、丙硫咪唑 15、蛔虫对人体的感染阶段是 A、感染期虫卵 B、幼虫 C、成虫 D、囊蚴 E、尾蚴 16、钩虫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A、腹泻 B、贫血 C、腹疼 D、发热 E、脾脏肿大 17、肛门拭子法可用来检查 A、蛔虫、蛲虫 B、蛲虫、牛带绦虫 C、仅用于蛲虫 D、蛲虫、钩虫 D、蛔虫、蛲虫 18、经皮感染的线虫是 A、蛔虫 B、钩虫 C、鞭虫 D、旋毛虫 E、蛲虫 19、Ascaris lumbricoides 是 A、蛔虫 B、钩虫 C、蛲虫 D、鞭虫 E、蓝氏贾第鞭毛虫 20、疫水是指 A、喝了可以产生免疫力的水 B、喝了可以生病的水 C、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 D、放有消毒剂的水 E、含有血吸虫毛蚴的水 21、可以引起肝脏病变的寄生虫 A、华支睾吸虫 B、血吸虫 C、包虫 D、溶组织内阿米巴 E、以上都可以 22、肝吸虫的中间宿主是 A、水生植物 B、钉螺 C、淡水鱼虾 D、川卷螺 E、螃蟹 23、血吸虫主要致病阶段是 A、虫卵 B、幼虫 C、童虫 D、成虫 E、以上都是 24、血吸虫对人体的感染阶段是 A、虫卵 B、幼虫 C、成虫 D、囊蚴 E、尾蚴 25、血吸虫的中间宿主是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1.性质:本课程面向护理专业,为专业选修课 2.任务及目标:外科护理学是针对外科疾患进行整体护理的科学。本课程主要介绍外科基本理论及各系统疾病知识,包括普通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ICU、手术室工作、骨外科、烧伤外科、颅脑外科等各专业的护理。是研究如何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临床护理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外科领域病人临床护理、预防保健以及促进人类健康所必需的基础理论、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培养和强化遵循护理程序的思维方式,利用所掌握的本课程专业知识及技能,开展临床及社区整体护理服务。 三、教学总学时分配表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绪论 1.知识教学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外科护理学的概念、范畴、进展,外科护士的职责及素质。掌握外科护理学的学科性质、理论指导。 2.能力培养要求 掌握外科护理学的范畴,熟悉外科护士的职责及素质。 (二)外科体液代谢失调病人的护理 1.知识教学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体液平衡的概念、调节。水钠代谢失调病人的护理:缺水与缺钠的分类、概念、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诊断、液体疗法的护理。掌握钾代谢失调病人的护理:概念、健康史、身体状况、护理诊断、补钾原则。熟悉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酸碱平衡及其调节,代谢性酸、碱中毒与呼吸性酸中毒与呼吸性碱中毒的概念、健康史、身体状况、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2.能力培养要求 在临床熟悉静脉补液及补钾的原则,会判断各种病人属于何种体液代谢失调及如

何护理这些病人 (三)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1.知识教学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熟悉休克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健康教育。 了解休克的概念、病因分类,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2.能力培养要求 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如何护理休克病人的能力 (四)麻醉病人的护理 1.知识教学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麻醉前护理:评估,麻醉方法的选择,麻醉前的准备及麻醉前 用药。理解局部麻醉病人的护理:常用局麻药和局麻方法,局部麻醉病人的护 理熟悉椎管内麻醉病人的护理:分类,麻醉中及麻醉后的护理。掌握全身麻醉 病人的护理:概念,麻醉深度的评估,苏醒期的护理。 2.能力培养要求 培养学生初步掌握护理各种麻醉病人的技能 (五)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 1.知识教学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手术前病人的护理评估。熟悉手术后病人的护理评估。掌握手 术前病人的护理措施。熟悉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其护理措施。掌握手术后的护 理措施。 2.能力培养要求 培养学生掌握各种术前病人的初步护理能力 (六)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1.知识教学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外科感染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及结局。理解化脓性感染病 人的护理: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要点,预防措施;熟悉常见软组织化脓 性感染与全身性外科感染病人的特征、治疗及护理要点。掌握破伤风病人的护 理: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检查,治疗及护理要点,预防措施 2.能力培养要求 培养学生初步掌握护理常见感染病人的技能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适用于大专

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一、课程简介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儿童保健、疾病防治和临床护理的一门学科。小儿疾病的护理强调连续性、整体性、系统性,将小儿保健、住院护理和家庭作用紧密融合在一起。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护理范畴的拓展,儿科护理学的教学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按护理评估、常见护理诊断、预期目标、护理措施和护理评价进行讲述。注重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介绍,使学生理论结合实践,提高临床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总之儿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临床学科中一门重要的课程。 二、总体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小儿正常生长发育的规律及评估方法,熟悉儿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了解和认识现代儿科护理的观念及原则,为今后从事儿科临床护理及小儿保健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儿科护理的特点;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熟悉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及角色。 了解儿科护理相关的伦理与法律。 课程内容 一、儿科护理学概述。 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儿科护理的特点。 二、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的划分和各自的特点。

三、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 四、儿科护理相关的伦理与法律。 五、儿科护理的发展趋势。 考核知识点 一、儿科护理的特点。 二、小儿年龄分期的划分及各期的特点。 三、儿科护士的角色和素质要求。 四、儿科护理过程中面临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考核要求 一、掌握小儿年龄分期的划分及各期的特点。 二、熟悉儿科护理的特点。 三、了解儿科护士的角色和素质要求;儿科护理过程中面临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第二章生长发育与健康评估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体格生长和发育的各项具体指标和测量方法;计划免疫程序。 熟悉生长发育规律及小儿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各年龄期小儿的健康指导。 了解小儿生长发育中的特殊问题及干预。 课程内容 一、生长发育概述 生长发育规律,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二、生长发育评估 见习体格生长的测量及判断,包括测量方法,计算公式及正常值;体格生长的评估;与体格三、生长有关的其他发育。 四、小儿神经心理发育及评价。 神经系统发育,感知觉发育,运动功能发育,语言发育,小儿心理发展过程和特征。 五、各年龄期小儿的健康指导 六、各年龄期小儿的护理: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和青春期的护理;计划免疫。 考核知识点 一、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 二、小儿体格发育各项指标及测量、计算方法。 三、小儿动作,语言和适应性能力的发展过程。 四、各年龄期小儿的护理要点。 五、计划免疫程序和注意事项。 考核要求 一、掌握小儿体格发育各项指标及测量、计算方法;计划免疫的程序和注意事项。 二、熟悉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各年龄期小儿的护理要点。 三、了解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小儿动作,语言和适应性能力的发展过程。 第三章住院患儿的护理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住院患儿的健康评估;儿科护理技术。 熟悉小儿门诊、急诊、病房的设置及护理管理。 课程内容 一、参观儿科门诊、急诊和病房的设置及管理。 二、示范小儿病史的采集及护理体检。 三、示教小儿用药护理、小儿约束法、头皮静脉输液法。 考核知识点 一、小儿病史采集内容及护理体检 二、小儿药物剂量的计算。

人体寄生虫学

人体寄生虫学》考试题 (A卷) 2004及答案 一、 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一) A型题:从A、B、C、D、E中圈出一个最佳答案。 1.对人体致病力较强的阿米巴是: ( ) A. 溶组织内阿米 巴 B. 哈氏内阿米巴 C. 结肠内阿米巴 D. 微小内蜒阿米 巴 E. 布氏嗜碘阿米 巴 2.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生殖方式是: ( ) A. 配子生殖 B. 裂体增殖 C. 接合生殖 D. 二分裂 E. 世代交替

3.在恶性疟原虫感染者的周围血循环中能看到( ) A. 滋养体 B. 成熟裂殖体 C. 子孢子 D. 配子体 E. 卵囊 4.蚊子传播疟原虫的方式( ) A. 经卵传递式 B. 发育繁殖式 C. 繁殖式 D. 发育式 E. 机械性携带式 5.可引起疟疾复发的虫期是( ) A. 缓发型子孢子 B. 速发型子孢子 C. 红内期无性体 D. 红内期有性体 E. 红外期裂殖子 6.华支睾吸虫主要感染方式是( ) A. 喝生水 B. 喜食某些螺类 C. 生吃蔬菜 D. 生食淡水鱼虾 E. 生食某些水生

植物 7.细粒棘球绦虫的终末宿主是( ) A. 牛 B. 猫 C. 犬 D. 羊 E. 猪 8.卫氏并殖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 ( ) A. 淡水鱼虾 B. 水红菱、荸荠 C. 青蛙、蛇D.溪蟹、蝲蛄 E. 淡水螺 9.斯氏狸殖吸虫的非正常宿主( ) A. 果子狸 B. 犬 C. 猫 D. 虎 E. 人 10.雌雄异体的吸 虫是: A. 华支睾吸虫 B. 布氏姜片吸虫

C. 日本血吸虫 D. 卫氏并殖吸虫 E. 斯氏狸殖吸虫 11. 人体吸虫不 寄生于( ) A. 肌肉 B. 肺脏 C. 脑部 D. 小肠肠腔 E. 大肠肠腔 12.绦虫成虫的结 构( ) A. 有口和消化道 B. 无口,有消化 道 C. 有口,无消化 道 D. 无口无消化道 E. 有口无肛 13.下列寄生虫发育阶段,吸虫不可能有的是( ) A.毛蚴 B.囊尾蚴 C.后尾蚴 D.囊蚴 E.尾蚴 14.能经皮肤感染人的绦虫是(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任务 外科护理学是护理学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是研究如何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临床护理学科,其主要内容包括外科领域病人临床护理、预防保健以及促进人类健康所必需的基础理论、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培养和强化遵循护理程序的思维方式,利用所掌握的本课程专业知识及技能,开展临床及社区整体护理服务。 二、课程目标 1.掌握外科常见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的主要内容。 2.掌握外科常见病病人的救护原则和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具有对病人进行初步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 3.熟悉外科常见病病人常见的护理诊断及医护合作性问题。 4.熟悉外科常见病病人的处理原则。 5.熟悉手术室基本工作内容,严格掌握无菌技术原则,具有初步管理手术室和配合常见手术的能力。 6.了解外科疾病病人的护理目标、护理评价和有关疾病的概述。 7.能够应用外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础护理技术及外科常用专科护理技术,初步解决外科护理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常见病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8.具有运用外科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和人际沟通技巧,向个体、家庭及社区人群提供健康促进服务的能力。 9.培养良好的护士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在外科护理实践中表现出尊重、爱护护理对象,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热情耐心、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具有团队意识及协作精神。 三、教学时间分配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外科护理学的范畴,外科护理学的进展。如何学习外科护理学。 教学要求: 1、了解外科护理学的概念、范畴、进展与学习方法。 重点:外科护理学研究对象、外科护理学与外科学的关系、外科护理学的进展。 难点:外科护理学与外科学的关系、外科护理学的进展。 第二章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病人的护理(4) 教学内容: 水和钠的代谢紊乱,钾的代谢紊乱,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的健康史、身心状况、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教学要求: 1、掌握正常人体水的总量和分布。 2、掌握水的摄入及排出途径。 3、掌握低钾血症的护理措施及护理要点。 4、掌握体液与酸碱平衡失调的防治与护理。 5、理解水和钠代谢失调的类型和护理措施。 6、理解代谢性酸中毒的身心状况及护理措施。 7、理解正常人体酸碱平衡的调节。 8、了解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的身心状况。 重点:等渗性缺水,低钾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 难点:三种缺水的区别,外科病人体液失衡的临床护理。 第三章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教学内容: 休克概述。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的健康史、身心状况、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教学要求: 1、掌握休克的概念。掌握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健康史、身心状况和护理措施。 2、掌握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的观察和护理。 3、理解感染性休克的健康史,身心状况和护理措施。 重点:休克的身心状况、护理诊断、监测,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措施。 难点:休克微循环改变、休克监测。 第四章麻醉护理 教学内容: 麻醉前护理、部位麻醉及护理、全身麻醉及护理。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附件1: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Byh19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分数:4 学时数:64 适用专业:护理 二、课程地位和任务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防治和护理,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护理学科。儿童处在不断的生长发育阶段,儿科护理学自始至终贯穿这一动态发展的特点。《儿科护理学》是建立在基础和临床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 性应用科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任务是 通过学习儿科疾病及其护理,从身体——心理——社 会三方面对患儿进行全面的护理,从而真正体现以人 为本的特点。 三、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明确儿科护理学的任务目标 2.明确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及护理要点 3.明确儿科常见的四大疾病佝偻病、肺炎、小儿腹泻、 贫血 4.掌握泌尿系统的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小儿 的护理 5.掌握缺铁性贫血小儿铁剂的治疗和护理 6.明确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 (二)能力目标 1.了解小儿喂养的知识 2.学会儿科常用的护理技术 3.学会运用护理程序对小儿进行整体护理 (三)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对儿科护理工作的热爱 2.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全身心投入 3.培养学生的“慎独”精神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其特点 2.熟悉儿科护理学的范畴和任务 3.了解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其特点 2.熟悉儿科护理学的范畴和任务 三、教学时数2学时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儿科护理学任务和范围 一、熟悉儿科护理学的范畴和任务 第二节儿童年龄分期 一、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第三节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一、儿科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第四节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一、儿科护士的角色与素质要求 第二章儿童生长发育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生长发育的概念及规律 2.掌握应用儿童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判断儿童生长 正常或异常的方法 3.熟悉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4.了解儿童发展的一些相关理论 5.了解小儿常见的心理行为异常及其干预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

《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 Teaching Syllabus for Fundamental Nursing 一、课程任务与性质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是护理专业主干学科之一,是护理患者所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满足患者清洁、舒适、休息活动、营养排泄等需要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用药知识与技能;常用抢救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护理事业的情感,掌握评估和满足患者各种基本需要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敏锐的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情景式模拟实验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运用护理程序科学化管理病人,满足服务对象整体护理的需要,为后期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学习和临床护理实践打下重要基础。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采用单元测试、阶段测试、期末测试、操作考核及实验报告测评等方法进行教学评价。理论考试采用闭卷形式,理论考试占70%,技能考试占30%。 三、学时分配表 理论课教学内容学时数实验(见习)课教学内容学时数 绪论 1 环境 3 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3 铺备用床法、铺麻醉床法12 舒适与安全 3 卧位与搬运3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9 无菌技术、隔离技术 6 患者的清洁卫生 6 口腔、皮肤、头发护理 6 休息与活动 3 协助患者活动 3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8 T、P、R、BP测量及绘制、鼻导管 吸氧法 9 冷、热疗法 1 冷、热疗法 3 饮食与营养 6 鼻饲法 3 排泄 6 女患者导尿术、灌肠法 6 给药9 摆发口服药法、肌内注射法、静脉 注射法、皮下注射法、皮肤过敏试 验法 15 静脉输液与输血8 周围静脉输液法 6 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 6 基础生命支持技术 6

人体寄生虫学-名词解释

总论 1. 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 生长发育、繁殖规律,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和外界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2. 共生:两种不同的生物共同生活的现象。 3.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双方互相依靠,彼此受益。 4. 共栖:两种不同的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的现象。 5. 寄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害者提供营养物质和 居住场所给受益者的关系。 6. 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完整过程。 7. 终宿主: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8. 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9. 保虫宿主:某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后者在一 定条件下可将其体内的寄生虫传播给人。 10. 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但能存活并长 期维持幼虫状态。只有当其有机会侵入适宜宿主体内时,才能发育为成虫。 11. 免疫逃避:虫体表面结合宿主抗原,逃避宿主的免疫识别。 12. 感染期(感染阶段):寄生虫的某个生活史阶段能够侵入宿主体内并可继续发育或繁殖 13. 带虫者: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无明显临床表现,但可传播病原体,称为传染源。 14. 带虫免疫:人体感染寄生虫后,不能完全消除体内的寄生虫,但对同种的再感染 有一定的免疫力,这种免疫状态称带虫免疫。 15. 慢性感染:寄生虫少量多次感染人体或者急性感染治疗不彻底,常转为慢性感染。 16. 隐性感染: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既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又不易用常规方法检 获病原体的一种寄生现象。 17. 幼虫移行症:指一些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体内,不能发育为成虫,这些 幼虫在体内长期移行,造成宿主组织损伤。 18. 异位寄生:寄生虫在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引起异位损害。

(新)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目标 1、护理学基础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专科护理学的基础,要求学生学好护理学基础为临床专业课打好基础。 2、熟悉护理学基础有关操作的目的,适应症。 3、熟悉运用护理程序做好各项护理操作,规范各项操作规程,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4、具有熟练的专业技术和技能,更好地适应今后临床工作,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成为优秀的高级护理人才。 二、实验学时分配

三、实验内容 实验一护士基本素质及行为规范 【内容提要】护士的仪表要求与行为规范 【目的与要求】 1、熟悉正确的颈、胸、腰、腹、臀部姿态;正确的站、坐、行走、下蹲姿态。 2、掌握正确的端治疗盘、持病历夹、推治疗车、下蹲捡物的方法;护士仪表 的要求。 实验二环境 【内容提要】医院业务科室的设置及护理工作 【目的与要求】 1、了解门诊及病区的设置、布局和护理工作。 2、熟悉急诊科的设置、布局和护理工作。 实验三入院和出院护理 【内容提要】 1、病员床单位的设施。 2、铺床法。 3、运送病人法。 【目的要求】 1、熟悉病员床单元的设施。 2、掌握三种病床的铺法。 3、掌握搬运病人法。 实验四卧位和安全的护理 【内容提要】 1、协助病人更换卧位法。 2、保护具的应用。

【目的要求】 1、熟悉各种操作目的、要求和适用对象。 2、熟悉约束带的使用方法。 4、掌握正确协助病人更换卧位的方法。 实验五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内容提要】 1、清洁、消毒、灭菌。 2、无菌技术基本操作。 3、隔离技术。 【目的要求】 1、树立清洁、消毒、灭菌观念。 2、熟悉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技术等概念。 3、掌握清洁、消毒、灭菌的方法。 4、掌握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方法。 5、掌握隔离技术的操作方法。 实验六患者的清洁护理 【内容提要】 1、口腔护理。 2、床上梳发洗发。 3、床上擦浴。 4、压疮护理。 5、卧有患者更换床单法。 6、全背按摩法。 【目的要求】 1、常用漱口溶液的临床应用。 2、熟悉压疮护理、全背按摩的方法。 3、掌握特殊口腔护理、床上梳发洗发、床上擦浴、卧床患者更换床单、递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归纳

人体寄生虫学 总论 一、定义 医学寄生虫学也称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类健康、疾病有关的寄生虫的科学。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 二、主要概念 1、共生:两种生物之间的共同生活方式 2、片利共生(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获利,也不受害。 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互相依存,共同受益,这种关系称为互利共生。 4、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获利,而另一种生物受到损害,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5、寄生虫:寄生生活中获得利益的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等低等动物。 6、宿主:在寄生生活中被寄生虫寄生,提供寄生虫营养和居住场所,并受其伤害的人或动物为宿主。 7、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8、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9、保虫宿主(储存宿主):作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染源的受染哺乳动物。 10、转续宿主:寄生虫的非正常宿主。 11、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12、感染阶段: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后能继续发育和/或繁殖的发育阶段。 13、带虫者:体内带有寄生虫而未表现临床症状的人。 14、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一)、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 A.掠夺营养;B、机械性损伤;C、毒性反应;D、超敏反应。 (二)、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作用 1、先天性免疫 2获得性免疫:1)非消除性免疫:带虫免疫;伴随免疫。 2)消除性免疫 三、寄生虫的流行与防治 (一)寄生虫流行的基本环节 1、传染源:寄生虫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 (二)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自然,生物,社会。 (三)寄生虫的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四)寄生虫病的特点: 1、异位寄生; 2、幼虫移行症:幼内脏虫移行症;皮肤幼虫移行症; 3、慢性感染和急性感染 (五)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1、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者 医学蠕虫学 第一章线虫 第一节似蚓蛔线虫 一、形态 1、成虫:长圆柱形,形似蚯蚓 雌虫:较大,长20-35cm,尾直 雄虫:较小,长15-31cm,尾端向腹面弯曲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归纳

人体寄生虫学 一、定义 医学寄生虫学也称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类健康、疾病有关的寄生虫的科学。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 二、主要概念 1、共生:两种生物之间的共同生活方式 2、片利共生(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获利,也不受害。 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互相依存,共同受益,这种关系称为互利共生。 4、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获利,而另一种生物受到损害,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5、寄生虫:寄生生活中获得利益的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等低等动物。 6、宿主:在寄生生活中被寄生虫寄生,提供寄生虫营养和居住场所,并受其伤害的人或动物为宿主。 7、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8、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9、保虫宿主(储存宿主):作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染源的受染哺乳动物。 10、转续宿主:寄生虫的非正常宿主。 11、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12、感染阶段: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后能继续发育和/或繁殖的发育阶段。 13、带虫者:体内带有寄生虫而未表现临床症状的人。 14.寄生虫:一类失去外界自由生活能力,暂时/永久地寄生在另一生物的体表/体内,获取营养, 给被寄生物带来损伤的低等动物 15.带虫免疫:人体感染某些原虫后,产生一定的保护性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可杀伤体内大部 分原虫,但还不能彻底消灭,体内仍存有少量原虫,并对再感染的原虫有一定抵抗力,无虫 体免疫力消失,这种免疫现象称带虫免疫 10.带虫者:寄生虫进入人体,可在体内长期生存,把这种人称为带虫者 11.隐性感染: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感染某些寄生虫后,不出现临床症状,用常规的病原学诊 断方法不易查到病原体,称为隐性感染 12.夜现周期性:微丝蚴白天滞留在肺毛细血管中,夜晚则出现于外周血液的现象 13.疫水:疫水是指被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以及寄生虫所污染的,具有传染性的水源 14.变态:从卵变为成虫要经过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行为和本能的 一系列变化的总称。 15.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 16.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 17.伴随免疫:初次感染血吸虫后,体内活成虫产生特异性免疫,对己存在体内的活成虫不 起作用,但可杀伤入侵的早期童虫,这种现象称为伴随免疫 18.机械性传播: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表或体内,无发育无繁殖(数量/形态不变),虫媒 对病原体只起传递运载作用 19.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必需在一定种类节肢动物体内发育至感染期或(和)繁殖至一定数 量后才能传播给宿主 20.免疫逃避:在免疫宿主体内寄生的寄生虫可逃避宿主的免疫系统识别,而存活、寄生 21.旅游者腹泻: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主要寄生于人体的小肠上部,引起腹疼、腹泻和吸收 不良的症状,此病在旅游者中多见

继续教育学院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适用护理学专业 一、课程简介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儿童健康保健和疾病防护的一门学科,是护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儿童生长发育、儿童营养与喂养、儿童身心方面的健康促进、儿童疾病的防治与护理等。其任务是从体格、智能、行为和社会等方面来研究和保护儿童,充分利用先进的医学、护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提供“以儿童及其家庭为中心”的全方位整体护理,以增强儿童体质,维护和改善儿童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儿童生命质量和人类整体素质。 本课程教学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突出重点,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沟通,知识的交叉渗透,将知识的传授与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性质为考试课,学时30学时。 二、课程目标 (一)基本理论知识 掌握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儿童营养及各系统常见疾病护理的基本知识。熟悉儿科常见疾病的病因、诊断与治疗原则。了解和认识,儿童解剖、生理及心理特点,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儿科护理的发展,为今后从事儿科临床护理及儿童保健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技能 掌握儿科常用专科护理技术:如温箱、光疗箱使用,婴儿喂养技术、儿童头皮静脉穿刺技术等,了解现代儿科护理技术的发展,并增强基础护理操作能力。 (三)基本素质 要求学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乐观、开朗、稳定的情绪,具有与儿童及其家庭有效沟通的能力,树立整体护理观念,运用护理程序解决患儿的健康问题。

三、学时分配 单元名称理论学时 1 绪论 1 2 儿童生长发育 1 3 儿童保健 1 5 儿童营养 1 8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4 9 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2 10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3 11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3 12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3 13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3 14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2 15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1 20 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3 21 危重症患儿的护理 2 合计30 四、理论教学目标与内容 第一章绪论 目标 1.掌握儿童年龄分期及各期的特点。 2.熟悉 (1)儿科护理学的任务和范围。 (2)儿科护理的特点及儿科护理的一般原则。 (3)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 3.了解 (1)儿科护理相关的伦理与法律。 (2)儿科护理学的发展趋势。 内容 1.重点阐述 (1)儿童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护理学基础3年制中专护理专业教学大纲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三年中专) 《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系 0—七年八月

《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一、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基础护理学是高等院校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护理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从概念、程序、和实践的角度出发介绍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 通过对知识、技术程序和经验积累、以及人文关怀理念的整合,注重教学的整体优化,重点培养学 生关怀和照顾病人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基础护理工作作 为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基础,贯穿于满足患者对健康需求的始终,是临床专业课程的先导。为临床专 科护理奠定基础。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以后学习临 床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二、目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遗传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护理学学基本概念、基 本原理、基本试验研究方法、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熟悉近护理学学发展的新动向,并能解答和分析 理论上和实践上遇到的护理学问题。 三、教学内容安排 本课程总学时146学时,其中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82学时。

四、选用教材和参考书 (1)《护理学基础》李小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年第1版,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 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2)《护理学基础》:李小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年第2版,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 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3)《基础护理学》:李晓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年第5版,全国医学高等医药“十 二五”规划教材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1.与前修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前修课程主要包括文化课程、医学基础课程和护理人文课程 等,前修课程的学习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与后续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主要 为临床专科护理课程。本课程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了引导和促进作用,使护生在学习临床专科护理课程时能利用护理学的基础理论、 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运用护理程序、专科护理技术对各专科患者实施针对个案特点的整体护理, 是连接岗位通用能力和专科护理能力的桥梁。 六、教学方法与考核 本课程宜利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理论教学与课外习题和答疑相配合的教学方法。随着 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逐渐增加和补充视听资料。 成绩考核应以笔试闭卷考试为主,结合平时实验,作业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实验内容要求学生填 写实验报告,实训内容要求学生完成实训手册。 运用多元考核方式,综合评价学生能力为引导学生加强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学习,针对护理专 业的学科特点,按职业岗位标准改过去单一理论考试的模式为平时考核、实践考核、理论考核并重的

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大纲2016.3

《外科护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大纲制定(修订)时间: 2016年2月 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课 适用专业:护理学专科学生 实验(上机)计划学时:12学时 开课单位:护理学系 一、大纲编写依据 外科护理学是护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医学各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均有密切联系,是现代科学体系中一门综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独立学科,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应用性科学。同时外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的科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特设了实践课程并配合录像等。 二、实验课程地位及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实验内容以《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等课程内容为基础。通过实验课程内容的安排,学生从感观、直观的认识和自身的体会,大大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和实践技能的熟悉,为将来临床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验目的、性质和任务 本实验内容的安排,目的是学生在掌握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理论和外科专科所需的常用操作技能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进行技能指导和应用电化教学,强化学生对操作技能的掌握和理论知识的理解。要求学生: 1.对外科常用仪器能够识别和初步使用; 2.掌握外科洗手法和手术衣、无菌手套的穿、戴、脱方法; 3.掌握手术中无菌操作原则和术中配合; 4.掌握手术室护士的不同职位的职能和素质要求; 5.了解手术室的设置、布局和配备、物品准备及消毒灭菌等; 6.了解外科常用的护理技能如输血、止血、引流管护理、造口的护理等; 7.了解外科专科护理知识,如胃肠减压技术、腹腔灌洗术、体外循环护理、断肢的护理等;8.了解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判断和护理。 四、实验基本要求 实验一胃肠减压技术 【实验目的】 引流胃内积液及胃肠道内积气,减轻腹胀及缝合口张力,利于伤口的愈合。是利用负压吸引原理,将胃肠道积聚的气体和液体吸出,以降低胃肠道内压力,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局限,引流胃内积液及胃肠道内积气的一种治疗方法。 【实验要求】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护理学基础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护理学专业必修课。本课内容特为从事护理专业的学员提供专业理论课及相关理论知识以及执行专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及技能、运用护理程序科学化管理病人,以满足整体化护理的需要的知识。 二、课程基本内容 护理学基础包括两大部分:第1~6章主要介绍护理学作为一门专业的发展趋势,护理实践中常用的相关理论与概念,护理学独特的理论与模式,并重点描述作为护理实践框架结构的护理程序。第7~20章为基础护理内容,包括帮助满足病人生理和心理需要,维持病人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获得健康状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三、课程目标 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内容的学习后,将能够: 1、描述护理作为一个专业的发展趋势。 2、运用所学理论、概念和技巧评估各年龄阶段个体的各层次需要。 3、在护理实践中有效地应用护理程序。 4、解释各项护理基本技能的原理。 5、按规程独立完成常用的技术操作。 6、运用所学知识为病人及其家庭提供维持身心健康所需要的基本护理活动。 本课程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规范的护理技术操作技能。为使学生明确教学的具体要求,本课程以行为目标的形式明确教学大纲的要求,使教学要求具有更强的操作性。目标以外的内容不做考核要求。 四、课程衔接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前期课为医学基础课(包括人体解剖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等等)及人文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后期课为护理学专业课。 五、媒体的选择与配合 本课程的主媒体是护理学基础教材及护理学基础学习指导,辅助媒体是18学时电视课,网上教学辅导;考试辅导资料等。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实习课20学时,课程实施和媒体的相互配合及学习建议详见课程设计方案。 六、教学方法 多种媒体教学,学生以自学为主,结合学习指导教材、音像教材及辅导课、小组活动、网上学习及实习进行学习。

人体寄生虫学(丁香园下载)

人体寄生虫学 【第一篇】总论 一.概述 人体寄生虫学(human parasitology) :是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活动、生存繁殖规律,并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和外界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一门基础课程。 研究对象:人体寄生虫 研究容:分类、形态特征、生活史、与疾病关系、流行病学和生态学。 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 TDR公布重点防治的七大寄生虫病为:疟疾(malaria)、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丝虫病(filariasis)(淋巴与盘尾)、利什曼病(leishmaniasis)、锥虫病(trypanosomiasis)(非洲与美洲) 我国的五大寄生虫病:(1956年提出) 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黑热病、钩虫病(黑靴把狗虐死了) 新情况:食源性寄生虫病(管圆线虫病)、机会性寄生虫病(弓形虫) 二、寄生、寄生虫和宿主 (一)寄生现象 两种生物间共同生活的三种方式: 1.互利共生(mutualism):双方互相依赖、均能获益。如:牛与纤毛虫。 2.偏利共生(commensalism):一方获利,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如:人与齿龈阿米巴。 3.寄生(parasitism):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如人与蛔虫。受益的一方称寄生物,受害的一方称宿主(host)。 寄生虫(parasite):是指营寄生生活的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二)寄生虫的分类 医学原虫(Medical Protozoa) 1.按形态结构分:医学蠕虫(Medical Helminth) (线虫吸虫绦虫) 医学节肢动物(Medical arthropod) 2.按寄生性质分:专性寄生虫(如疟原虫、钩虫等)(P9) 兼性寄生虫(如粪类圆线虫) 3.按寄生部位分:体外寄生虫(主要是医学节肢动物) 体寄生虫(原虫、蠕虫和少数节肢动物) 4.机会致病寄生虫:如弓形虫、隐孢子虫等 (三)寄生虫的生活史(life cycle):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过程。 生活史类型( Types of life cycle): 1.直接发育型:不需要中间宿主;如钩虫、似蚓蛔线虫等 2. 间接发育型:需要中间宿主;如:肺吸虫、日本血吸虫等 宿主的类型: 1.终宿主:definitive host: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 2.中间宿主( intermediate host) :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按发育先后顺序分为:第一中间宿主、第二中间宿主 3.保虫宿主( reservoir host):有些寄生虫除了寄生于人体外,还可寄生于其他脊椎动物,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称这些动物为保虫宿主。

外科护理学-实验课教学大纲模板

《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外科护理学 课程英文名称:Surgical Nursing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统招本科 课程总学时:实验学时: 一、实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本实验课程的性质:《外科护理学总论》是从事外科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课程。它主要研究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本实验课程的任务:使学生逐步掌握外科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包括:外科手术室无菌技术;手术人员的无菌准备;病人皮肤准备;手术器械用品无菌准备;常用手术器械物品的名称、规格、使用方法及用途;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清创术;换药术;复苏术;战伤救护识。 二、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1、本实验课程的目的: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外科护理学总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树立牢固的无菌观念,掌握外科无菌技术、外科手术基本操作和术中配合。熟悉现场救护配合,清创换药技术。学会对危重病人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为今后学习外科疾病的护理打下良好基础。 2、本实验课程的要求: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掌握外科手术的基本操作技术,学会外科常用器械的使用,掌握外科无菌操作技术,熟悉外科病房和手术室的设置及各种规章制度,熟悉手术及麻醉的配合,熟悉外科休克、外科补液、复苏术、外科营养、外科感染、损伤等常见病的护理原则和护理要点。

三、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学时分配情况

四、基本设备与器材配置 五、实验成绩评定与考核方法 考核方法:按抽签顺序轮流进行操作考试。 评分标准:外科打结、器械认识、手术人员的无菌准备、手术区的无菌准备心肺脑复苏、上止血带、绷带包扎等内容。每项操作考试按100分制记分,操作考试占本课程总成绩的30%。 五、实验指导书和参考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