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林蛙的骗局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殖林蛙的骗局解读
林蛙养殖骗局手法解析2010-08-3116:34
林蛙养殖骗局主要集中在使用欺诈手段进行炒种从而谋取暴利。

凡行业的炒种者除了刻意营造林蛙养殖简单,投资小,风险小,收益巨大的行业舆论氛围外,主要就高举着三样东西骗取市场信任和掏钱的。

一是高喊着自己有“基地”、公司,最不济的是说自己有场地,暗示市场自己有着雄厚的实力和丰富的经验;二是拿出了一些照片、视频,好像硕果累累自信满满;三是打着参观考察培训供种回收技术支持等系列服务的旗号,让人觉得技术全面效益有靠。

笔者无意说凡以这三项来展示自己的就是炒种者,但只要经过仔细观察如下几点就能够发现刻意炒作欺诈者的面目:
1.什么称之为“基地”?是有那么几亩地几个蛙棚几间瓦房就能称作是基地的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大约所有养蛙的地方都能够称之为“基地”了。

所谓“基地”,指的是出发点,大本营。

那么这些自诩为“基地”的进取前沿在什么地方?大家可考察下,这些自诩为基地的地方,是否有“前沿”;是否有切实可信的战略发展计划;战略发展计划中的方方面面以及与前沿的关系,是否存在着这些战略的有机关系。

比如说,这个“基地”发展有养殖户,那么这些养殖户为什么发展的,和“基地”的战略发展关系是什么?他们之间的战略纽带是什么?如果仅仅是买卖种蛙和回收合同的,这仅仅是交易关系而不是战略关系。

不少人认为发展推广养殖了,就能够称为“基地”了。

这不是对“基地”有意的炒作,就是在有意的炒作误导下形成的定向思维结果。

事实上凡有客户和合同,作为一般的贸易公司就是日常的业务内容,完全不能作为“基地”的范畴。

所以当考察发现名不副实的时候,就要考虑一个问题:对方的实际目的是什么?
那么有公司,有场地是不是就等于有实力和推广的资质呢?其实这是前几年的主要炒种旗号(这两年的牛皮是越吹越大)。

在全人工养殖总体失败的格局下,略思考下就能知道,借贷度日的、负责累累的、苟延残喘的、靠另外的产业支撑的、仅有微薄利润勉强糊口的等等不利处境情况下,只要还不到关门清算的地步,公司名号和场地都会存在的。

所以有公司名号和场地并不说明就是具备实力和资质。

因此,仅仅反复把自己有实体进行强调的,都要加以警惕。

但是,高举这杆旗子的好处是让不知情的圈外人产生一个遐想:这些公司或场地是怎么存在下来的?不赚钱能存在下来吗?这种简单的遐想甚至成为很多人上项前“考察”对方的出发点。

实际上就是去看看是否有这个公
司、这个场地,看上去是不是还象那么回事。

那么好极了,炒种者就会精心布好了一个外表光鲜的局来等你上钩,并且让你切实感受到他们是运转着的。

因为在你的思维中,“存在着”就说明了一切,那还有什么能够阻挡炒种的成功呢!
好些投资人除自己亲自去看外,在这之前还会到处打听哪里是真的好的,于是争夺舆论渠道就成了这些炒种者必然的选择。

除了打出虚假广告、在各自的网站、博客、空间甚至是QQ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进行虚假宣传、造谣诽谤他人以外,业内比较著名的交流渠道“百度林蛙吧”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在这个“吧”中,各路炒种者采取不同的手段,甚至雇佣一批人采用造谣、诽谤、谩骂等下流手段,长期盘踞,攻击真实的发言,干扰正常的探讨交流,美化自己,掩盖真相。

更有甚至与政府农科热线黑专家狼狈为奸,互相利用、各得其所。

笔者长期以来坚持科学态度坚持劝阻一般经济薄弱的小投资人介入,于是成为“众矢之的”成为其中被主要围攻的“大骗子”。

如此打着“反骗”的旗号进行欺诈性舆论宣传的行径,与直接或间接推荐炒种实体、宣传林蛙项目“投资少效益高”交替利用,在百度这个重要的行业交流窗口已经成为一种主旋律。

还要注意的是某些居心不良者怕公开行骗容易被揭露(尤其是近年来笔者坚持在林蛙吧这个渠道不断揭露行骗言论情况下),就建立各种所谓“技术交流”的QQ群,而在这种群中组织几个“托”来搞气氛、交朋友,怂恿加入者介入林蛙养殖从中达到炒种牟利目的。

在这种有实体幌子、有舆论配合的氛围下,很难有真心介入投资的人能够逃脱被蒙骗的厄运。

今年还不到入秋,笔者所知道的投资人,其中不乏规模达千万级别的,无一不以失败告终!
其实要识别这类骗术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关注市场上这些“推广”者是否在秋季打出广告欢迎别人去考察。

因为无论从推广方展示养殖成果技术实力,还是学习者进行场地准备两方面来讲,这个时间考察学习都是最佳的,而根本不是春季(早春林蛙就开始产卵,学习再加建设来得及吗?再参见第三节。

)。

2.为了加深初步查阅资料的人的可信度,炒种者会在自己的网站等宣传渠道中,打出一些照片、视频之类的东西,并且拼命加以渲染和在各种舆论渠道里加以强调。

让人看着这些东西就觉得对方确实把蛙养成了。

这种手段实际上非常成旧,只是骗骗刚接触项目的人而已。

实际上,只要养过蛙会拍照的都知道,不管你的规模有多大,只要选好了角度就都能够把小蛙圈拍成大蛙场,拍出那些“累累硕果”的。

所以有照片和视频本身是不能说明任何问题的。

只有包含着技术含量的照片才具有意义。

但一般外行能够看出技术含量吗?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仅仅拍几只蛙在地上跳跃或者是聚堆打盹的照片或视频,是不能作为技术实力凭证的,把它们作为观赏倒可以。

这样的照片和视频只要圈里还有蛙活着,大家都能拍到。

所以,把观赏价值的东西当成技术实力的展示并加以强调和渲染,其目的就不言自明了!
3.至于考察参观培训供种回收技术支持等等,实际上是让客户产生系列服务完整的联想。

但仔细看下,为什么这些单位或个人不在每年的9-10月份“欢迎考察”?因为每年的这个时候很多“技术领先”、“国内最大”等等自诩的场地上已经“惨不忍睹”甚至已经死得没有什么蛙了。

而只要避开这个时间段,早了就还有蛙,晚了那蛙就“入水了”、“冬眠了”、“还不到产卵期”,你自然就看不到蛙了。

很多人简单认为,考察亲眼目睹就不会被骗,眼见为实嘛!其实这样的投资人忘了魔术的障眼法。

最低限度,这些地方的蛙圈里面都是草,你能看清楚还有多少蛙在那里吗?笔者曾应邀对某蛙场进行技术评估,他们有8个大棚,每个棚有近200平方。

对方号称还有6万余当年蛙,5000余二年蛙。

而实际上呢?笔者观察分析后,当场要求进行抓捕集中。

结果经过两天搜寻找到当年蛙2000余只,二年蛙仅25只!!其实在更多地方除了开春炒种一直到小蛙登陆后的一个月左右才开放,其它时间里是进不去的(让你进去干吗?),尤其是到了该收获的秋天。

你一定要进去怎么办?开个天价参观费就能把你难住。

一般来讲,因为考察人常千里迢迢去的,也是在事先选择过的。

经济上和精力上都没有很大的选择余地,所以基本上是抱着对方“基本可以”就进行“合作”的态度。

更重要的是考察者有一种虚荣的心理,总相信自己是独具慧眼,不会轻易否定选中的对象的。

所以,对于处在各种不利情况下的炒种者,只要给对方一个合适的解释就行了。

比如今年不巧遭灾;今年饲料没有跟上;比如今年孵化时间晚了;比如现在蛙多数都在草里面;比如今天气温低些,蛙不愿活动都隐藏不出;更有甚者还振振有词:我这里太出名了,小蛙都给卖走了!你要养就快下决心,把定金交了合同签了,迟了我的订户都满了,你要养我也没蛙给你了。

其实内行的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而外行就很容易信以为真。

最终大不了死猪不怕烫,信不信由你吧!
培训就简单多了,没接触过养蛙的人哪里知道对方是胡说八道还是真有能力?所谓浑水
摸鱼,谁能分辨真和假?只有当养起来后才发现根本不行。

笔者曾撰文分析过,由国家专利评估所确定的价格,一套系列的养殖技术其价位在数十万,甚至一个蛙场建设的无形资产就达到了数百万!那么这个几千元的培训你认为真有含金量,真能帮你把蛙养成吗!最多只能教你怎么开始养殖林蛙。

实际上,把这个价格包装成全部技术投入,不仅是出于无奈(因为自己根本就没有真正能养出蛙并达到自诩的效益的技术),更是为急于提高收入的一般小投资人量身定做的,而重点的收入是放在炒种上。

歪打正着的是一些规模化投资人也中了这个圈套,以为林蛙养殖技术就那么回事,派几个人学习一下,最多再请一个养过蛙的“技术员”或者叫做“养蛙老师”,回头就数百万、数千万地投入下去,实实地笑翻了炒种方!
供种才是所有运作的核心,这个里面利润炒作成功的话极大。

这就是养蛙人纷纷趋之若鹜的原因。

这个里面一般人常拿价格说事,笔者不认为是这样。

一方面价格是由市场供需关系确定的。

另一方面如果不是以野生成年林蛙冒充人工选育种蛙的话,真正的种蛙其培育的成本也确实是极高的。

炒种其实不仅通过抓捕普通野生成年林蛙(甚至是刚达性成熟的)冒充培育的种蛙卖出高价,最
重要的是通过不合理的数量供给来达到暴利的目的。

炒种者常以多于现场实际需要几倍、十几倍的数量让养殖者购买种蛙以谋取暴利。

有个场子引种就花了8万,足以使蛙场密度达到700只/平方!更多的则是利用引种人不了解这个项目技术难度,为对方构造出一个美好前景后,就以几百万、过千万的投放量计划生产,由此成千上万对地卖出“种蛙”,达到暴利目的。

在高于市场商品蛙价格数倍、超过实际容量数倍(乃至十几倍)、超高生产计划这三个因素的集合下,大家算一下,其中的暴利达到了多少?(注意这三者之间的数学关系是乘法!!)
在这里,笔者顺便说一下。

有些规模化投资人认为,既然现在的技术还不成熟,那么就用数量换商品量。

就是投入10倍的养殖量换取最后的商品量,照样发财了。

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幼稚的。

因为既然使用了不成熟技术,预计会造成90%的损失,那么你是用什么来保证还能剩余10%呢!这么干全过程的成本是多少(请参阅本博《林蛙养殖最低成本大约在什么范围》一文)?笔者这么多年来,听说了不少规模化投资人这么干,却还没有见到有谁达到预期目标的。

大家可查阅下近几年来,初期通过新闻、电视、百度林蛙网页广告等舆论渠道宣布建立了庞大的什么基地或者公司的单位,是否还有后继报道?据
笔者所知,除去死个精光外,当年就只剩下2-3%倒是有那么几起,连放养靠天长的成活水平都没有达到!笔者曾专文分析过,目前不要说不成熟的技术,就是对于一般极少部分还能盈利的人群来讲,投入产出比仅1:2以内,如果着重用数量换商品量的方法去掉成本以后,冒这么大风险和投资所得到的回报能有多少?与在正常投放的情况下,目前已经能够达到的投入产出比1:3--1:5相比,其中又相差了多少?
关于回收是最诱惑刚介入养殖林蛙的人的一项内容。

其实对方早就知道你是必败无疑的,谁还会怕和你签署回收合同?对周边就有野生林蛙的地方,有人就琢磨万一死亡了就去收野生林蛙拿过去换钱。

其实自己看看这个回收价格,不就等于是野生林蛙的市场价格甚至还更低些呢!路程稍远的还得贴上运输费,这种情况下你就是养成了会有得赚吗!
技术支持等是让客户放心的关键招数。

这里说说技术支持的必要条件吧。

除了建设方法和基本的技术培训外,其实养好蛙更重要的是现场的调理和对疫情的防治。

而对于现场的调理是根据当地情况的变化,依据林蛙的生物特点进行随机的处置的,并无一定之规。

同时,从笔者领导团队由南到北横跨浙、苏、皖、鲁、豫、川、辽、黑、上海,约十余个点的研究,以及与无数的养殖户信息交流反馈情况看,各地疫情特点均有差异,并且与当地的地理气候及其管理水平具有密切的联系。

另外就是同病也广泛存在着不同病菌感染造成的情况,同时不同病却可由同一种病菌引发,还存在着不同病程中不同的病理反应。

至今为止笔者虽自酌对林蛙疾病防治的研究居于领先,但每经一地,病例档案还在继续增加!决不敢说蛙病种类到此为止不会再有新的案例出现。

那么请思考一个基本问题,作为常偏隅于一地却又面向全国的推广方,他们是怎么知道各地地理
气候特点,并掌握养殖规律和疫情特点的?在这种情况下又如何能够进行正确的指导?面对对深层次知识还极其缺乏的客户,如何能够清楚地表达蛙情或者疫情呢?缺乏严格训练的养殖户极其容易发生操作不规范而导致林蛙发病,如果支持方接受的信息是不完整的,甚至是错误表达的,那么如何正确进行技术支持呢?显然这种技术支持是靠不住的。

也就是说,真正的技术支持必须能够可信地解决这个问题,否则即为假。

对于现在满目的炒作,有些人很幼稚地认为投资人失败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就可根据合同文本去告他们欺诈!其实这些朋友自己看看这文本上的条款,当你养殖了就知道是霸王条
款,根本抓不住把柄的。

其次,这个官司你打得起吗?首先要告就是违法者当地的法院,整个过程不会短于半年,你千里迢迢去干这个?这就是二十多年来失败者可谓“横尸遍野”却没有人去告的原因!
可悲可叹的是更多的失败者只要还撑得住,也卷入了炒种的行列,以达到“生产自救”“反败为胜”的目的。

这些人的介入,更进一步强化了“唱多”的“行业舆论”,加剧了美化项目掩盖失败的“共同语言”。

这种背景下,有谁去揭破这个局,谁就会被围攻还有什么可奇怪的吗?那些讲真话的人,哪一个没遭到过诽谤和谩骂攻击?炒种人和他们雇佣的打手们在理论学术、现场技术上均无知透顶,自知无法正面交锋,除了纠集几个人伪装成各种人各种身份进行谩骂诽谤外,更是采用造谣的方法。

这场较量(严肃地讲是一场斗争)会长期存在下去,这是广大投资者在投资考察中需要认真加以识别和思考的。

由于全人工养殖处于长期的总体的失败中,通过炒种以维持自身的生存成为一种商业性选择。

这种风气处于没有制约地蔓延,已经严重毒害了投资的环境。

再望投资人对这个项目介入前要仔细分辨,慎重抉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