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动人心的时刻》教学设计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_2

《激动人心的时刻》教学设计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_2
《激动人心的时刻》教学设计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_2

《激动人心的时刻》教学设计 (西师版四年级下册)

设计理念

基于生命背景的语文课,是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的过程。人的语文素养,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发展和提高的。让学生置身于文本背后宏大的时空背景,在语言、情境和精神(思想、情感与意义)的和谐共振中,通过与作者、编者、教者与同伴的生命对话,构筑心灵的语文、精神的语文,这正是我们教学设计的目标追求。

教材版本

西师版第八册第28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12个生字,会写其中9个。

2、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想象“神舟”五号发射升空的过程,感受发射场面的壮观,体会人们期待、紧张、激动、幸福等复杂的心理活动,激发民族自豪感。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片段。

4、收集相关资料,完成课堂练笔。

教学重难点

感情朗读课文,感受“神舟”五号发射升空的壮观场面,体会人们期待、紧张、激动、自豪等复杂的心理活动,激发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参与,预习课文,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及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走进时空背景,了解主要内容。

1、走进背景:同学们,浩瀚的宇宙神秘而美丽,人类自古就有飞天的梦想。昨天我们查了资料,你知道哪些关于飞天的故事呢?(神话,万户飞天,前苏联、美国……)

2、引入课题:是啊,没有什么比飞天更让我们激动的了!进入新千年,我们中华民族也实现了飞天的梦想,还记得那是哪一天吗?(2003年10月15日)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开课,让学生置身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和横贯千里的广阔空间中,阅读文本便有了一个宏大的背景。]

3、字词认读: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这些词语会读吗?自己读一读,做到声音洪亮,读音准确。

4、主要内容: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能用比较简洁的语言说一说吗?

[实事求是,把教学建基于学生已有初读的基础上。检查学生预习和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为学生继续深入阅读奠基。]

二、学习“飞天过程”,引导读悟交流。

(一)自读勾画:默读课文,用括号把你感到激动的地方标出来。

标好之后,大声地读一读,用心地体会体会。

(二)了解概况:告诉大家,哪些地方让你激动?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请学生上台板书4:00,7:30,9:02等等)让我们激动的地方各不相同,看来大家对课文有自己独特的体会,非常好!在这些时刻里,最让你激动的又是哪里呢?

[根据学生的阅读体验,由面到点,切入重点,整个教学不平均使用笔墨。]

(三)切入重点:是啊,千年的等待,千年的梦想今朝就要实现,我们多么希望看到飞船升空的那一刻啊。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最让人激动人心的场面!

默读课文4、5自然段,边读边想,标出让你激动的词句,读一读,体会体会。

[自读自悟,是教学指导的前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个性化阅读和理解。学生与文本、编者的对话在静悄悄中展开。] (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相机引导重点片段的学习。)

1、10秒倒计时。

(字幕)现场指挥员不时传出的各种指令,重重地敲打着人们的心。零号指挥员开始最后10秒倒计时:10,9,8,7,6,5,4,3,2,1。

(1)谁来读?此刻,看着高高耸立的神州五号,人们会想些什么?

同学们体会得很好,此时人们的心情是复杂的,有激动、有紧张、

有担忧、还有期待……各种复杂的心情交织在一起,那,在你看来,这是怎样的10秒呢?

(2)这是怎样的10秒呢?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期盼凝聚的10秒!虽短犹长的10秒!

★牵动13亿中国人的心、吸引全世界的目光的10秒!

★科学家们的呕心沥血凝结成的10秒!

★让人们激动、紧张、担忧的10秒!……

(3)是啊,从嫦娥奔月、万户飞天,到今天这一刻,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就要变成现实!让我们一起倒计时——(紧接飞船升空录象。配解说:伴随着滚滚浓烟和轰天巨响,“神舟”五号稳稳地冲向了辽阔碧空!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愿望,它牢牢地牵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看似简单的十个数字,却蕴涵了多种复杂的感情和文本意义。把这个片段作为指导学生感悟语言的重点,目的在于为学生感悟语言提供一个范例。同时,也是为把学生情感引向第一个高潮作好铺垫。]

2、火箭点火升空的瞬间。

(字幕)只见发射架两边淡黄色的浓雾腾空而起,震耳欲聋的一声长吼,撕破了大漠的沉静,“神舟”五号稳稳地冲向辽阔碧空。

(1)这激动人心的场面是那样壮观,你能用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吗?请同学们自己体会着读读。

(2)抽读评价:腾空而起—气势之壮;震耳欲聋—声音之大;稳稳地——升空之稳。

(3)自读--齐读。

同学们抓住重点词,通过朗读再现了火箭点火瞬间的壮观场面,这的确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刚才还有同学提到9:02分这个时刻,你能够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朗读来表现“神舟”五号在天空描绘的那一幅图画吗?

[情到深处自然鸣。心灵的语文不能不需要感情的爆发和宣泄,不能不需要语言的活化与表达。品味语言,朗读表达,既是情与景的共生,又是学习语文的又一种方法示范。]

3、飞船在天空中的变化。

(字幕)9时02分,“神舟”五号在人们激动的喊声中抛出了一条乳白色的烟雾,好像银练当空舞。随着银练的不断扩散和拉长,飞船与逃逸火箭分离,在碧蓝的天穹上画出了一道优美的弧线,伴随着轰鸣声的渐渐远去,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成为天空里一颗晶莹夺目的星。

(1)认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标出让你激动的词句,体会体会,再大声地读一读。

(2)动情地读给你的同桌听,注意表现出你想象出的画面。

(3)谁来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专心听,看你的脑子里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好像银练当空舞”:银练指什么?体会比喻之美,领悟汉语言文字之美。感情朗读(个读—齐读)。

★抓“晶莹夺目”,质疑,联系前后文,体会情感。

(从词的本义,深入领悟到这个词的表达凝聚着几千年的梦想;寄托了13亿中国人的期待;寄托着13亿中国人的自强梦;让中国进入了世界科技强国;表达了人们的自豪和热爱之情……)★感情朗读。(自读——齐读)

[课堂,是儿童的课堂。课堂,因儿童而生动。在沿着情感推进的过程中,让学生根据先前学习语文的方法自学,意在举一反三。但放手让学生自学不等于“放羊”。估计学生对“银练”和“晶莹夺目”的理解有困难,所以,任需相机点拨。]

三、朗读抒发情感,给孩子一个梦。

(字幕)啊,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人们遥望那颗星,不知不觉涌出了幸福的泪花。因为那颗星寄托着13亿中国人的期待,寄托着13亿中国人的自强梦!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

1、感情朗读:遥望着这颗寄托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的晶莹夺目的星,人们的幸福之情无法言表!让我们一起朗读。

2、结束语:同学们,我们的飞天梦已经梦想成真!还有更多的激动、更多的辉煌期待我们去创造,去实现,去分享,让我们相约在下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以读代讲,在学生情感和理解达到一定深度的基础上,让学生朗读文章最末两个自然段。全课进入第二个高潮。并在这个高潮中,给学生一个梦想。让孩子带着梦想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幸福的

人生。整个学习从宏大的背景中来,又走向宏大的生活世界中。一次语言与生命,与精神共生的学习经历,就已完成。]

板书预设:

25 激动人心的时刻

(学生板书)飞天梦—————自强梦

凌晨4时

6时15分

7时30分“神舟”五号

9时02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二、背诵自己喜欢的片段。

三、交流查找的资料: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激动人心的时刻?

四、正确抄写生字词语。

五、以《为了又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为题,完成课堂练笔。

激动人心的时刻

2003年10月15日,一个令每个中国人自豪的日子,一个将要载入中华民族史册的伟大时刻。这天,中国人将乘坐自己的飞船遨游太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将变成现实。

凌晨4时,整个酒泉基地沸腾了。人们冒着严寒不约而同地向航天员杨利伟居住的问天阁集中。大家都想看看即将创造我国航天历史的这位英雄。在人群的欢呼声中,身着太空服前往发射场的杨利伟镇

静自如。他从车窗里探出头,频频向送别的人群挥手,脸上的微笑显露着他的自信和轻松。就是这个身高只有一米六八的小个子,承载着亿万中国人遨游太空的愿望。

6时15分,戈壁的夜色还很浓重,他微笑着进入飞船,静待火箭点火升空。而此时,成千上万的人们已经等候在发射场外了,全世界的目光都注视着这里。

7时30分,大漠红日喷薄而出,太阳的身边是高高耸立、气宇轩昂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箭头直指苍穹。现场指挥员不时传出的各种指令,重重地敲打着人们的心。零号指挥员开始最后10秒倒计时:10,9,8,7,6,5,4,3,2,1。只见发射架两边淡黄色的浓雾腾空而起,震耳欲聋的一声长吼,撕破了大漠的沉静,“神舟”五号稳稳地冲向辽阔碧空。

9时02分,“神舟”五号在人们激动的喊声中抛出了一条乳白色的烟雾,好像银练当空舞。随着银练的不断扩散和拉长,飞船与逃逸火箭分离,在碧蓝的天穹上画出了一道优美的弧线,伴随着轰鸣声的渐渐远去,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成为天空里一颗晶莹夺目的星。

啊,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人们遥望那颗星,不知不觉涌出了幸福的泪花。因为那颗星寄托着13亿中国人的期待,寄托着13亿中国人的自强梦!

16日6时54分,在太空遨游了21小时的杨利伟胜利归来。至此,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浩瀚的太空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去感受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2.读句子,说说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⑴人们遥望那颗星,不知不觉涌出了幸福的泪花。

⑵16日6时54分,在太空遨游了21小时的杨利伟胜利归来。至此,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浩瀚的太空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

选做题

“嫦娥奔月”的梦想已经变成了现实,你还知道哪些梦想成真的事例?给大家说一说。

自主积累

把你喜欢的词语写一写。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一) 1 2 1 古诗词三首 3 课型:古诗词 4 教学目标 5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6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7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8 话 说说诗句的意思。 9 10 德育目标:让学生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11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理解句意。 12 教学方法:运用插图和教师的导语带入诗的意境—理解词句、想象画13 面—吟诵诗词、体验诗情。 14 教学准备: 1、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白居易和他的作品。 15 16 2、多媒体课件 17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18 19 第一课时 20 独坐敬亭山 教学目标: 21 22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 23 24 3.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5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6 27 1.同学们以前学过李白的诗吗?谁来给大家背一首呢?这节课,我们就来28 学习一首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 29 2.解题。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30 独坐:单独地坐。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 31 二、自学古诗 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 32 33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34 ②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35 36 2.检查自学。 37 ①指读全诗。(正音) 38 ②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师生评议) 39 (尽:没有了。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闲:休闲,休息。 40 厌:满足。) 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 41 42 顺。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 43 (句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44 45 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与”“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二、重难点: 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预习: 1、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2、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3、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4、分组学习 读熟三首诗,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5、指导朗读。 四、教学反思: 我在黑板上给孩子们抄了一首刘禹锡的《望洞庭》,指导学生朗读并初步理解,然后指导背诵。一节课,不仅学会了教材上的古诗,还积累了课外书上的古诗一首。这样的课堂拓展,教一带一,既充实了教学内容,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课后,我进行了教学反思认为,“课堂拓展,教一带一”的方法,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又就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与学习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等基本理念。 我在教学古诗《独坐敬亭山》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我布置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彩色画的家庭作业。当时学生们的热情特别高涨,情绪也很激动,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第二天,大大小小的画交上来了,瞧着这一幅幅流露真情的画,对我而言,与其说就是在批改作业,不如说就是在欣赏作品。 在这堂课上,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了问题,比如在一个环节上媒体没有同步,比如板书当中的一些失误,以及在随机问答中的不够严密等,都就是因为准备的不够充分,或者说就是设想的不够严密,因此渴望完美的我课后充满懊恼,并一次次告诫自己:今后上课务必要认真、再认真,做到百密而无一疏。 2、桂林山水 一、教学要求 1.通过瞧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与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西师大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 Ⅰ、字词聚宝盆(20分) 1、请根据拼音,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5分) xīn sī jié fèi xū ( )香声()力()() mǐ qiān chā dài tiǎn 风()全球 ( ) ( )慢 ( ) 着肚子 2、下面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用“——”画出来,并将正确的字写在后面() 里。(3分) (1)霍霍燃烧煞是好看以易待劳逍遥自在() (2)粉妆玉彻水光潋滟晶莹剔透毫不气馁() (3)残不忍睹丢盔弃甲无师自通落荒而逃() 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4分) ()手不及()不成军人心()()关重要 学以()用融()贯通()大名循()渐进 4、用“然”字组成词语恰当的填入句内。(不能重复)(4分) (1)一个()的机会,我见到了我最崇拜的英雄——杨利伟。 (2)雨像刀切断似的()停住了。 (3)让大家吃惊的是他()说他做得没错。 (4)天气预报说今天要下雨,()下午就下起雨来。 5、趣味题(成语加减乘除法)。(4分) (1)()鸣惊人+()窍生烟=()面玲珑 (2)()彩缤纷-()面楚歌=()丝不苟 (3)()花齐放×()家争鸣=()家灯火 (4)()亲不认÷()顾茅庐=()全齐美 Ⅱ、句子百花园(16分) 1、按要求写句子。(7分) (1)读句子,然后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走进绚丽多姿 ....的生物世界,我们会发现生物都有自己的生命时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人类古老的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呢?(改为陈述句) (3)这就是生命,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生命。(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讲礼貌的人是一种极坏的行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句子模仿秀(仿写)。 关爱如一缕和煦的阳光,照耀着我们的心灵。 关爱如一串和谐的音符,_______________。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改版后)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五单元三角形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第八单元统计 营养午餐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第十单元总复习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四(5)班上学期期末检测,平均分为85.7,合格率为97.6%,优秀率为58.7%。本班大多数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符合年龄及年级特点,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数学的信心较强;学生分析能力有一定的提高。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同时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的方面也欠缺,需要下大力量来培养训练。同时也存在个别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家长配合不到位现象,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本班的学生能够听从老师的教导,但是自主创新的意识还是比较缺乏,针对这现象在教学中对学生要加强培养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对那些学习基础较差、家长常于疏忽的学生,应在课内课外加以帮助,使其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同时提高学习成绩。 二、全册教材的整体分析 (一)教学内容包括:1.四则运算 2.观察物体(二) 3.运算定律 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5.三角形6.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7.图形的运动(二) 8.统计 9.数学广角——鸡兔同笼10.总复习。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理解平均数,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 试题及答案 此套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题及答案免费下载由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整理,所有试卷与小学教材大纲同步,本站试卷覆盖了人教版、北师大版、西师大版、苏教版、语文S版、语文A 版北京版湘教版冀教版等各版本试卷供大家免费使用下载打印。 因为小学语文期末试卷复制时一些内容如拼音、图片之类没有显示,需要下载的老师、家长可以到本帖子二层(往下拉)下载WORD编辑的DOC附件使用! 如有疑问,请联系网站底部工作人员QQ! 试卷内容预览: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班级姓名分数 一、积累与应用(49分)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ruì wēi è kāng kǎi ()雪消融,百花盛开,()的群山()地显现出自己的春装。草 ping jū juān yuān yāng ()上,小马()在散步,树上,杜( )啼鸣,小河里,( )戏水。好一幅春景图啊! 2.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横线。(3分) (1)小教(jiāo jiào)授,请你再教(jiāo ji ào)教我。 (2)叔叔开着载(zǎi zài)汽车在外地跑生意,有三载(zǎizài)没回家了。 (3)这种鲜( xiān xiǎn )花很鲜(xiān xi ǎn)见。 3.查字典填空.(5分) “丢卒保帅”的"卒"字,音序是(),音节是();查部首是先查()部,再查()画.解释有:1兵;2差役;3完毕,结束;4死.“丢卒保帅”一词中的"卒"应是第()种解释.

4.根据下面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5分) (1)胆量大,胡作非为。() (2)没有任何办法。() (3)精神或注意力高度集中。() (4)救助、医治快要死的或受伤的人。() (5)非常寒冷的冬与酷热的夏天。() 5.选词填空。(5分) 冷静平静恬静安静宁静 (1)班主任出现在教室门口,教室顿时( )下来. (2)王老师结我们说:“考试时要(),不要急躁。” (3)四周连绵的青山,环抱着这个()的小山村。 (4)()西湖犹如硕大的镜子。 (5)月光照在盲姑娘的()的脸上。 6.补充下列句子。(5分) (1) ,莫如勿知。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围魏救赵教案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围魏救赵教案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复述课文中进一步积累语言。 2.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意思,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了解孙膑善于分析,因势利导的聪明才智。 3.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概括有关内容。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孙膑的资料,了解有关孙膑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孙膑善于分析,因势利导的聪明才智。 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意思,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通过预习,你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词语吗?多种形式检查认读文中的词语。 (围魏救赵,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危在旦夕,胸有成竹,乘虚而入,以逸待劳,稳操胜券,心服口服,惊慌失措,日夜兼程,人心惶惶,天罗地网,精疲力竭,措手不及,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落荒而逃) 2.老师示范说一个这样的句子。(一支拥有八万精兵的军队由进攻时一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到最后被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这一切就发生在”围魏救赵”这个故事里。)相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句与课文有关的话,帮助对词语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试着简要介绍课文主要内容。 3.再读课文,根据课后第二题的提示,试着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并把括号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第一部分:赵国被围,向齐国求救(1~2段)。 第二部分:田,孙商议,直取大梁(3~8段)。 第三部分:佯攻襄陵,围魏救赵(9~12段)。 第四部分:孙膑设伏,齐军大胜(13~14段)。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抓重点词读出文字背后的信息)。 1.读一读,说说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2.魏国军队怎样?在文中勾画出相应的词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上册)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案(上册) 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 1-1亿以内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 内容:P2-4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难点: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具:图片和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 2、数数: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数? 4、出示图片: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请学生试着读一读。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问: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多少? 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 师: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 4、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 亿级万级个级 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1 3 8 1 9 0 0 0 ↑ 表示8个十万 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4个数位是一级。 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三、巩固新知 1、“做一做”的1题数数 2、“做一做”的2题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

西师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期终试题及答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积累与应用(46分) 1.看拼音写汉字(8分) gān gà jié cháo jīfěng xiū rǔ (1)遇到( )的事,要学会自我( )。面对( )、 ( ), kāng kǎi 要( )反击。 páng bó wēi é mù yù (2)登上气势( )、( )雄伟的华山, ( )在阳光中, 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2.下列词语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 悠然自得万籁俱寂循循善诱 B. 毛遂自见置之度外张口结舌 C. 前程是锦心急如焚如泣如诉 3.将下列词语正确搭配(2分) A .宝贵的构思 B .巧妙的魔术 C .神奇的时间 4.我会说(2分) 学校组织春游,要买东西,小明回家该怎样向妈妈说。

5.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头接()语()心()()口()心 ()口开()()()其谈口()()河 从容()定愁()不展笑()颜() 旁()无人()()其谈()口开河 语()心长排()解难 6.根据课内积累,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7分) 知而弗为,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 冰冻三尺,。窗户口吹喇叭——。 黄山归来不看岳,。 请写一句农谚: 7.课文链接。(8分) 《军神》一文中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是 《题西林壁》诗中有三对反义词,他们是和和和诗中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的诗句是: , 。 《黄河的主人》中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和,战胜了成为了滚滚黄河的主人。 8.按要求做题。(7分) (1)露珠闪耀。(扩句) (2)一望无际的田野上种着许许多多的庄稼。

缩句: (3)我在白龙市场附近住。(改变次序,意思不变) (4)学校的工作很重要,我不能离开。(不改变愿意,改为问话语气) (5)蜜蜂在花丛中采蜜。(当着人来写,让句子更形象) (6)你想将天上的云朵比喻成什么,写出来。 (7)成语接龙。 熟能生巧 9.画出不是同一类的词(2分) 桃花梅花雪花桂花 猪肉牛肉鸡肉肥肉 爸爸妹妹奶奶同学 二、语文实践(8分) 1.给字选择恰当的解释。(4分) 闻:1.听见 2.听见的事、消息。3.名声。4.用鼻子嗅气味。 世界闻.名()闻到香味() 新闻联播()耳闻目睹() 顾:1.转过头。2.注意、照管。3.拜访。4.前来购买商品的人 顾客()奋不顾身()三顾茅庐()环顾四周() 2.口语交际(4分) 假如你是红领巾监督岗的一员,你发现一同学衣冠不整并没戴红领巾,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课:故乡的“水墨画” 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有关段落,积累优美的词句。 3.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句,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从中感受故乡风景的独特与美丽,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选取几段优美的音乐,准备配乐朗诵。 教材简析 也许你吃过菱角吧?那淡淡的清香会让你久久回味。那么,你见过满塘的菱叶吗?见过采菱人置身于碧水中,快乐采摘的情景吗?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一起走进他的故乡,去看看长满菱角的池塘,去听听采菱人欢乐的笑声,当然,也“品尝品尝”美味的菱角。 全文共有5段,第1段写故乡长满菱角的池塘远看似大大小小的水墨画。第2段写初春池塘渐渐有了生机,一过“黄梅”,菱叶就挤满池塘,菱盘上缀满小花。第3段写临近中秋,采菱女采“头朝菱”的情景。第4段写采菱时节,家家户户飘出的菱香。第5段写“我”想象自己又加入采菱队伍,边采边品尝。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朗读课文,体会词句意思,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感受故乡风景的独特、美丽,学会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词句。 解读与提示 * “散漫”在文中是分散、不集中的意思,用在这儿很准确,也很有意思,它体

现出一种随意、自在的美。 * “黄梅”在这里不是水果,是指春末夏初梅子黄熟的一段时期。 * 从“黄梅”前的“细小”“疏疏朗朗”到“黄梅”后的“涨满”“密密匝匝”,可见菱角的盛期是在“黄梅”之后。 * 多美的池塘呀!它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充满了快乐和希望。 * “头朝菱”即第一批成熟的菱角。 * 一只手“掀”,一只手“掐”,准确地写出了采菱女轻盈熟练的采菱动作,鲜嫩、清甜的菱角放进嘴里嚼一嚼,脆脆的、甜甜的,那美滋滋的感觉一直渗进心底。难怪孩子们也那样迫不及待!好好地读一读,体会他们内心的喜悦与急切吧! * 家家户户煮菱角、剥菱角,扑鼻的香味飘出窗户,弥漫整个村庄。这是一幅多么温馨的画面呀!教学中要引导孩子们边读边想象,体会作者简单的文字描绘出的和谐、欢乐的场面。 * “徜徉”的意思是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吃着散发清香的菱角,“我”又想起故乡的“水墨画”了……这是多么惬意的场景呀!要引导学生细细地读一读,品一品。 * 识字与写字教学:“嚼”是多音字,嚼舌根,倒嚼,咀嚼,本文念。书写的重点在“菱”“馨”“掐”“嚼”这几个字上,要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和不要多笔少点。 * 课后1题:有感情地品读课文,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此题有助于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一定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情感。 * 课后2题: ⑴“涨满”“挤”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菱叶们长大了,整个池塘都是菱叶,显得很茂盛。 ⑵“溢”“诱惑”突出了煮熟后的菱角四处飘香,让人嘴馋。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1古诗词三首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 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⑴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⑵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 ⑶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 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 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画一画这两句。 ⑵、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 ⑶、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 ⑷、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 ⑸、品析: 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 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 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⑴、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 ⑵、理解“看不厌”: ①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 ②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 ⑶、品析: 李白把敬亭山当作了──神,所以看不厌,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优秀教案:《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2.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 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水彩笔,尺子,三角板,量角器,小棒,淡粉色的纸片,双面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64~65页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画图感知,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直线,知道了直线的特点,今天咱们继续学习直线的有关知识。 (一)学生想象在无限大的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师:老师这儿有一张纸,如果把这个面儿无限扩大,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它是什么样子的?在这个无限大的平面上,出现了一条直线,又出现一条直线。想一想,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会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学生想象) (二)学生画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各种位置关系 师:每个同学手中都有这样的白纸,现在咱们就把它当成一个无限大的平面,把你刚才的想法画下来。注意,一张白纸上只画一种情况。开始吧。(学生试画,教师巡视) 二、观察分类,了解平行与垂直的特征 (一)展示各种情况 师:画完了吗?在小组中交流一下,看看你们组谁的想法与众不同?(小组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把你们的想法展示给大家看看? (小组展示,将画好的图贴到黑板上) 师:仔细观察,你们画的跟他们一样吗?如果不一样,可以上来补充!(学生补充不同情况) (二)进行分类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画出来这么多种情况。能把它们分分类吗?在小组中交流交流。(小组讨论、交流) 1.小组汇报分类情况。 预案: a.分为两类: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 b.分为三类: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的一类; c.分为四类:交叉的一类,快要交叉的一类,不交叉一类,交叉成直角的一类。 当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出现“交叉”一词时,教师随即解释:也就是说两条线碰一块儿了。在数学上我们把交叉称为相交,相交就是相互交叉。(并在适当时机板书:相交)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人教版小学第七册音乐教案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 歌曲: 快快长小蜜蜂鹿甜甜的咧如今家乡山连山大树桩你有几岁童谣山谷静悄悄 读谱知识: 1.认识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它们的作用。 2.会唱一个升记号的调的歌曲。 3.学习切分音。 4.认识常用速度标记(二) 欣赏: 教学要求:介绍西洋管弦乐器、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及乐队。介绍音乐家聂耳。 发声基本要求: 1.在气息的支持下,逐步扩展音高。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饱满。 4.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视唱: 1.视唱在C调号上的音阶。 2.练唱有增四、减三旋律音程的练习曲。 3.分二声部练唱大小六度和声音程。 4.在教师的帮助下视唱在C调号上的单声部歌曲。 5.在教师指导下视唱有临时升记号的单声部歌曲。 6.在教师指导下视唱4—8小节二声部歌曲。 7.划拍视唱二、三、四拍歌曲。 练耳: 1.使用C调号听记二拍子的2—4小节单旋律。 2.听记2—4小节节奏(包含有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 3.听记和声音程中的两个音。 教材难点: 本册的难点在于读谱知识,将临时变音记号和固定变音记号唱准并会认;二声部合唱听辨,要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扎实。 教材重点: 音乐感觉表现力的培养。 音乐知识的兴趣及掌握。 声音训练:和谐、统一位置。 对所学音乐作品的兴趣、爱好。 第一课快快长 教学内容: 歌曲:快快长 读谱知识:变音记号 综合训练:1.新疆民歌《半个月亮爬上来》声乐练习 2.听音练习

欣赏:大森林的生命(少年叙事歌曲) 教学目的: 一.以欢快、活泼的情绪,饱满而富有弹性的声音,表现种树的愉快心情和表达自己快快成长的愿望。 二.认识变音记号,结合本课歌曲和综合训练听辨变化音。 三.通过歌曲和欣赏教学,激励学生学习少年英雄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高尚品质。 歌曲分析:作者:胜民词文杏曲 题材:歌中以树木的生长比喻儿童的成长,表达了孩子们热切希望自 己可棵快快长大,为祖国建设出力的心情的创作歌曲。 曲式结构:一段体 调式:C大调 拍号:2/4拍 教学时间:四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1.谈话:回顾三年的音乐课学习情况 2.复习一首大家最喜欢的歌 3.提出要求:上课专心听讲,学好知识,为今后三年的学习获得更大的成绩打好基础。 复习 1.五线谱:高音谱号 2.G大调 F大调 读谱知识 1.临时变音记号:变音记号记在任何一个音符的前面,叫做临时变音记号。 2.区别:(1)记在高音谱号后面的变音记号,在旋律所遇到这个音的地方都唱 成带“#”“b”的音。(2)用在某音符上的变音记号仅对本音符和同一小节内再次出现的相同音高的音有效。 3.若在同一小节中变化音后该音再次出现需唱(奏)本音位时,则应标记还原 记号。 4.变音记号的种类(简单介绍) 练耳、听音 1.听唱 2.听辨、模唱、听唱 3.这首练习曲取材于优美的新疆民歌,唱时应注意宁静、抒情的气氛,变化音的出现给人以月亮缓慢升起的感觉。用mp—mf—mp的音量和比较含蓄的音色歌唱。 鼻韵母发音位置要保持统一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发声练习 1.跳音练习:mi ma注意气息、口型、笑肌、气流 2.《半个月亮爬上来》E—F 要求:用“mu”演唱,声音柔和、连贯 基本练习 1.节奏练习

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卷面分5分) 日积月累(32分) 一、请写一条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在下面田字格里,注意书写规范、 美观、整洁。(2分) 五、按要求写句子。(4分) 1. 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我觉得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ch e gum 澄( ) ( )溉 x m l i C o 烟() 火( ) 三、组词。( 4分) 诞( 燥( ) 涎( 噪( ) 四、照样子写词语。( 8分) 懒洋洋(ABB 式)- 心平气和(含近义词)- 、 lu o w cn 赤( ) ( )美 ch ① xi ① ( ) ( )欲滴 沏( ) 增( ) 砌( ) 赠( ) 二、看拼音写词语。(4分)

2.看例子,仿写一个拟人句。 例:桃花开了,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 六、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6分) (1)子不学,()。幼不学,()。 (2)(),留取丹心照汗青。 ⑶书犹药也,()。 虚心使人进步,()。 (5)莫愁前路无知己,()。 七、请写有关猪八戒的故事歇后语各两个(4分) 阅读理解(35分)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3分) 1、“老婆婆的手像___________________ ,脸像 ______________ ,牙 齿________________ ,两颊_________________ ,可她的眼睛又明又亮, 像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采用______ 的手法写出了老婆婆 的外貌。 2、“________ ,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____________ ” 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__ ,作者是—,课外你积累的表达朋友依依 惜别之情的诗句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3、学了这册课本,你最喜欢哪个人物,写出你喜欢的原因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7分)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概貌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 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语 文 教 案 (罗明忠) 2012年3月第一单元 1、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 一、激趣导入

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诗圣、诗仙) 2、揭题。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二、释题,简介背景 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 2、过渡: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 1、自读古诗,做到“五不”。 2、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四、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互读古诗,检查是否做到“五不”。 2、交流诗意。 五、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2、老师点拨:“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厌”的注释是“满足”。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 六、指导朗读 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 2、多种形式读诗: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等。 七、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自由吟读。 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 望洞庭 一、形象感知,揭示诗题 出图。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禺锡是怎样描写的。 二、自由吟读 1、学生边读边参阅课文注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2、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集体理解。 三、指名朗读,同桌互说意思 1、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 2、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 “镜未磨”写出了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的美,真是别出心裁。 君山如青螺,只因是遥看,这个比喻用得非常妙。 四、引导赏析 1、你觉得哪一句诗写得好,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心情。 2、与上一首比较,体会不同的景致及古诗的借景抒情的手法。 3、背诵《独坐敬亭山》、《望洞亭》。 五、交流课外积累 1、说说你知道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2、课外继续收集山水诗。 六、练习 任选一首,想象景致,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画,并配上诗句。 第二课时 忆江南 一、复习导入 背诵前两首以及课外搜集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忆江南》是一首词,又描写了怎样的景致,怎样的心情呢? 二、读课文,理解内容 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边读边看图,理解意思。指名读,读准生字,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指名看图说出意思。朗读领悟词义,教师做如下点拨: “忆江南”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 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 旧:从前。曾:曾经。谙:熟悉。胜:超过,胜过。 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让学生自己说说词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首词的意思。 三、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2019-2020年西师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年西师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班级姓名分数 一、积累与应用(46分) 1.看拼音写汉字(8分) gān gà jié cháo jī fěng xiū rǔ (1)遇到( )的事,要学会自我( )。面对( )、 ( ), kāng kǎi 要( )反击。 páng bó wēi é mù yù (2)登上气势( )、( )雄伟的华山, ( )在阳光中,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2.下列词语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 悠然自得万籁俱寂循循善诱 B. 毛遂自见置之度外张口结舌 C. 前程是锦心急如焚如泣如诉 3.将下列词语正确搭配(2分) A .宝贵的构思 B .巧妙的魔术 C .神奇的时间 4.我会说(2分) 学校组织春游,要买东西,小明回家该怎样向妈妈说。 5.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头接()语()心()()口()心 ()口开()()()其谈口()()河 这些成语都与有关。 6.根据课内积累,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7分) 知而弗为,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 冰冻三尺,。窗户口吹喇叭——。 黄山归来不看岳,。 请写一句农谚: 7.课文链接。(8分) 《军神》一文中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是 《题西林壁》诗中有三对反义词,他们是和和和诗中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的诗句是: , 。 《黄河的主人》中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和,战胜了成为了滚滚黄河的主人。 8.按要求做题。(7分) (1)露珠闪耀。(扩句) (2)一望无际的田野上种着许许多多的庄稼。 缩句: (3)我在白龙市场附近住。(改变次序,意思不变) (4)学校的工作很重要,我不能离开。(不改变愿意,改为问话语气) (5)蜜蜂在花丛中采蜜。(当着人来写,让句子更形象) (6)你想将天上的云朵比喻成什么,写出来。 (7)成语接龙。 熟能生巧 9.画出不是同一类的词(2分) 桃花梅花雪花桂花 猪肉牛肉鸡肉肥肉 爸爸妹妹奶奶同学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试卷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单元试卷-第5单元检测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 huàn zī chén cí 精神()发绚丽多()望()莫及义不容() hóng dǐng dǐng dài lù lù ()光满面()大名新陈()谢忙忙() zhí yè róng yì 繁()生长()体燃料()铁炼钢免()力 二、辩别近字组词。 螯()卉()覆()幢()渣()沛() 蟹()奔()履()憧()查()肺()三、补全下列各组词语。 ()手示意()不容辞精力充()赏心()目 精神()发()大名开天()地放()性物质 绚丽多()房屋()连不()之地()驴技穷 四、改写句子。 1.一阵风吹灭了茅屋里的蜡烛。(改成被字句) 2.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我们不能忘情。(改成反问句) 3.难道您担心我会把您这位朝鲜妈妈忘怀?(改陈述句) 4.师长命令我进团进攻敌人右翼。(分成两句话) 5.儿童乐园里,碰碰车最好玩。(调换词序,句意不变) 6.李伟爱打乒乓球,李伟爱踢足球。(合并成一句话) 五、修改病句。 1.但是我犹豫了,生怕恐怕弄坏了这一幅美好的画卷。 2.初到北大荒,感到一切都不习惯。 3.啊,一条清澈的小河奇怪般地出现在我的眼前。 4.他不仅是我们班的三好学生,所以被评为“市级优秀少先队员”。 六、写出和下面句子相对应的句子。 1.读书破万卷,。 2.,淡妆浓抹总相宜。 3.宁为玉碎,。 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七、读下面的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我占地地少,生长快,绿化覆盖面积大。目前,城市房屋毗连,空地减少,开辟庭院的可能性变

小。如果注意发挥我的作用,就能增大绿色的空间。我只需利用围墙一角,便能生根发芽,攀墙生长。一根茎粗2厘米的藤条,种植两年,墙面的绿化覆盖面积便可达30至50平方米,三四年后,我便能把整幢房屋的墙面攀满。我的这个本事,是其他植物望尘莫及的。 我的叶片较大,宽10至20厘米。炎夏,从根部吸收的水分经叶片蒸腾,可带走空气的热量,降低环境温度。我的茎叶密集,覆盖在房屋墙面上,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照射。降低室内的屏障。我们攀缘在沿街围墙、房屋墙面上的枝叶,像绿色的屏障,不仅可以吸收环境中的噪音,而且能够吸附飞扬的尘土。 1.给加点字注上拼音。 ()()() 毗连整幢厘米 2.“我的这个本领,是其他植物望尘莫及的”中“这”指什么? 3.第2段主要介绍了爬山虎的什么作用? 4.读“我的叶子较大,宽10至20厘米,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试题等教育教学资源全部免费提供下载参考,欢迎你光临选用! 八、节选文章《儿子》 儿子是两年前在边防牺牲的,每年到了那一天老人都办几样菜,对着云南方向摆下,洒上几杯鸭溪窖()酒。这是儿子生前爱喝的,老人一直没有掉泪,这是典型山民性格,坚毅,强悍()。每月都要收到来自云南边防的汇款20元,两年了。最初只有汇款,后来,有一次老人实在忍不住,让邻居小刚给这个自称“解()为民”的同志写了封信。“解为民”看了信,知道老人最大的难处是孤独。于是老人便月月都又收到一封信,嘘寒问暖,也谈部队生活及自己婚姻,落款都是端端正正的“您的儿子”,老人满意了;这不是真正的父子关系吗?老人的心温暖了。 ,这两个月来,汇款照样来,信中断了。老人焦虑不安,他也凭直觉感到,一定发生了意外的事。 老人揣()上积攒()起来准备给“儿子”办彩礼的钱,登上去云南的火车。部队首长把他带到一个松林环绕的地方,那里并排筑着两座烈士墓,一座是亲生儿子的,一座是“儿子”的。 1.在文中括号里为加点字注音。 2.在第3段“”上填入恰当关连词是() A.虽然然而但却 B.于是虽然却但 C.可是虽然但却 D.可是如果但是就 3.“老人的心温暖了”是因为 4.把“这不是真正的父子关系吗?”改为陈述句 5.你对文中“儿子”是怎样评价的? 参考答案 一、垂蔓;扒开;冻僵;锦衣玉食;熄灭;橱窗;驻守;粗茶淡饭 二、扒土八两;诞生延安;积蓄畜生;劝说力量 三、睹;灭;名;呼;光;中 四、1.B 2.A 3.C 五、1.他是个好学生。2.我把珍珠鸟安置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制的笼子里了。3.飞禽走兽,走南闯北。 六、1.下自成蹊 2.天涯若比邻 3.落红不是无情物 4.死于安乐 5.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6.莫等闲;空悲切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概貌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 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