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全息成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
解二次方程,令S=0, 解得S在
S
M
m
利用时分复用三维全息照明扩展视场、增大信号
• 3、关于体内神经元荧光染色成像的实验设置
用920nm波长的飞秒激光(170fs的脉冲) 零阶光束 检流计反射镜 光电倍增管 光场显微镜 slm调制 扫描透镜 管状透镜 光线扩束 管状透镜 发射滤光片 短传分色镜 物镜 普克尔盒
2006年丹麦公司ViZoo于研发的360度幻影成像是全息投影目前 最具魔幻效果的技术。
• (方法:用全息膜搭建一个倒金字塔形的三角漏斗几何模型,由四台投影 机投射的视频图像,在漏斗里经过一系列的光学衍射后汇合成为全息图像。 这一系统还可以配加触摸屏,现场观众可通过各种手势和动作,操纵3D产 品模型进行旋转,或部件分解。广泛用于各种展览会和发布会上的新型广 告载体,此外,该技术也用于博物馆,可再现一些珍贵的文物,防止失 窃。)
(2)把激光激发分成n等份,且通过物镜之后激发的焦点区域不变,n等份 的平均时间信号S表达为: 2 2
(3)选取n个激发点中的m个时,平均时间信号S表示为:
P P S n T T n n
2 2
Pm S n n
P t slm 2 T PT mm - t slm n n m
焦点立方体
利用时分复用三维全息照明扩展视场、增大信号
4、通过实验确定视场的扩展和信号的增益,运用双光子显微镜对 活体神经元钙离子的三维成像 N
像素:N×N(N=256),SLM视场(2xmax×2ymax ):xmax=ymax = 4 NA 相机参数:NA=0.8,放大率:16×,波长λ=920nm,2xmax=140um,将9个slm视场用 检流计定位9次,实验测得视场增大至380um,扩大7.4倍。 在神经元钙离子成像实验中,把老鼠(清醒)头骨与感光板粘合固定,用 飞秒激光经过调制后激发在体神经元钙离子的荧光染料,最后被双光子显微 镜接收并记录荧光强度,再现神经元的活动状态,用不同颜色标注神经元活 动,
术的时代。到了90年代,人们开始用CCD等光敏电子元件代替传统的感光胶 片或新型光敏等介质记录全息图,用数字方式通过电脑模拟光学衍射来呈 现影像,使得全息图的记录和再现真正实现了数字化。)
• 4、1969年,本顿发明了彩虹全息术,能在白炽灯光下观察到明 亮的立体成像。(基本特征是,在适当的位置加入一个一定宽度的狭缝,
物光波、参考光波光强 干涉项(振幅、相位)
数字全息 3D 显示原理框图
利用时分复用三维全息照明扩展视场、增大信号
1、用检流计扫描扩展视场
在相干照明系统中,物方空间光强度分布:I(x,y)=|F{H(u,v)}|2 H(u,v)=A(u,v)expjφ(u,v),H(u,v)为物方光强复振幅分布。 在SLM的N×N个像素上进行0到2π的相位调制,SLM视场被像素数量限制。传 统的全息图照明系统的SLM的视场:光学视场包含相机视场,最后是空间光调 制器视场。用时分复位方 法,横向展开slm视场, 在不同时间照明不同区域, 在共轭光瞳平面的镜式检 流计按时间次序扫描slm 全息图横向拼贴的九个视 场。总的相位调制为SLM 与检流计相位调制之和。
全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数字全息术 全息术 计算机技术 实现数字全息图的记录和再现 光电成像技术 优点
缩短了再现周期(省去了定影、显影、漂白等化学湿处理过程) 计算机加入了数学处理方法:消除相差、噪声,避免了干板的非线性。 制作成本低,成像速度快,记录和再现灵活,
百度文库
缺点
CCD像素远不及银盐干板的像素 CCD靶面有限(影响被记录物体的大小,再现像景深,像的清晰度。)
2
利用时分复用三维全息照明扩展视场、增大信号
• 为使平均信号S最大化,得出选n个激发点中子集数m与总曝光时间和slm转 换时间的关系。
Pm S n n
2
P t slm 2 T PT mm - t slm n n m
T mM 2t slm
处取最大值
2 2
利用菲涅尔衍射公式或傅里叶变 换获得光场复振幅分布,用计算 (2)计算机模拟再现 机显示强度分布和相位分布 jC ( x, y )
( x, y ) O( x, y ) R( x, y) O02 ( x, y) R02 ( x, y) 2O0 ( x, y) R0 ( x, y) cos(O R )
限制再现光波以降低像的色模糊,根据人眼水平排列的特性,牺牲垂直方 向物体信息,保留水平方向物体信息,从而降低对光源的要求。)
全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 5、1994年第一张数字全息图诞生(U.Schnars和W.Juptner展示)。
• 6、2001年德国国家实验室首创研发了全息膜技术,使三维图像 的再现成为可能。 • 7、2003年首次成功应用于全息投影技术中。
数字全息三维成像
内容:
数字全息3D技术背景知识 数字全息3维物场再现原理 全息技术的应用前景
全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 1、(全息技术最早于)1948年斯盖伯提出了波前重现。 • 2、1962年,美国雷斯和阿帕特尼克斯(在基本全息术的基础上,将 通信行业中“侧视雷达”理论应用在全息术上,)发明了离轴全息技术。 • 3、1967年古德曼和劳伦斯提出了数字全息。(开创了精确全息技
利用时分复用三维全息照明扩展视场、增大信号
如图为双光子信号与选取子集的实验 与理论数据,SLM的相位转换时间经实验 有97%是7.5ms,估计最大的转换时间是 10ms,保证普克尔盒疲敝光的时间, 荧光强度最大时,曝光时间T=100ms,实 验m值为7和5,而理论上在t(slm)为7.5ms 和10ms时,m值是6.7和5。对应不同的 slm转换时间。经理论与实验, slm转换时间变短, 信号增加更大。
利用时分复用三维全息照明扩展视场、增大信号
• 总结: • 用时分复用方法横向扩展SLM视场,对应轴向扩展可结合可 调透镜和变形反射镜来延伸轴向视场。 • •

通过激发点的子集选取来确定双光子信号最大值的各部分数 据(slm转换时间,子集数量,总曝光时间)。 神经元钙离子成像,其中飞秒激光对于荧光染料的激发以及 透过分色镜被光电倍增管放大信号从而观察到荧光强度反应神经 元活动。
• (经过7年的发展,全息膜已经从第一代的1英寸栅格状网眼全息单元升级 到了如今的第四代0.2毫米97%透光度全息膜。依靠这薄薄的透明膜,无论 是T形台上的流光溢彩,还是舞台上虚幻影像,都可实现。全息膜的价格自 然不菲,透光率为70%的全息膜市场价都达到1800-2200元/平米。)
全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2008年,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打造了展现大脑的可更新的3D全 息显示屏。
• (这是世界上首批3D全息显示屏之一。最初的全息显示屏尺寸为4英寸乘4 英寸(约合10厘米乘10厘米)。)
全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日本广播公司(NHK)决心在2020年之前推出第一台Holo-TV。
• (现已拨款28亿英镑用于该项目。日本人相信他们能够向全世界提供全息 广播节目,并将这项服务作为申办2022年世界杯举办权的一个重要砝码。 Holo-TV播放的每一场比赛画面将由200台高清晰摄像机360度拍摄,而后以 3D影像的方式播放。麦克风将被安装在球场下方,用于记录下所有声音, 其中包括球员踢球的声音以及裁判的哨声,用来创造超现实版的数字音 效。) • (据索尼工程师透露,Holo-TV外形好似在地板上摊开的一本大书。激光器 负责投射一个“图像云”,好似飘浮在房间中央。观众可以在不佩戴3D眼 镜情况下从每一个角度欣赏立体影像。)
参考光波 (1) 再现照明光波
物体再现像 发生衍射
干涉(光强度信息)
CCD采集量化
计算机存储为 数值矩阵
数字全息图
O( x, y) O0 ( x, y) expjO ( x, y ) 参考光波: R( x, y) R ( x, y) exp jR ( x, y ) 0
物光波: 再现照明光波: C( x, y) C0 ( x, y) exp 总光强: I
u, v SLM u, v 检流 u, v; Δx, Δy 检流扫描反射镜与 SLM共轭,实现横向位移( Δx,Δy)
利用时分复用三维全息照明扩展视场、增大信号
2、依次照明SLM视场来增大双光子信号(时分复用方法)
(1)在双光子激发过程中,信号速率取决于S取决于激光平均功率P的平方, T为总的曝光时间。 S P 2T
数字全息系统三维物场的再现原理
传统光学全息(同轴):
同轴全息图的记录
同轴全息图的再现
数字全息系统三维物场的再现原理
• 传统光学全息(离轴):离轴全息图不仅可以消除同轴全息图中共轭像的干扰,还能使成 像光波不与零级衍射光波重叠。
离轴全息图的记录
离轴全息图的再现
数字全息系统三维物场的再现原理
激光 物体 物光波前衍射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