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

作者:顾列铭

来源:《大经贸》2008年第03期

目前,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但是,国际上有专家认为:英语已经过时,未来社会将轮流使用两三种语言作为交流工具,而汉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有可能成为世界通用语言。根据联合国决定,从2008年起,在联合国使用的中文一律用简体字。据统计,目前海外约有100个国家的2500余所大学在教授中文,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汉语的人数超过3000万,“汉语热”正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升温。

学汉语

随着中国与国际社会在贸易、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活动日益广泛与深入,世界各国对汉语的需求急剧增长,其速度之快,简直超出人们的想像。而且这种需求已经从学术、教学领域走到了社会民间,走到了各国政府。

2005年2月22日,英国教育部副部长金·豪厄尔斯表示,英国的中小学正在大力推行汉语教学。

2005年5月25日,美国有两位参议员联名提出美中文化提案,要求美国政府拨款13亿美元,加强中小学汉语教育,促进美中文化交流。如此强调中文教育的重要性,在美国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在美国,汉语已经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美国现代语言学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美国有近800所大学、200多所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程。

东南亚地区学习汉语的有160万人,汉语教师近2万人。开设汉语的大学为102所,中小学为2500所,学生达130万人。

在韩国,有近200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2003年汉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的报名数更是首次压倒了传统的热门学科英文系和国语系;在中学,选修汉语的学生约有13万人,汉语考试已经被正式列为韩国外语高考科目。

在日本,汉语已成为继英语之后的第二大外语,“汉语热”直追“英语热”,仅日本五大主要中文课培训学校的入校生,2004年已突破5000人,比2000年增加了五倍。

法国有近三万人学习汉语,人数位于欧洲首位,开设汉语专业的大学有38所,开设中文课的中小学有149所。汉语在法国发展势头很快,英语、日语、西班牙语的年增长率是2%至4%,汉语则高达38%。俄罗斯已有50余个汉语教学点,开设汉语专业或公共汉语课的高校30余所,学生约2200人;开设汉语课的中小学八所,学生约2500名。

在非洲,从埃及到南非,许多大学开设了中文课,培养出来的学生供不应求。南非最大的电视公司也开始向全国播放汉语教学节目。

阿根廷一位经济系的大学生说:“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大步前进,汉语很快就成为世界上最普及的语言之一。因此,我们不能失去学习的机会。”这也是许多外国大学生的想法。

挣高薪

巴黎街头有这么一则广告:“学汉语吧,那就意味着未来几十年内的机会和财富。”从本质上讲,一个国家的语言是否强势,是由这个国家的实力决定的。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提高,汉语在世界上的地位也随着水涨船高。掌握汉语,就意味着更多的商业机会、就业机会。在对外国人学汉语的目的调查中,就业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

自从中国经济起飞,中文在欧洲正是红火得不得了,许多专家预料“中文将成为世界强势语言”。由于汉字难学,虽不敢担保能否取代英语,至少,德国的汉学系已经从门可罗雀的冷板凳变成了热门科系,甚至有些中学已经开始提供中文选修课程,各地成人教育学校也开设了中文班。

中国及亚洲讲汉语的国家和地区的巨大市场和经济发展前景,使得汉语水平成为法国就业市场招聘人才的重要尺度。如法国液化气公司在上海和杭州都有业务,该公司财务总监佩瑟沃先生因业务需要经常跑中国,为了方便交谈和工作,他抓紧业余时间在文化中心学习汉语。

德国是中国的欧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目前在德国,找工作时若不会中文,前途多少受限。根据德国许多大公司在中国开拓市场的经验,不会中文在大陆处处困难。所以,西门子家电中国区总裁盖尔克演讲时说:“如果你还停留在‘英文走天下’心态,那就大错特错了,要跟中国作生意,一定要聘请会中文的人才。”

许多第二代华侨子弟因此受益,他们在西门子、奔驰、宝马、拜耳等在中国进行大手笔投资的集团中,很快便晋升高层。

在印度尼赫鲁大学中文系上大三的一位印度女生说:“现在学习其他语言很难找到好工作,只有汉语能够保证这一点。”她哥哥也是中文系毕业的,现在印度班加罗尔一家中国公司工作,每月薪水达到三万卢比(约合6000元人民币)。这在印度算是令人非常眼红的收入了。

韩国的俞小姐在三星集团公司工作,目前已经参加该公司的汉语班半年多。她说,如果会中文,找工作就容易得多了。现在韩国的大集团公司招聘新职工时,大都重视汉语基础,他们认为,只有认识汉字才能更好地了解汉字文化圈,为市场开拓创造条件。

韩国一二三中文学院的金教授认为,学习汉语热的背后是韩中经贸关系热。近几年双方的贸易投资关系增长超乎寻常。以双边贸易额为例,2007年已达1600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国、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最大的投资对象国等,这些发展使对汉语人才的需求直线上升。据说,在韩国教授德语和法语的老师都想改行学汉语,否则恐怕有失业的危险。

而汉语人才奇缺,给俄罗斯学习汉语的学生创造了难得的就业机会。用人单位常常是在大学生毕业之前就到学校“抢人”,很多公司愿出高薪与外交部等传统用人单位争夺汉语人才。一般的汉语毕业生毕业后都可以找到一份收入可观的工作。

要推广

2005年7月20日至22日,首届世界汉语大会在北京召开。而一种语言在世界上有大量增长的需求,本身就表现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在世界的地位、它的综合国力以及它在世界上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表现各国对这个国家未来的预测。

目前,“汉语水平测试(HSK)”考试在全世界36个国家的86座城市举行,考生累计超过50万。而十几年前,参加汉语水平考试的仅有2000余人,目前世界各地已设立151个考点,2004年考生数量就达九万人,最近两三年增幅为每年40%。

目前,汉语推广主要依靠政府行为。而面对国外学习汉语的热潮,作为汉语的母语国,中国有义务、有责任采取更多积极措施,为世界各国汉语教学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在这种形势下,中国教育部和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自2002年开始酝酿借鉴各国推广本民族语言的经验,在海外设立语言推广机构。2004年3月,国务委员陈至立将中国设在海外的语言推广机构正式定名为“孔子学院”。对外汉语推广工作中的资金,中国在近两年的投入每年大概有两亿美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