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凝材料检测

胶凝材料检测
胶凝材料检测

水泥GB 175-2007:

比表面积(≤350m2/kg)

标准稠度用水量(P/%)

凝结时间{初凝≥45min 终凝≤600min (硅酸盐水泥≤390min)}

体积安定性

水泥胶砂强度

粉煤灰GB/T 1596-2005:

细度(C50以下混凝土≤25.0%,C50及以上混凝土≤12.0%)

需水量比(C50以下混凝土≤105%,C50及以上混凝土≥95%)

烧失量(C50以下混凝土≤8.0%,C50及以上混凝土≤5.0%)

安定性(≤5.0mm)

游离CaO含量(F类粉煤灰≤1.0%,C类粉煤灰≤4.0%)

矿粉GB/T 18046-2008:

密度(≥2.8g/cm3)

比表面积(350~500m2/kg)

流动度比(≥95%)

烧失量(≤3.0%)

外加剂GB/T 8076-2008:

减水率(≥25%)

含气量(≤3.0%)

常压泌水率比(≤20%)

抗压强度比1d、3d、7d、28d(标准型1d≥170%,3d≥160%,7d≥150%,28d≥140%)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346-2001

密度(≥2.8g/cm 3)GB/T 208-1994: 同于水泥密度测定 GB/T 208-1994

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的0~1mL 之间,盖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内并全部淹没煤油,恒温30min ,记下读数V 1(mL )。

取出李氏瓶并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内无煤油的部分擦干净。 在110±5℃干燥矿粉1h (水泥先过0.90mm 方孔筛),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称取试样60g ,称准至0.01g ,记住m (g )

将试样慢慢装入李氏瓶中,反复摇动至无气泡为止

再次将李氏瓶静置于恒温槽中30min ,记下读数V 2(mL ) 恒温水槽的温度差不大于0.2℃

密度:312cm

g

V V m -=

ρ

结果精确到0.01g/cm 3,并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超过0.02g/cm 3

比表面积(≤350m 2/kg )GB/T 8074-2008: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试验室条件:相对湿度不大于50% 仪器校正 漏气检查

空隙率ε确定:

PI PII 型水泥ε=0.500±0.005 其他水泥或粉料ε=0.530±0.005 试样用量确定(精确至0.001g )

)1(ερ-=V m

试样层制备:

将穿孔板放入透气圆筒的突缘上,用捣棒把一片滤纸放到穿孔板上,边缘放平并压紧。将试样倒入圆筒。轻敲圆筒的边,使水泥层表面平坦。再放入一片滤纸,用捣器均匀捣实试样直至捣器的支持环与圆筒顶边接触,并旋转1~2圈,慢慢取出捣器。 透气试验:

把装有试样层的透气圆筒下锥面涂一薄层活塞油脂,然后把它插入压力计顶端锥型磨口处,旋转1~2圈。要保证紧密连接不致漏气,并不振动所制备的试样层。 打开微型电磁泵慢慢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空气,直到压力计内液面上升到扩大部下端时关闭阀门。当压力计内液体的凹月面下降到第一条刻线时开始计时,当液体的凹月面下降到第二条刻线时停止计时,记录液面从第一条刻度线到第二条刻度线所需的时间。以秒记录,并记录下试验时的温度。每次透气试验,应重新制备试料层。 计算

被测试样的密度和空隙率均与标准样品不同,试验时的温度与校准温度之差≤3℃时:

比表面积:3

3

)1()1(S

S S S S T T S S εερεερ--=

试验时的温度与校准温度之差>3℃时:

比表面积:3

3

)1()1(S

S S S S S T T S S εεηρεεηρ--=

计算结果保留至10cm 2/kg 结果处理

水泥比表面积应由二次透气试验结果的平均值确定。若二次试验结果相差2%以上时,应重新试验。

当同一水泥用手动勃氏透气仪测定的结果与自动手动勃氏透气仪测定的结果有争议时,以手动勃氏透气仪测定结果为准。

标准稠度用水量(P/%)GB/T 1346-2001: 调整试杆接触玻璃板,且指针指零。

湿润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锅、搅拌叶片和试杆及其他试验用具 水泥净浆拌制:

在5~10s 内将约500g 水泥,记着质量m (g )加入水中 将锅放在搅拌机的锅底,升至搅拌位置

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120s ,停止15s ,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高速搅拌120s 停机 测定步骤:

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浆装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净浆,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2s 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沉入水泥净浆中。

在试杆停止下沉或下沉30s 时记录试杆距底板的距离L(mm),升起试杆并擦净,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 内完成。 结果处理:

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mm ±1mm 。

100?=

m

L

P

凝结时间{初凝≥45min 终凝≤600min (硅酸盐水泥≤390min)} GB/T 1346-2001:

较零

仪器及用具湿润

试样制备:

以标准稠度用水量制成标准稠度净浆一次性装满试模,振动数次刮平,立即放入湿气养护箱中。

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初凝时间的测定(试针):

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以试针沉至距底板4mm±1mm为初。临近初凝时每隔5min测定一次。到达初凝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次能定为到达初凝。

终凝时间的测定(带环形附件的试针):

在完成初凝时间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取下,翻转180°,直至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湿气养护箱中继续养护,以试针沉入试体0.5mm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再试体上留下痕迹为终凝。临近终凝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到达终凝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次能定为到达终凝。

注意事项:

在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柱,使其徐徐下降,以防试针撞弯,但结果以自由下落为准。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沉入的位置至少要距试模内壁10mm。

每次测定不能让试针落入原针孔,每次测试完毕须将试针擦净并将试模放回湿气养护箱内,整个测试过程要防止试模受振。

体积安定性(GB/T 1346-2001):

每个试样需成型两个试件

涂油于两玻璃板和雷氏夹内表面

雷氏夹试件的成型:

将预先准备好的雷氏夹放在已涂油的玻璃板上,并立即将已制好的标准稠度净浆一次性装满雷氏夹,装浆时一只手轻轻持雷氏夹,另一只手用宽约10mm的小刀插捣数次,然后抹平,盖上抹油的玻璃板。

实验步骤:

立即将试件移至湿气养护箱内养护24h±2h。

脱下玻璃板取下试件,先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间的距离(A),精确至0.5mm

接着将试件放入沸煮箱的试件架上,指针朝上并保证在整个沸煮过程中水位超过试件并不需在中途加水,然后在30min±5min内加热至沸并恒沸180min±5min。

沸煮结束后,立即放掉沸煮箱的热水,打开箱盖,待箱体冷却到室温,取出试件测量出雷氏夹指针尖端的距离(C),精确至0.5mm。

结果判定:

当两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C-A)的平均值不大于5.0mm时,认为该水泥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的(C-A)值相差超过4.0mm时,应用同一样品立即重做试验,再如此,则认为该水泥为安定性不合格。

水泥胶砂强度(GB/T 17671-1999):

试件成型:

450g水泥,225g水,1350g标准砂

水泥胶砂搅拌机及试验用具湿润,模具抹油。

搅拌:

把水加入锅里,再加入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

立即开动机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加入砂子,高速搅拌30s,停拌90s,在第一个15s内用一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s。各个搅拌阶段,时间误差应在±1s以内。

振实台振实:

胶砂制备后立即进行成型。将空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用一个适当勺子直接从搅拌锅里将胶砂分二层装入试模,装第一层时,每个槽里约放300g胶砂,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模槽来回一次将料层播平,接着振实60次。再装入第二层胶砂,用小播料器播平,再振实60次。移走长度方向以横向锯割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一次将超过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并用同一直尺以近乎水平的情况下将试体表面抹平。

脱模前的处理和养护:

去掉留在模子四周的胶砂。立即将作好标记的试模放入雾室或湿箱的水平架子上养护,湿空气应能与试模各边接触。养护时不应将试模在其他试模上。一直养护到规定的脱模时间时取出脱模。脱模前,用防水墨汁或颜料笔对试体进行编号和做其他标记。二个龄期以上的试体,在编号时应将同一试模中的三条试体分在二个以上龄期内。

脱模:

对于24h龄期的,应在破型试验前20min内脱模。

对于24h以上龄期的,应在成型后20~24h之间脱模。

(应用湿布覆盖至做试验时为止)

水中养护:

将做好标记的试件立即水平或竖直放在20℃±1℃水中养护,水平放置时刮平面应朝上。

试件放在不易腐烂的篦子上,并彼此间保持一定间距,以让水与试件的六个面接触。养护期间试件之间间隔或试体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5mm。

每个养护池只养护同类型的水泥试件

最初用自来水装满养护池(或容器),随后随时加水保持适当的恒定水位,不允许在养护期间全部换水。

除24h龄期或延迟至48h脱模的试体外,任何到龄期的试体应在试验(破型)前15min从水中取出。揩去试体表面沉积物,并用湿布覆盖至试验为止。

强度试验试体的龄期

试体龄期是从水泥加水搅拌开始试验时算起

不同龄期强度试验在下列时间里进行。

24h±15min

48h±30min

72h±45min

7d±2h

>28d±8h

各试体的抗折(压)强度记录至0.1MPa ,计算平均值并精确至0.1MPa 。 抗折强度:

以一组三个棱柱体抗折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当三个强度值中有超过平均值±10%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

3

5.1b

FL

R f =

(L=100mm b=40mm) 抗压强度:

以一组三个棱柱体上得到的六个抗压强度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

A

F

R =

α (A=40340=1600m 2) 若六个测定值中有一个超出六个平均值的±10%时,应剔除这个结果,而以剩下五个的平均值为结果,若五个测定值中再有超过它们平均值的±10%的,则此组结果作废。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2005

细度(C50以下混凝土≤25.0%,C50及以上混凝土≤12.0%)GB/T 1596-2005: 将测试用粉煤灰样品置于温度105℃~110℃烘干箱内烘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称取试样约10g ,准确至0.01g ,记着质量m 1(g),倒入45μm 方孔筛筛网上,将筛子置于筛座上,盖上筛盖。

接通电源,将定时开关固定在3min ,开始筛析。

稳定负压在4000Pa~6000Pa ,若负压小于4000Pa ,则应停机,清理收尘器中的积灰后再进行筛析。

在筛析中,可用轻质木棒或硬橡胶棒轻轻敲打筛盖,以防吸附。

3min 后筛析停止,若出现颗粒成球、粘筛或有细颗粒沉积在筛框边缘,用毛刷将细颗粒轻轻刷开,将定时开关固定在手动位置,再筛析1min~3min 直至筛分彻底为止。 称取筛余物质量m 2(g)。准确至0.01g 。

细度:1001

2

?=

m m F 精确至0.1%

需水量比(C50以下混凝土≤105%,C50及以上混凝土≥95%)GB/T 1596-2005:

胶砂配比表

胶砂种类水泥/g 粉煤灰/g 标准砂/g 加水量/ml 对比胶砂250—750125

试验胶砂

17575750

L :按流动度达到130mm ~140mm调整

按GB/T 17671拌制胶砂,按GB/T 2419测定流动度。

需水量比:100125

?=

L

X 精确至1%

烧失量(C50以下混凝土≤8.0%,C50及以上混凝土≤5.0%)GB/T 176-2008:

安定性(≤5.0mm )GB/T 1346-2001:

游离CaO 含量(F 类粉煤灰≤1.0%,C 类粉煤灰≤4.0%)GB/T 176-2008: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 18046-2008

密度(≥2.8g/cm 3)GB/T 208-1994: 同于水泥密度测定 GB/T 208-1994

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的0~1mL 之间,盖上瓶塞放入恒温水槽内并全部淹没煤油,恒温30min ,记下读数V 1(mL )。

取出李氏瓶并用滤纸将李氏瓶细长颈内无煤油的部分擦干净。 在110±5℃干燥矿粉1h (水泥先过0.90mm 方孔筛),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称取试样60g ,称准至0.01g ,记住m (g )

将试样慢慢装入李氏瓶中,反复摇动至无气泡为止

再次将李氏瓶静置于恒温槽中30min ,记下读数V 2(mL ) 恒温水槽的温度差不大于0.2℃

密度:312cm

g

V V m -=

ρ

结果精确到0.01g/cm 3,并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超过0.02g/cm 3

比表面积(350~500m 2/kg )GB/T 8074-2008: 同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试验室条件:相对湿度不大于50% 仪器校正 漏气检查

空隙率ε确定:

PI PII 型水泥ε=0.500±0.005 其他水泥或粉料ε=0.530±0.005 试样用量确定(精确至0.001g )

)1(ερ-=V m

试样层制备:

将穿孔板放入透气圆筒的突缘上,用捣棒把一片滤纸放到穿孔板上,边缘放平并压紧。将试样倒入圆筒。轻敲圆筒的边,使水泥层表面平坦。再放入一片滤纸,用捣器均匀捣实试样直至捣器的支持环与圆筒顶边接触,并旋转1~2圈,慢慢取出捣器。 透气试验:

把装有试样层的透气圆筒下锥面涂一薄层活塞油脂,然后把它插入压力计顶端锥型磨口处,旋转1~2圈。要保证紧密连接不致漏气,并不振动所制备的试样层。 打开微型电磁泵慢慢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空气,直到压力计内液面上升到扩大部下端时关闭阀门。当压力计内液体的凹月面下降到第一条刻线时开始计时,当液体的凹月面下降到第二条刻线时停止计时,记录液面从第一条刻度线到第二条刻度线所需的时间。以秒记录,并记录下试验时的温度。每次透气试验,应重新制备试料层。 计算

被测试样的密度和空隙率均与标准样品不同,试验时的温度与校准温度之差≤3℃时:

比表面积:3

3

)1()1(S

S S S S T T S S εερεερ--=

试验时的温度与校准温度之差>3℃时:

比表面积:3

3

)1()1(S

S S S S S T T S S εεηρεεηρ--=

计算结果保留至10cm 2/kg 结果处理

(水泥)比表面积应由二次透气试验结果的平均值确定。若二次试验结果相差2%以上时,应重新试验。

当同一(水泥)用手动勃氏透气仪测定的结果与自动手动勃氏透气仪测定的结果有争议时,以手动勃氏透气仪测定结果为准。

流动度比(≥95%) GB/T 18046-2008:

表1 胶砂配比

胶砂种类对比水泥/g 矿渣粉/g 中国ISO 标准砂/g 水/ml

对比胶砂450—1350225试验胶砂2252251350225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 2419-2005

如跳桌在24h 内未被使用,先空跳一个周期25次。 胶砂制备按GB/T 17671

湿润水泥胶砂搅拌机,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及其他试验用具

将拌好的胶砂分两层装入试模:第一层装至截锥圆模高度约2/3处,用小刀在相互垂直两方向各划5次,用捣棒由边缘向中心逆时针捣压15下,捣压深度为胶砂高度的1/2;装入第二层胶砂,装至高出截锥圆模约20mm ,用小刀在相互垂直两方向各划5次,用捣棒由边缘向中心逆时针捣压10下,捣压深度不超过已捣实底层表面。 取下试模,从中间向边缘分两次以近水平的角度抹去高出截锥圆模的胶砂,并擦去落在桌面上的胶砂。将截锥圆模垂直向上轻轻提起。立即开动跳桌,在25s ±1s 内完成25次跳动。 从胶砂加水开始到测量扩散直径结束应在6min 内完成。

矿渣粉流动度比:100?=

m

L L

F L :试验样品胶砂流动度(mm )

m L :对比样品胶砂流动度(mm )

烧失量(≤3.0%)GB/T 176-2008 称取约1g 试样(m 1),放入已灼烧恒重的瓷坩埚中,将盖斜置于坩埚上,放在高温炉内,由低温逐渐升高温度,在(950±25)℃下灼烧20~25min (水泥:15~20min ),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置室温,称量,反复灼烧,直至恒重,得质量m 2(g)。

烧失量:1001

2

1?-=

m m m w LOI 硫化物氧化修正

)-(8.0332SO SO 未灼灼w w w O ?=

2O w :矿粉灼烧吸收氧气的质量分数

3SO 灼w :矿粉灼烧后测得S03质量分数 3SO 未灼w :矿粉未灼烧测得S03质量分数

2X O w X +=测校正

校正X :矿粉校正后的烧失量 测X :矿粉试验测得的烧失量

混凝土外加剂GB/T 8076-2008

材料:

水泥:P2I 42.5

砂:M X=2.6~2.9 含泥量<1.0

石子:40%的5~10mm 60%的10~20mm 满足5~20连续级配的碎石或卵石针片状<10% 空隙率<47% 含泥量<0.5% 若有争议以碎石为准

水:符合JGJ63混凝土拌合用水的技术要求

配合比:

水泥用量:360kg/m3

砂率:45%

外加剂:1.0%

用水量:坍落度在210±10mm的最小用水量

减水率(≥25%)GB/T 8076-2008:

坍落度基本相同时,基准混凝土(W 0)和受检混凝土(W 1)单位用水量之差与基本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之比。精确至0.1%。

减水率:1000

1

0?-=

W W W W R W R 以三批试验算术平均值计,精确至1%。

若三批试验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则把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验的减水率。

若有两个测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15%时,则该批试验结果无效,应重做。

含气量(≤3.0%)GB/T 8076-2008:

按GB/T50080用气水混合式含气量测定仪,一次性装入混凝土拌合物并稍高于容器,用振动台振实15s~20s 。

常压泌水率比(≤20%)GB/T 8076-2008:

先用湿润5L 带盖筒,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性装入,在振动台上振动20s ,然后用抹刀轻轻抹平,加盖以防水分蒸发。试样表面应比筒口边低约20mm 。

自抹面开始计时,在前60min ,每隔10min 用洗液管吸出泌水一次,以后每隔20min 吸水一次,直至连续三次无泌水为止。

每次吸水前5min ,应将筒底一侧垫高约20mm ,使筒倾斜,以便于吸水。吸水后,将筒轻轻放平,盖好。

将每次吸出的水都注入带塞量筒,最后计算出总的泌水量V W ,精确至1g 。

泌水率:()100?=

W

W

G

G W

V B

01G G G W -=

V W :泌水总质量(g )

W :混凝土拌合物总用水量(g ) G :混凝土拌合物总质量(g ) G W :试样质量(g ) G 1:筒及试样质量(g ) G 0:筒质量(g )

泌水率取三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

若三个试样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大于中间值的15%,则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验的泌水率。

若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大于中间值的15%,则应重做。

泌水率比:100?=

c

t

B B B R 精确至1% B t :受检混凝土泌水率(%) B c :基准混凝土泌水率(%)

压力泌水率比(≤90%)JC 473-2001:

将混凝土拌合物装入试料筒内,用捣棒由外围向中心均匀插捣25次,将仪器按规定安装完毕。尽快给混凝土加压至3.0MPa ,立即打开泌水管阀门,同时开始计时,并保持恒压,泌出的水接入量筒内。加压10s 后读取泌水量V 10,加压140s 后读取泌水量V 140。

压力泌水率:100140

10

?=

V V B P 结果以三次试验的平均值表示,精确至0.1%

压力泌水率比:100?=

PO

PA

b B B R B PA :受检混凝土压力泌水率(%) B PO :基准混凝土压力泌水率(%)

抗压强度比1d 、3d 、7d 、28d (标准型1d ≥170%,3d ≥160%,7d ≥150%,28d ≥140%)GB/T 8076-2008:

抗压强度比:100?=

c

t

f f f R f t :受检混凝土的抗压强度(MPa ) f c :基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MPa )

受检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按GB/T 50081进行试验和计算。试件制作时,用振动台振动15~20s 。试件预养温度为(20±3)℃,试验结果以三批试验测值的平均值表示,若三批试验中有一批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则把最大值与最小值一并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批的试验结果,若有两批测值与中间值的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则试验结果无效,应该重做。

橡胶材料种类性能表

橡胶材料种类性能表 序 号 橡胶种类主要材料优点劣势适用范围使用温度 1 天然橡胶 (NR)异戊二烯聚合 物 优良的回弹性,拉 伸强度、伸长率、 耐磨性,撕裂和压 缩永久变形性能 不耐油,耐 天候、臭 氧、氧的性 能较差 制作轮胎、减 震零件、缓冲 绳和密封零件 -60~100℃ 2 丁苯橡胶 (SBR)丁二烯与苯乙 烯的共聚物 含10%苯乙烯的 丁苯-10有良好寒 性,含30%苯乙 烯的丁苯-30耐磨 性优良 耐油、耐老 化性能较差 制作轮胎和密 封零件 -60~120℃ 3 丁二烯橡 胶(BR)丁二烯聚合物常用的顺丁二烯橡 胶,耐寒、耐磨及 回弹性能较好 制品不耐 油,不耐老 化 适于制作轮 胎、密封零 件、减震零 件、胶带和胶 管等制品 -70~100℃ 4 氯丁橡胶 (CR)氯丁二烯聚合 物 耐天候,耐臭氧老 化,有自熄性,耐 油性能仅次于丁腈 橡胶,拉伸强度、 伸长率、回弹性优 良,与金属和织物 粘结性很好 制品不耐合 成双酯润滑 油及磷酸酯 液压油 适于制作密封 圈及密封型 材、胶管、涂 层、电线绝缘 层、胶布及配 制胶粘剂等 -35~130℃ 5 丁腈橡胶 (NBR)丁二烯丙烯腈 的共聚物 一般含丙烯腈 18%、26%或 40%,含量愈高, 耐油、耐热、耐磨 性能愈好,但耐寒 性则相反。含羧基 的丁腈橡胶,耐 磨、耐高温、耐油 性能优于丁腈橡胶 制品不耐天 候、不耐臭 氧老化、不 耐磷酸酯液 压油 丁腈橡胶适于 制作各种耐油 密封零件、膜 片、胶管和软 油箱 -55~130℃ 6 乙丙橡胶 (EPM、 EPDM )乙烯、丙烯的 二元共聚物 (EPM)或乙 烯、丙烯、二 烯类烯烃的三 元共聚 (EPDM) 耐天候、耐臭氧老 化,耐蒸汽、磷酸 酯液压油、酸、碱 以及火箭燃料和氧 化剂,电绝缘性能 优良 品不耐石油 基油类 适于制作磷酸 酯液压油系统 的密封零件、 胶管及飞机、 汽车门窗密封 型材、胶布和 电线绝缘层 -60~150℃ 7 丁基橡胶 (IIR)异丁烯和异戊 二烯的共聚物 耐天候、臭氧老 化,耐磷酸酯液压 油,耐酸、碱、火 箭燃料及氧化剂, 制品不耐石 油基油类 适于制作轮胎 内胎,门窗密 封条,磷酸酯 液压油系统的 -60~150℃

密封胶效果的评判和密封胶有哪些种类

密封胶效果的评判和密封胶有哪些种类 1、表面效果 固体垫片无论怎样压紧,也不会完全填满接合面上的凹凸不平,在界面上总会存有间隙,而液态密封胶却能将全部凹陷填平,呈现出良好的密封效果。 2、粘附效果 液态密封胶呈液态状,具有一定的粘性,对金属接合面具有一定的粘附力,有利于密封。密封胶 3、薄膜效果 处于接合面间的液态密封胶被螺纹紧固后,形成与间隙相同的薄膜,同时与表面十分吻合。同时越薄的膜,复原能力越大,越有利于密封。 4、流动和耐压性 使用液态密封胶的金属接合面,间隙一般都在0.1mm以下,而且液态密封胶又是粘度很高的液体,很难发生流动,从而保持了其良好的密封性。 5、容积变化和流动性 固体垫片的防泄漏作用是靠垫片的压缩而产生的弹性变形。而液态密封胶的防漏是在受压和拉伸时容积发生变形,它不存在固体垫片的压缩变形,从而也就没有压缩疲劳、弹性破坏、应力松弛等现象,而且它总是与连接界面粘附着的,所以能防止界面泄漏。 密封胶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又有良好的耐温、耐压、耐密介质等特点,使用方法简便,常用于机电产品的静止接合面间的密封,以及接合面较复杂的螺纹等的密封,密封胶一般分为液态密封胶与厌氧胶两大类。 密封胶分类 1、按照化学成分分类,可以分为橡胶型、树脂型、油基型和天然高分子密封胶。这种分类法能更具高分子材料的特性推测出其乃温馨、密封性及对各种介质的适应能力。 橡胶型:此类密封胶以橡胶为基料。常用橡胶有聚硫橡胶、硅橡胶、聚氨酯橡胶、氯丁橡胶和丁基橡胶等。 树脂型:此类密封胶以树脂为基料。常用树脂有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酚醛树脂、聚丙烯酸树脂、聚氯乙烯树脂等。 油基型:此类密封胶以油料为基料。常用的油类有各种植物油如亚麻油、蓖麻油和桐油、以及动物油、如鱼油等。 密封胶分类

胶凝材料(含答案)

胶凝材料 一、填空题 1、胶凝材料按化学组成分无机胶凝材料和有机胶凝材料。 2、无机胶凝材料按硬化条件分气硬性和水硬性。 3、建筑石膏与水拌合后,最初是具有可塑性的浆体,随后浆体变稠失去可塑性,但尚无强度时的过程称为凝结,以后逐渐变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固体过程称为硬化。 4、从加水拌合直到浆体开始失去可塑性的过程称为初凝。 5、从加水拌合直到浆体完全失去可塑性的过程称为终凝。 6、规范对建筑石膏的技术要求有强度、细度和凝结时间。 7、水玻璃常用的促硬剂为氟硅酸钠。 二、单项选择题 1.划分石灰等级的主要指标是(C )的含量。A.CaO的含量 B.Ca(OH)2的含量 C.有效CaO+MgO

的含量 D.MgO的含量 2生石灰的化学成分是(B ), A.Ca(OH)2 B CaO C.CaO+MgO D.MgO 3.熟石灰的化学成分是(A ), A.Ca(OH)2 B CaO C.CaO+MgO D.MgO 4.生石灰的化学成分是(B)。 A.Ca(OH)2 B CaO C.CaO+MgO D.MgO 4.只能在空气中凝结、硬化,保持并发展其强度的胶凝材料为(D )胶凝材料。 A、有机 B、无机 C、水硬性 D、气硬性 5.生石灰熟化的特点是(C )。 A体积收缩B吸水C体积膨胀D吸热 6.在生产水泥时,掺入适量石膏是为了(C )。 A.提高水泥掺量 B.防止水泥石发生腐蚀 C.延缓水泥凝结时间 D.提高水泥强度 7.石灰陈伏是为了消除( C )的危害。 A正火石灰B欠火石灰C过火石灰D石灰膏 8.石灰一般不单独使用的原因是(B ) A.强度低 B.体积收缩大 C.耐水性差 D.凝结硬化慢

高性能混凝土胶凝材料有关技术指标介绍

《公路桥梁施工规范》JTJ 041-2000 于2000年11月01实施,历经十年已严重滞后于科技进步,国家要求规范四年已修订,交通运输部远落后于我国其他部门规范;新规范《公路桥梁施工规范》JTG /T F50-2011(简称新桥规)于2011年08月01实施,《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于2005年08月01实施,还没有来得及将粉煤灰、矿粉、石灰岩粉、硅粉等矿物掺合料比表面积、烧失量、需水量比、28d活性指数等试验检测方法没有列入试验规程,依据G B/T 8074、GB/T 1596、GB/T 18736-2002、GB/T176 将有关试验分述如下: 1、比表面积 新桥规表6.15.8-1只测定45um负压筛粉煤灰、矿粉细度而不测定比表面积,第二章我已经论述,只测定细度容易造成供销商掺假使杂,对HPC性能造成影响。 矿物掺合料比表面积越大,矿物掺合料就越细,其对混凝土强度的贡献就越明显,因为比表面积越大的矿物掺合料其活性越大。 试验表明,同一种掺合料的比表面积越大,需水量比越大,活性指数就越高,早期水化反应速度就越快,放热就越快,导致水化热峰值就越高,不利于大体积结构物的温度控制。但在试验的同时也发现硅粉和粉煤灰比表面积不仅与水泥的水化热有关,还与混凝土的保水性有很大的关系。比表面积越小,水化放热较慢,但保水效果不好,易泌水;比表面积越大,使得早期水化放热速度较快,但保水效果好,不易泌水。经多次试验分析,硅粉掺合料的比表面积控制在15m2/g~

20m2/g、普通硅酸盐P.O42.5水泥宜控制在300m2/kg~350m2/kg、硅酸盐水泥P.Ⅰ、P.Ⅱ52.5宜控制在350m2/kg~400m2/kg、粉煤灰宜控制在400m2/kg~600m2/kg、矿粉宜控制在550m2/kg~750m2/kg、石灰岩粉宜控制在450m2/kg~550m2/kg。 1)比表面积测定 粉煤灰、矿粉、石灰岩粉采用GB/T 8074-2008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硅粉采用碳吸附法测定。注意:比表面积测定粉煤灰、石灰岩粉密度采用蒸馏水、水泥、矿粉密度采用无水煤油。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08-1994 水泥密度测定方法。 2、烧失量 是指其它胶凝在高位灼烧下质量损失。烧失部分主要为未烧尽固态碳,这些碳成分的增加,及意味有效成分的减少,同时会导致矿物掺合料的需水量增加,因此要加以控制。 称取约 1g试样,精确至0.0001g ,置于已灼烧恒量的瓷柑锅中,将盖斜置于增祸上,放在马弗炉内从低温开始逐渐升高温度,在950-1 000℃下灼烧15~20 min,取出钳涡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并称量。反复灼烧,直至恒量。 烧失量=(试样的质量—灼烧后试样的质量)/试样的质量 3、需水量比 在相同流动度下,其它胶凝材料的与硅酸盐水泥的需水量之比。需水量比小的矿物掺合料掺入混凝土中,可增加其流动性,改善和易性,提高强度。

胶凝材料学

浅析胶凝材料学发展 摘要:基于胶凝材料的发展历史,提出了非传统胶凝材料的概念,根据工业废渣的化学组成、矿物特征以及胶凝固结特征对其进行了分类并探讨了工业废渣在胶凝材料中的应用途径,指出工业废渣在胶凝材料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解决环境污染,节约能源,而且可降低产品成本,不同程度地改善胶凝材料的性能,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并对以土聚水泥为例,介绍其研究现状及应用发展前景。关键词:胶凝材料;工业废渣;利用;土聚水泥 0引言 胶凝材料是指经过自身的物理化学作用后,能够由液态或半固态变成坚硬固体的物质。胶凝材料按其化学成分可分为有机和无机两大类。无机胶凝材料按其硬化时的条件又可分为:气硬性胶凝材料与水硬性胶凝材料。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也只能在空气中保持或继续提高其强度,如石灰、石膏、水玻璃等[1-2]。水硬性胶凝材料不仅能在空气中硬化,而且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保持并继续提高其强度[3]。 1胶凝材料学的发展历程 1.1传统胶凝材料 1.1.1古代胶凝材料 人类发现和利用胶凝材料,有着悠远的历史。新石器的前陶器时代人们就开始使用天然胶凝材料粘土和姜石,并且在9000年前开始使用最早的人造胶凝材料—石灰。公元前2500~3000年,人们就开始使用石膏—石灰类胶凝材料。公元初期,石灰—火山灰水硬性胶凝材料开始使用。这种胶凝材料表现出极强的耐久性[4-7]。 古代胶凝材料的最大不同是AL203和SiO2含量高而且有大量(40%)的方沸石存在。方沸石是一种化学稳定性较高的水化产物,溶解度小,与Ca(OH)2几乎完全反应。因此古代的胶凝材料的溶解度小,其内的成分不会因为时间的流失而流失,所以古代胶凝材料有卓越的耐久性。 1.1.2现代胶凝材料。 现代胶凝材料一般指硅酸盐水泥、石灰、石膏等最常用的胶凝材料。而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则又称为非硅酸盐水泥。现代以波特兰水泥为主的胶凝

IMDS材料分类

IMDS材料分类 0. 未定义:IMDS并不推荐采用这种标识。尝试查找下列最合适的分类。 1. 钢铁材料:通常是混合有多种其它元素的贴碳合金。 1.1 钢/铸钢烧结钢:烧结是通过把金属粉末加热到其熔点以下,使其成型的一种加工工艺。对于小金属件通常不通过铸造实现。通过化学或者机械过程,可产生一种金属细粉末。当该粉末被冲压到所需形状或者加热(烧结至3个小时),组成粉末的颗粒会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单一的固体物质。 1.1.1 非合金、低合金:主要为铁,不含或者含有少量的镍、铬、镁或者其它合金。 1.1.2 高合金:主要为铁,镍、铬、镁或者其它合金含量较高。 1.2 铸铁:铸铁是一种常用术语,用于表述多种铁材料。术语“铸铁”仅用于标识成品生产的方法,不用于描述材料本身。铸造是把熔化或者液态铁倾倒入模具中,定型为最终产品。铁有时按颜色或物理属性进行区分。最常用的为灰铸铁(冷却后铁的颜色)。铸铁污水管和管件就是采用这种形式的钢材进行生产的。铸铁管、排水管、大部分铁质阀体、消火栓、汽车发动机组、刹车鼓入孔盖和破碎球都是采用这种形式的钢材制造的。球墨铸铁是铸铁的一种,在熔化状态向灰口钢中添加镁,使石墨片(在灰口铁中形成的)重新成型为结节状。 1.2.1 片状石墨铸铁/蠕墨铸铁:片状石墨是由片状薄层、膜或者石墨(碳)层组成,与近似球形的结节状相反。 1.2.2 球墨铸铁/蠕墨铸铁:球墨铸铁常用于球形铸铁部件。 1.2.3 高合金铸铁:一种工业合金钢,碳、硅含量较高,在模具中铸造成型,质硬,脆性,缺乏韧性,不能锻焊,但是比钢易熔。 2. 高合金、铸铁和可锻合金:通常是指汽车用钢材之外的其他金属材料。 2.1 铝和铝合金:铝是一种轻白色、韧性、可锻、质轻、三价金属元素,导热、导电、反射率好、耐氧化,是地球土壤中最丰富的金属元素,通常以化合物方式存在。 2.1.1 铸铝合金:铝合金是把熔液倾倒到模具中成型的。 2.1.2 锻造铝合金:通过切割、锤击、刮削、压铸或者拉伸等系列工艺可把铝合金做成所需样式或者形状。 2.2 镁和镁合金:镁是一种银白色、量轻、韧性、可锻的金属元素,丰富储藏于自然界,用于冶金和化学加工,在照相、信号和烟花领域应用广泛,因为燃烧时产生刺眼白光,特别以轻合金的形式应用于建筑行业。 2.2.1 铸镁合金:镁合金是通过把熔液倾倒到模具中成型的。 2.2.2 铸造镁合金:通过切割、锤击、刮削、压铸或者拉伸等系列工艺可把镁合金做成所需样式或者形状。 2.3 钛和钛合金:钛为一种银灰色、高强度金属元素,储藏于钛铁矿和金红石中,常用于合金(例如钢铁),耐火材料和涂料。 3. 重金属、锻造以及锻造合金:重金属位于元素周期表较低位置(例如铅)。锻造材料是通过把液体物质倾倒到模具中固化后生成的,锻造金属是通过冲压金属坯料制成。 3.1 铜材(例如硬电缆中的铜含量):铜是一种常用红色金属元素,可锻、韧性好,是热和电的最佳导体之一。 3.2 铜合金:铜和其它少量金属的熔融物。 3.3 锌合金:锌是一种青白、晶体金属元素,硬度低,纯锌可锻,但是工业锌常温下质脆,稍稍加热后可锻,富藏于各种矿石,常用于钢铁的保护涂料。锌合金是锌元素和少量其它金属的熔融物。 3.4 镍合金:镍合金为银白色、质硬、韧性、可锻金属元素,可高度抛光,耐腐蚀,主要用于合金或者催化剂。镍合金是镍元素和少量其它金属元素的熔融物。 3.5 铅:铅是一种质重、软性、韧性可锻塑性材料,但是无弹性,青白色;多数以化合状态存在,用于管道、电缆护套、电池、焊料和放射屏蔽。 4. 特种金属:各种高性能合金和高温合金。 4.1 铂/铑(Pt/Rh):铂是一种质重、贵重、灰白色、耐腐蚀、韧性、可锻金属元素,不易熔化,常用于化工仪器以及催化化合用催化剂。铑是一种白色、韧性金属元素,耐酸,常见于常见于铂矿石中,和铂一起用于合金中。 4.2 其它特种金属:催化剂铂(Pt)和铑(Rh)之外的各种高性能合金和高温合金。

密封胶的种类及介绍

密封胶的种类及介绍 七十年代以后,密封胶已开始用于建筑结构接缝密封,逐渐成为主体材料。该类材料可功能和基础聚合物两种方法分类,重要的是根据用途及密封功能对产品分类,已经编制标准的有玻璃幕墙接缝密封胶、混凝土接缝密封胶、石材密封胶、防霉密封胶、金属彩板密封胶、窗用密封胶等,随着需要可能还有防火密封胶、绝缘密封胶、阻蚀密封胶等,其物理力学性均按ISO 11600标准分级外,分别规定出功能特有的技术要求。对设计选材、产品研究和工程应用来讲,按基础聚合物类型分类已显得不为重要,关键是各该产品满足用途和特定的功能要求。先列出几种分类的密封胶和相关技术要求。 1) 幕墙玻璃接缝密封胶 具有粘接密封幕墙玻璃接缝的密封胶,目前基本是硅酮型密封胶。外观为单组份支装可挤注的粘稠流体,挤出后不下垂、不变形,颜色以黑色为主。用于长期承受日光、雨雪和风压等环境条件的交变作用、承受较大接缝位移的幕墙玻璃-玻璃接缝的粘接密封,也可用于建筑玻璃的其他接缝密封。按位移能力及模量分为4个级别。 2) 建筑窗用密封胶 用于窗洞、窗框及窗玻璃密封镶装的密封胶。外观为单组份支装可挤注的粘稠流体,挤出后不下垂、不变形。颜色有透明、半透明、茶色、白色、黑色等。产品按模量及位移能力大小分为3个级别。该类密封胶主要用于接缝密封,不承受结构应力。适应要求的密封胶可以是硅酮、改性硅酮、聚氨酯、聚硫型等,洞口-窗框密封可以是硅化丙烯酸型或丙烯酸型。 3) 混凝土建筑接缝密封胶 定义:用于混凝土建筑屋面、墙体变形缝密封的密封胶。 外观为单组份支装可挤注粘稠流体。 由于构件材质、尺寸、使用温度、结构变形、基础沉降影响等使用条件范围宽,对密封胶接缝位移能力及耐久性要求差别较大,产品包括25级至7.5级的所有6个级别。按流动性分为N型--用于垂直接缝,挤出后不下垂、不变形;S 型—用于水平接缝能自流平。主要包括中性硅酮密封胶、改性硅酮、聚氨酯、聚

胶凝材料解读

胶凝材料 在建筑工程中,凡以自身的物理化学作用,能从浆体变成坚硬的石状体,并将松散矿质材料胶结成一个整体的材料,统称为胶凝材料。 根据化学成分,可分为有机和无机两大类。 无机胶凝材料是由无机化合物组成的,又成矿物质胶凝材料。按硬化条件分为气硬性和水硬性两种。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也只能在空气中保持或继续增长强度(如石灰、石膏等)。水硬性胶凝材料不仅能再空气中而且能更好的在水中硬化,保持并继续提高共强度(如各种水泥)。 石灰:以块状石灰岩或其它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岩石,经900℃-1300℃的温度煅烧,得到的块状材料称为石灰。它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建筑材料之一。 石灰的应用: 1、拌制灰土及三合土 将熟石灰粉、粘土按体积比2:8(或3:7)的比例拌合均匀,并加入适量的水,分层夯实可制成灰土。熟石灰粉、粘土砂按1:2:3的比例,加水夯实制成三合土。 2、调整砂浆 3、调制石灰刷将 4、磨成磨细生石灰

混凝土强度是设计时候选定的,通过结构计算需要多大强度的混凝土就用多大强度的混凝土,水泥标号是配置所需混凝土配合比时候选用的,不是一个阶段。 一般来说混凝土用水泥应该是强度向匹配的,混凝土用水泥的强度等级应大于等于设计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但作为高强混凝土,主要是掺外加剂已达到增强混凝土强度。比如说,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一般用32.5级得水泥就够了,若涉及的为C40,则应该用42.5级得水泥,若设计为C45以上等级的混凝土,就应该用特种水泥或用较高强度等级的水泥,另掺永外加剂来补强,当然,必须先进行试配。 目前我国生产的水泥一般有225#、325#、425#、525#等几种标号。生产不同标号的水泥,是为了适应制做不同标号的混凝土的需要。 水泥标号表示水泥固化27后所能达到的强度.标号越高,强度越高,低标号的水泥一般用于抹墙,砌墙.高标号的水泥一般用于混凝土,另外还有一些特殊水泥, 如何选择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2010-1-9 10:24:56 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根据结构部位选择的 如基础垫层,可以选择C15;基础可以选择C20-C25;如果基础配有钢筋,可以选择C25-C30;如果基础在海水里,混凝土标号不能低于C30;如果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选择C40-C50;如果是很重要的部位,可以选择C60。 但一般对于杆或者柱来讲(因为受弯的程度不大),选择标号可以低点;对于梁选择标号可以高点。 还有不成文的规定: 素混凝土选择不高于C25 钢筋混凝土选择不低于C25 预应力混凝土选择不低于C40 混凝土强度等级选用范围 混凝土强度等级

胶凝材料学复习试题

绪论 1胶凝材料:凡在物理化学作用下,从具有可塑性浆体逐渐变成坚固石状的过程中,能将其他物料胶结为整体,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的物质。 一、石膏 1、CaSO4 H2O有几种石膏相及其生成条件(温度等) CaSO4 H2O系统中的石膏相有五种:二水石膏、α型与β型半水石膏、α与βⅢ型硬石膏、Ⅱ型硬石膏、Ⅰ型硬石膏。 半水石膏有α型与β型两个变种。当二水石膏在。>45°加压水蒸气条件下,在酸和盐的溶液中加热时,可以形成α型半水石膏。如果二水石膏的脱水过程是在45°干燥环境中进行的,则可以形成β型半水石膏。 Ⅲ型硬石膏也存在α型与β型两个变种,他们分别由α型与β型半水石膏加热脱水而成。前者是在100度加压水蒸气条件生成,后者是在107度干燥空气条件下生成。如果二水石膏脱水时,水蒸气分压过低,二水石膏也可以不经过半水石膏直接转变为Ⅲ型硬石膏。 Ⅱ型硬石膏是二水石膏、半水石膏和Ⅲ型硬石膏经高温(200度-1180度)脱水后在常温下稳定的最终产物。 Ⅰ型硬石膏只有在温度高于1180℃时才能存在,如果低于此温度,他会转化为Ⅱ型硬石膏。故Ⅰ型硬石膏在常温下是不存在的。 2、为什么α型半水石膏比β型的强度高? 两者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亚微观状态下晶体的形态大小以及分散度方面的不同。1.α型半水石膏是致密的完整的,粗大的原生颗粒,而β型半水石膏是片

状的,不规则的,由细小的单个晶粒组成的次生颗粒。2.β型半水石膏分散度比α大得多。所以,β型半水石膏的水化速度快、水化热高、需水量大、硬化体强度低。 3、简述半水石膏水化机理。 半水石膏加水后进行的水化反应用下式表示:CaSO4.1/2H2O+3/2H2O=CaSO4.H2O=Q,关于半水石膏水化有两个理论:1,溶解析晶理论。2,局部化学理论。1理论认为半水石膏与水拌合后,首先是半水石膏在水溶液中溶解,因为半水石膏的饱和溶解度对于二水石膏的平衡溶解度来说是高度过饱和的,所以在半水石膏的溶液中,二水石膏的晶核会自发地形成和长大。由于二水石膏的析出,便破坏了原有半水石膏的溶解平衡状态,这时半水石膏会进一步溶解以补偿二水石膏析晶而在液相中减少的硫酸钙含量,如此不断进行的半水石膏的溶解和二水石膏的析晶,直到半水石膏完全水化为止。影响水化物晶体的成核和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液相的过饱和度,只有在过饱和状态的母液中,晶体的形成和生长才有可能。 过饱和度随温度的提高而减少,建立较高的过饱和度并使之维持足够的时间是半水石膏凝结硬化的必要条件。 影响水化的主要因素:石膏的煅烧温度,粉磨细度,结晶形态,杂质情况以及水化条件。) 4、半水石膏水化反应的推动力?新旧相的饱和溶解度对溶解沉淀反应的影响?推动力是液相的过饱和度,只有在过饱和的母液中,晶体的形成和生长才有可能,只有新相的饱和溶解度比旧相的饱和溶解度低时,才有可能在旧相溶液中形成对

胶凝材料学

胶凝材料习题 1孔隙学:研究孔结构和孔特征的理论。 2天然矿物材料:指可供作为材料直接使用的,由自然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单矿物材料、单种矿物集合体材料、多种矿物集合体所构成的岩石材料。 3固相反应:在生产煅烧过程中,碳酸钙分解的组分与粘土分解的组分通过质点的相互扩散而进行的反应。4石灰饱和系数:熟料中二氧化硅被碳酸钙饱和成硅酸三钙的程度。 5耐火材料:用于热工设备中能够抵抗高温作用的结构部件和高温容器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制品,也包括天然矿物和岩石。 6镁质胶凝材料:由磨细的苛性苦土(MgO)和苛性白云石(MgO和CaCO3)为主要组成的一种气硬性胶凝材料。 7镁水泥:用MgCl2溶液调制成的镁质胶凝材料即为氯氧镁水泥,简称镁水泥。 8风化:岩石在大气、水、介质等共同联合作用下发生破坏和化学分解等现象。 9激发剂:能促使矿渣自身呈现其胶凝能力的外加物。 10碳酸钙分解温度:分解压力大于0.1MPa时温度达到898°C,该温度称~~ 11硅率SM:表示熟料中SiO2含量与Al2O3与Fe2O3含量之和的质量比值。 12铝率IM:表示熟料中Al2O3与Fe2O3含量的质量比。 13形态学:研究材料组成相的几何形状及其变化,进一步研究他们与生产工艺及材料性能间关系的科学。14触变性:指某些胶体体系在外力作用下,流动性暂时增加,外力除去后,具有缓慢的可逆复原的性能。15水化速率:单位时间内水泥的水化程度和水化深度。 16宾汉姆体:在研究弹-塑-粘性物体变形过程中,当所施加的外力较小,它所产生的剪应力小于极限剪应力或屈服应力时,物体将保持原状不发生流动,而当剪应力超过屈服应力时,物体就产生流动,这类物体叫宾汉姆体。 17网络形成剂:单键强度>335kJ/mol的氧化物能单独形成玻璃称~~ 18网络调整剂:单键强度<250kJ/mol的氧化物不能单独形成玻璃,但能改变网络结构,处在网络之外,称网络调整剂。 19.耐火度:表示材料抵抗高温作用而不熔化的性能。 20.化学收缩:水泥浆体在水化过程中,水泥水体系的总体积发生缩小的现象。 21.自收缩:自由干燥引起的物理收缩。 22.水化程度:指某一时刻水泥发生水化作用的量和完全水化的量的比值,以百分率表示。 23.胶空比:水化水泥在水泥石体积中对孔隙填充的程度。 24.最可几孔径:水泥石中出现几率最大的孔径。 25.流变学:研究物体中的质点因相对运动而产生流动和变形的科学。 26.假凝:指水泥的一种不正常的早期固化或过早变硬现象。 27.荷重软化温度:表示制品对高温和荷重的共同作用的抵抗能力。 28.玻晶比:玻璃和晶体含量的比值。 29.火山灰质混合材:凡是天然的或人工的以氧化铝、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的矿物质材料,本身磨细加水拌和 并不硬化,但与气硬性石灰混合后再加水拌和,则不但能在空气中硬化,而且能在水中继续硬化者称为火山灰质混合材。 30.阿利特(A矿):水泥中的硅酸三钙一般不是以纯C3S形势存在,而是含有氧化镁和氧化铝的固溶体 贝利特(B矿):在水泥熟料烧成过程中形成硅酸二钙,常常含有少量杂质如氧化铁、氧化钛等, 才利特(C矿):C4AF。 问答题 1. 石膏的相组成有哪些?石膏工艺理论基础是什么?

建筑密封胶的分类与用途

现今建筑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对胶的认识上既便是从事建筑多年的建筑人士也大多是一知半解,希望这篇文字能给各位同行做个参考,如有不妥的地方,也请大家多多指教。 谈到胶,要先说胶的分类,建筑用胶基本可以分为下面几大类: 1、建筑密封胶:用于简单的墙体嵌缝。 2、硅酮耐侯密封胶(中性胶):用于防水密封。 3、硅酮结构密封胶:用于结构性粘结、固定。 4、放火密封胶:用于防火密封。 5、丁基胶:用于中空玻璃第一道密封。 6、发泡胶:用于塞缝,兼防水作用。 根据胶的分类,各生产厂家具体的型号也各个不同,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胶的基本知识。 1、硅酮玻璃胶从产品包装上可分为两类:单组份和双组份。单组份的硅酮胶,其固化是*接触空气中的水分而产生物理性质的改变;双组份则是指硅酮胶分成A、B两组,任何一组单独存在都不能形成固化,但两组胶浆一旦混合就产生固化。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是单组份硅酮玻璃胶。 单组份硅酮玻璃胶按性质又分为酸性胶和中性胶两种。 酸性玻璃胶主要用于玻璃和其它建筑材料之间的一般性粘接。而中性胶克服了酸性胶腐蚀金属材料和与碱性材料发生反应的特点,因此适用范围更广,其市场价格比酸性胶稍高。 市场上比较特殊的一类玻璃胶是硅酮结构密封胶,因其直接用于玻璃幕墙的金属和玻璃结构或非结构性粘合装配,故质量要求和产品档次是玻璃胶中最高的,其市场价格也最高。 2、简述: 单组份硅酮玻璃胶是一种类似软膏,一旦接触空气中的水分就会固化成一种坚韧的橡胶类固体的材料。 硅酮玻璃胶的粘接力强,拉伸强度大,同时又具有耐候性、抗振性,和防潮、抗臭气和适应冷热变化大的特点。加之其较广泛的适用性,能实现大多数建材产品之间的粘合,因此应用价值非常大。 硅酮玻璃胶由其不会因自身的重量而流动,所以可以用于过顶或侧壁的接缝而不发生下陷,塌落或流走。它主要用于干洁的金属、玻璃,大多数不含油脂的木材、硅酮树脂、加硫硅橡胶、陶瓷、天然及合成纤维,以及许多油漆塑料表面的粘接。质量好的硅酮玻璃胶在摄氏零度以下使用不会发生挤压不出、物理特性改变等现象。充分固化的硅酮玻璃胶在温度到204℃(400oF)的情况下使用仍能保持持续有效,但温度高达218℃(428oF)时,有效时间会缩短。 硅酮玻璃胶有多种颜色,常用颜色有黑色、瓷白、透明、银灰、灰、古铜六种。其它颜色可根据客户要求订做。 3、胶的用途 (一)、酸性玻璃胶 1、适宜作密封、堵塞防漏及防风雨用途,室内室外两者皆宜(室内效果更佳),防渗防漏效果显著。 2、粘接汽车的各种内部装饰,包括:金属、织物和有机织物及塑料。 3、接合加热和制冷设备上的垫片。 4、在金属表面加装无螺孔的筋条、铭牌以及漆加塑料材料。 5、对烘箱门上的窗口、气体用具上的烟道、管道接头、通道门进行封口。 6、为齿轮箱、压缩机、泵提供即时成形的防漏垫。 7、

胶凝材料对混凝土的影响

胶凝材料对混凝土的影响 摘要:由于我国建设工程的快速发展,胶凝材料在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混凝土中,胶凝材料作为辅助材料,通过不同的配比比例,得到混凝土不同的使用性能。胶凝材料的使用不仅可以提升混凝土的使用性能,更间接提高了工程质量及企业效益。为此,本文主要分析了,胶凝材料对施工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的影响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而总结胶凝材料在混凝土中的使用方法,以期对混凝土凝胶材料施工技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更好的指导生产实践活动。 关键字:混凝土;胶凝材料;影响分析;发展趋势 一、胶凝材料常见的种类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加或不加胶凝材料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混凝土材料是以“粗集料-细集料-胶凝材料-水”组成的复杂多相体系,所以混凝土的性质与这几种成分是分不开的,其中胶凝材料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物质,其常见的主要种类有石灰石粉、天然火山灰、粉煤灰、硅灰、矿渣及磷渣粉等,不同辅助胶凝材料在混凝

土中的作用机理、特殊应用以及对混凝土性能的具体影响。 二、胶凝材料对混凝土的影响 1.胶凝材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为使混凝土有较高的强度,就要减少硬化水泥浆体中的毛细孔隙,改善水化产物的结构,提高水泥石的结构强度,特别是骨料界面上的硬化浆体的结构强度。在水胶化较高的普通混凝土中,拌料内大量水份加大了水泥颗粒间的距离,硬化后留下大量毛细孔隙,拌料中过量的水份还有集结在粗骨料表面特别是底面的倾向,水泥石的结构强度因此也不可能很高,而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水化产物是水化硅酸钙与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为强度较低的六角片状结晶,更使粗骨料界面成为混凝土中的薄弱环节,所以降低混凝土的水胶化和用水量是提高混凝土强度的重要环节。 改善胶凝材料粉体颗粒的级配也是减少混凝土中毛细孔隙的一种途径,目前混凝土工程中应用较多的细掺合料有:硅粉、矿粉、粉煤灰等,细掺合料能很好地填充水泥在凝结和硬化过程中形成的空隙,改善水泥的微孔结构,改善水泥石与骨料之间的界面结构,使混凝土更加密实。细掺合料在氢氧化钙的激发下具有一定的活性,能与水泥水化产物薄弱结晶氢氧化钙起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并能使水泥水化产物氢氧化钙的结晶变得细小。从根本上改善混凝土的微观结构性能,与骨料界面性能,使混凝土的强度得到显著的

胶凝材料学-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石膏板不能用作外墙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它的性差。 2.石膏制品应避免用于和较高的环境。 3.按消防要求我们尽可能用石膏板代替木质板材,是因为石膏板具有好的特性。 4.石灰熟化时放出大量的______,体积发生显著______;石灰硬化时放出大量的______,体积产生明显______。 5.石灰浆体的硬化包括______和_____两个交叉进行的过程,而且______过程是一个由_____及______的过程,其硬化速度_____。 6.在石灰应用中,常将石灰与纸筋、麻刀、砂石等混合应用,其混合的目的是______,否则会产生______。 7.在水泥砂浆中掺入石灰膏制成混合砂浆,掺入石灰膏是利用了石灰膏具有______好的特性,从而提高了水泥砂浆的______。 8.生石灰按氧化镁的含量,分为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两类。 9.生石灰在使用前的陈伏处理:是使其在储灰池中存放______天以上,储存时要求水面应高出灰面,是为了防止石灰______。 10.菱苦土在使用时不能用水拌制,通常用_________水溶液拌制,由于菱苦土与各种_________粘结性好,且______较低,因此常用之与木屑等植物质材料拌制使用。 11.菱苦土耐水性差,吸湿后会产生______变形,表面___,强度______。为了改善其耐水性,可采用MgSO4 7H2O等来拌制。 12.常用水泥中,硅酸盐水泥代号为_______、________,普通水泥代号为_______,矿渣水泥代号为_______,火山灰水泥代号为________,粉煤灰水泥代号为________。 13.改变硅酸盐水泥的矿物组成可制得具有不同特性的水泥,提高含

一、 建筑密封胶的性状分类

一、建筑密封胶的性状分类 依据性状我国建筑(yi1 ju4 xing4 zhuang4 wo3 guo2 jian4 zhu4)密封胶分别有嵌缝膏“Caulk” 、密封胶“Sealant”和结构密封胶“Construction Sealant”;它们按照功能和基础聚合物的不同进行名称命名,在各相关产品标准中分别有各自定义,现归纳如下供参考,具体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另文介绍。 1 建筑嵌缝膏 嵌缝膏(Caulk)是由天然或合成的油脂、液体树脂、低熔点沥青、焦油或这些材料的复合共混物,加入改性胶同纤维、矿物填料共混制成的粘稠膏状物。基础材料一般有干性油、橡胶沥青、橡胶焦油、煤焦油、聚丁烯、聚异丁烯、聚氯乙烯及其复合物。嵌缝膏为塑性或弹塑性体,嵌缝后由于氧化、低分子物挥发或冷却,表面形成皮膜或随时间延长而硬化,但通常不发生化学固化。可承受接缝位移±3%以下,优质产品可达±5%或±7.5%。产品一般易粘灰、易受烃类油褥蜡,易随运用时间而失去塑性及弹性,运用寿命较短。产品价格廉价、施工方便,七十年代以前广泛用于建筑接缝密封处理,至今仍有一定市场。其中以聚丁烯、聚异丁烯为基础的产品成本较高,耐久性优,可制成自粘性条带用于嵌填接缝,也用于中空玻璃一道密封。 1) 油性嵌缝膏定义 产品是由天然或合成的油脂等为基础,同碳酸钙、滑石粉等矿物掺合,形成高黏度的塑性膏状物。一般在氧化后表面成膜并随时间延续氧化深入内部逐渐硬化。产品按含水率、下垂度及附着力高低分两类。外观为团块膏状物,具有明显塑性,可用手或刮刀嵌填腻缝。成本低,施工方便,主要用于建筑防水接缝填充、钢、木门窗玻璃镶装中接缝位移不明显、耐侯要求不高、对油脂渗透污染装饰面无要求的场合。 2) 玛碲脂 产品以石油沥青为基料同溶剂、复合填料改性制成的冷胶结密封料。外观为黑色团块状,加热可倾流,不燃、易施工、运输方便。 3) 建筑防水沥青嵌缝油膏(简称油膏) 产品以石油沥青为基料,加入橡胶(含废橡胶)、SBS树脂等改性材料,热熔共混制成。外观黑色粘稠膏状材料。可冷用嵌填,用于建筑接缝、孔洞、管口等部位防水防渗。 4) 聚氯乙烯防水接缝嵌缝膏 产品以聚氯乙烯(含PVC废料)和焦油为基础同增塑剂、稳定剂、填充剂等共混经塑化或热熔制成。分热塑型和热熔型,外观黑色粘稠膏状或块状。施工方便,价格低廉,用于建筑接缝、孔洞、管口等部(_guan kou deng bu)位防水防渗,此外还用于屋面涂膜防水。 5) 丁基及聚异丁烯嵌缝膏 产品以丁基、氯化丁基及聚异丁烯为基础同褥蜡剂、填充剂等混炼制成的材料。外观为塑性团块状膏状物,也可制成腻子条带。用于嵌填接缝,耐老化、粘结性稳定、透气率低,用于接缝、空洞密封。高性能产品可热挤压注,用于中空玻璃一道密封。 2 功能密封胶 产品以弹性(弹塑性)聚合(ju4 he2)物或其溶液、乳液为基础,添加改性剂、固化剂、补强剂、

胶凝材料部分答案

1. 胶凝材料的定义、特征、作用。 要点:定义:在物理、化学作用下,能从浆体变成坚固的石状体,并能胶结其它散粒物料(如砂、石等),制成有一定机械强度的复合固体的物质称为胶凝材料,又称为胶结料。 特征:能在常温下凝结硬化为固体;有较强的胶结能力;具有一定的使用性能。 作用:胶结、固化,机械强度 2. 按照硬化条件,胶凝材料可以分为哪两类,其意义是什么? 要点:气硬性胶凝材料和水硬性胶凝材料。 水硬性胶凝材料是指和水成浆后,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并保持强度,又能在水中硬化并长期保持和提高其强度的材料,这类材料常统称为水泥,如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等。 气硬性胶凝材料是指不能在水中硬化,只能在空气中硬化,保持或发展强度,如石膏、石灰、镁质胶凝材料,水玻璃等。 气硬性胶凝材料只适用于地上或干燥环境,而水硬性胶凝材料既适用于地上,也可用于地下潮湿环境或水中。 3.石膏胶凝材料的制备和石膏制品的制作本质上有何区别? 要点:石膏胶凝材料的制备是将二水石膏加热使之部分或全部脱水,以制备不同的脱水石膏相(脱水);石膏制品的制备是将脱水石膏再水化,使之再生成二水石膏并形成所需的硬化体(再水化)。 4.α型半水石膏和β型半水石膏各在什么条件下得到的?结构上各有什么特点? 要点:α型半水石膏:蒸压釜在饱和水蒸汽的湿介质中蒸炼而成的,脱出的水是液体;β型半水石膏:处于缺少水蒸汽的干燥环境中进行的,脱出的水是蒸汽。α型半水石膏为菱形结晶体,晶体尺寸大而完整,晶形良好、密实(高强石膏);β型半水石膏呈细鳞片状集合体,晶体表面有裂纹,结晶很细不规则 (建筑石膏)。 5.用吕·查德里的结晶理论,解释半水石膏水化、凝结、硬化的机理。 要点:半水石膏加水之后发生溶解,并生成不稳定的过饱和溶液,溶液中的半水石膏经过水化而成为二水石膏。由于二水石膏在常温下比半水石膏具有小得多的溶解度(如20℃时CaSO4·1/2H2O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0g/L左右,而CaSO4·2H2O的溶解度只为2g/L左右),所以溶液对二水石膏是高度过饱和的,因此很快沉淀析晶。由于二水石膏的析出,便破坏了原有半水石膏溶解的平衡状态,这时半水石膏会进一步溶解水化,以补偿二水石膏析晶而在液相中减少的硫酸钙含量。随着CaSO4·2H2O从过饱和溶液中不断沉淀出来,其结晶体随即增长,并进行排列和连生,互相交织,从而形成网络结构,使石膏浆体硬化且具有强度。如此不断进行的半水石膏的溶解和二水石膏的析晶,直到半水石膏完全水化为止。应该说整个水化过程是在溶解、水化、生

密封胶常用品种你知道吗

浅谈密封胶常用品种 密封胶中分类最广泛的是将密封胶分为硫化型和非硫化型两大类。在硫化型密封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室温硫化型,加温硫化型用的较少。非硫化型密封胶有液体密封胶和腻子。此外,再加上常用的厌氧性。 1)室温硫化聚硫橡胶密封胶 硫化型密封胶中应用最广的是室温硫化型,加温硫化型用得较少。室温硫化聚硫橡胶密封胶是工业上最早应用的液体密封胶。由于分子主链上含有硫原子,因而其耐油、耐溶剂和耐老化性能很好。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制得不同分子量的聚硫橡胶,其粘度可从几Pa.s 到几千Pa.s以适应不同需要。 聚硫橡胶密封胶对其他材料具有粘接性,大都能室温硫化。大量用于机翼或机身整体、油箱、座舱、水密舱、电器及仪器的密封,寿命达20年以上,使用温度范围为-60~110℃。短期可达130℃,如用于导弹引信头的密封和固体火箭推进剂的粘合。近年来发展很快的碳纤维复合材料、金属蜂窝和芳纶蜂窝夹层结构,都选用聚硫密封胶作为防水密封胶,以及防止这些结构材料与金属铝、钛接触时产生电化学腐蚀的绝缘密封胶。硅室温硫化硅橡胶密封胶 有机硅橡胶是以硅、氧原子交替组成主链的线型高分子化合物。由于硅氧键的键能大大高于一般高分子化合物的主链碳碳键能,因此有机硅橡胶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耐寒性,能在-70~230℃很宽的温度范围内长期使用保持良好的弹性,个别品种可达250~270℃ 硅橡胶大都能室温硫化。硅橡胶密封具有优异的耐热空气,臭氧、光和大气老化的性能。在室外曝晒10年,其物理、力学性能无显著变化。它具有防潮和电绝缘性,能耐磷酸酯液压油和乙酸。但乃燃油和润滑油性能较差。以二甲基硅橡胶为基的密封胶不透气性较差,含乙烯基的硅橡胶密封胶不透气性较好。氟硅橡胶和腈硅橡胶有较好的耐燃油及耐溶剂性。苯撑硅橡胶和苯醚撑硅橡胶密封胶的耐温性可达280℃,并且有防燃自熄、耐辐射等性能。此外,硅橡胶密封胶对金属具有极优的防护性能,多用于飞机门窗、卫生间、飞机和发动机高温区、导管接头,防火墙等的密封。 2)非硫化型密封胶 某些高分子化合物不需要通过化学硫化作用而靠本身的成膜作用(干性粘着型、干性可剥性)或粘附作用(半干性粘弹性、不干性粘接型)也可达到粘接目的。有这类高分子化合物配制成的密封材料,称为非硫化型液体密封胶,简称液体密封胶。 液体密封胶在室温下具有流动性,将它涂敷在结合面上,经过一定时间的干燥或均匀化处理后,形成有剥离性能的弹性胶膜或具有良好的粘接性,粘弹性的薄膜胶层。它不会产生

汽车橡胶产品分类系统标准

ASTM D2000 – 98C (出版日期1999-11-24,汽车工程师学会同意,SAE推荐J200) 汽车橡胶产品分类系统标准*1 1.范围 1.1本分类系统把用于汽车的橡胶产品(但不限于此)列表示出硫化橡胶(天然胶,再生胶,合成 胶,单一或混合胶)的特性. 注1.本分类系统可用于其他工业的需要,就象SAE的钢号一样.但必须记住:本系统服务于汽车工业.使用时请用最新版本. 1.2本分类系统的前提是:所有橡胶制品的性质可以划分入特有的材料牌号.这些牌号被由基于 耐热老化的TYPE(类别)和基于耐油溶胀CLASSES(等级),结合描述附加要求的值,从而建立基本的LEVELS(水平),这些值允许全面描述所有弹性材料的质量. 1.3对于一件特殊产品,如果本分类系统的早先版本与具体规范有抵触,则以新版本为准. 注2.当橡胶产品用于未被本分类系统描述的非常特殊用途,采购方应首先与供方磋商,建立适宜的特性,试验方法和规范试验界限. 1.4在S1(译者注:国际单位)单元中陈述的值被视为标准. 2.参考文件. 2.1ASTM标准 D395 橡胶性能试验方法----压缩变形;*2 D412 硫化橡胶,热塑橡胶和热塑性弹性体试验方法—拉伸;*2 D429 橡胶性能试验方法----与硬底层黏结;*2 D430 橡胶老化试验方法-----动态寿命;*2 D471 橡胶性能试验方法----液体效应; *2 D573 橡胶试验方法----空气炉中老化; *2 D575 橡胶压缩特性试验方法; *2 D624 常规硫化橡胶和热塑性弹性体的撕裂强度试验方法; *2 D865 橡胶试验方法----空气中热老化; *2 D925 橡胶性能试验方法----表面瑕疵(接触,移动和扩散); *2 D945 压缩或剪切中橡胶性能的试验方法(机械示波器); *2 D1053 橡胶性能试验方法----低温硬化:柔性的聚合物和涂织物; *2 D1171 橡胶老化试验方法----表面臭氧裂纹,室内和室外(三角试样) *2 D1329 评价橡胶性能的试验方法---- 低温回弹(TR试验); *2 D1349 橡胶实践----试验温度标准; *2 D1418 橡胶和橡胶乳液的实践----术语; *2 D2137 橡胶性能试验方法----柔性聚合物和涂织物的脆性点; *2 D2240 橡胶性能试验方法----硬度; *2 D3183 橡胶实践----用产品上取样的试样准备; *2 D5964 橡胶实践----IRM902和IRM903替代ASTM 2号油和ASTM 3号油. *2 3.目的 3.1本分类目录的目的是给工程师选择实际的,可行的橡胶材料,并进一步提供一个简单 的‖Line—Call—Out‖规定材料牌号的方法. 3.2本分类系统被发展成允许未来的橡胶材料增加叙述值,而不必完全重组分类系统,且方便结 合未来的新试验方法,以保持与工业需求的改进同步. 4.类别(Type)和等级(Class) 4.1前缀字符―M‖用于表示分类系统基于国际单位制(SI). 注3―Call –out‖不用字符‖M‖,他参考早先出版与1980年的‖英寸—磅‖制. 4.2橡胶材料以类别(耐热)和等级(耐液)为基础进行设计.类别和等级用字母表示,见表1,表2和 9.1中的图. 4.3类别(Type)基于拉伸强度变化不大于±30%,伸长率变化不大于-50%,在相应的温度下保 持70h,硬度(变化)不超过15点. 在该温度下决定这些材料的类型.按表1. 4.4等级(Class)基于材料耐液性,是在ASTM 3号油中浸润70h,保持表1规定的温度,除非所有 最高温度是150℃(稳定性上限),每个等级溶账的极限见表2. 4.4.1在实践D5964 中ASTM 2号和3号油已分别被IRM902和IRM903油代替.这些油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