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温度采集及显示报告

多路温度采集及显示报告
多路温度采集及显示报告

湖北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电子设计开放性试验

设计题目:多路温度采集及显示系统

系别:数理学院

专业:应用物理学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起止日期: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成绩评定

项目权重

成绩

1、设计过程中出勤、学习态度等方面0.2

2、课程设计质量与答辩0.5

3、设计报告书写及图纸规范程度0.3

总成绩

教研室审核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系审核意见:

主任签字:年月日

答辩记录

摘要

在工业控制领域中,温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参考量,准确而实时的控制温度对于我们的工作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一些传统的温度测控系统中,存在着数据显示方式单一、数据无法长期存储、调用以及系统接口过于复杂的问题,寻求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

多路温度采集系统由主控制器、温度采集电路、温度显示电路、报警控制电路及键盘输入控制电路组成。它利用单片机P87C51做控制及数据处理器、ADC0809N做温度检查器、LED数码显示管做温度显示输出设备。

硬件电路比较简单,成本较低,测温范围大,测量精度高,读数显示直观,使用方便。近年来单线多点数字化测量技术的发展使温度检测技术实现了快速、可靠、低成本、数字化与网络化。新型的温度采集系统能采用新型单线智能化温度传感器,能以数字形式直接输出被测点温度值,具有测温误差小、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成本低、能远程传输数据等优点。

关键词: 单片机控制;温度测量;模数转换电路;数码管显示器

目录

设计内容、要求及分工 (1)

1 实现方案及总体设计 (1)

2 原理图的设计 (3)

2.1 温度采集电路设计 (3)

2.2 显示电路设计 (4)

3 系统程序设计 (5)

3.1 主程序设计 (5)

3.2 子程序设计. (6)

4 详细仪器清单 (9)

5 总结与思考及致谢 (9)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一:原理图 . (16)

附录二:PCB图 (17)

附录三:程序 (12)

多路温度采集及显示系统

设计内容、要求及分工

温度是一种最基本的环境参数,人们的生活与环境温度息息相关,因此研究温度的测量方法和装置具有重要的意义。温度测量装置的关键是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传统的分立式温度传感器,(2)模拟集成温度传感器,(3)智能集成温度传感器。目前,国际上新型温度传感器正从模拟式向数字式,从集成化向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飞速发展。

本人选择多路温度采集系统设计。

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1)4路温度采集电路;

(2)A/D转换;

(3)电子开关;

(4)实时温度显示,采用LED数码管显示。

本次设计我们由五人为一组,朱其攀是我们小组的组长,负责实验报告部分;胡仲祥负责课程设计部分;黄治雄主要负责PPT部分,黄明负责原理图和PCB 图的完成;胡永志则负责软件部分的设计及其调试。

1实现方案及总体设计

P87C51RA2/RB2/RC2/RD2 单片8 位微控制器采用先进的CMOS 工艺制造,是80C51 微控制器家族的派生品。其指令集与80C51 指令集完全相同。

该器件可通过并行编程的方法对一个OTP 位进行编程,从而选择6 时钟或12 时钟模式。此外,也可通过时钟控制寄存器CKCON 中的X2 位选择6 时钟或12 时钟模式。

该器件还包含有4 个8 位I/O 口、个16 位定时/计数器、多个中断-4中断优先级-嵌套的中断结构、1个型UART、片内振荡器及实序电路。

新增的特性使得P87C51RA2/RB2/RC2/RD2 成为功能更强大的微控制器,更地支持应用于脉宽调制,高速I/O 递增/递减计数能力如电机控制等场合。

图1 数字式多路温度采集系统结构框图

采用智能温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并进行简单的模数转换;单片机P87C51执行程序对温度传感器传输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处理,转换成环境对应的温度值,通过I/O 口输出到数码显示管(LED )显示;由键盘输入控制选择某采集电路检测温度及显示;报警电路对设定的最高最低报警温度进行监控报警。 主要由温度传感器、P87C51单片机微控制器、以及数据传输显示三部分组成。

图2 系统原理简易图

温度传 感器

单片机

P87C51

温度显示器

本系统采用的主要硬件元件分别为P87C51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使用单总线温度传感器芯片ADC0809N作为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数据,温度传感器采集完一次数据后,经过A/D转换后,再由微控制器根据现场对数据的不同要求可以选择LCD显示以及上机PC机显示两种方式来显示数据。

2原理图的设计

2.1温度采集电路设计

温度采样处理电路由温度传感器、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等组成。采用分块结构的温度采样处理电路,其硬件电路结构复杂,也不便于数据的处理。采用智能温度传感器采样处理电路,能够方便的进行温度的采集及简单的数据处理。并且可以达到设计的技术指标要求。本系统选择智能温度传感器ADC0809N作为温度采集电路的核心器件。

图3 芯片图

2.1.1温度采集电路结构

温度采集电路结构如图所示。工作时,由程序控制读取某智能温度传感器ADC0809N采集的温度数据,送单片机处理。单片机控制电路核心是单片机芯片,其加上工作基本电路,就可以展开控制工作。

图4单片机P87C51引脚图

2.2显示电路结构

显示电路由单片机P87C51的P1.0端作数据输出,连接到低位SN54F04J的数据输入引脚端。单片机P87C51的P3.0、P3.1端分别接到一个与门电路的输入端。显示电路结构图如图4所示。

图5 温度显示部分

3系统程序设计

3.1 主程序设计

主程序主要功能是控制调用子程序,实现温度的实时显示、读出并处理ADC0809N的测量温度值(温度测量每1s进行一次)。其程序流程图如图6所示。

图6数字式多路温度采集系统主程序流程图

3.2子程序设计

(1)键盘扫描子程序

键盘扫描子程序对按下的键进行判断,并转到按下的相应键对应的程序段,执行相应的功能。其程序流程图如图7所示。

(2)温度转换命令子程序

温度转换命令子程序主要是发送温度转换开始命令。在发送匹配ROM 命令后,紧跟着发送要进行测温的ADC0809N 的64位ROM 序列(这个序列号一般由厂方提供或通过实验的方式获得)。采用12位分辨率,转换时间约为750ms 。其程序流程图如图8所示。

调用显示子程序

1s 到?

初次上电?

读出温度值 温度计算处理 显示数据刷新

发出温度转换开始命令

N Y

Y

N

初始化

发出报警

Y

N

温度超过报警值?

调用键盘扫描子程

图7 键盘扫描子程序流程图 图8 温度转换命令子程序流程图

(3)读出温度子程序

读出温度子程序主要功能是读出RAM 中的9个字节,在读出时需进行CRC 校验,校验有错时不进行温度数据的改写。其程序流程图如图9所示。

(4)计算温度子程序

从ADC0809N 读取出的二进制值必须先转换成十进制值,才能用于字符的显示。在系统采用12位转换精度,温度寄存器里的值是以0.0625为步进的,即温度值为温度寄存器里的二进制值乘以0.0625,就是实际的十进制温度值。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一个十进制值和二进制值之间有很明显的关系。低字节的高半字节乘以0.0625恰好就是原整数。因此,把二进制的高字节的低半字节和低字节的高半字节组成一个字节,这个字节的二进制值化为十进制值后,就恰好是温度值的百、十、个位值;剩下的低字节的低半字节化成十进制后,就是温度值的小数部分。小数部分因为是半个字节,所以二进制值范围是0~F ,转换成十进制小数值就是0.0625的倍数。这样需要4位的数码管来显示小数部分,实际应用不必有这么高的精度,采用1位数码管来显示小数,可以精确到0.1℃。表5就是二进制和十进制小数的近似对应关系。其程序流程图如图10所示。

表1 小数部分二进制和十进制的近似对应关系表

小数部分 二进制数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十进制数

1

1

2

3

3

4

5

5

6

6

7

8

8

9

发ADC0809N 复位命令

匹配ROM 、64位地址

发温度转换开始命

结束

确定键号 有键按

开始

Y

转至相应的程序,执行相应的功能

N

其它子程序

图9 读出温度子程序流程图 图10 计算温度子程序流程图

(5)显示数据刷新子程序

显示数据刷新子程序[9]主要是对显示缓冲区中的显示数据进行刷新操作,当最高显示位为0时将符号显示位移入下一位。其程序流程图如图11所示。

图11显示数据刷新子程序流程图

置“+”标志

计算小数位温度BCD 值

计算整数位温度BCD 值

温度值取补码置“-”标志

温度零下?

结束

Y

N

开始

发ADC0809N 复位命令发匹配ROM 、64位地址

移入温度暂存

发读取温度命令

读取RAM 中的9个字节

9字节完?

结束

Y

N Y

N

CRC 校验正

十位数显示符号,百位数

十位数

Y

N

温度数据移入显示

百位数

百位数显示数据(不显示

Y

N

4详细仪器清单

编号元件名称型号及规格数量

1单片机芯片P87C1 1

2移位寄存器SN54ALS02J 2

3七段数码显示器LED 2

4串转并芯片SN54F04J 1

5A/D转换器ADC0809N 1

6 开关-- 4

7 逻辑电路SN74ALS104N 3

8 电阻10K 12

9 电阻8.2K 1

10 可变电阻-- 8

11 电容10UF 1

12 电容30PF 2

5 总结与思考及致谢

本文设计了一种以P87C51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以SN54ALS02作为温度传感器的多路温度采集与显示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低功耗、方便实用,并且硬件实现简单,得到了比教理想的实验效果。

本系统能够通过单片机灵活编程进行各种功能的设定和修改。特别适用于大中型企业生产过程中多点温度的巡回测量和监控。本设计说明了集成化的优点及作用,也表明了科技发展的重要性,也让我们看到了单片机的未来生产控制中的地位,让我认识到了学习单片机的重要性。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朱其攀为我们组的组长,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各组员都积极配合,很好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我主要负责撰写课程设计报告,朱其攀开始绘制系统原理图和PCB图,在原理图和PCB图的绘制过程中胡永志也开始了软件部分的设计,黄志雄也很好的完成了他的PPT设计。在本次设计的过程中确确实

实遇到很多问题,从而发现自己的很多不足。如何将自己所学在所用展现出来是自己在本次课程设计中得到的最大收获。几人为一小组的分配方式也让同学之间深深体会到了团队的重要性,每人出一份力才能事半功倍。很多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也迎刃而解。在这里我们特别感谢余宏生老师对我们孜孜不倦的辅导以及同学们热心的帮助,同时也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样好的机会来学习单片机设计。从本次设计中得到很多宝贵的经验,同时也学习了很多知识。

参考文献

[1]蔡明文,冯先成。单片机课程设计.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3。

[2]文哲雄,罗中良。单总线多点分布式温度测控系统的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5,21。

[3] 朱定华,戴汝平。单片微机原理与应用.(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 周航慈.单片机程序设计基础[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附录一:原理图

附录二:PCB图

附录三:多路温度采集系统控制源程序

BITS EQU 20H

TIMEOK BIT BITS.1 ;1秒定时到标志。

TEMPON BIT BITS.2 ;第一次温度转换标志。

TEMPL EQU 26H ;从DS18B20中读取温度低位的存放处。

TEMPH EQU 27H ;从DS18B20中读取温度高位的存放处。

TEMPCL EQU 28H ;转换后温度的小数位与个位存放处。

TEMPCH EQU 29H ;转换后温度的十位与百位存放处,如果温度为负,则百位为符号位。

TEMPHEAD EQU 36H ;从DS18B20高速缓存RAM中读出数据的存放处的第一位。;*************************************************************

;常数定义。

K0 EQU P2.0 ;按键K0定义。

K1 EQU P2.1 ;按键K1定义。

DQ EQU P1.7 ;数据传送脚定义。

;*************************************************************

;多路温度采集系统源程序。

;*************************************************************

ORG 0000H

LJMP START

ORG 000BH

LJMP DVTO ;T0中断入口地址。

;************************************************************* ;系统初始化。

ORG 0030H

START: MOV SP,#60H ;数据存储区20H—80H清“0”。

CLS: MOV R0,#20H

MOV R1,#60H

CLS1: MOV @R0,#00H

INC R0

DJNZ R1,CLS1

CLR P1.4 ;关移位脉冲。

CLR P3.6 ;关闭报警器。

MOV TMOD,#21H ;选择定时器0工作方式1;

MOV TH0,#0E0H ;20ms定时初值。

MOV TL0,#0B1H

MOV SCON,#00H ;选择串行口工作方式0;

NOP

NOP

SETB ET0 ;开定时器T0。计时开始。

SETB TR0

SETB EA

MOV PSW,#00H

CLR TEMPONE

LJMP MAIN

;************************************************************* ;主程序。

MAIN: LCALL KEYBORD ;调用键盘扫描子程序。

LOOP1: LCALL DISP ;调用显示子程序。

JNB TIMEOK,LOOP1 ;测温每1秒一次。

CLR TIMEOK

JNB TEMPONE,LOOP2 ;上电时先温度转换一次。

LCALL READTEMP ;读出温度值子程序。

LCALL TEMPBCD ;温度BCD码计算处理子程序。

LCALL DISPBCD ;显示区BCD码温度值刷新子程序。

LCALL ALARM ;最高温度报警子程序。

LOOP2: LCALL TEMPCONV ;温度开始转换子程序。

SETB TEMPONE

SJMP MAIN

;************************************************************* ;定时器T0中断服子程序。

DVT0: PUSH PSW

MOV PSW,#10H

MOV TH0,#0E0H

MOV TL0,#0B1H

INC R7

CJNZ R7,#32H,DVT01

MOV R7,#00H

SETB TIMEOK ;1秒定时到标志。

DVT01: POP PSW

RETI

;************************************************************* ;键盘扫描子程序。

KEYBORD: JB K0,L1

JNB K0,$

LCALL FUNCTION

LJMP KEYBORD

L1: JB K1,L2

JNB K1,$

LCALL FUNCTION1

LJMP KEYBORD

L2: RET

FUNCTION0: MOV 40H,#28H ;第一路SN54ALS02J的64位序列号装入存储单元40H——47H。

MOV 41H,#0D6H

MOV 42H,#0B1H

MOV 43H,#8AH

MOV 44H,#00H

MOV 45H,#00H

MOV 46H,#00H

MOV 47H,#0E3H

RET

FUNCTION0: MOV 40H,#28H ;第二路SN54ALS02J的64位序列号装入存储单元40H——47H。

MOV 41H,#0D6H

MOV 42H,#0B1H

MOV 43H,#8AH

MOV 44H,#00H

MOV 45H,#00H

MOV 46H,#01H

MOV 47H,#0E3H

RET

;*************************************************************

;DS18B20复位子程序。

RETET: SETB DQ

NOP

NOP

CLR DQ

MOV R6,#0A0H ;延时480us

DJNZ R6,$

MOV R6,#0A0H

DJNZ R6,$

SETB DQ

MOV R6,#32H ;延时70us

DJNZ R6,$

MOV R6,#3CH

RESET1: MOV C,DQ

JC RESET2

DJNZ R6,RESET1

MOV R6,#64H ;延时200us

DJNZ R6,$

SJMP RESET

RET

RESET2: SETB DQ

RET

;*************************************************************

;读SN54ALS02J子程序,从SN54ALS02J中读出一个字节的数据。

READ: MOV R7,#08H

SETB DQ

NOP

NOP

READ1: CLR DQ

NOP

NOP

NOP

SETB DQ

MOV R6,#07H ;延时15us。

DJNZ R6,$

MOV C,DQ

MOV R6,#3CH ;延时120us。

DJNZ R6,$

RRC A

SETB DQ

DJNZ R7,READ1

MOV R6,#3CH ;延时120us。

DJNZ R6,$

RET

;************************************************************* ;写SN54ALS02J子程序,给SN54ALS02J中写入一个字节的数据。WRITE: MOV R7,#08H

SETB DQ

NOP

NOP

WRITE1: CLR DQ

MOV R6,#07H ;延时15us。

DJNZ R6,$

RRC A

MOV DQ,C

MOV R6,#34H ;延时104us。

DJNZ R6,$

SETB DQ

DJNZ R7,WRITE1

RET

;************************************************************* ;温度开始转换子程序。

TEMPCONV: LCALL RESET

MOV A,#55H ;发送匹配ROM命令。

LCALL WRITE

MOV R6,#34H ;延时104us。

DJNZ R6,$

MOV R7,#08H ;发送64位ROM编码。

MOV R0,#40H

TEMPVONV1: MOV A,@R0

LCALL WRITE

INC R0

DJNZ R7,TEMPCONV1 ;64位ROM编码发送完没有?

MOV R6,#34H ;延时104us。

DJNZ R6,$

MOV A,#44H ;发送启动温度转换命令。

LCALL WRITE

MOV R6,#34H ;延时104us。

DJNZ R6,$

RET

;************************************************************* ;读出温度值子程序。

多路数据采集

目录 一、任务与要求 (2) 二、总体设计 (2) 1、电路原理框图 (2) 2、整体工作原理 (3) 三、各部分电路原理图 (4) 1、模拟开关部分 (4) 2、D/A转换部分 (4) 3、三态门驱动部分 (5) 3、RAM部分 (5) 4、十六位数码显示 (6) 5、A/D转换部分 (6) 6、逻辑控制与时钟电路 (7) 四、仿真结果 (7) 1、进行一路数据的采集 (7) 2、进行两路信号的采集 (8) 五:转换精度的分析 (9) 六、该电路实现的功能 (10)

多路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报告 一、任务与要求 数字电路所能处理的信号为数字信号,而生产实践中的许多信号属于模拟信号,因而,模/数变换和数/模变换就成为电子技术应用中的基本环节。本实验用数/模、模/数转换器为主设计制作一个数据采集系统。 (1) 用ADC0809或其它ADC 芯片实现对两路以上的模拟信号的采集,模拟信号 以常用物理量温度为对象,可以经传感器、输入变换电路得到与现场温度成线性关系的0~5V 电压,也可以直接用0~5V 的电压模拟现场温度。采集的数据一方面送入存储器保存(如RAM6264),同时用数码管跟踪显示。 (2) 从存储器中读出数据,经D/A 芯片0832或其它DAC 芯片作D/A 变换,观察 所得模拟量与输入量的对应情况 (3) 分析转换误差,研究提高转换精度的措施。 二、总体设计 1、电路原理框图 数据采集系统框图如图8-6-1。

图1数据采集系统框图 说明: (1)、在multisim中使用两个函数发生器产生一个Vpp为5v的正弦波和Vpp 为5V的三角波作为传感信号。 (2)、数字量显示使用的是十六进制。 (3)、在此电路中用模拟开关控制采集哪路信号。 2、整体工作原理 图1数据采集系统电路图 当电路上电开始工作时,J2处于低电位,RS触发器处于置一状态,将开关J2开到高电位时,此时RS为保持状态,控制三态门工作,并使RAM置于写状态,控制A/D不工作。D/A转换器每进行完一次转换都会使EOC’输出一高电平,当下一次转换开始时EOC’又开始变为高电平,利用EOC’给计数器提供冲击脉冲使其计数,并计数器的计数功能来控制RAM的内存单位自动加一,从而使000H--1FFH

多路温度采集系统

小型多路温控采集系统设计一.系统说明

本系统采用51单片机作为控制器,控制温度采集及显示。 温度传感器选用DS18B20,其单总线的通信方式可以减少系统的线路连接。DS18B20支持多点组网功能,多个DS18B20可以并联在唯一的三线上,实现组网多点测温。DS18B20在使用中不需要任何外围元件,全部传感元件及转换电路集成在形如一只三极管的集成电路。内温范围-55℃~+125℃,在-10~+85℃时精度为±℃可编程的分辨率为9~12位,对应的可分辨温度分别为℃、℃、℃和℃,可实现高精度测温。 同时本系统选用LCD1602作为显示器件,能够同时显示16x02即32个字符(16列2行)。其显示清晰,并可以显示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常用的符号、和日文假名等,满足了系统要求。 二.系统电路图 三、程序流程图 四、程序解读 注:程序分两部分。可以先用程序二读出各个器件的序列号,再将序列号填入程序一的SN[4][8]数组中,若要加入更多的器件可以扩大数组,并在程序中增加读显的循环次数。 1.程序一:已知各个器件序列号读取温度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char TMP[4]; 0”1”0c1”2”3”4”序二:读取DS18B20序列号程序 注:读ROM时,只能有一个器件与单片机通信。可以逐个相连来读出其ROM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int sn[8]={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10}; sbit DQ=P3^7;//ds18b20与单片机连接口 sbit RS=P3^0; sbit RW=P3^1; sbit EN=P3^2; void delay1ms(unsigned int ms)//延时1毫秒(不够精确的)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数据采集系统实验报告

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数据采集系统实验报告 班级:电技10—1班 姓名:田波平 学号:1012020108 指导老师:仲老师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数据采集系统 一.设计要求 1.被测量温度范围:0~120℃,温度分辨率为0.5℃。 2.被测温度点:2个,每5秒测量一次。 3.显示器要求:通道号2位,温度4位(精度到小数点后一位)。 显示方式为定点显示和轮流显示。 4.键盘要求: (1)定点显示设定;(2)轮流显示设定;(3)其他功能键。 二.设计内容 1.单片机及电源模块设计 单片机可选用AT89S51及其兼容系列,电源模块可以选用7805等稳压组件,本机输入电压范围9-12v。 2.存储器设计 扩展串行I2C存储器AT24C02。 要求: AT24C02的SCK接P3.2 AT24C02的SDA接P3.4 2.传感器及信号转换电路 温度传感器可以选用PTC热敏电阻,信号转换电路将PTC输出阻值转换为0-5V。 3.A/D转换器设计 A/D选用ADC0832。 要求: ADC0832的CS端接P3.5 ADC0832的DI端接P3.6 ADC0832的DO端接P3.7 ADC0832的CLK端接P2.1 4.显示器设计。 6位共阳极LED显示器,段选(a-h)由P0口控制,位选由P2.2-P2.7控制。数码管由2N5401驱动。 5.键盘电路设计。 6个按键,P2.2-P2.7接6个按键,P3.4接公共端,采用动态扫描方式检测键盘。 6.系统软件设计。 系统初始化模块,键盘扫描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标度变换模块、显示模块等。 三.设计报告要求 设计报告应按以下格式书写: (1)封面; (2)设计任务书; (3)目录; (4)正文;

b多路温度采集程序

本程序为ds18b20 的多路温度采集程序,是我自己参考其他程序后改写而成,可显示 4 路正负温度值,并有上下限温度报警(声音、灯光报警) 亲测,更改端口即可使用。(主要器件:51单片机,ds18b20,lcd 显示器) 附有proteus 仿真图,及序列号采集程序 /**** 上限62 度下限-20 度****/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ds=P1A1; sbit rs=P1A4; sbit e=P1A6; sbit sp=P1A0; sbit d1=P1A2; sbit d2=P1A3; uchar lcdrom[4][8]={{0x28,0x30,0xc5,0xb8,0x00,0x00,0x00,0x8e}, {0x28,0x31,0xc5,0xb8,0x00,0x00,0x00,0xb9}, {0x28,0x32,0xc5,0xb8,0x00,0x00,0x00,0xe0},

{0x28,0x33,0xc5,0xb8,0x00,0x00,0x00,0xd7}}; unsigned char code table0[]={"TEMPERARTURE:U "}; int f[4]; int tvalue; float ftvalue; uint warnl=320; uint warnh=992; /****lcd 程序****/ void delayms(uint ms)// 延时 { uint i,j; for(i=ms;i>0;i--) for(j=110;j>0;j--); } void wrcom(uchar com)// 写指令 { delayms(1); rs=0; P3=com; delayms(1); e=1; delayms(1); e=0; } void wrdat(uchar dat)// 写数据 { rs=1; e=0; P3=dat; delayms(5);

多路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

1 引言 数据采集是指将温度、压力、流量、位移等模拟量采集、转换成数字量后,再由计算机进行存储、处理、显示的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可对生产现场的工艺参数进行采集、监视和记录,为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成本提供信息和手段。本文设计了一套多路数据采集系统,实施采集多现场的温度参数,系统通过RS485总线将采集到的现场温度数据传输至上位机,上位机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显示、存储,从而达到现场监测与控制的目的。 2 设计目的和要求 设计一由微机控制的A/D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该卡具有对八个通道上 0-5V的模拟电压进行采集的能力,且可以用程序选择装换通道,选择ADC0809 作为A/D转换芯片。 本设计包括确定控制任务、系统总体设计、硬件系统设计、软件程序的设计等,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理解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构成原理、接口电路与应用程序,巩固与综合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课程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技能。 3 系统设计方案 1.八路模拟信号的产生 被测电压要求为0~5V的直流电压,可通过八个滑动变阻器调节产生。 2.模拟信号的采集 八路数据采集系统采用共享数据采集通道的结构形式,数据采集方式确定为程序控制数据采集。 3.A/D转换器的选取 八位逐次比较式A/D转换器 4.控制与显示方法的选择 用单片机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处理来自ADC0809的数据。经处理后通过串口传送,由于系统功能简单,完成采样通道的选择,单片机通过接口芯片与LED

数码显示器相连,驱动显示器相应同采集到的数据。 图3.1 总体设计图 4 硬件系统的设计 4.1芯片ADC0809的引脚功能和主要性能 ADC0809八位逐次逼近式A/D 转换器是一种单片CMOS 器件,包括8位模拟转换器、8通道转换开关和与微处理器兼容的控制逻辑。8路转换开关能直接联通8个单端模拟信号中的任意一个。 ADC0809的引脚图及51单片机引脚图: 图4.1 ADC0809管脚图及51单片机芯片管脚图 模拟输入通道1 ADC0808 单片机 LED 模拟输入通道2 模拟输入通道8

多路温度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学校代码:11517 学号:201150712117 HE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多路温度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学生姓名高宇照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121 学号201150712117 系(部)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职称) 张秋慧(讲师) 完成时间2012 年 5 月13日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1 前言 . (1) 1.1 背景介绍 (1) 1.2 研究设计意义及目的 (1) 1.3 发展情况 (2) 1.4 本设计主要内容 (3) 2 设计任务及方案论证 (4) 2.1 设计任务 (4) 2.2 设计方案的论证 (4) 2.3系统框图设计 (6) 3 多路温度采集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7) 3.1系统模块及模块介绍 (7) 3.1.1 系统整体模块控制 (7) 3.1.2 模块介绍及原理 (7) 3.2 系统基本硬件组成设计 (14) 3.2.1微机芯片工作电路设计 (14) 3.2.2 温度采集电路设计 (15) 3.2.3LCD1602的显示设计 (17) 3.2.4 报警电路的设计 (18) 3.2.5 电源部分的设计 (19) 3.3 系统设计的电路结构图 (21) 4 系统的软件设计 (22) 4.1 主程序设计 (22) 4.2 子程序设计 (23) 5 系统调试与性能分析 (27) 5.1 系统调试 (27) 5.2 性能分析 (29) 结论 (31) 致谢 (32)

单片机温度采集系统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名称:温度采集装置 班级:数控技术0901 学号: 课程设计时间:2011.12.5—12.11

目录 1 设计任务 (2) 2 确定设计方案 (3) 2.1 温度传感器—AD22100K (3) 2.2 A/D转换器—ADC0809 (4) 2.3 单片机的选择—80C51 (6) 2.4 显示器接口—LED动态显示接口 (8) 3 硬件电路的设计 (10) 3.1 温度传感器与A/D转换器的接口电路 (10) 3.2 A/D转换器与89C51的接口电路 (10) 3.3 89C51与显示器间的接口电路 (11) 3.4 晶振电路和复位电路的设计 (12) 4 软件设计 (13) 4.1温度采集的主程序流程图 (13) 4.2 程序清单 (15) 5 心得体会 (20) 附录 (21) 温度采集装置 1、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温度采集系统,要求按1路/s的速度顺序检测8路温度点,测温范围为+20℃~+100℃,测量精度为±1%。要求用5位数码管显示温度,最高位显示通道号,次高位显示“—”,低三位显示温度值。 2、设计方案 2.1 温度传感器—AD22100K AD22100K是有信号调节的单片温度传感器,工作温度范围为-50~+150,信号调节不需要调节电路、缓冲器和线性化电路,简化了系统设计。输出温度与电压和电源电压的乘积(比率测量)成比例。输出电压摆幅为0.25V(对应-50℃)和4.75V(对应150℃),用5V单电源工作。 2.1.1 AD22100K的引脚图如2.1.1 图2.1.1 AD22100K的引脚图 注:1.V电源 4.GND接地 2.U输出 3、5~8 NC不连接

基于ADC0809和51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基于ADC0809和51单片机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数据采集”是指将温度、压力、流量、位移等模拟物理量采集并转换成数字量后,再由计算机进行存储、处理、显示和打印的过程,相应的系统称为数据采集系统。本文的主要任务是对0~5V的直流电压进行测量并送到远端的PC机上进行显示。由于采集的是直流信号,对于缓慢变化的信号不必加采样保持电路,因此选用市面上比较常见的逐次逼近型ADC0809芯片,该芯片转换速度快,价格低廉,可以直接将直流电压转换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字量。同时选用低功耗的LCD显示器件来满足其在终端显示采集结果的需求。终端键盘控制采用尽可能少的键来实现控制功能,为了防止键盘不用时的误操作,设计时还设置了锁键功能,在键盘的输入消抖方面,则采用软件消抖方法来降低硬件开销,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软件设计方面则采用功能模块化的设计思想;键盘模数转换等采用中断方式来实现,从而大大提高了单片机的效率以及实时处理能力。1 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结构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结构一般由信号调理电路、多路切换电路、采样保持电路、A/D转换器以及单片机等组成。本文主要完成功能的系统硬件框图。 2 ADC0809模数转换器简介2.1 ADC0809的结构功能本数据采集系统采用计算机作为处理器。电子计算机所处理和传输的都是不连续的数字信号,而实际中遇到的大都是连续变化的模拟量,模拟量经传感器转换成电信号后,需要模/数转换将其变成数字信号才可以输入到数字系统中进行处理和控制,因此,把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输出的接口电路,即A/D转换器就是现实信号转换的桥梁。目前,世界上有多种类型的A/D转换器,如并行比较型、逐次逼近型、积分型等。本文采用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该类A/D转换器转换精度高,速度快,价格适中,是目前种类最多,应用最广的A/D转换器。逐次逼近型A/D转换器一般由比较器、D/A转换器、寄存器、时钟发生器以及控制逻辑电路组成。 ADC0809就是一种CMOS单片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其内部结构。该芯片由8路模拟开关、地址锁存与译码器、比较器、8位开关树型D/A转换器、逐次逼近寄存器、三态输出锁存器等电路组成。因此,ADC0809可处理8路模拟量输入,且有三态输出能力。该器件既可与各种微处理器相连,也可单独工作。其输入输出与TTL兼容。 ADC0809是8路8位A/D转换器(即分辨率8位),具有转换起停控制端,转换时间为100μs采用单+5V电源供电,模拟输入电压范围为0~+5V,且不需零点和满刻度校准,工作温度范围为-40~+85℃功耗可抵达约15mW。 ADC0809芯片有28条引脚,采用双列直插式封装,图3所示是其引脚排列图。各引脚的功能如下: IN0~IN7:8路模拟量输入端; D0~D7:8位数字量输出端; ADDA、ADDB、ADDC:3位地址输入线,用于选通8路模拟输入中的一路; ALE:地址锁存允许信号,输入,高电平有效; START:A/D转换启动信号,输入,高电平有效; EOC:A/D转换结束信号,输出,当A/D转换结束时,此端输出一个高电平(转换期间一直为低电平); OE:数据输出允许信号,输入,高电平有效。当A/D转换结束时,此端输入一个高电平才能打开输出三态门,输出为数字量; CLK:时钟脉冲输入端。要求时钟频率不高640kHz; REF(+)、REF(-):基准电压; Vcc:电源,单一+5V; GND:地。 ADC0809工作时,首先输入3位地址,并使ALE为1,以将地址存入地址锁存器中。此地址经译码可选通8路模拟输入之一到比较器。START上升沿将逐次逼近寄存器复位;下降沿则启动A/D转换,之后,EOC 输出信号变低,以指示转换正在进行,直到A/D转换完成,EOC变为高电平,指示A/D转换结束,并将结果数据存入锁存器,这个信号也可用作中断申请。当OE输入高电平时,ADC

基于单片机的多路温度采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外文翻译

华南理工大学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外文翻译 外文原文名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MCS-51 series 中文译名MCS-51系列的功能和结构 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自动化一班 学生黎杰明 学生学号 3 指导教师吴实 填写日期2016年3月10日 页脚.

外文原文版出处:《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journal》1990, V ol.33 (12), pp.16-ff 译文成绩:指导教师(导师组长)签名: 译文: MCS-51系列的功能和结构 MSC-51系列单片机具有一个单芯片电脑的结构和功能,它是英特尔公司的系列产品的名称。这家公司在1976年推出后,引进8位单芯片的MCS-48系列计算机后于1980年推出的8位的MCS-51系列单芯片计算机。诸如此类的单芯片电脑有很多种,如8051,8031,8751,80C51BH,80C31BH等,其基本组成、基本性能和指令系统都是相同的。8051是51系列单芯片电脑的代表。 一个单芯片的计算机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一个8位的微处理器(CPU)。(2)片数据存储器RAM(128B/256B),它只读/写数据,如结果不在操作过程中,最终结果要显示数据(3)程序存储器ROM/EPROM(4KB/8KB).是用来保存程序一些初步的数据和切片的形式。但一些单芯片电脑没有考虑ROM/EPROM,如8031,8032,80C51等等。(4)4个8路运行的I/O接口,P0,P1,P2,P3,每个接口可以用作入口,也可以用作出口。(5)两个定时/计数器,每个定时方式也可以根据计算结果或定时控制实现计算机。(6)5个中断(7)一个全双工串行的I/UART(通用异步接收器I口/发送器(UART)),它是实现单芯片电脑或单芯片计算机和计算机的串行通信使用。(8)振荡器和时钟产生电路,需要考虑石英晶体微调能力。允许振荡频率为12MHz,每个上述的部分都是通过部数据总线连接。其中CPU是一个芯片计算机的核心,它是计算机的指挥中心,是由算术单元和控制器等部分组成。算术单元可以进行8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ALU单元是其中一种运算器,18个存储设备,暂存设备的积累设备进行协调,程序状态寄存器PSW积累了2个输入端的计数等检查暂时作为一个操作往往由人来操作,谁储存1输入的是它使操作去上暂时计数,另有一个操作的结果,回环协调。此外,协调往往是作为对8051的数据传输转运站考虑。作为一般的微处理器,解码的顺序。振荡器和定时电路等的程序计数器是一个由8个计数器为2,总计16位。这是一个字节的地址,其实程序计数器,是将在个人电脑进行。从而改变它的容可以改变它的程序进行。在8051的单芯片电脑的电路,

虚拟仪器温度采集系统

内蒙古科技大学虚拟仪器期末大作业 题目:虚拟仪器温度采集系统 姓名:王伍波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学号:1067112240 班级:测控10-2班 教师:肖俊生 时间:2013年6月18日

一、设计题目:虚拟仪器温度采集系统 二、设计要求: 1.连续采集温度信号,并存储 2.温度上下限报警功能,上下限可调 3.华氏、摄氏可转换显示 三、设计思路: 该设计是以计算机和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为核心,单片机数据采集系统主要完成对温度信号进行数据采集,计算机主要完成温度信号的分析、显示和控制等功能。设计中采用Intel 公司的89C51 单片机完成数据采集,采用A D 5 7 4 完成数据的A/D 转换。图2 为AD574 与89C51 单片机的接口电路。 1.设计虚拟前面板 温度监测软件设计本系统以labview8.5 作为开发工具。现以仿真数据为例来讲述系统软件对温度的监测、报警及显示功能。利用labview8.5编程使温度可以在华氏和摄氏之间随时进行切换,同时对温度实时监测。当温度超过上限要求时会及时点亮报警灯进行报警并显示每次采集过程中累加的报警次数,报警的上限值可以通过前面板的输入控件改变其值。采集进度定义为每次采集100 点。为了防止程序陷入死循环每次采集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000ms。开始采集后在整个采集过程中可以暂停采集以便随时对温度进行观察。 2、编辑流程图 每一个程序前面板都对应着一段框图程序框图程序用

LabVIEW 图形编程语言编写.可以把它理解成传统程序的源代码。框 图程序由端口、节点、.图框和连线构成。其中端口被用来同程序前 面板的控制和显示传递数据.节点被用来实现函数和功能调用.图框 被用来实现结构化程序控制命令.而连线代表程序执行过程中的数据流.定义了框图内的数据流动方向 3、运行检验 检验是否能够完成系统的功能.改变相应参数进行进一步验证.以方便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设计.从而方便实际器件的设计、调试。4、功能描述 创建一个VI程序模拟温度测量:把创建的温度计程、序 T(hermometerVI1作为一个子程序用在当前新建程序里.先前的温 度计子程序用于采集数据.而当前的程序用于显示温度曲线.并在前 面板上设定测量次数和每次测量间隔的延时;再创建一个新VI程序,进行温度测量,并把结果在波形图表上显示:利用新创建的VI程序.再输入新的字符串;据采集过程中。实时地显示数据;当采集 过程结束后,在图表上画出数据波形.并算出最大值、最小值和平 均值(此处只使用摄氏温度单位):修改TemperatureAnalysis.VI DemoReadVohageVI程序以检测温度是否超出范围.当温度超出上限(High Limit)时,前面板上的LED点亮,并且有一个蜂鸣器发声。5、设计过程 创建一个VI程序模拟温度测量假设传感器输出电压与温度成 正比。例如.当温度为70时,传感器输出电压为0.7V。本程序也

51单片机温度采集系统设计需要说明的问题以及设计的心得体会

51单片机温度采集系统设计需要说明的问题以及设计的心得体会 篇一:单片机温度采集系统设计 摘要:本设计为基于单片机8 05l设计的实时温度采集仪。采用一个以单片机为核心的重小系统。访问系统有:单片机.显示器,键盘、串口通讯、模拟开关、A/D转换器等以及整个系统中所要需要的电源组成的一个系统,对于超过此限的温度数据将产生报警信号。 关键词:单片机温度采集 A/D转换器 引言: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单片机继续朝快速,高性能方向发展,从位、8位单片机发展到16位,32位单片机。单片机主要用于控制,它的应用领域遍及各行各业,大到航天飞机,小至日常生活中的冰箱、彩电,单片机都可以大显其能。单片机在家用电器业中应用得十分广泛:例如全自动冼衣机、智能玩具;除了上述传统领域外,汽车、电子工业在国外也是单片机应用十分广泛的一个领域。它成本低、集成度高j功耗低、控制功能多、能灵活的组装成各种智能控制装置,由它构成的智能仪表解决了长期以来测量仪器中的误差的修正、线性处理等问题。 本文设计的就是利用805l单片机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具有能采集并显示温度,对于超出范围的温度发出蜂鸣声警

报的温度采集系统。 1 系统设计 采用Intel公司生产的805l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进行对采集到的信号处理再输送给八段数码显示。Intel公司生产的8051是一个低功耗,字长为8位的单片微型计算机,由中央处理器、片内128B RAM、片内4KBROM、两个16位的定时计数器、四个8位的I/O口(P 0、P l、P 2、P 3)、一个全双工的串行口、五个中断源以及时钟等组成。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抗干扰能力强,对环境要求不高,价格低廉,可靠性高,灵活性好。 本设计是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最小温度采集系统。它主要是采用热敏传感器采集温度并进行信号处理。再经过A/D 转换电路转换成数字信号后,送给单片机进行信号处理与计算。计算的结果从显示台上显示出来。。 本设计中模块的功能如下: (1)温度采集电路:将被测温度量经过温度传感器转换为供给A/D转换的电量。 (2)A/D转换电路:是将电量转换成可供单片机识别接收的二进制数值。 (3)单片机:对接收到的二进制数值按照设计目的进行相应的处理。 (4)显示器:是将采集到的温度并经过单片机的处理完

单片机实验温度采集系统

单片机原理与运用 课 程 设 计 课题名称: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老师:完成时间:温度采集与显示系统2012年7月4号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嵌入式智能电子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产、工业 控制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单片机又称为嵌入式微型控制器,在智能 仪表、工业控制、智能终端、通信设备、医疗器械、汽车电器、导航系统和家 用电器等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已成为当今电子信息领域应用最广泛的 技术之一。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个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温度采集与显示系统,详细 描述了利用液晶显示器件温度传感器DS18B20开发测温系统的原理,重点对传感器与单片机的硬件连接和软件编程进行了详细分析。主要地介绍了数字温度 传感器DS18B20的数据采集过程,进而对各部分硬件电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温度传感器DS18B20与STC89C52结合构成了最简温度检测系统,该系统可以方便的实现温度采集和显示,它使用起来相当方便,具有精度高、量程宽、灵敏度高、体积小、功耗低等优点,适合我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温 度测量,也可以当作温度处理模块嵌入其它系统中,作为其他主系统的辅助扩展。 单片机综合实验的目的是训练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编程及调试能力,通过对 一个单片机应用系统进行系统的编程和调试,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环境和 仿真调试工具及仪器仪表的实用,掌握单片机应用程序代码的编写和编译,掌 握利用单片机硬件仿真调试工具进行单片机程序的跟踪调试和排错方法,掌握 示波器和万用表等杆塔工具在单片机系统调试中应用。 关键词:单片机STC89C52、DS18B20温度传感器、液晶显示器LCD1602、AT24C02数据存储芯片

多路温度采集及显示

湖北理工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电子设计开放性试验 设计题目:多路温度采集及显示系统系别:数理学院 专业:应用物理学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起止日期: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答辩记录

摘要 在工业控制领域中,温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参考量,准确而实时的控制温度对于我们的工作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在一些传统的温度测控系统中,存在着数据显示方式单一、数据无法长期存储、调用以及系统接口过于复杂的问题,寻求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 多路温度采集系统由主控制器、温度采集电路、温度显示电路、报警控制电路及键盘输入控制电路组成。它利用单片机P87C51做控制及数据处理器、ADC0809N做温度检查器、LED数码显示管做温度显示输出设备。 硬件电路比较简单,成本较低,测温范围大,测量精度高,读数显示直观,使用方便。近年来单线多点数字化测量技术的发展使温度检测技术实现了快速、可靠、低成本、数字化与网络化。新型的温度采集系统能采用新型单线智能化温度传感器,能以数字形式直接输出被测点温度值,具有测温误差小、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成本低、能远程传输数据等优点。 关键词: 单片机控制;温度测量;模数转换电路;数码管显示器

目录 设计内容、要求及分工 (1) 1 实现方案及总体设计 (1) 2 原理图的设计 (3) 2.1 温度采集电路设计 (3) 2.2 显示电路设计 (4) 3 系统程序设计 (5) 3.1 主程序设计............................................................................................................... 5 3.2 子程序设 计. (6) 4 详细仪器清单 (9) 5 总结与思考及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附录一:原理图 (11) 附录二:PCB图 (12) 附录三:程序 (12)

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第1章绪论 1.1 多路数据采集系统介绍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多路数据采集势必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为适应这一趋势,作这方面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在科学研究中,运用数据采集系统可获得大量的动态信息,也是获取科学数据和生成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总之,不论在哪个应用领域中,数据采集与处理将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和所取得的经济效益。 此外,计算机的发展对通信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算机和通信紧密结合构成了灵活多样的通信控制系统,也可以构成强有力的信息处理系统,这样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数据通信是计算机广泛应用的必然产物[2]。 数据采集系统,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应该是用计算机控制的多路数据自动检测或巡回检测,并且能够对数据实行存储、处理、分析计算以及从检测的数据中提取可用的信息,供显示、记录、打印或描绘的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一般由数据输入通道,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处理,数据输出及显示这五个部分组成。输入通道要实现对被测对象的检测,采样和信号转换等

工作。数据存储与管理要用存储器把采集到的数据存储起来,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并进行管理和调用。数据处理就是从采集到的原始数据中,删除有关干扰噪声,无关信息和必要的信息,提取出反映被测对象特征的重要信息。另外,就是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便于检索;或者把数据恢复成原来物理量的形式,以可输出的形态在输出设备上输出,例如打印,显示,绘图等。数据输出及显示就是把数据以适当的形式进行输出和显示。 由于RS-232在微机通信接口中广泛采用,技术已相当成熟。在近端与远端通信过程中,采用串行RS-232标准,实现PC机与单片机间的数据传输。在本毕业设计中对多路数据采集系统作了初步的研究。本系统主要解决的是怎样进行数据采集以及怎样进行多路的数据采集,并将数据上传至计算机[2]。 1.2 设计思路 多路数据采集系统采用ADC0809模数转换器作为数据采集单元和AT89C51单片机来对它们进行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采集数据的灵敏度及指标。通过MAX232电平转换芯片实现单片机与PC 机的异步串行通信,设计中的HD7279实现了键盘控制与LED显示显示功能。本文设计了一种以AT89C51和ADC0809及RS232为核心的多路数据采集系统。 多路数据采集系统就是通过键盘控制选择通路,将采集到的电压模拟两转换成数字量实时的送到单片机里处理从而显示出采集电压和地址值,最终控制执行单片机与PC机的异步串行通信。 连接好硬件后,给ADC0809的三条输入通路通入直流电压。4-F键为功能键,4-E键为复位键,F键为确认键。1-3键为通道选择键,分别采集三个通道的数据值并实时显示出数值和地址值。结合单片机RS232串口功能还实现了与PC机的异

基于51单片机的多路温度采集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多路温度采集控制系统设计 前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温度测量控制系统在工业、农业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对人们的生活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温度采集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设计的目的在于学习基于51单片机的多路温度采集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本设计采用单片机作为数据处理与控制单元,为了进行数据处理,单片机控制数字温度传感器,把温度信号通过单总线从数字温度传感器传递到单片机上。单片机数据处理之后,发出控制信息改变报警和控制执行模块的状态,同时将当前温度信息发送到LED进行显示。本系统可以实现多路温度信号采集与显示,可以使用按键来设置温度限定值,通过进行温度数据的运算处理,发出控制信号达到控制蜂鸣器和继电器的目的。 我所采用的控制芯片为AT89c51,此芯片功能较为强大,能够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对电路的设计,对芯片的外围扩展,来达到对某一车间温度的控制和调节功能。 关键词:温度多路温度采集驱动电路 正文: 1、温度控制器电路设计 本电路由89C51单片机温度传感器、模数转换器ADC0809、窜入并出移位寄存器74LS164、数码管、和LED显示电路等组成。由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测量环境温度,将其

电压值送入ADC0809的IN0通道进行模数转换,转换所得的数字量由数据端D7-D0输出到89C51的P0口,经软件处理后将测量的温度值经单片机的RXD端窜行输出到74LS164,经74LS164 窜并转换后,输出到数码管的7个显示段,用数字形式显示出当前的温度值。89C51的P2.0、P2.1、P2.2分别接入ADC0809通道地址选择端A、B、C,因此ADC0809的IN0通道的地址为F0FFH。输出驱动控制信号由p1.0输出,4个LED为状态指示,其中,LED1为输出驱动指示,LED2为温度正常指示,LED3为高于上限温度指示,LED4为低于下限温度指示。当温度高于上限温度值时,有p1.0输出驱动信号,驱动外设电路工作,同时LED1亮、LED2灭、LED3亮、LED4灭。外设电路工作后,温度下降,当温度降到正常温度后,LED1亮、LED2亮、LED3灭、LED4灭。温度继续下降,当温度降到下限温度值时,p1.0信号停止输出,外设电路停止工作,同时LED1灭、LED2灭、LED3灭、LED4亮。当外设电路停止工作后,温度开始上升,接着进行下一工作周期。 2、温度控制器程序设计 本软件系统有1个主程序,6个子程序组成。6个子程序为定时/计数器0中断服务程序、温度采集及模数转换子程序ADCON、温度计算子程序CALCU、驱动控制子程序DRVCON、十进制转换子程序METRICCON及数码管显示子程序DISP。 (1)主程序 主程序进行系统初始化操作,主要是进行定时/计数器的初始化。 (2)定时/计数器0中断服务程序 应用定时计数器0中断的目的是进行定时采样,消除数码管温度显示的闪烁现象,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环境温度变化率进行采样时间调整。每当定时时间到,调用温度采集机模数转换子程序ADCON,得到一个温度样本,并将其转换为数字量,传送给89C51单片机,

温度数据采集系统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温度数据采集系统和接收显示硬件电路主要包含温度数据采集、发送、接收和显示等模块,温度数据采集采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 DS18B20,数据的发送和接收采用无线数据收 发模块PTR2000,整个系统采用单片机STC89C52进行各模块的协调控制,下面对各个模块进行介绍。 3.1 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 3.1.1 DS18B20 的性能特点 DS18B20 是由 DALLAS 半导体公司生产的单线型智能数字温度传感器,是新一代适配微处理器的智能温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等领域,具有体积小、接口方便和传输距离远的特点,在一根通信线上可以挂很多个 DS18B20,很方便。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独特的 1-Wire 接口,只需要一个端口引脚就可以进行通信;(2)具备多节点能力,能够简化分布式温度检测应用中的设计;(3)不需要外部元件; (4)可以直接从数据线供电,电源电压范围在 3~5.5V ;(5)在待机状态下可以不消耗电源电量;(6)测量温度范围在-55~+125℃;(7)在-10~+85℃时测量精度在±0.5℃;(8)可以用程序设定 9~12 位分辨率;(9)用户可根据需要定义温度的上下限报警设置。DS18B203 脚封装的管脚排列图如图 3.1.1 所示。、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温度采集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基于AD590的温度测控系统设计 系(部) 信息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092 学生姓名刘玉兴 学号090819210 月日至月日共周 指导教师(签字) 系主任(签字) 年月日

摘要 温度是工业生产和自动控制中最常见的工艺参数之一。过去温度检测系统设计中,大多采用模拟技术进行设计,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遇到诸如传感器外围电路复杂及抗干扰能力差等问题;而其中任何一环节处理不当,就会造成整个系统性能的下降。随着半导体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的发展, 数字化、微型化、集成化成为了传感器发展的主要方向。 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利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现整个系统的控制过程。在软件方面,结合ADC0809并行8位A/D转换器的工作时序,给出80C51单片机与ADC0908并行A /D转换器件的接口电路图,提出基于器件工作时序进行汇编程序设计的基本技巧。本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数据传输模块,温度显示模块和温度调节驱动电路,其中温度传感器为数字温度传感器AD590,包括了单总线数据输出电路部分。文中对每个部分功能、实现过程作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单片机、汇编语言、ADC0809、温度传感器AD590

Abstract Temperature is the most common one of process parameters in automatic control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In the traditional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design, often using simulation technology to design, and this will inevitably encounter error compensation, such as lead,complex outside circuit,poor anti-jamming and other issues, and part of a deal with them Improperly, could cause the entire system of the decline. With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emiconductor development, especially large-scale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technologies, digital, miniaturization, integration sensors are becoming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In the control systems with the core of SCM,assembly language programming is used to achieve the control of the whole system.Combining with the operation sequence of ADC0809,the interface circuit diagrams of 80C51 SCM and ADC0809 parallel A/D conveger ale given.The basic skills of assembly language programming based on the operation se—quenee of the chip ale put forward.This system include temperature sensor and data transmission, the moduledisplay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