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六大王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城六大王府
京城六大王府
1中国现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恭王府
恭王府是位于风景秀丽的北京什刹海的西南角的一座
王府。
恭王府的前身原为清代乾隆朝权臣和珅的第宅和嘉庆皇帝的弟弟的府邸,其建筑布局规整、工艺精良、楼阁交错,充分体现了皇室辉煌富贵的风范和民间清致素雅的风韵。
恭王府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初为大学士和珅的私邸。
嘉庆四年,和珅因罪赐死,嘉庆皇帝遂将这座宅第转赐给他的小弟弟庆郡王永璘,其后人为与李鸿章一起同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的庆亲王奕劻,在将府邸改赐恭亲王之前,奕劻一直以辅国将军的身份在此居住。
咸丰元年,即1851年,清末重要政治人物恭亲王奕?成为这所宅子的第三代主人,改名恭王府,恭王府之名由此沿用至今。
奕?参与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其后(1853-1898年之间)的几乎全部重大政治活动,"辛酉政变"时,就是他把慈禧扶上了"垂帘听政"的宝座。
其身兼议政王、军机领班大臣等要职,重权在握,显赫一时,乃大筑邸园,同时也对府邸部分进行了修缮与改建。
我们看到的恭王府的建筑规模与格局,就是在那个时候最后形成的。
民国初年,这座王府被恭亲王的孙子溥伟以40万块大洋卖给教会,后由辅仁大学用108根金条赎回,并用作女生学堂。
新中国成立以后,王府曾被公安部宿舍、风机厂、音乐学院等多家单位使用过。
2京城规模最大的王府——礼王府
礼王府位于西黄城根南街7号、9号。
在偌大的京城里,王府有很多,最有气势、规制最高的当属八个“铁帽子王”的王府。
而在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中,为首的当属礼亲王代善,其礼王府的豪华和气势在铁帽子王府中数一数二。
礼亲王名代善,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
此处府邸并非最
初的礼亲王代善之府,而是代善之孙杰书袭封后择址新建的王府。
杰书时称康亲王,故府亦称康王府。
乾隆四十三年(1778)恢复礼王的封号,改称礼王府。
嘉庆十二年(1807)府毁于火,由当时的礼亲王昭连集资于原址重建,即现存之邸。
王府规模宏大,占地广阔,重门叠户,院落深邃。
据《乾隆京城全图》记载,礼亲王府共分为中、东、西三路,整个王府共有房屋、廊庑等四百八十余间。
其中东路有十二进院落,是王爷及其家人的卧房。
西路有十一进院落,其间有花园、阁楼,设计精美。
中路是主体建筑,有五重房屋,七进院落,既有府门、宫门、银安殿等,又有两侧翼楼、后殿、两侧配殿,还有启门、神殿前出轩、两侧配殿、遗念殿(后罩楼)、两侧转角配房、后罩房等。
后来,随着清朝统治的结束,王府随之走向没落。
抗战
期间,王府曾为华北学院的宿舍,解放后改为民政部办公场所,现为国务院事务管理局使用,中路主体建筑大多保存,东路北部有几个院落尚存,西路大部分建筑已拆除,总体保存尚好。
3北京王府花园之最——郑王府
郑亲王府位于西城区大木仓胡同35号,创建于清代进关之初。
郑亲王名济尔哈朗,清太祖努尔哈赤三弟舒尔哈齐之子,以亲王爵世袭罔替,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历代袭王对王府都有所修缮或扩建。
当年的郑亲王府全部面积为八十余亩,房屋900余间,为清代四大王府之一。
建筑布局分为东、中、西三路,花园居西。
乾隆十三年(1748年),因第七代郑亲王被斥革,乾隆皇帝命济尔哈朗之弟费扬武裔孙德沛承袭。
德沛对于郑王府的贡献,在于着力园林建设,致使“惠园”成为北京所有王府花园之冠。
王府第十三代主人端华,在“辛酉政变”失败后,被割王爵,赐自尽籍没家产。
王府改赐道光帝第八子钟郡王奕詥,改称钟郡王府。
同治十年又发还给已恢复世爵的庆至,复称郑亲王府。
民国后,第十七代郑亲王昭煦先是将王府抵押给西什库天主教堂,1925年又租给中国大学为校址,今为国家教育部址。
现存建筑,只东部残留,有街门,面阔3间;正门面阔5间,前出踏步之间,浮雕丹陛犹存;正殿面阔5间,台阶间亦存丹陛;并存东配楼面阔5间,西配楼只剩靠北面阔3间;最后为正寝,面阔5间。
中国大学使用时改名逸仙堂,今尚延用。
原有后罩楼和一些附属建筑被拆除,西部花园现另建二龙路中学。
4出过两位皇帝的王府——醇王府
清朝初年,此处为“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克勤郡王岳托第三子、贝勒喀尔楚珲的宅第。
至咸丰九年,咸丰帝将其赐给了赫赫有名醇亲王奕譞。
奕譞(1840-1891年),道光帝第七子,咸丰帝异母弟,光绪生父。
奕譞因其福晋为慈禧之妹而受到重用,同治十一年(1872年)受封醇亲王。
同治死后无嗣,由醇亲王之子载
湉即位,即光绪帝。
因光绪帝生于此府,成为潜邸,光绪继位后醇亲王迁出,因此醇亲王原在太平湖的王府称南府,后海北沿的新王府称北府。
光绪十六年(1890年),奕譞去世,其子载沣袭爵。
光绪死后,慈禧命光绪同父异母弟载沣之子溥仪(1906-1967年)入继大统,载沣为监国摄政王。
这座王府就成为声势显赫的醇亲王和摄政王载沣的府第。
因末代皇帝溥仪出生于此,载沣按规制在中南海建新的摄政王府,未成便爆发辛亥革命,载沣辞职,后久居天津,于1949年后将王府售给国家。
王府坐北朝南,布局广阔,可分为两大部分,西部是王府花园,现为宋庆龄故居,东部是王府。
醇亲王南府在民国期间,曾经先后作为中华大学和民国大学的校舍使用。
新中国成立后,分给了中央音乐学院和北京三十四中学使用。
南府位于西城区太平湖东里,原为荣亲王府。
5曹雪芹经常走动的王府——克勤郡王府
克勤郡王府,位于现西城区新文化街(原石驸马大街)
西口路北。
这里曾留下了曹雪芹在京城的足迹。
克勤郡王系礼亲王代善的长子,克勤郡王是其死后的追封,为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民国后,最后一代克勤郡王晏森将王府售给了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熊希龄为住宅,晏森则搬到了宗帽胡同居住。
克勤郡王府、诺尼府或为《红楼梦》荣宁二府原型:一部分红学家认为,新文化街东的克勤郡王府和街西的诺尼府是荣宁二府的原型。
据一些红学家推断,《红楼梦》中北静王的原型即是平郡王福彭。
那么平郡王府自然就是北静王府了。
福彭与曹雪芹是姑表亲,康熙四十五年,康熙皇帝指婚平郡王讷尔苏与曹寅之女为配,曹寅之女曹佳氏即是曹雪芹的姑姑。
曹佳氏婚后生有四子,长子是福彭,如此算来福彭是曹雪芹的亲表兄弟。
福彭在雍正四年袭爵多罗平郡王。
曹家被抄回京后,曹雪芹与福彭交往有二十多年时间,据说曹雪芹与福彭关系非常好。
据戴逸先生考证:福彭死时,曹雪芹正在创作《红楼梦》。
书中所写富家生活,既有破落前曹家生活的实录,也有采自其他的王公家庭。
平郡王府是当时极显赫的贵族家庭,又是曹雪芹至亲,曹雪芹目睹其家的奢华与排场,印象必是极深刻,故能对十八世纪满人贵族的富家生活,写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
6属于蒙古亲王的王府——那王府
那王府,是外蒙古亲王在北京仅有的一处王府。
第一代亲王策凌的封号为“蒙古喀尔喀大扎萨克和硕赛音诺颜亲王”,因有“超勇”赐号,王府亦称“超勇亲王府”;又因最后一代亲王名叫那彦图,王府遂有“那王府”的俗称。
策凌亦写作策棱或策稜,清喀尔喀蒙古人,博尔济吉特氏,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子孙。
康熙三十一年,策凌随其祖母格楚勒哈屯进京,赐居京师,入内廷教养;康熙四十五年,与和硕纯悫公主结婚,招为额驸。
策凌死后,其子袭爵。
至第七代亲王那彦图,因赌场失利,一夜之间将王府以两万元押给西什库天主教堂用于抵债,到期无力还款反而再
向教堂神甫包世杰借款7万元。
1931年,包世杰为讨债将那彦图诉至法院,两年后,那彦图败诉,迁出了那王府,租住在豆腐池4号。
20世纪40年代,教堂将“那王府”转给金城银行、精神病院。
那王府与京城内的满洲王府、内蒙古王府相比,蒙古习俗明显。
如:每年腊月二十三,都在府中佛堂院内架设一座蒙古包,中间生一个大火炉,府内的喇嘛和其他人员在亲王的率领下,围着火炉高声念经。
如今,那王府已大部分改建,只有国祥胡同甲2号还保留着当年的风貌。
北京尚存府邸22座,如果去掉一座公主府、两座贝勒府,共有王府19座。
其中亲王府15座,郡王府4座。
保存比较好的有8座,即恭亲王府、醇亲王府、老醇亲王府、孚郡王府、雍亲王府、礼亲王府、庆亲王府、淳亲王府。
这些王府大都有比较完整的府墙及府门、正殿、配殿等主要建筑,昔日王府的面貌基本上保留了下来。
仍然有点王府样子的有7座,即克勤郡王府、宁郡王府、惠亲王府、郑亲王府、和亲王府、敬谨亲王府、循郡王府。
这些王府或存府门,或存正殿,或残存一些其他建筑,已经不完
整了。
残存的王府有4座,即仪亲王府、定亲王府、恒亲王府、老睿亲王府。
这些王府已经面目全非,只剩下残垣与几间旧房舍了。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