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专题》PPT课件.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拟人:将所描之物(景)赋予人的特征,具 体形象,抒发喜爱赞赏之情. 06年天津卷第18题:请赏析“风最美的问 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展 展的”这句话。 答案:把风拟人化,把情感具象化,反映出作 者抛却烦恼后的平和心境。 解析:"赏析"一般从形式上和内容上两方面 作答.形式上,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作用 是使抽象的情感,具体形象化了;内容上,和 上下文相关,写出了作者的平和心情.
5、引用:用之议论更能充分地证明观点; 用之抒情能使文章内容丰富,典雅. 重庆第15题:文章第五段是否可以不引用张 潮的话?为什么? 答:(1)不可以(2)①不引用会使文章失 去语言的雅趣②不引用会使文章失去铺垫和 仿拟对象,减弱了古今对照的效果。③不引 用会减少“遗憾”的丰富内涵。
解析:应从反面思考作答,即"引用张潮的 话有什么作用?"
(四)鉴赏能力的考查备受青睐
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单独命题的省市卷,都 加大了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 鉴赏能力以及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纲》 中的E级)的考查力度。共有14套试卷在表 达技巧和观点态度题上做文章.其命题题干表 述多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好处)?”“试 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好处)”“作者为什么要 这样写?”等。这类题赋分重,综合性强,更 能体现对文艺作品阅读能力考查的特点。
一、命题ຫໍສະໝຸດ Baidu特点
1、散文一枝独秀,当代作家作品占主导 高考自1998年至今,全国卷连续选用散文 来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2006年的3份全国 卷及14份省市卷中的第Ⅱ卷全部选取散文 作为阅读材料。2007年继续扩大了选材范 围,以当代散文为主,兼及现代散文。
(二)选材、设计呈现多元化,体现了工 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突出了学科特点
6、反语:说反话,故意说跟本意相反的话。表 达一种讽刺,愤怒或调侃之情。 全国16题:“第一自然段的杰作指的是什么? 这样说有怎样的表在效果?” 答案:①指反动派镇压学生的兽行。②使悲愤 的感情表达得更加强烈 解析:先看上下文,确认“杰作”的含义。文 中说“刽子手的杰作”,背景资料又提到了国 民党云南当局镇压学生运动,其所作所为即为 “杰作”。因而“杰作”是反语。再联系中学 教材中鲁迅的杂文,其作用多是表在悲愤之情, 或讽刺之情。
二、备考新思路
了解散文的基本类型,掌握基本技法 散文按表达方式和内容的不同,可以分 为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抒情写意、议论随 笔等四大类别。各类散文的特点,复习中老 师都会讲析,不再赘言。散文的基本技法主 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散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1、比喻: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 比喻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出现的比例最高。 例如:05全国卷Ⅲ14题:文章开头说:“张家 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假如有人把她的大 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答案: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应该是国际上最好的文学 作品,张家界则是世界上最美的山水风景。 解析:作者将张家界的风景比喻为获得诺贝尔文 学奖的名著,风景的大美与名著的语言也有相似性。 因此,作答时要求扣住"本体"和"喻体"的关系, 将比喻义转换成平实的语言即可.
2、描写(渲染与白描):渲染是采用浓墨重 彩笔法描绘事物、感染读者。白描就是运用简笔勾 勒事物的轮廓的描写手法。例如: 04年全国卷Ⅲ第19题:“第九段中,作者对老家 河流,风沙、屋顶、炊烟、做饭的人……的回忆, 主要用了什以样的描写的法?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 气氛?” 答案: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以朴素的语言 写出真情。营造了一种伤感的气氛。(抚今追昔, 物是人非,睹物伤情,深沉凄凉) 解析:第九段的描写没有华丽的辞藻,用朴素 的语言写出了作者对家乡深深思念的真情
4、反复:语意连贯,强化所抒之情;间隔反复 有引出对比的作用. 年全国卷15题:“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 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案:苦苦等待春天,春天却迟迟不来;许多次 春天刚一露面,就被寒风冷雨驱散;到处寻找春 天,却发现春天早已远引。 欲扬先抑,突出下文“一日的春光”。 解析:这是间隔反复的用法,先要结合该句在文 中的位置,从中概括要强化的内容,然后明确这 样写是为了引出、突出主题"一日的春光',这 是欲扬先抑的手法.
一种是抒情叙事类散文,有歌颂大自然的,如冰心 《一日的春光》;有歌颂母爱的(北京卷史铁生的 《合欢树》),抒发爱国情的(广东卷肖铁的《壶口 的黄河》),也有探讨生命的意义的(江西卷严文井 的《给匆忙走路的人》、还有对二战反思的(上海卷 的《回望昨日的感伤》)等。 一种是议论类散文,表达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如浙 江卷李汉荣的《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湖北卷韩 少功的《土地》等等。设题在注意考查学生基本阅读 能力的同时,着力引导考生披文入情,发掘文本的人 文蕴含。
(二)散文的各种表现手法及其功能。
1、象征手法: 言在此而意在彼,内涵丰富,富有哲 理,给人以启迪。 全国卷21题:“‘雁阵’的含义是什么?它的出现对 本文主题的表现和情节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答案:含义“雁阵”象征人的价值无崇高,是表现人 性主题,促使人性复苏的重复形象。 作用:①它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作用,使主题的 表现由隐而显。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矛盾 冲突。 解析:“雁阵”是小说的标题。“大雁”呈人字形, 象征人性的召唤,后一问是象征手法在小说结构上和 主题上的作用。
⒊对比:突出描写对象的某种特点
江苏卷第17题:“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答案:①昔日茅屋与今日杜甫草堂公园的对比;② 杜甫生前的困顿落寞与身后巨大声誉的对比;③杜 甫的苦寒人生与辉煌创作成就的对比④杜甫的宏图 大志与现实境遇的对比⑤杜甫人生低谷与创作高峰 的对比,⑥杜甫不计个人遭际与心忧天下的对比。 好处:通过多方面的对比,使“文章憎命达”的内 涵更加丰富,内容表现更加集中。 解析:第一句是整合文意作答。第二问要结合文章 主题作答
(三)客观题逐渐淡出,主观题分量加重
一是客观题淡出试题,主观题分量加重。二是增 加题数,加大赋分值。三是开放性试题再露头角。 湖南卷,设置了一道15分的体现“个性化阅读” 的开放性试题: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300 字左右的赏析短文。 (1)“巨人”的述说——简析《贝多芬:一个巨 人》的语言描写 (2)“老狮”的画像——谈谈《贝多芬:一个巨 人》的肖像描写 (3)他者的视角——试析《贝多芬:一个巨人》 的侧面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