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种植技术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种植技术

作者:尹海庆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0年第04期

一、发展水稻产业的指导思想

在稳定和恢复水稻面积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水稻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优质绿色水稻生产,着力打造豫南和豫北两个优质水稻基地,积极鼓励农企对接,充分发挥市场价格对生产的反馈引导作用,促进种植结构调整优化,扶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推广优质良食味水稻品种,加快豫南“再生稻”发展,积极推广稻田综合种养高质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发展绿色水稻和有机水稻,促进“优粮优价”,打响河南优质好吃稻米品牌,增加绿色优质安全产品供给。

二、高效种植方式的选择

积极推行以稻麦两熟为主的种植制度,提高全年粮食产量;豫南低洼地、久水田推广再生稻种植;水资源相对紧张的稻田,可以发展轻简化直播稻作生产;水源充沛的稻区应有计划连片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发展生态稻米和水产品。充分挖掘各稻区的增产和提质增效潜力,促进河南水稻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积极推广水稻机械化高效种植技术,提倡稻田深耕深松,秸秆粉碎深翻。优化机插盘育秧技术,推广钵毯一体化盘育机插秧技术和钵苗摆栽新技术,提高秧苗素质与机插秧质量,提高机插秧水稻增产潜力;丘陵山区稻田推广软盘钵苗抛秧技术,解决劳动力紧张插秧难问题;推广直播稻机械化精量条播穴播技术,提高播种质量,确保一播全苗。

三、优质高效品种的选择

重视优质抗病品种的选用,根据种植茬口和种植方式,选择适应当地种植的、通过國审和河南省审定或引种备案的品种。好吃的大米已成为消费者的宠儿,选用优良食味的品种才能生产出好吃的大米。沿黄稻区着重推广种植优良食味的粳稻品种;豫南稻区选用优质杂交籼稻或常规籼稻,积极发展优质粳稻种植。

在选择品种时,要考虑种植方式的要求和市场消费的需求:①消费升级,要求优质、好吃、健康。不管是籼稻还是粳稻,好吃的品种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2018~2019年,农业农村部连续两年评选出50个粳稻和籼稻优良食味金奖品种。“好吃”已经成为选育品种的重要目标。②生产需要轻简化、资源节约型品种。适宜机械化直播或机插种植,选择耐密、抗倒、不早衰的品种;抗病性强、营养高效利用、节水型品种等。③规模化生产要求不宜单一品种种植。鉴于目前生产条件限制,生产效率及季节紧张因素,要多种种植方式组合应用,需要不同

类型品种搭配。④粮食刚性需求,要兼顾产量。品种要丰产稳产,不能一味追求品质而牺牲产量。⑤水稻的生态适应性很强,切忌盲目引种。

四、栽培技术要点

(一)培育壮秧

“秧好一半谷”,培育壮秧是水稻高产的关键。播种前要做好种子处理,包括晒种和浸种消毒,以预防水稻大田发生病害,如恶苗病、干尖线虫病和稻瘟病等。把握好播种量,以实现稀播培育壮秧,一般常规稻大田亩用种量2.5kg~3.5kg,露地育秧每亩秧田播种量25kg~35kg,盘育秧每盘用干种子100g~120g;杂交稻大田亩用种量1.0kg~1.5kg,秧田亩播种量8kg~

10kg,盘育秧每盘用干种子60g~80g。做好秧田培肥,重施有机肥,注意氮磷钾及锌铁等微量元素配合。1叶1心时,每平方米苗床用0.5mg/L的多效唑药液0.15kg~0.30kg,喷苗,确保矮健多蘖。视苗情在2叶1心时追施断奶肥,每平方米施尿素10g~15g。秧苗栽前4~7天,每平方米施尿素10g~15g作送嫁肥。2叶1心期前,秧田干湿管理,以促长根;2叶1心期后,秧田湿润、浅水管理,避免长期淹灌。苗期注意防治稻蓟马、灰飞虱、苗瘟等病虫害,移栽前打一次净身药,做到带药下田。豫南再生稻早春育苗,做好保温管理,做好防寒、保温、通风、炼苗,膜内温度做到前保、中控、后炼,育秧棚内温度由小苗期25℃~30℃到大苗期15℃~20℃,移栽前适宜外界温度环境。机插秧秧龄一般在20天左右,根据前茬时间,做好分期播种计划。

(二)大田耕整培肥

冬闲田应在前作收获后及时翻耕晒垡,灌水泡田,栽秧前结合施肥,再耙田耥平。麦茬田,麦收后抓紧翻耕压埋麦茬,灌水5~7天后再耙田耥平。注意打捞漂浮秸秆。绿肥田于盛花期翻耕炕晒后,灌水泡田15天再犁耙、耥田。整田要求泥土上细下粗、细而不糊,上软下实。田块内高低落差不大于3cm。田面无杂草残茬等残留物。插秧前水深1cm~3cm,泥浆沉淀不板结。整地施入基肥,有机肥1t~2t、复合肥40kg,均匀混入土壤中。

(三)栽插技术

品种类型不同,插秧密度有不同要求。提倡宽行窄株、宽窄行栽插。常规品种每亩1.6万~2.0万穴、杂交稻每亩1.3万~1.7万穴。肥田稀植,瘦田密植;早插稀,晚插密。东西行向种植,植株透光性和叶面受光量增加,更能有效利用光能。养殖稻田尽可能插足苗数,渔沟边适当密植,以增加基本苗。尽量不插隔夜秧(手插)、浅插(2cm)、均匀有序插秧、不漏插。机插秧大田泥浆要适当沉实,瓜皮水插秧;调整插秧机的株距、栽插苗数、横向取样次数、插秧深度等。抛秧田泥要软烂,无水层抛秧,秧苗带土入泥2cm。条状或条带抛栽,通风透光,便于管理。

(四)大田肥水管理

水稻吸收N、P、K平衡协调,才能取得最大肥效和最高产量。一般来说,N、P2O5、

K2O三者的比例为1∶0.45∶1.0。因土壤质地及肥力水平不同,土壤的P、K有效供给水平也不同。一般每生产稻谷100kg,粳稻需吸收氮(N)1.8kg~2.1kg,籼稻需吸收氮(N)1.7kg~1.9kg。一般亩产700kg产量,需要亩施纯氮19kg~21kg。水稻对N、P、K三要素的吸收量分别在分蘖盛期和幼穗分化后期形成两个吸肥高峰。氮素以返青至分蘖期为最高,磷和钾以拔节期为最高。氮肥分基肥、蘖肥、穗肥、粒肥施用;磷肥一般作基肥一次施入;钾肥按基肥和拔节期前后两次施用。

返青分蘖期:深水护苗活棵,浅水促分蘖。插秧后3~7天,追尿素4kg~5kg。插秧后10~15天,追尿素10kg~12.5kg。分蘖达到计划苗数后,开始晒田。

拔节孕穗期:分蘖盛期后,稻苗起身圆秆即拔节,同时也开始幼穗分化,浅水层和湿润交替灌溉。此时叶色落黄酌施穗肥,尿素4kg~5kg+硫酸钾5kg~10kg。此后的粒肥看叶色酌施或不施,以叶面施肥为主。

抽穗扬花期:需水旺盛期,浅水层和湿润交替灌溉。长期保水层,影响根系活力,不利于健康生长。土壤也不能过干,避免生理失水,造成早衰。水稻抽穗后,喷施0.2%~0.4%磷酸二氢钾2~3次,兑水50kg~75kg。

灌浆成熟期:结实期耐旱性,杂交籼稻>常规籼稻>杂交粳稻>常规粳稻。灌浆前10天湿润灌溉,以后浅湿交替,逐步减少灌水。避免长期保水层,也不能使土壤干旱。收获前7~10天排水,切忌断水过早,影响谷粒充实度,也影响稻米品质。

五、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控策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监测预警,早防早控,分区治理,统防统治,绿色防控。以稻田生态系统为中心,优先采用抗(耐)病虫品种、健身栽培、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等非化学防治技术,提高稻田生态系统控害能力。协调应用高效、低风险农药合理使用技术。推进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相融合,促进重大病虫害可持续治理,保障水稻产量、质量和稻田生态安全。重点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黑条矮缩病、稻蓟马、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

(一)非化学防治技术

1.选用抗(耐)性品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