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24-122 依托信息化推进“医联体模式”的医改试点工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托信息化推进“医联体模式”的医改试点工作

晏贤斌①

基金项目: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①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信息中心,243000,安徽马鞍山市湖北路45号

摘要目的:通过一个具体承担医改试点任务的医联体信息化实践,阐述信息化在医联体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在医改试点中的意义。方法:讲述医联体信息化建设五个阶段的需求、实现方法和取得的成效。结果:依托信息化推进了医联体的全面发展,促进多项医改试点任务顺利完成。结论:信息化建设在以医联体模式为特点的医改试点中作用显著,为医改试点做出了贡献,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信息化医联体医改试点

1 引言

马鞍山市是全国17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之一,2011年又被卫生部确立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协作组第二牵头单位[1]。早在2008年,市政府分离市属4家公立医院和市卫生局的隶属关系,组建起市立医疗集团,履行政府的办医职能,现已发展成为以大型综合性医院(市人民医院)为核心、二级专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市中医院、市传染病医院)专科优势为特色、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辐射的不同层次的紧密型区域医疗联合体[2]。市立医疗集团作为全国较早开展区域医疗联合体实践的紧密型医疗集团,承担了马鞍山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大部分任务。本文通过市立医疗集团开展以医联体模式为特点的医改试点工作,分五个阶段来讲述其四年多的发展历程中的信息化需求、实现方法和取得的成效,阐述信息化在医联体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在医改试点中的意义。

2 五个阶段

2.1 起步阶段 2009年,市立医疗集团组建了信息中心、临床检验中心和药品器械采购管理中心。充分利用紧密型医联体人、财、物统一管理的优势,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切入点,对下属各医院的人员技术力量及设备设施配置等方面进行了整合。租用电信运营商光纤专线把医联体内各医院联成一体,整合各医院的服务器,集中到人民医院机房进行统一管理和维护;对各医院的HIS、LIS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和接口开发,实现各医院化验检查的联网操作,检验信息及结果LIS系统内共享;定制开发了一套药品器械采购管理软件,并实现与各医院HIS系统集成。

本阶段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主要进行信息资源的简单整合和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主要成效是各医院的LIS系统融合促进了临床检验中心工作的开展,检验仪器、试剂等资源得以有效整合。患者无论在医院还是社区,均可进行所有检验项目的检查,不仅优化了服务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由于本阶段对药品器械的统一管理模式还在探索之中,药品器械采购管理软件并没有发挥大的作用。

2.2 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市立医疗集团“优化结构、降本增效、上下联动、资源共享”医改试点目标的提出,从2010年开始先后又组建了健康管理中心、康复医学中心、儿童医学中心和医学影像病理诊断中心,加大了学科整合的力度,旨在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信息化建设由

此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实现了兼容社保卡、银行卡和自费IC卡的“银医一卡通”系统;并以一卡通账号为患者主索引,与HIS系统、LIS系统、门诊排队叫号系统和门诊电子病历等集成,实现门诊全流程电子化操作;建立一站式门诊自助服务平台,开通了预约挂号、网上患者诊疗信息查询等便民惠民服务;开展了以电子病历系统为核心的临床信息系统建设,包括病历书写、医嘱处理、质控、合理用药监测、临床路径和PACS系统等;进行了医生移动查房和护理EDA系统的推广使用。

到2012年年底,除了手术麻醉与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正在实施外,数字化医院所要求的信息系统基本建成[3],信息化支撑医联体发展的水平明显提高。特别是医学影像病理诊断中心通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放射科人力和设备资源的整合,影像资料通过PACS系统上传到影像中心,实现集中诊断和影像数据资源共享和诊断结果互认,提升了影像诊断水平和服务质量。

2.3 标准化建设阶段医联体内各业务系统由于实施时间、采用标准不一,软件厂商、系统技术架构、数据格式不同,随着业务复杂性和交互性的日益增加,系统间耦合紧、接口多、可维护性差等缺点逐渐暴露,这给原有旧系统的升级、改进和新系统的实施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4]。在对各医院信息数据梳理分析基础上,采用国际及国内如HL7、IHE、DICOM等标准规范,制定了医联体内的数据标准、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采用技术更先进、对业务系统支持更灵活的面向服务的架构体系(SOA)构建集团化数据集成平台,将医联体内业务系统(HIS、LIS、PACS、EMR、一卡通等)在各自领域内提供的业务服务在SOA平台中进行注册发布并实现彼此交互,保证医院信息数据互联互通[5]。通过公共编码平台,采取编码替换、对照等方式对所有业务系统使用的编码进行专用公共编码库管理,通过编码管理模块、国家标准编码库、医疗行业标准编码库、药品编码库等完成基于SOA平台上各应用、服务之间信息数据的交互,实现数据标准的统一;通过SOA平台的流程控制器和应用集成模块,梳理并规划现有业务系统各个流程和接口标准,实现医院业务流程等技术标准的统一;把各业务系统基础数据字典(如工作人员信息及权限、收费编码及对照关系、ICD10等)统一集中到SOA平台上进行管理和维护,并建立起消息传递、信息分级管理等机制,保证基础数据字典一次修改,可以实时同步到所有相关业务系统中去,方便操作,实现基础数据字典等管理标准的统一。

通过SOA数据集成平台建立了医联体内部异构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平台,构建了标准的信息化集成服务体系,从而实现医联体内的数据、技术和管理标准的统一,为临检、药管、影像等中心的业务整合以及未来更多层次的医疗资源整合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集团SOA平台已实现了EMR与HIS系统间医嘱下达,HRP与HIS系统间财务报表数据,PACS、LIS与HIS系统间检验、检查项目申请等多个系统间业务流程、数据的交互,平台作用开始显现。但是由于目前国内医疗软件整体标准化程度不高,HL7等标准应用不是很广泛,给集成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像各业务系统用户权限统一管理这样看似简单的功能实现因涉及到100多个业务子系统而变得十分困难。2.4 精细化管理阶段对于像市立医疗集团这样的内部各医疗机构还保持着经济独立核算的紧密型医联体,客观上存在医疗水平、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服务水平以及经济水平发展不均的问题,必然会造成各自利益诉求的不同,难以精细化管理[6]。通过充分调研,开展业务流程调研和梳理,规划出整体医疗经济运营体系的管理模式,构建出一套以会计为核心、预算为主线、物流和成本为基础、绩效为杠杆的医院ERP系统,将分散的业务系统和流程规范化,实行精细化管理。

医院ERP系统已将各分支机构的财务、供应链、固定资产、费用报销、预算、成本、绩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