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操作步骤

招生操作步骤
招生操作步骤

学籍管理全国系统“招生入学”操作步骤

一、进入系统

1、准备工作——设置年级班级信息等(8月10日系统进行学生升级后进行)

(1)设置年级:在“学校管理-年级信息管理”中点击“添加”,选择教育阶段、所在年级,如下图所示:

点击“保存”。

(2)设置班级:在“学校管理-班级信息管理”中选择“**一年级”,再点击“增加”,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班主任姓名,点击“确定”。如下图所示:

(3)教育局设定招生计划数(开学前)。

二、操作步骤

(一)统一招生

1、选择“学籍管理”——“招生入学”——“学校录取新生”——“统一招生录取”

2、选择“教育阶段”

其中左侧列表为教育部门给学校分的可录取的学生,选择“教育阶段”即可查出本学校在本教育阶段可录取的学生。

3、在左侧选中需要录取的学生,在右侧选择该学生的录取年级。点击招生录取,会出现如下图提示。

在左侧选中需要录取的学生,在右侧选择该学生的“录取年级”,点击“招生录取”,会出现如下图的提示。

点击确定发起录取该学生的申请(注意:如果是初中录取新生会将该申请发到学校主管部门审核,如果是高中录取新生还会将该申请发到该中学所在的

市级部门进行审核)。如下图所示:

4、教育局审核。

5、学校调取新生档案

选择“调取新生档案”:在“学籍管理-招生入学-调取新生档案”中,选定

学生,点击“调档”(有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的要选定教育阶段,点击“查询”)。

新生档案调取完成后,可以看到录取学生的基本信息。如果某个学生存在“重复招生”现象,系统会在“查重状态”栏中提示“重复招生”。

6、如果“查重状态”栏中存在“重复招生”现象,选择“重复招生处理”。

如果是自己学校录取的学生,根据提示上传该生被本校录取的佐证材料;如果是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则选中该生,选择“删除”。

7、录取完成后,选择“学生分班”

在“学籍管理-招生入学-学生分班”中,选择年级阶段、班级信息,选定学生,点击“分班”。(也可以按性别自动分班。)

将录取的学生按照提示进行分班,可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单个操作“分班”“退班”,也可以整体操作“自动分班”“整班退班”。

(二)自主招生

1、选择“学籍管理”——“招生入学”——“学校录取新生”——“自主招生录取”

2、点击“是”

空间后方交会编程实习报告

空间后方交会编程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用程序设计语言(Visual C++或者C语言)编写一个完整的单片空间后方交会程序,通过对提供的试验数据进行计算,输出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并评定精度。本实验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入理解单片空间后方交会的原理,体会在有多余观测情况下,用最小二乘平差方法编程实现解求影像外方位元素的过程。通过上机调试程序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增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 利用一定数量的地面控制点,根据共线条件方程求解像片外方位元素。 三实习数据 已知航摄仪的内方位元素:f k =153.24mm,x =y =0.0mm,摄影比例尺为1:50000; 4个地面控制点的地面坐标及其对应像点的像片坐标: 四实习原理 如果我们知道每幅影像的6个外方位元素,就能确定被摄物体与航摄影像的关系。因此,如何获取影像的外方位元素,一直是摄影测量工作者所探讨的问题。可采取的方法有:利用雷达、全球定位系统(GPS)、惯性导航系统(INS)以及星相摄影机来获取影像的外方位元素;也可以利用影像覆盖范围内一定数量的控制点的空间坐标与摄影坐标,根据共线条件方程,反求该影像的外方位元素,这种方法称为单幅影像的空间后方交会。 单像空间后方交会的基本思想是:以单幅影像为基础,从该影像所覆盖地面范围内若干控制点的已知地面坐标和相应点的像坐标量测值出发,根据共线条件方程,解求该影像在航空摄影时刻的外方位元素Xs,Ys,Zs,t,w,k。 五实习流程 (1)获取已知数据。从摄影资料中查取影像比例尺1/m,平均摄影距离(航空摄影的航高、内方位元素x0,y0,f;获取控制点的空间坐标Xt,Yt,Zt。 (2)量测控制点的像点坐标并进行必要的影像坐标系统误差改正,得到像点坐标。 (3)确定未知数的初始值。单像空间后方交会必须给出待定参数的初始值,在竖直航空摄影且地面控制点大体对称分布的情况下,可按如下方法确定初始值:

空间后方交会的解算

空间后方交会的解算 一. 空间后方交会的目的 摄影测量主要利用摄影的方法获取地面的信息,主要是是点位信息,属性信息,因此要对此进行空间定位和建模,并首先确定模型的参数,这就是空间后方交会的目的,用以求出模型外方位元素。 二. 空间后方交会的原理 空间后方交会的原理是共线方程。 共线方程是依据相似三角形原理给出的,其形式如下 111333222333()()() ()()() ()()()()()()A S A S A S A S A S A S A S A S A S A S A S A S a X X b Y Y c Z Z x f a X X a Y Y a Z Z a X X b Y Y c Z Z y f a X X a Y Y a Z Z -+-+-=--+-+--+-+-=--+-+- 上式成为中心投影的构线方程, 我们可以根据几个已知点,来计算方程的参数,一般需要六个方程,或者要三个点,为提高精度,可存在多余观测,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求其最小二乘解。 将公式利用泰勒公式线性化,取至一次项,得到其系数矩阵A ;引入改正数(残差)V ,则可将其写成矩阵形式: V AX L =- 其中 111333222333[,]()()()()()()()()()()()()()()T x y A S A S A S x A S A S A S A S A S A S y A S A S A S L l l a X X b Y Y c Z Z l x x x f a X X a Y Y a Z Z a X X b Y Y c Z Z l y y y f a X X a Y Y a Z Z =-+-+-=-=+-+-+--+-+-=-=+-+-+- 则1()T T X A A A L -= X 为外方位元素的近似改正数, 由于采用泰勒展开取至一次项,为减少误差,要将的出的值作为近似值进行迭代,知道小于规定的误差 三. 空间后方交会解算过程 1. 已知条件 近似垂直摄影

摄影测量后方交会

单张相片后方交会

目录 ●作业任务 (3) ●解算原理 (3) ●具体过程 (4) ●算法描述及程序流程 (4) ●计算结果 (7) ●结果分析 (8) ●心得体会及建议 (8) ●参考文献 (9)

一,作业任务 已知摄影机主距f=153.24mm,四对点的像点坐标与相应地面坐标列入下表: 表1-1 计算近似垂直摄影情况下后方交会解。 二,解算原理 【关键词1】中心投影构像方程 在摄影测量学中,最重要的方程就是中心投影构像方程(图2-1)。这个方程 将地面点在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中的坐标(物方坐标)和地面点对应像点的像平 面坐标联系起来。在解析摄影测量与数字摄影测量中是极其有用的。在以后将要 学习到的双像摄影测量光束法、解析测图仪原理及数字影像纠正等都要用到该 式。 图2-1 在上述公式中:x和y分别为以像主点为原点的像点坐标,相应地面点坐标 为X,Y,Z,相片主距f以及外方位元素Xs,Ys,Zs,ψ,ω,κ。 而在此次作业中,就是已知四个地面控制点的坐标以及其对应的像点坐标, 通过间接平差原理来求解此张航片的外方位元素。 【关键词2】间接平差 在一个平差问题中,当所选的独立参数X的个数等于必要观测值t时,可将 每个观测值表达成这t个参数的函数,组成观测方程,然后依据最小二乘原理求 解,这种以观测方程为函数模型的平差方法,就是间接平差方法 间接平差的函数模型为: 随机模型为: 平差准则为:VtPV=min 【关键词3】单像空间后方交会 利用至少三个已知地面控制点的坐标A(Xa,Ya,Za)、B(Xb,Yb,Zb)、Z(Xc,

Yc,Zc),与其影像上对应的三个像点的影像坐标a(xa,ya)、b(xb,yb)、c(xc,yc),根据共线方程,反求该像点的外方位元素Xs,Ys,Zs,ψ,ω,κ。这种解算方法是以单张像片为基础,亦称单像空间后方交会。 在此次作业中,就是已知四个控制点在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中的坐标和对应的像点坐标。由此可以列出8个误差方程,存在两个多余观测数,则n=2。故可利用间接平差里,依据最小二乘法则,进行求解。由于共线条件方程是非线性函数模型,为了便于计算,需把非线性函数表达式用泰勒公式展开成现行形式,即“线性化”。而又因为仅取泰勒级数展开式的一次项,未知数的近似值改正是粗略的,所以必须计算采用逐渐趋近法,解求过程需要反复趋近,直至改正值小于限差为止。 三,具体过程 1,获取已知点数据:从摄影资料中查取像片比例尺1/m,平均航高,内方元素x0,y0,f;从外业测量成果中,获取控制点的地面测量坐标Xt,Yt,Zt,并转换成摄影测量坐标X,Y,Z。 2,量测控制点的像点坐标:将控制点标刺在像片上,利用立体坐标量测仪量测控制点的像框坐标,并经像点坐标改正,得到像点坐标x,y。 3,确定未知数的初始值:在竖直摄影测量情况下,角元素的初始值为0,及ψ=ω=κ=0; 线元素中,Zso =m*f+(Z[0]+Z[1]+Z[2]+Z[3])/4,Xso,Yso的取值可用四个角点上制点坐标的平均值,即:Xso=(X[0]+X[1]+X[2]+X[3])/4;Yso=(Y[0]+Y[1]+Y[2]+Y[3])/4;4,计算旋转矩阵R:利用角元素的近似值计算方向余弦,组成R阵。公式如下:R[0][0]=cos(ψ)*cos(k)-sin(ψ)*sin(w)*sin(k); R[0][1]=-cos(ψ)*sin(k)-sin(ψ)*sin(w)*cos(k); R[0][2]=-sin(ψ)*cos(w); R[1][0]=cos(w)*sin(k); R[1][1]=cos(w)*cos(k); R[1][2]=-sin(w); R[2][0]=sin(ψ)*cos(k)+cos(ψ)*sin(w)*sin(k); R[2][1]=-sin(ψ)*sin(k)+cos(ψ)*sin(w)*cos(k); R[2][2]=cos(ψ)*cos(w); 5,逐点计算像点坐标的近似值:利用未知数的近似值按共线方程计算控制点像点坐标的近似值(x)、(y); 6,组成误差方程式:参照教材(5-8)式、(5-9b)式、(5-4)式逐点计算误差方程的系数阵和常数项。 7,组成法方程:计算法方程的系数矩阵与常数项。 8,解求外方位元素:根据法方程,按间接平差原理解求外方位元素改正值,并与相应的近似值求和,得到外方位元素的新的近似值。 9,检查计算是否收敛:将求得的外方位元素的改正值与规定的限差比较,小于限差则计算终止,否则用新的近似值重复第4至第8步骤计算,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四,算法描述及程序流程。 算法描述(图4-1):

网上评教系统操作流程

网上评教系统操作流程 1、登陆学校主页https://www.360docs.net/doc/ea9590876.html,。 2、点击左侧下方“数字化校园”,进入“数字化校园”菜单。 3、点击左侧第二行第一个图标“教务综合管理系统”,进入到“现代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后,输入用户名:(本人的学号)、密码,在“请选择”下拉菜单中选择“学生”,然后点击“登陆”。

4、进入系统后,第三行会出现:个人信息〃信息查询〃公共选修课网上选课〃一般课网上选课〃网上评价〃公告信息〃帮助文件〃学校网站。点击“网上评价”,开始测评。 5、出现以下页面,这时在“评价课程名称”处自动出现要评价的第一门课程名称,点击“右侧向下箭头”可以查看、选择要评价的所有课程,在右下处显示该课程教师姓名,在“评价内容”下面显示“教学内容与课堂组织”、“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辅导、作业布置批改”、“教学效果”四项内容。然后在每个评价内容的右侧点击“向下箭头”,则出现对应的“评价等级”。四个等级分别为:很满意、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用鼠标单击选择即可给每个评价内容一个等级。如想对教师做文字评论,可在“其他评价与建议”中填写(50

字以内)。 6、每门课程的四项内容评价完毕后,必须单击“保存”按钮保存。保存完成后,系统会自动刷新到下一门课程,继续选择并点击“保存”按钮。重复此操作直到最后一门课程。最后一门课程评价完毕并点击“保存”后,网页会显示刚才最后输入的等级,此时可以单击“提交”按钮提交,测评结束;如果课程没有评完,那么系统会自动出现未测课程提示你完成评价。评价完成后单击“提交”按钮。 7、注意:提交前所有课程都必须评价,否则数据不仅无法正常保存,而且已选择的评价等级值也会丢失。提交后不能再次测评,也不能再次修改。 8、如果你对网上评教还有什么疑问和意见可到教务处师资科122办公室进行咨询和反映,也可打电话:63515086,联系人:朱老师。

全站仪后方交会法步骤和高程测量步骤

全站仪后方交会法步骤和 高程测量步骤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1、角度测量(angleobservation) (1)功能:可进行水平角、竖直角的测量。 (2)方法:与经纬仪相同,若要测出水平角∠AOB,则: 1)当精度要求不高时: 瞄准A点——置零(0SET)——瞄准B点,记下水平度盘HR的大小。 2)当精度要求高时:——可用测回法(methodofobservationset)。 操作步骤同用经纬仪操作一样,只是配置度盘时,按“置盘”(HSET)。 2、距离测量(distancemeasurement) PSM、PPM的设置——测距、测坐标、放样前。 1)棱镜常数(PSM)的设置。 一般:PRISM=0(原配棱镜),-30mm(国产棱镜) 2)大气改正数(PPM)(乘常数)的设置。 输入测量时的气温(TEMP)、气压(PRESS),或经计算后,输入PPM的值。 (1)功能:可测量平距HD、高差VD和斜距SD(全站仪镜点至棱镜镜点间高差及斜距) (2)方法:照准棱镜点,按“测量”(MEAS)。 3、坐标测量(coordinatemeasurement) (1)功能:可测量目标点的三维坐标(X,Y,H)。 (2)测量原理任意架仪器,先设置仪器高为0,棱镜高是多少就是多少,棱镜拿去直接放在已知点上测高差,测得的高差为棱镜头到仪器视线的高差,当然,有正有负了,然后拿出计算器用已

知点加上棱镜高,再加上或减去(因为有正有负)测得的高差就是仪器的视线高啊,因为仪器高为0,所以这个数字就是你的测站点高程,进测站点把它改成这个数字就行了,改完测站点了一般情况下都要打一下已知点复核一下。。。 若输入:方位角,测站坐标(,);测得:水平角和平距。则有: 方位角: 坐标: 若输入:测站S高程,测得:仪器高i,棱镜高v,平距,竖直角,则有: 高程: (3)方法: 输入测站S(X,Y,H),仪器高i,棱镜高v——瞄准后视点B,将水平度盘读数设置为——瞄准目标棱镜点T,按“测量”,即可显示点T的三维坐标。 4、点位放样(Layout) (1)功能:根据设计的待放样点P的坐标,在实地标出P点的平面位置及填挖高度。 (2)放样原理 1)在大致位置立棱镜,测出当前位置的坐标。 2)将当前坐标与待放样点的坐标相比较,得距离差值dD和角度差dHR或纵向差值ΔX和横向差值ΔY。 3)根据显示的dD、dHR或ΔX、ΔY,逐渐找到放样点的位置。

网上评教系统

网上评教系统 一、需求分析 网上评教系统的产生是因为目前高校扩招后,在学校日益增多。如果仍然通过传统的纸上方式评教,既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又浪费时间。同时,在为人的统计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出现错误。因此,通过借助网络系统,让学生在电脑进行评教来代替传统有纸化的手工操作成为高校管理的必然趋势。 网上评教系统是一个高等院校用来对学生评教进行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该信息系统能够为学生提供方便的评教功能,也能提高高等院校对学生和教学管理的效率。 网上评教系统的功能性需求包括以下几方面: 1.系统管理员负责系统的管理维护工作,维护工作包括学生基 本信息、教师基本信息以及评教内容的添加、修改、查询和删除。 2.学生可以通过客户端浏览器根据学号和密码进入评教界面, 在该系统中学生可以查询评教结果,查询自己的基本信息。 3.基本业务处理模块。基本业务处理模块主要用于实现学生通 过和法认证登录到该系统中进行网上评教。 4.信息查询模块。信息查询模块主要用于实现学生对评教结果 和基本信息的查询。

5.系统维护模块。系统维护模块主要用于实现系统管理员对系 统的管理和对数据库的维护,系统的管理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评教内容的信息等信息的维护。数据库的维护包括数据库的备份、恢复等数据库管理操作。 二、系统建模 1、创建系统用例模型 网上评教系统的参与者: <1> 学生,网上评教系统的服务对象是高等院校的学生,学生通过 系统可以登录评教系统,可以查询教师信息,可以通过填写答卷对教师进行打分,向老师提出建议,可以查询评教结果,可以修改建议。 <2> 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负责信息的更新和数据库的维护。1.1学生用例图 1.登录评教系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号和密码登录评教系 统,如果验证成功,则进入评教系统进行下一个页面的操作; 否则,不能进入评教系统,重新登录,直到验证成功。 2.查询教师信息。学生可以通过查询界面查询自己的代课 老师的有关信息。 3.提交教学评价表(填写答卷)。学生跟据系统提供的问题以 及选项结合自己对老师的感受进行选择合理的选项,每道题 必须做出选择,然后提交答卷,系统给出分数;如有空选, 则系统提示答卷有空选。

单像空间后方交会和双像解析空间后方-前方交会的算法程序实现

单像空间后方交会和双像解析空间后方-前 方交会的算法程序实现 遥感科学与技术 摘要:如果已知每张像片的6个外方位元素,就能确定被摄物体与航摄像片的关系。因此,利用单像空间后方交会的方法,可以迅速的算出每张像片的6个外方位元素。而前方交会的计算,可以算出像片上点对应于地面点的三维坐标。基于这两点,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可以代替人脑快速的完成复杂的计算过程。 关键词:后方交会,前方交会,外方位元素,C++编程 0.引言: 单张像片空间后方交会是摄影测量基本问题之一,是由若干控制点及其相应像点坐标求解摄站参数(X S,Y S,ZS,ψ、ω、κ)。单像空间后方交会主要有三种方法:基于共线条件方程的平差解法、角锥法、基于直接线性变换的解法。而本文将介绍第一种方法,基于共线条件方程反求象片的外方位元素。 而空间前方交会先以单张像片为单位进行空间后方交会,分别求出两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再根据待定点的一对像点坐标,用空间前方交会的方法求解待定点的地面坐标。可以说,这种求解地面点的坐标的方法是以单张像片空间后方交会为基础的,因此,单张像片空间后方交会成为解决这两个问题以及算法程序实现的关键。

1.单像空间后方交会的算法程序实现: (1)空间后方交会的基本原理:对于遥感影像,如何获取像片的外方位元素,一直是摄影测量工作者探讨的问题,其方法有:利用雷达(Radar)、全球定位系统(GPS)、惯性导航系统(I N S)以及星像摄影机来获取像片的外方位元素;也可以利用一定数量的地面控制点,根据共线方程,反求像片的外方位元素,这种方法称为单像空间后方交会(如图1所示)。 图中,地面坐标X i、Yi、Zi和对应的像点坐标x i、yi是已知的,外方位元素XS、Y S、ZS(摄站点坐标),ψ、ω、κ(像片姿态角)是待求的。 (2)空间后方交会数学模型:空间后方交会的数学模型是共线方程, 即中心投影的构像方程: 式中X、Y、Z是地面某点在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中的坐标,x,y是该地面点在像片上的构像点的像片坐标,对 于空间后方交会而言它们是已知的,还有主距f是已知的。而9个方向余弦a 1,a 2,a3;b1,b 2,b 3;c 1,c2,c 3是未知的,具体表达式可以取

全站仪后方交会操作过程

全站仪放样,作为施工过程中一项重要环节,对技术员已上升为必须擅长的仪器操作内容。全站仪建站一般有两种方法,即极坐标法建站和后方交会法建站。现以尼康全站仪为例,讲述全站仪后方交会法建站、放样全过程。(其他品牌全站仪可参考进行) 一、建站 1.将仪器架于两已知点均可通视,且可完全看到放样目标点位置的高处。尽量保证视线夹角在60度左右,仪器架设高度适中,三脚架腿踩实,不可出现放样过程中架腿松动现象。(注意:整个放样过程中仪器附近不应有人来回走动,且放样人员应尽量站在一点不动,减少因人员走动导致仪器震动偏移。) 2.固定仪器,上下松动架腿大致调整圆水准器气泡基本居中,按下电源键开机,上下左右转动一下,按下“0”键,进入精平模式。 将水准管放于平行于两螺旋连线方向,关注屏幕上数值,“”过大,便同时向内或向外转动平行方向两螺旋至数值符合要求(一般数值处于5"以内即可);“”过大,便左转或右转垂直方向螺旋至数值符合要求。旋转60度,检查,若仍有些许偏差,再按上述调整。再旋转60度继续检查至完成。 3.按下“确定”键记录,按“建站”键进入建站模式,选择“后方交会法”按“确定”。①若全站仪内已有建站点坐标,可在“PT”栏输入点名(“MODE”键可切换数字与字母),按“确定”键自动跳出坐标,再输入棱镜高(本项目为1.35m和1.2m两种);②若全站仪内无建站点坐标,于“PT”处按“确定”键进入坐标输入界面,XYZ

输完后,按“确定”回到界面,再输入仪器高。 CD数值暂时不输,按“确定”跳过进而记录,进入瞄准后视点1界面,视线内横竖丝卡住棱镜头“横竖尖头”(一般要求:竖向从镜杆底部瞄起,再翻转上去;横向以卡住两边尖为准),瞄准后,点击“测量1”(一般仪器内部设置“测量1”为棱镜模式且双频,“测量2”为免棱镜模式且单频,具体设置可内部调节变动)测量,待响两声后,在不转动仪器前按“确定”键记录,重复“PT”输入点坐标和棱镜高进行后视点2的瞄准,按“测量1”测量(若发现测量时后视瞄准有移动,再瞄准再按“测量1”测量)。 4.确定无误后,按“确定”键记录,自动开始计算建站误差,一般要求建站误差在5mm以内。(考虑仪器自身状态和其他情况,计算出结果有几种不正常情况:①建站误差过大,处理办法为按一次“ESC 键”返回测量后视点2,再次瞄准,测量,再计算,若还是很大,重新建站;②出现“输入第三个点”,处理办法为检查输入点坐标是否输入有误,确定无误,再次测量,若不行,重新建站) 建站误差符合要求后,按“确定”键记录,重新输入点名,其他可按“确定”或“”键跳过,最后“确定”键完成建站。 二、放样 点击“放样”键,按“确定”或“”键跳过界面,至下一个坐标输入界面,输入坐标,瞄准,“测量1”测量,按指示告知架镜人员左右前后移动至定点位置,通知定点。 一次“ESC”键返回,再按“确定”或“”键跳过界面,进入下

网上评教系统的需求分析

网上评教系统的需求分析 2.1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作为一个面向某高校的网上评教系统,其核心业务在于结合该高校的专业课程部署情况、师资团队组成情况以及教学目标规划情况等客观实际,为学生用户提供便捷化的评教窗口,学生用户提交的评价数据保存在系统数据库中,供教师用户查询,同时供教务管理人员统计与分析,并最终得到一个客观、公正的评教结果,以此作为教学改善依据,促进该校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具体来说,本系统的主业务流程可描述为:教务管理人员根据学校评教工作安排,编制好评教方案,包括评教对象、评教周期、评教课程、评教时间、评教指标、评教标准等,编制好评教方案后,教务管理人员在系统中以评教公告的形式将其发出,学生用户接收到评教公告中的工作安排后,在指定期限内对其任课老师完成评价。本轮评教工作截止后,教师用户需要登录系统查看自己某课程的综合评价得分,并根据分值与评价提交对应的改善意见。而教务管理人员需要对学生的评价数据、教师的反馈数据进行分析与汇总,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公示,以确保评教工作对实际教学的督促与改进作用,这也是评教工作的意义所在。 综上所述,网上评教系统的主业务流程图如图2.1所示。 图2.1 网上评教主业务流程 2.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本课题研究的基于JA V A的网上评教系统,主要是针对某高校的教学评估实际进行信息化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根据系统业务流程的分析结果,总结出本系统的主要用户类型,它们是:学生用户、教师用户以及教务管理员用户(在本系统中担任系统管理员)。本节主要对各类用户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确保用户

能够在系统中获取到对应的操作需求。 1、学生用户功能需求分析 对于学生用户而言,主要是对教师的日常教学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系统会将学生用户本身ID进行匿名处置,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出现。学生用户对应为某高校的在读学生,学生在系统中需要能够按照自身意愿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评价。在学生对教学评价完成后,系统会将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数据进行收集。当然,学生用户在系统中还可以查看系统推送的评教公告,也可以对个人信息进行查看,以确保评教人信息的正确性,这也是后续统计未如期完成评教工作学生名单的基础。 2、教师用户功能需求分析 教师用户作评教系统中被评价的主体,在系统中主要有以下功能需求: (1)接收评教公告,以确保个人教学工作改善方案的准时提交以及及时查询; 获取自己所有任教课程(需在评教范围内)的评价结果; (3)如期在系统中提交后续教学改善方案。 3、系统管理员功能需求分析 系统管理员在本系统中即是某高校的教务管理员,教务管理员在本系统中担任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可以说他是学校评教工作的策划者、实施者以及效果总结者,他需要在系统中进行的操作包括: (1)用户管理:包括对学生、教师以及管理员用户个人信息的增加、修改、查询以及删除等操作,还包括对用户权限的分配与界定,用户管理是评教工作得以正常实施的先决条件。 (2)编制评教方案:评教方案的发布是评教工作的开始,评教方案需要包括评教对象、评教周期、评教课程、评教起止时间、评教指标、评教标准等关键信息。 (3)统计并公示评教结果:本轮评教提交工作截止后,教务管理人员需要对各个被评教师的评价得分进行汇总与统计处理,其中具体的汇总操作由系统基于加权均值计算模型自动生成,而统计则是根据教务管理者实际意愿或者需求统计学校某课程所有参评教师的排名情况等,本系统支持可视化图表的形式将评教结果进行公示。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的网上评教系统的总体功能用例如图2.2所示。

后方交会程序实现(c语言版)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N 4 #define T 1.41421 void turn(double *A,double A2[],int m,int n) //计算矩阵的转置 { int i,j; for(i=0;i

for(l=0;ld) { d=p; is[k]=i; js[k]=j; } } if (d+1.0==1.0) { free(is); free(js); printf("error not inv\n");

全站仪后方交会法步骤和高程测量步骤

1、角度测量(angle observation) (1)功能:可进行水平角、竖直角的测量。 (2)方法:与经纬仪相同,若要测出水平角∠AOB ,则: 1)当精度要求不高时: 瞄准A 点——置零(0 SET )——瞄准B 点,记下水平度盘HR 的大小。 2)当精度要求高时:——可用测回法(method of observation set )。 操作步骤同用经纬仪操作一样,只是配置度盘时,按“置盘”(H SET )。 2、距离测量(distance measurement ) PSM 、PPM 的设置——测距、测坐标、放样前。 1)棱镜常数(PSM )的设置。 一般:PRISM=0 (原配棱镜),-30mm (国产棱镜) 2)大气改正数(PPM )(乘常数)的设置。 输入测量时的气温(TEMP )、气压(PRESS ),或经计算后,输入PPM 的值。(1)功能:可测量平距HD 、高差VD 和斜距SD (全站仪镜点至棱镜镜点间高差及斜距) (2)方法:照准棱镜点,按“测量”(MEAS )。 3、坐标测量(coordinate measurement ) (1)功能:可测量目标点的三维坐标(X ,Y ,H )。 (2)测量原理任意架仪器,先设置仪器高为0,棱镜高是多少就是多少,棱镜拿去直接放在已知点上测高差,测得的高差为棱镜头到仪器视线的高差,当然,有正有负了,然后拿出计算器用已知点加上棱镜高,再加上或减去(因为有正有负)测得的高差就是仪器的视线高啊,因为仪器高为0,所以这个数字就是你的测站点高程,进测站点把它改成这个数字就行了,改完测站点了一般情况下都要打一下已知点复核一下。。。 若输入:方位角,测站坐标(,);测得:水平角和平距。则有: 方位角: 坐标: 若输入:测站S 高程,测得:仪器高i ,棱镜高v ,平距,竖直角,则有: 高程: (3)方法: 输入测站S (X ,Y ,H ),仪器高i ,棱镜高v ——瞄准后视点B ,将水平度盘读数设置为——瞄准目标棱镜点T ,按“测量”,即可显示点T 的三维坐标。 4、点位放样(Layout) (1)功能:根据设计的待放样点P 的坐标,在实地标出P 点的平面位置及填挖高度。(2)放样原理 1)在大致位置立棱镜,测出当前位置的坐标。 2)将当前坐标与待放样点的坐标相比较,得距离差值dD 和角度差dHR 或纵向差值Δ X 和横向差值Δ Y 。 3)根据显示的dD 、dHR 或ΔX 、ΔY ,逐渐找到放样点的位置。 5、程序测量(programs ) (1)数据采集(data collecting) (2)坐标放样(layout) (3)对边测量(MLM)、悬高测量(REM)、面积测量(AREA)、后方交会(RESECTION) 等。

摄影测量程序汇总(后方交会+前方交会+单模型光束法平差)

程序运行环境为Visual Studio2010.运行前请先将坐标数据放在debug 下。 1.单像空间后方交会 C语言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ouble *readdata(); void savedata(int hang,double *data,double *xishuarray,double *faxishu,double *l,int i,double xs,double ys,double zs,double fai,double oumiga,double kapa); void transpose(double *m1,double *m2,int m,int n); void inverse(double *a,int n); void multi(double *mat1,double * mat2,double * result,int a,int b,int c); void inverse(double *a,int n)/*正定矩阵求逆*/ { int i,j,k; for(k=0;k

后方交会测量步骤

18.后方交会测量 后方交会通过对多个已知点的测量定出测站点的坐 标。 输入值或观测值 输出值 Ni.Ei.Zi:已知点的坐标值No.Eo.Zo:测站点的坐标值 Hi :水平角观测值 Vi :垂直角观测值 Di :距离观测值 已知点(P1) 已知点(P2) 测站点(P0) 已知点(P4) 已知点(P3) BTS-800 通过观测2-10 已知点便可计算出测站点的坐标。 当观测的已知点超过 2 个,计算N、E 坐标时将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平差,并给出平差结果的不确定度。而Z 坐标则通过计算平均值求取。因此,观测的已知点越多,计算所得的坐标精度也就越高。 后方交会测量也可在菜单模式下选取“后方交会”来进行。 使用“后方交会”,已知点输入应按顺时针顺序输入,否则计算结果可能不准确。

49

18.1 测量两已知点求取测站坐标 操作过程操作键 1.在测量模式第三页下按【后交】进入 显示 后方交会测量功能,显示已知点坐标 输入屏幕。 在菜单模式下选取“3.后方交会”也 可以进入后方交会测量 2.输入已知点1 的坐标,每输入一行数据 按【】,输入完成后,照准已知点 1 棱镜,按【测量】进行测量。 3.测量完成后,显示测量结果,并要求输 入已知点棱镜高。【后交】 【测量】 【输入测量已知点1】 N﹤m﹥: E﹤m﹥: Z﹤m﹥: 【后方交会】 S: 557.259m ZA: 97°31′05″ HAR: 351°15′06″ 连续测量模式需按【停止】停止测量。 4.按【确定】,进入已知点2 坐标输入及测 量。 重复2-3 完成已知点2 的输入及测量。 【确定】 50

摄影测量学单像空间后方交会程序设计作业

{ System;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System.Linq; System.Text; namespace 单像空间后方交会 {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 args) for (j = 0; j < 5; j++) if (j < 3) "请输入第 {0} 个点的第 {1} 个地面坐标: ", i + 1, j + 1); double .Parse( Console .ReadLine()); "请输入第 {0} 个点的第 {1} 个像点 坐标: ", i + 1, j - 2); double .Parse( Console .ReadLine()); Console .WriteLine(); // 归算像点坐标 (i = 0; i < 4; i++) for (j = 3; j < 5; j++) if (j == 3) zuobiao[i, j] = zuobiao[i, j] - x0; else zuobiao[i, j] = zuobiao[i, j] - y0; // 计算和确定初值 double zs0 = m * f, xs0 = 0, ys0 = 0; for (i = 0; i < 4; i++) else using using using using x0 = y0 = int x0, y0, i, j; double f, m; Console .Write( " 请输入像片比例尺: "); double .Parse( Console .ReadLine()); Console .Write( " 请输入像片的内方位元素 x0:" ); // 均以毫米为单 位 int .Parse( Console .ReadLine()); Console .Write( " 请输入像片的内方位元素 y0:" ); int .Parse( Console .ReadLine()); Console .Write( " 请输入摄影机主距 f:" ); double .Parse( Console .ReadLine()); Console .WriteLine(); // 输入坐标数据 double [,] zuobiao = new double [4, 5]; (i = 0; i < 4; i++) for Console .Write( zuobiao[i, j] = Console .Write( zuobiao[i, j] = for

作业4--空间后方交会

作业报告 空间后方交会 专业:测绘工程 班级:2008级(1)班姓名:陈闻亚 指导教师:陈强 2010 年 4 月16 日

1 作业任务------------------------------------------------------------------------------------ 3 2 作业思想 --------------------------------------------------------------------------------------- 3 3 作业条件及数据 -------------------------------------------------------------------- 3 4 作业过程--------------------------------------------------------------------------- 3 5 源程序----------------------------------------------------------------------------- 4 6 计算结果--------------------------------------------------------------------------- 17 7心得体会与建议----------------------------------------------------------------------------- 17

1 作业任务 计算近似垂直摄影情况下后方交会解。即利用摄影测量空间后方交会的方法,获取相片的6个外方位元素。限差为0.1。 2作业思想 利用摄影测量空间后方交会的方法求解。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利用至少三个一直地面控制点的坐标A(X A,Y A,Z A)、B(X B,Y B,Z B)C(X C,Y C,Z C),与其影像上对应的三个像点的影像坐标a(x a,y a)、b(x b,y b)、c(x c,y c),根据共线方程,反求该相片的外方位元素X S、Y S、Z S、φ、ω、κ。 3作业条件及数据 已知摄影机主距f=153.24mm,四对点的像点坐标与相应的地面坐标列入下表: 4作业过程 4.1 获取已知数据 相片比例尺1/m=1:10000,内方位元素f=153.24mm,x0,y0;获取控制点的地面测量坐标X t、Y t、Z t。 4.2 量测控制点的像点坐标: 本次作业中为已知。见表1。

网上评教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网上评教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4.1 系统开发环境的搭建 1、服务器端 (1)显存容量:2G; (2)固态硬盘:128G; (3)CPU:英特尔赛扬N4100; (4)显卡类型:NVIDIA GeForce MX150; 2、客户端 (1)机械硬盘容量:500G机械; (2)显存容量:2GB; (3)CPU:英特尔酷睿i3-7100U; (4)操作系统:Windows 7 (5)显卡类型:NVIDIA GeForce 940MX; 3、软件信息 (1)开发语言:JA V A语言; (2)数据库:SQL Server 2016; (3)集成开发环境:Eclipse。 4.2 评教信息管理功能的详细实现 鉴于篇幅限制,本文仅以评教信息管理功能为例,详述系统的实现与测试过程。 从3.3中的数据库设计结果可知,本系统在对教师进行评教时,为了准确地评估出教师教学的能力水平,本文创新性地将教学评估数值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表4.1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具体内容。 表 4.1 评估指标信息表 一级指标专业日常活动 二级指标专业 能力 适应 能力 互动 能力 处理 能力 学习 能力 积极 性 图4.1为本系统采取的指标评估流程图。在该图中,对指标评估的具体工作流程进行了展示。

图 4.1 指标评估流程图 在上述评估模式下,学生对教师进行评教的实现界面如图4.2所示。 图 4.2 学生用户评教界面 实现代码如下: function teaAll(){ var strUrl = "<%=path %>/tea?type=teaAll"; var ret = window.showModalDialog(strUrl,"","dialogWidth:700px; dialogHeight:500px; dialogLeft: status:no; directories:yes;scrollbars:yes;Resizable=no;"); if(ret==undefined){ re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a_id").value=ret; } function StringBuffer(){

空间后方交会程序

一. 实验目的: 掌握摄影测量空间后方交会的原理,利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实现空间后方交会外方位元素的解算。 二. 仪器用具及已知数据文件: 计算机windows xp 系统,编程软件(VISUAL C++6.0),地面控制点在摄影测量坐标系中的坐标及其像点坐标文件shuju.txt 。 三. 实验内容: 单张影像的空间后方交会:利用已知地面控制点数据及相应像点坐标根据共线方程反求影像的外方位元素。 数学模型:共线条件方程式: )(3)(3)(3)(1)(1)(1Zs Z c Ys Y b Xs X a Zs Z c Ys Y b Xs X a f x -+-+--+-+--= )(3)(3)(3)(2)(2)(2Zs Z c Ys Y b Xs X a Zs Z c Ys Y b Xs X a f y -+-+--+-+--= 求解过程: (1)获取已知数据。从航摄资料中查取平均航高与摄影机主距;获取控制点的地面测量坐标并转换为地面摄影测量坐标。 (2)量测控制点的像点坐标并做系统改正。 (3)确定未知数的初始值。在竖直摄影且地面控制点大致分布均匀的情况下,按如下方法确定初始值,即: n X X S ∑=0,n Y Y S ∑=0,n Z mf Z S ∑=0 φ =ω=κ=0 式中;m 为摄影比例尺分母;n 为控制点个数。 (4)用三个角元素的初始值,计算个方向余弦,组成旋转矩阵R 。 (5)逐点计算像点坐标的近似值。利用未知数的近似值和控制点的地面 坐标代入共线方程式,逐点计算像点坐标的近似值(x )、(y )。 (6)逐点计算误差方程式的系数和常数项,组成误差方程式。 (7)计算法方程的系数矩阵A A T 和常数项l A T ,组成法方程式。 (8)解法方程,求得外方位元素的改正数dXs ,S dY ,s dZ ,d φ,d ω,d κ。 (9)用前次迭代取得的近似值,加本次迭代的改正数,计算外方位元素 的新值。

空间后方交会程序

空间后方交会程序

————————————————————————————————作者:————————————————————————————————日期: ?

一. 实验目的: 掌握摄影测量空间后方交会的原理,利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实现空间 后方交会外方位元素的解算。 二. 仪器用具及已知数据文件: 计算机wind ows xp 系统,编程软件(VI SUA L C ++6.0),地面控 制点在摄影测量坐标系中的坐标及其像点坐标文件shu ju.txt 。 三. 实验内容: 单张影像的空间后方交会:利用已知地面控制点数据及相应像点坐标根据 共线方程反求影像的外方位元素。 数学模型:共线条件方程式: ) (3)(3)(3) (1)(1)(1Zs Z c Ys Y b Xs X a Zs Z c Ys Y b Xs X a f x -+-+--+-+--= ) (3)(3)(3)(2)(2)(2Zs Z c Ys Y b Xs X a Zs Z c Ys Y b Xs X a f y -+-+--+-+--= 求解过程: (1)获取已知数据。从航摄资料中查取平均航高与摄影机主距;获取 控制点的地面测量坐标并转换为地面摄影测量坐标。 (2)量测控制点的像点坐标并做系统改正。 (3)确定未知数的初始值。在竖直摄影且地面控制点大致分布均匀 的情况下,按如下方法确定初始值,即: n X X S ∑=0,n Y Y S ∑=0,n Z mf Z S ∑=0 φ =ω=κ=0 式中;m为摄影比例尺分母;n为控制点个数。 (4)用三个角元素的初始值,计算个方向余弦,组成旋转矩阵R 。 (5)逐点计算像点坐标的近似值。利用未知数的近似值和控制点的地面坐标代入共 线方程式,逐点计算像点坐标的近似值(x )、(y )。 (6)逐点计算误差方程式的系数和常数项,组成误差方程式。 (7)计算法方程的系数矩阵A A T 和常数项l A T ,组成法方程式。 (8)解法方程,求得外方位元素的改正数dXs ,S dY ,s dZ ,d φ,dω,d κ。 (9)用前次迭代取得的近似值,加本次迭代的改正数,计算外方位元素的新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