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2015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参考答案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一、单选题

1、B

2、A

3、D

4、B

5、A

6、C

7、D

8、D

9、A 10、B

二、多选题

1、ABCDE

2、BCDE

3、ABCDE

4、ABC

5、ABC

6、ABCDE

7、ABCD

8、CD

9、ABCDE 10、AB

三、辨析题

1、此观点不正确。

(1)知识的作用有正负之分,关键要看掌握知识为谁所用。知识既可以成为

完善自身、服务社会的手段,又可以成为谋取私利、欺世盗名、甚至违法犯罪的

工具。

(2)“德”统帅“才”,起主导作用。大学生应当努力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在掌握最新的科学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自身高尚的思想情操和道德人格的培养。这样,掌握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造福社会与人民。

2、此观点不正确。

(1)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它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是非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目的和方向。

(2)思想道德素质反映着人的阶级利益及其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法律素质对保证人们合法地实施行为,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均具有重要意义。

(3)所以这门课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不是没用而是极为有用,不但要学而且要学好。

四、简答题

1、参见课本P9-10

2、参见课本P11

五、案例分析题

案例点评:的确,修养对于年轻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做事先做人,这是很

古老的一句话,却永不过时!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其事业的基础所在,没有修养

的人是处处不受欢迎的。我们在事业开始之前一定要学会做人,因为良好人际关

系将直接影响我们的前途与命运。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一、单选题

1、C

2、B

3、D

4、C

5、A

6、C

7、A

8、A

9、B 10、C

二、多选题

1、ABCDE

2、ACE

3、ABCDE

4、ABC

5、ACD

6、ACDE

7、ABCE

8、ABCDE

9、ABCD 10、ABDE

三、辨析题

1、此观点不正确。

其实信仰也是一种信念,只不过它是最高层次的信念,是信念的一种最集中的表现。

2、此观点正确。

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代表和反映着人们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并具体体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人理想而进行的活生生的实践中。当二者矛盾时,有抱负的个人以牺牲个人利益来服从社会公共利益。

四、简答题

1、参见课本P28-29

2、参见课本P24-27

五、案例分析题

案例点评:(1)人是活在希望中的。理想信念对人生十分重要。它能够指引人生的分度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因此,正是理想信念的力量使得罗尔斯终于在51岁那年成为纽约州的州长。

(2)对大学生来讲,理想信念的意义表现在: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指导大学生走什么路,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坚定大学生的意志品质。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一、单选题

1、A

2、D

3、A

4、B

5、C

6、A

7、B

8、A

9、D 10、D

二、多选题

1、ABCD

2、ADE

3、ABCD

4、ABCE

5、ABCD

6、ABCD

7、BCD

8、ABCDE

9、ABCD 10、ABCDE

三、辨析题

1、此观点不正确。

爱国主义并没有也不会过时。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只要国家继续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事实表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优势,竭力输出他们的政治观、价值观、文化观和生活方式,力图主导全球化进程,把发展中国家纳入西方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坚定地捍卫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这就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2、此观点成立。

(1)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理应为全人类服务。科学无国界,但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家的命运都与自己的祖国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知识是无国界的,但科学知识的运用却不可能离开具体的国家。

(2)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集中体现为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都对国家的繁荣富强担负着重大的责任。

(3)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置身于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更需要科学家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把自己所学知识和才华直接报效祖国。青年大学生要正确处理爱国与爱科学的关系,为祖国强盛、民族振兴贡献力量。

四、简答题

1、参见课本P46

2、参见课本P59

五.案例分析题

案例点评:肖邦在祖国波兰遭到侵略时,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肖邦热爱自己的祖国波兰,他的心自然要在波兰。肖邦要求把自己的心脏带回自己的祖国,长眠在祖国的地下,可见肖邦始终如一、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感。肖邦对祖国的无限忠诚与炽烈热爱,对和平的无限向往,对同胞的无限深情,都凝聚在他那一颗炙热的心脏里,表现了他至死不忘祖国的强烈爱国情怀,以及希望魂归故里,与祖国为伴的美好愿望。波兰人民为了表示对肖邦爱国之心的崇敬,为他写下了“至爱所在,心之所在”的墓志铭。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一、单选题

1、B

2、C

3、C

4、B

5、C

6、D

7、B

8、D

9、A 10、B

二、多选题

1、ABCDE

2、ACD

3、ABCD

4、ACDE

5、ABCE

6、ABC

7、ABCE

8、ABCE

9、A C E 10、ABCDE

三、辨析题

1、此观点错误

(1)市场经济只是一种手段,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仍然要提倡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并不否定个人的正当利益与需求,而是提倡通过社会整体利益的满足和提高,使个人利益得以实现和满足。

(3)个人主义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个人主义与追求个人的正当利益与需求在性质上完全不同。

2、此观点正确

(1)个人拥有金钱的多少不能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

(2)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对人生价值的评价,人们的价值观处于多样化的变化交替状态,既有对权力、金钱的追求,也有对奉献的追求。

(3)奉行以金钱作为衡量人生的标准的人为金钱而疯狂,为私利而焦忧,陷入了拜金主义无底的深渊。近年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加剧给我们敲响了警钟。(4)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想拥有金钱无可非议,但金钱的来源必须合理合法。

(5)应当坚持: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是个人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和贡献。

四、简答题

1、参见课本P79-81

2、参见课本P86-87

五、案例分析题

(1)郭明义的事迹告诉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观?

分析要点:

第一,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

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第二,郭明义的事例告诉我们应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科学人生观。

第三,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科学内涵应该是行为人在意识、行为、情感三方面为民服务的有机统一。从行为人的意识上看,行为人在自己的思想上具有为民服务的思想,这是为人民服务的出发点;从行为人的行为上看,行为人有为民奉献的无私给予行为,这是为人民服务的落脚点。从行为人的情感上看,行为人具有热爱人民的价值取向,这是为人民服务热情不减的保温罩。所以为人民服务的科学内涵应该是上述三方面的有机统一,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是对为人民服务的错误理解。

第四,郭明义作为普通一员,社会没有对他有特殊要求,但他始终怀揣为民之心,无私给予社会之行,爱民胜过爱自己之情。所以郭明义的所作所为是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真实写照。我们应该向郭明义一样,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科学人生观,热爱人民,奉献人民,服务人民。

(2)郭明义的事迹对我们认识人生价值有何启示?

分析要点:

第一,人生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身、他人和社会的价值。人生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自我价值就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价值。社会价值就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的价值。所以,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第二,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人生价值的统一体中,社会价值居以最高层次,所以评价一个人人生价值的主体应该是社会,而不是个人。社会以个人对其所做的贡献为尺度对个人的人生价值做出评判。

第三,郭明义就是把贡献作为自己人生行为的动力与责任,义无反顾地尽自己的所能为社会、为他人做贡献,谱写了震撼人心的人生价值。

201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A

4、B

5、D

6、B

7、D

8、A

9、D 10、C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BD

3、ABCDE

4、ABCDE

5、ACD

6、BCD

7、ABCDE

8、ACD

9、AB 10、ABCDE

三、辨析题:

1、此观点不正确。

(1)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属于精华的部

分,表现出了积极、革新、进步的一面;属于糟粕的部分,则表现出了消极、保

守、落后的一面。

(2)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既不能全盘肯定、全面照搬,也不能全盘否定、全面抛弃。要按照是否有利于推

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是否有利于建设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

德体系,是否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四

有”新人的标准,做好取舍和创造性的转化工作。要通过分析、鉴别、取舍和改

造,剔除那些带有明显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成分,继承和弘扬优良的道德传统,

特别是那些反映普遍性、共同性和一般性道德要求,对我们今天的道德实践仍然

具有借鉴意义的积极内容。

2、此观点不正确。

(1)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体现着个人根本的、长远的利

益,是集体所有成员共同利益的统一。

(2)在实际生活中,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难免会发生矛盾,这种矛盾,有的

是可以缓和的;有的则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冲突;有的还会发生激烈的冲突。在这

种情况下,个人应当以大局为重,使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必要时,为集体

利益作出牺牲。

四、简答题

1、参见课本P92-94

2、参见课本P97-101

五、案例分析题:

1、1988年杨善洲同志退休后,他主动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带领家人和群众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20多年,逐步建成了占地面积约5.6万亩的大亮山林场,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今朝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

2、杨善洲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无论是在职期间还是退休以后,他始终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始终淡泊名利、地位,真正体现了“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脱离群众,都不能损害人民的利益,要多为老百姓办实

事”的公而忘私、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201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

一、单选题

1、A

2、A

3、D

4、D

5、D

6、B

7、C

8、C

9、C 10、B

二、多选题

1、ABCD

2、ABCDE

3、ABCE

4、ABCDE

5、BCDE

6、BCE

7、ABCDE

8、ABCDE

9、CDE 10、ABCDE

三、辨析题

1、此观点不正确。(围绕以下观点展开辨析)

大学生的根本任务是完成学业、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在尚未走向社会时就草率地结婚成家,会对学业和生活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增加许多烦恼。

2、此观点不正确。(围绕以下观点展开辨析)

(1)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社会道德和法律要求只有内化为个人品德,才能成为现实的规范力量。同时,个人品德提升的过程也是能动地作用于社会道德和法律的过程,它能够为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发展进步创造条件、提供动力。

(2)个人品德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个人在行为过程中整合行为动机、确定行为目标、自觉调控行为过程等都是个人品德功能和作用的体现。

(3)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作为劳动主体的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而个人品德是决定人的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

四、简答题

1、参见课本P118—119

2、参见课本P125—127

五、案例分析题

答案要点:

1、公民公共伦理行为是指发生在公共生活领域具有伦理意义的行为,它反映了与公共利益相关联的本质。当前我国社会,在公共生活“陌生人社会”界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德”、“失范”和“失序”状况,道德问题的集中出现、道德底线的屡屡逾越突出反映了现实社会公共伦理行为规则的缺位。打人者的行为实属恶劣,应该受到谴责主要是因为他缺少公德心,打人的行为是极不道德的行为,诬陷老人为自己开脱更属无赖行径。

2、大学生是宣传和践行社会公德的重要力量,应该在遵守社会公德方面做出表率。认真学习社会公德规范;自觉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努力提高践行社会公

德的能力。

201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

一、单选题

1、D

2、D

3、C

4、C

5、B

6、B

7、C

8、B

9、B 10、A

二、多选题

1、AB

2、ABCE

3、AB

4、ACDE

5、ABCDE

6、DE

7、ABCD

8、ABCD

9、BCDE 10、ABCD

三、辨析题

1、错误。

法律规范是法律本体和基本的构成要素,而法律条文则是法律规范的外部表现形式(法律内容的文字表述)。一个法律规范并不都是通过法律条文的“一”条来表述的,往往是“几”条法律条文表述一个法律规范。

2、错误。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四、简答题

1、参见课本P120

2、参见课本P157

五、案例分析题

1、要点:参见课本P154。

2、要点:宪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统帅,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制定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遵循宪法的规定。

行政法规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务院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的重要形式,是对法律的细化。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是拥有人身自由,而国务院制定的《收容遣送条例》侵犯公民这一权利,因此是违宪的,必须被废除。新制定的《救助管理办法》保障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是合宪的。

201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七章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

一、单选题

1、C

2、B

3、A

4、B

5、B

6、D

7、A

8、C

9、C 10、B

二、多选题

1、ADE

2、ABCDE

3、BDE

4、ABCD

5、BC

6、DE

7、ABCD

8、ABCD

9、CDE 10、ABCDE

三、辨析题。

1、错误。这是一个伪命题。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具有内在统一性,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一方面,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的意志贯彻到法治建设全过程,另一方面,要改善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提高党的领导水平。

2、错误。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四、简答题

1、参见课本181页最后一段。

2、参见课本181页第一段。

五、案例分析题

1、参见课本178页最后一段。

2、参见课本172页。

2015《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八章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

一、单选题

1、A

2、C

3、D

4、D

5、B

6、C

7、A

8、D

9、C 10、B

二、多选题

1、ABC

2、CD

3、ABCD

4、BD

5、ABCD

6、AB

7、ABCD

8、ABCD

9、ABCD 10、ABCDE

三、辨析题

1、答案详见课本P196第四段

2、答案详见课本P208第五、六段

四、简答题

1、答案详见课本P205第六段

2、答案详见课本P210第二段

五、案例分析题

案例点评:

本案涉及到宪法中规定的取得国家赔偿权和社会经济权中的物质帮助权。

取得国家赔偿权。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依照国法地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我国国家赔偿法对公民获得国家赔偿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社会经济中的物质帮助权,是指公民因特定原因,不能通过其他正当途径,获得必要的物质生活手段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生活保障,享受社会福利的一种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一定,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考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C;

2、D;

3、C;

4、A;

5、C;

6、D;

7、C;

8、D;

9、C; 10、B;

二、多选题(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或漏选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

分)

1、ACD

2、ABCD

3、AC

4、ABC

5、AB

6、CD

7、ACE

8、ABCDE

9、ABCDE 10、ABC

三、辨析题(先判断对错,后说明理由。每小题4分,共20分)

1、错。(1分)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3分)2、错。(1分)

人生价值的评判主体是社会。人是社会的人,总是生活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并受到一定社会关系的制约。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自我价值的实现是由社会决定的,社会价值的实现也取决于个体人生实践给社会所做的贡献。所以评判人生价值的主体不是个人,而是社会。(3分)

3、错。(1分)

劳动关系的发生是基于用工事实。劳动合同法第7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第10条规定:“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3分)

4、错。(1分)

警告的治安处罚是以书面形式做出的。(3分)

5、错。(1分)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是为人民服务,这是由我国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决定的,而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在协调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是所遵循的基本原则。(3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如何理解权力制约的法治思维方式的内涵

答:国家权力为民所赋,所以权力运行必须受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权力制约原则可以概括为:职权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四项要求。

2、简要回答道德的本质。

答:道德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上的意识系统,经济基础对道德有决定作用,道德对经济基础有能动作用。

3、简要回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是: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

4、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答: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

案例一:(答题要点,仅供参考)

(1)杨善洲的义举诠释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什么核心理论?结合该案例说明该核心理论。(5分)

答、杨善洲的义举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核心。为人民服务是思想上为民服务、情感上热爱人民和行为上奉献人民的的高度统一。杨善洲在自己的人生实践中践行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的为人民服务的先进性道德要求。

(2)杨善洲以何种道德原则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说明该道德原则的内容。(5分)

答、在协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时,杨善洲遵循了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它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并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是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杨善洲的事迹说明他在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时践行了无私奉献、一心为公的集体主义的先进性的道德要求。

(3)结合杨善洲的事迹说明应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5分)

答、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的奉献上。所以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应该坚持贡献的评价标准。杨善洲就是把对人民的贡献作为自己人生实践的动力和责任,义无反顾地尽自己的所有能力,为社会、为人民做贡献,谱写了震撼人心的人生价值。

案例二:(答题要点,仅供参考)

(1)何某和张某的夫妻关系合法吗?说明理由。(5分)

答、何某和张某的两性生活不合法。

首先,何某违背了我国婚姻法的一夫一妻制的基本原则。一夫一妻的基本原则反对社会中一切公开或隐蔽的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的两性关系。

其次,何某和张某对外自称是夫妻在法律上不具有法律效力。因为他们既不具备一夫一妻的结婚条件,也未履行结婚程序。

(2)何某生前所立遗嘱有效吗?说明理由。(5分)

答、何某所立遗嘱无效。我国继承法规定,遗嘱的内容不得违反国家法律和公共利益。

首先,何某的遗嘱违背了我国婚姻法的法律规定。既违背了婚姻法一夫一妻制的基本原则,也违反了我国《婚姻法》第13条规定的: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根据上述规定,何某无权处分妻子王某的应有财产份额,且事后也未取得妻子王某的追认。

其次,何某的遗嘱违背了公共利益。按照我国继承法的规定,遗嘱的民事行为不得违反社会公序良俗原则。何某已是有妻之夫,他和张某的关系已经违背了社会的公序良俗,不符合遗嘱成立的实质条件。

所以,何某的遗嘱无效。

(3)何某珠海的房子应该怎样继承?说明理由。(5分)

珠海的房子属于何某和妻子王某的共同财产,继承之前需先确权。500万的房子有一半是妻子王某的,另一半(250万)是属于何某。对何某所有的250万房产由妻子王某和孩子何甲继承,两人都是何某的第一顺序继承人,故财产分割时由两人均分。需强调的是张某不是何某的继承人。

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操作系统概述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 1. 选择题 (1) C (2) D (3) C (4) C (5) B (6) C (7) B (8) C (9) B (10) B (11) A 2. 填空题 (1) 硬件软件 (2) 存储管理设备管理 (3) 软硬件资源 (4) 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 (5) 20ms 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3. 判断题 (1)×(2)×(3) √(4)×(5) ×(6). √(7) √(8)√ 4. 问答题 (1) 简述操作系统的概念 答:操作系统是一组能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并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方便的程序和数据的集合。 (2) 什么是批处理系统?为什么要引入批处理系统? 答:批处理系统指用户的作业成批的处理,作业建立、过渡、完成都自动由系统成批完成。因为1958~1964年,晶体管时代,计算机速度、容量、外设品种和数量等方面和第一代计算机相比都有了很大发展,计算机速度有几十倍、上百倍的提高,故使手工操作的慢速度和计算机运算的高速度之间形成一对矛盾。只有设法去掉人工干预,实现作业自动过渡,这样就出现了成批处理。 (3) 什么叫多道程序?试述多道程序涉及技术的基本思想及特征,为什么对作业进行多道批处理可以提高系统效率? 答: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是在计算机内存中同时存放几道相互独立的程序,使它们在管理程序控制下,相互穿插交替运行。当某道程序因某种原因不能继续运行下去时,管理程序就将另一道程序投入运行,这样使几道程序在系统内并行工作,可使中央处理机及外设尽量处于忙碌状态,从而大大提高计算机使用效率。在批处理系统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形成多道批处理系统,多个作业成批送入计算机,由作业调度程序自动选择作业运行,这样提高了系统效率。 (4) 何为分时系统?简述其特点。 答:分时系统采用时间片轮转法,使一台计算机同时为多个终端服务。特点: 多路性。若干个终端连接到计算机上,系统按分时原则为每个用户服务。宏观上多用户同时工作,共享系统资源。微观上,每个用户作业轮流在CPU上运行。 独立性。各用户独立地使用一台终端工作,彼此互不干扰。用户感觉自己在独占使用计算机。 及时性。用户的请求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响应。分时系统的响应时间指用户发出终端命令到系统响应,做出应答所需要的时间。此时间需要在用户能接受的范围之内,通常为2至3秒。 交互性。在分时系统中,用户能与计算机进行对话,以交互的方式进行工作。用户可联机对文件进行编辑,对源程序进行编译、链接,对程序进行调试,运行程序等活动。

【科教版】小升初科学试题含答案

科教版毕业年级小升初 科学模拟测试卷 (时间:xx分钟总分: xx分)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座号 ________ 一、填空题(共8小题,每空1分,满分26分) 1.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探究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它的镜片特点是、中间、边缘。 2.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的有效方法。我国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主要是为了保护我国特有的珍惜动物(填动物名)。 3.被人们称为“白色污染”的是制品。除此我们面临的污染还有、等。4.太阳系中,太阳是一颗会发光发热的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最近的行星是,与地球自转周期最接近的行星是,月球是地球的。 5.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之间,三个天体处于同一直线或接近同一直线时,便发生了现象,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农历左右。有和两种类型。 6.科学研究发现昆虫头上的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蟋蟀的“耳朵” 在。 7.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要有效的回收,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旧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和。 8.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和两类。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着各种现象的发生,如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产生气体,这种变化属于变化;水加热至沸腾时也会产生气体,这种变化属于变化。因此,要准确判断物质发生的变化属于哪种类型,需明确它们的本质区别:是否有产生。 二、判断.(每小题2分,共20分) 9.石头、水、空气是物质,声音、光、电也是物质。(判断对错) 10.有些物质会发生变化,而且变化速度也有快有慢,有些物质永远不会发生变化。 (判断对错) 11.往水中滴了一滴红墨水,颜色变淡了,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判断对错)

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1 1-1回答以下问题: (1) 半导体材料具有哪些主要特性 (2) 分析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和少数载流子的来源; (3) P 型半导体中空穴的数量远多于自由电子, N 型半导体中自由电子的数量远多于空 穴, 为什么它们对外却都呈电中性 (4) 已知温度为15C 时,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I s 10 A 。当温度为35C 时,该 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I s 大约为多大 (5) 试比较二极管在 Q 点处直流电阻和交流电阻的大小。 解: (1) 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会随着温度、光照的变化或掺入杂质浓度的多少而发生显着改 变,即半导体具有热敏特性、光敏特性和掺杂特性。 (2) 杂质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由杂质原子提供的,例如 N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 子 提供一个自由电子,P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子提供一个空穴,因此多子浓度约等于所掺 入的杂质浓度;少数载流子则是由热激发产生的。 (3) 尽管P 型半导体中空穴浓度远大于 自由电子浓度,但 P 型半导体本身不带电。因 为在P 型半导体中,掺杂的杂质原子因获得一个价电子而变成带负电的杂质离子 (但不能移 动),价电子离开后的空位变成了空穴,两者的电量相互抵消,杂质半导体从总体上来说仍 是电中性 的。同理,N 型半导体中虽然自由电子浓度远大于空穴浓度,但 N 型半导体也是电 中性的。 (4) 由于温度每升高10 C , 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约增大 1倍,因此温度为35C 时, 反向 饱和电流为 35 15 I s 10 40 A (5) 二极管在Q 点处的直流电阻为 的电压当量,常温下 U T 26mV ,可见r d R D 。 1-2 理想二极管组成的电路如题 1-2图所示。试判断图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 确定各电路 的输出电压。 解 理想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压降为零, 截止时的反向电流为零。本题应首先判断二极管 的工作状态,再进一步求解输出电压。二极管工作状态的一般判断方法是: 断开二极管,求 R D U D I D 交流电阻为 r d U D U T i D 式中U D 为二极管两端的直流电压, U D U on , I D 为二极管上流过的直流电流, U T 为温度

第18章 Logistic回归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第18章 Logistic 回归 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 Logistic 回归与多重线性回归比较,( A )。 A .logistic 回归的因变量为二分类变量 B .多重线性回归的因变量为二分类变量 C .logistic 回归和多重线性回归的因变量都可为二分类变量 D .logistic 回归的自变量必须是二分类变量 E .多重线性回归的自变量必须是二分类变量 2. Logistic 回归适用于因变量为( E )。 A .二分类变量 B .多分类有序变量 C .多分类无序变量 D .连续型定量变量 E .A 、B 、C 均可 3. Logistic 回归系数与优势比OR 的关系为( E )。 A .>β0等价于OR >1 B .>β0等价于OR <1 C .β=0等价于OR =1 D .β<0等价于OR <1 E .A 、C 、D 均正确 4. Logistic 回归可用于( E )。 A.影响因素分析 B .校正混杂因素 C .预测 D .仅有A 和C E .A 、B 、C 均可 5. Logistic 回归中自变量如为多分类变量,宜将其按哑变量处理,与其他变量进行变量筛选时可用( D )。 A .软件自动筛选的前进法 B .软件自动筛选的后退法 C .软件自动筛选的逐步法 D .应将几个哑变量作为一个因素,整体进出回归方程 E .A 、B 、C 均可 二、思考题 1. 为研究低龄青少年吸烟的外在因素,研究者采用整群抽样,在某中心城区和远城区的初中学校,各选择初一年级一个班的全部学生进行调查,并用logistic 回归方程筛选影响因素。试问上述问题采用logistic 回归是否妥当?

思考与练习答案(预测)

第一章思考与练习 1.预测是指什么举例说明预测的作用。 答:预测是指根据客观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对特定的对象未来发展的趋势或状态做出科学的推测与判断。 预测可以为决策提供必要的未来信息,是进行决策的基础。如在产品的销售方面,通过对顾客类型、市场占有份额、物价变动趋势、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预测,可以对市场销售起促进作用。又如在生产方面,通过对原材料需求量、材料成本及劳动力成本的变动趋势以及材料与劳动力的可用量的变动趋势等方面的预测,便于企业对生产和库存进行计划,并在合理的成本上满足销售的需求 2.预测有哪些基本原理预测有什么特点影响预测精确度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如何提高预测的精确度 答:预测的基本原理包括:系统性原理、连贯性原理、类推原理、相关性原理、概率推断原理。 预测的特点:一方面我们可以根据预测的基本原理,利用适当的预测方法对未来进行预测,因此预测是可能的;另一方面由于各种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随机性以及人们认识能力的有限性等原因,因此不存在绝对准确的预测。 影响预测精确度的主要因素包括:预测资料的分析和预处理,预测问题的分析与认识、预测方法的选择和运用、预测结果的分析和处理等。因此,要提高预测的精确度,需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认真对待,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未来信息。 3.叙述预测的基本步骤。 答:预测的基本步骤为;(1)确定预测目标;(2)收集、整理有关资料;(3)选择预测方法;(4)建立预测模型;(5)评价预测模型;(6)利用模型进行预测;(7)分析预测结果。 4.为什么要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和预处理如何鉴别异常数据对异常数据应如何处理 答:在预测工作中,所收集的资料是进行预测的基础,相关资料的缺少或数据的异常都会导致所建立的预测模型不准确,从而直接影响到预测的结果,所以需要对数据的异常情况进行鉴别与分析。

六年级科学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科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一;填空题: 1;细菌;霉;病毒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3;绝大多数的微生物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4;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微生物》。 5;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6;利用细菌可以《加工食品》;《生产药品》;《净化环境》;《生产燃料》。 7;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做《病菌》。 8;许多传染病是由《病菌》引起的。用《捂住鼻子打喷嚏》;《用热水冲洗筷子》;《勤用肥皂洗手》等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 9;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做《青霉素》。 10;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12;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二;问答题: 1;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什么? 答:《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2;怎样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 答:《1》真空包装;《2》放干燥剂《3》低温保存;《4》太阳暴晒。 3;你知道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 答:当人体遇到病菌入侵时,白细胞便会与病菌展开激战。在消灭这些入侵者时,白细胞也会有很大的伤亡。“脓”就是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的尸体。 4;请你设计如何自制酸奶? 答:材料:牛奶;玻璃瓶;酸奶;小勺;杯子;温度计;锅;高压锅等。 步骤:《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2》待牛奶冷却到35~40℃,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4》保温5~6小时后,酸奶就做 成了。 现象:牛奶变成了粘稠的酸奶。 结论: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5;请你设计馒头发霉的实验。 答:材料:湿馒头;干馒头;塑料袋等。 步骤:《1》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2》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5天后观察它们。 现象:湿馒头发霉了,干馒头没有发霉。 结论:温暖;潮湿的馒头容易发霉。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一;填空题: 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3;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模拟电子技术及应用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思考与练习一参考答案 1-1、(1) √(2) × (3) √ (4) × (5) × (6) × (7)×。 1-2、(1)C (2)C (3)C (4)A ,C (5)A (6)C 。 1-3、略。 1-4、4.4V 、0V 、0V 。 1-5、(a )截止,-12V ;(b )V 1导通,V 2截止,0V 。 1-6、略 1-7、略 1-8、(1)2V ,5V ,6V ;(2)不能,I Z >I Zmax 。 1-9、12V ,8.7V 1-10、动态电阻越小,反向击穿线越陡,电流发生变化时电压变化小,稳压性能越好。 思考与练习二参考答案 2-1、(1)× (2)√ (3)× (4) × (5)√ (6)√ (7)√ (8)√ (9)√ (10)×。 2-2、(1)B (2)C (3)D (4)C (5)A 。 2-3、(1)NPN 型硅管,1为e ,2为b ,3为c ;(2)PNP 型硅管,1为c ,2为b ,3为e ; (3)PNP 型锗管,1为e ,2为b ,3为c 。 2-4、(1)放大;(2)截止;(3)临界饱和 2-5、当在A 处时,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3C I m =A ;当在B 处时,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 1.92C I m =A ;当在C 处时,三极管处于截止状态,0C I = 2-6、(1)不能 (2)不能 2-7、共基极放大电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2-8、V 4,mA 4,μA 40)1(CEQ CQ BQ -===U I I ; Ω=Ω≈-=k 2,857,6.155)3(o i u R R A (4)截止失真,减少R B 2-9、V 2.5,mA 75.1,μA 22)1(CEQ CQ BQ ===U I I ;

思考与练习答案

思考与练习答案 项目一认识配送中心 一、判断题 1.√2.×3.√4.√ 二、填空题 1.储存功能2.衔接指导3.储存型流通型加工型 三、选择题(可多选) 1.ABCD 2.A 3.B 4.B 5.B 6.D 四、简答题 1.简述配送中心的概念。 答: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6)对配送中心的定义是:从事配送业务且具有完善信息网络的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主要为特定客户或末端客户服务; ?配送功能健全; ?辐射范围小; ?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 2.简述配送中心的作用。 答:配送中心在现代物流活动中的作用可以具体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调节市场供需平衡 (2)合理高效组织储运

配送中心运营管理 (3)实现物流系统化、专业化 (4)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5)完善连锁经营体系 3.简述配送中心的主要类型。 答:配送中心的主要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按国内外配送中心的营运情况及主要功能不同,配送中心可分为储存型、流通型和加工型配送中心。 (2)按服务范围不同,配送中心可分为中央、区域和城市配送中心。 (3)按经营主体不同,配送中心可分为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物流企业主导型配送中心。 (4)按设施归属不同,配送中心可分为自用型和公共型配送中心。 项目二规划并设计配送中心 一、判断题 1.√2.×3.√4.× 二、填空题 1.系统规划设计、方案评估2.重心数值分析3.金字塔式参谋式矩阵式 三、选择题(可多选) 1.D 2.ABD 3.C 4.A 5.D 四、简答题 1.简述配送中心选址的基本条件。 答:配送中心选址的基本条件包括 ·2·

三年级科学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三年级期末科学试卷 一、填空题(共10分) 1、声音能在()()、()中传播。 2、每个磁铁都有两极。()磁极相互排斥,()磁极相互吸引。 3、光是沿()传播的。 4、一株完整的开花植物一般都有()、()、()、()、()()()六个部分。 5、液态的水温度降到()时就开始凝固成冰。 6、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7、水变成()的过程叫蒸发,雨过天晴,地面上的积水由于()现象变干的。 8、人们常用金属做水壶、锅等炊具,是因为它的()好。 9、蜗牛是用()爬行的,金鱼是用()呼吸的。 10、25摄氏度可以写作()。 二、选择题(共10分) 1、钢琴发出的声音由()产生的。 2、A、琴弦的振动B、空气的振动 3、、雷雨天的闪电可以击坏物体,潮湿的空气是() 4、A、绝缘体B、导体 5、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叫() 6、A、司南B、指南鱼C、指南针D、软盘

7、在太阳下晒衣服,要是还有一点风,衣服干得更() 8、A.快 B.慢 9、下列物质中________能溶解在水中。( ) 10、A土壤B面粉C盐 11、“举伞步行艰”所指的风级是。() 12、A、5级B、6级C、7级D、8级 8、堤坝上种防护林的作用是() A、保持水土 B、吸烟滞尘 C、减少噪音 9、夏天,在冰棍周围常常可以看到“白气”,这是() A 冰棍周围的水蒸气 B冰棍里水气变成水蒸汽 C 冰棍周围的水蒸气冷却形成的雾状小水滴 10. 植物自己制造“食物”的器官是________。 11. A.根 B .茎 C .叶 D .根、茎、叶 三、判断题(共5分) 1、沙土、粘土、壤土中壤土的渗水性最强。() 2、蚯蚓被称作是“改良土壤的能手”。() 3、3、“蜻蜓低飞要下雨”是没有道理的。() 4、4、液体和固体在水里的沉浮情况不一样。() 5、植物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粉,常见的是借助昆虫和风力。()

大学语文部分课后思考与练习题答案

大学语文部分课后思考与练习题答案 课文选讲篇目: 1樊迟、仲弓问仁 2冯谖客孟尝君 3容忍与自由 4我的世界观 5秋水 6张中丞传后叙 7婴宁 8蒹葭 9湘夫人 10春江花月夜 11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12秋兴八首 13长恨歌 14无题 15苦恼 16饮酒 17赤壁赋 18哭小弟 19断魂枪 樊迟、仲弓问仁 练习题 1、简述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 2、从本文节选的内容,可以看出《论语》的语言具有哪些特色? 3、《论语》对今天的我们,是否还有学习、择取的价值? 附参考答案: 1、“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从本文所辑录的内容来看,“仁”体现了人与人之

间彼此相爱的伦理关系——“爱人”。孔子将“仁”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并围绕“爱人”的内涵,构造了仁学的思想体系。 孔子的“仁”还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这就是推己及人:别人与自己一样是人,因而应当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别人。所以“恕”其实也就是“爱人”之仁。孔子从未给“仁”一个固定不变的定义,而是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对象,结合具体事例谈论“仁”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只有对相关内容进行综合理解,才能全面了解与把握“仁”所具有的本质特性。 2、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 3、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论语》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的各个方面,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过重大影响。 《论语》中虽有些许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今天我们对自己的民族精神及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反思,这一民族文化的精粹,更值得人们重新认识和探索它的不朽价值。 冯谖客孟尝君 练习题 1.文中描写冯谖初为门客时频频争地位待遇的作用是什么?答:文中刻画冯谖的形象,主要采取了欲扬先抑、层层深入的方法。开始写他“无好”、“无能”,寄食于人却再三弹铗而歌,要求优厚的生活待遇,仿佛是不知餍足的小人。但当孟尝君召人收债时,他自告奋勇,挺身而出,迅速“市义”而归。在孟尝君失势就国看到“市义”的奇效后,冯谖又作出了更远的谋划,为孟尝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从此高枕无忧,长保荣华富贵。由此可见,冯谖起初是故意深藏不露,有意试探,而在盂尝君礼贤下士、真情相待之后,才不遗余力地为之出谋划策,这体现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一波三折、生动有趣的情节,既彰显出冯谖的独特个性,又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2.从哪里可以看出冯谖与孟尝君之间是互为对照的?答:孟尝君与冯谖形成对照。冯谖的再三弹铗,反托出孟尝君的宽容大度。而当冯谖大展奇才的时候,又显出孟尝君的目光短浅:他不懂“市义”的意义,不明诸侯之间的矛盾可资利用,不知借宗族关系保护

科学试卷和答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检测试题 一.我会填:(每格2分,共30分) 1.地球自转与地球公转的方向都就是,即时针。 2.我国古代把一昼夜分为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个小时。 3.我国采用的统一时间叫。 4.把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____的力,我们把这个力称为_。 5.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长,摆得,摆长短,摆得。 6.就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7.热总就是从的一端向的一端传递。 8.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与也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9.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 二.我会辨:(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20分) 1.货船从长江进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 2.乒乓球凹进去了,放在热水里泡一泡会重新鼓起来,就是由于塑料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越少,受到的浮力越小。( ) 4.同一时间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就是一样的。( ) 5.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会瞧到两边的树木、房屋在向后移动。( ) 6.地球仪做成倾斜的样子就是为了好瞧。( ) 7.北极星就就是我们地轴北极的上空,所以在我们瞧来就是一直不动的,永远在北方。 8.羽绒服能产生热量,所以冬天大家都穿着它。( ) 9.传热性能好的材料,保温性能也一定好。( ) 10.如果在一瓶矿泉水的盖子上戳一个洞,让水慢慢地滴下来,水滴下来的速度就是不变的,直至瓶中的水滴完,所以古代有滴漏可以计时。( ) 三.我会选:(每题2分,共20分) 1.下面最先迎来黎明的城市就是( )。 A.重庆 B.杭州 C.乌鲁木齐 2.()的出现,大大地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A.日晷 B.水钟 C.摆钟 3.在金属的大家庭里,有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它们就是( )。 A.银与水银 B.铁与铝 C.锑与铋 4.有经验的电工拉电线时,应该就是( )。 A.冬天的时候拉得松一些,夏天的时候拉得紧一些 B.冬天的时候拉得紧一些,夏天的时候拉得松一些 C.夏天与冬天拉得一样紧 5.测得某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为50克,浸没在水中时的重量为35克,那么这个物体放在水中会( )。 A.下沉 B.上浮 C.停在水中的任何深度的地方 6.在世界时区图中,每相邻的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 )。 A.24小时 B.12小时 C.1小时 7.“地心说”理论认为( )就是宇宙的中心。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8.潜水艇就是通过改变自身的( )来达到上浮与下沉。 A.轻重 B.大小 C.体积 9.下列物体中传热能力最强的就是( )。 A.塑料 B.木条 C.铝片 10.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工具就是( )。 A.日晷 B.浑天仪 C.滴漏 四. 我会认。(7分)如图,箭头表示太阳光,请在图中用阴影画出就是晚上的地区。图中A、B代表北京与纽约,北京就是中午12点,纽约就是晚上12点,请在( )中填上北京或纽约。

“大学语文”课后“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课后“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第一单元通古今之变 《大同》(精读) 1.阅读《墨子·尚同》,跟《大同》作比较研究,与同学讨论或撰写一篇诸如《墨家尚同思想与儒家大同思想的比较》之类的文章。或选读《老子》、《庄子》、《韩非子》等先秦诸子的著作,归纳他们的社会理想。 答:(1) 《墨子》的“同”是“同一”的意思,《礼运》的“同”是“和同”的意思,二者的内涵不一样。 (2) 由此可见墨家的政治理想是不争、去乱。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大公无私。 (3) 墨家要求民众以贤人、君主为服从的标准,人类又以上天为服从的标准。《墨子·经上》云:“同,异而俱于之一也。……同,重体,合类。”墨家之“同”消除了类别和界限。儒家要求人们自觉地遵守道德,其次服从礼义刑法。 (4) 课外阅读相关论著,在《老子》、《庄子》、《韩非子》中找出阐论社会理想的文字,与大同作比较。目的在于通过比较,分析先秦诸子中的道家与法家的社会理想。 2.你认为大同思想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进程中还有没有价值? 答:这一点可以结合阅读康有为的《大同书》(重点读《序》)或分析孙中山“天下为公”的思想来讨论。也可以就此结合中国近现代史中对共产主义思想的接受现象来谈。可以结合当前的全球化过程中的人类价值与伦理危机来讨论大同思想的现代与未来价值。 3.《大同》篇的艺术感染力除来自儒家用世的情感之外,还来自于文字的表达,试总结其中最主要的修辞手法。 答:(1) 注意找出文字的谐韵现象,如“公”、“睦”、“终”、“用”、“归”、“公”。再如“礼”、“纪”、“里”、“知”、“起”。再如“让”、“常”、“殃”、“康”。先秦许多散文中都注意谐韵。 (2) 注意这篇文章的文字的铺陈与对偶现象。在对偶中善于变化句式,因此便造成了铺 张扬厉的气势。 (3) 文章的开头安排一个孔子与子游对话的场景,具有起兴的作用,使得文中陈述的思想充满了情感与感性,造成了文情并茂的效果。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泛读)

部分思考与练习题答案

部分思考与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 1、 试说明低压电器适用的电压范围? 低压电器,通常指工作在交流电压小于1200V ,直流电压小于1500V 的电路中起通断、保护、控制或调节作用的电器设备 2、 试说明刀开关的适用范围? 刀开关主要用于接通和切断长期工作设备的电源及不经常启动及制动、容量小于的异步电动机。 3、 试说出转换开关、行程开关和按钮的区别?并画出它们的图形符号与文字符号。 转换开关常用于交流380V 以下、直流220V 以下的电气线路中,供手动不频繁地接通或分断电路,可控制小容量交、直流电动机。一般控制的异步电动机容量小于5kW ,每小时接通次数不超过15-20次。 行程开关又称限位开关,是一种利用生产机械某些运动部件的碰撞来发出控制命令的主令电器。用于控制生产机械的运动方向、速度、行程大小或位置的一种自动控制器件。 (a) 组合开关作隔离开关 (b) 组合开关作转换开关 SA 或QS Ⅰ Ⅱ L 1L 2 L 3

常开触头(动合触点) 常闭触头 (动断触点) 复式触头 (动合及动断触点) S Q S Q S Q 按钮是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广泛的手动电器,在控制电路中用于手动发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接触器、继电器等。 常开触头常闭触头复式触头 SB SB SB 4、试说明按钮的顔色各代表什么含义? 按钮颜色及其含义 颜色含义典型应用 红色危险情况下的操作紧急停止 停止或分断停止一台或多台电动机,停止一台机器的一部分, 使电器元件失电 黄色应急或干预抑制不正常情况或中断不理想的工作周期 绿色启动或接通启动一台或多台电动机,启动一台机器的一部分, 使电器元件得电 蓝色上述几种颜色未包括的 任一种功能 - 黑色、灰 色、白色 无专门指定功能可用于停止和分断上述以外的任何情况 5、试说明按钮开关的工作原理,其与电磁式接触器工作原理有何异同? 按钮一般由按钮帽、复位弹簧、触头和外壳等部分组成。当按下按钮时,先断开常闭触头,再接通常开触头。按钮放开后,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触头复位。

最新三年级科学试题及答案

1、我看到了什么 一、判断 1、每一种大树的表皮都是相同的。(错) 2、大树不会开花结果。(错) 3、要想了解大树,我们先从观察入手。(对) 4、树干上除了有一些寄生在上面的植物外,还有一些小动物也活跃在大树上。(对) 二、选择 1、树木的(B)是输送水分和养料的通道,所以保护它十分重要。A、叶B、表皮C、根D、枝叶 2、大树的( C )能使大树牢牢矗立在土地上。A、叶 B 、皮C、根 D 、枝 3、每一种大树的叶子( A )A、各不相同B、都相同 C 、形状相同 4 树瘤是( C )原因造成的A、生病B、天生的C、树皮或树枝受到了伤害 2、校园的树木 一、判断: 1、所有的植物秋天都落叶。(错) 2、画树的拓片是用圆珠笔把树皮画出来。(错) 3、远远看去一棵大树的形状是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对) 4、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对) 二、选择题: 1、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 b )组成。A 树皮B 种子C 树冠 2、从远处看树木,看到的是树的形态是( a )。A 整体B 部分C 粗细 3、一棵树都有生长、发育和( c )。A 开花B 结果C 生殖 4、树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和(c )。A 氧气B 二氧化碳C 空气 3 大树和小草 科学概念: 1.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2.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3.大树和小草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一.判断1.小草和大树的生长都需要阳光和水分(对) 2.小草不会开花,也不会结果(错) 3.小草的寿命一般都比较短(对) 二.选择1.下面不属于大树和小草共同点的是(D)A.都长在土壤里 B.都需要阳光,水分C.都有根,茎,叶 D.寿命都很长 2.下面哪种植物不是陆生植物(B)A.蒲公英 B.水花生 C.狗尾草 D.车前草 4、观察水生植物 科学概念: 1.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2.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他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一.判断1.金鱼藻生活在水中,所以它的生长不需要空气(错)

金融经济学思考与练习题答案

金融经济学思考与练习题(一) 1、在某次实验中,Tversky 和Kahneman 设计了这样两组博彩: 第一组: 博彩A :(2500,0.33; 2400,0.66;0,0.01) 博彩B :(2400,1) 第二组: 博彩C :(2500,0.33; 0,0.67) 博彩D :(2400,0.34; 0,0.66) 实验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实验参与者在第一组中选择了B ,在第二组中选择了C ,Tversky 和Kahneman 由此认为绝大多数实验参与者并不是按照期望效用理论来决策,他们是如何得到这个结论的? 解:由于第一组中选择B 说明 1(2400)φ0.33(2500)+0.66(2400)+0.01(0) 相当于 0.66(2400)+0.34(2400)φ0.66(2400)+ 0.34{3433 (2500)+ 34 1 (0)} 根据独立性公理,有 1(2400))φ 3433 (2500)+ 34 1 (0) (*) 第二组选择C 说明 0.33(2500)+0.67(0)φ0.34(2400)+0.66(0) 相当于 0.34{ 3433 (2500)+ 34 1 (0)}+0.66(0)φ0.34(2400)+0.66(0)

根据独立性公理,有 3433 (2500)+ 34 1 (0) φ1(2400) (**) (*)与(**)矛盾,因此独立性公理不成立,绝大多数参与者不是按照期望效应理论决策。 2、如果决策者的效用函数为,1,1)(1≠-=-γγ γ x x u ,问在什么条件下决策者是风险厌恶的,在什么条件下他是风险喜好的?求出决策者的绝对风险厌恶系数和相对风险厌恶系数。 解:1)(",)('----==γγγx x u x x u 绝对风险厌恶系数: 1) (') ("-=- =x x u x u R A γ 相对风险厌恶系数: γγ==- =-x x x u x x u R R 1) (')(" 当γ>0时,决策者是风险厌恶的。当γ<0时,决策者是风险喜好的。 3、决策者的效用函数为指数函数,1)(α αx e x u --= ,问他的绝对风险厌恶系数是 否会随其财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投保者与保险公司的效用函数均为指数函数,且投保者的α=0.005,保险公司的α=0.003,问投保者与保险公司谁更加风险厌恶? 解:αααα=--=- =--x x A e e x u x u R )(')("

第五章【思考与练习】题及答案(1)

【思考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A.中位数B.众数C.调和平均数D.算术平均数 2、计算平均指标的基本要求是所要计算的平均指标的总体单位应是() A.大量的B.同质的C.有差异的D.不同总体的 3、已知某工业局所属各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和职工人数资料,要计算该工业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选择的权数是() A.职工人数B.平均工资C.工资总额D.职工人数或工资总额 4、由组距式数列计算算术平均数时,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的一般水平,有一个假定条件,即() A.组的次数必须相等B.各组的变量值必须相等 C.各组变量值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D.各组必须是封闭组 5、平均数反映的是同质总体() A.各单位不同标志值的一般水平B.某一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 C.某一单位不同标志值的一般水平D.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标志值的一般水平6、权数对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 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 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 7、为了用标准差分析比较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其基本的前提条件是()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

C .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 D .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 8、已知两个同类型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差分别为:元元,乙甲65==σσ则两个企业 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是( ) A .甲大于乙 B .乙大于甲 C .一样的 D .无法判断 答案:1.D 2.B 3.A 4.C 5.D 6.A 7.B 8.D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各种平均指标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指标是( ) A .算术平均数 B .调和平均数 C .中位数 D .几何平均数 E .众数 2、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 A .受各组频数或频率的影响 B .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C .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共同的影响 D .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E .只受权数大小的影响 3、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结合运用体现在( ) A .用变异指标说明平均指标代表性的大小 B .以变异指标为基础,用平均指标说明经济活动的均衡性 C .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用变异指标说明经济活动的均衡性 D .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用变异指标说明经济活动的节奏性 E .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用变异指标说明总体各单位的离散程度 4、众数是( ) A .位置平均数 B .在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 C .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D .适用于总体次数多,有明显集中趋势的情况

六年级科学试卷及答案(科教版)

科学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动滑轮的作用(), 定滑轮的作用()。 2.()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是人类 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 ()发明了望远镜。 3.在食物上滴上碘酒的目的是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 铁生锈是一种()现象,影响铁生锈的主要因素有 ()和()。 4.月相的变换是有规律的,上半月由(),下半月 由()。 5.把薄的材料用不同的方式()或(),可以 提高材料的的抗弯曲能力。长方体和圆柱相比,承受力较强的 是()。 6.请举例说明:()属于杠杆,()属 于斜面,()属于轮轴。 7.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 ()、()等。二.判断(每题1分,共10分) 1.将垃圾深埋以后,再也不会污染环境了。() 2.放大镜放大的倍数越高,所看到的视野就越大。() 3.光年是一种时间单位。() 4.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 5.消耗石化燃料,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产生温室效应。( ) 6.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水星。 ( ) 7.所有垃圾都可以回收利用。 ( ) 8.微生物是对人类有害的东西。 ( ) 9.日食和月食都有全食.偏食.环食三种形式。 ( ) 10.我们不能用放大镜去直接观察太阳,否则很容易灼伤眼睛。 ( )

三、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在宇宙中,范围最大的是() A.太阳系B.河外星系C.银河系2.阳光透过透明的()可以分解为多种颜色的光,形成太阳光谱。 A.平面镜B.放大镜C.棱镜3.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一般是()℃ A.36℃~40℃B.35℃~42℃C.35℃~40℃4.下面物体中,导电性最差的是() A.钢笔B.陶瓷C.湿毛巾5.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小。 A.水星B.地球C.木星D.海王星 6、下面属于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是() A.钳子 B.剪刀 C.跷跷板 D.筷子 7、煤是由()转变而成的。 A.石头 B.植物 C.矿物 8.放大镜的特点是中间(),边缘() A.凸、薄 B.凸、厚 C.凹、薄 D.凹、厚 9.下面哪种物质不是晶体() A.食盐 B.味精 C.白糖 D.水 10.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 A.颜色是否发生了变化 B.气味是否发生了变化 C.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 D.形状是否发生了变化 四、连线题(共10分) 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奇妙的微生物世界列文.虎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在米饭上滴碘酒产生气体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形状发生变化

《财务管理学》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

《财务管理学》思考与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摸索与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1题参考答案 2007年 优先股东收益: 10×10×6%×3=18(万元) 一般股东每股股利: (28-18)÷500=0.02(元/股) 2008年 优先股东收益: 10×10×6%=6(万元) 一般股东每股股利: (30-6)÷500=0.048(元/股) 第2题参考答案 认股权证初始价值 1000×(4.5%-2.8%)×(P/A ,4.5%,3)÷5≈9.35(元/张) 认股权证理论价值 V =(P -E )×N =(14-10)×2=8(元/张) 投资者应该行权,但投资者的收益比投资于一般债券的收益要低。 第3题参考答案 认股权行使前的每股收益为:1200÷3000=0.4(元/股) 股东权益酬劳率为: 认股权行使后的总股数:3000+1000×2=5000(万股) 股东权益总额:15000+2000×4=23000(万元) 税后利润:23000×8%=1840(万元) 每股收益:1840÷5000=0.368(元/股) %8%10015000 1200 =?

第四章练习题答案: 一、单选题:1.D 2.C 3.A 4.C 5.B 6.A 二、多选题:1.ABD 2.ABCD 3.ACD 4.ABCD 5.ABCDE 6.AB CDE 7.ACD 8.ABCD 9.ABCD 三、判定题:1.× 2. √3.√4. √5.√ 六、运算题: 1. (1)120.1 (2)113.4 2. (1)23866.35 (2)略 3. 资金成本=7.3% 小于10% 因此应选择舍弃现金折扣 第五章参考答案 习题1、长期借款资本成本= % 11%251%9--) (=6.82% 债券资本成本=)() (%412200%251%102000-?-??=7.10% 一般股资本成本=%5100 3000% 123000+-?=17.41% 习题2、 A 方案综合资本成本:7%×0.16+8.5%×0.24+14%×0.6=11.56% B 方案综合资本成本:7.5%×0.22+8%×0.08+14%×0.7=12.09% 在其他条件相同条件下,应选A 方案 习题3、 筹资额与资本成本变化情形表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概括性、稳固性和民族性 2、能否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3、疑问代词、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 4、组合特点、结构特点 5、动宾、主谓 6、主谓短语 7、区别词 8、组合能力、造句功用 9、实词和虚词 10、附着、句子的结构成分 11、(1)的(2)地(3)的(4)的(5)得 12、语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结构 13、暗喻 14、以作者代作品 15、(1)B (2)A (3)E (4)D 16、介词、副词和动词 17、(1)介词(2)连词(3)动词(4)动词 二、单项选择 1、C 2、C 3、D 4、B 5、B 6、B 7、B 8、B 9、A 10、B 11、D 12、A 13、D 14、B 15、B 16、D 17、C 18、B 19、D 20、A 21、B 22、C 23、B 24、C 25、B 三、判断正误 1、× 2、× 3、× 4、× 5、√ 6、√ 7、√ 8、× 9、×10、×11、× 12、√13、×14、√15、×16、×17、√18、×19、×20、× 四、改错: 1 “的”多余,应删除。 2、“的”的存在造成歧义,应删除。 3、宾语残缺,应在“奖金”之后加上“制度”。 4、动宾搭配时顾此失彼,应把“坐”改为“用”。 5、动词“感到”要带动词性宾语,可改为“感到了婆媳之间的气氛相当紧张”。 6、“减少”不能用倍数,可改为“饲料成本减少一半”。 7、该句缺少一个必要的主语,删去“使”,“终于”移到主语“我们”的后边。 8、“不管”改为“尽管”,“终于”改为“还是”。 9、“在……上”,“在……下”等句法格式中,只能嵌入名词性的词语,而“起早睡晚、终日劳动”是动词性短语,应改成“在……的情况下” 10、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分句主语相同,关联词语要放到分句主语之后。 五、语言现象分析 (一)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多层次短语 1、昨天从家乡传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状]中 状]中 动| 宾 定)中 定)中

六年级科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25 1.病毒可分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2.真菌是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一类生物。 3.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生活中很多方法 4.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来说,它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5.当没有外力作用时,运动着的物体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惯性)。 6.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移动)、(转动)、(滚动)、(摆动)等。 7.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着,这是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地球的公转形成了(四季)自转形成了(昼夜)。 8.地球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称为地球的公转周期。 9.动物保护自己的本领有(保护色)、(警戒色)、(拟态)。 10.人们把动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食物链)。 二、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写在括号里)20 1.下列关于物体惯性的说法,( C )是正确的。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有惯性 B、不受力的物体有惯性,受力的物体没有惯性 C、任何物体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有惯性 2.有关参照物的说法,( C )是正确的。 A、运动的物体不能做参照物 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 C、研究某一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照物 3.将粮食堆放在( A )中,不容易发生霉变。 A、较低温度的干燥环境 B、较高温度的潮湿环境 C、较低温度的潮湿环境 4.下列变化中,既有形态改变,又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B )。 A、金属热胀冷缩 B、煤炭燃烧 C、纸折叠 5.一年中,日出较早的季节是( B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变色龙随着外界环境变化自身颜色来保护自己的方法属于( A ) 。 A、保护色 B、警戒色 C、拟态 7.向日葵的花盘会跟随太阳位置变化而变化,这是植物的( A )。 A、向光性 B、向水性 C、向肥性 8.( B )被誉为我国的"国宝"。 A、扬子鳄 B、大熊猫 C、藏羚羊 9.春天,生活在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 B )。 A、灰色 B、绿色 C、黄色 10.馒头发霉是因为(C )。 A、温度高 B、气候干燥 C、温暖潮湿 三、判断题(在后面的括号里对的划√,错的划×) 20 1.细菌和病毒一样,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2.物质形态的自然变化,往往与温度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3.牛奶和柠檬汁混在一起,既发生了形态变化,以产生了新物质。(×) 4.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相同的需求。(×) 5.直升飞机的运动方式是移动加转动。(×) 6.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7.小华画了一条食物链:虎→羊→草。(×) 8.蜡烛燃烧后,不能再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种变化是不可逆变化。(√) 9.根总是向下生长,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 10.当环境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四、简答题:20 1.如何辨别有毒蘑菇? 看颜色看形状看分泌物闻气味。 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想出了哪些防止食物发霉的方法? 烘干、冷藏、密封 3.生活中人们防止铁生锈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涂油喷漆镀金 五、实验回顾:设计一个实验说明铁生锈的条件15 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水)条件有关 1分 我们的假设:假设铁生锈和水有关 1分 实验方法:用2个铁块一个一半放在一半放在空气里;另一个就直接放在空气里 5分实验现象:有水的地方出现铁锈,没有水的肉眼看不见铁锈。 4分 实验结论:潮湿的地方会让铁生修铁生锈与水有关 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