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中常见的人格障碍及解决方法(学术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中常见的人格障碍及解决方法
摘要:人格障碍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中比较突出的一个心理问题,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人格障碍是一种人格异常,由于其人格的异常而妨碍其人际关系,甚至给社会造成危害,或给本人带来痛苦。大学生人格障碍的常见类型有自卑型、自恋型、压抑型、躁狂型、冷漠型、适应型、焦虑型、冲动型、强迫型、依赖型等,其成因可以从主观与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其对策分别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方面完善。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障碍,类型,成因,对策
一心理学上人格及人格障碍的定义
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
作用而形成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它反映一个人总的心
理面貌。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需要、理想、信念等诸因素的相
互作用构成了一个人的人格。人格是人的心理行为的基础,它在很人程度上
决定了人如何面对外界的刺激反应及反应方向、速度、程度、效果,进一步说,人格会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活动效率、潜能开发以及社会适应状况因此,重视人格的整合与塑造,既是身心健康的需要又是自我发展、自我实现
的需要。
人格障碍是一种人格异常,由于其人格的异常而妨碍其人际关系,甚至
给社会造成危害,或给本人带来痛苦。患者不能适应社会环境,待人接物、
为人处事、情感反应和意志行为均与常人格格不入或不相协调,人格结构和
人格特征偏离正常,这是人格障碍的显著特征。
二、当代大学生的人格障碍类型
1.自卑型人格障碍
自卑是由于害怕失败或缺乏信心而导致自己瞧不起自己的心理状态。自
卑型人格障碍表现在缺乏自信,自我评价过低,总认为自己的学识才智或外
貌体型不如别人而否定自己。这种人格障碍多体现在贫困生。由于他们要比
普通学生要承担更多家庭压力,生活学习也处于经济窘迫状态。所以他们不
敢多参与一些有消费性质的活动,在人际交往方面也会比较慎重,不敢结交
富裕生,因此难以广交结友,而在学习工具上也未能得到很好的满足。
2.自恋型人格障碍:
表现在对批评的反应是愤怒、羞愧或感到耻辱(尽管不一定当即表露出来);喜欢指使他人,也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辞,希望受人特
别关注;坚信他关注的问题是世上独有的,不能被某些特殊的人物了解;认
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缺乏同愉心;有很强的嫉妒心。
这种人格障碍多存在于大学生独生子女人群中,由于在家庭生活中,总是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得到家人的宠爱和关注。但是,在学校生活学习中,一旦得不到同学与教师的认可,少了如家人般的宠爱和迁就,就更容易引发或加剧自恋型人格障碍。
3.压抑型人格障碍:
其特点是冷静、严肃、认真,多愁善感,常有强迫色彩,遇到挫折易消极,自卑自责,对事情易作悲观估计,同时由于过分迁就他人而故意压抑自己的情绪,即使心里不满或不同意,也不会表达出来,把不愉快的经历和体验潜抑到无意识中,不去回忆、主动遗忘这种人格障碍多存在于内向型人格中,由于缺乏情感交流或流露,过分压抑自己负面情绪,使得患者容易坠入越陷越深的压抑状态。
4.冷漠型人格障碍:
是指由于信息泛滥或自身的素质,对待身边或外界的人或事持冷漠的态度,总是持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事待人态度。这种现象其实是对自己的存在缺乏一种自觉性一方面,现代社会信息剧增,青年学生往往感到自身的渺小与无力,个体丧失了与他人的感通性,因而冷漠丛生。
5.适应性人格障碍
就是指由于适应不良而造成的人格障碍。它主要表现为失落感和自杀失落感,主要是指青年学生对某一事件前后自身感受、评价的强烈反差而形成的一种内心体验。我们这些高校的学生,一下子失去了奋斗目标,有些无所适从之感,再加上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对专业不感兴趣,便会备感心灰意冷。这些挫折是诱发人学生自杀行为的主要因素,当较人的挫折落到一个挫折承受力低的人身上,自杀的悲剧便有可能发生。适应性人格障碍更多的出现在大一新生或大四毕业生,因为他们面临着一个新的环境和生活适应,比较容易受到挫折。
6.焦虑型人格障碍
其特点为懦弱胆怯,容易惊恐,敏感羞涩,对任何事情都惴惴不安,面对新环境、新情况易产生焦虑反应。
大学生在生活、恋爱、学习、工作上受到挫折和意外事故的伤害后,最易产生焦虑心理。出现紧张不安、心烦意乱、惶恐去怕、思维迟钝、心跳加快、易怒出汗、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等心理、生理上的不良反映。这种反应在正常人中也时有发生。
7.强迫型人格障碍
其特点是固执刻板,墨守陈规,认死理,不会随机应变,常犹豫不决,对自己要求过高,但又缺乏自信,容易产生强迫性症状和焦虑忧郁的反映。这类人往往自信心不足,总有一种做事不完善的感觉,遇事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很少标新立异。由于他们凡事都追求尽善尽美和完整精确,因此,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反复核查、怕出差错。他们还经常要求别人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行事,有时妨碍别人自由。
8.依赖型人格障碍
依赖型人格障碍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人格障碍,它的主要特征是:无主见、无助感、被遗弃感、无独立感、过度容忍、害怕孤独等。依赖型人格障碍的产生源于人的自身发展的早期。这类人总是依靠他人来做决定,不能承担起选择和完成各项任务及工作的责任,形成依赖型人格。这种人格障碍更多存在在独生子女中,因为父母过分地溺爱,鼓励子女依赖父母,不让他们有自主和自立的机会,久而久之,在子女的心目中就会产生对父母或权威的依赖心理。
三、人格障碍的成因
1.外部原因
(1)社会压力:
社会转型时期发生急剧动荡,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各种信息与现象,无时无刻不在校园涌动,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格。个人至上、金钱至上、享乐至上的价值取向,对我们产生极大影响。同时,各种压力出现在挫不及防的我们面前,如择业就业压力,经济压力,导致很多大学生出现新的难以摆脱的心理矛盾。
(2)家庭因素:
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寄于了厚望但缺乏正确的教育。应试教育的方法使很多家长在子女考大学之前不把子女人格塑造放在首位,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各方面的要求超过我们的实际承受力,造成子女的性格出现了偏差。比如:自我中心、依赖、责任心差、合作能力差、不能承受挫折等等。部分大学生学习成绩下降,感到愧对父母,更增加了心理压力,产生烦躁感。
(3)学校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