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3课《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教学设计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3课《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教案3篇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3课《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教案3篇Lesson 13 I want to play with you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3课《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教案3篇前言: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我想和你们一起玩范文通用版2、篇章2:我想和你们一起玩例文3、篇章3:我想和你们一起玩范文篇章1:我想和你们一起玩范文通用版教学目标:1、让学生喜欢和同学在一起,体验和同学一起玩儿愉悦,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2、培养初步的群体观念和合作意识,懂得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乐群情感。
教学过程:环节一:师:同学们课间玩儿得一定很开心,你们玩儿了什么游戏?都是跟谁一起玩儿得? 学生畅谈自己玩儿的游戏及游戏时的伙伴师:跟小伙伴玩儿游戏真是让人开心的事。
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跟小伙伴在游戏中玩儿的快乐跟大家一起分享吧!学生讲故事。
师根据学生的故事提炼总结:我发现和小伙伴一起玩可以相互帮助;我发现和小伙伴一起玩儿可以相互学习;我发现和小伙伴一起玩儿可以加深了解........师:和小伙伴一起玩儿,有这么多收获,所以,要学会和大家友好相处啊。
环节二:师:有一个叫布丁的小孩子,也很想和你们一起玩儿,但是他遇到困难了。
你们能帮帮他吗?播放根据教材第50页绘本制作的动画片《小布丁》,只播放故事的开头。
师:小布丁遇到什么困难了?你们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们是怎样做的?学生描述自己遇到过的情况和自己的做法。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3课《我想和你一起玩儿》教案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3课《我想和你一起玩儿》教案13我想和你一起玩儿教学目标:1、让学生喜欢和同学在一起,体验和同学一起玩儿愉悦,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2、培养初步的群体观念和合作意识,懂得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乐群情感。
教学过程:环节一:师:同学们课间玩儿得一定很开心,你们玩儿了什么游戏?都是跟谁一起玩儿得?学生畅谈自己玩儿的游戏及游戏时的伙伴师:跟小伙伴玩儿游戏真是让人开心的事。
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跟小伙伴在游戏中玩儿的快乐跟大家一起分享吧!学生讲故事。
师根据学生的故事提炼总结:我发现和小伙伴一起玩可以相互帮助;我发现和小伙伴一起玩儿可以相互学习;我发现和小伙伴一起玩儿可以加深了解........师:和小伙伴一起玩儿,有这么多收获,所以,要学会和大家友好相处啊。
环节二:师:有一个叫布丁的小孩子,也很想和你们一起玩儿,但是他遇到困难了。
你们能帮帮他吗?播放根据教材第50页绘本制作的动画片《小布丁》,只播放故事的开头。
师:小布丁遇到什么困难了?你们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们是怎样做的?学生描述自己遇到过的情况和自己的做法。
师:小布丁后来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继续观看动画片学生讨论交流。
师总结:同学们,想跟不熟悉的伙伴一起玩,需要我们大胆地尝试,主动伸出友谊之手,这样才能被他们接纳、才能跟他们玩儿得开开心心。
环节三:师:大家刚才介绍说自己跟小朋友们一起玩得很开心,可是这些同学却玩不下去了……播放视频:一群小朋友玩儿游戏时产生矛盾,甚至打了起来。
师:他们为什么玩儿不下去了?学生举手回答师:你与小伙伴一起玩儿的时候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学生介绍自己的真实经历。
师:在游戏中不遵守规则就会产生矛盾,遵守规则就能玩儿得开开心心。
大家看看这种情况下,小布丁想跟高年级的同学一起打乒乓球,该怎么办?教师出示教材52页的图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办法。
学生用模拟表演的方法帮助小布丁解决烦恼。
师:通过交流,我们发现,跟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如果大家能够相互谦让、包容,互相协商,一般都会玩儿得痛痛快快。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3课《我想和你一起玩儿》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3课《我想和你一起玩儿》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想和你一起玩儿》是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3课的主题。
本课内容旨在让学生理解与人相处的重要性,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情景对话,引导学生认识友情、分享、合作等概念,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进入学校生活,接触各种社会关系。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友情、合作等概念有着天然的认知需求。
通过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与人相处的重要性,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与人相处的重要性,认识友情、分享、合作等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使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与人相处的重要性,认识友情、分享、合作等概念。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使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与人相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友情、分享、合作等概念,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PPT、案例材料、图片等。
2.教学场地:教室。
3.教学辅助人员: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组图片,引发学生对与人相处的思考。
图片内容可以包括:孩子们一起玩耍、分享食物等场景。
教师引导学生谈论图片中的情景,让学生认识到与人相处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课的主题《我想和你一起玩儿》,向学生讲解友情、分享、合作等概念。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3课我想和你们一起玩【学情分析】对于刚步入一年级的小学生,拥有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在成长中显得非常重要。
正确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帮助他们增强主动交往的意愿与信心。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与他人交往的方式、方法,知道主动积极融入同伴。
(2)了解与同伴交往、玩耍对学习生活和情绪的影响,培养主动融入同伴的能力。
(3)知道与同伴玩耍时的游戏规则,懂得遵守规则才能玩得更快乐。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对比、回忆、品评等方式方法,理解同伴在一起共同玩耍使人得到快乐更多。
(2)通过小组讨论最容易接受融入同伴共同玩耍的方法,主动积极参与伙伴的共同游戏活动。
3.情感与态度(1)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到同伴的各项游戏活动中的习惯,鼓励学生积极融入团队活动。
(2)回忆与同伴共同玩耍时的快乐,产生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
(3)懂得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不能脱离群体,只有在群体中才会更快乐。
【教学重点】1.感受与同伴一起玩带来的快乐。
2.学会遵守一起玩的每一项游戏的规则,懂得只有遵守规则才能玩得更快乐,从而获得更多的友谊。
【教学难点】1.掌握主动参与到同伴中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与同伴共同玩的能力。
2.培养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的情感,增进学生的乐群意识,懂得与同伴相处时要互相尊重和理解。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1)课件。
(2)自己录制的微视频和资源库上找到的相关视频资源。
(3)歌曲。
(4)在家长微信群里收集课前布置的跟伙伴玩的照片整理成短片。
(5)奖杯、勋章、星星粘贴、桌牌、胸牌、举牌、报纸、板书卡片、任务卡。
2. 学生准备。
小鸡头饰和皮筋。
信息技术设备应用:多媒体交互式白板、实物投影仪、教学助手软件、手机(照相机、微信、计时器)。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回忆交流,感知情绪。
(一)回忆交流,大家一起欢乐多。
1.师生问好。
师:上课前请大家一起读出本节课的口号。
(课件显示课前口号)快乐课堂大舞台,邀你一起展风采!快来!快来!2.课前导入。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3课《我想和你们一起玩》精美教案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身边的伙伴有很多,和伙伴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游戏、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体会与同学的友谊,尝试处理在与伙伴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学会遵守规则。
2.通过游戏活动和交流,使学生体会到和小伙伴交往的有趣。
通过讨论帮助学生懂得与伙伴相处时的原则与方法。
3.喜欢和小伙伴交往,体验和小伙伴交往的快乐。
与小伙伴相处时,能做到友好、谦让、互相协商、共同分享,热爱集体活动。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体验和小伙伴交往的快乐,使学生学会积极加入到与同学的游戏中。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与同学交往的乐趣和友谊,能够处理与小伙伴交往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懂得遵守游戏规则。
三、教学用具教学课件四、教学过程【课堂引入】儿歌引导入导入:我们先来学一首儿歌我们都是好朋友,团结友爱手拉手,你帮我呀我帮你,共同进步朝前走。
出示任务:同学们,大家知道好朋友是什么吗?教师总结:就像歌中唱到的那样,好朋友可以互相玩耍,也要互相帮助。
设计意图:读儿歌,引发学生思考。
【课堂活动】一、一起玩不孤单活动一:大家一起欢乐多导入:我们一起看看下面几幅图片,想想小朋友们为什么那么开心?出示任务1:想想小朋友们为什么那么开心?反馈指导:课件展示与朋友一起玩耍的图片。
教师总结:大家一起玩耍的时候,不仅有意思,而且欢乐多。
出示任务2:这样的活动如果只有一个人做,好吗?反馈指导: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预设:生:不好!师:为什么不好?生:一个人太孤单。
生:一个人玩没意思。
教师总结:只有和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才能感受到相互陪伴的温暖,还会收获更多的快乐和知识。
出示任务3:每位同学都和大家分享自己和朋友的故事,把准备好的照片或者朋友送自己的礼物分享给大家。
反馈指导:教师一边听学生讲一边引导学生要珍惜友情,善待自己的朋友。
预设:刚才大家都讲了自己和小朋友的故事,那么大家是不是发现自己有朋友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啊?有小伙伴陪着自己,是不是很开心?学生回答。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3《我想和你们一起玩》 人教新版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主动融入大家,了解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
了解共同玩耍对生活和情绪的影响,有融入大家的能力。
2.培养喜悦玩耍、积极游戏的情感。
主动参与到其他同学的活动中,能够积极融入大家,了解大家共同玩耍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遵守一起玩耍的每个游戏的规则,主动参与到大家中的方法和能力。
教学过程:师:今天上课我们先一起来读一篇语文课文《怎么都喜悦》。
《怎么都喜悦》一个人玩,很好!独自一个,静悄悄的,凑巧用纸折船,折马……踢毽子,跳绳,搭积木,当然还有看书,画画,听音乐……两个人玩,很好!讲故事得有人听才行,你讲我听,我讲你听。
还有下象棋,打羽毛球,坐跷跷板……三个人玩,很好!讲故事多个人听更有力,你讲我们听,我讲你们听。
两个人甩绳子,你跳,我跳,轮流跳。
四个人玩,很好!五个人玩,很好!许多人玩,更好!人多,什么游戏都能玩,拔河,老鹰捉小鸡,打排球,打篮球,踢足球……连开运动会也可以。
师: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人玩有一个人玩的喜悦,大家一起玩就会有更多的喜悦,今天我们谈论的话题就是大家一起喜悦多。
活动一:大家一起喜悦多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玩起来吧,今天我们要玩的游戏是“花儿朵朵开”,这个游戏需要三个小朋友一组才能玩,请大家找到你的伙伴组成三人小组吧。
师:小伙伴准备好了,听我的命令:三个小伙伴,背靠背,手挽手!注意不是手牵手,是手挽手哦。
师:请坐下!师:大家看,现在我们就是一朵朵鲜花开放在教室里,我们的游戏就要正式开始了,请大家注意听我的要求,现在我们三人组成了一朵花,看那一朵花能顺利的站起来,“花瓣”还不能掉,也就是手挽着手不能松开。
大家听明白了吗?师:开始!生:(活动)师:刚才大家玩得都很开心,你能说说为什么这么开心吗?生1:我们互相关照,玩得很顺利;生2:他起不来时,我帮了他……生3:我们三人商量着一起用劲……生4:虽然这次我们“花瓣”散了,我们还想玩一次……师:刚才我们玩了一个三人组的游戏,下面我们一起玩一个八人小组的游戏怎么样?师:游戏名称叫“奇特的小方块”,游戏规则是这样的,在一张报纸大小的小方块中,我们八人小组每个成员都要站上去,脚不能落到方块以外的地面上,落上去就算输了,坚持十秒钟就算胜利。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13课《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13课《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想和你们一起玩》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感悟友情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与人交往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如何与人沟通、交流,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行为。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下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但与人交往时仍存在一定的顾虑和恐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消除顾虑,增强自信心,学会与人主动交往,培养良好的社交习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懂得友情的重要性,学会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与人交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关心他人,体验与人共享快乐的喜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懂得友情的重要性,学会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
2.难点: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与人交往的能力,消除与人交往时的顾虑和恐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人交往。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
3.游戏教学法:运用趣味性强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活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故事、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教学用具:准备课件、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3.教学环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准备宽敞的活动空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趣味性的故事或游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素材,让学生了解友情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与人交往的思考。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交友经历,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与人交往的能力。
4.巩固(5分钟)通过课堂提问、小组竞赛等形式,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3课《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教案3篇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3课《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教案3篇Lesson 13 I want to play with you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3课《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教案3篇前言: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本教案根据教学设计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我想和你们一起玩范文通用版2、篇章2:我想和你们一起玩例文3、篇章3:我想和你们一起玩范文篇章1:我想和你们一起玩范文通用版教学目标:1、让学生喜欢和同学在一起,体验和同学一起玩儿愉悦,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2、培养初步的群体观念和合作意识,懂得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乐群情感。
教学过程:环节一:师:同学们课间玩儿得一定很开心,你们玩儿了什么游戏?都是跟谁一起玩儿得? 学生畅谈自己玩儿的游戏及游戏时的伙伴师:跟小伙伴玩儿游戏真是让人开心的事。
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跟小伙伴在游戏中玩儿的快乐跟大家一起分享吧!学生讲故事。
师根据学生的故事提炼总结:我发现和小伙伴一起玩可以相互帮助;我发现和小伙伴一起玩儿可以相互学习;我发现和小伙伴一起玩儿可以加深了解........师:和小伙伴一起玩儿,有这么多收获,所以,要学会和大家友好相处啊。
环节二:师:有一个叫布丁的小孩子,也很想和你们一起玩儿,但是他遇到困难了。
你们能帮帮他吗?播放根据教材第50页绘本制作的动画片《小布丁》,只播放故事的开头。
师:小布丁遇到什么困难了?你们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们是怎样做的?学生描述自己遇到过的情况和自己的做法。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3课《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教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3课《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喜欢和同学在一起,体验和同学一起玩儿愉悦,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2、培养初步的群体观念和合作意识,懂得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乐群情感。
教学过程:环节一:师:同学们课间玩儿得一定很开心,你们玩儿了什么游戏?都是跟谁一起玩儿得?学生畅谈自己玩儿的游戏及游戏时的伙伴师:跟小伙伴玩儿游戏真是让人开心的事。
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跟小伙伴在游戏中玩儿的快乐跟大家一起分享吧!学生讲故事。
师根据学生的故事提炼总结:我发现和小伙伴一起玩可以相互帮助;我发现和小伙伴一起玩儿可以相互学习;我发现和小伙伴一起玩儿可以加深了解........师:和小伙伴一起玩儿,有这么多收获,所以,要学会和大家友好相处啊。
环节二:师:有一个叫布丁的小孩子,也很想和你们一起玩儿,但是他遇到困难了。
你们能帮帮他吗?播放根据教材第50页绘本制作的动画片《小布丁》,只播放故事的开头。
师:小布丁遇到什么困难了?你们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们是怎样做的?学生描述自己遇到过的情况和自己的做法。
师:小布丁后来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继续观看动画片学生讨论交流。
师总结:同学们,想跟不熟悉的伙伴一起玩,需要我们大胆地尝试,主动伸出友谊之手,这样才能被他们接纳、才能跟他们玩儿得开开心心。
环节三:师:大家刚才介绍说自己跟小朋友们一起玩得很开心,可是这些同学却玩不下去了……播放视频:一群小朋友玩儿游戏时产生矛盾,甚至打了起来。
师:他们为什么玩儿不下去了?学生举手回答师:你与小伙伴一起玩儿的时候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学生介绍自己的真实经历。
师:在游戏中不遵守规则就会产生矛盾,遵守规则就能玩儿得开开心心。
大家看看这种情况下,小布丁想跟高年级的同学一起打乒乓球,该怎么办?教师出示教材52页的图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办法。
核心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孩子们的乐群意识;2.自由分组游戏,掌握在交往中与小朋友沟通的技巧。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3课《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教学设计

第13课《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教学设计天津市逸阳梅江湾国际学校葛端一、教材分析《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1课。
班级生活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同伴交往是班级生活的重要部分。
班级提供的集体生活环境是儿童适应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同伴交往是社会交往的开始。
本课意在培养学生的乐群意识,引导学生愿意与同伴一起玩,初步感受与同龄人相处的快乐。
在感受到快乐的同时,帮助孩子掌握一定的交往技巧,教会他们如何爱集体,怎样融入到集体中去。
二、学情分析根据我班学生的情况,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一年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相对较强,时常出现不愿意和别人在一起玩的现象,或者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一定要拿过来,自己的东西只能自己有。
小时不合群,长大就不容易与他人合作,也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
因此,在学生刚刚开始过小学生活的时候,及时教育他们喜欢和同学们在一起玩是很有必要的。
三、教学目标1.喜欢和同学在一起,体验和同学一起玩得愉悦,感受集体的快乐。
2.初步懂得与同伴相处时要互相尊重与理解,掌握与同伴友好相处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3.学会与小伙伴积极交往,有效互动,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教学重点初步懂得与同伴相处时要互相尊重与理解,掌握与同伴友好相处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五、教学难点学会与小伙伴积极交往,有效互动,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六、课前准备1.游戏需要用到的小棒、橡皮泥。
2.课件。
七、教学过程【环节一】照片导入,引发共鸣(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课堂就是要充满童真童趣。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大家一起欢乐多,利用同学们在学校的生活剪影导入,由自己的照片引发学生共鸣,产生学习的兴趣。
引导学生积极分享游戏的经历,感受大家一起的欢乐。
因此,设计了如下环节,开始课堂教学。
课件出示几组图片。
师:同学们,这些是平时你们在学校里开心地玩耍时留下的照片,还记得当时你们都玩了哪些游戏吗?谁来跟大家介绍一下呢?生1:我和小伙伴一起玩跳绳。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友情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与同学和朋友相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友情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学会尊重、理解、包容他人,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开始进入学校生活,与同学们建立起了初步的人际关系。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模仿,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他们对于友情有一定的认知,但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友情的重要性,认识到与同学和朋友相处的意义。
2.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他人的品质,提高社交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与人分享、合作,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
4.培养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懂得关心他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友情的重要性,学会与人相处。
2.难点: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他人的品质,提高社交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与人相处。
2.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互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3.情感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懂得关心他人。
4.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2.课件:与本节课相关的情境图片、视频等。
3.教具:玩具、卡片等。
4.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组关于孩子们一起玩耍的图片,引导学生们谈论他们之间的友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友情的重要性。
故事内容可以涉及:两个同学互相帮助、分享、合作,共同成长。
3.操练(10分钟)学生们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中的情节,体会友情的重要性。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当的相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尊重、理解、包容他人。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13我想和你们一起玩儿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13我想和你们一起玩儿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以“13我想和你们一起玩儿”为主题。
这一章节主要围绕人际交往,教授学生如何主动与人交往,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如何一起合作玩耍。
教材内容丰富,以故事、漫画、活动等形式呈现,旨在引导学生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逐步适应学校生活,对周围的人和事充满好奇。
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交能力至关重要。
学生通过上一个学期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素养和人际交往的基础,但对一些复杂的社交技巧仍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与人交往的重要性,认识到交往的价值。
2.培养学生主动与人交往的意识,提高交往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分享,培养良好的社交习惯。
4.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班级凝聚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主动与人交往,掌握基本的社交技巧。
2.难点: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学会合作与分享。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人交往。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3.游戏教学法:通过各种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
4.榜样示范法:以教师、同学或漫画人物为榜样,引导学生学习良好的交往行为。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故事、漫画、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课堂活动所需的小组合作工具,如卡片、贴纸等。
3.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愿意主动与人交往。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播放一个关于小朋友一起玩耍的短片,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一起玩耍的感受。
2.呈现(10分钟)讲述一个关于与人交往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交往的重要性。
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教学设计

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是部编五四制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一个富有启发性的故事,让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主动与他人交流,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
课文内容丰富,情节紧凑,易于引发学生的共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逐渐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但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困扰,如害羞、胆怯、不会主动与人交流等。
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主动与他人交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技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珍惜友谊。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主动与他人交流。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交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学会与人交流。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相关素材,如图片、视频等。
2.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一些社交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课文情节,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2.呈现(10分钟)分段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故事的魅力。
在朗读过程中,适时提问,让学生回答,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与人交流。
例如,模拟课文中的场景,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主动与他人交流。
4.巩固(10分钟)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3课《我想和你们一起玩》精品教案

幼儿园小班手足印艺术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基本的手足印艺术技能,包括手掌、足印的印刷和涂色。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增强幼儿的艺术感受和表现能力。
3.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锻炼幼儿的手部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颜料、画笔、纸张、湿巾、手提包等。
教学过程:第一步:制作手足印模板1.准备一张白纸和一盒彩色颜料。
2.将手掌或脚印放在白纸上,用颜料沾满,再将手印或脚印印在白纸上。
3.等手印或脚印干透后,用剪刀将其修整成漂亮的形状。
第二步:印刷手足印1.准备画笔和颜料。
2.让幼儿将手或脚涂上颜料,然后将手或脚印印在白纸上。
3.让幼儿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想象来印制手足印。
可以印一只手,也可以印两只手和一对脚。
4.为了保持艺术的原创性,可以鼓励幼儿在手足印上画自己喜欢的图案。
第三步:涂色1.准备颜料和画笔。
2.让幼儿在印好的手足印上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3.可以指导幼儿先涂底色,然后再利用画笔将细节涂出来。
4.让幼儿自由选择颜色,表现出自己的创意和想象。
第四步:整理1.清理桌面上的颜料和工具。
2.用湿巾擦拭桌子和幼儿的手,保持教室的清洁卫生。
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涂画时的动手能力和耐心。
2.了解学生的艺术表现和想象力。
3.了解学生对手足印艺术的掌握程度。
教学提示:1.教学过程要追求趣味性,让幼儿在欢乐中学习。
2.为了保证安全,要监护幼儿使用颜料和画笔。
3.鼓励幼儿自由发挥,不要过分纠正幼儿的涂画方式。
4.适当利用音乐、故事等教材,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教学延伸:1.利用手足印来印制各种可爱的动物表情画。
2.引导幼儿在手足印上涂上海洋、草原、森林和城市等元素,创作出对生活和自然的想象画。
3.在手足印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西方的点彩画技法,创作出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3课我想和你一起玩儿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3课我想和你一起玩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游戏的规则,掌握游戏规则;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3.培养学生的认真负责的态度;4.提高学生的集中注意力和判断力。
二、教学内容新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3课我想和你一起玩儿。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1. 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告诉学生将通过玩游戏来探讨如何做一个团队的一员。
2. 游戏规则介绍(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本游戏的规则,包括玩法、注意事项等,并且向学生展示游戏的道具。
然后,让学生进行自由游戏,让学生了解游戏的规则。
3. 团队配合(10分钟)将学生分为几组,让每组里两个同学进行比赛。
同时,要求每个小组内所有成员进行配合,帮助小组里自己的队员。
通过游戏让学生知道配合是团队赢得胜利的关键。
4. 负责任地参与(10分钟)让学生回归到自由游戏环节,让他们相互协助,培养学生负责任地参与团队活动的意识。
5. 反思总结(15分钟)让学生进行反思,讲述游戏的过程和感受,站在团队合作的角度上思考,通过讨论和总结,让学生能够从中学习到如何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并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写一篇小短文,讲述他们收获到的体会和感受,同时要求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场景,讲述如何在生活中体现协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1. 知识技能评价1.学生能够掌握游戏的规则;2.学生能够完成团队合作任务。
2. 过程评价1.学生能够认真聆听和配合团队内的体验者;2.学生能够有责任心地参与游戏并及时仿照自己的网络模型来进行配合。
3. 情感态度评价1.学生能够出现听取团队内的意见,并在团队合作中体现出同情心;2.学生能够体现出乐于助人、团结合作的良好道德素质。
13《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教学设计(部编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3课《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中的第13课。
这一单元,主要引导学生养成与同伴共在的观念和习惯,反观自己的生活,学习解决与同伴相处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形成和谐共进的同伴关系。
而本课侧重于“乐群”意识的培养。
【学情分析】一般来说,人人都有与人交往的愿望,小学生更是如此。
上学后的小学生迫切需要与同学交往,这不仅是其适应群体生活的需要,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但他们年纪小,生活经验有限,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还有欠缺,加上他们在与人交往的能力发展上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使得很多交往难以继续。
在交往过程中,有的学生容易表现出霸道、自私、不懂礼貌、不懂得尊重他人,甚至出现争吵、打架等不良行为,还有的学生因为胆怯、害羞,不能很好的融入同伴交往中,这些都使得教给学生与人交往的技巧显得非常重要。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主动融入大家,了解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
了解共同玩耍对生活和情绪的影响,有融入大家的能力。
培养初步的群体观念和合作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回忆、对比等方式、方法,了解大家共同玩耍的快乐,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快乐玩耍、积极游戏的情感。
主动参与到其他同学的活动中,能够积极融入大家。
【教学重点】针对游戏、生活中遇到的合群问题,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能够尝试想办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与他人相处中能遵守规则,做到讲文明,相互尊重和会宽容等,让小朋友与同伴能快乐相处。
【教学准备】羊角球2个、游戏词卡三张、游戏场景图若干副【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课间十分钟同学们玩的很开心吧!你们玩了什么游戏啊?都是跟谁一起玩的?学生畅谈自己玩游戏时的快乐师根据学生的故事提炼总结二、观看动画片,理解和同学一起玩耍的快乐教师播放动画片,学生观看,在相互交流感受与体会。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第1课时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教材分析】《我想和你们一起玩》一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课,内容选择开放话题,唤醒学生生活,回忆与同伴一起玩的快乐往事,懂得要想一起玩,就要克服胆小、害怕心理,学会接纳别人;探究玩不下去的原因,找到一起玩的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思考、讨论,理解想玩好就要守规则,要有良好的心态,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最终学会与人相处。
本课教学话题一旨在通过游戏体验、回忆生活,让学生感受与同龄人共处的快乐,学会与他人相处要相互尊重和理解,乐于和同龄人一起玩;话题二旨在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时要相互尊重和理解,接纳同伴,克服不自信,勇敢的融入同伴中;话题三旨在探究游戏玩不下去的原因,找到玩下去的方法,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培养良好的与同伴相处的健康心理。
【教学目标】1.感受与同龄人共处的快乐,懂得与他人相处时要互相尊重和理解,养成明理乐群的好习惯。
2.与他人相处时克服不自信,勇敢的融入同伴中,学会与同伴相处。
3.探寻游戏玩不下去的原因,找到游戏玩下去的方法。
初步形成良好的游戏心态和规则意识。
【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目标】1.讲述与同伴一起玩开心的故事。
2.知道主动融入大家,掌握和大家一起玩的方式、方法。
3.感受大家共同玩耍的快乐,懂得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需要相互尊重与和理解。
【学情分析】儿童在进入小学后,和周围世界有了更多的联系,他们渴望与同伴交往,希望获得认同与支持。
多数孩子都喜欢与他人交往,愿意参与同伴群体的活动。
在与同伴游戏交往的过程中有时会因为计较输赢、不守规则等玩不下去、闹不愉快。
帮助他们掌握一些交往技巧,有助于增强他们交往的意愿与信心。
【教学重难点】体验和伙伴们一起玩的快乐,并在活动中让孩子生成与小伙伴一起玩耍的初步技能,包括如何交友以及如何解决在游戏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回顾生活经历,感受大家一起快乐多1.出示“交往图”,请同学连一连2.分享大家在一起开心的经历1)回忆大家一起玩得很开心的事2)同桌交流3)全班分享3.交流玩中的收获二、续编绘本故事,知道如何结识新朋友1.观看绘本故事2.小布丁听了小蝴蝶的话,他会怎么说怎么做呢?3.如果你是小布丁,你该怎么办呢?想好啦?4.师生交流总结交友技巧:主动、有礼貌5.遇到“拒绝”怎么办?师生交流总结交友技巧:想办法三、律动(找朋友)四、解决具体问题——掌握同伴交往的技巧1.说说和朋友在一起玩不高兴的事2.班主任老师眼中同学们交往中的问题3.利用生活经验,解决具体问题生回答,师相机指导(守规则、不计较)4.“小布丁的烦恼”辨析——为什么玩不下去了生回答,师相机指导(多商量)五、课堂总结1.谈学习收获2.教师小结【板书设计】我想和你们一起玩交朋友:有礼貌大胆主动想办法做游戏:不计较守规则多商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我想和你们一起玩儿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喜欢和同学在一起,体验和同学一起玩儿愉悦,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
2、培养初步的群体观念和合作意识,懂得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乐群情感。
教学重难点
遵守一起玩耍的每个游戏的规则,主动参与到大家中的方法和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游戏的道具
教学过程
环节一:
师:同学们课间玩儿得一定很开心,你们玩儿了什么游戏?都是跟谁一起玩儿得?
学生畅谈自己玩儿的游戏及游戏时的伙伴
师:跟小伙伴玩儿游戏真是让人开心的事。
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跟小伙伴在游戏中玩儿的快乐跟大家一起分享吧!
学生讲故事。
师根据学生的故事提炼总结:我发现和小伙伴一起玩可以相互帮助;我发现和小伙伴一起玩儿可以相互学习;我发现和小伙伴一起玩
儿可以加深了解........
师:和小伙伴一起玩儿,有这么多收获,所以,要学会和大家友好相处啊。
环节二:
师:有一个叫布丁的小孩子,也很想和你们一起玩儿,但是他遇到困难了。
你们能帮帮他吗?
播放根据教材第50页绘本制作的动画片《小布丁》,只播放故事的开头。
师:小布丁遇到什么困难了?你们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们是怎样做的?
学生描述自己遇到过的情况和自己的做法。
师:小布丁后来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继续观看动画片
学生讨论交流。
师总结:同学们,想跟不熟悉的伙伴一起玩,需要我们大胆地尝试,主动伸出友谊之手,这样才能被他们接纳、才能跟他们玩儿得开开心心。
环节三:
师:大家刚才介绍说自己跟小朋友们一起玩得很开心,可是这些同学却玩不下去了……
播放视频:一群小朋友玩儿游戏时产生矛盾,甚至打了起来。
师:他们为什么玩儿不下去了?
学生举手回答
师:你与小伙伴一起玩儿的时候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学生介绍自己的真实经历。
师:在游戏中不遵守规则就会产生矛盾,遵守规则就能玩儿得开开心心。
大家看看这种情况下,小布丁想跟高年级的同学一起打乒乓球,该怎么办?
教师出示教材52页的图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办法。
学生用模拟表演的方法帮助小布丁解决烦恼。
师:通过交流,我们发现,跟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如果大家能够相互谦让、包容,互相协商,一般都会玩儿得痛痛快快。
如果想跟不太熟悉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就要把胆子放大一些,要敢于尝试,主动伸出“友谊之手”,这样才能与更多的人成为朋友,才能收获更多的快乐。
师:老师送给大家一首儿歌《我喜欢和伙伴在一起》-----伙伴们,在一起,同学习,同游戏。
你喜欢我,我喜欢你。
好伙伴,多亲密,在一起,多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