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分析推算工业分析计算过程(需水分)

元素分析推算工业分析计算过程(需水分)
元素分析推算工业分析计算过程(需水分)

元素分析推算工业分析经验总结

一、总体思路

本模型的主要思路是:

1、 首先由已知的空气干燥基元素百分含量计算出高位发热量,通过公式将干燥无灰基

高位发热量,daf gr Q 转换成空气干燥基高位发热量,ad gr Q ;

2、 然后利用实现假设的收到基水分ar M 和空气干燥基水分ad M 代入,计算出收到基灰

分ad A ;

3、 将ad A 代入由工业分析计算,ad gr Q 的经验公式中,反推算出'ad M ,将'

ad M 与实现假

设的ad M 相比较,如果'

2

||10ad ad M M --≤,则继续往下计算出ad V 和ad FC ,得出最

后结果;如果'

2

||10ad ad M M -->,则将'

()/2ad ad M M +代替ad M ,重复1、2步;

流程图如下:

二、具体计算步骤

1、 已知空气干燥基元素百分含量ad C 、ad H 、ad O 、ad N 、ad S ,经过假设的ar M 和ad M 计算出不同基准间的换算系数K 列表如下:

因为100ad ad ad ad ad ad ad A C H O N S M =------ 通过换算系数计算出daf C 、daf H 、daf O 、daf N 、daf S 和d A

2、 通过中国煤炭科学院提出按煤种不同分别进行计算,已经推导出的利用元素分析值计算

我国各种煤的干燥无灰基高位发热量的半经验公式如下: 无烟煤、贫煤 ,335134092()33(10)daf gr daf daf daf daf d Q C H S O A =++--- 烟煤

,33512989210529(10)daf gr daf daf daf daf d Q C H S O A =++---

3、 通过干燥无灰基高位发热量,daf gr Q 计算空气干燥基高位发热量,ad gr Q 的公式如下:

,,100100

ad ad

ad gr daf gr

M A Q Q --=

同时通过工业分析计算,ad gr Q 的公式如下:

无烟煤

,0335377ad gr ad ad Q K M A =-- 烟煤 (包括贫煤)

,1[100()]25ad gr ad ad ad Q K M A A =-+-

其中的0K 、1K 由下表查出: 通过上式求出'

ad M

表2 无烟煤daf H 与0K 、'

0K 的对应关系

表3 烟煤的daf V 与1K 的对应关系

因为对焦渣特性未知,所以在计算过程中将该表1~8焦渣特性的1K 值取平均,将上表简化如下:

表4 烟煤的daf V 与1K 的简化对应关系

4、 通过空气干燥基高位发热量,ad gr Q 计算空气干燥基低位发热量,ad net Q 公式如下:

,,25(9)ad net ad gr ad ad Q Q H M =-+

同时通过工业分析计算,ad net Q 的公式如下: 无烟煤

'

,0360385100ad net ad ad ad Q K M A V =--- 烟煤(包括贫煤)

''

,11100(25)()13ad net ad ad ad Q K K M A V =-++-

其中的0K 查表2得出,'

1K 由下表查得:

通过上式求出ad V

表5 烟煤的daf V 与'

1K 的对应关系

因为对焦渣特性未知,所以在计算过程中将该表1~8焦渣特性的'

1K 值取平均,将上表简化如下:

表6 烟煤的daf V 与'

1K 的简化对应关系

5、 根据之前计算得到的'

ad M 、ad V 、ad A 可计算得出ad FC

'

100ad ad ad ad FC M V A =---

然后根据不同基准间的换算关系,计算得出ar FC 、ar V 、ar A ,再反推出'

ar M

'

100ar ar ar ar M FC V A =---

然后将'()/2ar ar M M +、'

()/2ad ad M M +代替表1,计算出新的不同基准间的换算系数K 。

6、 将'ad M 与事先假设的ad M 相比较,如果'2

||10

ad ad M M --≤,则继续往下计算出ad V 和

ad FC ,得出最后结果;如果'

2

||10

ad ad M M -->,则将'

()/2ad ad M M +代替ad M ,重复

1~5步。

三、计算实例

对目前手头已经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的13种煤种进行了代入计算,煤种资料列表如下:

四、原因分析

使用该模型由元素分析计算工业分析的递归计算过程中,对13种煤样计算其中9种出现离散情况,无法收敛回来,而另外4种出现挥发份偏小的情况,但是灰份的计算相对较精确;经过多次演算,总结出几点原因:

1、 通过在计算中发现其中9种煤样离散的原因是由于'

ad M 的计算越来越大,偏离出'

ad M 应

有的范围,从'

ad M 计算ad V 的公式如下: 无烟煤

'

,0360385100ad net ad ad ad Q K M A V =--- 烟煤(包括贫煤)

''

,11100(25)()13ad net ad ad ad Q K K M A V =-++-

计算中发现ad V 与'

ad M 成反比关系,因而'

ad M 的不断增大导致ad V 越来越小,无法收敛;而计算'

ad M 的公式如下: 无烟煤

,0335377ad gr ad ad Q K M A =--

烟煤

(包括贫煤)

,1[100()]25ad gr ad ad ad Q K M A A =-+-

是该公式导致'

ad M 在计算中越来越大,本公式本来用于已知工业分析情况下计算发热量,这里说明将它用来由热量倒推工业分析在很多情况下不能适用。

而另外4种煤样'ad M 在计算中有越来越小的趋势,同时因为在计算中为'

ad M 加了一个下限1.0,因而当' 1.0ad M <的时候将退出循环计算,得出实验结果,避免因'

ad M 越来越小而无法收敛的情况;

2、 在对1K 、'

1K 取值的过程中,见表3、表5,因为对待测煤样的焦渣特性未知,因而将

这两个表简化成为表4、表6,采用的是对相同daf V 而焦渣特性不同的煤种平均的办法,这将导致1K 、'

1K 的不准确;而且,在daf V 还没计算得出精确值的情况下,在每一次循环下,都采用当前计算得到的daf V 作为参考值对1K 、'

1K 进行取值,这也是造成计算偏差的原因;

3、 相对来说ad A 的计算比较精确,在计算收敛的4种煤样中

这是因为最开始的ad A 由已知元素分析和假设的ad M 得到:

100ad ad ad ad ad ad ad A C H O N S M =------

而在换算过程中的换算系数K 主要取决于'ad M 和'ar M 的相对值,'ad M 和'

ar M 的相对值在计算过程中相对稳定,因此在'

ad M 最后计算收敛的情况下ad A 能够得到比较精确的结果。

元素分析推算工业分析计算过程(不需水分)

已知煤中工业分析成分为水分(M)、灰分(A)、挥发份(V)、固定碳(FC) 根据煤中测量得到的全元素分析数据C、H、O、N、S、Al、Ca、Fe、K、Mg、Na、Ti、Si 1、计算灰分(A): 因为灰分组成成分重要是Al2O3、CaO、Fe2O3、K2O、MgO、Na2O、TiO2、SiO2,一般这八种成分合占灰分的96%左右,根据测得的Al、Ca、Fe、K、Mg、Na、Ti、Si元素浓度,同时根据Al、Ca、Fe、K、Mg、Na、Ti、Si八种元素与O元素的原子量比值,可以配比出灰分中的O元素所占总重量,从而得到Al2O3、CaO、Fe2O3、K2O、MgO、Na2O、TiO2、SiO2八种成分的总重量,再除以系数0.96,得到灰分的重量。以下为各种元素原子量: 原子量: Mg 24.305 Ca 40.08 Na 22.98977 Si 28.0855 Al 26.98154 Fe 55.847 Ti 47.90 K 39.0983 C 12.011 H 1.0079 O 15.9994 N 14.0067 S 32.06 2、计算水分(M)和挥发分(V): 电厂燃用煤种绝大多数为烟煤,少数为无烟煤和褐煤,将电厂燃用煤种以烟煤为准计算挥发分中的成分,《火电厂煤质检测技术》中总结出,已知烟煤中挥发分主要成分如下: 总共有C、H、O三种元素,按其原子量计算3种元素质量比值如下: C 6.187484848484848484848484848483 H 2.476712947658402203856749311294 O 2.644528925619834710743801652891 除去相应的H2O的配比之后得到剩余C:H比值: H2O占2.977719008264462809917355371901

工业分析考试试卷及答案

《工业分析》考试试卷(A 卷) 一、单项选择(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01.标准的有效期是 年。 ( ) A 、 三年 B 、四年 C 、 五年 D 、六年 02.分光光度法与 有关。 ( ) A 、入射光的波长 B 、液层的高度 C 、溶液的浓度 D 、溶液的多少 03. 对工业气体进行分析时,一般测量气体的( )。 A 、重量 B 、体积 C 、物理性质 D 、化学性质 04. 不能用于分析气体的的仪器是 。 ( ) A 、折光仪 B 、奥氏仪 C 、电导仪 D 、色谱仪 05. 在国家、行业标准的代号与编号GB 18883-2002中GB 是指( )。 A 、强制性国家标准 B 、推荐性国家标准 C 、推荐性化工部标准 D 、强制性化工部标准 06. 测定水样化学需氧量,取水样100mL ,空白滴定和反滴定时耗用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分别为和,其浓度为L ,该水样的化学需氧量为( ) A 40mg/L ; B 160mg/L ; C 80mg/L ; D 8mg/L 07、分析纯化学试剂标签颜色为: ( ) A 、绿色 B 、棕色 C 、红色 D 、蓝色 08、液态物质的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 A 、温度越高,粘度越大 B 、温度越高、粘度越小 C 、温度下降,粘度增大 D 、没有关系 09、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 ( ) A 、基准试剂 B 、化学纯试剂 C 、分析纯试剂 D 、优级纯试剂 10、使用碳酸钠和碳酸钾的混合熔剂熔融试样宜在______坩锅进行。 A 、银; B 、瓷; C 、铂; D 、金 二、填空(每空1分,共32分) 0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我国标准分为 、 、 、 。 02.煤的工业分析是指包括 、 、 、 四个分析项目的 总称。 03. 试样的制备过程大体分为 、 、 、 四个步骤。 04. 肥料三要素是指 、 、 。 05. 煤其中主要含有C n H m ,CO 2,O 2,CO ,CH 4,H 2,N 2等气体,根据吸收剂的性质,分析煤气时,吸收顺序应该为 吸收 , 吸收 , 吸收 , 吸收 后再用燃烧法测定 和 ,最后剩余的气体是 。 06. 煤的发热量的表示方法有三种,即 、 、 。 07. 对于钢铁中碳的分析,通常都是采用转化为 的方式进行分离富集的。 08. 试样的分解方法一般有 和 。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01. 艾士卡-BaSO 4重量法测定煤中全硫所采取的艾士卡试剂的组成是什么?各个试剂的作用是什么? 02. 彼得曼试剂的组成是什么?03. 用氯化铵重量法测定二氧化硅时,使用氯化铵的目的是什么?

工业分析与分离经典试题答案

1.工业分析所用的分析方法,按其在生产上的应用及完成时间不同可分为标准分析法和快速分析法. 2.快速分析法的特点是分析速度快,分析误差往往比较大. 3.自然界的水称为天然水. 4.天然水可分为降水,地面水和地下水三大类. 5.用采样器从一个采样单元中一次采得的一定是物料叫子样. 6.含并所有采样的子样称为原始平均式样. 7.含有所有采取的子样称为原始平均式样. 8.应采取一个原始平均式样的物料的总量称为分析化学子样单位. 9.工业物料按其特性值的变异性类型可以分为两类即均匀物料和不均匀物料. 10.在一个采样对象中应布采集样品较好的个数称为子样数目. 11.在运输工具上斜线发布点.置,末个子择点至少距车角1cm. 12.在物料堆中采样,应将表层0.1m厚的部分用铲子锄去. 13.通过机械是人工发将大块的物料粉碎成一定细度物料的过程称为破碎. 14.将最大颗粒的物料分散至25cm左右,称为粗碎 15.将最大颗粒的物料分散至25cm左右,称为粗碎 16.将2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5cm左右的称为中碎 17.将2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5cm左右的称为中碎 18.将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0.15cm左右的称为细碎 19.将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0.15cm左右的称为细碎 20.将0.1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0.074cm以下的称为粉碎 21.将0.1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0.0745cm以下的称为粉碎 22.试样的制备一般经过破碎,过筛.混匀,缩分,四个工序 23.粉碎后的物料需经过筛分.使物料达到要求的粒度. 24.混匀的方法有人工混匀和机械混匀两种 25.在不改变物料平均组成的情况下,通过步骤,逐步减少试样的过程称为缩分. 26.常用的缩分的分析方法有分样器缩分法和四分法. 27.将试样与酸性熔剂混合,置于适当的容器中,早高温下进行分解,生成易溶于水的产物,称为熔融分解法. 28.常用的碱性熔剂有Na2NO2,K2CO3,NaOH等. 29.在硅酸盐系统分析中,常用采用Na2CO3,而不是K2CO3. 30.艾士卡试剂法测矿石中全硫量属于烧结分析法. 31.在用Na2CO3熔融时,应才采用铂坩埚 32.在用Na2CO3熔融时,应采用镍坩埚. 33.水质指标按其性质可分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微生物指标三类.

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

实验二煤的国标法工业分析 在国家标准中,煤的工业分析是指包括煤的水分(M )、灰分(A )、挥发分(V )和固定碳(FC) 四个分析项目指标的测定的总称。煤的工业分析是了解煤质特性的主要指标,也是评价煤质的基本依据。通常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是直接测出的,而固定碳是用差减法计算出来的。 煤中分析水分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煤中水分的测定方法及原理。 ○2了解水分测定的用途。 二、实验原理 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置于105~110℃干燥箱中,在干燥氮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然后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质量分数。 三、实验试剂和仪器设备 (1)鼓风干燥箱:带有自动控温装置,能保持温度在105~110℃范围内。(2)玻璃称量瓶:直径40mm,高25mm,并带有严密的磨口盖。(3)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或粒状无水氯化钙。(4)分析天平:感量0.1mg。 四、实验前的准备 事先经过鼓风干燥箱充分干燥过的玻璃称量瓶。 五、实验步骤 本实验使用空气干燥法:(实验是对烟煤进行测试) (1)在预先干燥并已称量过的称量瓶内称取粒度小于0.2mm的空气干燥煤样(1±0.1)g,称准至0.0002g,平摊在称量瓶中。 (2)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鼓风并已加热到105~110℃的干燥箱中。 在一直鼓风的条件下,烟煤干燥1h,无烟煤干燥1~1.5h。(注:预先鼓风是为了使温度均匀。将装有煤样的称量瓶放入干燥箱前3~5min就开始鼓风。)

(3)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4)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min,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的质量减少不超过0.0010g或质量增加时为止。在后一种情况下,采用质量增加前一次的质量为计算依据。水分在2.00%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 六、实验记录和结果计算 空气干燥煤样的水分=煤样干燥后失去的重量÷称取的煤样重量 七、注意事项 进行检查性干燥过程,每次30min,直到两次连续的干燥煤样质量减少不超过0.0010g,或质量增加是为止在后一种情况下,以质量增加前一次的质量为准,水分在2.00%以下时不必进行干燥性检查。 思考题 水分分析测定前要做那些准备? 煤灰分产率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煤中灰分的测定方法及原理。 ○2了解煤的灰分与煤中矿物质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将装有煤样的灰皿由炉外逐渐送入预先加热至(815±10)℃的马弗炉中灰化并灼烧至质量恒定。以残留物的质量占煤样质量的百分数作为煤样的灰分。三、实验仪器、设备 (1)马弗炉:炉膛具有足够的恒温区,能保持温度为(815±10)℃。炉后壁的上部带有直径为(25~30)mm的烟囱,下部离炉膛底(20~30)mm处有一个插热电偶的小孔,炉门上有一个直径为20mm的通气孔。马弗炉的恒温区应在关闭炉门下测定,并至少每年测定一次,高温计(包括毫伏计和热电偶)至少每年校准一次。(2)灰皿:瓷质,长方形,底长45mm,底宽22mm,高14mm。

煤的工业分析

实验1煤的工业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2. 了解煤的使用性能及煤种的判断方法。 3. 学会用经验公式计算煤的低发热量。 二、实验原理 固体燃料煤是由极其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组成的,通常包含碳(C)、氢(H)、氧(0)、氮(N)、 硫(S)五种元素及部分矿物杂质(灰分A)和水分M。对煤进行成分分析,常采用元素分析和工业分析两种方法。其中元素分析可参照GB476—79《煤的元素分析方法》进行;而工业分析则是我国工矿企业中采用的一种简易分析方法,即通过对实验室中的空气干燥基煤样所含挥发分V、固定碳FC、灰分A和水分M进行测定以得到煤的工业分析成分的方法。若分别以Vad、FCad、Aad和Mad,表示空气干燥基下煤样中挥发分、固定碳、灰分和水分的重量百分含量,则有: Vad+ Fcad+Aad + Mad = 100 工业分析方法由于比较简单,一般工厂都可进行,且对于了解固体燃料的使用性能已能满足要求,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实验中所遵循的原理为热解重量法,即根据煤样中各组分的不同物理化学性质控制不同的温度和时间,使其中的某种组分发生分解或完全燃烧,并以失去的重量占原试样重量的百分比作为该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其中对水分的分析采用常规测定的方法进行。鉴于空气干燥基下煤样中的水分为内在水分较难蒸发,故置于105?的鼓风干燥箱中干 燥,并进行检查,直至重量变化小于土0. 001g为止;对煤的灰分的,分析采用快速灰化法,即将煤样置于815C的马弗炉中灼烧40分钟,并检查其燃烧完全程度,直至重量变化小于土0. 001g为止;而对于挥发分,由于它是煤炭分类的重要指标之一,且是煤样在特定的条件下受热分解的产物,故采取将煤样放入带盖的瓷坩埚中,置于900± 10C的马弗炉中隔绝空气加热7分钟,冷却后称重,以失重减去水分即为挥发分重量。 上述各组分的计算式为: 水分:Mad =(失重/样品重)X 100 灰分:Aad=(灰重/样品重)X 100 挥发分:Vad=(失重/样品重)X 100- Mad

工业分析题目

工业分析考查试题 专业:应用化学(师范类)姓名:侯丹学号:2 1.试样的制备过程一般包括几个步骤? 答:一般包括破碎、过滤、混合、缩分等步骤 2.分解试样常用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哪两类?什么情况下采用熔融法? 答:溶解法和熔融法。用酸不能分解或分解不完全的试样常采用熔融法。 3.酸溶法常用的溶剂有哪些? 答:有盐酸、硝酸、硫酸、磷酸、氢氟酸、高氯酸等 4.水质指标是指什么?有哪些水质指标?水质标准是指什么? 答:水质是指水与水中杂质共共同表现的综合特征,评价水质优劣和受污染程度的参数,称为水质指标.水质指标通常可分为物理性指标、化学性指标和生物性指标三类。水质标准是指权威组织在具体应用中所限定的水质指标范围。 5.溶解氧的测定原理是什么?测定中的干扰因素有哪些?如何消除,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才能得到可靠的结果? 答:基本原理是利用氧在碱性介质中的氧化性。当水样中含有亚硝酸盐时会干扰测定,可加入叠氮化钠使水中的亚硝酸盐分解而消除干扰。其加入方法是预先将叠氮化钠加入碱性碘化钾溶液中。2、如水样中含氧化性物质(如游离氯等),应预先加入相当量的硫代硫酸钠去除。3、如水样中含Fe3+达100—200mg/L时,可加入1mL40%氟化钾溶液消除干扰。 6.水中总铁含量测定的方法有哪些? 答:1.火焰原子吸收法2.邻二氮杂菲(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 7.水中氯化物和硫酸盐的测定方法有哪些? 答:水中氯化物一般采用银量法测定。硫酸盐采用硫酸钡质量法 8. 煤的分析有哪几类分析方法?煤的工业分析一般测定那些项目? 答:煤的分析检验,根据目的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分析项目有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发热量、矿物质。 9. 煤中的水分以什么形态存在?应如何测定? 答:可分为两类化合水和游离水。可有三种方法测定通氮干燥法、甲苯蒸馏法、空气干燥法。 10. 综述硅酸盐样品中二氧化硅的测定方法进行并简述其基本原理?

什么是煤的元素分析与工业分析

1.什么是煤的元素分析与工业分析? 答:元素分析法就是研究煤的主要组成成分。煤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碳(C),氢(H),氧(O),氮(N),硫(S),灰分(A),水分(M).其中碳、氢、硫是可燃成分。硫燃烧后生成SO2及少量SO3,是有害成分。煤中的水分和灰分也都是有害成分。 通过元素分析可以了解煤的特性及实用价值。但元素分析法较复杂。发电厂常用较用简便的工业分析法,可以基本了解煤的燃烧特性。 煤的工业分析是把煤加热到不同温度和保持不同的时间而获得水分,挥发分,固定碳,灰分的百分组成. 2.链条锅炉炉拱的作用是什么? 答:链条锅炉的炉拱分为前拱和后拱,与炉排一起构成燃烧空间。 前拱(辐射拱):位于炉排的前部,主要起引燃作用。吸收来自火焰和高温烟气的辐射热,并辐射到新煤上,使之升温、着火。 后拱: 位于炉排后部,主要作用是引导高温烟气,属对流型炉拱。后拱具体作用如下: 1)引燃:从引燃看,前拱是主要的;后拱通过前拱起作用,是辅助的。 2)混合:后拱输送富氧的烟气至前拱区,使之与那里的可燃气体相混合。前拱一般短,后拱的输气路程较长。后拱烟气的流动速度高,所产生的扰动混合大。 从混合上看,后拱的作用是主要的。 3)保温促燃:后拱可有效地防止炉排面向炉膛上部放热,能有效地提高炉排后部的炉温,起保温促燃作用。 3.什么是自然水循环?自然水循环是怎样形成的? 答:依靠下降管中的水和上升管中的汽水混合物之间的密度差进行的水循环,称为自然水循环。 在自然循环锅炉中,下降管一般在炉外不受热,而上升管是在炉内受热,水在上升管中吸收热量后,逐渐成为汽水混合物,其密度减小。这样,下降管与上升管工质之间就产生了密度差,密度差所产生的压差作为推动力,推动工质在循环回路中流动。这种循环流动,没有依靠外力,只靠工质本身状态变化后所产生的密度差,作为推动工质循环流动的动力,所以称为自然水循环。 4.简述自然水循环的工作过程。 答:自然循环回路由上升管、下降管、汽包和下集箱组成。 工作循环过程:欠热水或饱和水自汽包进入下降管,流经下集箱后进入上升管,在上升管中欠热水受热并在A点开始蒸发,上升管中的汽水混合物进入汽包中的汽水分离器进行汽水分离,分离出来的汽由汽包上部的引出管送至过热器,分离出来的饱和水与从省煤器来的给水混合后进入下降管继续循环。

煤的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

煤的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 1、煤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 煤是一种远古植物残骸经长期地质变化形成的可燃性生物岩。它是由碳、氢、氧、硫、氮等化学元素组成的复杂有机物的混合物。具有多极性集团和发达的毛细管,可以吸附水而成为内在水。对于年轻的煤,变质程度较浅,毛细管较发达,亲水性较强,反应活性较好。随着煤龄的变长,变质程度加深,毛细管状况变差,内表面减少,内在水份减少。表现为憎水性增强,反应活性较差。 煤的工业利用价值可以通过工业分析得到: (1)水份(Mad) 煤中的水份按存在形态可以分为三种: ①外在水,也称游离水。是在开采、运输、贮存过程中带入的水份。一般附着于煤的外表和直径大于1.0E-5cm的大毛细管中。在空气中,外在水份可以自然风干。外在水份与外在条件有关,而与煤质本身无关。 ②内在水份,也称吸附水。以吸附的方式存在于较小的毛细管中(直径小于1.0E-5cm)。一般在100多度下恒温能够除去。内在水份的含量和煤质有关,是影响成浆性的重要因素。 ③结晶水,也称化合水。是煤中无机化合物的水化物中所含的水。如硫酸钙(CaSO4?2H2O)、高岭土(AL2O3?2SiO2?2H2O)等。结晶水一般在200多度下恒温能够除去。 (2)灰份(Aad)

灰份是煤样在815±10℃燃烧至恒重时残留物的重量分率。 煤中的灰份高,相对降低了含碳量。灰份在气化炉中是无用而有害的物质。无用是不参加化学反应,不能生成合成气的有效成分。有害是灰份熔融要消耗热量,增加比氧耗和比煤耗。溶渣会冲刷、侵蚀向火面砖,缩短耐火砖的使用寿命。并且灰份高会增大粗合成气的水气比,并增大渣水系统的负荷。 灰份的主要组成是:SiO2、AL2O3、Fe2O3、CaO、MgO、TiO2、SO3等。这些组分的熔化温度决定了灰份的熔点。如果灰份中SiO2+AL2O3所占比例愈大,灰份的熔点愈高。因为这两种成分的特点是熔点极高。其他成分如Fe2O3、CaO、MgO的含量越多时,则灰熔点越低。通常用下式判断灰份熔融的难易程度: SiO2+ AL2O3/CaO+MgO+ Fe2O3 当比值大于1小于5时易熔,比值大于5时难熔。 由于多原料浆加压气化是液态排渣,因此,灰熔点对选择最佳的气化温度是很重要的,灰熔点和灰的粘温特性决定了气化的操作温度。灰熔点一般分为四个温度:初始变形温度(IT)、软化温度(ST)、半球温度(HT)、流动温度(FT)。多原料浆溶渣气化工艺,一般在高于灰熔点的流动温度(FT)30-50℃下操作,使灰呈熔融态沿气化炉耐火砖流下。 (3)挥发份(Vad) 挥发份是煤样在900±10℃下隔绝热空气加热7分钟后的失重率扣去水份的数值。煤的挥发份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关,变质程度较

工业分析习题

试样分解的目的和关键是什么?试样分解时选择溶剂的原则是什么? 解:目的:使样品中的被测组分全部转变为适于测定的状态。 关键:(1)保证样品中的被测组分全部地,毫无损失地转变为测定所需要的形态。 (2)要尽可能地避免带入对分析有害的物质。 选择溶(熔)剂的原则:(1)所选溶剂能将样品中待测组分转变为适于测定的形态。 (2)不能有损失或分解不完全的现象。 (3)不能再试剂中引入待测组分。 (4)有事根据选样者的要求,还要保持样品中待测组分的原有形态,或者样品中待测组分原有的不同形态全部转变为呈某一指定的形态。 湿法分解法和干法分解法各有什么缺点? 答(1)湿法分解有点 (1)酸较易提纯分解时不致引入除氢意外的阳离子。(2)除磷酸外,过量的酸较易用加热除去(3)酸法分解的温度较低对容器腐蚀小,操作简单。 缺点:湿法分解的能力有限,对有些试样分解不完全,有些易挥发组分在加热分解试样时可能会挥发损失。 (2)干法分解的优点:最大的优点,就是只要溶剂及处理方法选择适应许多难分解的试样均可完全分解。 缺点:(1)操作不如湿法方便(2)腐蚀性大 熔融和烧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熔融:也称全融法分解法。定在高于熔点的温度下融化分解,溶剂与样品之间反应在液相与固液之间进行,反应之后成为均一融解体。 烧结:也称半融分解法,他是在地狱溶剂熔点的温度下烧结分解,溶剂与样品之间的反应发生在固相之间;由于温度升高而两种结晶物质可能发生短暂的机械碰接,是质点晶格发生震荡而引起的。 主要区别:分解的温度的区别和分解后物质的形态 何谓岩石全分析?它在工业建设中有何意义? 答:岩石、矿物和矿石中的化学成分成分比较复杂,且组分含量随它们形成条件不同而工业分析者对岩石,矿物,矿石中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全面的测定,称为全分析。 意义:首先,许多岩石和矿物是工业上,国防上的重要材料和原料;其次,有许多元素,如锂,铍,等提取,主要硅酸盐岩石;第三,工业生产过程中常需要对原料,中间产品及废渣进行与岩石全分析,以指导、监控生产工艺过程及对产品质量进行鉴定。 组成硅酸盐岩石矿物的主要元素有哪些?硅酸盐全分析通常测定哪些项目? 答:主要元素有氧,硅,铝、铁、钙、镁、钠、钾,其次锰、钛、钴、硼、锆、锂、氖、氟、硫、磷、碳等,某些矿物和岩石还含有铬、钒,稀土元素,锶、铜、镍等金属元素。 通常测定13~16各项目;13个项目包括: Si02,AL2O3,FeO,Fe2O3,CaO,MgO,Na2O,K20,TiO2,MnO2,P2O5,H2O-,烧失量;16项分析包括:上述13项中去掉烧失量,再加上H20+,CO2,S和C。 碳酸盐岩石的主要成分是神马?主要伴生,共生的元素有哪些?碳酸盐岩石的简项分析通常测定哪些项目?全分析通常测定哪些项目?

工业分析与分离经典试题答案教学内容

工业分析与分离经典 试题答案

1.工业分析所用的分析方法,按其在生产上的应用及完成时间不同可分为标准分析法和快速分析法. 2.快速分析法的特点是分析速度快,分析误差往往比较大. 3.自然界的水称为天然水. 4.天然水可分为降水,地面水和地下水三大类. 5.用采样器从一个采样单元中一次采得的一定是物料叫子样. 6.含并所有采样的子样称为原始平均式样. 7.含有所有采取的子样称为原始平均式样. 8.应采取一个原始平均式样的物料的总量称为分析化学子样单位. 9.工业物料按其特性值的变异性类型可以分为两类即均匀物料和不均匀物料. 10.在一个采样对象中应布采集样品较好的个数称为子样数目. 11.在运输工具上斜线发布点.置,末个子择点至少距车角1cm. 12.在物料堆中采样,应将表层0.1m厚的部分用铲子锄去. 13.通过机械是人工发将大块的物料粉碎成一定细度物料的过程称为破碎. 14.将最大颗粒的物料分散至25cm左右,称为粗碎 15.将最大颗粒的物料分散至25cm左右,称为粗碎 16.将2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5cm左右的称为中碎 17.将2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5cm左右的称为中碎 18.将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0.15cm左右的称为细碎 19.将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0.15cm左右的称为细碎 20.将0.1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0.074cm以下的称为粉碎 21.将0.1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0.0745cm以下的称为粉碎 22.试样的制备一般经过破碎,过筛.混匀,缩分,四个工序 23.粉碎后的物料需经过筛分.使物料达到要求的粒度. 24.混匀的方法有人工混匀和机械混匀两种 25.在不改变物料平均组成的情况下,通过步骤,逐步减少试样的过程称为缩分. 26.常用的缩分的分析方法有分样器缩分法和四分法. 27.将试样与酸性熔剂混合,置于适当的容器中,早高温下进行分解,生成易溶于水的产物,称为熔融分解法. 28.常用的碱性熔剂有Na2NO2,K2CO3,NaOH等. 29.在硅酸盐系统分析中,常用采用Na2CO3,而不是K2CO3. 30.艾士卡试剂法测矿石中全硫量属于烧结分析法. 31.在用Na2CO3熔融时,应才采用铂坩埚 32.在用Na2CO3熔融时,应采用镍坩埚. 33.水质指标按其性质可分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微生物指标三类.

工业分析化学经典试题答案02

第三章煤分析 一、填空题: 1. 煤是由有机质、矿物质和水组成。 2. 煤中的有机质主要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 3.煤的工业分析项目有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含量等四项4. 煤的元素分析是指煤中碳、氢、氧、氮、硫五个项目煤质分析的总称。 5. 制样的目的是将采集的煤样,经过破碎、混合和缩分等程序制备成能代表原来煤样的分析用煤样。 6. 根据水分的结合状态煤中水分可分为游离水和结晶水两大类。 7. 煤中的硫通常以无机硫和有机硫两种状态存在。 8.艾士卡试剂的成分是Na2CO3和MgO的混合物。 9. 煤的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 二、问答题: 1.煤的工业分析包括哪些项目? 答案:煤的工业分析项目有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含量等四项2 什么是煤的灰分?煤的灰分来自矿物质有哪几种情况?煤的灰分测定有几种方法? 答案:煤的灰分是煤完全燃烧后剩下的残渣,是煤中矿物质在煤燃烧过程中经过分解、化合反应后的产物,用符号A表示。 灰分来源与这几种情况:

首先,原生矿物质:成煤植物中所含的无机元素; 其次,次生矿物质:煤形成过程中混入或与煤伴生的矿物质; 第三,外来矿物质:煤炭开采和加工处理中混入的矿物质 测定煤灰分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缓慢灰化法和快速灰化法 3 什么是煤的挥发分?如何测定煤的挥发分? 答案:将煤放在与空气隔绝的容器内,在高温下经一定时间加热后,煤中的有机质和部分矿物质分解为气体释出,由减小的质量再减去水的质量即为煤的挥发分 因为煤中可燃性挥发分不是煤的固有物质,而是在特定条件下,煤受热的分解产物,而且其测定值受温度、时间和所用坩埚的大小、形状等不同而异,测定方法为规范性试验方法,因此所测的结果应称为挥发分产率,用符号V表示。 测定过程:称取空气干燥煤样1.0±0.01g,于已在900±10℃灼烧恒量的专用坩锅内,轻敲坩埚使试样摊平,然后盖上坩埚盖,置于坩埚架上,迅速将坩埚架推至已预先加热至900±10℃的高温炉的稳定温度区内,并立即开动秒表,关闭炉门。准确灼烧恰好7min,迅速取出坩埚架,在空气中放置5~6min,再将坩锅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计算挥发分产率。 4艾氏卡法测定煤中全硫所采取的艾氏卡试剂的组成是什么?各个试剂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2份化学纯MgO+ 1份化学纯无水Na2CO3。(2)艾士卡试剂中的MgO能疏松反应物,使空气进入煤样,同时也能与SO2和SO3

工业分析总复习题答案

总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仅供参考) 一、选择题 1.国家标准的有效期是年。( C ) A.三年B.四年C.五年D.六年 2.在标准代号与编号GB/T176-2008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中“GB/T”是指(B )。 A.强制性国家标准B.推荐性国家标准C.强制性化工部标准D.推荐性建材部标准3.硫在钢铁中是元素。( B ) A.有益B.有害C.无作用D.少量有益、大量有害 4.普钙磷肥的主要有效成分为。( C ) A.磷酸钙B.磷酸一氢钙C.磷酸二氢钙D.游离磷酸 5.测定水样化学需氧量,取水样100mL,空白滴定和反滴定时耗用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分别为15.0 mL和5.0 mL,其浓度为0.10mol/L,该水样的化学需氧量为( B )。 A.40 mg/L B.160 mg/L C.80 mg/L D.8 mg/L 6.分析纯化学试剂标签颜色为。( D ) A.绿色B.兰色C.棕色D.红色 7.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试剂。( A ) A.基准B.化学纯C.分析纯D.工业纯 8.使用碳酸钠和碳酸钾的混合溶剂熔融试样宜在坩埚中进行。(B ) A.瓷B.银C.铂D.金 9.试样的采取和制备必须保证所取试样具有充分的。( A ) A.代表性B.唯一性C.针对性D.正确性 10.不属于钢铁检测中五大元素的是。( B ) A.硫B.铁C.锰D.磷 11.下列元素中,哪个不是肥料的主要元素( C )。 A.氮B.磷C.硫D.钾 12.氟硅酸钾法测二氧化硅所用标准溶液是( B )。 A.Na2CO3 B.NaOH C.EDTA D.HCl 13.煤的挥发分测定时,盛装试样的器皿是( B )。 A.玻璃器皿B.一种带盖瓷坩埚C.灰皿D.称量瓶 14.容量法测定硅酸盐中钙、镁离子时所用标准溶液是( C )。 A.Na2CO3 B.NaOH C.EDTA D.HCl 15.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钙测定时,所用标准溶液是( C )。 A.苯甲酸B.NaOH C.EDTA D.HCl 16.某溶液主要含有Ca2+、Mg2+及少量Al3+、Fe3+,在pH=10时加入三乙醇胺后,用EDTA 滴定,用铬黑T为指示剂,则测出的( B )的含量。 A.Mg2+ B.Ca2+、Mg2+ C.Al3+、Fe3+ D.Ca2+、Mg2+、Al3+、Fe3+ 17.欲测定SiO2的正确含量,需将灼烧称重后的SiO2以HF处理,宜用下列何种坩埚( B )。A.瓷坩埚B.铂坩埚C.镍坩埚D.刚玉坩埚 18.优级纯、分析纯、化学纯试剂的瓶签颜色依次为( A )。 A.绿、红、蓝B.红、绿、蓝C.蓝、绿、红D.绿、蓝、红 19.优级纯、分析纯、化学纯试剂的代号依次为(A )。

习题_工业分析

习题 一、填空题 1.工业分析所用的分析方法,按其在生产上的应用及完成时间不同可分为标准分析法和快速分析法。 2.快速分析法的特点是分析速度快,分析误差往往比较大。 3.自然界的水称为天然水。 4.天然水可分为降水,地面水和地下水三大类。 5.用采样器从一个采样单元中一次采得的一定是物料叫子样。 6.含并所有采样的子样称为原始平均式样。 7.含有所有采取的子样称为原始平均式样。 8.应采取一个原始平均式样的物料的总量称为分析化学子样单位。 9.工业物料按其特性值的变异性类型可以分为两类即均匀物料和不均匀物料。 10.在一个采样对象中应布采集样品较好的个数称为子样数目。 11.在运输工具上斜线发布点。置,末个子择点至少距车角1cm。 12.在物料堆中采样,应将表层0.1m厚的部分用铲子锄去。 13.通过机械是人工发将大块的物料粉碎成一定细度物料的过程称为破碎。 14.将最大颗粒的物料分散至25cm左右,称为粗碎 15.将最大颗粒的物料分散至25cm左右,称为粗碎 16.将2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5cm左右的称为中碎 17.将2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5cm左右的称为中碎 18.将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0.15cm左右的称为细碎 19.将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0.15cm左右的称为细碎 20.将0。1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0.074cm以下的称为粉碎 21.将0。15cm左右的物料分散至0.0745cm以下的称为粉碎 22.试样的制备一般经过破碎,过筛。混匀,缩分,四个工序 23.粉碎后的物料需经过筛分。使物料达到要求的粒度。 24.混匀的方法有人工混匀和机械混匀两种 25.在不改变物料平均组成的情况下,通过步骤,逐步减少试样的过程称为缩分。 26.常用的缩分的分析方法有分样器缩分法和四分法。 27.将试样与酸性熔剂混合,置于适当的容器中,早高温下进行分解,生成易溶于水的产物,称为熔融分解法。 28.常用的碱性熔剂有Na2NO2,K2CO3,NaOH等。 29Na2CO3,而不是K2CO3。 30.艾士卡试剂法测矿石中全硫量属于烧结分析法。 31.在用Na2CO3熔融时,应才采用铂坩埚 32.在用Na2CO3熔融时,应采用镍坩埚。 33.水质指标按其性质可分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和微生物指标三类。 34.水中碱度是指水中含有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的量 35.水中含有的钙,镁离子的含量称为硬度。 36.水中含有的钙,镁离子的含量称为硬度 37.测定水的总硬度一般采用EDTA滴定法。 38.水中铁测定的显色剂为邻菲罗啉溶液 39.比色法测定水中总铁的波长为510nm。 40.溶解于水的氧称为溶解氧。 41.测定溶解氧时,在水样中加入的固氧剂为MnSO4和碱性KI溶液。 42N2S2O3 43.化学需氧量常用于表示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程度。 44Ag2SO4 45.煤的工业分析项目有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含量等四项

元素分析推算工业分析计算过程(需水分)

元素分析推算工业分析经验总结 一、总体思路 本模型的主要思路是: 1、 首先由已知的空气干燥基元素百分含量计算出高位发热量,通过公式将干燥无灰基 高位发热量,daf gr Q 转换成空气干燥基高位发热量,ad gr Q ; 2、 然后利用实现假设的收到基水分ar M 和空气干燥基水分ad M 代入,计算出收到基灰 分ad A ; 3、 将ad A 代入由工业分析计算,ad gr Q 的经验公式中,反推算出'ad M ,将' ad M 与实现假 设的ad M 相比较,如果' 2 ||10ad ad M M --≤,则继续往下计算出ad V 和ad FC ,得出最 后结果;如果' 2 ||10ad ad M M -->,则将' ()/2ad ad M M +代替ad M ,重复1、2步; 流程图如下: 二、具体计算步骤 1、 已知空气干燥基元素百分含量ad C 、ad H 、ad O 、ad N 、ad S ,经过假设的ar M 和ad M 计算出不同基准间的换算系数K 列表如下:

因为100ad ad ad ad ad ad ad A C H O N S M =------ 通过换算系数计算出daf C 、daf H 、daf O 、daf N 、daf S 和d A 2、 通过中国煤炭科学院提出按煤种不同分别进行计算,已经推导出的利用元素分析值计算 我国各种煤的干燥无灰基高位发热量的半经验公式如下: 无烟煤、贫煤 ,335134092()33(10)daf gr daf daf daf daf d Q C H S O A =++--- 烟煤 ,33512989210529(10)daf gr daf daf daf daf d Q C H S O A =++--- 3、 通过干燥无灰基高位发热量,daf gr Q 计算空气干燥基高位发热量,ad gr Q 的公式如下: ,,100100 ad ad ad gr daf gr M A Q Q --= 同时通过工业分析计算,ad gr Q 的公式如下: 无烟煤 ,0335377ad gr ad ad Q K M A =-- 烟煤 (包括贫煤) ,1[100()]25ad gr ad ad ad Q K M A A =-+- 其中的0K 、1K 由下表查出: 通过上式求出' ad M 表2 无烟煤daf H 与0K 、' 0K 的对应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