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松 (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ell

Microsoft

罗璇、陈金菲儿、林浩、刘攀

2011-10-11

[键入称呼]

尚松

14-16世纪以法文的世俗诗歌谱写的复调歌曲的概称

起源

14世纪马肖(法国新艺术时期的重要人物)等作曲家的创作,一般采用诗歌和音乐的三种“固定形式”——分别为:维勒莱(Abba结构)、回旋歌(ABaAabAB结构)、叙事歌(AB结构)都是一些有固定格式的诗歌体裁,诗歌内容多为“宫廷之恋”,是世俗复调歌曲。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展

十四世纪后期的尚松有复杂的节奏和对位,勃垦地时期(十五世纪中叶和十六世纪)尚松以

清晰幽雅为特点,具体表现在歌词:更多使用世俗歌词,结构:分节形式、有四到五个声部,节奏:三拍子,音乐风格丰富,其具体发展如下:

第一代勃垦地

迪费:(清晰)保持传统风格,主要以回旋歌进行“固定形式”的创作,歌词大部分为爱情诗,以三声部织体为主,上声部为人声,下两个声部是器乐,其中三和弦因素增加,旋律更

加流畅。

第二代法-佛兰德

奥克冈:(曲折灵活)简洁传统,通常为三声部,但中间声部更为完美的与织体融为一体,

为了丰富织体运用了更多的模仿手法,其终止也经常是含混的。

第三代法-佛兰德

Dell

若斯坎:(1440-1521文艺复兴最重要作曲家)尚松的新旧交替大多体现在这一代的作曲家中,其变化如下:歌词有高雅的诗歌和流行的通俗的诗歌,五声部---俩声部为卡农,其他三个声部为自由模仿,四声部则更自由。

贡贝尔特 Nicolas Gombert :若斯坎的学生,开拓了若斯坎的模仿手法,音乐织体密,各声

部乐句交叠。

阿卡迪特 Arcadelt Jacob(1505-1568):弗兰德作曲家,共有126首尚松

卡列门斯 Clemens non Papa,Jacobus:尚松和复调的荷兰语歌词的格律诗篇常常配以民

间风格的旋律。

16世纪

发展了一种具有鲜明民族特性的、从此到曲都有典型的法国风格的尚松,音乐大多为描绘性的,音乐语言更加生动、新颖,题材广泛,除了抒情性的歌谣外,还有一些描绘性的歌谣,

如具体表现集市、战争和大自然景物等。整体上更加倾向于反映生活、描绘生活。既有模仿

又有同步节奏,音乐的开头要重复或再现。以雅内坎的抒情描绘性尚松最闻名,当中既有简

洁的和声式写法,又有复调模仿手法。

法国尚松或者巴黎尚松特指16世纪20年代末的巴黎世俗歌曲形式,一般按音节谱曲,强调规则的重音,根植于诗歌的韵律,节奏鲜明轻快,多为四声部织体,旋律多在高声部,带主

调音乐风格倾向。短小的重复构成aabc或abcd的结构,开头常用一长俩短的节奏-----称作

尚松节奏。

14—16世纪法国尚松音响风格听辨—与宗教歌曲的比较

文艺复兴时期,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音乐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曲家们不仅为大教堂、修道院创作弥撒曲、经文歌等宗教音乐,他们往往面向现实的生活

创作出更多的世俗音乐作品。随着城市文化的发展,各国出现了带有本国语言风格特征的世

俗音乐体裁,其中流传广泛的是法国尚松和意大利牧歌。法国尚松是一种四或五个声部的

无伴奏世俗合唱,不仅受到新兴市民的喜爱,在贵族中也很流行。

2

Dell

尚松是世俗音乐,但在作曲技法上依旧保留了复调音乐的传统,其与宗教音乐最大的区

别就是歌词内容大多反映社会生活,有喜剧性的或严肃的爱情内容,和一些描绘日常生活的

诗歌。作曲家们使用的曲式结构也变得多样,各声部织体逐渐走向相对独立,歌者在演唱时

不再拘泥于宗教音乐的咏唱内容,越来越多的是对生活的赞扬、情感的抒发。音乐功能不再

局限于为宗教服务,而是直接反映人们的生活。

法国香颂

词源

“香颂”,是法语中歌曲“chanson”的音译,现在已经成为法国或者法语歌曲的代名词。“Chanson”发音其实类似于“尚松”。从广义上说,香颂是指法语世俗歌曲,通常有独唱

合唱等形式,内容五花八门、包罗万象。香颂同时也是法国爱情流行歌曲的代名词,如今在

酒吧咖啡馆所传唱的那些复古怀旧的情歌和经典小资爵士乐曲已经成为香颂的代言。

发展

17世纪的世俗歌曲在广义上也可以叫做“尚松”。18世纪末,整个欧洲都盛行一种抒情歌曲,其曲风婉转柔和,歌词多为诗歌,整个歌曲是诗与乐的完美结合,呈现作曲家对诗歌的

主观认识,这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艺术歌曲”。法国的艺术歌曲也被称为香颂,迪帕克、

福雷、德彪西等都是艺术歌曲的行家。

结构

香颂的特色是由叙事部分的乐段与乐曲的反复部分架构而成,其形式之确立大约是在1900

年前后,就是一般人认为的“法国美好时代”(Belle Epoque)。后来经过时间的变迁,再

加上外来流行音乐要素的融入,终于形成今天这种多姿多彩、风华绝代的法国香颂新貌。她

的形式结构和主题描写当中,包含了大众歌曲、地方小调、民谣、情歌、哀歌、幻想、写实、文学、政治,以及抗议歌等,林林总总,五花八门。

经典曲目

3

Dell

法国香颂是那种坐在安静的咖啡馆或卧室落地窗前细细品味的音乐。法语的柔情绵长更给香

颂平添了一层神秘性感的色彩。说道香颂—chanson,一般人的脑海里马上就会浮现《枯叶》、《玫瑰人生》、《大海》,或是《巴黎的天空下》等等歌曲的旋律。这些都属于比较

老式的法国流行歌曲。

代表人物

“香颂女王” 伊迪斯·琵雅芙出生于1915年,本名为埃迪特·嘉斯森,她是一名杂技

演员和一名街道歌手的女儿。出生后不久,就被狠心的母亲遗弃,被姑母和祖母收养。她童

年时就对音乐狂热地喜爱,并在演出方面展现出惊人天赋。七岁那年,她就和在马戏团当演

员的父亲一同在西欧辗转演出。十多岁时,她和同父异母的姐姐一起成为流浪歌手,累了、

困了,就在廉价的小旅馆过夜。在她十九岁时,一个夜总会老板无意中听到了她夜莺般的歌声,从此,一个艺名为伊迪斯·琵雅芙的新星开始在舞台上展露锋芒。1952年,她凭一曲《心跳的感觉》(Padam Padam)勇夺法国唱片协会所设的唱片大奖。1998年,《玫瑰人生》登上“格莱美名人殿堂”。这首歌也将皮雅芙推向法国香颂天后的地位,几十年来,这首

歌被很多歌手以不同方式各自演绎。尽管伊迪斯48年的人生过于短暂,但她的歌至今仍被

世界各地的人所喜爱

1930年前后,是法国香颂(CHANSON)发展最具关键性的时期,那段期间,法国最具权威的ACC唱片大奖创设。1931年5月:由罗西妮鲍华耶所唱的“香颂”名曲“对我细诉爱语”,

在1931年5月所举办的第一届ACC唱片大奖上夺魁,这首歌曲除了促进了法国唱片工业的

蓬勃发展,也因为词曲优美,而被改编成14种语言风靡全球,正式揭开法国“香颂”迷人

的风华史。

《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

Des yeux qui font baiser les miens 他的双唇吻我的眼

Un rire qui se perd sur sa bouche 嘴边掠过他的笑影

Voila le portrait sans retouche 这就是他最初的形象

De l’homme auquel j’appartiens这个男人,我属于他

Quand il me prend dans ses bras 当他拥我入怀

Qu'il me parle tout bars 低声对我说话

Je vois la vie en rose 我看见玫瑰色的人生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