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评估 第四章 常见症状评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痰液粘稠、无力咳 嗽或术后引起的无效咳嗽有关。
2、睡眠型态紊乱 与夜间频繁咳嗽影响睡 眠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长期频 繁咳嗽导致能量消耗增加、营养摄入不足 有关。
4、潜在并发症:自发性气胸,窒息。
(2)弛张热:体温高达39 ℃以上,体温最 低时仍高于正常,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 >2 ℃。
(3)间歇热:发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 体温可上升至39 ℃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数 日,然后下降至正常。
(4)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
(5)波状热:体温逐渐升高达39 ℃以上, 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如此反复 多次,体温呈波状起伏。
1、头痛: ①颅内血管性病变;②颅内占位 性病变伴颅内高压;③血管性头痛或神经 官能症;④全身性或颅内感染性疾病;⑤ 眼源、鼻源或牙源性头痛。
2、胸痛 ①胸壁胸廓疾病;②胸壁炎症; ③心绞痛;④急性心肌梗死;⑤食管疾病; ⑥自发性气胸、胸膜炎;⑦肺梗死;⑧带 状疱疹;
3、腹痛 ①胃、十二指肠疾病;②胆结石; ③小肠疾病;④阑尾炎;⑤结肠疾病;⑥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4、患病以来精神状态、食欲、体重、睡眠 及大小便等一般情况;
5、患病后诊疗经过; 6、询问传染病接触史等。
1、体温过高 与病原体感染有关;与相关 原因所致的体温 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有关;
2、体液不足 与出汗过多、液体摄入不足 有关;
3、营养失调 与长期发热代谢率增高及营 养摄入不足有关;
4、潜在并发症;休克。
一、病因与发生机制
1、呼吸系统疾病 为引起咳嗽与咳痰最常 见的病因。
2、胸膜疾病 3、循环系统疾病 4、神经精神因素 5、发生机制⑴咳嗽;⑵咳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㈠临床特点
1、咳嗽性质 干咳或刺激性呛咳;咳嗽多 痰;
2、咳嗽时间 晨间咳嗽;夜间咳嗽; 3、咳嗽音色 短促的轻咳、咳而不爽;伴
(2)慢性腹痛:起病缓慢,病程长,或为 急性起病后腹痛迁延不愈或间歇性发作。 多由于:
①胃、十二指肠溃疡;
②腹腔内脏器的慢性炎症;
③慢性胃扭转、慢性肠扭转;
④腹内实质性脏器因病变而肿胀,使其包 膜张力增加而发生的疼痛;
⑤腹内肿瘤; ⑥中毒与代谢障碍性疾病; ⑦神经、精神性疾病。
不同病因导致的疼痛,其疼痛的部位、程 度、性质、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各不相 同。
②内源性致热源:又称白细胞致热源,如 白介素、干扰素等,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 用于 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使体温
调定点上升,产热增多;另一方面使交感 神经兴奋,皮肤血管及竖毛肌收缩,停止 排汗,散热减少,从而导致产热大于散热, 体温升高引起发热。
1、发热分度 常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可分 为:
在正常情况下,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动
态平衡。各种原因导致产热增加或散热减 少,则可出现发热。
1、致热源性发热 包括①外源性致热源: 由各种微生物及其产物、无菌性坏死组织、 抗原-抗体复合物等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的大 分子物质,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使其 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源而引起发热 ;
(6)回归热:体温急骤上升至39 ℃或以上, 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高热期与 无热期各持续数天后规律性的交换。
1、发热出现的具体时间、季节,起病的缓 急,发热程度,是否进行过体温的测量和 记录;呈持续性还是间歇性;
2、是否伴有畏寒、寒战、大汗、盗汗;
3、是否伴有咳嗽、腹痛、皮疹等多系统症 状;
大家好
发热:机体由于致热源作用或其他原因
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体温高出 正常范围。
1、感染性发热:因各种病原微生物、寄生 虫感染引起。
2、非感染性发热 包括:①无菌性坏死组 织吸收;②抗原-抗体反应;③内分泌与代 谢性疾病;④皮肤散热减少;⑤体温调节 中枢功能障碍;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2、胸痛的常见病因 (1)胸壁、胸廓疾病; (2)呼吸系统疾病; (3)心脏与大血管疾病; (4)纵膈疾病; (5)其他。
(1)急性腹痛:起病急,病情重,转变快。 ① 腹腔内脏器官急性炎症;
②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③腹腔内脏器阻塞或扩张性疾病; ④腹腔内脏器扭转或破裂性疾病; ⑤腹腔内血管病变; ⑥腹壁病变; ⑦腹部牵涉痛;⑧急性腹痛。
1、评估有无疼痛相关病史和诱发因素; 2、疼痛的临床特点; 3、疼痛对病人的影响及伴随症状; 4、诊疗与护理经过;
1、头痛 与脑膜炎、脑外伤等引起颅内压 增高有关。
2、胸痛 与冠状动脉狭窄、阻塞导致心肌 缺血有感,与胸膜炎症、胸部损伤等有关。
3、腹痛 与胃肠平滑肌痉挛、胃酸刺激溃 疡面、肝脏肿瘤迅速增大使肝包膜被牵拉 等有关。
4、口腔黏膜改变 与发热所致口腔干燥有 关;
5、潜在并发症:惊厥; 6、潜在并发症:意识障碍。
机体受损伤性刺激所引起的不愉快主观感 觉和情感体验。按疼痛发生部位及传导途 径可分为6种类型:
1、皮肤痛; 2、内脏痛; 3、牵涉痛; 4、躯体痛; 5、神经痛; 6、假性痛。
1、头痛的常见病因 (1)颅内病变; (2)颅外病变; (3)全身性疾病; (4)神经官能症。
金属音;嘶哑性咳嗽;
4、咳嗽与体位 5、痰液特征
1、身体反应 2、心理反应
1、咳嗽伴高热; 2、咳嗽伴胸痛; 3、咳嗽伴大量咯血; 4、咳嗽同时咳大量泡沫痰。
1、评估有无咳嗽与咳痰相关病史或诱发因 素;
2、咳嗽与咳痰的临床特点; 3、咳嗽与咳痰对病人的影响; 4、诊疗与护理经过。
低热:37.3-38 ℃ 中度发热:38.1-39 ℃ 高热:39.1-41 ℃ 超高热:41 ℃以上
2、临床经过及特点 发热一般可经过三个 时期:
(1)体温上升期:分为骤升型和缓升型; (2)高热持续期 (3)体温下降期:分为骤降型和缓降型。
3、常见热型临床意义
(1)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 ℃间,24 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 ℃,持续数日或数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