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毕业设计1648折叠臂式高空作业车

机械毕业设计1648折叠臂式高空作业车
机械毕业设计1648折叠臂式高空作业车

摘要

本设计主要以小型折臂式高空作业车上、下臂结构为研究对象,对上、下臂进行结构和该车上`的设计。主要分两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根据高空作业车的最大高度10米,在满足作业高度的前提下,进行高空作业臂的结构设计:首先根据作业载荷使用要求选择作业臂材料类型;其次根据最大作业高度确定上、下长度;在经过受力分析利用强度来确定臂的截面尺寸,进而校核强度、刚度、稳定性,查看作业臂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对施加均布载荷和约束,进行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的分析,确定危险截面或危险点的应力分布及变形,最后画出作业臂的总装图。第二部分:液压控制部分主要是指控制上下臂变幅运动的液压缸。文中详细记录了高空作业机构上下臂液压缸的设计过程,在确定液压系统元件参数的基础上,完成了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计算。

关键词:折叠臂式高空作业车,折叠臂式液压系统设计,专用汽车,设计

I

ABSTRACT

In this paper , to” high-altitude vehicles”,under the arm to study de structure of the upper and the lower arm to the vehicles structure and the design of the hydraulic system,mainly conducted in two parts on,high-aititude vehicles under one of the largest 10 meters high degree of operating,to meet the high degree of operating under the premise of a high-aititude operations arm of the structural design ,first,the use of operating arm asked to choose the type of material and second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rgest Operating highly determined ,under the arm length ;another use of force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strength of the arm section size and location of the fuel tank of the hinged ;further strength ,stiffness,the stability of checking to see whether the size of the operating arm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to impose uniform loading and constraints ,structural strength and stiffness analysis, risk and danger point cross-section of the stress and deformation ,finally draw operating arm and hand ,arm parts under the plans .and hydraulic control of the mainly refers to control the movement from the top to bottom arm change hydraulic cyclinders .In a detailed record of the agencies operating at high altitude upper arm hydraulic cylinders and hydraulic cylinders under the arm of the design of process .In the determining the parameters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components ,based on the completion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desion and calculation.

Key words: Folded-arm high-altitude vehicles Folding arm type hydraulic system design Special V ehicle Design

II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绪论 .. (1)

1.1课题的背景 (1)

1.2小型折叠臂式高空作业车的发展概况 (2)

1.3国内外折叠臂式高空作业车的发展概况 (2)

1.4论文研究基本内容 (3)

第2章折叠臂式高空作业车作业臂设计 (4)

2.1高空作业臂选择 (4)

2.1.1高空作业臂分析 (4)

2.1.2作业臂作业状态主要技术参数 (4)

2.1.3 作业臂材料选择 (5)

2.2上下臂的计算与校核 (5)

2.2.1计算上下臂的长度 (5)

2.2.2 上臂截面尺寸的确定 (6)

2.2.3 对上臂进行强度校核 (8)

第3章折叠臂式高空作业车总体方案分析 (10)

3.1动力传动装置设计与分析 (10)

3.1.1设计要求 (10)

3.1.2动力传动装置的选择 (10)

3.2工作装置设计与分析 (11)

3.2.1支腿机构 (11)

3.2.2回转机构 (16)

3.2.3操作及安全防护装置 (17)

第4章回转机构设计计算 (19)

4.1回转机构设计 (19)

4.1.1确定圆柱滚子的最大载荷 (19)

4.1.2确定圆柱滚子的允许载荷 (21)

第5章液压系统设计计算 (22)

5.1 确定液压缸类型和安装方式 (22)

5.2 确定液压缸的主要性能参数和主要尺寸 (22)

5.2.1液压缸内径D的计算 (22)

5.2.2活塞杆直径d的计算 (24)

5.2.3缸壁厚的计算 (24)

5.2.4 缸体外径计算 (25)

5.3液压泵的选型计算 (25)

III

5.3.1、液压泵理论流量Q r (25)

5.3.2、油泵排量q (26)

5.3.3 油箱容积计算 (26)

5.3.4油管内径计算 (26)

致谢 (28)

参考文献 (29)

附录1 中文翻译.....................................................................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2 外文.............................................................................. 错误!未定义书签。

IV

V

第1章绪论

高空作业车是一种将作业人员、工具、材料等通过作业平台举升到空中指定位置进行各种安装的装置。维修等作业的专用高空作业机械,既属于专用汽车,又属于工程机械,是一种重要的施工设备。

高安全性,高作业效率和高环境适应性,其特殊性在于:一是载人高空作业.其作业安全性要求比一般工程车辆高,即所谓“高安全性”;二是施工场所环境的“非结构性”,即其工作环境不可预知并且多变,因此要求对环境具有”高适应性”;三是其经常用于抢修作业,并且多为室外或野外作业,作业环境条件差,所以要求其具有作业的“高效率”。

“城市用”工程车辆特征目前我国用户基本集中在城市或城镇,其工作环境条件比一般的运输车辆和工程机械要好,对其使用寿命的期望也高.因此,要求具有与一般工程车辆不同的特征要求:多功能:外形美观.涂装色彩既要有工程车辆的稳重,又要有轿车的活力.并且要长期保持。机动灵活:可适当装载货物,如作业用的工具、机具、材料等。可乘载作业班组人员,如电力行业的4~6人、路灯行业的3~5人,具有工程车辆的功能和轿车的舒适性。

多功能:国外高空作业车一般只有高空作业功能,车辆看起来非常简捷,而我国用户则要求附加的辅助功能很多.主要有臂架起重、平台小吊,载人、载货等。

目前国内生产的高空作业车几乎全部是折叠臂式的,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1.1课题的背景

本题以“GKZ14高空作业车”为研究对象,对该车的作业臂结构,液压系统进行设计。该型作业车的作业臂由上臂、下臂组成,下臂与底座铰接,上臂头部有工作平台。上下臂通过伸缩油缸调节臂的举升高度。传统力学方法设计是:根据高空作业车的需要,在满足举升高度的前提下,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的要求进行校核,确定截面尺寸,保证安全,设计过程中安全系数较大,造成制造成本增加,质量偏大等问题。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犹豫臂重较大产生车架断裂现象。由于伸缩臂在作业时位于十几米的高度,事关人身安全,因此,需要有一种较准确的设计计算方法。液压系统设计在高空作业车的设计里占重要地位,例如,起重工种装置主要由变幅机构组成,这一机构靠液压系统驱动,实现作业要求。液压系统元件可分为动力元件,控制元件,执行元件,辅助元件等。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国内外起重机市场和高空作业车市场对这两种产品的要求越来越大,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

1

益。

本研究课题,将以高空作业车升降臂结构以及液压系统为对象,根据作业高度和液压驱动部分进行结构设计,得出一种较为准确的设计方法。高空作业机械式在工程起重机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空作业设备,广泛应用在建筑、消防等行业。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对高空作业车的需求越开越多,要求工作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1.2小型折叠臂式高空作业车的发展概况

折叠臂式高空作业车采用的工作装置为液压驱动。

高空作业车的升降机构的稳定可靠是实现安全作业的必要条件之一,这

类装置的升降机构大多采用臂式或剪式升降机构,采用液压缸作为液压驱动力,液压缸需要随升降机构运动,因此液压缸与液压主回路需使用液压胶管

连接。因此液压缸作为升降时的动力,又作为施工作业时的升降机构的支撑

构件,因此液压缸及其连接管路对于整个系统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高空作业车是以反复循环的方式完成设备安装的作业车。高空作业车主

要由高空作业臂、工作平台、起升机构、动力系统、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等

六部分组成

1.3国内外折叠臂式高空作业车的发展概况

国外折叠臂式高空作业机械新兴行业,是在工程起重机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产业系统,只有二十几年的历史。目前,专业生产折叠臂式高空作业机械的公司比较少。近年来,由于汽车起重机销售量下降及市场平淡,一批汽车起重机制造公司相继发展高空作业机械,但总计年产量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正处于发展时期。

国外折叠臂式高空作业机械发展迅速,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发达国家一般都有专门的跨国公司和集团主营和兼营高空作业机械,如美国GROVE 公司(格鲁夫)和GENIE(吉尼公司)、英国COLES公司、SI-MON公司(西蒙)、意大利RICO(利高)、芬兰BRONTO公司(波浪涛公司)、日本的多田野和爱知株式会社等。

国内折叠臂式高空作业机械发展刚刚起步,只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虽然起步晚,但由于高空作业机械制造企业的努力,已逐步走向稳定的发展轨道。

我国从80年代开始抚顺起重机总厂、武汉起重机总厂、四川度岩机械厂、四川长江起重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杭州园林机械厂、北京攀尼高空作业

2

车有限公司、徐州重型机械厂等开始着手研制高空作业车和登高平台消防车,投放市场。抚顺起重机械总厂生产的CDZ32型登高平台消防车已出口泰国。四川长江起重机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QZC5120JGKS25型高空作业车是最近推向市场的一种新产品。该产品采用现代设计手段设计,填补了国内25m 伸缩臂式高空作业车的空白。

尽管我国在折叠臂式高空作业车设计制造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国内生产制造的高空作业机械同国外同类型高空作业机械产品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技术含量低、大型的较结构笨重、作业时未动性能差等问题。在开发研制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实验研究,逐项加以解决,以缩小差距。同时对目前存在的技术关键,有待于组织力量攻关解决,其关键是电液比例操纵、微动性能问题,支腿调平技术问题,数显微机自动程序控制以及机电一体化问题等[8,9]。

目前,折叠臂式高空作业车的发展动向是实现“六化”、“三性”,以提高折叠臂式高空作业机械的适用性。

“六化”:即液压化、最优化(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轻量化(采用高强度材料、减轻构建重量)、机电液一体化(如安全保护、报警装置等)、通用化、系列化。

“三性”:可靠性、安全性和舒适性。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折叠臂式高空作业车的生产水平上,改进折叠臂式高空作业车的工作性能,开发研制机动灵活、技术含量高、安全可靠的高空作业机械具有重大意义。

1.4论文研究基本内容

1、调研折叠臂式高空作业车技术应用情况,结合国内外情况,明确折叠臂式高空作业车技术的发展趋势,运用专业汽车技术及理论知识,确定折叠臂式高空作业车的研究方向。

2、选择适合型号整车分析采用折叠臂式高空作业装置的可行性,确定高空作业的工作方式,论证高空作业装置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3、设计一种高空作业装置,对折叠臂式高空作业装置进行运动分析和优化设计。

4、通过对折叠臂式高空作业车的研究,分析折叠臂式高空作业车工况的稳定性。

5、计算折叠臂式高空作业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分析各参数对折叠臂式高空作业装置的影响。

6、计算折叠臂式高空作业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的受力情况,校核主要零部件的强度。

3

第2章折叠臂式高空作业车作业臂设计

2.1高空作业臂选择

2.1.1高空作业臂分析

高空作业臂包括上臂和下臂,上臂头部有工作平台。行驶状态时,两节工作臂折叠在一起;进行高空作业时,两节工作臂由上下臂油缸举升伸展至一定角度,将工作人员送至工作位置。上臂和下臂间通过水平销轴铰接,铰接处设有专门的滑动轴承,以保证工作臂转动时阻力小,运动平稳。该高空作业车采用折臂式工作臂结构,工作装置为液压驱动。工作臂为两节工作臂。具有操作简便,稳定性好等特点。其组成主要是高空作业臂,如图2-1所示,高空作业臂包括上臂和下臂上臂头部有工作平台。

图2-1

2.1.2作业臂作业状态主要技术参数

作业车技术参数如下表2-1所示:

表2-1作业臂作业状态主要技术参数

4

2.1.3 作业臂材料选择

金属结构为保证能安全,可靠地工作对其规定如下计算原则

(1)金属结构工作级别按结构件中的应力状态(名义应力谱系数)和应力循环次数(应力循环等级)分为A1-A8八级。

(2)金属结构计算应采用应力法(许用正应力和许用切应力)

(3)金属结构应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并满足其规定的要求(4)金属结构应按三类载荷情况进行疲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第一类——按正常工作时的等效载荷进行疲劳强度计算。

第二类——按工作时的最大的载荷进行强度和稳定性计算

第三类——按非工作时的最大的载荷工作时的特殊载荷进行强度和稳定性验算

由此确定作业臂材料:根据选材原则及规定,主要选用Q235钢板,其主要特点是机械强度,韧性和塑性,以及加工等综合方面的性能好,价格较低,钢板的厚度t=4mm,其屈服强度是235Mpa

由于工作时应按最大的载荷进行强度和稳定性计算——结构应按第二类载荷情况进行疲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

2.2上下臂的计算与校核

2.2.1计算上下臂的长度

如图2-1所示作业臂的仰角是指上臂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它可以从0到80度,为便于对吊臂端部进行操作,仰角可为-3度,作业臂实际作业时通常在30-75度范围内,设计时仰角取75度,在图2-2中

图2-2作业臂最大仰角

5

,上臂:L1=AB 下臂:L2=BC, 则AB sin 75+BC sin 75=8.5

即(L1+L2)sin 75=8.5

L1+L2=8.21

由于上臂头部有工作台,所以在上臂头部应留有一定的余量装工作平台,因此上臂应大于下臂长,即 L1>L2

因此可以取上臂L1=4.20mm 下臂L2=4.01mm

2.2.2 上臂截面尺寸的确定

(1)上臂截面尺寸受力分析

下图所示是上臂工作到水平位置时的受力图,此时上臂受到的力最大

图2-3 上臂弯矩图

∑=0

可列公式:MB

F X400=9.8X3900

2

F=93.1

2

∑=0

又由F

F+F=2F

1

F=93.1-9.8=83.31N

1

6

7

如上图所示弯矩图:可得最大弯矩是max M =9.8X3.8=37.24KN.M

而梁所需要的截面系数,W=M/[σ]

=37.24/154.52

=24.1X105-m 3

(2)计算上臂截面尺寸

1.梁高的确定(h )

按强度条件:h=0

1.2w σσ+ 式中 w ——梁所需的截面系数W=M/[σ]

M ——梁的最大弯矩

[σ]——所用钢材的许用应力

σ、o σ——钢板的厚度,设计时钢板的厚度σ=o σ=4mm

因σ=o σ 则上式可简化为:h=

0.68w 因此可得上臂高h=0.68w

=5

30.621.110410

--??? =190mm

2.上臂梁宽的确定

如下图σ

=4mm

图2-4 臂的截面图

则1h =h -2σ=190-8=182mm

8

按整体稳定条件:b>1/3h

按局部稳定条件:Q235钢 b<60σ

即1/360h b σ≤≤

1/3190604b mm ?≤≤?

63240mm b mm ≤≤

则 取:150b mm =

由图可得 121508158b b σ=+=+=mm

2.2.3 对上臂进行强度校核

(1)正应力校核 静应力校核公式:正应力[]F A

σσ=

≤ 式中F ——梁所受的力(N )

A ——截面积(2m ) 切应力 2

[]8Fs IZ

ττσ=≤ 式中s F ——梁所受的弯力(N )

σ——钢板的厚度(m )

IZ ——梁对轴的惯性矩

在截面BE 所受的正应力是 11[]A F σσ=≤

梁的截面积是:11A hb h b =-

320.190.1580.1820.15

2.7210m -=?-?=? 则11328

3.330.6[]2.7210Kw MPa A m

F

σσ-===≤? (2)计算Z 轴的惯性矩是:312

z h b I =

9

图2-5

则惯性矩:

12

3354133542545412158190 6.25101212150182 5.121012126.2510 5.1210z Z Z Z Z z Z Z b lh m b lh m

m m

I I I I I I I I ----=-?===??===?-=?-?= =541.1310m -?

把193.1s F =和541.1310z m I -=?代入切应力校核公式

则:切应力是 2321

5

193.1100.0040.1688 1.1310MPa IZ F

στ-??===?? 在截面AD 上所受的切应力是:2

22[]8S IZ F

σττ=≤

把29.8s KN F =和541.110z m I -=?代入

则:切应力 2232259.8100.0040.017[]88 1.1310

F MPa IZ σττ-??===≤?? 所以上臂的正应力和切应力符合要求。

(3)对上下臂进行整体稳定性验算

箱型组合型梁通常刚度很大,若梁的高度之比/3h b ≤,则梁的整体稳定

性不需验算,所以/190/150 1.27h b ==<3.则不需要整体稳定性验算。

从以上对上臂的验算可得上臂尺寸的选择符合要求

下臂截面尺寸计算与受力分析与上臂基本相同。

第3章折叠臂式高空作业车总体方案分析

折叠臂式高空作业车主要由动力传动装置、工作装置(支腿机构、回转机构、作业平台)等组成。

本章主要对折叠臂式高空作业车的各个机构的方案进行分析。

3.1动力传动装置设计与分析

3.1.1设计要求

动力传动装置包括折叠臂式高空作业汽车各工作装置的动力传动部分,其设计要求如下:

(1)对作业功能,在规定的载荷范围内,不论载荷大小,要求动力传动装置具有稳定的工作转速。

(2)在同一工作循环内,工作装置的回转机构、举升机构等是正向和逆向运动交替进行的。因此要求能适应运动方向的不断改变。

(3)在工作过程中,各工作装置的工作速度应能随作业进度及时调整,且调速范围大,如举升机构需要有很低的微动速度。

3.1.2动力传动装置的选择

1、内燃机——机械传动

这种传动方式仅在用途单一的高空作业汽车上使用,如用于电力设施维修的垂直升降式高空作业汽车多采用这种形式。动力源为汽车发动机,动力经变速器传出后,还要经分动器、离合器、减速器、卷扬机、滑轮以及钢丝绳等传递到工作装置,传动路线长,结构较复杂。

2、电力——机械传动

这种传动方式是利用外接电源或车载电源(蓄电池),通过电动机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再经机械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到各工作装置。由于电动机具有逆转性和在较大转速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等特点,并且各机构可由独立的电机驱动,简化了传动和操纵机构,而且噪声小、污染少,适用在外接电源方便或流动性不大的场地作业。

3、内燃机——电力传动

这种传动方式的路线是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电动机,然后带动各工作装置运转。其优点是利用直流电动机的优良工作特性,使高空作业汽车

10

获得好的作业性能。但这些传动装置质量较大,价格昂贵。

4、内燃机——液压传动

大部分折叠臂式高空作业汽车都采用这种工作方式,它可充分利用液压传动的优点,简化传动结构,并且易于实现无级调速和运动方向的变换,传动平稳、操作简单、方便、省力、能防止过载。

通过以上各种动力传动装置的结构、经济性、适用范围以及操作性能等多方面性能的分析,将动力传动装置选定为内燃机——液压传动这种形式。

3.2工作装置设计与分析

折叠臂式高空作业汽车的工作装置包括支腿机构、回转机构、操作及安全保护装置等。

3.2.1支腿机构

1、支腿机构的选择

支腿机构是大多数折叠臂式高空作业汽车所必备的工作装置,目前均采用液压支腿。这类装置是利用从汽车发动机取出的动力来驱动液压泵,通过控制阀把液压泵产生的液压油供给液压支腿的工作缸,实现支腿伸缩。其优点是操作简单,动作迅速。

液压支腿按其结构形式又可分为:蛙式支腿、H式支腿和X式支腿。

1、蛙式支腿

图3-1为一种蛙式支腿的结构示意图,支腿的伸缩动作由一个液压缸完成。在运动过程中,支腿除有垂直位移△y外,在接地过程中还有水平位移△x (如图3-2)。这种支腿结构简单,液压缸数少,一支腿一液压缸,结构质量小。但支腿在伸出过程中受摇臂尺寸的限制,支腿的跨距(图3-2种的2a)不能很大,调平性能较差,且在支反力变化过程中有爬移现象。

2、 H式支腿

如图3.3所示,这种形式的支腿对地面适应性好,易于调平,且在支反力变化过程中无爬移现象,是高空作业车较理想的支腿形式。H式支腿由两个液压缸驱动即水平推力液压缸和垂直的支撑液压缸。这种支腿形式的稳定性良好。

11

12

图3-1 蛙式支腿 图3-2 蛙式支腿的运动示意图

图3-3 H 式支腿 图3-4 X 式支腿

3、X 式支腿

如图3-4所示,这种支腿的垂直液压缸作用在伸缩腿的中间,当推力液压缸将腿伸出后,垂直支撑液压缸将支腿压向地面,使轮胎离地如图3-4(a)所示,四个伸缩腿是同步工作的,而垂直液压缸可同时顶升,也可单独工作,以便对车架进行调平。由于X 式支腿的垂直支撑液压缸作用在横梁的中间,而横梁又直接支撑在地面上,这就比H 式支腿更加稳定。但X 式支腿离地间隙较小,在伸支腿的接地过程中有水平位移运动,从而加大了液压缸的推力,液压缸易损坏。

综上所述,H 型支腿稳定性较蛙式支腿好,虽然X 型支腿的稳定性比H 型支腿更好,但X 型支腿的离地间隙比H 型支腿小。因此,高空作业车的支腿机构选择H 型支腿,如图3-3所示。

13

2、支腿机构的计算

折叠臂式高空作业车的支腿机构起调平和保证整车工作稳定的作用,要求坚固可靠,操作方便。

支腿跨距的确定

折叠臂式高空作业车的支腿一般为前后设置,并向两侧伸出,如图3-5所示。支腿支撑点纵横方向的位置选择要适当,其原则是作业平台在标定载荷和最大作业幅度时,整车稳定性要达到规定的要求。

图3-5 高空作业车的支腿跨距

(1)、支腿横向跨距

支腿横向外伸跨距的最小应保证路灯装车在侧向作业时的稳定性,即全部载荷的重力合力落在侧倾覆边以内,并使绕左右倾覆边AB 或DC 的稳定力矩大于倾覆力矩。如图3-2(a)所示,1/2支腿横跨距a 应满足:

)()(211

1q Q G G G L G R q Q r G a b b ++++-++≥

14

)

4502400(4000200005001005003000)4502400(14004000++++?-?++?≥a 515≥a mm

由于车总宽B =1900mm ,且2a >B ,故取 1400=a mm

式中:G 1——转台重力,N ;选取同等规格的高空作业车的转台的质量作参考,质量为50kg ;

G 2——底盘重力, N ;所选取SY1041DBF 的底盘资料查找为2000kg,即20000N 。 G b ——臂架重力,N ;Gb=G 上臂+G 下臂;上臂和下臂的材质为Q235; q ——作业平台重力,N ;所设计的平台具体尺寸为1200×740×1040mm;平台上部为铝合金围栏,下部为铝合金板,经估算质量为45kg;

Q ——作业平台标定载荷,N ;平台可容纳3个人,每个人平均65kg,再加上一些操作工具,规定为240kg;

L 1 ——转台重力中心至回转中心的距离

r —臂架重力中心至回转中心距离。

R ——作业半径(臂幅),mm 。当下臂升起75°时,下臂升起150°时,以上臂上端点的垂线为旋转中心,上臂和下臂交接处到旋转中心的距离为作业半径。

即mm o 1400

2/140cos 4300≈ (2)、支腿纵向跨距

支腿纵向跨距的确定和横向跨距确定的原则一样,应绕前、后倾覆边BC 或AD 的稳定力矩大于倾覆力矩。当作业平台在车辆后方作业时,如图3-2(b)所示,可得后支腿支撑点至回转中心的距离b 1应满足:

)

(21221q Q G G G L G a b b ++++-≥ )4502400(4000200005008642000014001++++?-

≥b 7691≥b mm

式中:L 2 ——底盘质心至回转中心的距离。经上图分析和相关高空作业车的

15 侧量为864mm; 同理,可得前支腿支撑点至回转中心的距离b 2为:1700

2 b

mm

(a)

(b) 图3-2 支腿跨距的确定

机械手毕业设计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 项目的技术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取苗装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取苗装置的研究现状 1.2.2国内取苗装置的研究现状 1.3论文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穴盘苗自动移栽机机械手整机方案设计 2.1 穴盘苗自动移栽机机械手工作原理和结构分析2.2 利用UG建立样机模型 第三章穴盘苗自动移栽机取苗装置的结构设计 3.1 取苗机构的基本构成 基本结构 (1)机械手 (2)穴盘定位平台 (3)驱动系统 (4)控制系统 PLC程序 (5)底座 3.2 取苗机构的工作原理 第四章穴盘苗自动移栽机送苗装置的设计要求分析1穴盘育苗及穴盘的选择 2送苗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 3送苗机构的控制系统 第五章取苗装置的实验研究 1.取苗装置影响因素分析 2影响取苗成功率的因素 3取苗装置手臂角度的实验分析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1 全文总结 2研究展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第一章绪论 1.1项目的技术背景与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设施农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温室蔬菜、花卉及棉花生产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丰富人民的菜篮子,改善人民生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穴盘苗移栽是近年才兴起的种植新技术,它具有缩短生育期,提早成熟,提高棉花单产,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过去几年温室大棚育出成品苗向大田移栽,全部是靠人工移栽。穴盘苗自动移栽技术是温室蔬菜或花卉生产实现工厂化和自动化而采用的一种重要的种植方式。目前,国内穴盘苗移栽的取苗、喂苗环节主要靠手工完成,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不能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要,从而制约了蔬菜生产的发展。因此,研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性能稳定可靠的中小型穴盘苗自动移栽机迫在眉睫,而移栽机械手是温室穴盘苗移栽自动化的关键部分,能够完成“穴盘定位—自动送苗—钵苗抓取—钵苗投放”这一系列连续动作,其性能直接影响移栽机的移栽质量。穴盘苗移栽机械手的研究对实现实现温室穴盘苗移栽生产过程自动化、减轻穴盘苗移栽作业的劳动强度、提高作物移栽质量,推进我国温室农业作物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进程,特别是我国“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1.2 取苗装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穴盘苗移栽机取苗装置的技术较成熟,而且大部分机型开始投入使用,尤其是应用于花卉、蔬菜等经济价值高的作物的大面积移栽,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大高校及科研院所,且大部分的研究成果只是样机的试制,尚没有成型的机型投入生产应用。 1.2.1国外取苗装置研究现状 20 世纪初期部分国家开始出现移栽机具。三十年代出现移栽装置或移栽器代替人工取苗。五十年代移栽的生产技术研究,研制出了不同结构的半自动移栽机。八十年代,半自动移栽机已在欧美国家的农业生产中广泛被使用,培育穴盘苗、移栽作物等,实现了制造机械、播种机械、移栽机等各种机械配套使用。到90年代,有关部门加强从育苗到栽植整个系统的研究,使育苗和栽植有机地结合,研制出多种全自动移栽机,如日本90年代初将穴盘苗自动移栽机列为农业机械急需开发的项目,日本农机研究所联合三家农机公司,于1993年至1995年期间开发出了三种型号的全自动移栽机(图1-1~1-3),可移栽穴盘苗或纸钵苗,主要

高空作业车

分类 高空作业车按照结构的类型可以分为伸缩臂式(代号S)、折叠臂式(代号Z)、混合式(代号H)、垂直升降式(代号C)。另外还有自行式、剪叉式等。此外,也可以分为套缸式高空作业车,铝合金式高空作业车。其中垂直升降式工作斗承重大,但作业高度受限,机动性差,不灵活,目前国内广泛运用的是折臂升降式高空作业车。下面是扬州市江都区女神工程车辆有限公司的陈修荣经理对这几类的高空作业车的详细介绍: 剪叉式高空作业车 剪叉式高空作业车是用途广泛的高空作业专用设备。它的剪叉机械结构,使升降台起升有较高的稳定性,宽大的作业平台和较高的承载能力,使高空作业范围更大、并适合多人同时作业。它使高空作业效率更高,安全更保障。 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 ZSJY系列自行式液压升降平台的主要特点是:使用人员可以不用下升降台就可控制机械升降、行走,可在台面上控制设备行驶到其他的工作地点。设备自身具有行走及转向驱动功能,不需人工牵引,不需外接电源。移动灵活方便,令高空作业更方便快捷,是现代企业高效安全生产之理想高空作业设备。 伸缩臂式高空作业平台 伸缩臂式高空作业平台是服务于于各行业高空作业、设备安装、检修等可移动性高空作业的产品。伸缩臂式高空作业平台主要分为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和屈臂式高空作业平台。多用于船厂等高度要求较高的场所,此类机器安全性较好,移动方便,但是成本很高。 曲臂式高空作业车 曲臂式高空作业车移动方便,曲臂结构紧凑.采用新型优质型钢,强度高,重量轻,直接接入交流电或采用车自身动力启动,架设速度快,具有伸缩臂,工作台既可升高又可延伸,还可360度旋转,易于跨越障碍物到达工作位置,是理想的高空作业设备。 套缸式高空作业车 套缸式高空作业车是一种多用途的高空作业机械,其功能将载有作业人员和使用器材的平台送到指定高度进行空中作业的特种工程设备。这种设备被广泛用于工矿车间、高大厅堂、仓库、车站、广场等高空作业。整机由平台、伸缩油缸、单梯式或双梯式防转机构、底盘油箱、支腿、行走轮等组成。平台有伸缩油缸直接顶升,当启动电机时,由电机带动齿轮泵供油,油液经单向阀及电磁通道输入油缸,伸缩油缸则逐节上升,当平台升到最大高度时系统压力也就达到了额定工作压力,此时有溢油阀卸荷,油压保持在恒定的工作压力,停机后单向阀保压,平台便停留在最大的工作位置,平台可根据现场的作业高度在最大高度以下任意位置停留。

气动机械手的毕业设计说明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气动机械手的设计 系部:机电工程系 专业:数控技术 班级: : 学号:

目录 摘要 (3) 第一章前言 1.1机械手概述 (4) 1.2机械手的组成和分类 (4) 1.2.1机械手的组成.......................................4 1.2.2机械手的分类.......................................6 第二章机械手的设计方案 2.1机械手的坐标型式与自由度.............................. 8 2.2机械手的手部结构方案设计.............................. 8 2.3机械手的手腕结构方案设计.............................. 9 2.4机械手的手臂结构方案设计...............................9 2.5机械手的驱动方案设计...................................9 2.6机械手的控制方案设计...................................9 2.7机械手的主要参数.......................................9 2.8机械手的技术参数列表...................................9 第三章手部结构设计 3.1夹持式手部结构.........................................11 3.1.1手指的形状和分类.................................11 3.1.2设计时考虑的几个问题.............................14

机械臂结构设计

工业机械臂结构设计 1)连杆 设计步骤如下: 1.选择“前视基准面”作为草图绘制平面,绘制草图1,如图3-69所示。

2.点选拉伸特征图标, 在属性管理器中输入:终止条件:两侧对称,拉伸高度值15mm,确定,完成实体造型1。 3.选择“右视基准面”作为草图绘制平面,绘制草图1,如图3-69所示。

4.点选切除-拉伸特征图标,在属性管理器中输入拉伸高度值61mm,确定,完成实体造型2。 5.选择图示边线,点选圆角特征按钮,添加半径为5mm的圆角。完成连杆实体造型如图所示。 2)连接件1 1.选择“前视基准面”作为草图绘制平面,绘制草图1,如图3-69所示。

2.点选拉伸特征图标, 在属性管理器中输入:终止条件:两侧对称,拉伸高度值4mm,确定,完成实体造型。 3)连接件2 1.选择“前视基准面”作为草图绘制平面,绘制草图1,如图3-69所示。 2.点选拉伸特征图标,在属性管理器中输入终止条件:两侧对称,拉伸高度值15mm,确定,完成实体造型。 3.选择“上视基准面”作为草图绘制平面,绘制草图1,如图3-69所示。

4.点选切除-拉伸特征图标, 在属性管理器中输入终止条件:给定深度,拉伸高度值12mm,确定,完成实体造型2。 5.选择图示表面作为草图绘制平面,绘制草图1,如图3-69所示。 6.点选切除-拉伸特征图标,在属性管理器中输入拉伸高度值40mm,确定,完成实体造型3。7.选择“前视基准面”作为草图绘制平面,绘制草图1,如图3-69所示。 8.点选拉伸特征图标,在属性管理器中输入终止条件:两侧对称,拉伸高度值12mm,确定,完成实体造型。 9.选择图示表面作为草图绘制平面,绘制草图1,如图3-69所示。

机械手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综合实践报告 专业电气自动化 班级电气自动化三班

目录 1 机械手的基本介绍 (1) 1.1 机械手的基本结构组成 (1) 1.1.1 气动手爪 (1) 1.1.2 伸缩气缸 (1) 1.1.3 回转气缸及垫板 (2) 1.1.4 提升气缸 (2) 1.2 直线运动传动组件 (2) 1.3 气动控制回路 (3) 2 传感器部分 (5) 2.1 传感器简介 (5) 2.2 磁性开关 (5) 2.3 光电传感器和光纤传感器 (5) 3 伺服电机应用 (7) 3.1 伺服系统 (7) 3.2 交流伺服系统的位置控制模式 (8) 3.3 接线 (10) 3.4 伺服驱动器的参数设置与调整 (10) 3.4.1 参数设置方式操作说明 (11) 3.4.2 面板操作说明: (11) 3.4.3 部分参数说明 (11) 3.5 最大速度(MAX_SPEED)和启动/停止速度(SS_SPEED)12 3.6 移动包络 (13) 4 PLC程序编写 (15) 4.1 PLC的选型和I/O接线 (15) 4.2 伺服电机驱动器参数设置 (15) 4.3 编写和调试PLC控制程序 (16) 4.4 初态检查复位子程序和回原点子程序 (19) 4.5 急停处理子程序 (20) 个人收获 (23) 参考文献 (24) 附录 (25) 致谢 (28)

1 机械手的基本介绍 1.1 机械手的基本结构组成 1.1.1 气动手爪 用于在各个工作站物料台上抓取/放下工件。由一个二位五通双向电控阀控制。见图 1-1 图 1-1 气动手爪 1.1.2 伸缩气缸 用于驱动手臂伸出缩回。由一个二位五通单向电控阀控制。见图 1-2 图 1-2 伸缩气缸

折叠式高空作业车的稳定性分析

撑在坚固的水平面上以提高作业车的稳定性。转台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360°。两个变幅液压缸用于实现上下作业臂的升降操作。在不影响作业车稳定性分析的前提下,为了方便计算,本文对作业车系统作如下假定: 1)下作业臂变幅液压缸和上作业臂变幅液压缸的质量与作业臂相比质量很小,忽略不计。 2)作业车上、下作业臂、支腿、轮胎等都具有足够的刚度,不考虑作业车的柔性。 3)作业车作业时,用4条支腿作支撑,而所有轮胎都完全离开地面。 (4)上、下作业臂为匀质杆状结构,其质心在各臂的几何中心位置。 (5)将工作平台及其载荷看作一个集中载荷固结在上作业臂末端。 作者简介:王富亮(1985—),男,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折叠式高空作业车稳定性及残留振动的研究。 图1折叠式高空作业车 23 ——

参数数值说明m 130kg 底盘质量,质心位于a 点m 20.5kg 转台质量,质心位于c 点m 3 2.5kg 下作业臂质量,质心位于下作业臂几何中心d 点m 4 2.7kg 上作业臂质量,质心位于上作业臂几何中心e 点m p 待求作业平台及载荷的总质量,质心位于p 点l 11m 前后支腿之间的纵向跨距a 点到b 点的距离,b 为4条支腿围成区域的几何表1高空作业车的结构参数平台)重力会因其位置变化而变化,倾翻力也有可能是稳定力根据力矩平衡可得到以下方程: m p g Δl 軆p 24——

受的最大载荷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l 3由0.50m 减 小到0.35m ,作业车正前方的最大载荷减少了 43%;后端的最大载荷增加了1%,即转台位置愈靠 近前支腿支撑点,作业车前端的稳定性愈差,并有 可能使作业车最大载荷出现全局最小值,但对车体 后端的稳定性有利。图5 支腿横向跨距对最大载荷的影响 25——

工业机器人球坐标型机械臂结构设计毕业设计

工业机器人球坐标型机械臂结构设计毕业论文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工业机器人在现代生产中应用日益广泛,作用越来越重要,工业机械臂尤为如此,因此设计实用、高效的机械臂对于机械设计者来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毕业的大学生也是一个实时、富有意义和挑战的课题。 工业机器人自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其研究和开发在工业发达国家中一直备受青睐。尽管各国对机器人的定义不尽相同,但都有可编程、拟人化、通用性等特点,是一种融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多学科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随着相关支撑学科的长足发展,工业机器人的研究和开发正在突飞猛进,其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我国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虽已取得较大发展,但较之发达国家的水平仍有较大距离,应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机器人应用思路,开发低成本、高性价比的实用型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自诞生之日起,便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机器人首先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给传统工业带来了质的飞跃。它不仅提高了传统产业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还推动了以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为特征的新型工业的诞生随着人类在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论、传感技术、信息学、声学、仿生学、及人工智能等学科领域的飞速发展,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也正在向农业、林业、畜牧、养殖、海洋开发、宇宙探索、国防建设、安全救济、生物医学、服务娱乐等新领域拓展开来,并已取得显著进展,机器人技术已成为高科技应用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器人主要有两大类:用于制造环境下的工业机器人和用于非制造环境下的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对生产环境和生产条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的柔性自动化装备,它主要用于现代制造业中代替人们从事繁重、重复单调、环境恶劣危险、人做不了或做不好的工作,从而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劳动环境,并有效地

工业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随着微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和机械制造工艺水平的飞速发展,机器人的应用领域逐步从汽车拓展到其它领域。在各种类型的机器人中,模拟人体手臂而构成的关节型机器人,具有结构紧凑、所占空间小、运动空间大等优点,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机器人之一。尤其由柔性关节组成的柔性仿生机器人在服务机器人及康复机器人领域中的应用和需求越来越突出。 本文将设计一台四自由度的工业机器人,用于给冲压设备运送物料。首先,本文将设计机器人的底座、大臂、小臂和机械手的结构,然后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驱动方式,搭建机器人的结构平台;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设计该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卡和伺服放大器的选择、反馈方式和反馈元件的选择、端子板电路的设计以及控制软件的设计,重点加强控制软件的可靠性和机器人运行过程的安全性,最终实现的目标包括:关节的伺服控制和制动问题、实时监测机器人的各个关节的运动情况、机器人的示教编程和在线修改程序、设置参考点和回参考点。 关键词:机器人,示教编程,伺服,制动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electronic technology, sensor technolog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trol technology and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level, the application of robots gradually expanded from cars to other fields. In all types of robots, the articulated robot arm simulation human form,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act structure, small occupied space, large moving space,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robots. Especially flexible biomimetic robot composed of flexible joint in the field of service robot and rehabilitation robot application and demand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In this paper I will design an industrial robot with four DOFs, which is used to carry material for a punch. First I will design the structure of the base, the big arm, the small arm and the end manipulator of the robot, then choose proper drive method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building the mechanical structure of the robot. On this foundation, I will design the control system of the robot, including choosing DAQ card, servo control, feedback method and designing electric circuit of the terminal card and control software. Great attention will be paid on the reliability of the control software and the robot safety during running. The aims to realize finally include: servocontrol and brake of the joint, monitoring the movement of each joint in realtime, playback programming and modifying the program online, setting reference point and returning to reference point. KEY WORDS: robot, playback, servocontrol, brake

机械手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气动机械手的设计 设计人: 指导教师: 所属院系: 专业班级: 2014年11月10日

第1章前言 1.1工业机械手概述 工业机器人由操作机(机械本体)、控制器、伺服驱动系统和检测传感装置构成,是一种仿人操作,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能在三维空间完成各种作业的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生产设备。特别适合于多品种、变批量的柔性生产。它对稳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和产品的快速更新换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机器人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是当代研究十分活跃,应用日益广泛的领域。机器人应用情况,是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机器人并不是在简单意义上代替人工的劳动,而是综合了人的特长和机器特长的一种拟人的电子机械装置,既有人对环境状态的快速反应和分析判断能力,又有机器可长时间持续工作、精确度高、抗恶劣环境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机器的进化过程产物,它是工业以及非产业界的重要生产和服务性设各,也是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自动化设备.机械手是模仿着人手的部分动作,按给定程序、轨迹和要求实现自动抓取、搬运或操作的自动机械装置。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机械手被称为“工业机械手”。生产中应用机械手可以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可以减轻劳动强度、保证产品质量、实现安全生产;尤其在高温、高压、低温、低压、粉尘、易爆、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等恶劣的环境中,它代替人进行正常的工作,意义更为重大。因此,在机械加工、冲压、铸、锻、焊接、热处理、电镀、喷漆、装配以及轻工业、交通运输业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引用.机械手的结构形式开始比较简单,专用性较强,仅为某台机床的上下料装置,是附属于该机床的专用机械手。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制成了能够独立的按程序控制实现重复操作,适用范围比较广的“程序控制通用机械手”,简称通用机械手。由于通用机械手能很

6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软件)本科本科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 2014 届) 6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软件)院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许克伟 指导教师范程华讲师 2014年4月

摘要 本文设计了一种以STC89C52单片机为主控元件的六自由度机械臂抓取系统。文中给出了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以及各个功能原理图,同时给出了软件系统设计方法。系统实现了自动寻找目标并自动实施抓取目标且可通过PC上位机实时显示和控制机械手臂的功能,并能实现自动探测手臂与目标之间距离。在设计时,由于需要测量的距离范围从几厘米到几十厘米,针对超声波在传播时振幅呈指数衰减的特性,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驱动能力,采用对回波进行多级放大,以达到了设计要求,由于各个模块供电要求不同,电源电路模块通过稳压芯片输出7.2V、5V和3.3V电压。软件主要分为超声波距离测量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这三大模块。软件的这种“自顶向下”的模块化软件编程方法,能使软件的结构更清晰,并有利于软件的调试和修改。经过调试,达到能够实现自动抓取目标和手动控制抓取目标功能。 关键词:超声波;VB上位机;六自由度机械手臂;STC89C52

This paper designs a mechanical arm whose main control component is STC89C52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and based on the six degrees of freedom to control scraping system. Hardware design scheme of the system and each functional machine schematic diagram are also given in this paper , software program design method is given at the same time, the system realizes the automatic searching target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automatic grab and real-time display by PC ,and realizes the function of controlling mechanical arm, and can realize to automatically detect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arm and target, then implement real-time display on the upper machine. .When designing, due to the distance need to measure ranges from several centimeters to tens of centimeters, 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ltrasonic wave amplitude decay exponentially in transmission,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drive ability maximally, the echo multistage amplifier is be adopted. Due to the different requirements for each module power suppl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power supply circuit module output voltage 7.2V, 5V and 3.3V through the voltage regulator chip. The software is mainly divided into three modules : the ultrasonic distance measuring modul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data processing module. The "top-down" modular software programming method of software can make the software structure more clearly, and benefit in the debugging and modification of software. After debugging, it can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grabbing the target though automatically add manually control. Key words: Ultrasonic wave;VB;Six degrees of freedom robotic arm;STC89C52

液压机械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液压机械手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一、引言 1.1机械 液压通用机械手,就其本质上来说,属于工业机器人的范畴,机器人学是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学科。它集中了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以及人工智能等多种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体现了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最新成就,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也是我国科技界跟踪国际高技术发展的重要课题。 “机械手”(Machanical Hand):多数指附属于主机、程序固定的自动抓取、操作装臵(国内一般称作机械手或专用机械手)。如自动线、自动机的上下料,加工中心的自动换到的自动化装臵。 1.2机械手特点、结构与研究意义 1.2.1机器人的特点 机器人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它的通用性和适应性等方面。 1.通用性 机器人的通用性指具有执行不同功能和完成多样简单任务的实际能力;通用性也意味着,机器人是可变的几何结构。或者说在机械结构上允许机器人执行不同的任务或以不同的方式完成同一工作。 2.适应性 机器人的适应性是指具有对环境的自适应能力,及机器人能够自主执行实现经规划的中间任务,而不管执行过程中所发生的没有预计到的环境变化。 1.2.2机器人的系统结构 一个机器人系统一般由四个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即机械手、环境、任务和控制器。 工业机器人的本体机械系统即为通常的机械手装臵,他由肩、臂、腕、机身或行走机构组成,组合为一个相互依赖的运动机构。 环境即指机器人所处的周围状态,环境不仅由机和条件决定,而且有环境和它所包含的每个事物的全部自然特性决定。 机器人体系结构中的任务一般定义为环境的两种状态(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间的差别,必须用适当的程序语言来描述,并能为计算机所理解。 机器人控制器一般为控制计算机,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信号,对其进行数据处理,并按照预存信息,即机器人的状态及环境情况等,生成控制信号来驱动机器人的各个关节运动。

高空作业车的典型结构设计

高空作业车典型结构设计 1、支腿机构设计 高空作业车有各咱不同类型的支腿,起调平和保证整车工作稳定的作用,要求坚固可靠,操作方便。 1.1、支腿跨距的确定 高空作业车的支腿一般为前后设置,并向两侧伸出,如图1所示。支腿支承点纵横方向的位置选择要适当,其原则是作业平台在标定载荷和最大作业幅度时,整车稳定性要达到规定要求。 图1 高空作业车的支腿跨距后方III 侧方(右)II 侧方(左)IV a、支腿横向跨距 支腿横向外伸跨距的最小值应保证高空作业车在侧向作业时的稳定性,即全部载荷的重力合力落在侧倾覆边以内,并使绕左右倾覆边AB或DC和稳定力矩大于倾覆力矩。如图2所示,1/2支腿横向跨距a应满足: 图2 支腿跨距的确定(一)图3 支腿跨距的确定(二)

()() q Q G G G L G R q Q r G a b b ++++-++≥ 211 1 ()1 式中:g m G 11=,1m ——转台质量,kg ; g m G 22=,2m ——底盘质量,kg ; g m G b b =,b m ——臂架质量,kg ; g m q q =,q m ——作业平台质量,kg ; Q ——作业平台的标定载荷,N ; 1L ——转台重力中心至回转中心的距离,m ; r ——臂架重力中心至回转中心的距离,m ; R ——作业半径(臂幅),m 。 b 、支腿纵向跨距 支腿纵跨距的确定和横向跨距确定的原则一样,应使绕前、后倾覆边BC 或AD 的稳定力矩大于倾覆力矩。 当作业平台在车辆后方作业时,如图3所示,可得后支腿支承点至回转中心的距离1b ,应满足: () q Q G G G L G a b b ++++- =212 21 ()2 式中:2L ——底盘质心至回转中心的距离,m 。 同理,可得前支腿支承点至回转中心的距离2b 为: () q Q G G G L G a b b +++- =212 22 ()3 由式2、式3可知,1b 和2b 不等。这是因为底盘重心在回转中心之前所致,且a b b 221=+。在设计中,实际确定的支腿跨距比按标定载荷计算的值大。 1.2、支腿压力计算 假定高空作业车在作业时支承在A 、B 、C 、D 四个支腿上,臂架位于离高空作业车纵轴线(x 轴)?角处,如图4所示。若高空作业车不回转部分的重力为2G ,其重心2O 在离支腿对称中心(坐标原点O )2e 处,回转中心0O 离支腿对称中心O 的距离为0e 。又设高空作业车回转部分的合力为0G ,且合力至0O 点的距离为0r ,则作用在臂架平面内的翻倾力矩M 为00r G ,于是可求得四个支腿上的压力各为: ????????? ??+-??? ? ?-+??? ??-= a b M b e G b e G F A ??sin cos 11410022

机械手设计本科毕设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三自由度圆柱坐标型工业机器人设计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制造(辅修) 年级:2009 姓名:李介博 指导教师:赵华洋 完成日期:2012.04.03

三自由度圆柱坐标型工业机器人设计 摘要:在工业上,随着自动控制系统广泛的应用,工业自动化机床控制、计算机系统、机器人等高科技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工业机器人是相对较新的电子设备,它综合应用了机械电子自动控制等先进技术以及物理生物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因而能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的有机结合而广泛应用与工业生产的各个部门,逐步的改变现代化工业面貌。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机体独立,动作自由度较多,程序可灵活变更,能任意定位,自动化程度高的自动操作机械。主要用在自动加工线和柔性制造系统中传递和装卸的工件或夹具。工业机器人以刚性高的手臂为主体,与人相比,可以有更快的运动速度,可以搬运更重的东西,而且定位精度相当高,它可以根据外部来的信号,自动进行各种操作。 本设计为三自由度圆柱坐标型工业机器人,其工作方向为两个直线方向和一个旋转方向。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它可执行将工件从一条流水线拿到另一条流水线这一简单的动作,本文是对整个设计工作较全面的介绍和总结。 关键词:三自由度;圆柱坐标;工业机器人;自动化

Three degrees of freedom cylindrical coordinate industrial robot design Abstract: In industry, along with the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of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dustrial automation machine control, computer systems, robots and other high-tech technology are also got rapid progress. Including industrial robot is relatively new electronic equipment, it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automatic control and other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physics biological sciences foundation knowledge, and can therefore realize mechanization and automation organically and is widely used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various sectors, gradually change modern industrial outlook. Industrial robot is a body independent of freedom movements, the program can be more flexible changes, can arbitrary positioning, high automation automatic operate machinery. Mainly used in automatic processing lines and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 transfer and loading and unloading work piece or fixture. Industrial robot arm with rigid high for the subject than people, can have faster movement speed, can carry more weight, and positioning accuracy quite high, and it may, according to the signals, automatic external to operate. This scheme introduced a cylindrical robot for three degree of freedom. It is composed of two linear axes and one rotary axis current control only allows these devices move from one assembly line to other assembly line in space, perform relatively simple tasks. This paper is more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and summing-up for the for the whole design work. Key words: three degrees of freedom; cylindrical; industrial robot; automation

机械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铣床自动上下料点位控制机械手的设计 学生姓名:韩抟彬学号: 10L0551370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陈继荣 2014年3月31日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摘要; 在当今大规模制造业中,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普遍重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工业机器人作为自动化生产线上的重要成员,逐渐被企业所认同并采用。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水平和应用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的水平,目前,工业机器人主要承担着焊接、喷涂、搬运以及堆垛等重复性并且劳动强度极大的工作,工作方式一般采取示教再现的方式。 PLC是以现代微处理器技术为核心的控制器,作为一种通用的工业控制器,其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PLC由于采用现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采用严格的生产工艺制造,内部电路采取了先进的抗干扰技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此外,PLC带有硬件故障自我检测功能,出现故障时可及时发出警报信息;PLC采用光电隔离和滤波技术有效抑制外部干扰源对PLC的影响,此外PLC还可在强、通用性好;开发周期短,功耗小。本课题对现代工业的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本课题的意义 机械手又名工业机器人,是近代自动控制领域中出现的一项新技术,并已成为现代科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机械行业中,机械手越来越广泛的得到应用,它可用于零部件的组装,加工工件的搬运、装卸,特别是在自动化数控机床、组合机床上使用更为普遍。目前,机械手已发展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和柔性制造单元FMC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机床设备和机械手共同构成一个柔性加工系统或柔性制造单元,可以节省庞大的工件输送装置,结构紧凑,而且适应性很强。 机械手的积极作用正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其一,它能部分地代替人的劳动并能达到生产工艺的要求,遵循一定的程序、时间和位置来完成工件的传送。因此,它能大大地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加快实现工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步伐。因此,受到各先进单位的重视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以研究和应用。尤其在高温、高压、粉尘、噪声的场合,应用得更为广泛。在我国,近代几年来也有较快的发展,并取得一定的

液压机械手臂毕业设计论文

**学校 学士学位论文液压机械手臂设计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学院: 专业: 完成日期:

**学校 学士学位论文液压机械手臂设计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学院: 专业: 完成日期:年月日

摘要 机械手手臂的作用是连接机械手手腕、带动带动机械手手指去抓取物件,并按程序要求将其搬运到空间指定的位置,机械手手臂广泛的应用在工业制造中,对提高工作效率和自动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机械手手臂的功能、机械手手臂的组成、结构及其分类,其驱动方式、控制方式及其国内外发展状况。并对机械手手臂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确定了机械手手臂自由度及其坐标形式,确定了机械手手臂的重要技术参数等。同时,计算出机械手手臂升降液压缸驱动力和手臂回转液压缸驱动力矩并且确定液压缸的重要参数。 设计出了机械手手臂的液动系统,绘制了机械手手臂液动系统工作原理图。利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对机械手手臂进行控制,根据机械手的工作流程制定了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控制方案,画出了机械手手臂梯形图,并编制了可编程序控制器的控制程序。 关键词:机械手手臂液压驱动 PLC控制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mechanical hand the overall scheme design, the manipulator to determine the coordinates of the types and degrees of freedom, determine the technical parameters of the manipulator. At the same time, respectively, the design of the manipulator clamping type hand structure and adsorption type structure of hand; designed the structure of robot wrist, the wrist to calculate the rotation of the driving torque required and a rotary cylinder driving torque; the design of the manipulator arm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telescopic arm, a lifting hydraulic buffer and the arm rotary hydraulic buffer. The manipulator uses PLC to control.The paper institutes two controls chemes of PLC acordine to the work flow of the manipulator.The paper draws out the work time sequence chart and the trapezia chart.What’s more,the paper work out the control program of the PLC. Keywords: mechanical hand, liquid pressure drive,PL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