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规划作业

09资源(3)班陈洁 20090508303

1.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也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作为生产者的人口即为劳动人口,这些人口要作为劳动人口,必须具有一定的体力、技能与经验结合而形成的劳动能力。虽然有这种劳动能力的人口只是区域人口的一部分,但其生产却要为整个区域的人口服务。作为生产者,人口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口数量对区域发展的的影响

区域劳动人口的数量影响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生产规模的大小。在一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下,区域劳动人口的多少及其所在区域总人口中的比重大小,直接影响到区域生产规模、居民平均收入水平和区域发展的投资积累水平。后两者又反过来通过消费和投资再次影响到区域生产的发展规模,进而影响区域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二.人口素质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发展的经济水平和区域产业的构成状况由等方面构成。区域人口的素质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人口的体质状况、文化技术水平、道德修养共同作用的集成。人口素质好的地区,创造的价值也高,经济区域发展水平也高。相反,人口素质低的区域则低。另一方面,人口素质与人口数量又一起影响到区域生产的部门构成。

三.人口迁移与分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人口迁移与分布影响区域生产的布局。资源的开发,生产的发展总是从人口分布稠密的中心区域向外围区域不断发展,因此人口分布是影响生产布局的重要因素。

人口的迁移和分布影响消费市场的分布

2.结合某地区,谈谈区域发展条件的评价过程

南通,因涨沙冲积成洲,成陆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简称“通”,别称静海、崇州、崇川、紫琅,古称通州,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建城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辛亥革命后改通州为南通县,(建国后历经数次行政区划调整)南通县域全境置南通市(简称南通),南通市江苏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

区位:

在中国的版图上,南通处于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T型结构交汇点和长江三角洲洲头的城市只有两个,一个是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另一个就是与其一衣带水、处于长江北岸的南通。南通“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隔江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上海及苏南地区相望,北接广袤的苏北大平原,通过铁路与欧亚大陆桥相连;从长江口出海可通达中国沿海和世界各港;溯江而上,可通苏、皖、赣、鄂、湘、川六省及云、贵、陕、豫等地。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建成以后,已使南通进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南通面临海外和内陆两大经济辐射扇面,素有“江海明珠”、“扬子第一窗口”之美誉。

公路:高速公路主要有沈海高速(G15)、沪陕高速(G40)、启扬高速(S28)、通锡高速(S19)、通洋高速(在建),南通市区设有6个互通上下道口

一座世界级的大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和正在建设的崇启长江大桥将为南通与上海和江南的交通运输更为便捷,更得于南通的经济腾飞,而通过境内的204和328国道,使得南通的公路网日益成型,趋于成熟。

航空:南通兴东机场候机楼建筑面积近6000平方米,可满足年24万人次、高峰小时250人次的客流量。候机楼采用前列式、一层式流程的现代建筑手法,同时吸收了南通乡村青瓦坡屋面的特点,颇有地方风格。

铁路:新长铁路,宁启铁路穿境而过,境内主要的客站有:南通站,如皋站和海安县站。南通站现已融入国家铁路网,从南通可以到达全国各地,海安县站为江苏省除徐州外的最大的二级编组站。另外沪通铁路大桥正在规划建设中,建成之后南通站将成为华东地区的枢纽站。南通东站已开通货运

汽渡:沿江有海太汽渡、通常汽渡、通沙汽渡、皋张汽渡与长江南岸相来往,交通十分便捷。

自然:

南通地处长江下游冲积平原,海洋性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5.1度,全年降水量1040毫米左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秋两季比较短。南通属北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区,季风影响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由于地处中纬度地带、海陆相过渡带,常见的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梅雨、台风、暴雨、寒潮、高温、大风、雷击、冰雹等,是典型的气象灾害频发区。按最近30年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000~220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000~1100毫米,且雨热同季,夏季雨量约占全年雨量的40~50%。常年雨日平均120天左右,6月~7月常有一段梅雨。

南通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优势于一身,拥有长江岸线226公里,其中可建万吨级深水泊位的岸线30多公里;拥有海岸线210公里,其中可建5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的岸线40多公里。全市海岸带面积1.3万平方公里,沿海滩涂21万公顷,是我国沿海地区土地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铁矿、石油、天然气、煤、大理石等。全市耕地总面积700万亩,土壤肥沃,适种范围广,盛产水

稻、蚕茧、棉花、油料等作物。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文蛤、紫菜、河鳗、沙蚕、对虾的出口创汇基地。吕四渔场是全国四大渔场、世界九大渔场之一。人口:

南通是一个人口大市。截止2010年11月1日,全市常住人口为728.28万人。其中家庭户人口为6849723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5人。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58309人;具有高中文化(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1083640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83003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226004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241333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257675人,文盲率[5]由6.64%下降为3.31%,下降3.33个百分点。社会经济基础:2010年,海洋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新兴产业产值1615.8亿元、增长31.4%。海洋工程完工量389.4万综合吨、增长50.9%,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3,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风电并网发电装机容量64.2万千瓦、增长18%。光伏电池产量523兆瓦、增长62.9%。规模以上新兴产业企业总数突破1000家,在建超亿元项目135个。

船舶及配套产业产值966.7亿元、增长21.3%,规模以上造船完工量808万载重吨、增长42.5%,我市成为国家船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纺织服装产业产值1694.3亿元、增长16.7%,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等产业产值增幅均超过25%。家纺、茧丝绸等成为省级特色产业基地。新增省级以上名牌产品70个,驰名、著名商标40件,家纺版权保护经验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确定为优秀典范。建筑业施工产值2700亿元、增长23.7%。

服务业增加值1246.9亿元、增长13.6%。规模以上服务业投资600.8亿元、增长36.1%。物流业、金融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分别达到17.1%和11.3%。港口货物吞吐量1.5亿吨。旅游总收入230.2亿元、增长27.9%。市区高星级酒店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新增6家,客房总数增长64%。服务外包营业额8.1亿元、增长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