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生物学复习(全新版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生物学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口腔微生物学
(名解)
生态系:生物之间、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科学。
微生态学:细胞水平或分子水平的生态学。
生态连续:生物体栖息在一个变化的环境中的过程。
小生境(niches):生物生活、居住的微小范围的环境。小生境的种类、数目是决定在生境中生活的物种数的主要因子。生境或群落的结构愈复杂,其含有的生物种类愈多
极期群落(climax community):生物体(或细菌)栖息在一个变化的环境中的过程称生态延续,在一个小生境中延续演化组成多种多样复杂的生物群(菌群),环境条件趋于稳定,菌属数和组成的无明显改变,这种群体称极期群落。
口腔生态系:口腔正常菌丛之间以及它们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许多正常菌丛和其宿主之间呈动力的平衡状,这种平衡状态对于保持宿主的健康是重要的。
嗜温微生物:为在25-37℃中适宜生长的微生物。
绝对厌氧菌:在无氧环境中发酵生长,氧可抑制或杀灭的细菌。
兼性厌氧菌:在合适的碳或其他能源存在时可在有氧或无氧中生长的细菌。
微嗜氧菌:这类细菌的生长需氧,但所需氧的浓度比正常低,对需氧菌生长合适的浓度,对这类细菌抑制。
牙菌斑(老概念):堆积在牙表面或其他硬的口腔结构上,不能被中度水喷冲去的细菌团块。牙菌斑(新概念):在牙和修复体上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沉积物,非白垢,它是能够容纳多种多样菌丛生存的生物膜。
生物膜(biofilm):牙面清洁后,唾液的一些成分会很快地吸附于其上而形成一层均匀无细胞的薄膜,厚度约1~10um,龈缘区较厚而牙尖区较薄,成分大致与唾液相似,对细菌有选择性吸附能力。
点隙裂沟菌斑:存在于牙硬组织沟窝点隙内的菌斑。
附着性龈下菌斑:附着于牙根面或牙结石表面,可能系龈上菌斑在龈沟或牙周袋内的延续。非附着性龈下菌斑:不附着于牙面或牙根面,却与结合上皮和龈沟上皮直接接触的菌斑。固有菌丛(indigenous flora):包含常以高数量(大于1%)存在于某个特殊部位上的菌属,如在龈上菌斑或舌表面。
增补菌丛(supplemental flora):包含常居的,但是以低数量(小于1%)存在的菌属,当环境改变时可以成为固有菌。
暂时菌丛(transient flora):是指口腔中的过路细菌。
(填空)
口腔四个主要生态系:颊上皮生态系、舌背部生态系、龈上牙菌斑生态系、龈下牙菌斑生态系
口腔生态系影响因素:物理化学因素、宿主因素、细菌因素、宿主可控制因素
口腔菌丛的主要成员:微需氧菌、兼性厌氧菌、厌氧菌
菌斑成熟的标志是栅栏状结构,约出现在菌斑形成的第5-6天,并可看到谷穗样结构。
口腔链球菌属包括特有的三种:变形链球菌群、唾液链球菌群、血链球菌
(简答)
【生物膜发育5个阶段】
①形成条件薄膜,存有某些微生物的特异性受体,可选择性地接纳某些微生物。
②细菌分子对宿主表面的吸附;
③同种细菌间的聚集和异种细菌间的共聚集;
④各菌属、种的繁殖;
⑤细菌从生物膜脱附着,传播或定植到其他部位。
【成熟菌斑三层结构】
①基底层:均质,无结构。
②细菌层:位于中间地带,含杆菌、球菌、丝状菌,呈栅栏状。
③表层:G -、G+球菌、短杆菌、上皮、食物残渣、衰亡细胞
【口腔正常菌丛的来源和成立】
①刚出生:来源于母亲,如大肠杆菌和链球菌
②随着对婴儿的喂养和看护:来源于母亲和近亲
③小于1岁:口腔菌丛可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奈瑟菌等
④学龄前:组成基本与成人相近似,少有产黑色素拟杆菌
⑤13-16岁:产黑色素拟杆菌增多
⑥成年期:主要为血链球菌、链球菌
⑦老年期:血链菌、变链菌逐渐减少
【龈沟液采集】
①沟内法:采集前刮除龈上菌斑、软垢、牙石,漱口,隔湿。先将滤纸前端轻插于龈沟入口处,当感到阻力时再向龈沟深部插入,约5秒钟后取出,放入含预还原传送培养基的带盖小瓶中,加盖灭菌液状石蜡后送检。缺点为:易使龈沟内壁擦伤、出血,而使龈沟液与血液混合。
②沟外法:此法适用于牙周袋较浅时,采集前同沟内法刮治龈上菌斑等诸项处理,然后以短的滤纸片紧贴于牙面、龈缘和附着龈上,使龈沟液慢慢渗至滤纸上。优点为:避免对龈沟内壁物理性刺激,减少出血。
第二章口腔生物化学
(名解)
胶原酶(collagenase):存在正常牙龈和龈沟液中,随炎症程度加剧增加,其活性随牙龈炎症、牙周袋深度和骨丧失程度增加而增加。
组织蛋白酶(cathepsin):是一组细胞内半胱氨酸蛋白酶,当释放入细胞外间隙能分解包括胶原在内的细胞外间质成分。
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其活性与骨代谢和嗜中性白细胞脱颗粒密切相关。
生物矿化(biomineralization):是指生物体内的钙磷等无机离子在多种生物因子的调控下通过化学反应产生难溶性盐与有机基质结合,形成机体矿化组织。
生理性矿化:机体生长发育成熟过程中,无机离子在生物调控下在机体的特定部位与有机基
质中的生物大分子结合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矿化组织。
病理性矿化:由于机体对生物矿化调控作用失衡,无机离子在不该矿化的部位形成异位矿化或异常矿化组织,或造成矿化组织矿化过度或不足。
(填空)
釉质中蛋白水解酶主要有基质金属蛋白酶20(MMP20)和丝蛋白酶。
釉质晶体的化学性质:吸收性、离子交换。
牙周病变过程中,内毒素、胶原酶、巯基复合物参与了胶原的破坏。
胶原纤维的主要结构是一种多肽链,构成其蛋白分子的肽链有两类:α1和α2,其中,α1又分为四型。
唾液中钙以三种方式存在:钙离子、无机复合物、与有机物结合。
唾液中最常见的钙及磷酸盐是磷酸氢钙、磷酸八钙、磷酸钙、羟磷灰石。
唾液内的免疫球蛋白主要有IgA、IgG、IgM,其中分泌型IgA(SIgA)最重要。SigA一般认为是由大小涎腺的浆细胞合成。
唾液诊断口腔疾病包括:涎腺炎症、龋病、牙周病。
生物矿化的机制:成核、晶核成长、集聚、固相转换。
(大题)
【釉质中的氟】
釉质中,氟占重量的0.005%-0.5%,其表面含氟量明显高于釉牙本质界。
其影响因素为:①釉质蛋白②组织液③外环境④生理性磨损
【釉质的硬度和密度】
硬度:牙萌出后硬度逐渐增加,老年恒牙硬度>年轻恒牙>成熟乳牙>不成熟乳牙
密度:①表面釉质密度最高,近釉牙本质界处最低②未萌牙的釉质密度低于已萌牙,乳牙釉质的密度低于恒牙
【牙本质和牙骨质胶原特点】
①胶原原纤维对矿物盐有较大的吸收力②牙本质胶原比软组织胶原稳定
【牙周组织的胶原】
在正常的牙龈结缔组织,Ⅰ型和Ⅲ型胶原是主要的胶原类型,另有少量的Ⅳ和Ⅴ型胶原。牙周膜以Ⅰ型和Ⅲ型胶原为主,另有少量Ⅴ型胶原。牙槽骨主要为Ⅰ型胶原。牙骨质为Ⅰ型胶原和少量Ⅲ型胶原。
【牙周病变过程中胶原类型的变化】
①Ⅴ型胶原的含量明显上升②出现Ⅰ型胶原三聚体③Ⅲ型胶原含量下降
【唾液中的氟】
浓度在0.01-0.05mg/L之间。在牙萌出进一步矿化期间,唾液中的氟可以进入牙,与牙内的羟磷灰石发生置换反应,形成抗酸力强的氟磷灰石,提高牙的抗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