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机制

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机制
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机制

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机制

张骥刘云章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国际大背景下,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是摆在我们意识形态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大而紧迫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对这一现实问题国内理论界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多样化社会思潮引领的过程中还存在对多样化社会思潮把握不清、针对性不强、引领效率不高、实效性差等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内在运行机制研究不够,这种理论研究的不足也使我们在实践中没有能够建立起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机制”。

本文认为,构建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机制应该从两个层面着力:一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本身从生产到传播再到大众接受,构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发生作用的内在运行机制,这一机制从根本上引导当今社会思潮的发展方向;二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如何实现对其他多样化社会思潮的预测、对话以及批判等功能,构建起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具体引领机制。这两方面的机制互相结合、互相支撑构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机制的整体。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发生作用的内在运行机制

1.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生产机制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生产机制主要揭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生产机制的研究在当前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一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生产机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但是我们的研究还不够,这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意识形态建设;二是只有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生产机制有了科学上的理论把握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进一步生产出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进而成为当今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三是只有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生产机制有了科学上的理论把握才能有效地预测并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

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非常关注意识形态的生产问题。他们从社会生产的角度研究意识形态生产,认为社会生产是一个整体,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与人类自身的生产。在精神生产中又包括意识形态生产以及非意识形态生产。社会越发展,意识形态生产引领整个社会生产的作用就越来越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生产机制的内容丰富,本文仅从意识形态生产的基本方式的角度揭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生产机制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生产的基本方式的研究最早出现在1843年撰写的第一篇政论性文章《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后来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进一步丰富,最后在1857-1858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完整提出。他在论述“政治经济学的方法”时说:“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思想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于世界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把马克思的上述论述与其他相关思想结合起来,我们把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生产的基本方式概括为四种类型,即理论精神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和实践精神的意识形态生产。

理论精神是意识形态生产的基本方式之一,是为了满足人们认识世界的精神需要,进而为人们改造世界提供思想指导。理论精神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如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等等。理论精神是人们在思维中对外部世界的理性把握或者说是外部世界在人类头脑中的主观映象。它的思维的进程遵循着由具体上升为抽象,再由抽象转化为具体的过程。

从具体上升为抽象有两种类型,即错误的抽象和科学的抽象。艺术精神是意识形态生产的基本方式之二,是为了满足人的情感需要。人是有感情的,人无法忍受自己生活在一个“无情”的世界中。艺术精神对世界的掌握靠艺术形象来实现,艺术形象来源于现实但比现实更加具有典型性和形象性。它是艺术家“把情感对象化和明朗化,又把对象性的存在主观化和情感化,从而使人在艺术形象中关照自己的情感,理解自己的情感,品味自己的情感,使人的精神世界,特别是情感世界,获得稳定的文化形式。”艺术思维遵循着逻辑思维的一般规律,同样经历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思维过程,与此同时,艺术思维还有自己的特点,如“意象”、“想象”、“幻想”等在艺术创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宗教精神是意识形态生产的基本方式之三,是为了满足人们理解和实现人生意义、人生目的、人生价值、人生信仰等精神需要。宗教精神对世界的掌握依靠的是“神圣形象”(马克思语)。宗教要以“神”的形象来使人的存在获得“神圣”意义。宗教中的神圣形象是把各种各样的力量统一为至高无上的力量,把各种各样的智能统一为洞察一切的智能,把各种各样的情感统一为至大无外的情感,把各种各样的价值统一为至善至美的价值。这其实是人的智慧,是人的智慧的创造。或许由于人的智慧过于强大而把自己所创造的宗教的这种“神圣形象”推向了极端,以至于人在自己创造的这种“神圣形象”面前感到的只是“神”的神圣性而失去了“人”的神圣性乃至人的尊严。实践精神是意识形态生产的基本方式之四,是为了满足人们在精神领域改造世界的精神需要,并使人们以此为指导在物质领域改造现实世界。实践精神是人在头脑中“预演”现实的实践过程,是由纯粹理论过程到现实实践过程的中介,或者说是人们的精神实践过程。实践精神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指导实践的方法,实践精神掌握世界的过程就是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由此所得出的实践意识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理论精神掌握世界的结果称之为理论科学,把实践精神掌握世界的结果称之为应用科学。

我们要遵循意识形态生产机制的客观要求,不断生产出中国化、时代性、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并用这种科学的意识形态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同时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正确发展。

2.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机制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机制主要揭示一种意识形态生产出来后如何在社会上有效传播,进而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并形成与这种意识形态要求相适应的社会精神氛围。对意识形态传播机制的研究与建设历来是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为一切政党与政府所重视,即使像在美国这样号称意识形态多元化与自由化的国度同样也越来越重视对意识形态传播机制的研究与建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机制由五个基本要素构成:传播阵地、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受众、传播效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有效传播是这五方面要素综合优化的结果。

占领强有力的传播阵地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基石。首先是要牢牢把握住党员、干部这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主阵地,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次是通过各部门、各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条主渠道对全体公民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第三是通过报纸、广播、影视、手机、网络等大众传媒形式营造良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氛围。

科学规划传播内容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前提。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时我们要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要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要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要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研究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鲜活的理论。

优化传播方式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关键。一是在以“理论讲述”为主要的传播方式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手段,把理论讲述、案例讨论、观看视频与参加社会实

践等等方式结合起来,传播方式的综合应用会最大限度地提高传播效果。二是主流意识形态在传播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叙述方式,要多用平民化的语言风格唱响主旋律,要增强人文关怀,要增强人民的可接受性。三是实现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双向互动。传播者与受众以及受众之间的相互讨论会使传播的主题以及相关的传播内容越来越深刻全面,增强传播效果。

重视对传播受众的研究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基础。传播受众是选择传播内容的依据、是确立传播方式的依据,是衡量传播效果的依据。要重视对受众这一传播要素的分析与把握,具体说来要重视以下几点:一是明确并引导受众的接受需要,二是把握并利用受众的接受心理,三是适应并提高受众的接受能力,四是揭示并遵循受众的接受机制。

科学评价传播效果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落脚点。对传播效果的评价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组织有关专家对传播过程进行评价。首先是对传播内容进行评价,如内容的科学性、全面性、深刻性等等,其次是对传播过程进行评价,如语言的清晰准确性、讲座技巧的新颖性、对受众的吸引力以及实效性等等。二是听取受众对传播效果的评价。把听众的反馈意见搜集整理出来,进行分门别类的分析与研究,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传播方式。

3.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机制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机制主要揭示社会公众与个人如何有效地接受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使之指导社会公众与个人的思想行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机制的研究实质上是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使广大民众“接受”并“掌握”马克思主义,使理论掌握群众并且变成物质的力量。这不仅对于提高大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至关重要,更是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意识形态侵扰的根本保证。意识形态接受机制包括四个环节:选择、理解、内化与外化。

首先是选择。受众是具有一定主观能动性的人,面对外来的林林总总的思想文化信息,他不会也不可能全部接纳,而是要对诸多思想信息进行选择。受众之所以选择或不选择某种思想文化信息,主要是由自身的主观需要、对信息所反映的事物的认识程度以及“接受图式”的性质和接受能力决定的。选择是受众接受活动的开始。

其次是理解。受众通过选择,决定接受某种思想文化信息,于是便开始了理解的过程。理解可分为两种形式:同化和顺应。同化是受众的接受图式能够分析、把握新的思想文化信息,使之进入受众的知识框架之中;顺应是受众已有的接受图式不能分析、认识、把握新的思想文化信息,客观的思想文化信息使受众的接受图式调整或重构新图式,最终实现与思想文化信息的统一。显然,同化只能使受众的同类知识或思想量的增加,顺应才使受众增加新质的思想或知识内容。就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而言,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第三是内化。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接受而言,内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要求受众对客体在理解认知的基础上还要形成坚定的信念,并以之为指导且体现在自己的行为实践中,这一过程即是个体道德品质的内化过程。它比单纯的对知识的理解、接受复杂得多,坚定信念的形成并持之以恒地体现在自己的行为实践中,往往要经过长时间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因而,内化为受众的内在品质是主体接受机制的关键环节。

第四是外化。受众将内在化了的品质外化为实践行为并形成习惯,这就是外化环节,这个过程是极其漫长的,其间受众的思想与行为都可能会发生反复,但只有实现了受众思想与行为的外化接受活动才最终完成,也才达到了意识形态传播影响受众的根本目的。

依据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生产机制、传播机制与接受机制的内在要求,当今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生产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特点的、反映当今时代性要求的马克思主义,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通过各种有效传播手段向大众传播,最终成为被大众所接受的马克思主义。只有这样才能用真正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指导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并由此正确引领

多样化社会思潮。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机制

1.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多样化社会思潮产生的预测机制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多样化社会思潮产生的有效预测机制主要揭示一种社会思潮如何产生、如何发展演变、有什么规律性等,使人们做到未雨绸缪,把握在社会思潮产生发展上的主动权,并能够有效地分析鉴别并引导利用各种社会思潮。

社会思潮是对特定时空背景下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突出矛盾与问题的反应,具有群体性、民间性、公共性、自主性等特点。社会思潮的产生发展一般经历三个阶段:一是孕育产生阶段。由于经济关系的变革、社会利益的调整以及上层统治出现裂痕等等因素,使社会心理或社会潜意识领域出现大量指向相对集中的倾向,社会思潮处于酝酿形成之中。二是发展并逐渐走向高潮阶段。社会思潮由潜在走向社会现实,并在社会现实中寻找或争取代言人,进而力图影响社会现实。三是衰退阶段。社会思潮发生分化,有的上升为社会意识形态,有的演变成社会心理,有的沉淀为社会潜意识,有的会逐渐退出社会历史领域。

当前我国社会思潮的产生有着两方面的社会基础:一是国内改革。30多年来,改革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艰难,越来越触及一些深层次的尖锐的问题,由此造成的利益冲突与调整也会越来越棘手,这种利益格局的变化必然引发各种利益基础上的社会思潮;二是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使我们越来越面对整个世界,各种国外的社会思潮也会涌入国内。

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状况以及所处国际环境造成了社会思潮有如下的社会历史特点,即在时间上高度压缩,在空间上快速扩散。所谓时间上的高度压缩是指各种国际国内社会思潮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爆发,并且由一地很快传播扩散到多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先后出现了六种具有代表性的并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社会思潮。按这些思潮在社会上形成并产生影响的时间顺序排列,它们分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自由主义启蒙思潮;80年代后期出现的新权威主义;90年代中期出现的新“左派”;90年代后期崛起的新民族主义;21世纪初的文化保守主义;最近几年出现的民主社会主义。其后,还有一些新思潮产生。这就造成多样化立体交叉式社会思潮的文化景观:从文化的主体坐标划分有社会主流文化、社会精英文化和社会大众文化;从文化的时间坐标划分有前现代文化、现代文化和后现代文化;从文化的空间坐标划分有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等。这也就增加了我们对社会思潮预测、分析与引导的难度。

面对当今社会思潮多样复杂的特点,我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多样化社会思潮有效预测机制的研究。首先是依据社会时局与社会事变的产生发展,及时大量收集各方面的真实的相关信息;其次是依据社会学理论对这些社会信息进行科学分类并系统整理;再次是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舆论学、政治学、教育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对这些信息进行由具体到抽象和由抽象到具体的分析整理,见微知著,预测出这些信息背后潜在的社会思潮。

2.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对话机制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对话机制主要是揭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其他社会思潮所取的态度与对策。马克思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表明,一种意识形态的科学性、真理性总是与其他意识形态的科学性、真理性相互比较而存在,相互吸收、借鉴而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其他社会思潮的关系上应该反对几种错误态度:一是对其他社会思潮全部肯定或全部否定;二是对其他社会思潮回避或视而不见;三是对其他社会思潮听之任之或放任自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其他社会思潮应采取平等对话的态度,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吸收借鉴其他社会思潮的科学合理的成分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所拥有,由此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实现对其他社会思潮的疏导与引领,把这些社会思潮纳入符合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发展的轨道。

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多样化社会思潮对话过程中,首先要有进行对话的健康心态准备。在对话过程中存在两种不健康心态:自大与自卑。这两种心理都不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也不能公正地对待别人,这样就看不到自己文化的不足,也不能发现他文化的优点,也就达不到对话的目的。在对话过程中,对其他文化既不能“俯视”,也无需“仰视”,而应“平视”。对自己的文化既不能“自大”,也无需“自卑”,而应“自信”,只有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文化心态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平等的意识形态交流与对话。其次是要讲求科学的对话策略,对此张岱年先生的主张对我们有极大的启示,他说:“一个独立的民族文化,与另一个不同类型的文化相遇,其前途有三种可能:一是孤芳自赏,拒绝交流,其结果是自我封闭,必将陷入衰亡。二是接受同化,放弃自己原有的,专以模仿外邦文化为事,其结果是丧失民族的独立性,将沦为强国的附庸。三是主动吸取外来文化的成果,取精用宏,使民族文化更加壮大。中国文化与近代西方文化相遇,应取第三种态度。”理想状态的意识形态对话应是双方在一个对等的平台之上,展示自己的理论魅力,相互吸收,共同发展。

面对当今社会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我们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进行具体分析,但对一些带有明显的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反共产党的性质与企图的西方政治思潮,我们要坚决予以分析批判,以保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3.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身以及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分析批判机制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身以及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分析批判机制主要是揭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待自身以及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的态度与对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自身的批判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品格,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内在动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潮的批判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占据主阵地以及实现对各种社会思潮有效引领的重要保证。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这来源于其自身内在的批判机制,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时代性与进步性。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恩格斯总是从发展着的社会实践出发,对自己创建的理论进行反思与批判并进而不断发展,以《共产党宣言》为例说明之。《共产党宣言》出版后,在指导工人运动的实践中,马克思、恩格斯总是紧密结合社会历史的发展对其进行修订或补充,这些发展集中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从1872-1893年为《共产党宣言》不同版本所写的7篇序言中。

马克思主义自身的批判机制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开放品格,这是进行自我批判的前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从来不构建所谓的终极真理或终极价值,任何理论都是相对的、暂时的与开放的,随着时代的发展都会不断发展变化。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的实践品格,这是进行自我批判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源头活水,这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都有充分而明确的论述。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实践品格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总是能够在指导实践的同时从实践中汲取营养,并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与完善。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主体的创新品格,这是进行自我批判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理论主体强烈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实现马克思主义自我批判的最终保证。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必须进行有力的批判,这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身发展的理论需要,也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以及引导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现实需要。意识形态领域从来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十分复杂的,这里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有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还有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尤其是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必须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批判。

在今天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过程中更要重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功能。《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自觉划

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为此,必须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机制。

这一机制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牢牢把握各种反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手段。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主要有五种错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方式: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如把马克思主义实证主义化)、肢解(制造所谓青年马克思反对老年马克思、恩格斯反对马克思等)、曲解(把马克思主义曲解为人道主义或人本主义等)、未解(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品格和理论特征缺乏深入理解)、消解(提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等)。把握住这些方面就能认清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手段和错误所在,为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提供靶子。二是全面把握并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批判各种错误思潮。马克思主义是由目标(无产阶级的政治解放、最终实现人类解放和实现共产主义)、立场(人民大众)、方法(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以及研究方法和价值方法等)、品格(与时俱进)、时序(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在19世纪,它产生于欧洲但影响了全世界)等组成的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一系列指导实践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的这五个方面是我们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批判的有力工具。在当代中国,如下一些非马克思主义或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特别需要注意:新自由主义思潮、新保守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新民族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新殖民主义文化思潮、拜金主义思潮、利己主义思潮、伪科学思潮、普世价值等,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其进行坚决批判和抵制。

综上所述,在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过程中我们要建设两大机制:一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身的生产—传播—接受机制;二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预测—对话—批判机制。这两大机制互相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身的生产—传播—接受机制是主体、主阵地,它从根本上保证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能够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预测—对话—批判机制作为具体机制,它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能够有效地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健康有利的意识形态氛围。

参考文献:

[1] 申文杰、张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的基本规律探析》,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2] 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3] 孟宪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简论》,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4期。

[4] 杨芳等:《论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性》,载《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5] 王秀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机制研究》,载《红旗文稿》2010年第1期。

浅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浅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观 摘要:受到课堂上的讨论及教材的启发,本文从联系生活实际出发,阐述了作者对实践的具体含义以及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的理解。 关键词:实践,认识 在学习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的过程中,读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部分的认识、实践、真理等概念与论断,我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类的过往及现今的生活都息息相关。以下摘录我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观部分的一些零碎思考。 世界上许多食物、药物,都是经过人们备尝甘苦才了解其特性的。鲁迅就曾指出过:“许多历史的教训,都是用极大的牺牲换来的。譬如吃东西罢,某种是毒物不能吃,我们好像习惯了,很平常了。不过,这一定是以前有多少人吃死了,才知道的。”毛泽东同志也曾指出:“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吃一吃”。不亲口吃一吃就不能真正了解食品的滋味,离开了实践也就谈不上任何真知。 什么是实践?实践就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其中,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东西,因为没有生产实践,就没有人类,就没有其它一切社会生活。常言道:“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沿海的一些渔民,把耳朵贴在船帮上,听听底下的声音,就知道有什么鱼在附近海域游动。生活在深山老林的猎人,凭着经验就可判别各种鸟类的叫声。经验丰富的司机,听着发动机的声音,就能辨别机器正常与否。我们现在懂得的一切,都是经过许多人的实践才得来的。人们为了使某些重金属的原子核发生裂变,曾经用质子作炮弹去轰击原子核,命中率低得可怜。后来,用中子轰击原子核,不仅很容易击中,而且随着原子核的分裂,还有新的中子释放出来,使轰击原子核的反应不断进行下去,形成链式反应。人们利用核燃料分裂时释放的大量热能,建立了原子能发电站。有教书的实践,才能总结育人的道理;有办工厂的经验,才能有管理工厂的知识。 人类认识发展的历史,就像接力赛跑一样,每一代人都把前一代人知识的终点作为自己知识的起点,然后把在实践中取得的新知识增添到人类知识宝库中去;社会实践一步一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人们的知识也就越来越丰富。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认识来源于实践。毛泽东指出:“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走着的认识路程。”没有实践,客观事物同认识主体就不能发生任何关系,因而也就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认识。实践出真知,人的知识、才能归根到底来自实践。这并不排除接受间接经验和学习书本知识,事实上,任何人都不可能也无必要事事直接经验。就每个个人的知识而言,大量是

简述当代中国社会思潮

简述当代中国社会思潮 《辞海》中的社会思潮解释是:“某一历史时期内反映一定阶级或阶层利益和要求的思想倾向涌现出来的思想感情。”社会思潮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核心是一定阶级、阶层价值观念的反映。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思潮相继涌现,存在着以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公共知识分子,拜金主义,新左派等为代表的社会思潮;这些社会思潮多元并存、复杂多变,并且对我国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负面的;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才能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社会和谐。 一、中国当前存在的主要社会思潮 1.民主社会主义思潮。 民主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又一种有相当影响的社会思潮。这种思潮以强调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为其主要观点,其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理论的替身。它是21世纪初出现的一种国际性政治社会思潮,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社会福利政策和民主化措施时,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我国改革开放后逐渐传播到中国社会,在知识界具有广泛的影响。民主社会主义过分强调价值的多元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核心价值和作为执政的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具有消解的负面作用。首先,中国经济仍然处于发展阶段,且人口众多,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缺乏实行高福利的社会政策的经济基础;其次,超前推行全民普选制,在缺乏公民社会的条件下,会演变为街头民粹政治,反而影响社会的稳定有序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中国社会现代化不能照搬民主社会主义的模式而只能批判地吸收其部分理念,并探索符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2.新自由主义思潮。 新自由主义是一种以经济自由市场化为内核并拓展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社会思潮,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亚当·斯密等人的古典经济学的现时代承继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与金融学研究的几点思考 姓名:郭一凡学号:220160930181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在人类丰富的知识成果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若仔细研究当代政治、经济甚至文化生活,发现马克思社会科学方法论在这些不同的领域都有所应用,有所渗透,有所体现。在金融学方面,可以发现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均受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影响,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进行研究。马克思社会主义科学方法论之所以得到广泛应用是因为他是人类智慧的高度结晶,是系统科学的思维方式,对任何具体社会科学的研究都具有整体上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方法论;金融学 经济学就是一个研究经济行为和现象的分析方法框架,而金融学是经济学科下的一个具体学科,二者关系紧密。正应为如此金融学研究方法是一个被广泛讨论和研究的领域。在已有的研究中,金融学方法主要表现为两个层次的方法:其一,金融学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法,对于经济学作为一个学科的规范思维方法的讨论和研究,我们将之称为“方法之方法”,从“范式”的角度看,在一定的程度上,这一层次的方法是超越某一特定范式的;其二是金融理论中作为基本研究工具的方法,我们将之称为“工具性方法”。 马克思主义是在人类丰富的知识,成果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若仔细研究当代政治、经济甚至文化生活,发现马克思社会科学方法论在这些不同的领域都有所应用,有所渗透,有所体现。在金融学研究中,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发挥重要作用,对于我们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时间作用。对于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具有直接指导作用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既不同于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也不同于作为一般哲学方法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它是在积极扬弃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如何看待社会思潮的多元化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建设中,思想多元化和坚持马克思指导思想的关系 社会思想多元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指导思想可以搞多元化社会思想。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出现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与之相适应,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思想文化呈现出多样、多元、多变的特点。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主、竞争、效率、平等、宽容和民主法治意识,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推动思想文化创新发展,满足人们的多层次精神需要。可以说多元化是思想文化的生命和活力所在,是一个社会文明、和谐、进步、繁荣的体现。然而,社会思想的多元化是否意味着指导思想可以搞多元化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首先要看到,社会思想的多元化与指导思想是不同层次的问题。一个是指现实生活中各种思想文化存在的状态,一个是指一定社会占“指导”地位的思想是什么。社会思想的多样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并不等于这个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思想可以多元;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不是平分秋色的,社会思想多元化更加需要正确的思想导向。 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指导思想是一个社会的基本价值,是社会思想的“纲”和“魂”,它一旦被否定或发生根本改变,就会对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构成颠覆性威胁。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是中国历史发展得出的必然结论,是实践的选择、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实践表明,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大国,形势越是纷繁复杂,社会思想越是多元化,越需要在根本问题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这是保证国家稳定,社会发展的思想基础。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缺乏共同的价值追求,国家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发展就会面临严重障碍,社会和谐就会失去根基,甚至导致社会动荡、民族分裂、国家解体。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汲取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的精华之后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开放的科学体系。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结合起来,汲取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精髓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主义要不断向前发展,就必须研究、吸收、借鉴各种新的思想文化成果。永远向世界优秀文化开放,以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特有的理论品质。因此,它不会拒绝思想文化多元化,更不会消除自身赖以发展的多元化的文化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不断地借鉴、吸收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出来的优秀文化成果,人们的思想意识不断获得新的解放,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人们的精神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和生动活泼。这是每一个不带偏见的人都不会否认的客观事实。 正确处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与社会思想多元化的关系,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思想多元化的和谐发展。在这个问题上,应当注意克服两种倾

修改:2012122003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特征与功能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特征与功能 这是一个客户让写的文章,最后写完不给钱,传上来大家分享。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 (一)意识形态的概念 意识形态是不仅是政治学用词,而且也是哲学用词,随着人们对哲学的深入研究,对意识形势的概念研究也日益增多,但是目前对意识形态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与认识。法国著名的思想家特拉西首次提出意识形态,他阐述了意识形态的要素,也就是说“真正的意识科学一定不能从任何假定或固定的概念出发,而是必须要从、也只能从可以被确定的东西出发。”①英国的百科全书将意识形态归为政治范畴体系,认为意识形态是为理性的统治奠定思想基础。“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意识形态的研究主要有:马尔库塞对西方发达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作了整体批判,把发达工业社会称为“单向度的社会”,把人称作“单向度的人”,把单向度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②弗洛姆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意识形态,认为它具有“社会性格”和“社会无意识”,认为从前的意识形态是“纯粹的幻想”,没有革命精神,是束缚人们思想的锁链,阿尔都塞提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理论,以确保资本主义关系的再生产。③阿尔都塞在《保卫马克思》中指出意识形态与科学之间存在一条鸿沟,意识形态经过质的飞跃才能到科学状态。 俞吾金认为意识形态是指不同阶段社会的不同产物,是基于经济基础的政治和法律思想,他认为“意识形态是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情感、表象和观念的总和,其根本的特征是用幻想的联系取代并掩蔽现实的联系。”④邢责思认为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反映。郑永廷认为意识形态是一定阶级或集团的价值和行为准则,是反映这一阶级或集团利益的思想体系。 ①张秀琴:《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期,第2页。 ②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1964年。 ③弗洛姆:《超越幻想的锁链》,1965年 ④

大工14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1、2、3及带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 1-10 B B C B C B A C A C 1-10 AB ABCD BD ABCD BC ABCD BCD CD ACD ABCD 1-10 B B B B B B B A B A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明的是()。 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没有反作用 B.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D. 对立统一规律 2. 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 A. 质量互变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否定之否定规律 D.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3. 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事物周期性的变化过程,其表现形式有()。 A. 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 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 不断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4. “白马非马”,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A.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5.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A. 物质 B. 科技 C. 精神 D. 规律 6. 列宁是从物质与()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 A. 精神 B. 意识 C. 规律 D. 事实 7. ()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A. 物质范畴 B. 精神世界 C. 科学技术 D. 意识 8. 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A. 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 B. 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C.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 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9. ()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A. 度 B. 质 C. 量 D. 矛盾 10.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马克思主义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特别是揭示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在中国的统治,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伟大成就。 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充分证明,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新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则,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 二、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古今中外,任何国家和社会,不管社会形态多么不同,但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支配地位的思想总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或者说指导思想都是一元的。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只能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战胜各种挑战和风险的要求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从总体上看,我国意识形态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是 从国际形势来说,我们面临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和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 从国内形势来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变更,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给社会的思想进步带来了很大的活力,同时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实践表明,形势越是复杂,社会越是多样化,就越需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必须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不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动力。我们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只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巨大作用。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0世纪中国三大社会思潮及转型

【摘要:作为现代性理论,社会主义、自由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本来有其共通的思想原型,此即关于“平等”的观念。但在20世纪思想史上,这种共同的思想原型却发生了“分裂”:在自由主义者那里,它被解释为“个人自由”;在社会主义者那里,它等同于“社会正义”或“社会公平”;而在社会民主主义者那里,它就是兼顾“自由”与“公正”。其实,任何社会思想作为社会乌托邦都可以区分出其思想的“意义”与“涵义”,就此点说,社会主义、自由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皆可以作为建构现代民主社会政治的思想资源。未来中国社会政治的建构应当是:以自由主义作为社会秩序安排与社会实践原理,以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与终极信念作为思想导航与制约原则,并且在现实的社会行动与社会政策中,以社会民主主义作为调节原理。这样三者并进,相互补充,相互为用,不失为当前中国社会转型中最好的一种思想整合思路与社会行动整合方式。】 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历史上少有的社会大动荡与变迁。这也是中国思想史上少有的观念纷争、“道术为天下裂”,并且各思以其道易天下的时代。当历史已经成为过去,人们理应跳出历史的牢笼,对思想观念在变革人类自身社会生活方面的功能与作用进行反省与认识。应当说:处于21世纪的今天,意识形态对峙与斗争的时代已经终结;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这三大曾经左右近现代中国历史进程的社会思想应当达成和解,并且实现它们从意识形态到社会理论的转变。 一、现代性理论的“分裂”:社会主义、自由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 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用以进行中国社会与政治变革的思想理论,主要是从西方引进的;即使一些主张对中国传统文化实行创造性转化,从中国本土思想中提炼出现代性的社会改革思想的20世纪中国思想家们,其思想的灵感也都来自西方而非纯粹的本土文化。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其说是归结于西方文化是一种强势文化,而中国知识分子不得不接受西方这种强势文化的影响,不如说由于中国近现代的社会改革是一种走向“现代性”的社会变革,而西方是最早实现现代化的地区与国家,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理论,为中国这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社会科学方法论 是指以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及由此行为产生的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以探讨社会现象的本职与规律为主要任务,因此具有追求统一性、一致性、简单性必然性等特征。是人们从一定的社会科学学科角度出发,对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做的系统分析或解释的科学的方法体系。 方法论 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个创造性的开放体系。人类在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合 1、方法 方法是指为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 2、实践 指改造社会和自然的有意识实践是人们有意识地改造物质世界(包括主观与客观)的社会活动。 3、生产系统 生产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参与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一切物质的、技术的要素总和。它主要是由劳动资料(以生产工具为主)、劳动对象和劳动者三个要素构成。生产力中的主导要素是劳动者。 4、生产关系系统 生产关系是一个由多重关系组成的系统,既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相互关系,又包括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各个环节的关系。 5、上层建筑系统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各种制度和设施和意识形态的总和,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简称为政治上层建筑。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文艺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价值

第35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1月 Vol.35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Nov. 2013 ────────── 收稿日期:2013-05-26 作者简介:冯大彪(1980-),男,满族,吉林伊通人,讲师,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 治教育。 -110- 哲学经济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 冯大彪1,2 (1. 北京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2. 内蒙古科技大学 马克主义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摘 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揭示了意识形态产生的根源与本质,论证了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虚假性,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公共性,强调无产阶级政党要自觉维护其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与谬论作斗争,对社会民众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与教育。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指导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重要价值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3)06-0110-04 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3.06.029 Values of Marxist Ideology for the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China FENG Da-biao 1, 2 (1. College of Marxism,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2. College of Marxism,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Baotou 014010, China) Abstract: Marxist ideology theory reveals ideology’s origins and essence, demonstrates the falsity of feudalism and capitalism, explains the public attribute of Marxist ideology,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for the proletarian to maintain dominant position of Marxist ideology to fight with fallacy and carry out Marxist ideological indoctrination and education for the public. Marxist ideology theory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enlightenment and practical guiding valu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s ideology. Key Words: Marxist; ideology; important value “‘意识形态’一词的出现源自西方近代哲学家对社会意识与现实关系特,别是与现实政治关系的分析研究,至 今在国外仍未形成统一的界说。” [1] 受西方各种意识形态学说的影响,国内有些人对意识形态问题缺少明晰而客观的认识。为正本清源,需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阐明其基本立场与主张。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内涵 1. 意识形态源于社会分工 社会分工是意识形态产生的根本原因。“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是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形成’分工。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从这时 候起意识才能现实地想象:它是和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某种东西;它不用想象某种现实的东西就能现实地想象某种东西。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2,p82]分工之所以是意识形态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分工促进了私有制的产生。“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 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 [2,p84] 私有制的出现,又导致社会逐渐分化为不同的阶级。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域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文明的全部历史直至现在(反谷物法同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般指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的认识来源、认识能力、认识形式、认识过程和认识真理性问题的科学认识理论。 它首先是可知论,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是可知的。人们不仅能够认识物质世界的现象,而且可以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从而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它的基本前提是反映论,认为物质世界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的,人的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和从思想、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划清了界限。 它是实践论,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它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强调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能动的辩证发展过程。认识的辩证法,表现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上,认识来自实践,又转过来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表现在认识过程中,人对世界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多次反复、无限深化的过程。 定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的来源、本质及其规律的学说。它坚持反映论的观点,认为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世界是认识的对象和源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反映不是对客观世界的消极被动的直观,而是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实践基础上发生的积极地、能动地再现客体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

内容 实践观 一、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借助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而获得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使人类认识的发展。另外,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需要联结主观与客观的实践来检验。通过实践,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二、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以社会思潮为镜看中国社会

在一个急剧变革的社会中,除了传统的思想观念仍在发生作用,也常常会涌起各种新流行的,或旧思想经过包装的思想流派。任何一个社会的思想观念从来都不是单一的,社会阶层多元化与不同阶层的利益的多元化,使得社会思潮也必然多元化。尤其最近40年,中国的思想领域犹如“万花筒”,世界上所有的社会学说、思想流派在中国几乎都能找到其踪影。这些观念或理论可能有对有错,但都是人类面对困境所做出的文化反应,是主体针对困境想出来的“大办法”、“好药方”。 社会意识往往通过社会思潮表现出来。当代著名评论家马立诚在《最近四十年中国社会思潮》一书中概要地勾勒出最近40年流行于中国的8种思潮。包括官方的和民间的,除了居于主导地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之外,还有老左派思想、新左派思想、民主社会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民粹主义思潮和新儒家思潮。这8种思潮,或隐或显,大小各异。彼此之间,起起落落,或激烈争辩,或部分重合。一如马立诚在《在思潮交锋中理解中国》(本书序)中所言,“这八大思潮有两个特点:一是‘问题意识’;二是这些思潮与西方社会思潮有密切的联系。”作为一种特殊的思想现象,这8种思潮既反映了人们因立场和经验不同而产生的相互区别对立的意志和愿望,也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后发展历程中的较量与博弈,以及企图解决中国各种问题的“八种药方”。 思想生发于问题,社会思潮是社会变革时代社会矛盾在思想领域中的集中反映。改革开放近40年出现的各种社会思潮,表达了各个社会阶层在转型时期的不同利益诉求。即,一种社会思潮往往并非简单的仅具有积极性或消极性,而往往是既具有进步作用,又具有倒退作用,即一种社会思潮往往同时具有多元性、混合性的特点。在《最近四十年中国社会思潮》一书中,马立诚对这8种社会思潮形成的社会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对重大政治问题的价值取向与态度、各自所依托的理论资源,和这些思潮的历史演变与可能走向,做出若干考察。马克斯·韦伯曾说过一句精辟的话:“一个国家现代化的程度,取决于对多元文化的包容程度。”诚哉斯言。社会思潮是一面镜子,通过对社会思潮的观察认识,可以帮助我们从社会的精神层面更加深入地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与变迁。中国在经济现代化的同时,也在经历一个文化现代化的过程。譬如,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新左派”等思潮无不突出而集中地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反映了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在一个急剧变动的社会中的感受、经验以及他们的愿望。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附: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概述 引言:要概述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就必须搞清楚社会科学的含义、范围及其界定等;就必须搞清楚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性质,内容及其意义等;就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应用于历史的具体的中国实际;就必须客观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评价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理论。本论文将针对以上四个方面分别论述。 一、关于社会科学的认识 科学是人类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具有客观性、系统性、普遍性、实证性、开放性等特点。英美强调三分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强调两分法: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在中国社会科学的范畴指广义的人文科学。 (一)社会科学的性质及界定 社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的各学科总体或其中任一学科。如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主要是当代),政治学研究政治、政策和有关的活动,经济学研究资源分配。广义的“社会科学”,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统称。社会科学大体上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及社会心理学。在20世纪晚期,行为科学这一

术语越来越广泛地用于人们称之为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那些喜欢采用这个术语的人之所以这样做,部分是因为可以把上述这些学科与一些也属于探讨人类行为的学科像体质人类学和语言学等更为密切地联系起来。[1] (二)社会科学的特点 社会科学的特点,我采用的是百科收录的观点,其他不同之处略有补正。 1、复杂性。社会科学所研究的社会事物(或社会历史现象)一般都是非常复杂的,它们受众多自然和社会变量的制约,而这些变量之间往往又是彼此相关的、非线性的关系。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对象一般都具有自我组织、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能力;社会事物的产生往往由偶然的事件或个别人物作为导火索,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模糊性. 2、依赖性。一般社会事物都是建立在众多自然事物的基础之上,或者与众多自然事物相联系,因此任何一门社会科学往往涉及众多自然科学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状态。自然科学如果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社会科学就难以在精确性和客观性上取得重大突破。 3、主观性。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和评价要受到众多主观因素(特别是感情因素)的制约,而这主要取决于观察者与观察对象之间利益关系(特别是经济利益关系),各种社会科学因而很容易带有强烈的民族性和阶级性。这种由利益关系所引起的“先入为主”的主观因素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认识史中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认识史中的重要作用 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辩证思维是客观主义矛盾运动的反映,人不是简单的直接反映外部世界,而是通过时间能动的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理论和实践具体历史的统一。要重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以科学理论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的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仍然富有生命力。在今天,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认识论为我们提供了认识论在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思想武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推进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认识史实践精神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着重大的意义,它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为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所以,正确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 认识论? 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级阶段和科学形式。是关于认识的本质、来源、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理论。其基本原理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即实践论。它坚持从物质到意识的认识路线,认为认识从实践中产生,随实践而发展,认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践,认识的真理性也只有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证明;认为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辩证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物质与精神、实践与认识之间的多次反覆;社会实践的无穷无尽决定了认识发展的永无止境。 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先从总体上介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涵,阐述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然后,重点说明其产生的伟大变革作用,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实践指导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在方法论上的体现。它不仅仅体现在哲学层面也深深融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观察、研究、处理社会历史问题及现实问题,会为研究者提供唯物辩证的正确判断。经过一段时间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学习,我也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发现许多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具有极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主要包含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认知与评价发放以及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以上方法集中起来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实践基础、辩证思维、主题活动、世界眼光。以下分述这四方面的对于我实际工作和学习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实践基础”的实践指导意义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也就是说“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和主体,正如我说学习的专业——企业管理,这也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主体也是对企业发展过程产生的问题,进行科学的研究,提炼出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的管理理论,升华成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简而言之,也就是人们在长期的企业管理实践活动中,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找出客观规律,形成一整套科学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再将这些经过实践得来的宝贵理论财富返回到实际企业管理工作中,去解决存在的问题,然后周而复始不断完善的一个过程。 在工作中,“实践”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我目前从事的教学管理工作,除了许多常规工作可以从既有的教学管理政策和文件中,找到规范的工作流程以外,更要面对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情况。教学不是死板的“填鸭工程”,随着我国高教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以及社会进步所需的知识体系和人才不断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要不断地更新改进,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社会培育出适合社会的人才。这也对我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面对很多新的问题,解决很多新的问题。那么“实践”的指导意义就变得尤为重要,每解决一个新的问题,再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过程中,总结出有用的经验,规避出现的弊端,将之思考汇总,在原有的政策文件基础上,形成新的适合新的形势要求的工作方法,这便是“实践基础”在实际工作中防止和克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主观主义的产生,用唯物辩证观点指导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 这以上看出,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科学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的首要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二、“辩证思维”的实践指导意义 “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收惩罚的”——恩格斯。社会是一个系统的存在,唯物主义世界观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研究社会的诸多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系统的历史演变。但社会也是矛盾的,研究社会就必须研究矛盾,社会矛盾分析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再者,社会作为过程而存在,研究社会必须把它作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来研究。 从企业管理专业学习角度来看,“辩证思维”是研究的基本思想要素。重视研究利益矛盾和阶级矛盾,是认识社会特别是阶级社会的中心线索。“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阶级斗争“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每一个企业管理者,在进行每一项经营决策的时候,虽然经过了多方面的实践和多层次的研究,但是不能忽视的是每一项政策的执行,有有利的一面就必然存在不利的方面。如何去取舍或者平衡,便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当代多种社会思潮对青年的影响

分析当代多种社会思潮对青年的影响及思潮的特点 陈春雷 社会思潮的本质是特定社会经济背景下的大众心理、民众观念、思想理论、学术文化观点和实践在社会层面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社会思潮复杂多样,传播途径逐渐多样化,传播内容逐渐平民化,更加具有实践性,总体上既呈现出正确性、积极性、进步性,也表现出错误性、消极性、倒退性,更表现出多元性、混合性的特征。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新部署、新要求,强调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作为一种反映社会存在的特殊意识形态,社会思潮是指在特定历史阶段,反映特定阶级、阶层及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情感需求、思想愿望及政治经济情况,具有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且有某种社**论指导的对社会生活具有某种程度影响的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潮流、思想流派及思想趋势,其本质是特定社会经济背景下的大众心理、民众观念、思想理论、学术文化观点和实践在社会层面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作为社会生活、社会变迁的判断标准之一,社会思潮通过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施加影响而促使其生活态度、生活理念、行为方式发生变化,以达到调控、改造及引导社会存在的目的。目前,我国社会各种思潮总体上具有以下几种特征: 社会思潮复杂多样,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谷时期,而以资本主义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获得强势地位,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后殖民主义、消费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各种思潮在我国获得传播和蔓延。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内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再加上中国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国际交流合作的更加密切以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遗余力的文化扩张、思想渗透、文化殖民,中国各种思想文化和社会思潮在此情况下获得产生和发展,复杂化和多样化更加凸显。国内民众在宽松文化背景下的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及差异性不断增强,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也越发自由化和多元化。但由于理论主张、分析角度、研究关注点的迥异,国内社会思潮既涉及社会、经济、政治、哲学等领域,也与文化、历史、伦理、宗教、生态等内容密切相关,但总体上这些思潮可分为主流社会思潮、非主流社会思潮及反主流社会思潮三种类型。① 社会思潮之所以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不仅是由于信息技术、网络的采用而促使思想文化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而且是由于我国社会进程的加速发展催生较多一时难以被主流意识形态所吸收、消化的众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思想,最重要的是由于:社会变迁而导致群众的现实利益不断发生变化,产生不同的利益集团与社会阶层,而为维护自己或本阶级的既得利益、价值判断及情感认同,使之免遭冲击、震荡,从企业家、国企管理精英、知识分子、中产阶级、离休干部至下层、普通底层民众,其均按照自己的生活理念、价值观及行为方式对某些特定思想观念与价值自然产生亲和感,而对另外一些思想观念与价值自然产生排斥感,在此情况下,不同的社会思潮就会在不同的社会阶层中遇到自己的追随者或反对者,而随着传媒与网络空间的迅速扩大、相对宽松的文化气氛的形成,其不断获得滋育、传播、交流、碰撞甚至分化、整合及重生。② 当前国内各种社会思潮形形色色、各式各样、对错混杂,异常活跃,表现出空前的多样性和多元化。这些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社会群体利益、要求的思潮为争夺话语权进而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均非常注重在尽可能地坚持自身核心思想和特定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吸收其他思潮的优点和长处,不断充实自己和完善自己。如民族主义思潮、新左派思潮、文化保守主义三者在某些问题上持有相近、相似甚至相同的立场,三者有逐渐融合之趋势,而新自由

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为了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马克思主义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特别是揭示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是伴随着工人运动登上历史舞台的,这是工人阶级认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历史使命而成为一个有觉悟的阶级的标志。马克思主义是体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意志、指引人民争取解放、建设幸福生活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不是个别人也不是一个党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鸦片战争以后,我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无数志士仁人前仆后继,上下求索,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各种思潮,如改良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唯意志论、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都先后在我国流行过、尝试过,但它们都失败了,成了历史上来去匆匆的过客。只有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深深扎根,引领中华民族走上了光明之路。包括毛泽东、邓小平在内的我们党的许多早期革命家,最初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而是真诚的爱国主义者。目睹国难当头、民不聊生的惨状,在他们头脑中首先产生的是救国救民的意识。他们接触、研究过各种各样的主义,最后认定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够救中国。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的许多进步人士,他们之所以能同我们党肝胆相照、精诚合作,就是因为他们有与我们党相近甚至相同的救国救民的思想起点,他们也是经过复杂的探索过程以后才信服马克思主义的。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实现了拨乱反正和工作重点的战略转移,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伟大成就。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充分证明,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新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否则,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正如马克思指出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98页)不仅社会主义国家,而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政治统治,都要竭力维护和发展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 有人认为,当代西方国家不强调统一的指导思想,没有起主导作用的意识形态。这是不对的。资本主义的历史表明,极端个人主义始终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核心的生产关系。作为这种社会关系的反映,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必然要以极端个人主义为核心内容。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极端个人主义渗透和体现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领域,形成了一个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