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再生技术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性炭再生技术
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吴 琪,宋乾武,曾燕艳,代晋国,李 志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12)
摘 要:综述了用于水处理领域的活性炭再生技术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活性炭各种再生方法的优缺点,包括热再生、化学药剂再生、生物再生、电化学再生、超声波再生、催化湿式氧化再生和超临界流体再生等方法;介绍了活性炭再生的多种新技术,认为一种活性炭再生的新方法—超声波+电化学再生法有可能在未来挑战传统技术。
关键词:活性炭再生;水处理;电化学;超声波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5377(2011)10-0014-04
活性炭为一种多孔材料,内部孔隙结构极其发达,具有比表面积极大、吸附能力强的特点。活性炭在水处理领域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自来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污水深度处理和水污染应急处理等领域。但活性炭价格较高,优质活性炭的价格超过1万元/吨,煤质活性炭的价格一般不低于3000元/吨。吸附饱和后的活性炭如果不经处理即废弃,不仅会造成活性炭水处理成本的大幅提高,还将造成二次污染。所以饱和活性炭的再生具有极其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活性炭再生是将吸附饱和的活性炭通过各种方法恢复其吸附性能,达到重复使用的目的。再生方法主要取决于活性炭的类型和活性炭吸附物质的性质。目前国内外较为成熟的再生方法有三种,即热再生法、化学再生法和生物再生法。但这些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缺点和局限性:活性炭在再生过程中损失较大,再生后的活性炭存在吸附能力明显下降、机械强度下降、再生过程中的尾气会造成空气污染等问题。所以人们一直试图探索新的更为经济有效的活性炭再生技术,如电化学再生法、超声波再生法、催化湿式氧化再生法及超临界流体再生等。
1 传统活性炭再生技术
1.1 热再生法
热再生法是目前发展历史最长、应用最多、工业上最成熟的活性炭再生方法[1-2]。活性炭热再生法始于20世纪初,当时是采用回转炉对骨炭进行再生;30年代开始引用多层炉;40~50年代再生炉技术已基本成熟;70年代活性炭开始大量应用于水处理领域。
热再生法的原理是在加热条件下,使被吸附的有机物以解析、炭化、氧化的形式从活性炭基质上消除[3]。活性炭热再生一般需要多个步骤:
(1)脱水,即通过机械物理作用将活性炭表面的水分除掉。
(2)干燥,干燥温度一般低于100℃,主要是蒸发
孔隙水,少量低沸点的有机物也会被气化。该过程需要大量的蒸发潜热,热再生过程约有50%的能耗是在干燥过程中消耗的。
(3)在约350℃时加热活性炭,使其中的低沸点有机物被分离。
(4)高温炭化,即在约800℃加热活性炭,使大部分有机物分解、气化,或以固定碳的形态残留下来。
(5)活化,即在800℃~1000℃范围内加热活性炭,使残留下来的炭,被水蒸气、二氧化碳或氧气等分解。热再生的步骤根据加热炉种类的不同也稍有差别,但差别不大。
热再生法的优点:再生率较高,可达70%~80%;再生时间短;与化学药品再生法相比,具有很强的通用性;不产生再生废液。缺点:再生后的活性炭损失率较高,一般为5%~10%;炭表面化学结构发生改变,比表面积减小;高温再生对再生炉材料要求高,再生炉设备投资高;再生能耗成本较高;活性炭反复再生会丧失吸附性能。
1.2 化学药剂再生法
高浓度、低沸点的有机物吸附,宜采用化学药剂再生。化学药剂再生主要分为无机药剂再生和有机药剂再生。无机药剂再生一般采用无机酸(硫酸、盐酸)或碱(氢氧化钠)等药剂使吸附质脱除。例如吸附高浓度酚的活性炭,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再生,酚以酚钠盐的形式被回收;吸附重金属的活性炭,可以用盐酸溶液再生。有机溶剂再生常用的溶剂有苯、丙酮和甲醇等,适用于可逆吸附,例如吸附高浓度酚的活性炭;处理焦化厂煤气废水的活性炭,都可用有机溶剂再生。
化学药剂再生法的优点:针对性强,设备简单,具有经济优势;可从再生液中回收有用物质;操作过程在吸附塔内进行,活性炭损失小。缺点:一般只能针对单一物质再生,通用性较差;再生率低,微孔容易堵塞,多次使用后再生率明显降低;存在再生液二次污染的问题。
1.3 生物再生法
生物再生法与生物活性炭技术相似,活性炭吸附有机物,同时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从而使活性炭得到再生。由于活性炭能够将有机物长时间吸附在其表面,所以微生物能够将一些不易降解的有机物进行降解,使活性炭再生。但对于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生物再生法的使用会受到限制。
生物再生法的优点是工艺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都很低,对活性炭无危害作用。缺点是再生时间长,吸附率恢复缓慢,对于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不适用。
2 活性炭再生新技术
2.1 电化学再生法
电化学再生法是一项新型的活性炭再生技术[4-6],基本没有二次污染,再生效率较高,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该技术是将活性炭填充在两个电极之间,填充电解液(通常为氯化钠、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等),通入直流电流,活性炭在电场作用下发生极化,形成微电解单元。再生过程一方面依靠电泳力使炭表面有机物脱附,另一方面依靠电解产物包括氯气、次氯酸、新生态氧等氧化分解吸附物或与之生成絮状物。以NaCl为电解质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7]:
2Cl--2e = Cl
2
2H
2
O + 2e = H
2
+ 2OH-
Cl
2
+ 2OH = ClO +Cl + H
2
O
2Cl-+9H
2
O-12e=2HClO
3
+16H++3[O]
电化学再生活性炭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活性炭在电极中所处的位置、采用辅助电解质的种类、电解质的浓度、电流大小、再生时间和pH值等。大多数研究表明,活性炭在阴极上的再生效率明显高于阳极(约高出20%)。最常用的电解质为氯化钠,活性炭的再生效率一般随电解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电解质浓度高于一定值时,再生效率下降。再生效率随电流的增加而提高,随再生时间的增加而提高,但达到一定时间后(通常为5h),不再有变化。
电化学再生法的优点是:再生效率高,可达80% ~95%,且多次再生后再生效率降幅不大[8]。缺点是再生能耗较高。
2.2 超声波再生法
超声波再生仅对物理吸附有效。该技术对活性炭的吸附表面施加能量,通过“空化泡”爆裂的冲击使被吸附物质得到足以脱离吸附表面重新回到溶液中去的能量,即达到活性炭再生的目的。超声波再生的最大特点是只在局部施加能量,再生排出液的温度仅提高2℃~3℃。有研究表明,超声波再生能耗仅为0.1kW·h/kg活性炭,但再生率不到50%[9]。
超声波再生的优点是能耗小、工艺及设备简单、活性炭损失小、可回收有用物质。但最大的不足是再生效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