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史(课件)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概论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有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但是国际公认的是从殷商开始算,因为有器物(甲骨,青铜器),文字(甲骨文,金文: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周朝把青铜器叫金,所以叫金文。

)和古城遗址(殷虚)的明证,也就是公元前17世纪,这样算起来也就是3700多年,而一些新的考古发现,如二里头,被认为是夏朝都城的遗址。

在国家的推动下,根据最新的考古发现,甲骨文中有在位国君与关于特殊天象记载的描述,把中国的信史向前推进到夏朝的开端(禹的时代),大概公元前两千年。

已经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发表夏商周年表,确定周朝开始于约公元前2070年。

这样,就有了中国历史四千年的答案。

再加上估算的尧,舜两朝年代,还往上数帝喾,颛顼,黄帝三代,这么加起来,才够五千年)。

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

何为华夏?
《左传定公十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

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华夏”本义即有文明的含义。

可见,华夏族是以服饰华采之美为华;以疆界广阔与文化繁荣、礼仪道德兴盛为夏。

华夏二字在现实中的实体展示就是服饰、礼仪、经典。

华夏文明是炎黄血统、诗书礼仪文化和中华疆界统合在一起的实体。

由有服章之美开始(传统服饰)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先正衣冠,后学做人,始于衣冠,大于博远)。

问孩子们怎么理解古装和传统服饰(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也是附着于物质载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既主象征表意性又倡导审美愉悦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创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达,使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完美统一)?服饰是人类生活的要素,又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它除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外(御寒、遮羞、审美),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

服装的款式与演变,服装面料的选用与搭配,服装颜色的选择与组合,特定场合着装的选筛与习惯,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也烙有特定时代的印痕。

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

几千年来,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制造出了许多精美绝伦的服饰,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纵观历史轨迹,中国服饰文化的演变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形态(以原始社会为基础的“自然形态”时期、以阶级社会为基础的“制度形态”时期和以有阶级存在社会为基础的“自由形态”时期)。

以石器时代为基础的“自然形态”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最初形态。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起于公元前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人们茹毛饮血,大多赤身裸体,不存在服饰。

进入石器时代后(旧石器时代的晚期),人们掌握了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方法,发明了骨锥和骨针,从而创造了原始的服装(用兽皮缝制的衣服。

约在公元前五千年前,中国出现了仰韶文化,产生了纺织,开始用石纺轮把采集来的野麻纤维捻成细线,织成麻布,制成服装。

到了殷商时代,随着“蚕”的饲养,人们对丝织技术的熟练掌握和纺织机的进一步改进,“丝”、“皂”的出现和“提花装置”的发明,制造出精美瑰丽的丝绸,服饰文化基本形成。

在这一整个无阶级社会发展中,服饰文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自然形态文化”,男耕女织,有什么做什么,做什么穿什么,穿什么是什么。

所呈现的是一种简单的文化形式。

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阶级社会的出现,服饰文化进入了以阶级社会为基础的“制度形态”时期,服饰又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如政治功能,不同形制的服饰,
具有不同的等级意义。

衣冠服饰成了统治阶级“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

传说从舜开始,服饰就有“十二章”的制度,界限分明,平民遂称“白丁”、“布衣”。

至西周起就产生了相对完善的冠服制度。

自天子以至卿士,服制各有等差。

同时,在统治机构中,还专门设立了“司服”一职,专门掌管服制的实施,安排帝王的穿着,另外还有“染人”官职,专司染料收获、监督官办染坊、安排各级官位的服饰色别等。

春秋战国之后,随着封建社会的形成,冠服制度被纳入了“礼治”的畴,成了礼仪的表现形式,“法治”与“德治”并举,自此,帝王后妃、公卿百官的衣冠服制更加详备,等级制度已日益严格。

诸如东汉孝明皇帝汉代服制的确定、晋时期的法定服制、唐高宗的东舆衣服之令、宋太祖的新服制以及清顺治九年饬礼部制定的《服色肩舆永例》等,对不同级别不同行当官员的朝服及常服的样式、色彩、质料、图案、纹样等都有了详细的规定,有的还对耆老、兵民、商人的服装也都一一定明。

中国的礼法,对不同场合下应该穿用不同的服饰,有着很繁琐、细微的规定。

作为一名官员,除家常穿用的衣服外,至少还要常备三种服饰:朝服,公服,祭服。

朝服:进宫朝见,除非皇帝恩准,必须要穿朝服,否则就犯了“不敬”之罪,如西汉武安侯田恬事;皇帝接受百官朝见,也要换上朝服,如明帝接见大臣阜事。

❖公服:日常办公时所穿服饰。

其与朝服的最大区别在于繁简之分。

❖祭服:祭祀时所穿特制的衣服。

❖朝服、公服、祭服都是礼服,也称法服。

与礼服相对的是常服,也称便服、野服。

❖此外,还有吉服与凶服之分。

年节喜庆时着吉服,要求华丽光鲜、整齐洁净;灾荒败亡时着凶服,要求用缟素。

表明古人对上天的敬畏意
识和忧患意识。

贾谊《新书·服疑》:“贵贱有级,服位有等,……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

”董仲舒《春秋繁露·服制》:“虽有贤才美体,无其爵不敢服其服。

”古代对于服饰“以下犯上”的惩罚,也非常严厉。

植的妻子穿了她不该穿的衣服,被操看见,“还家赐死”。

有的朝代轻一些,如元代规定,官员服饰僭越,罚停职一年,一年后降级使用;平民僭越,打五十大板,没收违制服饰。

而位在上级的人,则无论如何是不肯趋下的。

如孔乙己身上的长衫。

古代礼法对于流行服饰有着严格的
规定,特别是对那些超出寻常界限的“奇装异服”,往往持禁止的态度。

《礼记·王制》:“作异服者杀。

”甚至将“奇装异服”称为“服妖”。

因而才有“只认衣冠不认人”、“衣帽取人”、“衣冠禽兽”等俗语出现。

由此也形成了我国古代用特定服饰来代称的社会地位及官职。

布衣:指庶民百姓,意为只穿得起粗布衣服的人,当然不会是高官富贾啦。

绅士:绅为古代士大夫系在衣服外作装饰的宽大的带子,劳动人民也当然不会在下地干活时往腰里系上一根拖泥带水的大宽带子的吧?
纨绔:纨为白细的绢绸,绔即裤。

穿白细高档绢绸裤子的人,只能是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了,否则,当心劳作时撕破裤子!
麻衣:赴试求官的考生,也称“白衣”。

西厢记中的生为此一族的代表人物。

青衣:青,在色彩方面可谓是博大精深,难以猜透。

它可指深蓝色(青出于蓝)、也可指湖蓝色(现代色度学)、绿色(绿水青山)和黑色(青丝缕缕)。

在此处是指黑色,着黑色衣服的女子,是为了衬托出别人色彩的高贵,也是为了工作时的耐脏。

故此,青衣指婢女。

黄冠:古代道士用黄冠束发,因此后来把道士又称为黄冠。

黄裳:黄色是五行中土的颜色,为社稷之本,最为尊贵。

裳为裙袍,有点孔乙己那长衫的意思,只能为上等人穿着。

而黄色之裳意味着臣居尊位,黄裳也就成了君主太子的别称。

左衽:衽为衣襟。

中原汉人衣襟向右掩,而一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则向左掩。

因此左衽泛指受异族统治的人。

甲:古代战士的护身之战斗服装,多用皮革和金属片制成。

故后来以甲代称士兵,如:兵甲。

绿巾儿:古代绿色为贱色,大约是因为从事农作生产、整日面对绿草绿树绿庄稼的人都是最底层的农民的缘故吧?因此,绿巾、绿裳亦为贱服。

元、明时期,官府规定娼家男子只能着绿巾,以示等级低贱。

后来演变为将妻子红杏出墙的男人称为戴“绿帽子”。

除此以外,由于妇女喜爱服饰打扮,又主要从事纺织、服饰的生产,故用服饰来代称女子的称谓很多,如:巾帼、裙钗、珠翠、红袖等等等等。

尊卑贵贱,各有分别,制度形态成为这一历史阶段的主要特征。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近代。

随着辛亥革命帝制的废除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影响的日益扩大,“剪辫发,易服色”的“衣冠服饰”变革如火如荼,服饰文化进入以有阶级存在社会为基础的“自由形态”时期。

康有为的《戊戌奏稿》、民国政府的《剪辫通令》、《服制条例》等,有力地推进了这项改革。

30年代后,随着海禁的开放,外国衣料的输入,各大媒体“服装专栏”的开辟,“服装表演”的纷纷举办,使中国服饰文化日新月异。

特别是中华人民国的成立,人民的当家作主,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同发达国家的文化交流,使中国的传统服饰文化更加灿烂夺目。

这一时代是中国服饰文化最辉煌的时代,其主要特征表现为自由形态的文化,它来源于自然形态,发展与制度形态,又高于自然形态和制度形态。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三大涵。

服饰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外部特征,故而不同民族的服饰所反映的文化特征也各有差异。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光辉发展历程,其涵是极其丰富多彩的。

但从宏观上而言,最有代表性的是其所呈现出的“和谐统一性”文化、“标示突出性”文化和“种类多样性”文化三大涵。

和谐统一文化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服饰发展史,和谐协调与规矩统一是其文化的真谛。

自中国服饰诞生以来,一直在遵循着物理取暖与审美表现、标识显示与象征表达、个性突出与喜庆吉祥的统一,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服饰与社会、服饰与人的和谐、协调。

情景交融、意象统一的美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最珍贵的品质。

标示突出文化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最基本的元素。

这一元素主要表现在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所产生对服饰意念表达中的等级尊卑标示、行业职业标示、行为道德标示以及年龄结构性别的标示上。

从原始部落头领与狩猎功臣服饰的标示到封建帝王的官服表示,从文官武官的标示到现代军装、职业装的标示,从官府制度中常服的礼制到今天的便服,晚礼服等,都彰显了其标示突出的文化涵。

标识显示不单单是一种“制度”(法制)的要求,更将其作为一种社会道德的规。

这种将服饰标识功能的意念推到了一种登峰造极地步的文化,也大大推进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发展。

可以断言,如果没有数千年阶级社会冠服制度的保障,“衣冠上国”的殊荣是不可能获得的。

种类多样性文化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又一特征。

从纵向上看,中国历代服
饰文化均有较大的差异。

就以中国近三千年以阶级社会为形态的服饰“制度形态”演变的轨迹而言,周礼和汉服不同;唐制与清制差别也大,基本上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服饰制度,都有其特定的礼仪要求。

从横向上看,由于中国地大域广,民族众多,其对服饰款式的追求上、对服饰色彩的忌讳上、对服饰材料应用的技术水平上,以及对服饰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和不同场所的意象表达上,都有很大的差异,有时还反映出极大的对立。

这种多样性既反映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丰富多彩,又反映了与其他国家的不同特征。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也是附着于物质载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既主象征表意性又倡导审美愉悦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创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达,使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完美统一,f”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颜色为例,其文化涵亦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演变,并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审美特征。

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生活色彩浓郁,它以等级标识为主要体征,并被赋予特定的伦理意义,如商代将取于自然的青蓝、赤红、黄、白、黑五种颜色视作尊贵色彩,规定只有奴隶主和贵族阶层的着装才能使用这些颜色,且“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髓,黑与青谓之献,五彩备谓之绣”。

此外,将五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方式相结合,与五行等相对应,构成了所谓“五方正色”的图式,并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推衍出“五德终始说”,将之与生命道德联系在一起,如商以金德王、尚白色,周以火德王、尚红色,以水德王、尚黑色等。

先之后,到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服饰色彩作为政治伦理的外在形态直接被用来“别上下、明贵贱”,成为统治阶级等级差别的标志性象征,而黄色和龙纹则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和王权的象征。

在封建等级制度的高压和儒家礼教思想的双重作用下,色彩的应用已脱离自然的物质属性及其本来意义而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

可见,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涵极其丰富,它出干对自然和生命的无限崇拜以及对等级标识的刻意表述而呈现出明快的色彩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整体效果既赏心悦目又简单大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方式,成为中国传
统服饰文化的基调。

垂衣裳而天下治,衣冠整而礼仪齐
定位于传统礼仪文化与风俗文明的复兴,并且在其中传承和重建自尊自信、自强不息、传承文明又勇敢创造的民族精神与举世无双、无与伦比的文化创造能力。


汉服运动非但不是复古运动,恰恰是一种继承基础上的求新运动。

复古是文化的守旧,复兴是文明的求新;复古是懒惰的袭用,复兴是批判的继承;复古对祖先膜拜至地,心中却没有真正的敬畏,复兴是捧读先人的话语,心里充满无限的感恩;复古,认为先人的文明不可超越。

复兴,认为先人伟大的文明必须超越,苟日新,日日新;复古是躲藏祖先的身后以避风雨,复兴是从祖先身后一步步走来,独立的开创文明的前景。

垂衣裳而天下治,衣冠整而礼仪齐。

始于衣冠,达于博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