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信息化建设方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011年建设的《且末县农区农村饮水安全更新改造工程》安装水厂自动化控制系统1套。
2
(1)、发展速度滞后
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形势下,水利信息化不进则退,我县水利信息化建设缺乏资金投入,发展速度严重滞后。
(2)、没有形成整体框架
信息化建设没有统一规划,只是根据资金情况,按照需要单独建设,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没有形成整体框架,难以实现资源共享,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水利信息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把各个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实现水利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水利信息化按建设内容分为4层:采集传输层、数据存储层、应用系统层、展示层。
1
数据采集的数据主要包括:雨量监测、水库监测、河道监测、水质监测、视频会议、视频监控、地下水监测、水土保持监测、农村供水监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及水利监测、水利工程数据、水利普查数据、山洪预警监测等。
(3)、缺乏人才
水利信息化建设、运行和管理需要相关人才。水利系统,特别是缺乏计算机与网络的相关人才,不能有效管理、维护信息化系统,难以充分发挥水利信息化系统的功能。
(4)、管理维护比较薄弱
已建成的信息系统,没有建立稳定的运行维护经费投资渠道,导致系统不能充分发挥效益,使运行管理单位背上较重的包袱。
三、水利信息化规划设计
且末县水利信息化
建设规划
且末县水利局
2014年11月
且末县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
一、
水利信息化建设是顺应全球信息化发展潮流的迫切需要,是武装和改造传统水利的迫切需要,发展民生水利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水利管理能力和水平的迫切需要,是推动水利部门职能转变的迫切需要,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利信息化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实现各类水利信息及其处理的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全面提升水利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是建设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技术手段。
3
(
联通气象局的预报信息,采用数字模型加强对水库、河流洪水预报调度,主要建设以下应用子系统:防汛业务管理系统、洪水预报系统。
(
重点对水源、取水、输水、供水、用水、耗水和排水、全县水源地、饮水水源水质及纳污能力评价、流域界控制断面、地下水超采区进行实时监测,为水资源配置、调度、节约和保护提供决策支撑。
二、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1、且末县信息化建设情况
水文信息是水利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自动监测数据是水利信息的基础。
(1)2012年完成的《且末县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系统建成后,在且末县山洪灾害危险区内全面掌握水雨情时空变化趋势,并按照前期分析确定的雨量预警指标和水位预警指标,实现准备转移和立即转移的及时预警;重点防控流域,具备依照降雨、融雪预报重要断面水情变化趋势,或按相邻边界水情要素变化趋势预报下游断面洪水形势,并依据成灾要素等级实时启动山洪灾害危险区转移警报;强化群测群防体系、完善防御预案、加强宣传演练,提高全民防灾避灾意识。已完成投资约587万元万元。
(
与政府管理过程(如行政审批)有机结合,在实现办公自动化的基础上,加强公共服务能力。
(
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型灌区管理等主要业务应用模块,实现管理信息网上处理。
(ຫໍສະໝຸດ Baidu
完善水利信息系统,加强水利基础数据的监测与管理,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完整。
4
完善水利、水文门户网站建设,加大水利信息社会公开程度,提高水利信息的社会服务水平。建设水利信息展示大屏幕。
2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建设统一数据库,数据集中存储、统一管理、同步使用。
按照充分利用现有系统、不搞重复建设、注意实用的原则,以水利局机房为中心、通过虚拟化技术,将整个主机和网络资源做统一的部署,统一数据备份,形成自上向下的有效水利信息化管理架构,搭建水利信息化硬件支撑平台。
以信息管理系统为依托,将现有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办公信息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在应用平台、数据库、网络等方面进行整合,建立统一的应用系统平台、数据接口,搭建水利信息化软件支撑平台。
2
(1)、发展速度滞后
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形势下,水利信息化不进则退,我县水利信息化建设缺乏资金投入,发展速度严重滞后。
(2)、没有形成整体框架
信息化建设没有统一规划,只是根据资金情况,按照需要单独建设,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没有形成整体框架,难以实现资源共享,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水利信息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把各个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实现水利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水利信息化按建设内容分为4层:采集传输层、数据存储层、应用系统层、展示层。
1
数据采集的数据主要包括:雨量监测、水库监测、河道监测、水质监测、视频会议、视频监控、地下水监测、水土保持监测、农村供水监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及水利监测、水利工程数据、水利普查数据、山洪预警监测等。
(3)、缺乏人才
水利信息化建设、运行和管理需要相关人才。水利系统,特别是缺乏计算机与网络的相关人才,不能有效管理、维护信息化系统,难以充分发挥水利信息化系统的功能。
(4)、管理维护比较薄弱
已建成的信息系统,没有建立稳定的运行维护经费投资渠道,导致系统不能充分发挥效益,使运行管理单位背上较重的包袱。
三、水利信息化规划设计
且末县水利信息化
建设规划
且末县水利局
2014年11月
且末县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
一、
水利信息化建设是顺应全球信息化发展潮流的迫切需要,是武装和改造传统水利的迫切需要,发展民生水利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水利管理能力和水平的迫切需要,是推动水利部门职能转变的迫切需要,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利信息化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实现各类水利信息及其处理的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全面提升水利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是建设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技术手段。
3
(
联通气象局的预报信息,采用数字模型加强对水库、河流洪水预报调度,主要建设以下应用子系统:防汛业务管理系统、洪水预报系统。
(
重点对水源、取水、输水、供水、用水、耗水和排水、全县水源地、饮水水源水质及纳污能力评价、流域界控制断面、地下水超采区进行实时监测,为水资源配置、调度、节约和保护提供决策支撑。
二、水利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1、且末县信息化建设情况
水文信息是水利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自动监测数据是水利信息的基础。
(1)2012年完成的《且末县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系统建成后,在且末县山洪灾害危险区内全面掌握水雨情时空变化趋势,并按照前期分析确定的雨量预警指标和水位预警指标,实现准备转移和立即转移的及时预警;重点防控流域,具备依照降雨、融雪预报重要断面水情变化趋势,或按相邻边界水情要素变化趋势预报下游断面洪水形势,并依据成灾要素等级实时启动山洪灾害危险区转移警报;强化群测群防体系、完善防御预案、加强宣传演练,提高全民防灾避灾意识。已完成投资约587万元万元。
(
与政府管理过程(如行政审批)有机结合,在实现办公自动化的基础上,加强公共服务能力。
(
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型灌区管理等主要业务应用模块,实现管理信息网上处理。
(ຫໍສະໝຸດ Baidu
完善水利信息系统,加强水利基础数据的监测与管理,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完整。
4
完善水利、水文门户网站建设,加大水利信息社会公开程度,提高水利信息的社会服务水平。建设水利信息展示大屏幕。
2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建设统一数据库,数据集中存储、统一管理、同步使用。
按照充分利用现有系统、不搞重复建设、注意实用的原则,以水利局机房为中心、通过虚拟化技术,将整个主机和网络资源做统一的部署,统一数据备份,形成自上向下的有效水利信息化管理架构,搭建水利信息化硬件支撑平台。
以信息管理系统为依托,将现有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办公信息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在应用平台、数据库、网络等方面进行整合,建立统一的应用系统平台、数据接口,搭建水利信息化软件支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