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何谓矿床模式?矿床模式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建立矿床模式?
矿床模式:
矿床模式是在综合研究大量矿床之上,对某类矿床或某种成矿作用基本特征的概括。
用图解、文字或表格的形式,对矿床地质特征、成因、成矿机制和分布规律等高度综合和理论概括,以指导实践,例如帮助预测、寻找和评价同类矿床或者有利的成矿地段。
也可以说,矿床模式是描述一类矿床基本属性(性质)的系统排列的信息。
同时,它是以写实为主,推断解释为辅的描述性模式。
矿床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矿床存在模式,又称矿床描述模式、矿床经验模式或矿床产状模式:对已知同类型矿床中所观察到的地质特征的综合,旨在描述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和存在环境。
2)矿床成因模式,又称矿床概念模式:根据已知同类型矿床的野外观察和实验室资料获得的某些假设推断的地质作用和这类矿床特征作出的成矿理论合理解释。
矿床成因模式分析了成矿物南的来源、迁移和富集的控制因素,描述了成矿作用的时空演化关系,解释了矿床各种特征产生的原因,从而对矿床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阶段,能够从理论上阐明矿床存在模式中的各种现象,并且剔除矿床存在模式中的非本质的不可靠的部分特征。
3)矿床品位-数量模式,又称矿床品位-吨位模式(或称吨-位品模式),属于矿床统计模式。
以统计的方法分析某一类型矿床的品位和吨位之间的关系,以图表示。
4)定量过程模式,定量地讨论成矿过程中的某些问题,例如侵入体四周热水流体的运移模式,晶体生长速率模式等。
5)产出概率模式,预测指定地区矿床产出的可能性。
成矿模式研究的内容:
1)矿床体的主要地质特征, 如形态、产状、围岩蚀变、矿物共生组合、成矿地质背以和大地构造环境等
2)矿床形成的机理及过程, 包括矿从末源及预富集、成矿方式、矿质的搬运沉淀及朴加改造、成矿的物理化学环境、成矿期、成矿阶段、水热系统及成矿流体的形成与演化等
3)矿床的时空分布特征、不同矿床之间的关系, 包括成矿时代、空间组合及配置形式、成矿作用、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的联系等
4)与矿床特别是与成矿有关的构造, 岩石、矿床、元素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特征等
5)模式中所应用参数的定量化标定, 从一般的假说模式到精确的数学和实验模拟的探
讨等。
尽管成矿模式研究的内容相当广泛, 但在实际研究过程中, 对具体的研究对象而言,不
一定要面面俱到, 而是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或抓住众多研究客体的共性, 或抓住某个研究对
象的待殊性进行重点分析或解剖, 尔后进行高度综合和概括。
所以, 依据不同的侧重点有时只就其某一小小的方面建立起的成矿一模式, 有很大的差异。
矿床模式的建立:
矿床模式的建立,不是一个矿床特征的表征,而是与它相似的一组或若干个矿床特征的组合。
他实际上是指同一类型矿床以及其变异相的姊妹矿床。
如果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区域性成矿区(带),那么就要注意收集整个区域内与矿床相关的资料, 着重研究大地构造环境和地质作用演化, 通过分析、对比和推理, 发现共性、探求规律;若对矿床的成因机制还不十分明确,就可以建立一个宏观的产状模式, 反之, 若对矿床的成因研究比较深入, 就可以探索去建立其宏观的成因模式。
如果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矿田、矿区或矿床(体), 那么就应在研究区所处的地质背景基础上, 强调对具体矿床做深入细致的工作, 从不同的侧面, 探讨
矿床特征, 按研究程度的高低, 建立相应的产状或成因模式。
1、建立矿床模式的方法和步骤
无论建立什么样的模式, 虽然具体的细节可能相差较大, 但一般的方法步骤都是相似的。
概括起来, 要经过以下几个环节(1)资料的全面收集与系统整理;(2)在分析前人资料的基础上, 深入野外, 有目的地进行重点调查、研究;(3)室内的总结分析和加工提炼;(4)建立成矿模式
2、建立矿床模式值得注意的问题
1)不要滥建成矿模式。
成矿模式是矿床学研究中较高层次的研究内容, 并不是每一个矿床都有建立成矿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只有对那些确具代表意义的典型矿床, 建立起的成矿模式才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这就要求在建立成矿模式前, 认真地审视研究对象, 对其进行深入考察和研究,真正使得将来所建立的成矿模式可作为对比的标准, 且能指导未来的观察,能预测新的成矿环境, 并能作为其所代表的那种(类)矿床进行成因解释的基础。
作为建立模式的研究对象, 应该满足以下一个或几个条件: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对象的研究程度应达到一定的深度;新发现的新类型矿床;具较大意义的特大或超大型矿床等。
2)正确运用逻辑思维。
由于成矿模式的综合性和抽象性, 而且实际研究中又不可能(也无必要)涉及研究对象的方方面面, 因而正确的逻辑思维是不可缺少的。
无论是演绎推理还是归纳对比, 都必须认真地去进行, 绝不可牵强附会、似是而非, 暂不清楚的问题不宜在成矿模式中去表现, 更不可流于形式。
3)要注意成矿模式的简练和明确。
成矿模式不应是一种资料的简单堆积和拼凑罗列。
随着对矿床研究的不断深入, 资料的不断积累, 带入成矿模式的参数也越来越多, 模式的表现也越来越复杂, 使得成矿模式很庞大臃肿, 这是不可取的。
因此, 需要有对资料的加工提炼过程,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使模式即可充分反映客观实际, 体现研究水平,又简练、明确、切实可用。
4)方便应用。
建立成矿模式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最终为找矿服务。
所以, 成矿模式的建立要以方便应用为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在建立模式时, 要特别注意引入成矿模式的参数的选择。
这些参数并不是越多越好, 而是应符合一定的要求, 如在实际工作中容易获得, 反应灵敏, 可信度高, 在找矿时能看得见, 摸得着、用得上。
反之, 若选用的参数既抽象又繁杂, 则实际上失去了建立模式的意义。
一般地说, 在建立成矿模式之后, 还应适当地阐明与模式应用有关的问题。
总之, 建立成矿模式需要多次反复、修改、深化和完善, 才能符合客观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