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侨批看跨国华人的教育与社会传承1911—1949-汕头大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0-06-25[作者简介]陈丽园,博士,广东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师。[基金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教外司留[
2010]1561号)。①参见潮龙起
:《跨国华人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对海外跨国主义华人研究的述评》,《史学理论研究》2009年第1期;潮龙起:《移民史研究中的跨国主义理论
》,《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3期;吴前进:《跨国主义的移民研究———欧美学者的观点和贡献》,《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7年第4期;吴前进
:《当代移民的本土性与全球化———跨国主义视角的分析》,《现代国际关系》2004年第8期;陈丽园:《近代海外华人研究的跨国主义取向探索———评徐元音的〈梦金山、梦家乡〉》,《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3年第1期。
②参见吴前进
:《冷战后华人移民的跨国民族主义———以美国华人社会为例》,《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刘宏:《跨国华人:实证分析与理论思考
》,《二十一世纪》2002年6月第71期;刘宏:《社会资本与商业网络的建构:当代华人跨国主义的个案研究》,《中国—东南亚学:理论建构·互动模式·个案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从侨批看跨国华人的教育与社会传承(1911—1949)
陈丽园
(广东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广州510230)
[关键词]潮州;侨批;跨国华人;教育;社会传承[摘要]本文通过一个潮州家族的侨批,探讨教育对于跨国华人认同和社会传承的作用。在本文的个案中,陈遗恩父子很重视后代的教育,支持女子教育。他们的教育理念与实践主要来自跨国家庭的生活需要以及其在南洋谋生的经验教训。孩童时代在侨乡的生活经验与文化教育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华人的家乡认同,而南洋的生活经验与文化教育则奠定了他们以后的生活道路。双重的教育、双重的认同和不断转换的角色,构成了跨国华人的本质特征,而教育则成为跨国华人社会承传中重要的文化机制。
[中图分类号]D64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099(2011)04-0074-06
A Study of Transnational 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al
Succession through Overseas Remittance-Mails (1911-1949)
Chen Liyuan
(Departemnt of Politics Teaching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Business Studies ,Guangzhou 510230,China )Keywords :Teochew (Chaozhou );Overseas Remittance-Mail ;Transnational Chinese ;Education ;Social Succes-sion
Abstract :Through the study of a Teochew (Chaozhou )family's overseas remittance-mail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ole that education plays in the constructing of transnational Chinese identity and social succession.In family Chen's case ,both the father and the son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ir descendant's education and support female educa-tion as well.Their education idea and practice mainly come from the daily-life needs of their transnational family
and their living experience in Nanyang.While the living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in the hometown during child-hood mould the Chinese hometown identity to a great extent ,the living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in Nanyang estab-lish their lifeafter.Both sides of education ,double identities and changing roles compose of the essential nature of transnational Chinese.Meanwhile ,education becomes the important cultural mechanism in the social succession of transnational Chinese.
引言
近年来跨国主义(Transnationalism )理论的研
究越来越受到中国学术界的重视,但是目前的研究比较侧重理论方面①,而实证研究还比较少,少数的实证研究主要用于分析当代华人新移民②,或者
近代华人社会的跨国网络①,对于跨国华人的认同和社会传承的文化机制尚未论及。究竟跨国华人既认同侨居国,又认同侨乡的跨国认同如何被塑造出来?这种跨国认同又如何通过代际关系得以传承?在近代华人跨国认同的塑造和代际传承中,教育是很重要的文化机制。本文将通过一个潮州家族的侨批,来探讨教育对于跨国华人认同和社会传承的作用。
本文利用的资料主要是汕头市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所收藏陈遗恩家族的侨批②。陈遗恩的家乡是粤东澄海县上华镇山边村,1913年陈遗恩随其乡人来到马来亚柔佛州的麻坡市谋生,1927年陈遗恩将其儿子陈应传带到马来亚读书。从20世纪10年代至40年代陈遗恩父子寄回家乡的近100封侨批中,有17封侨批谈及教育问题,可见海外华人对教育非常重视。既然教育对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对社会的传承都具有重大意义,那么海外华人社会与侨乡社会如何看待教育?华人在海外的移民经验对他们自身的教育理念有何影响?在海外的华人又如何跨越大洋的阻隔去影响国内家属的教育?海外华人与侨乡家庭的教育方式对他们的跨国认同有何影响?跨国华人的认同和生活方式如何通过代际关系得以传承?本文希望通过陈遗恩家族的侨批来探讨以上问题。
一跨国的家庭教养与跨国认同
在近代华人移民史中,出洋者多为成年男性,女性主要留在家乡,因此也相应地形成以男性为主的海外华人社会以及以老弱妇孺为主的侨乡社会。两性分离的现象造成很多社会问题,然而值得关注的是使得这种社会现象维持的社会机制,比如两地华人如何制定相应的生存策略?是什么使这样的社会充满生机?
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在陈遗恩的家庭中,出洋者多为男性,女性则仍留在家乡,这可从陈遗恩家庭的侨批中反映出来。比如1929年12月10陈遗恩寄回家里的侨批中,所提到的亲属主要是作为女性的“妗”(舅母)③、“姨”、“妹”和“老妈”(曾祖母),而与之对应的男性“舅”、“姨丈”、“兄弟”和“曾祖父”则缺席。同样,其儿子陈应传在寄回家里的侨批所提到的亲属也主要是作为女性的“母亲”、“姑”、“姆”(伯母)、“妗”、“妹”和“妻”等④。
其实,近代华人的这种两性分离的移民方式跟他们的移民策略有关。对他们而言,出洋是谋生的一种方式,是向海外拓展生活空间,而家庭成员两地分居则是以最小的成本来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的一种家庭策略[1]。在这种家庭策略下,成年男性负责在海外谋生计,女性则在家乡负责养育孩子,这既是一种移民方式,也是一种家庭分工。正是在这种特殊的家庭策略下,侨批承担着在海外华人与家乡侨眷间进行经济转移与鸿雁传书的主要功能,使两性分居的社会保持内在的有机联系和完整性,并得以生存下去。
在两性分工的家庭策略下,孩子早年的教育主要是在侨乡进行。自1913年陈遗恩来到马来亚之后,曾多次返乡。第一次是在1915年,这一次回乡为其传宗接代埋下伏笔,翌年其长子陈应传出生。陈应传出生后一直是在家乡养育,陈应传的几个妹妹年幼时也一直留在家乡。尽管陈遗恩远在南洋,但对其子女的教育从不松懈,这可从其寄回家乡的侨批中反映出来。
初来马来亚时,由于商业上的忙碌,陈遗恩写给祖慈(祖母)、祖婶(叔祖母)大人的家批中内容大多数都很简单,除了交待寄上大银多少元外,常常以“外地平安,余无别禀”便告结束。不过即使在这样简单的批信中,他对儿子的教育也从不忽视。例如1922年陈应传才7岁时,陈遗恩便在侨批中向祖婶大人了解儿子的读书情况:
兹寄上一信外付上大银二十元正,祈查收入家中之用耳。应传读书如何,祈示知。
(1922年10月2日)
1926年11月28日,陈遗恩在寄给妻子蔡氏的侨批中也请妻子好好教儿子读书写字:“如应传知,教他写字写好为要。”除了读书之外,陈遗恩也特别重视家庭教养的问题。他在1924年4月18日寄给祖婶大人的侨批中就嘱托祖婶大人切勿溺爱应传,以免“腐败后来”:
①②③④参见陈丽园:《跨国华人社会的脉动———近代潮州人的侨批局网络探析(1911-1949)》,《历史人类学刊》第二卷第二期,2004年
10月;Adam McKeown,Chinese Migrant Networks and Cultural Change:Peru,Chicago,Hawaii,1900-1936,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1;Madeline Hsu Yuan-yin,Dreaming of Gold,Dreaming of Home:Transnationalism and Migration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outh Chi-na,1882-1943,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该侨批资料为原件的复印件,目前尚未结集出版。
有关潮州方言中的亲属称谓参见陈礼颂《1949前潮州宗族村落社区的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73-85页。
参见陈应传在1949年1月10日的侨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