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气混凝土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墙材

加气混凝土在我国已有了40年的发展历史,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建成生产企业约596家,总设计生产能力超过4650万m3,已成为主要的节能墙体材料,是唯一的以单一材料即可达到节能设计标准的墙体材料,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是,加气混凝土在我国的墙体材料市场占有率并不高,这与其生产和应用技术的水平有着极大的关系。

1行业现状

1.1生产企业大致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以上海伊通、南京旭建、浙江开元、长兴伊通等为代表的引进生产线。这些企业规模大,技术先进,注重品牌,并将生产过程延伸到形成最终产品——

—建筑成品。其产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质量较高,一般容重600kg/m3制品的抗压强度在5.0MPa以上,外观尺寸偏差小于1.5mm。并且多采用能发挥加气混凝土优良特性的专门技术(包括采用专用砂浆和专用配件,使用专门施工工具等)进行施工,其建筑物基本没有空鼓开裂等质量问题,热工性能等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加气混凝土行业的先锋。

第二层次为采用先进国产设备装备的企业,主要以仿伊通的空中翻转切割机和地面翻转切割机为主。这类企业直追引进线,产品外观尺寸偏差逼近1.5mm。为适合国情,原材料主要采用粉煤灰和普通河砂、尾矿砂,其成品的物理力学性能比第一类企业略有逊色,但由于生产成本较低,产品质量稳定,在江、浙、沪地区也多采用专门技术进行施工,建筑质量得到保证,因此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与第一层次企业共同构成我国加气混凝土行业的主体。

第三层次为非定型切割机、自制切割机以及非定型工艺设备和手工切割生产线。这些企业规模小,装备比较落后,产品质量波动较大。施工也主要使用传统方法,难以满足高质量工程项目的要求。

1.2生产和应用分布很不均匀

上世纪90年代前,以北京及其周边地区、东北和西北地区发展较快;90年代后期,先是在山东和广东掀起发展高潮,后在上海及江苏、浙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目前全国约600家企业中,约有16.4%和16.7%(前为企业数,后为规模数,下同)在山东,8.7%和9.9%在江苏,12.6%和12.9%在广东,7.0%和9.5%在浙江,3.0%和7.0%在上海,4.2%和7.7%在湖北。这些数字较去年都有所降低,表明其他地区加快了发展步伐。在国内当属江、浙、沪的装备水平最高,产品质量最好,仅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后的引进线就有7条,其中6条为翻转切割、侧立养护(不包括引进后淘汰的生产线)。国产设备中则以仿伊通的空中翻转式切割机为主,而且生产规模(单线)大都在10万m3以上。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在武汉,春笋集团和华宇集团年产分别为80万m3和50万m3。武汉市是全国加气混凝土发展较好的地区,仅武汉市年用量近280万m3,该地区以国产地面翻转式切割机为主。

2007年,加气混凝土行业的发展有了新的景象。一是内地企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如贵阳,原来仅有1家企业,并已于几年前停产,而如今贵阳加气混凝土发展的势头强劲,除已建成一条年产15万m3生产线外,还有3条以上在建和筹建生产线,生产规模多在15万m3以上;南宁、昆明等地也有3条以上生产线在建。二是内地中小城市新建企业逐步向技术先进、规模大的方向发展,如湖南湘潭、娄底、石门,四川内江,甘肃天水和安徽芜湖等地,均采用仿伊通工艺建设10万m3 ̄25万m3的生产线。但与此同时,有些新建企业盲目追求生产规模,但又要求降低投资,催生了4.8m×1.2m×0.6m模具,计全年330天生产期,一天2.5周转的所谓30万m3规模生产线,殊不

我国加气混凝土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加气混凝土协会秘书长齐子刚

中国加气混凝土协会副秘书长姜勇

・32・

2008年1期

新型墙材

知,这不仅违反了国家有关规定,也为企业产品质量埋下了隐患,更引导了不科学的发展思路;另外,一些不规范设备加工企业仍在投其所好地提供年产1万m3 ̄50m3万的成套生产设备,采用这类设备,不仅产品质量达不到要求,生产线改造也很困难。1.3生产装备制造的精度、设备的多功能及配套有待提高

近几年,加气混凝土装备发展较快。浙江开元引进的德国威翰技术,以其特有的地面行走工艺和分拆式模框,通过更换侧板在地面对坯体进行翻转,并且在完成切割后,再对坯体进行90°翻转,以除去贴在侧板(又称蒸压养护托板)上的边料,避免了硬废料的形成。国产切割机则主要以仿伊通的空中翻转式和地面翻转式为主。经过近十年的实践,这两种机型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并且其技术也在相互渗透(如地翻型的纵切钢丝参照了仿伊通错位排列),渐趋成熟,已为广大用户所接受,但在制造的精度、设备的多功能和配套性上还需努力。目前国内制造切割机企业不下20家,但大多停留在仿制阶段,缺少自己的专有技术。蒸压釜是加气混凝土生产工艺中最成熟的设备,并有完善的标准体系,因其为压力容器,质量上必须严格控制,不像切割机那样可以提出一系列的参数让用户来比较和选择。蒸压釜的规格一般可根据用户的需要来确定,目前选用较多的是Φ2m、Φ2.68m和Φ2.85m系列。Φ1.65m系列用于加气混凝土生产,不论是从工艺要求,还是使用的经济性考虑都是不合理的,因此,中国加气混凝土协会早在十年前提出的生产设备技术条件中就明确为淘汰设备。近年来也有一些设计人员提出并使用Φ2.5m系列的蒸压釜,但在实际使用中,这一规格在其维护保养、使用便利性和制品质量保证上,都存在欠缺。在此特别提出的是,设备潜力不是无限的,设备的规格也有其科学性和规律性,太随意的变化并不可取,这也包括我们的模具有4.2m和6m系列,而4.5m反而是不经济的。目前,有些设备企业迁就低投资的要求,主要在结构上、工艺上进行简化,以降低成本,其结果是采用这类设备生产的产品基本上都是不合格的。

1.4产品质量和规格与国外存在差距

国外加气混凝土规格品种多(包括砌块、板材、异型块、装饰块和装饰板),抗压强度高,尺寸偏差小。各种规格都有各自的特性和用途。相对来说,我国的产

品规格比较单调,抗压强度较低,尺寸偏差大,甚至有些企业到目前还在采用模框提拉切割,尺寸偏差在5mm ̄10mm。

1.5标准规范尚需完善

建设部以建标[2006]77号文下达了国家标准《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编制任务。这一标准将墙体材料分为淘汰型(不符合产业政策;技术不成熟及性能较差)、过渡型(密度小但以黏土为原料;块体小、密度大或耗能大)和发展型(技术成熟、节能、环保、节土、多功能、生产及施工效率高;有节土、节能和利废等优点,通过不断完善可进一步发展)三大类型,以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改变目前淘汰型、过渡型和发展型之间的2.28、1.00和0.95的比例。标准要求承重材料的抗压强度在MU5.0以上,而部分MU3.5的指标只作为过渡;标准还提出了折压比的要求及干燥收缩等指标的评价要求。加气混凝土的产品标准必须要在使用中满足设计要求。有些企业,如伊通、旭建和北加等,已编有完整的应用指导文件,使设计和施工人员能根据指导文件科学使用加气混凝土。这是当今国际上最流行的技术服务方式,但是许多中小企业还难以做到。日前上海的部分企业会同有关设计科研单位报上海建设管理部门立项的《加气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编制工作已经启动。

1.6应用技术滞后

我国加气混凝土发展了几十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应用技术的发展还落后于生产的发展。目前我国加气混凝土产品质量不高,设备开发与工艺技术脱节、工艺技术与应用技术脱节是主要原因,而后者对行业的发展影响尤大。加气混凝土最大的优势是单一材料达到节能50%的要求,而对于65%的要求,若以传统砌筑方法就难以达到了,因为当灰缝超过3mm,则导热系数需乘以1.25的修正值;另外,从经济上看,也只有使灰缝小于3mm,才有可能使用专用砂浆,因此产品尺寸偏差必须达到小于1.5mm。而从目前全行业来看,这一要求显然没有“普遍”,其关键还是切割机。目前,我们的切割机制造企业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市场竞争上,更多地放在了空翻与地翻孰优孰劣的争论上,而在切割精度上,在解决六面切割和切割时的坯体损伤以及粘连上,似乎还没有尽力。

・33・

2008年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