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展的连续性特征, 对有价值的人文景观, 更要表现出应有的尊重, 始
终把有价值的人文景观特别是古建、标志物、古树作为主角, 使新旧
关系构成对话。
五 、结 语
全球化带来了经济、文化、科技 、军 事 、人 们 生 活 方 式 与 价 值 观
念等多领域多层次的冲击, 本文试图从建筑文化这个方面来分析,
地 域 建 筑 与 后 现 代 主 义 成 为 共 存 、共 生 的 统 一 体 。我 们 在 学 习 、借 鉴
西方现代建筑理论的同时, 也要注重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文化传统,
提高对住区环境设计的文化品位。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 人居
环境本身是开放的系统, 多样性的环境系统比单一的环境系统更具
生机与活力。运用新的设计理念使新旧之间建立联系,引起人们对
不同时期的建筑文化与人文风貌的研究,是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的。
参考文献: [1]矫苏平, 张琦.国外当代建筑与室内设计.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5.1. [2]赵 和 生 著 .城 市 规 划 与 城 市 发 展 .东 南 大 学 出 版 社 ,1998.8. [3]高 介 华 主 编 .建 筑 与 文 化 论 集 .湖 北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社 ,2002.8. [4]张绮曼主编.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10.
花格等形成丰富的建筑立面, 使其在传统园林的布局上与现代建筑
设计之间进行对话与嫁接。
⒉共融。地域性建筑的发展并不等于一味的复古与怀旧, 更不
是造假古董, 而是在保持原有古都风貌的基础上, 使新旧肌体进行
对比与交织, 并且经常运用抽象的思维方式与现代技术手段来实现
传统与未来共生。如黑川纪章在郑东新区规划中将 CBD 与 CBD 副
人体无污染有利
于百度文库生与良性循
环, 符合生态学
设计观点。如图
2 傣家竹楼属于
干阑建筑, 底层
架空, 作养猪伺
家禽之所, 有木
梯上二层, 二层
的堂屋在前, 寝
室 在 后 称 为“ 前
堂 后 寝 ”, 堂 屋
前又有露台, 称
作“展”, 展的栏
图 2 竹楼
杆 、扶 手 、地 面 皆 为竹编制, 也是
凉晒衣物的晒台。竹楼的屋顶倾斜角度大, 二层开窗也很大, 部分竹
中心通过运河相连, 构造出中国传统的“如意”型; 会展宾馆的造型
是从杭州六和塔抽象而来。
对 旧 建 筑 的 改 造 的 直 接 目 的 是 为 了 再 利 用 。北 京 竹 园 宾 馆 是 利
用 清 末 大 臣 盛 宣 怀 的 私 宅 改 建 而 成 。建 筑 师 在 不 破 坏 原 有 风 貌 的 前
楼沿屋顶设二重檐遮阳、通风, 使室内凉爽干燥。
三 、新 地 域 主 义 的 传 承 与 创 新
⒈ 借 鉴 。借 鉴 传 统 建 筑 文 化 的 空 间 布 局 、造 型 语 汇 、色 彩 以 及 细
部装饰等追求建筑与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协调, 运用现代材料、技术、
构造方法, 表达历史的含义。其中也涉及到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人
水入村, 和山光水色融成一片。
⑵通过室内的不同布局主要运用自然光而不是照明工具和空
调来完
成, 在资 源紧缺
图 1 住吉的长屋内景
的现在
具有重
要的指
导意义。
如图 1
安藤忠
雄 的“ 住
吉的长
屋 ”将 建
筑作为
光的容
器, 利用
自然光
线“ 暗 ”
与“ 明 ”
的各种
对比, 制
造出迷人的光影效果; 墙面与相邻住宅之间留有 10 厘米的缝隙, 房
屋通过这个缝隙与小地窗通风, 室内不装空调即可以降温。
⑶ 地 方 建 筑 技 术 与 建 筑 材 料 的 运 用 。在 基 本 不 破 坏 地 形 原 貌 的
情况下节省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就地 取 材 , 这 些 建 筑 材 料 属 于 标 准
193
艺术长廊
2008.04 ( 中旬刊)
的绿色材料, 对
先进文化成就, 适应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需要, 才能续起被割断的历史文脉, 发扬被泯灭的地域文化, 创造出富于地方特色与
时代气息的地域建筑和时代风貌。
关键词 全球化 新地域主义 共生 有机生长原则
中图分类号: TU-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7894( 2008) 04- 194- 02
的 感 觉 。 运 用 经 典 的 家 具 与 陈 设 、光 线 对 比 以 及 不 同 材 质 所 围 合 成
界面来烘托氛围。另外, 扎染、蜡染的布艺, 女红盘扣等都可以应用,
以突显室内的文化品位。
⒊发展与创新。建筑是衡量当时当地科技水平的标尺, 也是观
照科技成果运用情况的晴雨表, 建筑与科技互融共生。因此在追寻
地方特色同时, 运用现代技术与材料来表达过去, 将建筑的地域性
与时代性相结合。
在苏州博物馆设计中贝聿铭设计了一个主庭院和若干小内庭
院, 布局精巧。其中最为独到的是中轴线上的北部庭院, 不仅使游客
194
透过玻璃可
一睹江南水
景特色, 而
且庭院隔北
墙直接衔接
拙政园之补
园, 新旧园
景融为一
体 。白 墙 、灰
掘传统文化的内在资源与有用的潜力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和现代化
的需要, 是地域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⒉ 建 筑 设 计 与 城 市 规 划 要 遵 循 有 机 生 长 原 则 。有 机 生 长 原 则 是
从城市动态发展的角度提出的景观体系建设原则, 它要求城市更新
应在城市景观体系及重要标志物的控制下谨慎进行, 表现出城市发
文 方 面 的 因 素 。贝 聿 铭 先 生 设 计 的 香 山 饭 店 和 苏 州 博 物 馆 就 是 借 鉴
了中国江南园林的布局, 运用了长长的走廊, 围合的庭院, 形成了具
有 中 国 传 统 特 点 的 布 局 形 式 。大 胆 地 重 复 使 用 两 种 最 简 单 的 几 何 图
形, 主要利用正方形和圆形, 大门、窗、空窗 、漏 窗 , 窗 两 侧 和 漏 窗 的
一 、序 言 ⒈全球化趋势与地域建筑文化的关系 全 球 化 是 一 个 以 经 济 全 球 化 为 核 心 、包 含 各 国 各 民 族 各 地 区 在 政 治 、文 化 、科 技 、军 事 、安 全 、意 识 形 态 、生 活 方 式 、价 值 观 念 等 多 层 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众所周知, 在全球经 济一体化浪潮的催动下, 出现了以西方现代文明为主导的全球文化 趋同现象。这种趋同性具有两面性: 一方面, 催动了社会进步和发 展, 是积极的, 是主流。另一方面, 压抑了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破 坏了文化的多样性, 影响是负面的。反映在建筑文化领域则是出现 了标准化和商品化的建筑, 使城市文脉不断趋同、特色消失, 地域文 化的根基逐渐退隐, 破坏了历史文脉的延续。 ⒉新地域主义 地域建筑文化以地域的人文和历史为基础, 运用当地建筑材料 与设计理念表现了不同地区的人文风貌和历史发展轨迹。 新地域主义本身是对全球化趋势的一种反省, 在环境艺术设计 中应融入当地文化, 关注文化背景和历史发展潮流, 相对于传统的 地域主义而言, 新地域主义所包含的内容更加丰富、有层次; 即指向 传统的建筑也指向工艺品、艺术品等 日 常 生 活 用 品 , 又 指 向 可 视 的 传统装饰和结构形式; 包括传统的文 化 观 念 、风 俗 习 惯 与 审 美 意 识 等不可视的部分, 其设计又往往强调地域和本土具体的风俗习惯与 自然环境的结合。 在保持传统的过程中, 融汇现代设计理念及结构和材料技术, 体现了历史与现代、地域性与时代性的共生, 因而开放性、兼容性和 共生性是新地域主义的特点。 二 、传 统 地 域 建 筑 文 化 的 魅 力 ⒈ 地 域 建 筑 与 自 然 环 境 、风 情 民 俗 及 历 史 文 脉 的 融 合 体 现 了 居 住空间和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主要表现在: ⑴地域建筑体现了当时经济技术发展的科技性, 每个时期的经 济 发 展 水 平 往 往 从 建 造 法 则 、规 划 定 点 、建 筑 装 饰 与 材 料 、等 方 面 显 示 出 来 。 秦 砖 汉 瓦 、唐 艺 宋 塔 等 各 个 历 史 时 期 的 精 华 建 筑 就 深 刻 的 体 现 了 当 时 的 经 济 、政 治 的 发 展 状 况 并 与 科 学 文 化 水 平 相 容 相 伴 。 ⑵地域建筑反映了当时的人文风貌与社会结构的演变及历史 发展进程等。建筑必须具有文化定位, 苏州园林的设计、江南民居的 砖雕镌刻与现代的公共小品等都体现了历史文化的信息。 ⑶由于各个国家的自然环境 不 同 , 因 地 而 宜 、因 族 而 异 随 之 演 变和产生出形态多样的建筑。中外建筑有差异, 中国南北方建筑也 存在差异。北方寒冷、干旱, 所以墙体严实、厚重易于保温。如新疆民
提下, 将原来的主人卧室改成高级套间, 耳房改成卫生间, 其它的附
属房间分别成餐厅、厨房等, 增加了必要的现代设备。新扩建部分也充
分考虑了与老建筑的协调。经过更新改建后的竹园宾馆地域特色浓
郁、环境优雅、现代设备齐全, 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深受宾客喜欢。
在中式风格的设计中, 我们常常通过对称性原则体现严谨大方
居以后生土墙, 草泥屋面保温蓄热, 并以空间组织避免风沙侵袭; 陕
北窑洞利用建筑材料的物理特性实现冬暖夏凉;
南 方 湿 润 多 雨 , 结 构 轻 巧 多 姿 , 多 竹 篓 、木 板 房 有 利 于 空 气 流
通。屋顶坡度从北至南逐渐加大, 以防止雨水的渗漏。房檐逐渐加宽
用以遮阳, 人可以在檐下劳作、休息和就餐。
取代。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将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
用, 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
四 、对 现 代 建 筑 的 启 示
⒈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要结合自然与人文环境、尊重历史文
脉, 实现地域性与时代性的结合。“背弃了传统的现代化是殖民地
或半殖民地化, 而背向现代化的传统则是自取灭亡的传统。因此挖
⒉地域性建筑大多因循了不同的地形地貌, 为了不占良田、保
持生态和水土, 因地就势、化不利为有利, 从空间布局上实现与自然
环境的融合。
⑴在我国广泛使用的四合院体系, 在保证了安全, 防风、防沙的
情况下, 将院落数量, 形状, 大小及建筑单体加以变化组合, 来应对
不同的规模和环境; 徽州民居的村落多建在山之阳, 依山傍水或引
瓦是博物馆
新馆的主色
调, 以此把
该建筑与苏
州传统的城
市肌理融合
在一起, 重
叠的灰色小 青瓦坡顶和
图 3 苏州博物馆走廊
窗框采用灰色的花岗岩材质, 以追求统一色彩和纹理。博物馆的玻
璃屋顶和石屋顶的构造系统源于传统的坡屋顶, 过去的木梁和木椽
构 架 系 统 将 被 现 代 的 开 放 式 钢 结 构 、木 作 和 涂 料 组 成 的 顶 棚 系 统 所
2008.04 ( 中旬刊)
地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艺术长廊
□ 张玉明 刘 宁
( 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1)
摘 要 全球化带来了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及人们的价值观念等等多方面的冲击, 地域建筑文化是该被同化, 还是固守
着传统不变? 适应现代世界发展的趋势不断革新, 是现代化的本质。只有挖掘传统文化内部的有用资源和内在潜力, 融汇现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