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4卷第2期
V ol 124 N o 12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ang Chun T eachers C ollege (Natural Science )2005年6月Jun 2005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廖佰翠
(浙江宁波大学,浙江宁波 315211)
[摘 要]生态旅游对生态环境具有非常大的依附性,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目前而言,我国的
生态旅游存在有限资源利用过度、民族特色文化受到外来文化冲击、开发生态旅游产品资金短缺以及
生态管理技术水平低下等问题。建立新旅游观、实现全民战略、依靠科技创新、完善生态旅游法律法
规等是解决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8X (2005)02-0064204
[收稿日期]2005-03-12
[作者简介]廖佰翠(1975-),女,重庆开县人,浙江宁波大学文学院旅游管理系讲师,硕士,从事旅游文化、旅游经
济研究。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生态旅游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在99年“中国生态环境旅游年”和02年“世界生态旅游年”的确定以及主办“02年中国生态旅游论坛”的影响下,生态旅游呈现较大的国际国内客源市场。但生态旅游毕竟是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对生态环境具有非常大的依附性,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本文拟在分析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基础之上,提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以促进生态旅游这一方式更加健康发展。
11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11 生态旅游资源的有限性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无序性之间的矛盾
对一个旅游目的地来说,生态旅游资源的总量总是有限的,一旦遭到旅游者、经营者的人为破坏,其整个生态系统将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而失去平衡,加上生态旅游资源自身的修复功能又相当脆弱,如此以来,生态环境的恶化趋势就更加严峻。但在实践中,面对巨大的生态旅游需求,有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把它简单地当作经济产业来对待,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盲目追求外延扩大,过度开发生态资源,迁就投资商的不合理要求,置国家有关规定和生态旅游区域总体规划于不顾,造成了一些生态破坏和损失。有的偏离性质和宗旨,在生态旅游景区内大兴土木,各种各样的宾馆、招待所、疗养院等旅游设施和五花八门的游乐场纷纷出现,造成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无序状态和高品质生态资源的不合理、低水平开发,带来旅游市场的混乱,严重影响到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的一份调查显示:“中国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生态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11%出现生态环境资源退化。”如果继续下去就会造成一系列后果:森林覆盖率低,生态功能脆弱;草原资源减退,草地沙化蔓延;北方地区水源短缺,著名江河湖泊和海域水质污染严重;濒危物种的生境逐渐缩小,种群数量减少;大气污染加重,土地资源超载局面难以缓解。一些著名生态景区也如此,如黄山旅游者从1979年的10143万人次,发展到1997年的107184万人次,再到2005年预计的170万,可谓生态景区的游人猛增。这样一来,生态供需矛盾就显得十分突出,数量庞大的旅游流所造成的旅游垃圾、植被破坏、空气、水体、噪声污染等等一系列问题,使当地生态容量承受巨大压力。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一旦破坏和退化,就将成为制约生态旅游甚至中国整个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112 民族特色文化的保护与外来文化的冲击之间的矛盾
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是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就目前的状况看来,在外来和现代文化的巨大冲击下,一些生态旅游的开发常常摒弃珍贵的民族文化特色,忽视自身特有的文化价
值,对传统文化缺乏有效的保护和继承,使一些珍贵的文化旅游资源面临退化和消失的危险。一些生态旅游地将古朴的民俗民风、肃穆的宗教仪式包装为粗俗的商业性表演,原有的文化价值被商业价值所取代,旅游者面临这样的旅游产品感受不到有益的教育和熏陶。同时,生态旅游发展使当地居民认识到地方文化和旅游者带来的外来文化存在差异,他们的生活方式、习惯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同化,他们的一些传统习俗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一些旅游者不良行为的冲击。
113 生态旅游硬件和软件开发的巨大投资与资金短缺的矛盾
据测,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大国,而要在15年的时间内建成世界旅游大国,需要连续不断的投入大量的资金,而目前我国的生态旅游开发项目普遍出现资金短缺的现象。由于生态旅游目的地大多是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基本未受人为破坏的穷乡僻壤之地,开发基本处于起步阶段,软硬件建设还属于粗放型模式,这就需要比其他旅游产品更多的资金来建设生态旅游资源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促销国内外市场,培训专业的生态旅游人员。按目前的世界水平,旅游业的投资占世界投资总额的1119%,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政府不可能对旅游业进行大量投入,因此,资金短缺将是我国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一大长期性制约因素。
114 生态旅游规模的迅速扩大与生态旅游科技管理水平低下的矛盾
就发展规模而言,我国的生态旅游呈迅速扩大之势,大部分生态旅游目的地处于一种高负荷的运转状态,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大,这就使生态旅游发展要向规范化、质量型、效益型转变。对此,生态旅游经营管理尤其需要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需要高新科技的支持,实施高科技、高效率的生态旅游环境管理技术。但现阶段生态旅游环境管理技术的应用处于低水平、低效率状态,很多生态旅游目的地缺少旅游环境监测系统和保护设施,污水、垃圾处理仍采用原始方式就近排放,造成生态污染,景观质量下降,威胁珍贵物种的生存。
21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11 建立符合时代特征、市场潮流和国际惯例的新科学旅游观
生态旅游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依靠旅游者和经营管理者转变传统的旅游观念,树立全新的科学旅游观,包括大旅游观、大市场观、大资源观、大产业观、新发展观。所谓大旅游观,是指破除旅游只是消费的观念,树立旅游也是生产的观念;破除旅游只是游览观光的观念,树立离开惯常居住地外出办商务、公务、会议、学术考察、康复医疗、探亲访友等各种旅行活动也是旅游的观念;破除旅游只包括外来游客的观念,树立旅游也包括本地居民的休闲游憩的观念;破除旅游只是游山玩水的观念,树立旅游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素质,进行德、智、体、美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的观念。大市场观,包括客源市场既指海外和国际入境等外来游客,也包括入境、国内和出境以及本地居民出游等游客;国际游客不只是团体观光游客,还有商务、会议、康复医疗等散客。大资源观,指旅游资源既有老天爷赋予的自然资源和老祖宗遗留的历史人文资源,也有现代人创造的一切社会旅游资源;既是物质、有形、有限的资源,也是物质与精神、有形与无形、有限与无限统一的资源;本地行政管辖范围内的资源是“我”的旅游资源,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也可为“我”所用。大产业观,指旅游业既包括饭店、旅行社行业,也包括为行、游、住、食、购、娱提供物质、设备、信息、人才、劳务的各行业、各部门;旅游业不仅仅是第三产业,也涵盖、渗透到第一和第二产业的众多行业;旅游宾馆、娱乐场所、汽车游船等既属于消费资料,也属于为旅游者服务的生产资料。新发展观,既要追求发展速度,也要保持以较高速度实现更高经济效益;既要追求接待游客人数,又要提高游客人均停留时间和人均消费;既要追求短期的眼前的利益,还要实行可持续发展从速度型向效益型、从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
212 加强生态旅游的宣传教育工作,实现全社会参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是发展生态旅游的一对主要矛盾,要正确处理好这对矛盾,涉及到旅游者、经营者、管理者三方面对生态旅游的正确认识,必须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来处理二者的关系。生态旅游不能牺牲生态环境,应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不但要满足生态旅游需要,还要使旅游者及旅游业对生态环境有积极影响,要求生态旅游参与者应具有环保意识、环保行为。目前,要普遍形成“为了子孙后代和未来的发展,尊重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的观念,提高旅游者和经营管理者的可持续发展意识,逐步形成文明旅游、科学旅游、健康旅游的生态环境氛围。为此,可有重点地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