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化学实验基础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计算得到实验式CaxN2,其中x= . ②若通入的N2 中混有少量O2 ,请比较x与3的大小,并给 出判断依据: 。
考点3: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4.物质的溶解 (1)固体物质溶解 (2)气体的溶解
(3)液体物质的溶解(稀释):
一般把密度较大的液体加入到密度较小的液体中
考点3: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5.物质的称量 (1)托盘天平的使用 (2)固体称量的方法 ①称未知质量的物质 ②称已知质量的物质 (3)液体的量取(选取合适的量筒) ①量未知体积的液体 ②量已知体积的液体
(1)原则: “三不原则”、 “节约原则” 、“处理原则
块状固体: “一横、二放、三慢滑” 粉末状固体:“一倾、二送、三直立”
(3)液体取用: 液体的倾倒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考点3: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3.物质的加热 (1)固体的加热: (2)液体的加热: (3)加热方式:直接加热、隔石棉网加热、水浴加热等
8.试纸的使用
考点1:化学实验安全 1.常用危防
“七防” 原因 措施
①点燃气体(如H2、CO、CH4、C2H2等)或用CO、H2还原Fe2O3、 CuO之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②银氨溶液不能长期保存,否则会产生极易爆炸的物质 防爆炸 ③普通玻璃制品都有受热不均匀易炸裂的特性,因此试管加热时先 (炸裂) 要预热; ④做固体在气体中燃烧实验时要在集气瓶底预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 沙 防暴沸
【例6】(2008年上海卷18)设计学生试验要注意安全、 无污染、现象明显。根据启普发生器原理,可用底部有 小孔的试管制简易的气体发生器(见右图)。若关闭K, 不能使反应停止,可将试管从烧杯中取出(会有部分气 体逸出)。下列气体的制取宜使用该装置的是 A.用二氧化锰(粉末)与双氧水制氧气 B.用锌粒与稀硫酸制氢气 C.用硫化亚铁(块状)与盐酸制硫化氢 D.用碳酸钙(块状)与稀硫酸制二氧化碳
【例10】(2008年广东卷)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在容量瓶中加一定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硫酸配制准确 浓度的稀硫酸 B.用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氢气时加入少许硫酸铜以加快 反应速率 C.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以加快过滤的速度 D.加入盐酸以除去硫酸钠中的少量碳酸钠杂质
【 例 11】 ( 2009广 东 卷 19) 某 试 验 小 组 利 用 如 下 装 置 (部分固定装置略)制备氮化钙(Ca3N2),并探究其实 验式
①加热液体混合物时要加沸石 ②配制硫酸的水溶液、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液和浓硫酸的酒精溶 液时,要将密度大的浓硫酸缓慢注入水、浓硝酸或酒精中并不断搅 拌
防倒吸安全装置 常用小棉花团放置在导管口 实验室中的可燃物质一定要远离火源 制取有毒气体(如Cl2、SO2等)要在通风橱中进行并进行尾气处理
防倒吸 防堵塞 防污染 防失火 防中毒
考点1:化学实验安全 3.常见安全事故处理
意外事故 酒精着火 着 钠磷着火 火 短路着火 酸灼伤 处理方法 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 用沙子盖灭 应先切断电源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NaHCO3,最后水洗。(如 是浓硫酸,先干布,后水,最后NaHCO3) 立即用水冲洗,以1%~2%硼酸液洗,最后水洗。 立即用水冲洗,再用乙醇擦至无溴,然后涂上甘油或油膏 立即用酒精洗
【例9】(2009广东卷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 的是 A.可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 KMnO4 溶液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需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 C.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2/3, 液体也不能蒸干 D.将金属钠在研体中研成粉末,使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更 安全
灼 伤
碱灼伤 溴灼伤 苯酚灼伤
吸入、食 中 入或伤口 毒 侵入三种 方式 烫伤 划伤
通过呼吸道吸进有毒气体、蒸气、烟雾而引起呼吸系统中毒时, 应立即将病人移至室外空气新鲜的地方,解开衣领,使之温暖和 安静,切勿随便进行人工呼吸。 因吸入少量氯气、溴蒸气而中毒者,可用碳酸氢钠溶液漱口, 不可进行人工呼吸 误食重金属盐,立即服用生鸡蛋或牛奶,然后去医院 不弄破水泡,在伤口处用95%的酒精轻涂伤口,再涂上烫伤膏 用酒精棉清除伤口周围的污物,用创可贴外敷。
棒的一端,把试纸放于待测液气体试管口或集气瓶口附
近
【例1】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如果苯酚浓溶液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清洗 B.不慎将酸液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C.不慎将浓碱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 后涂上硼酸溶液 D.如果酸流到实验台上,立即用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和,然后用水冲洗,再用抹布擦干
2013高考化学二轮 专题复习课件
专题十四 化学实验基础
【考点要求】
考点1:化学实验安全 1.常用危险化学药品的标志
2.安全七防
3.常见安全事故处理
考点2:常见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考点3: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药品的保存 3.物质的加热 5.物质的称量 2.药品的取用 4.物质的溶解 6.仪器的洗涤
7.气密性检查
考点2:常见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类别 仪器 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 反 直接加热 应 间接加热 烧杯、锥形瓶、圆底烧瓶 仪 表面皿、启普发生器 器 不需要加热 量筒、容量瓶、酸(碱)式滴定管、 计量仪器 托盘天平、温度计 储存仪器 集气瓶、广口瓶、细口瓶、滴瓶 固定仪器 试管夹、铁架台、三脚架、泥三角 漏斗 普通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 球形干燥管、U形管、洗气瓶、干燥器 干燥仪器 其他 仪器 胶头滴管、酒精灯、尾接管(牛角管)、 冷凝管、玻璃棒、石棉网、研钵
【例8】(2009江苏卷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 的是: A.实验室常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 B.用50mL酸式滴定管可准确量取25.00mLKMnO4溶液 C.用量筒量取5.00mL1.00mol· -1 盐酸于50mL容量瓶中, L 加水稀释至刻度,可配制0.100mol· -1 盐酸 L D.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下 端放出
【例4】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 的是 A.瓶中盛满水,从B口进气,用排水法收集NO2 B.瓶中盛适量浓硫酸,从A口进气来干燥NH3 C.从B口进气,用排空气法收集CO2 D.瓶中装满水,A口连导管并伸入量筒中,从B口进气, 用排水法测量生成H2的体积
【例5】(2008年江苏卷6)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 目的的是
考点3: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7.气密性检查
(1)微热法
(2)液差法:
考点3: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8.试纸的使用:
pH试纸,蓝色石蕊试纸,红色石蕊试纸、淀粉KI试纸
(1)除pH试纸外,其余试纸使用前要用蒸馏水润湿
(2)用试纸检验溶液性质时,要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
滴在试纸中部,不可将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 (3)用试纸检验气体性质时,将试纸湿润后粘在玻璃
考点3: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6.仪器的洗涤
(1)标准:内壁均匀地附着一层水膜,既不聚成水滴, 也不成股流下 (2)常见污染的洗涤: ①容器内壁附有油污,可用热纯碱溶液或NaOH溶液 ②容器内壁附有“银镜”或“铜镜”,可注入稀硝酸 经微热使银或铜溶解 ③容器内壁附着MnO2,可用浓盐酸,经加热后使 MnO2与浓盐酸反应而溶解 ④容器内壁附着难溶碳酸盐或氢氧化物(如CuCO3、 Fe(OH)3),可注入少量稀盐酸使其溶解
【例7】某学生做完实验后,采用下列方法清洗所用仪器: ①用浓氨水清洗做过银镜反应后的试管 ②用酒精清洗做 过碘升华的烧杯 ③用浓盐酸清洗做过高锰酸钾分解实验 的试管 ④用盐酸清洗长期存放三氯化铁溶液的试剂瓶 ⑤用氢氧化钠溶液清洗盛过苯酚的试管 ⑥用热氢氧化钠 的浓溶液清洗沾有硫磺的试管 下列对以上操作的判断。正确的是 A.除①外都对 B.除⑥外都对 C.④⑤不对 D.全都正确
(1)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 是 。 (2)反应过程中末端导管必须插入试管A的水中,目的 是 。 (3)制备氮化钙的操作步骤是:①打开活塞K并通入N2; ②点燃酒精灯,进行反应;③反应结束后, ;④拆 除装置,取出产物。
(4)数据记录如下: 瓷舟与钙的质量 瓷舟与产物的质 空瓷舟质量m0/g m1/g 量m2/g 14.80 15.08 15.15
考点2:常见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考点3: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药品的保存
试剂瓶和瓶塞的选择 根据药品状态 固体:用广口瓶 液体:用细口瓶 根据感光性 见光易分解:用棕色瓶 见光不分解:用一般瓶 根据瓶塞: 玻璃塞:不能盛放碱性物质 橡胶塞:不能盛放强酸、强氧化性物质 和有机试剂
考点3: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2.药品的取用 (2)固体取用:
【例2】下列操作中不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是 A.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先通氢气以排净装置中 的空气再加热 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坏壁慢慢注入水中并 不断搅拌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 人 D.用废铁屑制硫酸亚铁时,先将废铁屑放在碱液中加 热1~2min
【例3】(2009安徽卷9)下列选用的相关仪器符合实验 要求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