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药物学基础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弛内脏平滑肌
口干
胃肠绞痛
(2)毒性反应:药物在用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机
体对药物敏感性过高时产生的对机体有明显损害的反应。
A.药物剂量过大或体内蓄积过多; B.危害机体的反应,较为严重; C.可以预知,应该避免发生。 ①急性——损害循环、呼吸和神经等系统功能。 ②慢性——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等功能。三致作用:致 突变、致癌、致畸胎。
1.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机制的科学称为药物 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
2. 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 过程的科学称为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
处方药、非处方药的概念
根据药品品种、规格、适应症、剂量及给药途径不同,对药品分类管理。
1.处方药是指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 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物。一般包括:刚上市的新药;可产
(1) 局部作用:药物被吸收入血之前,在用 药部位出现的作用称为局部作用,如酒精皮 肤消毒、局部麻醉、口服硫酸镁导泻等。
(2)吸收作用: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 分布到机体相应的组织器官而产生的作用称 为吸收作用,如口服阿司匹林产生解热镇痛 作用等。
2.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1) 直接作用又称原发作用:是指药物在所分布的 组织器官直接产生的作用。如强心苷能选择性增强 心肌收缩力,此作用为强心苷的直接作用。
关于药物学基础
第一章 基础概论
第一节 绪言
一、药物学的有关概念与任务 药物:作用于机体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
以及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绝大多数药物是 能增强或减弱机体某些器官的生理功能或细 胞代谢活动的活性物质。 ?:中药与西药定义上的差别 ?按来源不同分类举例?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规 律的一门学科。
生依赖性的药物;药物本身毒性较大;以及某些疾病必须由医生和实验室进行确 诊等。
2.非处方药是指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 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物。
这些药大都属于如下情况:感冒、发烧、咳嗽;消化系统疾病;头痛;关节;鼻炎; 营养补剂等。
处方药
药物治疗学:是研究药物预防、治疗疾病的一 门学科。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常 见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和用药注意事项等。
第二节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1、概念:指药物对机体原有功能活动的影响。 2、分类:
1)兴奋作用: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增强。如腺体
分泌增加,脉博加快,酶活性增强等。
2)抑制作用: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减弱。如肌肉
松驰,腺体分泌减少,酶活性减弱等。
二、药物作用的主要类型 一)药物作用的方式
1. 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
(2)间接作用又称继发作用:是指由直接作用引发 的其他作用。如强心苷可反射性引起心率减慢,此 作用为用 包括选择作用及普遍细胞作用
(1)概念
多数药物在一定剂量下对某些组织或器官作用特别 明显,而对其他组织或器官的作用不明显或没有作用, 此为药物的选择作用或选择性。
正面效应
药物
治疗疾病 预防疾病
负面效应
不良反应
1、防治作用: 分类: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 概念:预防作用是指提前用药以防止疾病或症状发生的作用。
?举例
治疗作用是指符合用药目的,能够缓解症状或消除病因以达到治疗 效果的作用。 ①对因治疗:用药目的是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治本:消除 致病因素(抗菌药,手术) ②对症治疗:是指用以缓解疾病症状的治疗。治标:改善疾病症状(发热、 高血压,高血糖)
原则:首选对因治疗。但是对于一些诊断不明、病因不清或暂时无根治 的疾病、一些严重危及病人生命的症状如高热、休克、惊厥等,采取对 症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2、不良反应:药物应用时出现的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病人带 来不适或痛苦的有害反应称为不良反应。
❖1、历史上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事件: 1937美国使用乙二醇作磺胺药的溶剂造成100多人死亡 1959年—反应停事件 1960年—氯碘喹所致的亚急性脊髓视N炎(SMON事件)
❖2、 我国于1989年正式成立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制订了相应法规,如新药药理、毒理研究指南等。
据相关部门统计,因为在医院用药比例较大,所以是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最高的地方,大概为10%~20%,其中死亡占0.24%~2.9% 。 ??药物哪种剂型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
根据其程度和性质不同可分为
导入情景
李女士,25岁,因咽痛、发热、寒战、周身不适入 院医治。经医生检查,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医嘱: 注射用青霉素钠 静脉注射,一日400万U,一次给药 。对乙酰氨基酚片 PO,一次0.1g,一日3次。 工作任务 1、告知病人使用青霉素、扑热息痛的用药目的 2、预定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预防措施 3、归纳药物不良反应的种类,合理安全使用药物
真痛苦,我 听不到!!!
三致反应
海豹肢畸形
上世纪60年代前后,欧美至少15个国家的医 生都在使用这种药治疗妇女妊娠反应,很多人 吃了药后的确就不吐了,恶心的症状得到了明 显的改善,于是它成了“孕妇的理想选择” (当时的广告用语)。于是,“反应停”被大 量生产、销售,仅在联邦德国就有近100万人服 用过“反应停”,“反应停” 每月的销量达到 了1吨的水平。在联邦德国的某些州,患者甚至 不需要医生处方就能购买到“反应停”。
(1)副作用是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与防治作用同 时出现的同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
发生的原因是药物的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
特点: 反应较轻,常导致可逆性的改变,停药后可消失 药物固有的,可减轻甚至避免
可随着用药目的的不同与治疗作用相互转化 举例:西地那非(万艾可,伟哥)
抑制腺体分泌
腹气胀和 尿潴留
阿托品
呼吸道分泌物
毛果 芸香碱
(2)特点 药物的选择作用是相对的,随给药剂量的 增加,其作用范围逐渐扩大,选择性逐渐下降。如尼 可刹米在治疗剂量时可选择性兴奋延髓呼吸中枢,剂 量增加,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甚至引起惊厥。
(二)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
(用药的目的在于防病治病,但用药后,在产生防治作用 的同时,也可能产生对机体不利的不良反应,具有两重性)
但随即而来的是,许多出生的婴儿都是短 肢畸形,形同海豹,被称为“海豹肢畸形”。 1961年,这种症状终于被证实是孕妇服用“反 应停”所导致的。于是,该药被禁用,然而, 受其影响的婴儿已多达1.2万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