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奇葩说》的成功因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ADIO &TV JOURNAL 2019.10

随着近些年互联网的时效性和多样性的不断增强,传

统媒体线性传播、转瞬即逝等特点渐渐对受众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越来越多的受众因为网络平台得天独厚的便捷优势,将注意力转向网络新媒体。不管是互联网平台赋予

受众更加自由的思想交流和话语空间,

还是开放的互联网精神给予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更饱满的内容形式以及更强大的技术支持,都体现了新媒体这片土壤孕育出更多娱乐受众的可能性。

随着从国外购买节目版权的狂热逐渐消退,

各大视频服务平台纷纷推出一批风格独特、

内容新颖的网络自主制作节目。而带来超高点击量和人气的

《奇葩说》无疑是新媒体时代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中的佼佼者。

节目在保留传统辩论模式的基础上融合了许多风格独特的综艺元素,

在言辞犀利、颠覆传统、思想前卫的言语交流中,

传递着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多角度新颖观点的碰撞为每一场辩论都带来热度。截至目前,《奇葩说》已多次刷新网络自制综艺节目

各项数据的新纪录。在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各种类型的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活跃于荧幕的环境下,

《奇葩说》成功的原因值得深思和探究。

一、相对自由宽松的互联网平台

在当今时代下,年轻人成为网络媒体最大的受众群。而《奇葩说》无论是从汇聚了时尚元素和好莱坞电影元素

的开场小片,还是大胆运用丰富色彩碰撞的舞台设计,

甚至到主持人和奇葩辩手极具个性的衣着打扮,

都体现着节目对于“80、90后”这一受众群体的极大迎合。而当年轻一

代的受众在传统的主流思想观念中被贴上

“非主流”的标签时,就相对削减和降低了他们的言论在传统媒体上的影

响力和号召力。在互联网时代到来的今天,

网络无疑为这一代人提供了一个足够自由,并能充分展现创意的平台。

于是《奇葩说》节目中,一大批特立独行、

个性鲜明的“奇葩”迅速崛起并吸引了外界的大量关注。

(一)犀利的奇葩辩手

这档独树一帜的脱口秀类综艺节目被命名为《奇葩说》,正如它的名字一样,节目的辩手个个“款式独特”。既有辩论技巧被灵活运用、学识丰富的高学历“名门正派”,比如前中山大学的实力辩手马薇薇、连续两届拿下国际华语辩论最高赛事最佳辩手殊荣的黄执中、武汉大学博士陈铭,又有语言感染力极强、舞台表现能力满分的“邪魔歪道”,比如因妖娆的打扮和犀利台风备受关注和争议的肖

骁,在节目海选中公开出柜却自信幽默的姜思达,和几乎

不懂辩论技巧却十分“走心”的签约艺人范湉湉。

不管是哪一种风格的奇葩辩手,或者哪一种类型的辩论选题,

抛开为了渲染气氛放大综艺效果的调侃和戏谑,

奇葩辩手们一定会有的共同点是:无论何时,

他们都能立刻抓住辩题的关键,一针见血、逻辑严密、思维敏捷地陈述自己的观点,

并且能够发人深省。就如同陈铭在

“朋友一直在坚持一个不靠谱的梦想,我是否应该劝阻他”

这一辩题中提出,“人世上没有什么事是有意义的,

意义都是人赋予的,而坚持本身就是一个无比闪亮的意义。”

这种从不同角度深度剖析辩题以理服人的真知灼见几乎征服了现场的每一位观众。再看马薇薇在关于是否应该支持父母和自己的伙伴一

起去养老院的辩题中提出的“金句”

:“真心说出的话不一定是真话,那是情话啊!”这种带有极强煽动性和感情色彩

的表达方式几乎让人在瞬间潸然泪下。

将《奇葩说》与传统的辩论比赛进行对比,选手们“诉说式”

的讲述感为原本极具逻辑性和学理性的辩题注入了令人动容的感性色彩,

消除了原本综艺节目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感,

使得受众感同身受,产生出强烈的情感共鸣。

(二)从话题剖析到关键的价值观引导

《奇葩说》的受众群体主要为80、90后的年轻群体,

作为一档谈话类综艺节目,在舞台上对于辩题的任何言论和

观点,只要能够言之有理、条理清楚,

都可以获得现场观众、其他辩手以及主持人的认真倾听。

在选题上,《奇葩说》做到最大程度贴近生活,并且设置了多种多样的思想角度,以求能够使受众产生思考和共鸣。节目语言环境的激

烈、犀利,甚至偶尔表现出来剑拔弩张的对抗性,

都为辩论增添了一定的悬念和极强的综艺感,

而直击人心、一针见血的言论也能够准确地把握住观众内心的关注点。可是,一旦节目中的言论出现价值观或者道德观念上的偏差,主持人就会立刻指出选手言语中不当的表达,并加以引导。例如参加《奇葩说》海选上极具争议的“蛇精男”刘梓晨,在上场的前几分钟讲述自己的观点时,始终对于外貌和金钱存在一种不正当的虚荣,与向来秉承真诚、坦言的节目语言环境格格不入,但在蔡康永犀利发问“你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事情?什么时候觉得快乐?”之后,他终于坦言自己没有过开心的时光,对于炒作之后爆红网络的结果也并不

如想象之中兴奋。这种由虚假向真实、

由负面到正面的价值引导,完全得益于主持人深厚的主持功底,

撕开所谓“网红”光鲜的外衣,向观众展示了一个真实的、

有血有肉的

普视听解读

浅析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奇葩说》

的成功因素阴殷若涵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为网络综艺节目的制作提供了众多新的可能性与发展方向。2014年,

由爱奇艺打造的中国首档说话达人秀《奇葩说》进入公众视野。这档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一经开播,便引起巨大反响。有别于传

统型电视综艺节目,《奇葩说》充分利用了互联网时代下双向的传播模式以及强大的技术支持等优势,在融合传统节目形式

的基础上,从制作的各个流程都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与改良。其成功的因素可归为三点:一是相对自由宽松的互联网平台,

二是创新的节目形式,三是网络综艺节目在新媒体坏境下的必然发展趋势。

关键词:《奇葩说》;互联网;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1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