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港规划建设情况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骅港规划建设情况简介
黄骅港谋划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黄骅港为西煤东运第二条大通道出海口。
1997年11月工程开工建设,2001年12月建成运营。
目前有4个5万吨级、1个10万吨级、1个3.5万吨级煤炭专用泊位、1个2万吨级液体化学品泊位和2个1.5万吨级杂货泊位。
2006年吞吐量突破8000万吨。
经过20余年大量的科学研究和过程实践,特别是随着制约港口发展的瓶颈一航道回淤问题的基本解决,黄骅港建设成为多功能、综合性深水大港的条件已经具备。
2007年2月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了《黄骅港总体规划》,这是河北省第一个得到批准的港口总体规划。
按照这个规划,黄骅港分为:综合港区、煤炭港区和河口港区。
1、
综合港区在现有煤炭港区北部,总面积128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103平方公里。
以挖入式港池和突堤相间的布置形势,分期开发形成不同功能的码头岸线、陆域及临港产业、服务设施用地,规划岸线31.9公里,可建设2-20万吨级以上综合泊位121个,规划建设集装箱作业区、通用散杂作业区、液体化工品作业区、并预留远景发展区及支持系统区,码头生产作业区后方相应布置物流园区和临港工业园区。
2、
煤炭港区以专业化的煤炭专用泊位为主,规划的煤三期工程建设5个5-10万吨级泊位,届时形成1.5亿吨的煤炭装船能力。
根据煤炭运输发展需要,远期规划2亿吨,远景预留3亿吨的煤炭船能力。
3、
河口港区以1000—3000吨级小型散杂泊位为主,利用现有设施为本地生产、生活物资运输服务,并适当开展仓储、物流、商贸等业务。
2005年11月黄骅港综合港区起步工程开工,工程包括建设南疏港路、中疏港路和防波堤、开挖主港池兼航道、打开口门、形成岸线、建设泊位和吹填土地建设堆场等八个部分。
黄骅港的发展将加快实现两个转变,即由单一煤炭输出港向综合大港转变,由单一业主码头向多元投资主体的公用社会型码头转变。
拓展综合运输、临港产业、仓储、物流等现代港口功能,发展成为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