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革陋习 厉行节约树新风——对农村大操大办红白喜事不良之风的调查与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风易俗革陋习厉行节约树新风——对农村大操大办红白喜
事不良之风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随着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
费等不良社会风气,一时盛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不但给农民群众造成了沉重
的经济负担,还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我们特组成调
研组,通过集体座谈、入户走访的方式,对陕西省渭南市大荔、白水、蒲城等县
农村操办红白喜事情况进行调研,旨在为渭南市移风易俗革除农村陋习,厉行节
约树立文明新风提出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红白喜事;移风易俗;厉行节约
一、目前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表现及危害
(一)目前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表现
1.办事名目越来越多
除平常的婚丧嫁娶外,诸如孩子满月、过生日、完灯、上大学、参军、参加工作、升迁、订婚、建房上梁、乔迁、开业、店庆、老人过寿、过三年等无所不办。调研中,很多被访者
提到,往年一到暑假,各种谢师宴应接不暇,有人一个暑假单谢师宴就参加了23场;而一
个普通干部在春节后参加亲朋家孩子的“完灯”宴就有7场之多。
2.办事规模越来越大
婚礼规模越来越大,除酒席外,迎亲车队、家具家电、司仪、摄像、拱门成了婚礼的标配。对于丧事,就更要大操大办,乐队从早吹到晚,有些家境好的,甚至从省里请戏班子、
歌舞团表演,可谓“丧期三天,旧俗全搬,乐队伴唱,红黄两掺,多时积蓄,三天花完。”[1]
亲朋好友来吊唁的少者百十人,多者近千人。
3.消费档次越来越高
农村娶媳妇,家具、彩电、洗衣机、冰箱、三金、婚纱照等已基本普及,空调、电脑、
摩托车、小汽车等也陆续迈入农门。据了解,结婚彩礼一般3-8万元不等,个别地方的彩礼
有“前四后八”之说,即订婚付4万,结婚再付8万元,高到另人咋舌的地步。办场丧事,烟花、乐人、商业演出齐全,只乐人一项开支,就在3000-5000元;酒席多的甚至超过100桌;再加上殡葬、酒席和其他费用,一场白事下来至少开支三、四万元。
(二)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导致的危害
调研了解,以渭南市一个中等收入水平家庭为例,办一场婚事的开支在十二万元左右,
有的大操大办下来,花几十万元也不足为奇。一次丧事的费用在3.5万元左右;而人情关系
消费一般在3000-5000元每年不等;据统计,渭南市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565元,比上
年增长了963元。从以上几项数据不难看出,婚丧嫁娶的巨额开支对于农村家庭来说已成为
一个沉重又卸不掉的包袱,人情消费又似雪上加霜。在农村大操大办风气的影响下,村民为
了不丢面子随风跟上,不惜打肿脸硬撑门面,使得红白喜事的规模日益膨胀。而红白喜事也
失去它原本的味道,逐渐沦为部分村民炫耀物质财富和人脉关系的秀场,传统淳朴的婚姻观
和价值观在此风气的影响下也遭到严重扭曲。
二、造成农村大操大办红白喜事不良风气的原因
调研发现,造成大操大办红白喜事不良风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农村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与从众心理所致
调研发现,大家对农村大操大办红白喜事之所以盛行的原因,更多的是认为,这是农村
长期以来形成的风俗习惯决定的,大家都已经接受。即使一场红白喜事操办下来也会抱怨劳
民伤财,但谁也不会想着从自己开始去改变这一现象,担心万一自己标新立异,不但不被亲
朋邻里理解,甚至连自己家人都难以接受。因此,面对大操大办盛行之风,大多数人选择随
大流。
其二,中国人长期受面子文化影响的结果
农民普遍认为婚丧嫁娶是人生大事,一定要办的风光体面,这样自己在村里才有面子。
婚事办的大,不仅让自家人脸上有光,在女方家人面前也能抬的起头,所以再大操大办也不
为过。在丧事上,为显示子女孝顺和后辈有出息,讲究风光大葬。所有人都爱面子,谁也不
愿意在面子上输给别人,在这种面子文化的胁持下,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面子消费愈演愈烈。
其三,受封建迷信思想影响繁文缛节和陈规旧俗较多
丧葬礼仪是我国长期传承下来的一种特殊文化,即便在今天,举办葬礼,在老百姓心目
中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但由于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较低,长期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较为
严重,对待鬼神之说常怀有一种“宁可信其有”的忌惮。因此,面对丧葬仪式中一系列的繁文
缛节和陈规陋俗,即使很多所谓讲究忌讳劳民伤财浪费极大,也坚持为之。[2] 其四,红白理事会流于形式,职能发挥有限
调查发现,虽然很多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但往往都是按照事主对预算、规模的要求进
行安排理事,更多体现的是为大家服务帮忙,对农民红白喜事消费的监管作用有所缺失。再
加上它是民间自发组织,组织管理不规范,缺少明文章程,随机性较大,且本身创新不足,
对陈规旧俗缺少破除的勇气。因此,红白理事会流于形式,职能发挥非常有限。
三、针对农村大操大办红白喜事不良之风的对策与建议
调研发现,农民对于移风易俗节俭操办红白喜事的热情非常高,态度非常积极,但对于
如何规范化管理以及能否常态化发展下去还存有疑虑。因此,对于如何移风易俗,遏制农村
大操大办红白喜事这一问题,我们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推动。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相互配合,齐抓共管
红白喜事是事关千家万户老百姓的大事,反对铺张浪费,移风易俗是精神文明建设和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怎样既能遏制住大操大办的不良之风,又能让老
百姓满意,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思考和着力解决的问题。对此,各级党委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移风易俗作为一项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突破口来抓,作为践行群众路线、转变工作
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内容来抓。可以由纪委牵头,成立农村移风易俗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宣传、纪检、文明办、民政、共青团、妇联、工会等单位相互配合,创新工作机制和工作
方法,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多措并举,共同为移风易俗工作开创新局面。
(二)大力宣传,营造氛围,深入群众,树立共识
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宣传、文化部门要旗帜鲜明地开展宣传工作,形成国家反对铺张浪费、厉行节俭,移风易俗操办红白喜事的舆论氛围。各村可以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利用宣传栏、广播、横幅、黑板报、文化墙、编排小品、快板戏等,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婚
恋自由,婚事雅办,丧事简办,节俭操办的文明新风。
(三)以农村红白理事会为抓手,推动移风易俗全面开展
首先,在尊重红白理事会自治性质的基础上,要强化基层党委对红白理事会的引导。基
层党委对于党和国家政策号召的获取、宣传与推动的独特优势,以及其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目标的责任,使其有责任有能力推动红白理事会的建设。
其次,抓好红白理事会队伍建设。要解决农民自己的事情,还得靠农民自己。因此,要
将农村公道正派、德高望重、敢说敢管、热心服务的人员,以及被村民所尊重信服、口碑较
好的执事纳入红白理事会,发挥他们植根农村、熟悉农村情况的优势,为改变陋习、倡导新
风搭建平台。
第三,抓好农村红白理事会的制度建设。由于我市各县风俗习惯不一,甚至同一个县的
不同乡镇也不尽相同。在具体操作办法方面,各个乡镇或者全县可以制定一个指导性的意见,各村要从本村实际出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发放调查问卷、走访座谈等方式,征求村民对
于本村如宴席标准、烟酒标准、简化程序、违规处理等方面的建议,建立一套村民广泛认可,真正适合本村实际的红白理事会章程。如中汉村就规定:所有过事设宴席按一品一盘制,酒
席七个凉菜,中间热菜一品一盘,饭席五盘,烟不超过5元,酒不超过30元等等。这一方
法在中汉村一经执行,便取得实效。据统计,自红白理事会成立运行以来,3个村先后有15
户过红白喜事,红事平均节省约1万元,白事节省约1.5万元,其他事节省约0.3万元,而
搭礼亲朋少行礼金15万元左右。[3]
第四,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要让农民真正摆脱面子消费和陈规旧俗
的困扰,还需要发挥红白理事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对于农村部分村民婚姻价值观扭曲,婚
娶彩礼过高、婚事大操大办的问题,可以通过红白理事会深入农家,引导树立正确的婚姻家
庭观念入手,逐步引导他们淡化重视彩礼、看重金钱的意识。通过引导农民树立厚养薄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