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帧中继链路与上层协议的交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帧中继链路与上层协议的交互
2008-08-19 23:15
15页的东西,很长,帧中继链路和OSPF网络类型的交互,很乱,再整理一下吧:都有些什么呢?嗯,有这些:
一、很NA的理论;
二、用Tunnel搭建远距离的链中继二层链路;
三、帧中继与OSPF网络类型的交互,这个最杂了,总结一下吧:
关于帧中继的不支持广播的问题:
1、帧中继是NBMA非广播型多路访问,由于不支持广播,所以在帧中继链路上运行依赖广播的RIP V1,是起不来的,当然,对于依赖组播的RIP V
2、EIGRP和OSPF,也是跑不下来的,实验中可以看到(组播在后面,现在还不怎么有概念)。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在MAP映射里面加broadcast参数,将一个数据包复制成几份扔到各个DLCI管道里面去。

反向ARP的话是自动加了这个参数的,手动映射的话必须得注意加上这个参数。

再说一个吧,rip v2在帧中继链路上默认在主接口是关闭了水平分割的,但子接口开启,而EIGRP是默认开启的。

2、关于OSPF在帧中继链路上的问题:
(1)邻居建立的问题:解决方法:改网络类型、单播建邻居
(2)角色混乱的问题:解决方法:改优先级,spoke端不参与竞选
(3)数据通信的问题:解决方法:做二层PVC和IP地址的映射(不增加PVC)
多播又是怎么发送数据包的?(这个不急,可以学了多播了再说)
OSPF有五种网络类型,在帧中继链路上默认是NBMA,即或是帧中继二层链路加上了广播参数,即二层支持广播,OSPF也认为组播包发不出去而不发HELLO包,所以邻居关系无法建立,协议无法运行。

解决方法1:改OSPF网络类型,让OSPF用组播建立邻居:
改OSPF网络类型为点对多点,这时不管二层链路是全互联还是HUB-AND-SPOKE,角色混乱问题和路由数据包的发送问题都不存在值得注意的是:这个MA域的所有路由上的OSPF链路类型必须一致,否则即使能建立邻居,也不能正常传递路由.还有在HUB-AND-SPOKE二层链路上,各个路由器都会出现所有参与OSPF的路由器接口地址的32位主机路由;看一下二层链路是多点子接口的情况,现在是三个路由器多点子接口全互联,也就是三个路由器都还连着其他网络.将主接口和子接口的反向ARP关掉,或者不关开启LMI本地管理协议,在子接口做MAP映射.结果很正常,三个问题都没有出现(很奇怪,看了一下OSPF的接口,这是默认的NBMA三层网络,为什么在多点子接口下就不存在上述三个问题了呢?).这是三层网络为默认的NBMA的情况, NBMA都没有问题,改成点到多点应该更没有问题吧. 看一下,的确没有这三个问题,不过要注意的是这时会生成MA网络中参与OSPF
的接口地址的32位主机路由.现在看二层是HUB-AND-SPOKE的情况.这又是畸形
网络了,在OSPF默认为NBMA的情况下,会出现两个DR,这时将SPOKE端优先级改为0解决第二个邻居关系建立问题,再做二层MAP映射解决第三个数据包封装问题.再将OSPF默认的NBMA网络改成点到多点,就是和二层链路类型一样啦.在MA 网络中所有路由器相应接口上改,结果没有没有出现数据包封装问题,一切正常.要注意的是每台路由上都会出现其他两个路由在这个MA网络中参与OSPF的接口地址的32位主机路由.最后看点对点全互联的二层链路,这相当于三个路由器连成一个环,最后显示没有出现上述三个OSPF的问题,注意这时OSPF默认的网络类型为点到点.将OSPF网络类型改为点到多点.结果正常,就是多了几条主机路由.再看点对点HUB-AND-SPOKE,这就相当于三个路由器串一起了,没什么好说的,将OSPF改成点到多点无非就是多两条主机路由就是,没有任何问题.
改OSPF网络类型为广播,这时如果帧中继二层链路是主接口全互联,则一切正常,如果是HUB-AND-SPOKE链路,则会出现路由器角色混乱问题,这时应该解决下一个问题将SPOKE端优先级改为0,不让其参与角色竞选,没有意义。

接下来还得解决SPOKE端数据包传输的问题,因为这时虽然OSPF邻居建立了,路由条目也计算出来了,但是SPOKE端之间没有二层映射,在二层封装时会失败。

解决方法是将对端SPOKE的地址映射到本路由器和HUB端的DLCI上,这样不用全互联节省资金,还解决了数据包的传输问题.再来看一下二层链路为点到多点子接口的情况.如果是点到多点子接口全互联的话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但是如果是点到多点HUB-AND-SPOKE链路,则又会出现两个DR,所以哈,又得改两端的优先级,还要做映射.这个就不多说了哈.最后看一下点到点全互联二层链路,默认的是点到点网络类型,改成广播,结果数据包封装正常,角色有点小问题.看点到点非全互联的情形.结果什么样呢?两个DR,但是数据包封装好像没有问题.这个和主接口不一样.
改OSPF网络类型为点对点:这样肯定不行的啦,不管底层是主接口全互联还是HUB-AND-SPOKE.太变态了,真佩服自己,这样的实验也要做.呵呵,显示一会和这个路由器建立邻居,一会和那个路由器建立邻居,反正最后都不行.哈哈,我想路由器快被我整崩溃了哈!再看一下点对多点子接口全互联,改成点对点网络不行,点对多点子接口的HUB-AND-SPOKE,也不行.最后看一下点到点的HUB-AND-SPOKE 二层链路,这个就相关于三个路由器串成一串了.OSPF默认的针对这种点地点的二层帧中继链路都是点对点的网络类型,没有任何问题哈.针对点对点全互联的二层链路,OSPF默认也是点对点的网络类型哈,没有任何问题.这就是OSPF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网络类型的原因:更好的适应底层网络.
解决方法2:不改OSPF网络类型,用单播建邻居:
如果底层是主接口全互联的话,在所有路由器上将MA网络中其他路由指为Neighbor就可以了哈.如果只在一台路由器上打一条neighbor命令,必须再将另外两个路由的优先级改为0,让他们不参与角色竞选才行.否则,我靠,一个MA网络,两个DR,1认为4是DR,5认为1是DR,路由条目更是混乱.呵呵,变态吧,畸形吧!子接口由于不存在上述三个问题,这个就不看了哈,不想变态了.
如果是HUB-AND-SPOKE链路的话,我看看啊,这个只需要在HUB端打上neighbor 命令,不过也得改优先级,否则也会出现两个DR.还有啊,还得解决第三个数据包
的传递问题,做MAP映射(注意不需要增加新的PVC哦).
12 路由协议与帧中继的交互三进宫
2008-08-19 23:17
这是三进宫了。

实验,总结,再实验,再总结,思路终于清晰,终于不再惧它了。

闲话少述,请看正文!
1、关于帧中继:
帧中继是NBMA链路,不存在二层广播地址,不能以一对多或一对所有的方式发送数据帧,所以以三层广播地址或组播地址建立邻居的协议都不能在其上面正常运行。

要在这种链路上启用路由协议,必须强制让帧中继链路支持1对多,解决办法是将一个数据包复制多份扔到多个dlci管道中,具体做法是在手工map的时候加上一个broadcast参数,如果是用反向ARP自动映射的话会默认已经加上这个参数;
2、关于路由协议
RIP V1:协议以广播定期发送路由表,不存在邻居建立的过程,在加上了broadcast参数的帧中继链路上不再有其他问题;
RIP V2:以组播地址224.0.0.9定期发送路由表,也不存在邻居建立的过程,在加上了broadcast参数的帧中继链路上也不再有其他问题;
EIGRP:以224.0.0.10的组播发送hello包以建立邻居,以224.0.0.10发送更新包,在加上了broadcast参数的帧中继链路上同样不再有其他问题;
OFPF :在MA链路上DR以224.0.0.5的组播地址向DRother发送hello,DR和BDR 之间以224.0.0.6进行通信,DRother以224.0.0.6的组播地址向DR和BDR发送hello(问题:其他四种协议报文呢?也以这个地址发送么?还有,点到点不存在DR和BDR等角色,它们以什么地址建立邻居?)
OSPF有六种网络类型(loopback也算一种哈)
在帧中继主接口全互联链路上,OSPF默认的网络类型为NBMA。

这时它认为二层链路上不支持组播,所以它就不再以组播地址发送hello,于是邻居不能建立。

解决办法一:让OSPF发送组播包。

具体做法是修改OSPF网络类型,将默认的NBMA改为广播即可。

解决办法二:让OSPF以单播建邻居。

具体做法就是在OSPF 进程里面neighbor一下就行了,至于是所有的路由器都得做还是只需要做一个就行了我没有做实验,眼睛疼得不行了,不做了,做了的兄弟请告诉我!
在帧中继主接口hub-and-spoke的链路上,OSPF默认的网络类型也为NBMA,这时它也不再以组播地址发送hello,同样面临不能建立邻居的问题.而且就算想办法让邻居建立了,路由条目也不能被正确传递,因为路由器角色会发生混乱。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没有二层映射有路由却不能完成数据包封装的问题。

解决办法一:改OSPF网络类型为广播解决邻居建立问题,将SPOKE端优先级改为0解决
角色混乱问题,做MAP映射解决第三个数据包不能封装的问题。

解决办法二:在HUB端用neighbor命令指邻居解决第一个问题,将SPOKE端优先级改为0解决角色混乱问题,做MAP映射解决第三个数据包不能封装的问题。

在帧中继点到点子接口所连接的链路上,OSPF默认的网络类型为
point-to-point,不存在邻居关系建立的问题、路由表信息错误的问题和数据包不能被封装的问题(递归查询)。

在帧中继子接口点到多点全互联链路上,OSPF默认的网络类型为NON_BROADCAST (NBMA),所以也存在邻居建立的问题,但不存在后面两个问题。

这个就简单了,改一下网络类型就OK了。

在帧中继子接口点到多点hub-and-spoke链路上,OSPF默认的网络类型为POINT_TO_MULTIPOINT点到多点,能够发送组播报文,不存在其他任何问题。

到这里为止,IGP的东西终于结束,终于可以向BGP进军了,晚上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