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城市建设浅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城市建设浅析
王海波
(南通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江苏 南通226006)
摘 要:我国的数字城市建设对于国家现代化、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本文现对数字城市的涵义、背景、内容、体系、建设步骤、管理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数字城市、数据、地理信息
“数字城市”能够把一个城市、地区乃至一个国
家的经济、社会信息及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
利用,城市规划者和管理者可以在有准确位置坐标、
时间和对象属性的虚拟城市环境中(图1), 进行规
划、决策和管理。
1、数字城市的涵义及产生背景
数字城市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意见。一般,数字城市的概念可以分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数字城市概念,即城市信息化,是指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 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实现城市经济信息化,建立城市电子政府、电子商务企业、电子社区,并通过发展信息家电、远程教育、网上医疗,建立信息化社区。 狭义的数字城市是指:综合运用GIS 、遥感、遥测、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信息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它具有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复杂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虚拟仿真、优化决策支持和可视化表现等强大功能。数字城市不仅能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而且能大力发展生产力,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市民经济收入,提高服务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数字城市交通网络化后,还可以节约城市宝贵的土地资源,缓解建筑稠密,住宅紧张, 交通阻塞, 环境混乱, 资源短缺, 噪声严重等现代城市的一系列“ 城市病”。
正因为如此,在1998年美国副总统戈尔首次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之后,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数字地球技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数字城市的研究与建设作为其抢占科技、产业和经济制高点的战略之一。
2、数字城市的内容及体系结构
2.1数字城市的内容包括:技术组成、组织结构及应用等方面。数字城市组织结构,即
数字城市工程将通过建设宽带多媒
体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
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建立电
子政务、电子商务、社会保障等空
间信息管理服务系统(图2-1)。数
字城市是城市信息技术的综合应
用,也是当前信息技术应用最广泛
的领域。就这个意义而言,数字城
市应用十分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有
十二个方面: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城市智能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管理、公共信息服务、远程教育、社会医疗保障、社区管理、突发事件处理、城市环境检测、智能化小区、水网调配等。
2.2数字城市的体系结构包括:①数据获取与更新体系。包括城市地表、上空及地下等自然地理数据的自动获取系统,城市基础设施数据的实时获取和更新体系,城市人文、经济、政论等社会数据的变更与监控系统等。②数据处理储存体系。包括高密度高速率的海量数据储存设施、多分辨率海量数据实时地存贮、压缩、处理技术、元数据管理技术、空间数据仓库等。③信息提取与分机体系。包括数据互操作、多元数据集成、信息智能提取分机、海量空间数据的智能提取与分析、决策支持等设施与技术。④网络体系。包括高宽带网络、智能网络,支
持基于网络的分析式计算操作系统,基于对象的分布式网络服务,分布处理和互操作协议等。⑤应用体系。包括城市规划、地籍管理、城市防灾、城市交通等。同时还包括城市网络生活方式等。⑥管理体系。包括专业人员小组、教育培训、安全管理、系统维护、标准与互操作规范、相关法规等。
3、数字城市的搭建与管理
3.1 统筹规划、有序开展
鉴于数字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的任务, 必须统一组织, 并制定一个先进而切合实际的数字城市建设方案和总体规划, 以期指导数字城市工程建设的实施, 避免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盲目行动而造成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甚至“花瓶工程”。同时,
结
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制定一个积极、稳妥的数字城市建设推进策略, 确保数字城市建设的有序进行。
3.2 基础先行、框架搭建
“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工作主要有四项。
第一项是信息基础设施, 要有高速宽带网络和支撑的计算机服务系统和网络交换系统。也就是说“数字城市”的第一项任务是解决“修路”的问题。
第二项基础——数据, 特别是“空间数据”。据统计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信息有80% 与空间位置有关, 数字地图和数字影像是“数字城市”的基础框架。为什么我们要叫“数字城市”, 而不叫“网络城市”? 网络城市只能说明铺设了多少光缆, 而不能衡量城市的信息化水平. 衡量“数字城市”的指标, 除宽带网里程以外, 更重要的是数据量的大小, 特别是各类基础空间数据的数据量。
“数字城市”第三项基础是人, 管理“数字城市”和使用“数字城市”的人。与管理“现实城市”相对应, 管理“数字城市”要逐渐建立起相应的机构和规范, 要不断对网络系统和数据进行建设、更新、维护和升级,并协调用户的访问。除管理“数字城市”的人以外, 培养使用“数字城市”的人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只是建了“数字城市”而没有人用, 是一种浪费, 也产生不了社会经济效益。
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是促进并实现信息共享,杜绝“信息孤岛”和“数字鸿沟”的产生, 而且数字城市的未来将是数字中国、甚至数字地球, 只有统一的标准体系才能实现共享。所以第四项工作就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信息共享的标准体系、信息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政策法规和信息共享的运行机制等。
由以上几点工作就形成了张“数字城市”框架搭建图(图3-1)。
3.3 协调管理、持续发展
“数字城市”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搞好组织协调管理是实现“数字城市”的关键环节, 组织协调管理的核心问题是网络资源共享和数据资源共享.“数字城市”建设不能仅依靠某一个行政部门来组织协调, 例如, 若仅依靠电信局, 至多可以协调网络资源共享问题; 依靠规划局, 只能解决规划局的信息系统建设, 而不能保证其他行业信息系统的健康发展.因此为了有效地协调建设“数字城市”, 应在市政府领导下, 设立专门机构、设立行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的工作班子, 制定“数字城市”的发展纲要以及资源共享的政策与标准, 解决各自为政, 互相封锁等问题, 使“数字城市”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健康发展。
4、结束语
“数字城市”不是一个纯技术的
概念,它同时也意味着城市管理和规
划体制的一次大变革(图4)。随着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问题越显突
出。各级政府都在加大力度开展城市
发展规划、城市产业调整、城市基础
设施建设、城市形象工程和城市信息
化工作,从中央到地方已形成推进城
市信息化的网络体系。信息技术造就了当代最先进的生产力,城市建设面临着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迈进的重大转变。“数字城市”为认识物质城市打开了新视野,并提供了全新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调控手段。同时,这种手段也是一种可持续的并且适应城市变化的手段,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改善和调控提供有力帮助。
“数字城市”是21 世纪城市发展的新主题,也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新动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数字城市起步晚而起点高,城市化、数字化同步推进,有高新科技作后盾,完全实现跨越式发展。展望未来,从数字地球、数字国家到数字城市,再到数字小区,将逐步成为现实,并将成为未来人类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主要方式,也必将成为未来城市生存发展与现代管理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