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字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数字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

尹建国 1 曲党政 1 张英2

(1.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 2.青州市国土资源局)

【摘要】城市是为人而存在的,“数字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务的。文章通过“数字城市”建设的内容、体系结构的分析,总结了“数字城市”对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管理的意义,体现了“数字城市”建设对城市规划的辅助及变革作用。

【关键词】数字城市城市规划信息管理数据共享

一、概述

城市是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中心,“数字城市”是城市的信息化、数字化,是真实城市的对照体[1]。“数字城市”是信息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字地球”战略的集中表现。

"数字城市"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及信息安全技术为支撑,综合运用3S技术(RS遥感、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人工智能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等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时相、多尺度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和分析,构筑数字化的城市。

“数字城市”将现代城市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并按照地理坐标建立完整的信息模型,借助网络,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公众提供快速、完整、形象得获取城市各种信息的手段,为城市的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建设和运营、公安消防、防灾减灾等提供有效的辅助,为调控、监管、预测城市提供现代化手段和服务。

二、发展现状

“数字城市”是1998年1月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来的,欧美等先进国家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建设数字城市的基础好,而我国起步较晚,2000年3月工程才正式启动,但发展较迅速[6]。随着“数字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各城市纷纷根据需要采集空间数据、城市影像数据,建设高程模型、城市三维模型等,构建数字城市数据库[2]。国家二次土地调查、人口普查等基础信息数据库的获取,正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数字北京”、“数字南海”、“数字大连”、“数字哈尔滨”等等的建设是“数字城市”的实践[3]。

随着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城市”应用系统发展迅速,已经从二维电子地图时代走进数字三维城市信息化时代,以前只能在单机运行的程序,现在只需要打开网页,便能够轻松获取需要的信息。

三、“数字城市”建设内容

1、建设由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城市综合信息平台和城市电信基础平台组成的核心系统,实现数据共享。

建立基础数据建设标准,并建立有效的空间基础数据尤其是框架数据更新机制,建立服务规范化体制,实现真正的数据共享和交换。

2、建立城市空间数据分发和服务体系,使空间基础数据更好的为“数字城市”“数字社区”建设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空间数据产品的应用潜力和效益。

3、建立应用系统,各行业应用系统的建立才能真正让“数字城市”建设成果在各行业中切实应用。

4、网络与信息接入设备,这是“数字城市”的前端,直接面向最终用户。

5、政策法规与保障体系,它为数字城市建设及运行提供法律、经济、标准、组织和管理等方面的保障[7]。

建立健全城市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和保障体系,完成“数字城市”空间数据产品、技术、服务方面的行业标准。

四、“数字城市”构成体系

“数字城市”是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规范的前提下建设起来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数字城市”的详细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4.1基础设施

“数字城市”的建设需要依托基础设施,网络设施能够保证数据的共享交换、服务的网络发布、远程调用等的实现,网络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数据展示的速度。存储设备主要完成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存储设备的性能将影像数据存取速度。服务器一般分为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和管理服务器,分别完成数据库的管理、应用程序维护、Web服务发布以及综合管理等。

4.2数据中心

数据层是“数字城市”的信息化资产和资源,由综合信息库和框架数据库组成,主要包括数字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影像数据、地名地址数据、三维景观数据、元数据以及各专

题数据[4]。

4.3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

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整合各部门的地理信息数据,建成一体化的地理信息在线服务体系,构建分布式信息共享和开发环境,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各行业数据分别建设,平台共享。

4.4技术支撑

“数字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技术支撑。其中遥感技术、GPS技术是测绘基础数据采集技术;数据挖掘与融合技术、数据库与数据仓库技术是针对数据管理的技术;GIS技术是系统开发与数据利用分析的技术;可视化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宽带网络技术都是数据的良好显示及应用所需要的技术[5]。

4.5应用系统

“数字城市”的应用几乎涵盖到城市的各行各业,包括城市规划、市政管线、土地管理、城管、房管、公共安全等政府应用领域,同时,还包括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公众的信息查询、统计、分析等[8]。

4.6面向用户

“数字城市”的建设就是要面向各个城市用户层次,包括市委、市政府等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公众用户,根据不同的角色设置,分配不同的功能权限。

五、“数字城市”建设对城市规划的意义

5.1“数字城市”之辅助规划

传统的城市规划与设计通过规划设计平面图、效果图、沙盘模型和三维动画来展示规划设计成果,计算机技术在城市空间、城市环境模拟上有一定应用,标准化和数字化的建设对规划图文资料的审查、复核、汇总,完全可以通过专业软件自动生成。

“数字城市”的建设能将各种规划设计方案定位于虚拟三维环境,以动态交互的方式进行全方位审视,评价其对现实环境的影响,并可在虚拟的设计环境中分析设计的合理性,降低设计成本并缩短设计时间。

尤其是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地下管线规划、城市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分析等微观研究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通过系统集成将GIS数据等相关信息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根据城市的现状、发展趋势和潜在能力等综合因素通过不同的预测模型展现可能的前景,供城市中长期规划和宏观调控使用。

5.2“数字城市”之公众参与规划

规划是手段,民众是主人。权尊民之贵、权为民之福、权谋民之利、权保民之安,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有效推进公众参与,真正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同时以满足公众知情权、接受公众监督为目的,建立一套公示系统,如通过“规划网站”不间断的进行规划成果展示,同步建设的还有规划展厅和公示牌,让公众参与更加直接,促进决策过程的民主化。

5.3“数字城市”之城市建设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海量存储技术与3S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城市”在城市规划方面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更高的发展。

“数字城市”的建成不仅包括信息化建设,还包括相关规范、行业标准的建设以及城市文化等的建设。发展速度也不仅取决于技术,还依赖于经济实力、文化发展和政策制度等。“数字城市”建设的基本目标是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服务城市建设与发展。

5.4“数字城市”推进规划标准化、规范化

“数字城市”的建设,推进了规划办案、审批、申报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每一步都按照标准设定相应流程,促使各项工作按照流程办理。

5.5“数字城市”推进工作智能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