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城市建设构架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3.1、总体目标
➢ 建立区域内统一的标准〔空间参考、数据处理、 软件接口等
➢ 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载体,整合各类资源 ➢ 建设统一、权威、标准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 实现纵横向的互联互通,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节
约资金,消除信息孤岛
18
3.2、基本原则
➢ 统筹规划,加强协调 ➢ 立足需求,深化应用 ➢ 统一标准,共建共享 ➢ 注重服务,保障安全
XX省人民政府令第271号 《XX省地理空间 数据交换和共享管理办法》 交换和共享的范围 领导、协调机构 工作职责
12
2、有关政策
浙政办 [2012] 105号《关于加快数字城市地 理空间框架建设 促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 台应用的通知》 进一步强调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项目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明确了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 统一性、权威性和标准性
19
3.3、总体架构
20
3.3、总体架构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
基础地理信息 数据体系
政策法规 与标准体系
目录与 交换体系
组织 运行体系
公共 服务体系
测绘 基准
基础 地理 信息 数据
管理 系统
支撑 环境
面向 服务 的产 品数
据
目录 与元 数据
专题 数据
交换 管理 系统
支撑 环境
地图 与数 据提
供
在线 服务 系统
测〔2011〕42号 • 《关于加快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促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应用的通知》〔浙政办
[2012]105号 • ………………………………………
8
2、有关政策
20XX《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 国测国字[2006]12号《测绘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
数字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数字城市建设实施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数字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数字城市建设旨在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因此,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数字城市建设方案对于城市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数字城市建设需要充分整合城市各部门和单位的信息资源,建立起统一的城市信息平台。
这样可以实现城市各项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互联,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便捷的公共服务。
其次,数字城市建设需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城市需要建设完善的信息网络和智能化设施,实现城市各个部门和单位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为城市数字化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
另外,数字城市建设还需要推动城市智能化管理和服务。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城市交通、环境、能源等各方面的智能化管理,为城市居民提供更便捷、高效的生活服务。
此外,数字城市建设还要注重推动城市数字经济的发展。
通过发展数字经济,可以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提高城市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最后,数字城市建设还需要加强城市信息安全保障。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信息安全挑战,因此需要加强信息安全技术和管理手段的建设,保障城市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数字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数字城市建设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才能推动城市发展迈向数字化、智能化、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希望各地能够充分认识到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数字城市建设取得更大的成效。
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方案
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方案
一、城市数字化架构
1)城市数字化管理的架构体系,是由智慧城市架构、现代化架构、
绿色架构、安全架构、数据架构、商业架构和人文架构等多维度组成的系统。
2)城市数字化架构的基础网络技术,包括了宽带、移动、电视和卫
星网络等,能够支持各类应用及服务,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内外部信息共
享和汇聚,实现城市智慧化、自主性和可持续发展。
3)城市数字化架构的系统实施,需要建设大数据分析能力、网络安
全保障和技术系统,包括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和本地计算等。
1)建设数据管理平台:建设城市大数据管理平台,根据城市发展情况,形成数据汇集系统,实现数据的收集、清洗、预处理等,并建立支撑
系统,以便更好地分析和解读数据,以及利用数据进行智能化推理和决策。
2)建设智慧行政服务平台:建设统一的城市行政服务平台,实现全程、一体化地服务,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更快速、更便捷的行政服务,以
实现全市各部门之间数据共享及交换,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数字城市建设方案
数字XX(XX市地理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规划方案1、项目背景略2、空间数据采集和数据库建设(1)基础空间地理数据完善及建库建立起以1:500和1:1000比例尺地形数据库、管线数据库,以及覆盖全市的高分辨率正射影像数据库。
XX市现有的数据基础,有覆盖主城区的大比例尺地形数据;1:500地比例地形图xxx平方公里,1:1000地比例尺形图xxx平方公里(2)城市部件数据补充与建库完善公用设施、管线设施、交通设计、房屋土地设施等城市部件的采集,并建立起相对完整的城市部件数据库。
(3)专题数据完善与建库建立专题数据,如视频监控、人口情况、重大危险源、隐患源、污染源和医疗卫生机构、门牌号码数据等专题数据。
目前在XX市有1240个摄像头可以接通视频监控,并接入到数字城市中。
3、城市综合管理功能拓展(1)市容管理主题满足并完善数字城管工程建设项目的系统功能,空间范围覆盖至全市。
(2)市政管理主题市政管理主题是要建立统一的市政设施的管理平台,实现基础管线数据、地形数据、影像数据的维护更新和综合管理,并建立数据更新维护机制。
保证市政设施数据的现势性和整个市政管理平台的可扩展性。
网格化城市管理现阶段,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加快城市化进程,进行现代化管理,也在客观上提出了要求。
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并制约了城市的发展进程。
主要是信息不及时,管理被动后置;政府管理缺位,专业管理部门职责不明,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管理方式粗放,习惯于突击式、运动式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等。
于是,重视和加强城市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已成为业内有识之士的共同呼声。
以网格化管理为特征的数字城管系统的建设,为数字城市建设开辟了一个新的道路,在此系统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数字城市技术在城市管理上的应用,并推广应用在城市规划、预测、评估等多个方面,必将迅速推动数字城市的建设。
城市网格化管理网格化管理将城市地理空间进行不规则网格划分,将管理对象进行统一网格编码,建立巡查和监督机制,实现管理对象的微观化,其与空间基础信息息息相关。
数字城市建设总体方案
数字城市建设总体方案数字城市建设总体方案2011年3月17日目录第1章概述 (2)1.1 数字城市介绍 (2)1.2 数字城市的宗旨 (3)1.3 数字城市的价值 (5)1.3.1 一般性城市目标 (5)1.3.2 数字城市的技术价值 (6)第2章数字城市设计 (7)2.1 概述 (7)2.2 数字城市架构 (9)2.3 数字化交通 (10)2.4 数字化公用事业 (14)2.5 水资源管理数字化 (16)2.6 数字化建筑 (16)2.7 数字化城市安防系统 (19)2.8 数字化城市指挥中心 (20)第3章数字城市建设的意义 (22)第1章概述1.1 数字城市介绍城市正面临众多挑战,这些挑战威胁着城市的长期可持续性。
这些挑战可能影响城市的经济、商业和居民,涵盖诸如交通、水资源、能源、通信在内的核心基础设施。
城市必须全面解决这些挑战,才能建设并维护一个可持续的城市环境。
本方案关注了城市面临的各种问题。
在本文件中,我们对城市和数字城市定义如下:城市城市是指一起生活工作的个体集合,他们相信集体联合的产出大于个人产出的简单相加。
城市一般有卫生、公用事业、土地使用、住房、安全、交通等先进的系统。
这种近距离关系极大促进了人与商业之间的互动,使参与其中的双方获益。
数字城市数字城市属于城市的一种,可以平衡社会、商业和环境需求,同时优化可用资源。
本方案阐述的城市使命就是要提供各种流程、系统和产品,促进城市发展和可持续性,为其居民、经济以及城市赖以生存的生态大环境带来利益。
通过应用信息技术(IT)规划、设计、建造和运营城市基础设施,改善生活质量和经济福利,我公司正是通过这个方面对数字城市进行定义。
下表指出了建设数字城市的关键城市组件及其结果。
从数字城市使用技术整合中可以看出,城市各个领域都需要内部优化。
这些领域需要在城市层面上互联并优化,实现城市目标。
我公司将从三种基于技术帮助城市实现此目标:1、更透彻的感应和度量:必须通过第三方或城市本身拥有的现有或新型基础设施,了解城市活动。
智慧城市的体系架构
智慧城市的体系架构智慧城市的体系架构可以分为四层:感知层、通信层、数据层和应用层。
这些层与城市信息化数据和XXX内部系统进行对接,依托城市通信基础资源,如光缆网、城域网、互联网和移动网等网络基础资源。
通信网络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为承载智慧城市的各项应用提供高速、安全、可靠的传输通道。
感知层是智慧城市技术体系的首要环节,利用RFID、传感器、摄像头、二维条码、遥测遥感等传感设备和技术,实现对城市中人与物的全面感知。
感知层主要进行信息的采集处理,为智慧城市的高效运行提供基础信息。
感知层是人的感知延伸,它扩大了人的感知范围、增强了人的感知能力,极大提高了人类对外部世界的了解水平。
感知方式根据被感知的信息类型采取相应的感知技术和方法,包括身份感知、位置感知、多媒体感知和状态感知等。
通信层主要完成所有感知控制网络的接入,同时提供安全、可靠、准确、及时的数据传送,实现更全面的互联互通。
通过各种形式的高速率高带宽的通信网络工具,将各种电子设备、组织和政府信息系统中收集和储存的分散信息及数据连接起来,进行交互和多方共享。
从而更好地对环境和业务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从全局的角度分析形势并实时解决问题,使得工作和任务可以通过多方协作来得以远程完成。
智慧城市的感应层设备种类繁多,数据接口也千差万别,因此网络层必须具备丰富的数据接口,同时具备超大容量的网络传送能力。
为满足多种业务接入需求,智慧城市的网络层可分为接入层和传送层。
传送层呈现出分组化和智能化的趋势,以适应海量增长的带宽需求,并进行快速灵活的业务调度,完善便捷的网络维护管理。
接入层主要趋势是宽带化和无缝移动性,其中FTTH将成为有线接入的主要方式,而HSPA、WiMAX、LTE和AIE等技术将推动移动接入宽带化的发展。
传输层解决方案呈现出分组化和智能化的趋势,以适应海量增长的带宽需求,并进行快速灵活的业务调度,完善便捷的网络维护管理。
网络IP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其中宽带、IPTV、视频等业务的发展对传送网络提出了新的要求。
智慧城市整体架构
智慧城市整体架构智慧城市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合理整合城市资源,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生活质量的一种城市发展模式。
为了构建一个有机、高效的智慧城市,需要一个精心设计的整体架构。
本文将探讨智慧城市的整体架构并指出其中的关键要素。
一、智慧城市总体框架智慧城市的总体框架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1. 基础设施网络: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网络是众多智能设备和系统的核心,包括通信网络、数据中心、传感器网络等。
这些设施构成了智慧城市的神经系统,实现了各个智能设备之间的高效连接和数据传输。
2. 数据采集与处理:智能设备通过传感器采集各类数据,包括气象数据、交通流量数据、环境污染数据等。
这些数据经过采集后,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指导城市决策。
3. 城市管理与服务平台:这是智慧城市的核心部分,用于管理和协调各类城市资源,提供包括交通管理、环境监测、公共安全、公共服务等在内的各类城市服务。
城市管理与服务平台需要与其他系统、平台进行数据共享和交互,以实现全面的城市管理和服务。
4. 公众参与与互动平台:智慧城市不仅需要高效的城市管理,也需要市民的积极参与和互动。
因此,公众参与与互动平台是智慧城市整体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平台提供了市民与政府、企业之间进行互动和信息交流的渠道,为市民提供各类便民服务和公共参与机会。
二、智慧城市关键要素要构建一个功能完善、高效可靠的智慧城市,需要以下关键要素的支持:1. 技术支持:智慧城市离不开先进的信息技术,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这些技术为智慧城市的各项功能提供了支撑,如实时监测、预测分析等,同时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引入最新的技术来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
2. 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智慧城市需要各类设备和系统之间进行数据共享,从而实现更好的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
同时,隐私保护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在数据共享的前提下,确保市民的个人隐私得到充分保护。
智慧城市基本构架及涉及的领域
智慧城市基本构架及涉及的领域智慧城市是指运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以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城市发展模式。
智慧城市基本构架是其实施的基础,而智慧城市涉及的领域则是构筑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智慧城市基本构架智慧城市基本构架包括基础设施、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智慧服务、应用系统等四个方面。
1. 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的基石,包括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物联网设施、能源与交通设施等。
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提供了城市内部通信和连接外部网络的能力,为智慧城市的整体运行提供支撑。
物联网设施则将传感器和通信技术结合,实现城市各项设备的互联互通,为数据的采集和传输提供基础。
能源与交通设施是智慧城市的两大关键领域,通过智能能源管理和智能交通管理,提高城市的能源利用效率和交通流畅度。
2. 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智慧城市的数据管理与分析平台负责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
通过建立智能感知网络和数据中心,实现对城市各个领域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存储。
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将海量的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和知识,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3. 智慧服务智慧城市的中心目标是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智慧服务包括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领域。
智慧交通通过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提高交通流畅度和交通安全性;智慧环保通过监测和预警系统,实现对环境污染的实时监控和治理;智慧医疗通过医疗信息化和远程医疗技术,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覆盖范围;智慧教育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和智能教室,提高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效率。
4. 应用系统智慧城市的应用系统是各领域智慧服务的实施平台。
应用系统包括智慧交通管理系统、智慧环保管理系统、智慧医疗管理系统、智慧教育管理系统等。
这些系统通过整合各领域数据和管理资源,实现对相应领域的精细化管理和优化。
同时,应用系统也为市民提供了智慧城市服务的窗口。
二、智慧城市涉及的领域智慧城市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了经济、环境、交通、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
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架构
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架构
智慧城市总体架构包含1个平台、4个层次,2个保障。
一个平台为应用支撑平台,4个层次为感知层、传输层、数据层、应用层,2个保障为信息安全体系和管理机制。
感知层:
智慧城市的感知范围从公共事务管理、公众社会服务和经济发展建设3大应用领域入手,重点围绕交通、能源、物流、工农业、金融、智能建筑、医疗、环保、市政管理、城市安全等重点行业的应用和难点,分别采用移动终端、RFID、智能卡、GPS定位等不同技术进行基础数据采集。
传输层:
随着各种通信技术逐步走向融合,如移动通信技术与IP网络的融合,电信网、电视网、计算机网、卫星通信网走向融合,智慧城市传输层形成天地一体化的基础网络、服务化的信息系统、聚合化的运营平台和多样化的业务应用。
数据层:
数据层由2体系、3库、1渠道构成。
2体系是指统一信息资源模型体系、统一信息编码体系;3库是指数仓库、信息系统数据库和知识库;1渠道是指信息资源访问渠道。
在统一信息资源模型体系、统一信息编码体系和数据仓库的基础上,通过信息系统数据库和文件库为日常的业务管理与查询提供支撑,数据仓库体系为决策支持应用
提供支撑,信息资源访问渠道为各种信息资源应该提供访问接口。
应用层
应用层暴扣智慧的产业发展体系、智慧的环境和资源体系、智慧的城市运行体系、智能的城市交通体系、智能的民生保障体系以及智慧的幸福生活体系。
支撑服务层
支撑服务层强调两大平台,一是公共应用支撑平台,二是电子政务应用支撑平台。
安全保障体系
智慧城市安全体系建设需准确建立在业务流程整合和业务数据规范交互基础之上,从信息系统等级保护角度提出安全体系的设计思路与安全防护策略。
智慧城市基本构架及涉及的领域
智慧城市基本构架及涉及的领域在当今时代,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智慧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
智慧城市旨在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理念,优化城市的运行和管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那么,智慧城市的基本构架是怎样的?又涉及哪些领域呢?智慧城市的基本构架可以大致分为感知层、网络层、数据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就像是智慧城市的“感官”,它由各种传感器、摄像头、智能设备等组成,负责收集城市中的各类信息,比如交通流量、环境数据、能源消耗等。
这些设备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实时感知着城市的动态变化。
网络层则是智慧城市的“神经系统”,它包括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等多种通信方式,将感知层收集到的信息快速、准确地传输到数据层。
这一层确保了信息的畅通无阻,使得城市各个部分能够紧密相连。
数据层相当于智慧城市的“大脑”,它对来自感知层的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
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挖掘出数据中的有价值信息,为城市的决策和管理提供依据。
应用层则是智慧城市的“手脚”,它将数据层处理分析后的结果转化为具体的应用和服务,涵盖了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
智慧城市涉及的领域众多,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几个主要领域。
首先是智慧交通领域。
通过智能交通系统,实时监测交通流量、路况信息,实现交通信号灯的智能控制,优化交通路线规划,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
同时,推广智能公交、地铁和共享单车等公共交通方式,鼓励绿色出行。
另外,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也将为未来的交通带来巨大变革。
智慧医疗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远程医疗技术,患者可以在家中就能得到专家的诊断和治疗建议,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电子病历的普及使得医疗信息能够在不同医院之间共享,提高了医疗效率和质量。
医疗大数据的分析还可以帮助发现疾病的流行趋势,提前做好预防和控制措施。
智慧教育领域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线教育平台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优质的教育资源,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架构
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架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智慧城市建设成为了全球城市发展的趋势。
智慧城市是指借助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提供高效、智能、可持续的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实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而智慧城市建设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其总体架构的合理性和完善性。
本文将就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架构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基础设施与网络建设要实现智慧城市的目标,首先需要建立起稳定、高效的基础设施与网络。
包括充足的宽带网络覆盖、智能化的交通运输系统、智能供电系统等。
同时,要加强数据的共享与整合,建设一个统一的数据中心,以便各个部门之间进行信息的流通和交换。
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至关重要。
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获取城市各个方面的信息,并对城市进行精准的管理。
而人工智能的技术可以使城市的各项服务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如智能交通、智慧环保等。
此外,还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城市的安全管理水平,如智能监控系统等。
三、智慧交通系统智慧交通系统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交通信号智能控制、智能公交系统、智能停车系统等。
通过各种传感器和监控设备的应用,可以实现交通拥堵的实时监测和调控,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能源浪费。
同时,还可以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鼓励市民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从而降低污染和交通压力。
四、智慧环保与节能减排智慧城市建设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可以利用智能化的监测设备和传感器,对环境中的各种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此外,也要鼓励市民节能减排,通过智能家居等技术手段,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五、智慧社会治理智慧城市的目标之一是提升城市的治理水平。
可以通过建设智能化的社会管理平台,加强公共安全管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
同时,要开展智慧社区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智慧城市整体框架
Page 20
数字景区
景区已经从开始的内部信息化走向互联网,从单纯的信息管理走向以服务为本的协同一体化服务,做四上(到手上,桌上,车上,路上)全程服务。游客或用户在任何时间,地点通过咨询平台、手机等便可查看信息或咨询、旅游、商务会议,将景区旅游、历史文化教育、学习、工作、咨询等等融合一体,最终形成以公众服务为核心的一体化景区数字中心。
数字政务
数字产业
数字民生
数字政务应用概述
在世界各国经历的数字政务潮流中,“灵活、应变的政府”是电子政府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Page 15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是对城市运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和管理的综合管理系统。采用了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整合应用了多项数字城市技术。再造了城市管理流程,创建城市管理监督和执行分离协作的管理体制。实现了精确精细、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城市管理模式。
数字政务
数字产业
数字民生
货源信息发布
获取车辆信息
获取货源信息
发布车辆信息
车辆定位与轨迹
车辆调度
物流系统
无论发货还是接货都通过登录网站就可以轻松搞定待运送的货物和空闲车辆的信息,以货架的形式展现给最终用户,使企业的各类需求得到最及时的帮助。对于有定期发货需求的企业,允许物流公司设定固定的排班送货,减少重复操作;企业不再需要为找物流、找货源、找车辆等琐事烦恼,数字物流系统可提供“Stop-here”的一站式服务。
Page 24
数字医疗
数字医疗解决方案致力于为运营商打造个人健康管理的服务平台,为终端用户和医疗机构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平台的一侧整合现有的医疗资源,提供专业医疗健康服务;另一侧是终端用户,他们可灵活地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接入,实时获得各种医疗服务。运营商充分利用其网络资源和社会影响力,支撑该平台的运营。通过信息化手段,该平台将支撑起丰富多样、跨地域、实时的医疗健康服务,如慢病管理、紧急救助、孕婴保健、区域医疗等等,从而优化医疗资源布局、缓解“看病难、贵”的问题。推动从治疗到预防的医疗模式转变。
渭南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框架
渭南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框架渭南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框架1:引言1.1 背景1.2 目的1.3 范围2:综述2.1 城市发展现状分析2.2 智慧城市建设目标2.3 主要任务和重点3:战略规划3.1 战略目标3.1.1 经济发展3.1.2 社会服务提升3.1.3 城市治理能力提升3.2 战略思路3.2.1 建设信息基础设施3.2.2 推进数字化转型3.2.3 加强数据治理3.2.4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4:重点任务4.1 智慧交通系统建设4.1.1 建设智能交通管理中心 4.1.2 推广智慧交通信号灯系统 4.1.3 实施智能停车管理系统 4.2 智慧环保系统建设4.2.1 监测大气污染4.2.2 推广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4.2.3 强化水资源管理4.3 智慧能源系统建设4.3.1 推动清洁能源利用4.3.2 提高能源消纳能力4.3.3 优化能源使用结构4.4 智慧公共服务系统建设4.4.1 建设智慧医疗系统4.4.2 推广智慧教育系统4.4.3 加强社会保障服务4.5 智慧城市管理系统建设4.5.1 建设智慧决策支持系统 4.5.2 加强城市数据中心建设 4.5.3 推进政务信息共享5:实施方案5.1 项目概述5.2 项目范围5.3 项目目标和成果5.4 实施计划5.5 资源分配5.6 风险管理6:监测与评估6.1 监测指标体系6.2 数据收集与分析6.3 评估方法与周期7:法律法规及注释7.1 城市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及解释 7.2 智慧城市相关法律法规及解释附件:- 附件1:渭南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图 - 附件2:智慧交通系统方案- 附件3:智慧环保系统方案- 附件4:智慧能源系统方案- 附件5:智慧公共服务系统方案 - 附件6:智慧城市管理系统方案 - 附件7:实施方案细则本文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法律名词1:解释1- 法律名词2:解释2- 法律名词3:解释3。
”智慧城市”基本构架及涉及的领域分析
”智慧城市”基本构架及涉及的领域分析“智慧城市”基本构架及涉及的领域分析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智慧城市”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
智慧城市旨在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行,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那么,智慧城市的基本构架是怎样的?又涉及哪些重要领域呢?一、智慧城市的基本构架1、感知层感知层是智慧城市的基础,它由各种传感器、摄像头、智能终端等设备组成,负责收集城市中的各类数据,如环境数据、交通数据、能源数据等。
这些设备就像城市的“眼睛”和“耳朵”,能够实时感知城市的运行状态。
2、网络层网络层是数据传输的通道,包括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等。
它将感知层收集到的数据快速、准确地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3、数据平台层数据平台层是智慧城市的核心,它对收集到的海量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和分析。
通过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对数据进行挖掘和处理,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城市的决策和管理提供支持。
4、应用层应用层是智慧城市的具体体现,它将数据平台层处理后的结果应用到各个领域,如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环保等。
通过各种应用系统,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二、智慧城市涉及的领域1、智能交通交通是城市的动脉,智慧城市中的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实时监测交通流量、路况信息,并通过智能信号灯控制、智能导航等手段,优化交通流量,减少拥堵,提高出行效率。
同时,智能公交系统可以实时掌握公交车的位置和运行状态,方便乘客合理安排出行时间。
2、智能能源在能源领域,智慧城市通过智能电表、智能水表等设备,实现对能源的精确计量和监控。
同时,利用能源管理系统,对能源的生产、分配和使用进行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此外,还可以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如太阳能、风能等,实现城市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3、智能环保环境保护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智慧城市中的智能环保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空气质量、水质、噪音等环境指标,并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框架
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框架智慧城市是指通过信息化技术、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手段,以提升城市管理效能、优化市民生活环境为目标的城市化进程。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需要明确总体框架,以保证各项工作能够有序进行,实现城市的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框架。
一、背景与意义智慧城市建设是应对城市化发展和信息化技术快速进步的需求而提出的。
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断增长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加大,传统的城市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而智慧城市建设通过科技手段的应用,可以实现城市资源优化配置、公共服务便捷化、行政管理高效化等多方面的目标,进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建设首先需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建设高速宽带网络覆盖全部城市区域,提供稳定可靠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实现交通拥堵预测和优化交通流量;建设智能供电系统,实现电力的高效分配和节约使用等。
基础设施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石,为其他智慧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支撑。
三、数据资源整合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整合城市各部门的数据资源。
通过建设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从而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和指导。
同时,政府需要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共享数据资源,形成共享经济和开放创新的良性循环。
数据资源整合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要素,为城市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应用场景创新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不断创新应用场景。
通过应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实现智慧交通、智慧环境、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例如,通过智能交通系统优化道路资源利用,减少交通拥堵;通过智慧环境监测系统提高环境保护水平,改善市民生活环境。
应用场景创新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为市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品质。
五、智慧治理体系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建立完善的智慧治理体系。
传统城市治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智慧城市的需求,需要建立以数据为核心的智慧决策机制。
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权责分工,建设智慧城市的组织体系和管理平台。
智慧城市总体建设框架
提供多样化手段实现服务模式的快速创新 通过虚拟和实体环境的结合提升城市服务的便捷性 更全面地进行城市运营状态的监控,更有效地预防犯罪和开展调查 更少的拥堵和排队,市民可以更好地均衡工作和生活
社区多方沟通互动(事务)
移动终端
通过移动终端的建立,可以有效提升信息的覆盖面的同时,还可以扩展成为移动执法、移动办公和移动商务的综合应用。
智慧社区渠道建设总体思路
智慧社区多媒体终端渠道建设与应用
通过自助式多媒体终端布局大型小区和社区服务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增加社区内信息网络触点,提升社区信息的通达能力,惠及更广泛的人群。同时整合移动的相关业务与应用。
电子政务促进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转变政府职能,从“管理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 提高效率,精简机构;提高政府透明度及政务公开,加强廉政建设;加强行业管理和规范;科学决策,提高执政的水平;加强政策宣传和民众教育;
应用价值
智慧管理
智慧社区
家庭是社会的基础细胞,人是构成家庭的基础元素,在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中,广义上的社区信息化进程是一个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社区各要素资源的过程;是一个需要由政府主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共建的过程。
智慧家园
开拓社区信息化市场 智慧家园切合了家庭客户日趋旺盛的信息化需求,发展新信息的业务。
3
探索转型业务发展新方法智慧家园具有与12580等移动增值业务紧密联系的信息化应用,拉动了转型业务规模发展。
4
提高住宅小区市场竞争能力通过捆绑开发商、物管公司、周边商家、业主多方利益,整合移动综合信息业务,以合作共赢的商业模式,占领驻地网资源,形成了其他运营商无法跟进的独特优势,避免了恶性竞争,有效地提高市场份额。
新型智慧城市体系框架和功能架构
新型智慧城市体系框架和功能架构1、体系架构设计参考《智慧城市总体框架和技术要求》(YDB134-2013)中智慧城市4层架构:感知和延伸层、网络和信息设施层、数据和平台层、应用层,将各层进行细化。
(1)感知层感知层包括RFID标签和读写器、线圈、摄像头、GPS、雷达、传感器和网关等,通过各类感知设备实现物体识别、信息采集、信息上传等功能。
(2)网络层网络层是智慧城市中的信息高速公路,包括移动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和网络接入技术等,为智慧城市中的各种传感器、设备、系统提供广泛的互联和共享,为信息传输提供通信管道。
(3)信息基础设施层基础设施层主要包括机房、硬件设备及云计算平台等,为各系统提供硬件支撑、日常运行的监控与管理以及各系统服务部署、迁移、备份等日常维护。
(4)平台层平台层主要包括大数据服务支撑平台和能力开放平台。
大数据服务支撑平台将感知层传输上来的数据进行预处理、脱敏、分类、建库等。
能力开放平台将各种能力部件进行能力封装和协议适配,通过开放标准API接口为上层应用提供服务,包括定位能力、GIS能力、短彩信能力、支付能力等。
(5)应用层应用层指的是在各层基础上实现的业务应用,包括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园区、智慧市政、智慧旅游等。
(6)展现层通过智能运营中心(IOC——IntelligentOperationsCenter)、手机、移动终端、APP、微博、微信、门户网站等不同的渠道给领导和市民提供相关信息,为领导决策和市民互动提供可视化途径。
(7)用户层智慧城市各类应用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和市民。
(8)安全与标准体系信息安全与标准管理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保障体系。
加强智慧城市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有强化网络安全管理,推进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完善身份认证和系统授权,建立数据容灾备份中心等。
标准规范体系是智慧城市实现泛在互联和信息交换的基础。
加强相关标准规范建设,要面向重点业务领域,加快关键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以点带面,最终实现全面的技术行业应用和服务标准化。
数字城市建设总体方案
数字城市建设总体方案
数字城市建设总体方案是指为了提升城市的数字化水平,整合城市的
各项资源和数据,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经济发
展和社会生活的全面智能化、便利化和可持续发展,从而提高居民生活质
量和城市竞争力的一套详细规划。
1.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建设高速宽带网络和无线网络覆盖,提供稳定
和可靠的能源供应和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
2.数据整合和共享:将城市各个部门和机构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共享,
建立数字城市大数据平台,为决策和服务提供数据支持。
3.智能交通系统:通过无人驾驶技术、智能交通信号灯和智能公共交
通系统等手段,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交通拥堵和污染。
4.智能能源系统:建设智能电网,通过能源管理系统实现能源的高效
利用和监控,并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5.智慧环境监测:建立环境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数据分析,实时
监测空气质量、噪音和水质等指标,提供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参考。
6.公共服务智能化:通过建设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安防等系统,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提供更好的医疗、教育和安全保障。
7.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机制和隐私保护制度,
保护个人隐私和重要数据的安全。
8.公众参与和互动:通过数字技术手段,鼓励公众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提供便民服务和沟通渠道。
智慧城市总体架构设计方案
智慧生态构建
智慧城市概念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 强调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城市管理效
率和服务水平。
初期实践侧重于信息技术的应用, 如电子政务、城市信息化等,提升
政府管理能力。
该阶段强调城市各领域的协调发展, 包括智慧交通、能源、环境等,促
进可持续发展。
目前,智慧城市发展注重生态构建, 强调以人为本,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随着5G、AI等技术应用,智 慧城市将实现更高效能与创
5
新服务
我国智慧城市发展 现状
我国智慧城市处于快速发展 期,众多城市启动相关规划
3
和项目
智慧城市案例分 析
通过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智 慧城市建设的成功要素与经
6
验教训
智慧城市发展趋势
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与预测
智慧城市定义
智慧城市是通过信息技 术实现城市管理和服务
的智能化
智慧化驱动因素
技术进步、城市化进程 和可持续发展需求是主
要推动力
发展阶段与特征
经历了初级阶段到数字 化、网络化,目前向智
慧化深入发展
全球智慧城市建 设
各国政府积极布局,形 成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
智慧城市案例
发展趋势与挑战
向着更加人性化、绿色 化、协同化方向发展,
面临诸多挑战
智慧城市总体架构设计
评价指标的选择
03 合理选择与项目目标紧密相关的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与工具
04
采用适当的评价方法与工具进
行效果分析。
评价指标权重分配
05
按重要性对评价指标进行权重
分配。
评价结果应用
06
将评价结果应用于项目改进和
未来规划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城市建设构架数字城市建设构架2011年3月17日目录第1章概述 (3)1.1 数字城市介绍 (3)1.2 数字城市的宗旨 (4)1.3 数字城市的价值 (6)1.3.1 一般性城市目标 (6)1.3.2 数字城市的技术价值 (7)第2章数字城市设计 (9)2.1 概述 (9)2.2 数字城市架构 (11)2.3 数字化交通 (13)2.4 数字化公用事业 (16)2.5 水资源管理数字化 (18)2.6 数字化建筑 (19)2.7 数字化城市安防系统 (22)2.8 数字化城市指挥中心 (23)第3章数字城市建设的意义 (26)第1章概述1.1数字城市介绍城市正面临众多挑战,这些挑战威胁着城市的长期可持续性。
这些挑战可能影响城市的经济、商业和居民,涵盖诸如交通、水资源、能源、通信在内的核心基础设施。
城市必须全面解决这些挑战,才能建设并维护一个可持续的城市环境。
本方案关注了城市面临的各种问题。
在本文件中,我们对城市和数字城市定义如下:城市城市是指一起生活工作的个体集合,他们相信集体联合的产出大于个人产出的简单相加。
城市一般有卫生、公用事业、土地使用、住房、安全、交通等先进的系统。
这种近距离关系极大促进了人与商业之间的互动,使参与其中的双方获益。
数字城市数字城市属于城市的一种,可以平衡社会、商业和环境需求,同时优化可用资源。
本方案阐述的城市使命就是要提供各种流程、系统和产品,促进城市发展和可持续性,为其居民、经济以及城市赖以生存的生态大环境带来利益。
通过应用信息技术(IT)规划、设计、建造和运营城市基础设施,改善生活质量和经济福利,我公司正是通过这个方面对数字城市进行定义。
下表指出了建设数字城市的关键城市组件及其结果。
从数字城市使用技术整合中可以看出,城市各个领域都需要内部优化。
这些领域需要在城市层面上互联并优化,实现城市目标。
我公司将从三种基于技术帮助城市实现此目标:1、更透彻的感应和度量:必须通过第三方或城市本身拥有的现有或新型基础设施,了解城市活动。
2、更全面的互联互通:受监督活动之间构建一定程度的联系,树立全局观点。
3、更深入的智能洞察:从原始数据入手,将其转化为信息,再经分析,创造洞察能力,实现智慧的决策。
1.2数字城市的宗旨数字城市远不只是高度集成的技术集合。
城市要进化,就必须利用并优化其经济能力、实物资产、文化、政治意愿、科技以及商业环境。
在传统意义上,城市由各司其职的独立部门建立并管理。
要成为数字城市,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个观念。
必须将城市视为由多个互联互通的子系统构成的单一体系,而非各个独立的领域。
该文件旨在通过运用技术,优化这些独立领域,将他们实时互联,保证重大的城市活动可以通过全局方式得到管理。
从技术观点来看,数字城市有以下主要领域:●水资源数字化●能源数字化●公共安全数字化●废物处理数字化●建筑数字化●交通数字化不管在传统上还是政治上,这些都是独立的领域,有各自的运作目标,如传统城市运作方式所示。
图二:传统城市的运作模式数字城市方法就是优化这些领域,并将信息汇集到城市指挥中心,如图三所示。
图三:数字城市运作模式注:CCC为城市指挥中心1.3数字城市的价值1.3.1一般性城市目标为保证城市繁荣和持续发展,必须实现下表中的九个社会、经济和环境目标。
这些目标并非各自为政,市长和机构官员们在设臵长期、短期城市目标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同时应付多重问题。
这些目标更多的是定义了城市未来,使其更具可持续性,吸引最佳的人力资本和产业,并在日益全球整合的社区中更具竞争力。
1.3.2数字城市的技术价值第2章数字城市设计2.1概述本方案对于数字城市解决方案的架构方式如图四所示。
图四:数字城市设计架构●更透彻的感应和度量基于传感器的系统将我们的可视性扩展到现实世界的交通、公用事业、水资源和建筑,提供以前无法获得或收集成本异常昂贵的全新实时数据源。
●更全面的互联互通事件处理软件从传感器输入的原始数据流提取业务相关事件,与此同时,集成中间件将这些事件臵于所需的业务背景之下,实现对现实世界运行系统实际行为的全新洞察。
事件也可以来自专门的输入渠道,这一点在在数字化城市安防系统一节中有所论述。
●更深入的智能洞察可视化配合业务规则及分析的运用,可以优化这些运作系统。
不管是改善交通流量,最大化使用水电公用事业,还是在这些基础城市进程中实现创新,都能用到。
架构层功能描述:1、更透彻的感应和度量――数据捕获与控制●整合广泛覆盖的传感器●智能移动数据●执行本地命令●运行分布式操作逻辑――管理分布式设备基础设施●发现设备及传感器●远程配臵●监控●安全2、更全面的互联互通――事件处理和服务●复杂事件处理●流处理●各种服务,包括数据汇总、地理信息、识别与关联、条件、命令与权限、持久性――数据建模与集成●特定领域信息集成●可互操作的信息框架●整合遗留数据●联合数据管理――过程整合●扩展遗留系统,实现全新业务流程●监控业务流程●向人们提供信息3、更深入的智能洞察――分析●特定领域分析应用●数学模型运用●绩效仪表板及关键绩效指标(KPI)――业务优化●建立业务流程优化模型●应用数学优化技术●优化资产使用及业务流程●改善操作逻辑和业务规则――业务流程服务●事件驱动的SOA过程●感知并应对动态变化●企业应用程序集成●与城市战略保持一致2.2数字城市架构数字城市解决方案架构由三个层面组成。
1、更透彻的感应和度量层面可以与传感器直接交互,例如用SmartBay测量水质,或通过数字电网解决方案中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等现有的行业系统,与传感器间接交互。
2、更全面的互联互通层面通常根据接近实时的处理约束添加事件服务,这些服务将传感器输入与业务相关事件一一对应。
此类事件可以是检测不符合规定的水质测量方式,也可以是对公用设施网络进行故障定位。
3、更深入的智能洞察层面在更广范围内处理业务相关事件,它通过基于SOA 的模型与多个遗留应用程序及资产管理系统进行交互。
该层面通常还包括面向人员的各种功能,通过可视化、仪表板与工作流程编排来实现。
图五:数字城市软件架构图六:数字城市应用软件架构2.3数字化交通有效且高效的交通体系对于一个城市的感知度、可用性及经济发展而言至关重要。
城市交通体系在城市的旅行体验和环境影响方面,对城市生活的成本和质量起到重大作用。
特别是在城市环境下,修建全新的交通基础设施是一个成本高昂且干扰民众正常生活的长期过程。
新的交通基础设施会影响旅行习惯,促使个人优化出行,引发需求和使用的转移,导致产生新的瓶颈和拥挤区域。
单纯建造基础设施并不是适当之举,不能在市内实现快速安全、划算可用的通行。
新基础设施确实需要,但必须应用明智的交通管理和使用方式,才能最好地利用现有和将来的输送能力。
必须将市内不同的交通模式及相关设施作为一个全局交通网络来处理,并将其与指挥中心相连接。
这样旨在使每个交通资源的能力实现最大化,将负荷分配到不同的交通模式,实现居民自由移动,避免对任何一种交通模式造成无法接受的使用和拥堵程度,而与此同时,其他模式却使用率不足。
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在本质上有两方面;搜集、分析和利用有关城市交通网络如何运作的信息,以及利用各种“杠杆”控制交通体系并影响旅客行为。
图七:数字交通架构数字化交通遵循的架构模式与数字城市的其他领域相同。
正如图七所示,其架构由三个层面组成:传感器、操作和企业。
在传感器层,与各个离散的交通功能相关联的传感器(及促动器)被集成起来,用于收集信息,处理源自特定功能的事件。
交通功能将包含交通管制、自动化停车场、公共汽车、有轨电车、地铁和数字监控等。
如图六所示,在数字城市的数字交通的应用中,来自传感器的数据在传感器层进行适当利用,并可以在分配至操作层之前用多种方式对其进行处理,例如聚集、关联、融合或充实等。
操作层包含与特定交通能力的运作和监督相关联的那些功能:提供公共汽车服务、管理停车场和管制交通等。
操作层(见图六)之上是企业层。
企业层汇集了与提供和管理交通服务相关的状态、业务流程、历史数据、分析、预报以及其他工具。
企业层内可能存在多个“子层”,通过交通方式(如公共汽车、火车、有轨电车、地铁、自行车或步行)或功能(如停车管理和交通管制)反映组织职责。
这些“子层”组合在一起,提供整个城市交通服务的全局视角,然后在适当情况下,呈现给公共服务部门员工、商业交通合作伙伴以及广大旅客。
整合并利用交通信息在许多城市,不同交通体系的信息按交通方式、管理职责区域和地域界线而分开单独显示。
对现有及新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并绘制涵盖整个交通网络的通用运营图是数字化交通的基础。
可以应用系统软件,利用从交通网络中收集的信息来预测交通流量和运输量、计算行程时间及具体站点的公共汽车到站时间。
并将分析结果通过手机、共用信息站、短信服务及其他工具向旅行者提供正确可信的信息形式上是一种授权,既可增加他们的满意度,也能够鼓励他们为实现个人旅行目的做出正确决策。
扩充基本的旅行规划服务使旅行者可以登记一整天的旅程,这为城市交通当局创造了实时散布更新信息及建议的机会。
例如,如果交通堵塞中断某公交线路,可向旅行者发送信息,建议其考虑其他替代服务重新规划旅程。
这种建议可以基于旅行者的预计位臵或实际所在位臵(如果旅行者注册了支持GPS功能的设备)。
这种方法为城市交通当局影响旅行者行为创造了机会,可以根据需求在可用的交通能力范围内更好地分配旅行者。
同时还可以间接散布信息,例如在公交站点发布公共汽车实时到达时间,利用各种路边标志提供堵车警告或预计行程时间。
整合、利用并散布城市交通网络运行状况及数字化交通功能,例如整合的交通控制系统、公共汽车或有轨电车的车载智能设备、公共运输的动态调度及智能停车等,为最大程度发挥当前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潜能提供了平台。
电子道路收费及综合收费管理等其他功能也可以加入到此解决方案中。
电子道路收费电子道路收费(ERP)通过在一天中使用部分或全部城市道路网络,尤其是在具体时间或时间段,对过往车辆进行收费。
道路使用收费旨在实现以下两个目的:●改变在经济上对私人和公共交通的平等对待,向公共交通倾斜●作为额外收入来源,为城市交通网络改善提供资金最常见的电子道路收费为道路通行费,驾驶员因使用某具体道路设施而支付费用,例如高速公路或桥梁。
这个趋势正向自由出入道路通行费发展,这样会自动检测车辆,并通过车载设备或使用视频技术识别车牌来辨别车辆。
收费标准可根据一天内的具体时间或该具体资源的使用水平而定。
综合收费管理自动售检票系统(AFC)使旅行者无需现金购票,用提前充值的智能卡即可取代现金的使用。
更精密的系统则将智能卡与信用卡或银行账户相关联,当余额减少到某限定额度时自动按照设定金额为智能卡充值。
此类系统也为运输经营者带来好处,他们无需再处理现金交易,也有效地避免了员工欺诈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