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Purkinje 纤维网 Purkinje system
左、右心室收缩
二 心电图各波段组成及命名
心电图各波段意义
❖ P波是最早出现的幅度较小的波,反映左右心房除极过 程。
❖ PR段反映心房复极过程及房室结、希氏束、束支的电 活动;PR间期则反映自心房开始除极到心室开始除极 的过程。
❖ QRS是幅度最大的波群,反映左右心室除极全过程。 ❖ 心室缓慢和快速复极分别形成ST段和T波。 ❖ QT间期为心室开始除极至复极完毕的过程。
1mm=0.1mv
1mm=0.04s
心率的测量
❖ 每分钟心跳次数即为心率。 ❖ 若心律齐,只需测一个PP或RR间期,60/
PP或RR间期即为心率。 ❖ 心律不齐时取数个PP或RR间期的平均值来
计算。 ❖ 正常的心率在60-100次/分之间。
各波段振幅的测量
❖ P波振幅测量的参考水平以P波起始前的水平 线为准。
❖ V1的R波一般不超过1.0mV。 ❖ V5、V6R波一般不超过2.5mV。 ❖ 正常人avR导联R波一般小于
0.5mV。
❖ I导联R波小于1.5mV。
❖ avL导联R波小于1.2mV。
❖ avF导联R波小于2.0mV。
QRS波群波形特点
❖ V1、V2导联多呈rS型, V5 、V6导联可呈qR、 qRs、Rs、R型。
❖ 除传统心电图外目前还有三导联、十二导联 同步心电图。
心电向量
心肌细胞除极和复极过程中 产生的电动力,既有大小又 有方向,可以用物理学中的 术语“向量”来表示。
心脏的电位是每个心肌细胞 在瞬时间电位的矢量和,所 谓矢量,即指有大小和方向 的量。心电图记录的是心肌 除、复极过程中总的电位变 化。
心电向量环:两侧心房、心室的除极及心室 的复极过程中产生无数个上、下、前、后、 左、右、大小不等的向量,可以用图解法将 他们综合成一个综合向量。而将无数个连续 不断的瞬间综合向量尖端连接起来,即可得 到数个立体向量环,P环、QRS环、T环。将 平行光线从正前方把这些立体向量环投影在 额面上,便形成额面心电向量环。同样,将 平行光线从正上方把这些立体向量环投影在 把这些立体向量环投影在横面上,便形成横 面心电向量环。
❖ P波和QRS波时间应选择12个导联中最宽者 进行测量。
❖ PR间期选择12个导联中P波宽大且有Q波的 导联进行测量。
❖ QT间期应选12个导联中最长的QT间期。
12导联同步心电图时间测量
❖ 测量P波及QRS波时间应分别从12导联同步 记录中最早的波形起点测量至最晚的终点。
❖ PR间期应从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中最早的P波 起点测量至最早的QRS波起点。
❖ QRS波群、J点、ST段、T波和U波振幅测量 以QRS起始部水平线作为参考水平;若QRS 起始部为一斜段则以QRS波起点为参考点。
❖ 测量正向波形高度时应以参考水平线上缘垂 直测量到波的顶端;测量负向波深度时以参 考水平线下缘垂直测量到波的底端。
非同步心电图各波段时间的测量
❖ 测量各波时间应自波形起点的内缘测量至波 形终点的内缘。
❖ QT间期应是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中最早的QRS 波起点至最晚的T波终点的间距。
P波波形特点及正常值
❖ 形态: I 、 II、avF 、 V4-6 向上,avR向下,其 余双向、倒置、低平均 可。
❖ 时间:一般小于0.12s。 ❖ 振幅:肢体导联一般小
于0.25mV,胸导联一般 小于0.2mV。
PR间期正常值
❖ 心率在正常范围时PR间 期在0.12-0.20s之间。
❖ 幼儿、心动过速时PR间 期相应缩短。
❖ 老年人及心动过缓者PR 间期可略延长,但不应超 过0.22s。
QRS波群时间及振幅
❖ 正常成年人QRS时限小于 0.12s,多在0.06-0.10。
❖ 6个肢体导联QRS波
群振幅不应小于 0.5mV;6个胸导联 QRS波群振幅不应 小于0.8mV;不然 称为低电压。
❖ 1902年荷兰的Enthoven首先发现心脏的电活 动,并创建“标准导联”,即双极肢体导联 I、 II 、 III。
❖ 上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美国以Wilson 为首的学者创立胸前导联V1-6和单极肢体导联 aVR 、aVL、 aVF 。
❖ 此外还有后壁导联V7-9和右胸导联V3R 、 V4R 、 V5R。
心电综合向量的
“两次投影”
心脏的传导系统
❖ 窦房结 SA node ❖ 结间束 internodal atrial
pathways
左、右心房收缩❖ 房室结 AV node ❖ 希氏束 AV bundle ❖ 右束支 right bundle branches
❖ 左束支 left bundle branches
❖ 正常人胸导联R波自V1至V6逐渐增高,S波逐渐 变小,V1R/S小于1,V5R/S大于1;在V3或V4导 联R波和S波振幅大体相等。
❖ 正常情况下I、 II 、 III导联QRS主波一般向上。 ❖ aVR者主波向下,可呈QS、rS、rSr′、Qr型;
QRS波群命名示意图
qR
qRs
Rs
R
rsR`
rS
RS
Fra Baidu bibliotek
rSr `
Qr
QS
电流方向
+
-
六轴系统
四 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波形及其值
❖ 心电图记录纸由纵线和横线划分边长为1mm 的小方格。
❖ 当走纸速度为25mm/s时,相邻纵线之间的距 离表示0.04s。
❖ 当标准电压为1mv=10mm时,相邻横线之间 表示0.1mv。
正常心电图波段、间期
QRS波群的命名
❖ 最早出现于基线水平以上的正向波为R波。 ❖ R波之前的负向波为Q波。 ❖ R波之后的第一个负向波为S波。 ❖ R`波是S波后的正向波, R`后再出现的负向
波为S `波。 ❖ 若QRS波群只有负向波称为QS波。 ❖ 依据波幅大小采用Q或q、R或r、S或s表示。
心电图基本知识
一 心电图形成基本原理
心脏收缩之前先产生电激动,心房和心室的 电激动经人体传到体表,用心电图机将此电 活动记录即为心电图。
三 心电图导联体系
❖ 导联:在人体表安装至少两个电极板,通过 导线将电极板传来的心脏电流经心电图机放 大、描记,方能完成一个电路;这样具体安 放电极板及如何将其连接在电流计(心电图 机)的阳、阴两极的连接方法即称为导联。 安放电极两点的连线代表导联轴,具有方向 性。
左、右心室收缩
二 心电图各波段组成及命名
心电图各波段意义
❖ P波是最早出现的幅度较小的波,反映左右心房除极过 程。
❖ PR段反映心房复极过程及房室结、希氏束、束支的电 活动;PR间期则反映自心房开始除极到心室开始除极 的过程。
❖ QRS是幅度最大的波群,反映左右心室除极全过程。 ❖ 心室缓慢和快速复极分别形成ST段和T波。 ❖ QT间期为心室开始除极至复极完毕的过程。
1mm=0.1mv
1mm=0.04s
心率的测量
❖ 每分钟心跳次数即为心率。 ❖ 若心律齐,只需测一个PP或RR间期,60/
PP或RR间期即为心率。 ❖ 心律不齐时取数个PP或RR间期的平均值来
计算。 ❖ 正常的心率在60-100次/分之间。
各波段振幅的测量
❖ P波振幅测量的参考水平以P波起始前的水平 线为准。
❖ V1的R波一般不超过1.0mV。 ❖ V5、V6R波一般不超过2.5mV。 ❖ 正常人avR导联R波一般小于
0.5mV。
❖ I导联R波小于1.5mV。
❖ avL导联R波小于1.2mV。
❖ avF导联R波小于2.0mV。
QRS波群波形特点
❖ V1、V2导联多呈rS型, V5 、V6导联可呈qR、 qRs、Rs、R型。
❖ 除传统心电图外目前还有三导联、十二导联 同步心电图。
心电向量
心肌细胞除极和复极过程中 产生的电动力,既有大小又 有方向,可以用物理学中的 术语“向量”来表示。
心脏的电位是每个心肌细胞 在瞬时间电位的矢量和,所 谓矢量,即指有大小和方向 的量。心电图记录的是心肌 除、复极过程中总的电位变 化。
心电向量环:两侧心房、心室的除极及心室 的复极过程中产生无数个上、下、前、后、 左、右、大小不等的向量,可以用图解法将 他们综合成一个综合向量。而将无数个连续 不断的瞬间综合向量尖端连接起来,即可得 到数个立体向量环,P环、QRS环、T环。将 平行光线从正前方把这些立体向量环投影在 额面上,便形成额面心电向量环。同样,将 平行光线从正上方把这些立体向量环投影在 把这些立体向量环投影在横面上,便形成横 面心电向量环。
❖ P波和QRS波时间应选择12个导联中最宽者 进行测量。
❖ PR间期选择12个导联中P波宽大且有Q波的 导联进行测量。
❖ QT间期应选12个导联中最长的QT间期。
12导联同步心电图时间测量
❖ 测量P波及QRS波时间应分别从12导联同步 记录中最早的波形起点测量至最晚的终点。
❖ PR间期应从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中最早的P波 起点测量至最早的QRS波起点。
❖ QRS波群、J点、ST段、T波和U波振幅测量 以QRS起始部水平线作为参考水平;若QRS 起始部为一斜段则以QRS波起点为参考点。
❖ 测量正向波形高度时应以参考水平线上缘垂 直测量到波的顶端;测量负向波深度时以参 考水平线下缘垂直测量到波的底端。
非同步心电图各波段时间的测量
❖ 测量各波时间应自波形起点的内缘测量至波 形终点的内缘。
❖ QT间期应是12导联同步心电图中最早的QRS 波起点至最晚的T波终点的间距。
P波波形特点及正常值
❖ 形态: I 、 II、avF 、 V4-6 向上,avR向下,其 余双向、倒置、低平均 可。
❖ 时间:一般小于0.12s。 ❖ 振幅:肢体导联一般小
于0.25mV,胸导联一般 小于0.2mV。
PR间期正常值
❖ 心率在正常范围时PR间 期在0.12-0.20s之间。
❖ 幼儿、心动过速时PR间 期相应缩短。
❖ 老年人及心动过缓者PR 间期可略延长,但不应超 过0.22s。
QRS波群时间及振幅
❖ 正常成年人QRS时限小于 0.12s,多在0.06-0.10。
❖ 6个肢体导联QRS波
群振幅不应小于 0.5mV;6个胸导联 QRS波群振幅不应 小于0.8mV;不然 称为低电压。
❖ 1902年荷兰的Enthoven首先发现心脏的电活 动,并创建“标准导联”,即双极肢体导联 I、 II 、 III。
❖ 上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美国以Wilson 为首的学者创立胸前导联V1-6和单极肢体导联 aVR 、aVL、 aVF 。
❖ 此外还有后壁导联V7-9和右胸导联V3R 、 V4R 、 V5R。
心电综合向量的
“两次投影”
心脏的传导系统
❖ 窦房结 SA node ❖ 结间束 internodal atrial
pathways
左、右心房收缩❖ 房室结 AV node ❖ 希氏束 AV bundle ❖ 右束支 right bundle branches
❖ 左束支 left bundle branches
❖ 正常人胸导联R波自V1至V6逐渐增高,S波逐渐 变小,V1R/S小于1,V5R/S大于1;在V3或V4导 联R波和S波振幅大体相等。
❖ 正常情况下I、 II 、 III导联QRS主波一般向上。 ❖ aVR者主波向下,可呈QS、rS、rSr′、Qr型;
QRS波群命名示意图
qR
qRs
Rs
R
rsR`
rS
RS
Fra Baidu bibliotek
rSr `
Qr
QS
电流方向
+
-
六轴系统
四 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波形及其值
❖ 心电图记录纸由纵线和横线划分边长为1mm 的小方格。
❖ 当走纸速度为25mm/s时,相邻纵线之间的距 离表示0.04s。
❖ 当标准电压为1mv=10mm时,相邻横线之间 表示0.1mv。
正常心电图波段、间期
QRS波群的命名
❖ 最早出现于基线水平以上的正向波为R波。 ❖ R波之前的负向波为Q波。 ❖ R波之后的第一个负向波为S波。 ❖ R`波是S波后的正向波, R`后再出现的负向
波为S `波。 ❖ 若QRS波群只有负向波称为QS波。 ❖ 依据波幅大小采用Q或q、R或r、S或s表示。
心电图基本知识
一 心电图形成基本原理
心脏收缩之前先产生电激动,心房和心室的 电激动经人体传到体表,用心电图机将此电 活动记录即为心电图。
三 心电图导联体系
❖ 导联:在人体表安装至少两个电极板,通过 导线将电极板传来的心脏电流经心电图机放 大、描记,方能完成一个电路;这样具体安 放电极板及如何将其连接在电流计(心电图 机)的阳、阴两极的连接方法即称为导联。 安放电极两点的连线代表导联轴,具有方向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