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蚕病的综合防治技术资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僵菌生物农药: BotaniGard
斜纹夜蛾幼虫被白僵菌杀死
蚕区严禁使用生物农药
2.绿僵病
发育阶段和侵染过程与白僵菌相似。秋蚕期发 病较多。 病蚕胸、腹部有黑褐色不整形轮状或云纹状病 斑。尸体初呈白色,后密布绿色粉状孢子。 感染潜育期较长,一般约7~10日。
3.曲霉病
影响僵病的发生因素
1. 2.
宜州市各大蚕区庆远、北牙、北山、石别、德胜等乡镇都普遍发现了白僵病的危害, 发生面积达到90%以上。
白僵病(白蚕病来自?)
宜州市下维村村尾蚕沙乱堆图片,上 面可见白僵病死蚕
图为宜州市德庆镇塄底村拉拱屯 塄底村拉拱屯蚕沙乱放图片
白僵病(白蚕病来自?)
宜州市下维村村尾蚕沙乱堆图片,上 面可见白僵病死蚕 图为宜州市土桥农户家的蚕沙
2005年6月环江大才乡同进村内岩屯大规模 发生的脓病
蚕沙乱倒乱放
广西桑枝乱堆乱放
桑枝烂茧乱堆乱放
2009年4月象州
象州使用过蚕网蚕具乱放
2009年4月象州
2005年10月宜州发生大面积的桑螟危 害
2005年10月环江发生大面积桑里白粉病危害
一.蚕病防治现状
1.环境污染对养蚕生产的威胁日趋严重?
1、消灭病原,减少传染机会
加强蚕体蚕座,防止病原细菌接触蚕、蛹、蛾的机会。
用水要注意清洁,湿叶贮藏或堆桑过久、过厚而造成 细菌在叶面滋生。 及时病蚕、烂茧,防止污染种茧。
2、操作仔细,防止操作损伤。
推行蚕网除沙,适当稀饲,熟蚕不过多堆积在一起, 适期采茧。
种茧要有计划地延迟削茧和雌雄鉴别的时间,是避免 和减轻败血病危害的有效措施。 蚕蛾保护要保持较低温度和黑暗,注意空气流通,蛾
2.细菌性败血病
常见的有灵菌败血病、青头败血病和黑胸败血 病等 。 幼虫发病初期呆滞,胸胀腹缩,排软粪或念 珠状粪,最后痉挛侧倒而死; 病蛹死后腐烂变黑,流臭液; 病蛾鳞毛污浊,活动呆滞,腹部膨大,翅不 振展,死于交配或产卵过程。 病程较快,在25~28℃温度下一般为12~24小 时。
败血病的防治
败血病的防治
3、添食抗菌素
红霉素胶囊(蚕用):喷桑叶使用:一次量,本品1粒 加500 ml冷开水, 搅拌溶解喷洒于5 kg桑叶叶面,以桑 叶正反面湿润为度,阴干后使用。四龄添食1~2次,五 龄添食3~4次。严重发病时,第1天喂饲药叶24 h,第2、 3天分别喂饲药叶6 h,基本上可制止蔓延。 盐酸诺氟沙星溶液(蚕用):取本品2ml加200 ml水稀 释,均匀喷洒于2 kg桑叶叶面,以桑叶正反面湿润为度。 发现病蚕时,第一天连续喂饲药叶24h,第二和三天分别 喂饲药叶6 h。对预防败血病蛹的发生有一定的效果。
群体表现为发育缓慢,大小不齐,甚至龄期有差异, 食桑与行动不活泼,体色灰暗等。
三.认识发病规律 ,提出防治措施
传染来源→传染途径→蚕体质→环境
1. 严格消毒,消灭病原,切断传染途 径 2. 严格分批、提青,防止蚕座感染
3. 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蚕体质
4. 选用抗病力强的蚕品种 5. 其他
苏云金杆菌的生物农药
非传染性蚕病
中毒症——中毒、大气污染
生理病害
血 液 型 脓 病
2005年7月宜州石别镇土桥村土桥屯大规模发生 血液型脓病
wenku.baidu.com
中肠型脓病
夏秋蚕期发生较多,经口侵入中 肠。 病蚕发育缓慢,体躯瘦小,呆滞, 体色略带乳白,常排出带乳白色 的软粪,而后陆续死亡。从感染 到发病约 6~10日。 第三造占蚕发病总数的46-64%蚕
与蚕的龄期长短有关; 与蚕皮肤结构有关,表皮瘤状突起越多越密,抵抗力越 弱。
3.
与发育阶段有关。蚁蚕、小蚕、各龄起蚕、熟蚕和初蛹,
由于体皮较薄而粗糙、多皱,且缺少脂质,易为僵菌孢 子附着和发芽管穿透,故感染率高,称作易感时期。
收购白僵蚕
下维村收购僵蚕的车子 8元?11元/斤
白僵菌病
白僵菌的生长发育周期及传染途径
白僵病
白僵菌
1. 温度在24~28℃时发病较多。
2. 病蚕体表出现油渍状病斑。临死时排软粪,
蚕体伸展,头胸部突出。
3. 死后营养菌丝穿出体壁,形成新的分生孢子,
使体壁密布白粉,成为再污染病源。
4. 从感染到死亡约3~6日。
被Bt杀死的野蚕
B. thuringiensis aizawai
1.Bt农药中毒
Bt悬浮剂+杀虫双农药,对人畜为中等毒性, 蚕中毒后,肠道内引起“胃溃疡”和“败 血症”,很快就出现拒食、麻痹、虫体瘫 痪,最后死亡。 满 贯(3.6%虫酰·苏可湿性粉剂) :满贯 是由科诺公司生物杀虫剂Bt与美国陶氏益 农的新型仿生杀虫剂虫酰肼(tebufenozide) 复配而成。蚕取食后,不该蜕皮时产生蜕 皮,由于不能完全蜕皮,加上Bt的胃毒夹 击,最终导致饥饿、脱水、畸形蜕皮、肠 穿孔而死亡。
蚕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主讲:韦其泰 高级农艺师
蚕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蚕病防治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 方针,不论传染性蚕病与非传染性蚕病都应如 此。
“综合防治”是指在养蚕、制种的前后和全过 程中,根据蚕病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及不 同季节、不同地区蚕病发生的规律,因地制宜 地采取既全面、又有重点的综合防治措施。 蚕病防治现状
中肠型脓病
农村俗称“通头”、“通身”或“白口仔”的 病蚕中,质型多角体病约占75%,其余25%为软 化病及其他并发症(CPV+FV&DNV)等。
病蚕的三个发病时期:病变由“通头”而“通身” (开始中肠前部无桑叶片,胸部透明,而后整个中 肠很少叶片,全身透明),由“通身”而“白口” (皮肤灰白无光泽,体躯稍萎缩)。
2.家蚕微粒子病依然是蚕种制造的威胁!
3.血液型脓病流行较为广泛。
4.蚕病防治需要新思维和新技术。
二、两广地区常见蚕病的种类
病毒病——核型多角体病、质型多角体
病、浓核病
传染性蚕病 细菌病——败血病、卒倒病、细菌性 肠病 真菌病——白僵病、曲霉病、绿僵病 原虫病——微粒子病
节肢动物病害——蝇蛆病、螫伤症
四.传染性蚕病之家蚕真菌病
焦点问题:
1. 白僵病
2. 黄僵病
3. 绿僵病 4. 曲霉病等
1982年,浙江省嘉兴地区医药公司收购 白僵蚕数达290.15吨;2009年宜州?
1..白僵病(白蚕病?)
宜州市庆远镇下维村寨门屯白蚕病发 生严重农户上簇时图片
图为宜州市德庆镇塄底村拉拱屯 白蚕病发生严重农户上簇时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