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智慧 智能的“智媒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面新闻:智慧智能的“智媒体”
作为传统媒体客户端,封面新闻注重补齐技术短板,既建起独立自主的技术队伍,又强化同技术公司合作,以技术为核心驱动,避免走“搬报纸上网”的老路,探索“AI ”的新路,同时通过价值主导技术和人工干预,消除算法的偏差。
封面新闻:智慧智能的“智媒体”
张发扬在传媒生态急剧演变的时代,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快速转移到了手机上。这个过程,只用了三五年的时间,比以往任何一次媒介“迭代”都要短,都要快,都要迅猛。在这个
时间段里,互联网大佬、传统媒体纷纷上马各类新闻客户端,正所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端万端次第开”。客户端的江湖,眨眼之间就进入了“红海”,传统媒体创办的客户端在哪里求
生存,往哪里发展?这是个问题,更是巨大考验。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以华西都市报为实施主体,推出封面新闻客户端,提出打造智慧智能的“智媒体”。一年多来,封面新闻客户端走了一条“技术内容”双轮驱动的路子。
生死,每天都在上演
互联网诞生以来,传媒的竞争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激烈。无论互联网产品几年一次的大洗牌,还是传统媒体市场空间受到的挤压,让互联网产品的生死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传统媒体的互联网产品生存尤其不易。红海与“三座大山”。有统
计数据说,到2016年,资讯类客户端达到1300多个,报业办的新闻类客户端205个。这一千多个客户端,包含腾讯、百度、网易、新浪、搜狐、凤凰等互联网大佬的资讯类产品,基本覆盖了市场的各个领域,竞争用“红海”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衣带渐宽终不悔”。再看传统媒体尤其是报业。近年来,纸媒上马了很多产品,最多的是两微一端,但一直受到两方面制约。一方面,内容在别人的平台上,无论微博还是微信,都是为新浪和腾讯“做嫁衣”,难以成为自身的平台型产品;另一方面,自身打造的客户端又是技术大多外包,对技术公司依赖性强,且沟通交流不顺畅,导致产品迭代不及时,用户体验不好,产品一直很难做大。做不一样的“智媒体”针对传统媒体过去十多年发展互联网产品的短板和痛点,川报集团在以华西都市报为实施主体打造封面传媒时,注意规避以往的问题,尽可能绕过那些“坑”。封面传媒于2015年10月28日成立,封面新闻客户端于2016年5月4日上线。封面传媒成立和封面新闻上线后,在全国迅速产生了广泛影响。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在报道中评价:“封面新闻已经在全国初具‘现象级平台’的雏形,在传统报业持续下行的环境下,其融合转型的做法和探索具有标杆意义”。回过头来看,封面新闻的影响力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挺直技术的腰杆封面传媒成立以来,高度重视补齐技术的短板。川报集团副总编辑、华西都市报社社长、封面传媒董事长兼CEO李鹏在多
个场合强调,封面新闻以技术为核心驱动,通过技术引领来推动媒体融合。封面新闻前瞻性地瞄准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发力,在AI和媒体的结合点上下工夫。首先是机器算法。封面新闻客户端实现了基于算法推荐的人工智能技术,依托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做兴趣推荐,让新闻的传播“因人而异、千人千面”,但封面新闻又不完全依赖算法。去年,封面传媒CEO李鹏提出,封面新闻要做智慧智能的“智媒体”,通过
价值主导技术和人工干预,解决算法偏差的问题。其次是机器人写作和人机交互。封面新闻快速进军机器写作领域。于2016年12月推出了第一篇机器人写作的稿件,主要是商业打折服务信息。经过半年时间,机器人生产稿件达200多条。在人机交互领域,封面新闻在今年5月4日迭代的3.0版本中实现了机器人聊天功能,推出了小封机器人1.0版,与用户开展互动聊天。今年7月13日,封面新闻3.2版全新迭代,和微软合作的小冰机器人正式全面入驻封面新闻客户端,力求将传统的新闻阅读转化为与用户的交互,从而实现资讯的有效到达。磨亮内容的刀锋封面新闻在2016年6月14
日取得了国家互联网信息办颁发的互联网一类新闻信息服
务资质,标志着封面新闻有了原创采编权,在与其他商业类客户端的竞争中有了核心竞争力。封面新闻高度重视原创内容的打造。封面新闻不断提升内容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原创新闻成绩斐然,多篇原创爆款全网亿万级传播,“成为国
内内容生产的一支重要力量”。“四川全球秀”专题报道形成
2.2亿次传播,“茂县山体垮塌救援”“凉山禁毒民警牺牲”报道创造上亿级传播热点。封面新闻发力直播和短视频领域,直播强调专业,视频强调精品,封面直播稳居今日头条视频直播榜前三,多次位列榜首,“凉山第一高溜”“川藏第一高桥”“珠港澳大桥贯通”等直播阅读量超过千万。亿万年轻人的生活方式通过重新定位,将年轻人作为主要用户群体。封面新闻把“8090后网络原住民”作为目标用户群体,把自身定义为“亿
万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希望给亿万年轻人提供正能量、年轻态的产品,增强对年轻群体的舆论引导能力。从上线一年多的用户分析来看,基本实现了这个预期目标,30岁以下的用户占63.3%。人工智能时代的泛内容生态平台在发展愿景上,封面传媒董事长兼CEO李鹏提出,封面传媒将致力于打造“引领人工智能时代的泛内容生态平台”,以人工智能技术为
驱动,建设基于大数据、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新技术的泛内容生态产品,建设多向智能匹配的生态圈,为用户带去全新的消费体验。在具体实现路径上,封面传媒加快推动移动媒体建设,初步形成了载体多样、渠道丰富、覆盖广泛的移动传播矩阵。以封面新闻为核心,打造了涵盖封面直播、封面智库、封面舆情、封面数据、封面号、封面云商等新产品,形成了形式较为多样、品类较为丰富的产品矩阵。
靠什么来支撑
要做人工智能时代的泛内容生态平台,服务亿万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怎么实现?一支强大的团队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人才队伍是关键。封面传媒高度重视建设一支独立自主、水平过硬的技术人才队伍。技术员工接近团队总人数一半,30
余人有BAT和华为、微软等知名互联网企业和科技企业的工作经历,有的曾任这些公司的技术总监、数据总监、产品总监。封面新闻同时重视培养一专多能、全媒播报的采编队伍。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在推进一体化融合的过程中,大力推动传统人才队伍转型,通过加强培训、新媒体产品运营和创业项目的实施,加快提升员工互联网知识和技能。“双品牌”一体化融合根据华西传媒集群转型发展战略,封面新闻和华西都市报的融合发展确立了“双品牌”支撑、“双引擎”驱动、一体化发展、一盘棋整合的工作思路,既充分彰显华西都市报品牌影响,又强势打造封面传媒这个全新品牌,推动“双品牌”由“相加”到“相融”,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共同发展。目前基本实现了组织机构一体化、传播体系一体化和运行机制一体化,为封面新闻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开放合作开放合作贯穿了从封面传媒项目成立到封面新闻的运营全过程。从封面传媒成立至今,封面传媒广泛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在互联网公司方面,有阿里巴巴、微软、百度、中译语通等等;在高校方面,有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等;在人工智能实验室方面,有微软、图灵机器人、电子科技大